第十七章药物制剂的微生物检验演示文稿_第1页
第十七章药物制剂的微生物检验演示文稿_第2页
第十七章药物制剂的微生物检验演示文稿_第3页
第十七章药物制剂的微生物检验演示文稿_第4页
第十七章药物制剂的微生物检验演示文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七章药物制剂的微生物检验演示文稿本文档共21页;当前第1页;编辑于星期三\13点56分优选第十七章药物制剂的微生物检验本文档共21页;当前第2页;编辑于星期三\13点56分一、药物的体外抑菌试验(一)体外抑菌试验

药物的体外抑菌试验是常用抗菌试验方法,其中最常用的方法用系列稀释法和琼脂扩散法。

1、连续稀释法稀释法有液体培养基连续稀释法和固体稀释法(斜面法)两种。这两种方法都可以用来测定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是指该药物能抑制细菌生长的最低浓度,通常用μg∕ml或U/ml表示。

本文档共21页;当前第3页;编辑于星期三\13点56分(1)液体培养基连续稀释法本文档共21页;当前第4页;编辑于星期三\13点56分(2)固定培养基连续稀释法

1)平板法将系列浓度的药物混入琼脂平板,用微量加样器或多点接种仪接种试验菌,可在一组平板上测定多种试验菌的MIC。2)斜面法将不同浓度的药物混入培养基中制成斜面,然后在斜面接种一定量试验菌,培养后观察其MIC值。本文档共21页;当前第5页;编辑于星期三\13点56分2.琼脂扩散法利用药物在琼脂培养基中扩散,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抑制细菌生长的原理进行的。一般用于细菌和酵母菌的药敏试验。1)

滤纸片法(纸碟法)滤纸片法是最常用的方法,适用于新药的初筛试验(初步药物是否有抗菌作用)及临床的药敏试验。滤纸片分湿、干两种,可以在试验时用无菌纸片沾取药物溶液放在含菌的平板表面,也以预先做成一定浓度的干燥纸片。一般来说预先做成的干燥纸片实用一些而且准确一些。本文档共21页;当前第6页;编辑于星期三\13点56分世界卫生组织规定了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评定标准,在标准实验条件下根据抑菌圈大小来判断,比如:抗生素或化疗药物抑菌圈直径(mm)耐药中敏敏感氯霉素≤1213-17≥18红霉素≤1314-17≥18四环素≤1415-18≥19卡那霉素≤1314-17≥18本文档共21页;当前第7页;编辑于星期三\13点56分(2)挖沟法(3)打孔法本文档共21页;当前第8页;编辑于星期三\13点56分(二)体外杀菌试验杀菌试验是用来评价药物对微生物的致死活性的。

1、最低杀菌浓度(MBC)(最小致死浓度MLC)的测定按液体培养基稀释法的操作方法测定药物的MIC。然后把未长出菌的各个试管培养液分别移种到无菌平板上,培养后凡是平板上无菌生长的药物最低浓度就是最小致死浓度(MLC)。如果是细菌的话可以称为最小杀菌浓度(MBC)。本文档共21页;当前第9页;编辑于星期三\13点56分2、

活菌计数法将定量的试验菌加入到一定浓度的定量药物中,作用一定时间后,取样进行活菌数计数,从存活的微生物数量计算出药物对试验菌的致死率,从而判断药物的杀菌能力。活菌计数一般是将定量的药物与试验菌作用后混合液稀释后,混入琼脂培养基做成平板,培养后数平板上形成的菌落数,由于一个菌落是由一个细菌繁殖而来的,所以可以用菌数乘以稀释倍数,计算出混合液中存活的细菌数。本文档共21页;当前第10页;编辑于星期三\13点56分3、酚系数测定(石炭酸系数测定)酚系数是以酚为标准,将待测的化学消毒剂与杀菌效力相比较,所得的就是杀菌效力的比值。由于各种化学消毒剂杀菌原理各不相同,因而这种方法仅仅适用于酚类消毒剂杀菌效力的测定。具体的测定方法是分别将酚及待测化学消毒剂按不同比例稀释,各取5ml放到试管中,再加入经24小时培养后的菌悬液各0.5ml,混匀后放入20℃水浴中,5、10、15分钟分别取一接种环混合液移种到另一支5ml的肉汤培养基中,37℃培养24小时记录生长情况。本文档共21页;当前第11页;编辑于星期三\13点56分本文档共21页;当前第12页;编辑于星期三\13点56分(三)联合抗菌试验联合抗菌试验主要用于测定两种抗菌药物联合应用时的相互影响。两种抗菌药联合应用时抗菌作用加强的称为协同作用;抗菌作用减弱的称为拮抗作用;相互无影响的称为无关。常用的联合抗菌试验的方法有以下几种。本文档共21页;当前第13页;编辑于星期三\13点56分出现4种结果:①无关作用小,两种药物联合作用的活性等于其单独活性;②拮抗作用,两种药物联合作用显著低于单独抗菌活性;③累加作用,两种药物联合作用时的活性等于两种单独抗菌活性之和;④协同作用,两种药物联合作用显著大于其单独作用的总和。本文档共21页;当前第14页;编辑于星期三\13点56分1、棋盘稀释法常用的定量方法,首先分别测定拟联合的抗菌药物对检测菌的MIC。药物最高浓度为MIC的2倍,对倍稀释。两种药物的稀释分别在方阵的纵列和横列进行,这样在每管(孔)中可得到不同浓度组合的两种药物混合液。接种菌量为5×105CUF/ml,35℃孵育18h后观察结果。计算部分抑菌浓度(FIC)指数。本文档共21页;当前第15页;编辑于星期三\13点56分本文档共21页;当前第16页;编辑于星期三\13点56分FIC指数

0.5为协同作用;

0.5-1为相加作用;

1~2为无关作用;>2为拮抗作用。本文档共21页;当前第17页;编辑于星期三\13点56分[棋盘法的设计]

棋盘法的主要优点在于甲、乙两药的每个药物浓度都有单独的和与另一个药物不同浓度的联合,因此能精确测定两种抗菌药物在适当浓度的比例下所产生的相互作用。在进行棋盘法之前应先测定两种抗菌药物单独对受试菌的MIC,然后以两药MIC的8倍、4倍、2倍、1倍以及MIC的1/2、1/4、1/8浓度(或4倍、2倍、1倍、1/2、1/4浓度)分别进行联合。可见举例,如表—1的青霉素G与链霉素联合药敏实验。本文档共21页;当前第18页;编辑于星期三\13点56分药物及浓度青霉素G(IU/m1)链霉素单药对照

4210.50.25链霉素(µg/ml)

64------32------16------8---+++4---+++

青霉素G单药对照---++细菌对照-:无细菌生长+:有细菌生长FIC指数=1/1+16/16=2——无关本文档共21页;当前第19页;编辑于星期三\13点56分

2.纸条试验在含菌平板上垂直放两条浸有不同药液的滤纸条,培养后观察两药形成的抑菌区的图形来判断两药联合应用时,是无关、协同还是拮抗作用。

本文档共21页;当前第20页;编辑于星期三\13点56分二、药物的体内抗菌试验

药物的体内抗菌试验又称为动物实验治疗试验或保护力试验。当抗菌药物进入机体后,其效力的发挥要受体内各种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