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与药源性疾病的区别蝮蛇抗栓酶致出血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与药源性疾病的区别环丙沙星致光敏性皮炎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与药源性疾病的区别环丙沙星和诺氟沙星致过敏性紫癜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与药源性疾病的区别环丙沙星致双手剥脱性皮炎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与药源性疾病的区别
由药物不良反应所造成的药物性损害(简称药害)目前已成为世界主要致死的疾病之一,位于心脏病、癌症、肺病、脑卒中之后,居世界第五位,对人类的健康构成威胁,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与药源性疾病的区别历史上重大的药物不良反应事件反应停事件
20世纪50年代,德国研制的用于缓解妊娠反应的药物沙利度胺(反应停)在欧洲和日本20多个国家造成了12000多个胎儿缺手缺臂畸形(海豹肢畸形),还致1300人患多发性神经炎。该药在1961年被禁用。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与药源性疾病的区别拜斯亭事件
2001年报道拜而公司的降血脂新药西立伐他汀(拜斯亭)与吉非贝奇类降血脂药合用时可能造成横纹肌溶解,全球有数十患者因此丧命,同年中国药品监督管理局禁用拜斯亭。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与药源性疾病的区别横纹肌溶解症是因肌细胞产生毒性物质而导致肾损害的一种疾病,俗称肌肉溶解。横纹肌溶解症通常发生在骨骼肌;肌血球素是骨骼肌里的一种含铁的色素当骨骼肌被破坏时,肌血球素被释放到血液里,肌血球素分解成某些有毒物质导致肾衰;肌血球素也可能堵塞肾组织,导致急性管状骨疽、肾衰等病变。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与药源性疾病的区别国际社会已认识到药物不良反应的危害性:1、WHO与1963年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机构,而后又建立了国际药物监测合作中心。至1997年已有49个国家参加了国际药物检测合作中心,并成立了相应的不良反应监测机构。2、我国于1989年成立了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1999年发布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办法》(试行),2004年发布了《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与药源性疾病的区别药物不良反应与药源性疾病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与药源性疾病的区别第1节定义、分类和发生机制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与药源性疾病的区别定义(adversereaction,ADR)药物不良反应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与药源性疾病的区别药源性疾病
(druginduceddiseases,DID)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与药源性疾病的区别分类分类依据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与药源性疾病的区别根据不良反应与药物剂量有无关系分类与药物剂量有关(A型反应)与药物剂量无关(B型反应)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与药源性疾病的区别(量变型异常)A型不良反应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与药源性疾病的区别B型不良反应(质变型异常)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与药源性疾病的区别A型与B型药物不良反应的特点及区分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与药源性疾病的区别根据不良反应的性质分类副作用(sideeffect)毒性作用(toxiceffect)后遗效应(residualeffect)依赖性(dependence)特异质反应(idiosyncraticreaction)变态反应(allergicreaction)致癌作用(carcinogenesis)致畸作用(teratogenesis)致突变作用(mutagenesis)特殊毒性特殊反应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与药源性疾病的区别副作用(sideeffect)
是药物固有的作用,是在药物治疗剂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作用,一般为可恢复的功能性变化。eg.阿托品引起口干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与药源性疾病的区别毒性反应(toxicreaction)多数药物均有一定的毒性,可引起用药后中毒反应。剂量过大引起的毒性反应称急性中毒(acutetoxicity)。长期应用引起的毒性反应称慢性中毒(chronictoxicity)。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与药源性疾病的区别后遗效应(residualeffect)停药以后血药浓度已降至最低治疗浓度以下时残存的效应。有些后遗效应是短暂的(如巴比妥类催眠药在次晨引起的宿醉现象)。有些后遗效应是持久的(如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停药后引起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与药源性疾病的区别特殊反应(unusualeffect)与药理作用无关的,难以预测的不良反应。根据其发生机制可分为基因缺陷引起的特殊反应和免疫反应异常引起的变态反应(allergy)。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与药源性疾病的区别依赖性(dependence)反复使用某种药物后停药时可出现一系列症状和不适,从而病人要求继续服药,这种现象称依赖性。精神依赖性为反复使用某种药物停药后强烈要求继续服药,以达到精神上欣快感。身体依赖性为反复使用某种药停后引起生理功能的改变而产生的戒断症状。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与药源性疾病的区别特殊毒性致畸作用(teratogenesis)致癌作用(carcinogenesis)致突变作用(mutagenesis)
是药物引起的三种特殊毒性。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与药源性疾病的区别药物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的病因学基础病人反应先天性异常获得性异常药物因素药物相互作用间接反应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与药源性疾病的区别病人反应先天性异常
变态反应
Ⅰ型、Ⅱ型、Ⅲ型、Ⅳ型和自身免疫反应遗传因素决定的不良反应药动学异常、药效学异常、特异反应性先天性敏感性增高引起的其他反应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与药源性疾病的区别获得性异常肝脏疾患肾脏疾患药物受体异常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与药源性疾病的区别药物因素由于剂量过大、生物利用度改变、不恰当的给药途径等引起的不良反应。停药反应立体异构药物和不良反应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与药源性疾病的区别联合用药数(种)不良反应发生率(%)2-546-101011-152816-2054药物相互作用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与药源性疾病的区别间接反应胎儿畸形:反应停引起海豹儿第三代效应:己烯雌酚引起少女阴道癌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与药源性疾病的区别第2节药物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的
诊断和处理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与药源性疾病的区别以前对这种反应是否有结论性的报告。这种不良事件(adverseevent)是否发生在被怀疑的药物应用之后(时序性)。在停止使用被怀疑的药物(撤药试验,dischallenge),不良反应获得改善。再次使用被怀疑的药物后(包括皮试,rechallenge)这种不良反应又发生(激惹现象)。诊断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依据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与药源性疾病的区别是否有药物以外的可疑因素引起这种反应。在应用安慰剂后,这种反应是否仍然发生。是否从血液或其他体液内检测到了可引起毒性的药物浓度。诊断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依据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与药源性疾病的区别当剂量增加或降低时,反应是否也随之加重或改善。以前病人是否对该药物或相似药物有相同的反应。反应是否被任何客观证据证实。诊断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依据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与药源性疾病的区别不良反应的可能度(degreeofprobability)
在确定药物和不良反应之间的因果关系时通常根据下述标准进行分类: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与药源性疾病的区别符合“肯定(definite)”的标准用药后符合合理的时间顺序;从体液或组织内测得的药物浓度获得证实;符合被怀疑药物的反应特点;停止用药即可改善,或者再次用药又发生;不能由病人的疾病所解释。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与药源性疾病的区别符合“很可能(probable)”的标准在药物应用之后有一个合理的时间顺序;符合药物已知的反应特点;经停药证实,但未经再给药证实;病人的疾病不能解释。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与药源性疾病的区别符合“可能(possible)”的标准有合理的时间顺序;可能符合,也可能不符合已知的反应方式;可以由患者的临床表现或已知的药物反应特征解释。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与药源性疾病的区别符合“条件(conditional)”的标准时间顺序合理;与药物已知的不良反应不符;不能以疾病来解释。
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与药源性疾病的区别符合“可疑(doubtful)”的标准
反应很可能是由被怀疑药物以外的其他因素引起。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与药源性疾病的区别药物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的治疗原则首先是停止应用所有药物,此后根据病情采取治疗方案。药源性疾病多有自限性的特征,停药后无需特殊处理,药物消除后,可以缓解。症状严重时须进行对症治疗,可选用特异性拮抗剂。若是药物变态反应,应将致病药物告知病人防止日后再度发生。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与药源性疾病的区别
第3节药物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的监测
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与药源性疾病的区别
药品上市前安全性试验研究的局限性病例有限研究时间有限观察期短试验对象选择范围有限(不包括特殊用药人群)用药条件控制严格(患有某些疾病不得参试)研究目的单纯(仅限于试验规定的内容)因此,加强药品上市后的监测有利于及时发现各种不良反应,特别是严重的和罕见的不良反应。为何要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与药源性疾病的区别
不良反应
药物 发现方法
眼粘膜与皮肤综合征 普拉洛尔
自发呈报
血栓栓塞
口服避孕药 病例对照研究
肾病
解热镇痛药
自发呈报
乳酸酸中毒
苯乙双胍
列队研究
哮喘引起的死亡
拟交感气雾剂
病例对照研究
女儿发生阴道癌
己烯雌酚
病例对照研究
再生障碍性贫血
氯霉素
自发呈报
黄疸
氟烷 自发呈报
表1自反应停事件后发现的重要药物不良反应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与药源性疾病的区别及时发现严重罕见的ADR避免重复发生药品再评价的依据为政府决策提供技术支持药物流行病学与临床药理学研究基础促进生产商的自律行为ADR信息通报制度(马兜铃酸肾毒性警示)ADR监测在药品上市后安全性评价中的作用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与药源性疾病的区别自愿呈报系统(spontaneousreportingsystem)处方事件监测(prescriptioneventmonitoring)医院集中监测(intensivehospitalmonitoring)病例对照研究(case-controlstudies)队列研究(cohortstudies)医学记录链(recordlinkage)
ADR监测的主要方法
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与药源性疾病的区别队列研究常用和有效的药物流行病学方法,有回顾性和前瞻性研究两种。回顾性研究用来分析、确定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促进不良反应发生的因素。前瞻性研究能定向地、有目的地持续随访病人而能收集到全部资料。队列研究不能发现罕见的不良反应。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与药源性疾病的区别病例对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是在怀疑某种不良事件是药物的不良反应时,在有这种反应的病人和没有这种反应的病人中比较被怀疑药物的应用情况。病例对照研究可发现药物引起罕见不良事件。己烯雌酚引起女儿阴道腺癌反应停引起“海豹肢畸形(phocomelia)”婴儿
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与药源性疾病的区别自愿呈报系统由于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的缺陷,自愿呈报系统可有效地提出药物引起不良反应的早期信号;是查出少见和罕见的、长期用药引起的、延迟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药物相互作用的唯一可行方法。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与药源性疾病的区别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制度1、ADR报告和监测范围我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对ADR的报告和监测范围规定:新的药品不良反应和药品严重的不良反应。新的药品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打井工程地质勘探数据处理合同范本4篇
- 二零二五年度美容化妆品电商平台入驻与运营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出租车租赁与驾驶员休息保障合同3篇
- 个人住宅租赁简明合同样本(2024版)
- 二零二五版美容院美容院美容项目营销策划与推广合同4篇
- 2025年度厂房场地租赁合同绿色建筑推广范本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出境领队团队管理服务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储煤场租赁合同(含煤炭价格波动风险管理)3篇
- 2025年度汽车租赁保险附加合同模板4篇
- 2025年版个人委托代缴社保与生育保险代缴合同模板4篇
- 阿里商旅整体差旅解决方案
- 浙江天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说明书
- 逻辑思维训练500题
- 2023年山东省威海市中考物理真题(附答案详解)
- 第八讲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PPT习概论2023优化版教学课件
- 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1.1版中文
- 企业新春茶话会PPT模板
- GB/T 19185-2008交流线路带电作业安全距离计算方法
- DIC诊治新进展课件
- 公路工程施工现场安全检查手册
- 1汽轮机跳闸事故演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