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小学数学-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小学数学-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小学数学-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小学数学-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与意图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103页信息窗1和108页信息窗2教学目标:1.结合实例,认识折线统计图,体验折线统计图在表示数量变化中的作用,会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2.根据需要,能合理选择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解释统计结果,根据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或预测。3.在引导学生经历观察、比较、分析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数据分析观念,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进行合理推测的能力。4.在统计活动中,感受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教学重点:会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并对统计图进行分析,作出合理的预测或推断。教学难点:能够根据需要合理选择条形统计图或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谈话:同学们去过泰山吗?泰山美不美?老师带来了一组泰山的照片,请欣赏(出示课件)。看了照片,你想说什么?预设1:到泰山游玩的人真多。预设2:每年有多少人来泰山游玩?(课件出示)课前老师搜集的数据:2008年来泰山旅游的人数为347万人,2009年来泰山旅游的人数为306万人,2010年来泰山旅游的人数为396万人,2011年来泰山旅游的人数为469万人,2012年来泰山旅游的人数为492万人,2013年来泰山旅游的人数为492万人,2014年来泰山旅游的人数为551万人,2015年来泰山旅游的人数为560万人,2016年来泰山旅游的人数为633万人。谈话:看了信息,你有什么感受?预设1:这样太乱,整理成统计表比较好。(大屏幕出示统计表)2008——2016年泰山景区游客数量情况统计表年份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数量(万人)347306396469492492551590633总结:这样一看就知道哪年来景区参观的游客人数。预设2:我觉得用条形统计图整理更直观明了。条形高的说明人数多,矮的说明人数少,能更直观的看出数量的多少。(大屏幕出示条形统计图)总结:条形统计图最大的特点就是高就多,矮就少,很直观。谈话:请同学们集中精力仔细观察:(课件条形隐去)现在还能看出数量的多少吗?通过什么看出的?点点在哪里?(将两点之间用线段一次连接起来。)见过吗?在那见过?预设:电视上、股市、天气预报……谈话:这就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折线统计图。(板书课题)看着课题,有什么问题想问吗?预设:1.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都能看出数量的多少,人们为什么要绘制折线统计图?2.折线统计图有什么优点?3.怎样画折线统计图?4、折线统计图的线段有什么作用?……【设计意图】从原始生活图片信息到数据信息的收集,从制成统计表、制成条形统计图到最终形成折线统计图,形成问题链,整个流程一气呵成。在课件的动态演示中,教师引领学生经历筛选数据、制作图表的全过程。在这样的探索活动中,有利于学生形成统计的意识,学会用统计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问题。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1.认识折线统计图谈话:观察制作成的2008年至2016年来景区旅游的人数情况折线统计图,小组交流折线统计图到底有什么优点呢?小组交流后引导学生说出折线统计图的如下特点折线统计图有两个关键因素:点和线点:可以看出数量的多少线:可以看出数量的变化上升不变下降谈话:通过线段的上升、下降、不变可以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那从哪一段到那一段是在上升呢?哪一段上升的最快?怎么判断的?总结:这些一段一段上升的线段连在一起,让人更加明显地看出它的上升趋势。谈话:说说来泰山景区旅游的人数从整体上来看是个什么趋势?预设:上升趋势。总结:的确是这样,虽然有时候可能下降(手势),但从总体来看呈上升趋势。谈话:根据这幅图你预测一下2017年来泰山景区旅游的人数可能达到多少呢?老师预测500万人,你觉得合理吗?为什么?总结:这就是折线统计图的魅力,能够预测。当然也不排除下降的可能,但根据折线统计图的趋势来看,上升的可能性更大。谈话:预测的人越来越多,如果你是景区的管理者,你会提前为景区做点什么工作呢?预设:增加安全巡逻员保证安全限制人数等。总结:刚刚我们提前做得增加安全巡逻员、限制人数等都是根据预测的人数越来越多而提前做出的决策。谈话:回想我们刚刚学习统计图的过程,今天我们学习的统计图图叫(折线统计图),最关键的因素是(点)和(线),点可以看出(数量的多少),线可以看出(数量的变化)。2.绘制折线统计图谈话:刚刚我们一直在看、在听、在说,下面我们亲自动手试一试,拿出作业纸,上面有青岛市2011年—2016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统计表,请你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下面画出折线统计图。展示学生作品预设1:描点、连线。预设2:描点、标数、连线。谈话:这两个同学画的有什么不同?预设:第二个同学标上数据了,这样更清晰。谈话:我们在绘制折线统计图时,第一步先(描点),对着年份2011年和天数的交叉点,点上点,为了表示的更清晰,在点旁标上数,用同样的方法把所有的点都点上,第二步是(连线),把相邻的点用线段连起来。看到这样一幅图,你又有什么要说的呢?预设:空气质量有好变差,又逐渐变好。谈话:空气质量有好变差,又逐渐变好这样一个事实能带给我们什么启发呢?预设: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增加新能源汽车,多植树,多种绿色植物,保护环境卫生等。谈话:刚刚同学们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预测一下2017年青岛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可能会达到多少呢?总结: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相信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会越来越多。3.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谈话:今天我们学习的是折线统计图,以前我们还学习了条形统计图,对比这两种统计图,它们各有什么特点?预设:条形统计图能够很直观地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但能看出数量的多少,更大的优势是看出数量的变化。【设计意图】在以上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统计价值的感悟在这样一个个问题情境串中孕伏。无论是对折线统计图中上升趋势、下降趋势、还是水平的平稳趋势的分析,都充分尊重了学生个性化的表达需求,帮助学生积累进一步学习的经验。学生不仅经历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学会了与同伴合作交流,还学会了用数学眼光观察数据,从数学角度研读数据,用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在真正经历“数学化”的过程中积累了研读数据经验,学会了根据统计图中的图象和数字信息进行准确的分析和合理的预测。三、拓展应用,发展思维1.选择统计图判断下面两组数据用哪一种统计图来整理更合适?四个城市2016年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情况统计表城市ABCD人均公共绿地面积(m²)16.89.514.59.0A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情况统计表年份201320142015201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m²)13.015.216.016.8第一组是四个城市,第二组是一个城市四年。预设:第一个是四个城市,主要看哪个城市多,哪个城市少,选择条形统计图;第二个是一个城市四年,主要看变化趋势,选择折线统计图。谈话:第一个交换两个城市的位置不影响谁多,谁少。第二个交换位置可以吗?(不可以)他的数据是连续的,交换位置会影响它的趋势。数据独立——条形统计图数据连续——折线统计图2.下面是某商场去年下半年毛衣、衬衫销售情况,请你判断一下哪幅是表示衬衫的,哪幅是毛衣的?如果你是商场经理,你该怎么进货?3.猜猜看,这幅统计图可能表示的什么情况?下面是三个同学的猜测。青岛市1——5月份月平均气温变化情况。运动结束后心跳次数变化情况。某同学近五次数学测试成绩情况。谈话:谁说的有道理?谁说的没道理?成绩:你希望你是什么样的?你最希望的是什么样的?总结:虽然很难做到,我想信,经过你的努力,可以做到。【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通过多层次与多形式的巩固性练习、开放性练习、深化性练习,学生在应用拓展中巩固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在关注数据的同时打开思路,从折线的形态分析变化,同时联系生活实际,透视“图外之意”进行有意义的猜想和联想,让学习呈现出立体、丰满的态势。四.课堂总结同学们,每当我们学完一部分新知识后,有必要回过头来回顾一下我们的学习过程,这样有利于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梳理。回想今天学的内容,你学了什么?预设1:认识了折线统计图,关键是:点、线,点可以看出数量的多少,线可以看出数量的变化。预设2:我学会了画折线统计图:1.描点(标数)2.连线预设3:对比两种统计图各自的特点,我学会了怎样选择统计图。总结:其实我们每学一部分新知识就是这样,不断的从最基础的不断的上升,这样我们的认识就会逐渐加深,今天的课就到这儿,以后还有许多要继续学习的内容,相信经过我们的努力,会达到更高的水平。【设计意图】在回顾梳理的环节中,帮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过程,这样有利于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梳理,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折线统计图》学情分析本节课安排在小学五年级上册进行。教学对象是五年级的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我对学生的情况进行了了解和分析,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学生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知识经验。学生在学习本节知识之前已经掌握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有关知识,在此基础上引入对单式折线统计图的学习,学生并不会觉得困难。学生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知识经验。在日常教学中我们注重了学生数学学习方法的渗透,学生也积累了丰富的活动经验。例如运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解决问题方法的迁移,也初步积累了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学习的知识越来越丰富,也逐渐形成了自主构建知识网络的能力。因此本节课学生对于折线统计图的形成不会感到困难。学生具有较高的数学素养。多年来,我们一直坚持合作学习,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生也形成了较强的自主学习展示交流的能力。并能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迁移。4.学生解决本节知识的难点。本节课学生对统计图进行分析,作出合理的预测或推断,根据需要合理选择条形统计图或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会感到有点难度。因此这一点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实践操作和多媒体课件的动态演示,让学生经历由单一到多样,由模糊到准确的过程,在体验中探究知识,解决问题。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学生丰富的知识基础与方法经验,本节课可以大胆的放手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教师通过适时的引导提升,使学生学会折线统计图,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折线统计图》效果分析合理有效的练习可以更好的起到巩固拓展的作用。针对折线统计图这一节知识,我们设计了三道题目,旨在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具体题目如下:1.判断用哪一种统计图整理数据更合适。四个城市2016年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情况统计表城市ABCD人均公共绿地面积(m²)16.89.514.59.0A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情况统计表年份201320142015201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m²)13.015.216.016.82.下面是某商场去年下半年毛衣、衬衫销售情况,请你判断一下哪幅是表示衬衫的,哪幅是毛衣的?如果你是商场经理,你该怎么进货?3.猜猜看,这幅统计图可能表示的什么情况?下面是三个同学的猜测。青岛市1——5月份月平均气温变化情况。运动结束后心跳次数变化情况。某同学近五次数学测试成绩情况。从学生的测评结果可以看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情况:1.通过第1题的对比分析,学生进一步体会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各自的优势,知道统计时要根据数据的特点及实际需要合理地选择统计图。2.判断一下哪幅是表示衬衫的,哪幅是毛衣的?如果你是商场经理,你该怎么进货?教师给予学生个性化表达的权利,使学生感受到数据分析策略的多样性,在思辨中提升了数据分析素养。3.猜猜看,这幅统计图可能表示的什么情况?。在这个选择、推理的过程中,学生充分体验到分析数据角度与方法的多样性。通过推理与判断,学生不断地积累获得数学信息、整理与分析数据的活动经验,感悟到统计的知识与方法都是从现实的问题中产生的,生活中收集的数据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生活现象、解决生活问题。从整个测评结果来看,学生在应用拓展中巩固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在关注数据的同时打开思路,从折线的形态分析变化,同时联系生活实际,透视“图外之意”进行有意义的猜想和联想,让学习呈现出立体、丰满的态势。《折线统计图》教材分析《折线统计图》是新课程标准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信息窗一、二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引入对单式折线统计图的学习。学生通过将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相比较,感受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反映数量的多少,还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的基本特点,加深对折线统计图的认识,并能根据数据信息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一步培养数据分析观念。本节课的知识也为今后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等统计知识奠定基础。教材精心选取了大量富有现实意义的生活素材,所选取的素材都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所处的社会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如:到泰山景区旅游人数情况、青岛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情况等素材都具有较强的现实性,体现了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突出了统计的重要性和作用。由于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有共同之处,都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多少,因此,教材根据迁移规律,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条形统计图引入,自然地过渡到折线统计图。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对比、分析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从中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不仅能清楚地反映数量的多少,而且能更好地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统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某个现实问题。为此,教材中设计的每一个统计活动都重视对统计结果的分析和判断,以加深学生对统计意义的理解。基于对教材的分析确定本节课教学目标:1.结合实例,认识折线统计图,体验折线统计图在表示数量变化中的作用,会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2.根据需要,能合理选择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解释统计结果,根据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或预测。3.在引导学生经历观察、比较、分析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数据分析观念,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进行合理推测的能力。4.在统计活动中,感受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教学重点:会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并对统计图进行分析,作出合理预测或推断。教学难点:能够根据需要合理选择条形统计图或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折线统计图》评测练习班级姓名1.判断用哪一种统计图整理数据更合适并说出理由。四个城市2016年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情况统计表城市ABCD人均公共绿地面积(m²)16.89.514.59.0A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情况统计表年份201320142015201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m²)13.015.216.016.82.下面是某商场去年下半年毛衣、衬衫销售情况,请你判断一下哪幅是表示衬衫的,哪幅是毛衣的?如果你是商场经理,你该怎么进货?3.猜猜看,这幅统计图可能表示的什么情况?下面是三个同学的猜测。青岛市1——5月份月平均气温变化情况。运动结束后心跳次数变化情况。某同学近五次数学测试成绩情况。《折线统计图》课后反思本节课,教师的设计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调动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而且帮助学生建构起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在现实情境中理解和体验数学。

这节课教师准备了许多有关的生活素材,注重从观察入手,结合学生熟悉的、身边的生活例子巧妙地融汇,开启学生思维之门。把数学问题生活化,再将生活经验数学化,让学生在观察、讨论、交流和反思等学习活动中逐步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并获得积极地情感体验。2.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为了保证学生在课堂上有充分的时间参与学习,教师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尽可能让学生人人动脑思考、人人动口交流、人人动手绘图。在对折线统计图的学习过程中,先让学生观察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并进行比较,初步感知折线统计图的基本特点,接着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从中悟出特点、获得规律并进行简单预测。在学生众说纷纭,各抒己见处、学有疑虑处、思维断层处,教师有目的地加以指导,加以指点。于是,师生灵感的碰撞、智慧的交锋最终不断生成创新的火花和创造的萌芽。整个教学过程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3.注重新旧知识的迁移和对比。教师注重新旧知识的迁移和对比,把前面学过的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进行比较,使学生在比较中认识了折线统计图,明确了折线统计图基本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把折线统计图和统计表、条形统计图再进行对比、观察、分析,从中体会到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不仅能清楚地反应数量的多少,而且能更好地看出数据的变化趋势,根据这种趋势,能进行简单预测,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统计意识。课堂浸漫着恒久的思维魅力,数学学习的内涵、折射出的统计思想也更深入人心。本节课,教师从整体上把握教材,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问题让学生自己解决;方法让学生自己探索;特点让学生自己发现;知识让学生自己获得。课堂上给了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和活动空间,同时学生有了表现自我的机会和成功的体验,培养了学生的自我意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整个教学过程,结构严谨,层次分明,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效果显著。《折线统计图》课标分析数学课程标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