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备课精讲精研】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1页
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备课精讲精研】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2页
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备课精讲精研】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3页
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备课精讲精研】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4页
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备课精讲精研】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秦朝(前221—前207年)课标要求:(1)了解秦朝的统一业绩,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及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了解秦朝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秦朝崩溃的原因。(中外历史纲要上)(2)了解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在秦朝建立前后的巨大变化;了解秦朝的民族政策和边疆管理制度。(选择性必修1)嬴

政第一单元

先秦至秦汉: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一、课标解读课标要求:(1)通过了解秦朝的统一业绩,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中外历史纲要上)(2)通过了解秦朝时期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秦朝崩溃的原因;(中外历史纲要上)(3)了解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在秦朝建立前后的巨大变化;了解秦朝的民族政策和边疆管理制度。(选择性必修1)明重点备热词1.秦统一的背景、意义。2.秦朝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的措施、评价。3.秦朝的暴政与灭亡。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中央集权、专制主义、制度创新、官僚政治、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文书制度二、高考考情分析时间全国卷地方卷2022湖北高考·2·秦朝的建立过程;2021浙江高考(6)·2·秦兵马俑2020浙江高考(7)·2·秦巩固统一的措施2019【Ⅱ】24·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2018上海·秦末农民起义与秦的速亡;命题趋势:主要围绕大一统国家的建立与巩固主题,尤其是秦始皇巩固和加强大一统的措施命题,秦朝崩溃的原因,民族政策和边疆的管理制度也需要重点关注。本课考题虽然不多,但基本概念多,对后面的历史影响重大,要重视哟。复习时还要注意与选择性必修1的相关知识点的联系。重点关注:君主专制的建立;中央集权演进;选官制度变化;监察制度与考核制度;民族关系;对外关系.三、时空定位与阶段特征【时空定位】公元前230年秦发动统一战争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公元前202年西汉建立秦灭六国秦朝的统治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公元前207年刘邦入咸阳楚汉之争秦末农民起义秦汉时期阶段特征总体我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与初步发展时期,奠定了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治理的基本模式具体表现政治统一国家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确立并发展;郡县制成为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加强了对边疆地区少数民族的有效管辖,拓展了疆域。经济封建经济初步发展;铁犁牛耕推广到全国,农业生产力不断进步,封建土地私有制和租佃关系发展,汉代田庄经济兴起;手工业较发达,领先世界;商业发展,政府对市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重农抑商政策强化;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沟通了中西方的贸易往来。思想经历了从推崇法家、奉行黄老思想到汉武帝尊崇儒术的演变,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佛教传入,道教兴起。文学艺术(汉赋)的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造纸术等发明。民族、对外关系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汉武帝北击匈奴,设立河西四郡(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同时拓宽了对西南夷和南越的控制;丝绸之路开通后,加强了同周边国家的往来。【阶段特征】一、秦朝的统一1.秦统一条件材料一交通运输的发展,诸侯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加强,但各自为政的局面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根据下列材料结合课本(纲要上P14)分析秦为何能完成统一?材料二

“乱莫大于无天子,无天子则强者胜弱,众者暴寡,以兵相残,不得休息。”——《吕氏春秋》材料三: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立威诸侯。”

——司马迁《史记》材料四: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贾谊《过秦论》(1)经济需求:各地域经济的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所带来的阻碍(2)人民愿望:长期战乱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安定统一(3)商鞅变法:秦实行法治,奖励耕战,国家日益强盛,为日后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4)地理位置:秦地理位置优越,物质基础雄厚(5)主观努力:数代秦王励精图治,广纳贤才,吏治较为清明(秦始皇的雄才大略)四、基础知识(6)局部统一:争霸和兼并战争使国家由区域性统一向大一统发展;东方:从公元前230—前221年,秦国相继灭掉东方六国,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王朝——秦朝,定都咸阳。韩

赵魏楚燕齐策略:远交近攻、分化瓦解、各个击破

疆域咸阳郑大梁邯郸蓟临淄寿春渤海东海河水汾水前223年灭楚前230年灭韩前225年灭魏前228年灭赵前221年灭齐前222年灭燕西至临洮羌中北起阴山至辽东东至海暨朝鲜南至北向户

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南方:征服了南方越族地区,并加强了对云、贵一带西南夷的控制。北方:秦击退了匈奴的进攻,修筑了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上P15)2.过程3.意义:

①政治:不仅扩大了统一帝国的规模,而且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形成。

②经济: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③民族关系: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和融合。一、秦朝的统一四、基础知识1.(2022·湖北高考)下列关于秦汉历史的记述,集中反映了(

)A.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 B.家国同构模式改变C.“大一统”的观念开始出现 D.华夏认同不断增强文献记述 出处秦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贾谊《过秦论》拨乱诛暴,平定海内,卒践帝祚,成于汉家。《史记秦楚之际月表序》接汉绪,茂育群生,恢复疆宇。《后汉书·班固传》【解析】“秦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反映了秦朝统一全国,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拨乱诛暴,平定海内,卒践帝祚,成于汉家”指西汉灭秦朝,建立统一的政权汉朝,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接汉绪,茂育群生,恢复疆宇”指东汉延续了西汉国家的统一,材料集中反映了秦汉时期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A项正确;家国同构指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具有共同性,均以血亲一宗法关系来统领,体现了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的融合,排除B项;C项中“开始”表述错误,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华夏认同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A项。A真题演练P大18【思考探究】春秋时期的动荡局面教给秦朝哪些启示?如何解决?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君主专制中央集权需要加强什么权力?需要加强什么权力?中央地方君主专制概念解析与民主对立,指国家政权的主宰和中央决策方式,即皇权至上,皇帝独裁。往往体现在中央官制的变迁上。与地方分权相对立,一种管理方式,指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即中央控制地方,地方服从中央。往往体现在地方行政机构的变革上。

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实质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中央集权皇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二、秦朝的统治四、基础知识(1)皇帝制度

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命为“制”,令为“诏”,追尊庄襄王为太上皇。制曰:“死而以行为谥,则是子议父,臣议君也,甚无谓。自今以来,除谥法。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资治通鉴》卷第七《秦纪二》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

——《史记·秦始皇本纪》

特点:

秦始皇头上戴的叫冕,前后垂挂的玉串称旒。他穿的衣服称衮服,有12种图案。这种装饰为皇帝独有,显示其惟我独尊、君临天下的气势。秦以前,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

——《史记集解》

秦调兵虎符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本质:君主专制,皇帝是国家权力的中心由来:①突出个人地位;②神化君权。措施:1、政治: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四、基础知识二、秦朝的统治皇位世袭;皇帝独尊;皇权至上。廷议制度:国家重大事务往往由公卿进行廷议,最后由皇帝裁断。皇帝御史大夫太尉奉常郎中令卫尉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少府太仆

(监察)

(辅佐皇帝处理政务)军事(虚设)皇帝侍卫首领皇宫卫戍司令宫廷车马皇室宗族司法、首都警卫租税、财政皇室财政、宫廷手工业少数民族宗教礼仪教化丞相三公九卿利:大臣们议政,可以集思广益,减少决策失误弊:对君权的制约作用大小与皇帝个人的品质有关,缺乏政治的稳定性和延续性。(2)中央官制:三公九卿特点:

①互相牵制,皆取于上(皇帝任命,概不世袭);(以皇权为中心)

②兼有“家天下”和“公天下”双重特色(家国同构)。

③职位分工,分层管理。

家国同构四、基础知识二、秦朝的统治措施:1、政治: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郡守(政务)、郡尉(军事)、监御史(监察)县令、长(政务)、县尉(军事)、县丞(司法)三老(教化)、啬夫(赋税)、游徼(治安)中央政府郡(守)县(令/长)乡里亭交通要道上十里设一亭,主司治安里正(或里典),最基层的行政单位设立郡、县(道)两级地方行政机构(“皇权不下县”)县以下设乡、里和亭,分别负责管理民众和治安。特点:①郡县官员由中央任免;②中央垂直管理地方;③各级分工明确,相互配合,彼此牵制。(3)地方行政制度:郡县制在地方彻底废除分封制,将战国时已经产生的郡县官僚制在全国推广。意义:

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促进各地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民族融合,奠定两千多年封建制度的基本格局,被历代封建王朝沿用。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四、基础知识二、秦朝的统治措施:1、政治: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项目分封制郡县制不同点盛行时代建立基础权力传承政治体制与中央的关系历史影响相同点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血缘关系为基础按地域划分(地缘)世袭,终身皇帝任免,有任期贵族政治官僚政治诸侯在领地内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地方分权)地方行政机构,绝对服从中央(中央集权)前期巩固统治,后期成割据势力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和维护统一①性质: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

②目的:为了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课堂探究】比较分封制与郡县制项目贵族政治官僚政治权力来源世卿世禄由皇帝授予,临民不食土权力动作自主性,可以决定治下的一切事情受制于皇帝及其代理者;很难发挥自己的才干与主动性权力机构比较简单多个机构相互制约、相互监视,政府机构庞大臃肿收入来源自己的领地俸禄官吏选拔世袭皇帝任免,由察举制、科举制等办法产生

贵族政治是依靠血缘关系形成的一种传统习惯上的权威;

官僚政治则是强调职位的权威。能力培养:

贵族政治与官僚政治的比较P大15周秦之际政治文明的转型(周秦之变)(1)中央君主权力由分散到集中:由商周天子权力的尚未集中到秦朝君主集权的“皇帝制”。(2)地方权力由分散独立到集权:由独立性较强的分封制到集权于中央的郡县制。(3)由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由商周时期的贵族世袭到秦朝官员由皇帝任命。(4)大一统:从名义上的“天下共主”、观念上的“天下一家”到制度上的大一统,地域上真正的统一,思想上的统一,经济文化层面的统一,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真正形成。2.(2016.10·浙江高考)制度设计关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柳宗元论及秦汉史事与制度时,用“有叛人而无叛吏”,“有叛国而无叛郡”相评。其所肯定的制度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世官制【解析】

分封制导致了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战争,故A项错误;宗法制是指按照血缘关系来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与材料涉及的叛国现象无关,故B项错误;郡县制实行的是官僚政治,材料中的“有叛人而无叛吏”“有叛国而无叛郡”肯定的是郡县制的作用,故C项正确;世官制是指按照血缘关系世袭为官,材料没有涉及官吏的选拔方式,故D项错误。C真题演练

深化拓展: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认识1.成因:经济(根本原因):封建个体小农经济具有分散性和脆弱性,需要一个强力的国家政权,以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政治:封建统治阶级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维护封建土地私有制,镇压农民的反抗,抵御北方游牧民族侵扰;维护其封建统治;思想:法家集权思想奠定理论基础;环境:中国特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是其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2.演变过程:

萌芽于战国→确立于秦朝→巩固于西汉→完善于隋唐→加强于宋→发展于元→极端强化并发展到顶峰于明清(鸦片战争前)。3.基本矛盾:

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地方分权与中央集权的矛盾4.演变特征:

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到废除;

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势力不断削弱。5.主要特点:

以皇权(或君主专制)为核心;地方服从中央,中央服从皇帝,皇帝专制独裁;家国同治,人治色彩浓厚。【深化拓展】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积极影响:

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有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以及救灾行动,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利于各地区各民族间思想文化交流,推动了文化在全国范围内广泛传播。(2)消极影响:

导致权力过分集中和个人崇拜极易形成暴政,导致腐败,引起政局动荡。在封建社会末期,阻碍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发展,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妨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造成渐渐落后于西方的局面。

导致独尊一家、钳制思想,阻碍了思想进步和自然科学的发展。【深化拓展】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6.影响:①政治:②经济:③思想文化:①政治:②经济:③思想文化:秦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的意义重难点突破:(1)奠定国家疆域:集全国之力北御匈奴,开拓西南及南方疆域,建立起幅员辽阔的统一多民族国家。(2)民族国家认同:秦朝建立大一统国家,泰山封禅,祭祀文化名山和舜、禹等华夏先王,有利于强化华夏民族的祖先认同与文化认同,从而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3)政治制度构建:秦朝确立的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和郡县制被后世王朝长期沿用,影响深远。(4)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各民族之间的交融,以及各地文化的交流与传播。(5)大一统观念:废除列国间重重关隘及限制,“大一统观念深入人心”。吏民知法令者,皆问法官。故天下之吏民,无不知法者。——《商君书·定分》政治选官考核监察地方赋税制度户籍管理“以法为教”“以吏为师”途径:向官吏学习律令而为官

实质:摒弃诸子学说,专任法家思想影响:形成了思想文化上的专制,造成了严重的倒退上计制:

每年岁末,郡国汇总,上报中央,御史参与审核考核结果中央各郡各县考核结果是官员赏罚的依据御史参与审核计簿,防止造假汇总,制成“计簿”,上报中央,称为“上计”每年岁末,将一年来的户口垦田、钱谷入出、盗贼多少等情况汇集到郡国中央:御史大夫;地方:监御史2.其他措施文书制度文书制度:各级官僚机构以文书行政,建立以邮传为中心的文书传送系统。

以保障皇帝和中央的政令能够传送到全国各地(必1P4)作用:①保障政令传达,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②加强对官员管理,提高行政效率;

③利于制度传承,为汉承秦制提供条件;

④具有较高史料价值。四、基础知识二、秦朝的统治【链接•选择性必修1P4、P30、P31、P93、P99】田赋税率高,人头税极重分类登记制度:除一般百姓的户籍外,还有宗室籍(宗室贵族)、宦籍(官吏)、市籍(商贾)等四、基础知识二、秦朝的统治2.其他措施经济文化法律民族关系其他以法治国;统一文字;焚书坑儒【知识链接·选必1P47、P62】统一货币(圆形方孔钱)、度量衡;统一车轨;修筑驰道、直道、五尺道等,构成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性道路网;开凿灵渠,沟通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律令并行。发布法律文告称“令”。律、令都具有法律效力。设立官职:设典客、典属国等官职来管理民族事务边疆管理:北逐匈奴,修筑长城;南抚夷、越;设南海郡、桂林郡、象郡等什伍组织;迁六国贵族豪强;大规模的移民;整顿社会风俗等【知识链接·选必2第12课P70】一些法律条文《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甲小未盈六尺,有马一匹自牧之,今马为人败,食人稼一石,问当论不当?不当论及偿稼。《睡虎地秦简》:妻悍,夫殴治之,决其耳,若折肢指、体肤,问夫何论?当耐。《汉书》:秦法,弃灰于道者黥。(黥,又称墨刑,其法是以刀刻凿人面(体)再用墨涂在刀伤创口上,使其永不褪色。古代在人脸上刺字并涂墨之刑)。《汉律》:三人以上无故群饮酒,罚金四两。西汉惠帝六年诏令: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书·礼仪志》:书迹滥劣者,饮墨水一升。唐代《酉阳杂俎》:国朝律,取得鲤鱼即宜放,仍不得吃,卖者杖六十。男子身高不满152不用承担刑事责任乱扔垃圾毁容禁止聚众喝酒单身罚款字难看喝墨水禁止吃鲤鱼耐:古时一种剃掉胡须两年的刑罚3.(2019•浙江高考)走进历史博物馆,人们经常能看到说明书上画着一个“马”字,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的写法却很是不同,使人感到,如果不是秦始皇统一文字,方块字还不知道会裂变成几种古怪的文字呢!印象一旦形成,往往根深蒂固。然而有学者翻检史书注意到,战国时的外交活动非常频繁,纵横家们到处上书,谋求列国君主信用,却没有出现任何文字障碍的例子。研究战国七雄的文字,发现90%以上是一样的,秦统一文字的工作只是“罢其不与秦文合者”。这说明A.治史之难,难在问题的发现与提出,难在观点的梳理与解读B.认识事物有一个摸索的过程,但材料无疑是历史研究的出发点C.对人们视为定论的说法,不可盲从,应当搜集原始材料去检验D.处理问题与史料的关系时,须杜绝先树观点,再找材料的做法【解析】根据材料“如果不是秦始皇统一文字,方块字还不知道会裂变成几种古怪的文字呢”、“研究战国七雄的文字,发现90%以上是一样的,秦统一文字的工作只是“罢其不与秦文合者””可知体现的是对人们视为定论的说法,不可盲从,应当搜集原始材料去检验,C选项符合题意。治史之难,难在问题的发现与提出,难在观点的梳理与解读的说法与材料无关,A选项排除。认识事物有一个摸索的过程,但材料无疑是历史研究的出发点的说法与材料无关,B选项排除。处理问题与史料的关系时,应该注意用史料论证观点的合理性,D选项排除。C真题演练P大181.秦朝的暴政表现秦始皇秦二世

结果

①大兴土木,建造宫殿、陵墓;求仙访药;巡游、封禅,征发繁重。

②接受李斯的建议,实施“焚书坑儒”,加强了思想专制,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恶劣的影响。残忍昏庸,实行严刑峻法,加重人民负担。致使阶级矛盾和统治阶层内部矛盾尖锐化,最终爆发了农民起义。三、秦朝的暴政与灭亡秦始皇焚书坑儒修阿房宫泰山封禅修建长城秦陵兵马俑严苛刑罚四、基础知识公元前210年,秦始皇驾崩,秦二世胡亥继位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号为“张楚”公元前202年,经过四年楚汉战争,刘邦击败项羽,建立汉朝公元前207年,刘邦攻入咸阳,秦王子婴投降,秦亡,历时15年项羽、刘邦等领导的反秦势力日益壮大2.秦朝的灭亡刘邦胜项羽败的原因:

刘邦:“约法三章”,废秦苛法,善于用人,听取谏言,指挥得当,有关中做稳固的根据地。

项羽:刚愎自用,不善用人,赏罚不明,烧杀掳掠,加之分封政策失当,缺乏稳固的根据地。得民心者,得天下!四、基础知识三、秦朝的暴政与灭亡华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周炽成:“秦的很多做法恰恰是法家所反对的,韩非子《亡征》篇中列举的一百多种国家灭亡的征兆,秦始皇的做法就占了好几条。法家要为秦亡负多大的责任呢?台湾世新大学教授王晓波:“它的征战、大兴土木也超过了生产力的承担极限。但是我不觉得秦亡跟法家有那么直接的关系,秦政在很多地方违背了法家的教训。”秦的暴政之所以失败,是由很多偶然因素和举措失当造成的。——《中华读书报》(2013.6.26)探讨:秦因何而亡?独断专行焚书坑儒赋役严苛私欲膨胀刑法严峻民不聊生官逼民反(1)秦朝的暴政激化了阶级矛盾和统治阶层内部矛盾(根本原因);(2)秦朝缺乏治理统一大国的经验;(3)对东方六国旧势力缺乏有效的融合和控制;(4)陈胜吴广起义和反秦势力的壮大(直接原因)。秦亡于政而非亡于制4.(2021·浙江高考)秦兵马俑造型精美,比例匀称,神态逼真,威武雄壮的军阵生动再现了秦统一中国的磅礴气势。秦兵马俑大型艺术群塑体现了A.和当地的自然环境和谐地融为一体B.实用性与装饰性精确巧妙地结合C.鲜明的民本意识和高超的表现技巧D.高度概括和细腻写实的艺术手法【解析】由材料信息“秦兵马俑造型精美,比例匀称,神态逼真,威武雄壮”可知,秦兵马俑大型艺术群塑体现了高度概括和细腻写实的艺术手法,故D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和当地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故A错误;兵马俑不能体现实用性,故B错误;“民本”主要表现为重民、贵民、安民、恤民、爱民等,材料没有民本意识的信息,故C错误。D真题演练5.(2021·江苏高考)《史记·淮阴侯列传》:“吾如淮阴,淮阴人为余言,韩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其母死,贫无以葬,然乃行营高散地,令其旁可置万家。余视其母冢,良然”。在这里,司马迁采用的史学方法是A.档案文献与现场考察结合 B.口述资料与实地探访互证C.出土简牍与历史文献参校 D.民间传说与墓志铭文比对【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太史公说:我到淮阴,淮阴人对我说,韩信即使是平民百姓时,他的心志就与众不同。他母亲死了,家中贫困无法埋葬,可他还是到处寻找又高又宽敞的坟地,让坟墓旁可以安置万户人家。我看了他母亲的坟墓,的确如此。故司马迁采用的史学方法是口述资料与实地探访互证,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档案文献、出土简牍、墓志铭文等信息,排除ACD项。故选B项。B真题演练主题2

“伐无道,诛暴秦”——秦朝的暴政与崩溃P大15

秦朝快速灭亡的原因众多,首先,秦朝实行了焚书坑儒、强本抑末、严苛刑罚等一系列的残酷政策;其次,内外矛盾重重;再次,秦朝与关东六国文化不同也没有建立统一的信仰体系,这些最终加速了秦朝的快速灭亡。

材料

秦二世元年十月甲午诏书木牍,或称“秦二世胡亥文告”“秦二世登基文告”“秦二世胡亥‘奉召登基’文告”,是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2013年在湖南益阳兔子山9号井发掘所得的重要秦代文献。木牍载(秦二世的)诏书如下:“天下失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