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2013教学计划_第1页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2013教学计划_第2页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2013教学计划_第3页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2013教学计划_第4页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2013教学计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5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SchoolofInternationalStudies,Peking学院简介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是中国综合性大学中最早建立的国际关系学院,是我国培养国际问题研究与应用人才的重要基地。国际关系学院学科结构完整。现有四系(国际政治学系、外交学系、国际政治经济学系、比较政治学系)、三所(国际关系研究所、亚非研究所、世界社会主义研究所),以及国际战略研究中心、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美国研究中心、俄罗斯研究中心、日本研究中心等近20个研究机构;拥有国内国际政治学科最齐全的专业设置:本科专业有国际政治、外交学、国际政治经济学、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暂不招生);硕士专业有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外交学、国际政治经济学、科社与国际共运、中外政治制度、中共党史;博士点包括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外交学、科社与国际共运、中外政治制度。其中国际政治、科社与国际共运自第一批起便入选全国国际政治类重点学科并持续保持领先地位,科社与国际共运专业还与本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建立了“冷战后世界社会主义发展趋势研究基地”。国际政治经济学则是我院在全国各高校国际关系院系中率先设立的国际政治与国际经济的交叉学科。国际关系学院师资队伍强大。现有教师和科研人员54人,其中教授29名,副教授22名,讲师3名。此外,学院还聘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教授。学院教师现承担国家科研项目、教育部项目和国际合作或海外基金资助课题共100多项。国际关系学院国际联系广泛。在国际化、开放型办学思路的指导下,学院现已同美国、俄罗斯、德国、法国、日本、韩国和台湾、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的大学和学术机构,建立了稳定的教学合作关系。其中包括美国康奈尔大学、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法国巴黎政治学院、日本东京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等多个世界知名的大学或教育机构。每年接待数十名海外学者来院讲学、访问或进修;同时,每年也选派若干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赴海外访问、进修或学习。国际关系学院学生构成全面。现有各类学生千余人,其中硕士、博士研究生约占40%。本院在校外国留学生及台港澳学生数已逾350人,为中外青年的交流创造了良好机会。国际关系学院人才培养目标明确,就是按照世界一流国际关系学院的标准,致力于培养有扎实的政治学理论基础、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突出的外语能力、较为深厚的人文素养、兼具国际视角与中国情怀、良好的独立思考习惯与批评精神、较为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的复合型高素质专业人材;培养有儒雅之气的知识分子。为此,学院不断改革,推陈出新,尤其在课程建设方面加大资金和人力的投入,现已开设的本科和研究生课程100多门,涉及国际政治、地区政治、国别政治等不同层次,以及政治、经济、军事、环境、文化、宗教等领域,建立了系统、完善的培养多层次学生的课程体系。此外,学院还拥有丰富的中外文图书资料和专供学生使用的电脑与网络教室等现代化设备。国际关系学院培养的学生,普遍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较高的外语水平及宽阔的国际视野及知识面,有着良好的就业前景。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去向是:外交部、外贸部、中联部等涉外部门,党政机关,外资企业与大型国企,国际问题研究机构及大专院校等。自1964年北大组建国际政治系以来,已培养了6000多名各类学生,其中不少已成为知名学者、省市党政部门和中央各业务部门的骨干;毕业的留学生中,有些当了大使和部长级官员。国际关系学院学生学业保障体系完善。我国政府及海内外各界已经在北大和学院设立多种形式和层次的奖学金、助学金。我院每年共有100多人次获得各种奖助学金,如三好学生奖学金、博诚奖学金、光华奖、安泰奖、杨乃英奖、笹川良一奖学金、韩国奖学金、宝钢奖学金、宝洁奖学金、怡和奖学金、三和银行奖学金、董氏东方奖学金、松下电器奖学金、摩托罗拉奖学金等。家庭经济困难的同学,还可申请学校的专项补助、减免学费和国家助学贷款等资助。经多年不懈努力,国际关系大楼于2004年7月建成并投入使用,使学院的教学硬件设施有了质的飞跃。大楼总面积9997.23平方米,其中地上面积7739.6平方米,地下面积2257.37平方米。楼内的院图书馆面积近1000平方米,馆藏图书72000余册(其中外文图书10600册),订阅学术期刊(现刊)近150种(其中外文期刊50种)。图书馆内配备电脑20台,并在所有座位处装备了网络接口。为学生及教学科研人员创造了世界一流的教学条件。国际关系学院今后的任务是:更新完善学科结构与内容,构建与国际接轨的课程体系,坚持先进高效的教学方法,加强教师队伍素质的培养,创立特色鲜明学派,自立于世界学科之林,努力成为世界一流的国际关系学院。专业及专业方向专业代码专业名称英文名称学制授予学位030402国际政治InternationalPolitics4年法学士030403外交学Diplomacy4年法学士王锁劳男副教授博士非洲研究、埃及政治中东政治经济与外交韦民男副教授博士东南亚研究、亚太研究国际关系心理学、东亚政治经济、中文报刊选读吴强男副教授研究生西亚、中亚研究中亚各国政治经济与外交钱雪梅女副教授博士西亚研究、中东经济、发展中国家民族主义问题世界宗教与国际社会、发展学初晓波男副教授博士东北亚(日本研究)东北亚政治经济与外交、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刘海方女副教授博士非洲导论教学设备与设施1.教学实验室我院现有电脑室、录音录像室、北京大学图书馆国际关系学院分馆,可以为日常的教学科研活动提供先进的教学科研设施和参考文献资料。院内其它各科室全部实现网络化。2.图书资料图书期刊报纸大参考大参考剪报大参考增刊论文种册种册种册册册册中文4738463400150640025257840004511658外文9950118005024722总计5733475200200887227235840004511658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本科生专业教学计划专业简介国际政治专业成立于1964年,是根据中央关于加强国际问题研究的指示精神,在全国第一批设立的国际政治专业之一。外交学专业成立于1996年,是我国高校中为数不多的外交学专业之一。本专业为文科专业,学制4年。国际政治经济学专业成立于2002年,并于2003年开始招收本科生。学制4年。本院必修课与选修课全部打通,以上三个专业的区分将通过学生对相关课程的选择体现出来。专业培养要求、目标我院本科的国际政治、外交学、国际政治经济学三个专业都是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涉外性专业。国际政治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政治学及国际政治理论基础、宽广的专业知识,较高的外语水平,特别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国际问题研究及涉外工作的专门人才。外交学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国际政治和外交学理论基础,宽广的专业知识,较高的外语水平,特别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中国外交问题的实际工作、教学和研究工作的专门人材。国际政治经济学专业旨在培养在国际政治经济学方面有坚实的理论基础、系统的专门知识及较高的外语水平,具有从事本学科教学与研究能力以及在跨国机构、国际组织以及对外关系部门从事实际工作能力的专门人才。三、授予学位法学学士学位四、学分要求与课程设置总学分:137学分(含毕业论文6学分),其中:1、必修课程:82学分(留学生共87学分)(包括:全校公共必修课30学分,专业必修课46学分,大类平台课6学分),(留学生全校公共必修课17学分,专业必修课64学分,大类平台课6学分)2、选修课:49学分、(留学生44学分)(包括大类平台课10学分,本院专业选修课18学分,通选课12学分)3、毕业论文:6学分并须同时满足下列选课要求:1)全校公共必修课程:30学分(留学生共计17学分)课程号课程名周学时学分开课时间03835061大学英语(一)22全年03835062大学英语(二)22全年03835063大学英语(三)22全年03835064大学英语(四)22全年04031650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学基础22一04031740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3二02431750形势与政策11二04031730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34三04130001体育一*21全年04130002体育二*21全年04130003体育三*21全年04130004体育四*21全年60730020军事理论42一下04530011计算机基础与应用(上)*43一上04530012计算机基础与应用(下)*43一下注:带*号者为留学生上,总计17学分;港澳台学生可以不上政治类课程,需修总计18学分;所缺12学分用专业选修课补齐。2)大类平台课:16学分,其中非本院系课程不低于8学分。A大类平台基础必修课程:6学分(即本院两门课必选,选其它课程可归入大类平台课的选修课学分)开课院系课号课程名周学时学分开放学期政府管理学院03230020政治学原理33春季政府管理学院03230050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33秋季法学院0293007a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44秋季法学院02930010法理学44秋季法学院02930180知识产权法学33秋季社会学系03130010社会学概论44秋季社会学系03131500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44春/秋季社会学系03130130社会统计与数据分析44秋季国际关系学院*02430020国际政治经济学33三春季国际关系学院*02430140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33二秋季信息管理学系03033400信息资源管理基础22秋季信息管理学系03033560信息素养概论22春季新闻与传播学院01831030传播学概论22秋季新闻与传播学院01832940新闻学概论22秋季B大类平台选修课程:选10学分(其中非本院系课程不低于8学分)开课院系课号课程名周学时学分开放学期国际关系学院02430220美国政治、经济与外交33秋季国际关系学院02431651环境气候与国际关系33秋季国际关系学院02433230非传统安全概论33春季国际关系学院02430411西方国际关系理论33秋季国际关系学院02430500世界宗教与国际社会33春季国际关系学院02430380世界政治中的民族问题33秋季法学院02930200企业法/公司法33春季法学院02930300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33秋季政府管理学院03231660政治哲学33秋季政府管理学院03230790西方政治思想史33秋季政府管理学院03231700政党学概论33春季政府管理学院03231080政治经济导论33秋季政府管理学院03231300中国现代政治思想33秋季政府管理学院03231720监察与监督33春季社会学系03130050中国社会思想史22春季社会学系03130880西方社会思想史33春季社会学系03131260数据分析技术22秋季信息管理系03030010图书馆学概论22春季信息管理系03032110信息政策与法规22秋季信息管理系03033040信息服务22春季新闻与传播学院01831740视听语言33春季新闻与传播学院01832960基础采访写作22春季新闻与传播学院01830330国际传播22春季新闻与传播学院01830300网络传播22秋季3)学院课程:73学分(留学生86学分)A学院必修课程:46学分(留学生共计64学分)课程号课程名周学时学分开课学期02430010国际政治概论33一上02430150中国政治概论33一上02430091国际关系史(上)33一上02432030经济学原理33一下02430041政治学原理33一下02430092国际关系史(下)33一下02430211中国对外关系史33一下02430050外交学33二上02430032世界社会主义概论33二上02430931国际组织与国际法33二下02431840社会科学方法论33二下02431641比较政治学33二下02430411西方国际关系理论33三上02431683原著译读42三下02432111英语听说21一上02432112英语听说21一下02432113英语听说21二上02432114英语听说21二下02430159英语写作21四上02430961中文报刊选读*33一上02430962中文报刊选读*33一下02430963中文报刊选读*33二上02430964中文报刊选读*33二下02431091专业汉语*33三上02431092专业汉语*33三下注:带*号者为留学生必修课,中国学生不需要上。B专业选修课程:27学分(留学生22学分)(至少在以下课程中选够18学分,其余学分由任何课程代替)课程号课程名周学时学分开课学期00131421高等数学C(一)44一上00131422高等数学C(二)44一下02430570台湾概论33二上02430851海外华侨华人概论33二上02430220美国政治、经济与外交33二上02430280日本政治经济与外交33二上02430231俄罗斯政治经济与外交33二上02431240西方外交思想概论33二上02430290东北亚政治经济与外交33二上02433092社会主义思想的演变33二上02433230非传统安全概论33二下02431921西欧政治经济与外交33二下02433221香港澳门概论33二下02430250英国政治、经济与外交33二下02430240东欧各国政治经济与外交33二下02431230非政府外交33二下02430300东南亚政治经济与外交33二下02431761国际政治思想史33二下02433330地区一体化研究33二下02433350伊斯兰世界的政治发展33二下02431771西方政治思想史(上)33三上02430891国际战略分析33三上02431311南亚政治经济与外交33三上02430920中亚政治经济与外交33三上02433030国际经济学33三上02432040国际关系心理学33三上02433050国际贸易政治学33三上02433170公共外交33三上02430380世界政治中的民族问题33三上02431772西方政治思想史(下)33三下02433240对外政策分析33三下02431270冲突学概论33三下02431100中美关系史33三下02430331非洲导论33三下02430112国际社会中的发展研究33三下02433311全球化与当代国际关系专题33三下02431070经济外交33三下02430500世界宗教与国际社会33三下02433080民族国家概论33三下02431290媒体与国际关系33四上02433321新时期中国外交概论33四上02430620两岸关系与一国两制33四上02430320中东政治经济与外交33四上02431651环境气候与国际关系33四上02432030中国外交谋略研究33四上02431600中美经贸关系33四下02431781美国与东亚关系33四下02430360军备控制与裁军33四下02433340经典原著选读33四下02430391人权与国际政治33四下02431120中日关系史33四下02431551比较政治与比较文化33四下4)本科素质教育通选课:12学分,其中A.数学与自然科学类:和F类相加至少4学分B.社会科学类:至少2学分C.哲学与心理学类:至少2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