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中考专题复习 河流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初中地理-中考专题复习 河流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初中地理-中考专题复习 河流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初中地理-中考专题复习 河流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初中地理-中考专题复习 河流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三河流教学目标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河流的水文特点,分析其对人类的影响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黄河、长江的主要水文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教学重点归纳河流的水文特点,分析其对人类的影响教学难点归纳河流的水文特点,分析其对人类的影响教学过程一、导入图片导入二、主题(一)河流的水文特征1.水文特征一般从哪几个方面表述?2.影响水文特征的因素有哪些?3、小组探究根据以下资料分析黄河长江的水文特征,以及差别的主要原因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黄土高原景观图分析黄河长江的水文特征,以及差别的主要原因径流量含沙量汛期结冰期长江黄河主题(二)河流的开发及利用1.西亚在这样干旱的自然环境条件下农业多分布在哪些地区呢?原因是什么?新疆的绿洲农业2.探究中南半岛的城市分布特点及其原因3.长江水能和水运开发4.河流航运价值(能力)大小的分析:5.小组探究思考:莱茵河为何航运价值高?主题(三)河流的忧患及治理1.忧患一洪涝根据以下资料分析长江发生洪涝灾害的原因有哪些(1)自然原因(气候,地形,支流等因素)(2)人为原因 长江支流图2.忧患二黄河流经的省区中,容易发生凌汛的是哪几个?凌汛产生的条件三、当堂检测四、课堂小结水文特征开发及利用忧患及治理五、课下作业学情分析经过初中四册课本的学习,学生对河流已经有了基本的知识。只是这些知识比较分散,不成系统。所以本节课的学习旨在整合初中阶段关于河流的所有知识,让学生对河流有更加明确的认识,形成系统的全面的知识体系,学会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效果分析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性活动,新课标提倡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法。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要引领学生的课堂思维。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要积极的参与课堂,做课堂的主人。下面我将从“教”与“学”两方面分析一下课堂效果。一、“教”的效果分析本节课的学习中首先从对中国地理中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分析入手,进而分析影响河流水文特征的主要因素,教师引导学生探究长江与黄河水文特征的对比与分析,使学生学会分析运用。以世界著名的河流如亚马孙河、刚果河、密西西比河等为例分析河流的水文特征的特点及作用。在学生会描述水文特征的基础上,对河流的开发与应用开展学习。最后,面对河流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使学生学以致用,爱护河流,爱护环境,提高学生爱护我们生存家园的情感与意识。二、“学”的效果分析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对河流的水文特征有了比较系统的认识,并上升到推拉理论的学习。本节课的设计了两个讨论题,探究长江与黄河的水文特征的分析,如何对症下药解决河流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所以学生学习兴趣很高,小组讨论很积极。经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更能明确河流对我们人类的重要性,从内心萌发了保护河流的意识,情感也得到了升华。河流的水文特征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材分析从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本节教材具有2个特点1.通过读图来概括教学内容,然后再分开表述,体现出先总后分的特点。本节教材基本上可以从“中国的外流区与内流区”图、“长江水系”图、“黄河水系”图来了解相关的学习内容,并把对水文特征的分析运用于世界其他地区的河流来来培养学生的读图、用图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活动”来深化教学内容,“活动”的任务指向呈现出多样化,有读图析图、地理比较、综合分析、方法学习、知识方法迁移等类型。上述特点体现出教材的学科特点和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同时也使教材呈现方式更加接近学生学习的需要。1.(2011·山东济南)下列示意图能够正确反映亚洲河流流向的是()2.关于欧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A.山脉多东西走向,地势低平,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陆B. 山脉阻挡,温带海洋性气候仅分布在西部沿海C. 平原面积广大,气候类型单一D. 地势低,终年高温多雨3.受地形影响,欧洲河流()A. 流程较短B. 水流湍急C. 水量丰沛D. 河网稠密4.(2014.威海)大多数河流的流量与流经地区降水量密切相关,图中四条河流中流量最大的是A.甲河 B.乙河 C.丙河 D.丁河A.甲河 B.乙河 C.丙河 D.丁河5.读“中国地形剖面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利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带来充沛降水B使许多大江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C西高东低的地势特点有利于发展内河航运D河流在阶梯交界处蕴藏了巨大的水能资源6(2015.东营)长江、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摇篮。关于两河的描述正确的是A.①②河段经常发生凌汛B.③河段的水能资源丰富C.两河均有很高的航运价值D.两河源头都存在着水土流失 28(2014•烟台)某学校地理小组以亚洲为例探究地形、气候和河流之间的关系,以下是该小组探究时使用的亚洲地形简图和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及三个探究事例,据此回答问题:(13分)(1)读图归纳:归纳1:读亚洲地形简图,从你从宏观上归纳由A到B的地势特点:_________.归纳2:读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归纳亚洲气候特点(至少两条):_________.(2)探究推理:事例1:在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中,C地气温比D地低,其原因是_________.事例2:俄罗斯的鄂毕河干流水量丰富,水流比较平稳,结冰期长,时有凌汛现象发生,请按照下列提示,分析地形和气候对鄂毕河干流上述水文特征的影响.地形的影响:_________;气候的不利影响:_________.事例3:亚洲的许多大河,上游流经山区的地方流速快,多峡谷,下游流速缓慢,多平原.这种现象表明_________(自然因素)对地形有塑造作用.(3)探究结论:通过上述探究,该小组得出四个结论:①地形对气候有影响;②地形对河流有影响;③气候对河流有影响;④河流对地形有影响.参考以上结论,将地形、气候、河流三个词语按相互关系填写在方框中.32.(2015•菏泽)长江是我国的第一大河.读“长江干流纵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长江发源于青海省的唐古拉山,流经我国11个省级行政区,最终注入海.从长江的流向可判断出我国地势的总体特点是.(2)列举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的理由:(至少2个).(3)长江不同河段,水文特征迥异,其开发利用的重点也不同.下面甲、乙两图反应长江上游河段景观的是,并结合“长江干流纵剖面示意图”说出长江上游的主要水文特征及开发利用的重点.课后反思这一节课,既有新颖的创意也有不足。正所谓教学就是一门有遗憾的艺术。下面我将谈谈我对本节课的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学设计明确,清晰条理。如在讲授影响河流水文的主要因素时,我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学生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都能够析其因,知其果。而不是传统的不知其因只知其果的死记硬背,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习是为了应用,学习完每一个知识点,都有知识跟踪,例题讲解,使学生更会分析问题,明确所学知识的作用。但是仍存在不足。如在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分析过程中虽然对影响要素进行了简明分析,但是未就地形、气候和河流的关系明确提出并呈现出来。其次,在如何认识一条河流中首先是先识其特征即河流的概念介绍,如发源地、入海口、支流,上中下游的划分等等进行介绍,其次再分析其水文特征,这样才能为更深层次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更努力的研读教材,认真备课,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河流的水文特征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课标分析本节教材主要对应的课程标准内容是1.在地图上找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