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抗日战争》复习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初中历史-《抗日战争》复习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初中历史-《抗日战争》复习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初中历史-《抗日战争》复习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初中历史-《抗日战争》复习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4---16课)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快速了解本课学习目标。(1')1、知识与能力:(1)掌握日本制造的三次侵华事变时间、经过、结果和日本制造的滔天罪行;中国人民抗日斗争的事例;(2)掌握西安事变的目的、和平解决的意义;(3)掌握中共七大召开的背景、内容、意义;(4)通过对日本在近代发动的两次侵华战争比较,培养整合比较历史知识能力;2、过程与方法:(1)通过表格等形式整合历史知识(2)通过讨论日本罪行和当今日本极力掩盖南京大屠杀的事实的做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浴血奋战,获得抗日战争的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侵略、反压迫的巨大力量,以及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所做出的贡献。(2)、通过日本制造的旅顺、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二、〔重点难点〕重点: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七七事变,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难点:正确认识南京大屠杀和当今日本极力掩盖南京大屠杀的事实的做法,中共七大召开。三、〔课前导学〕:九一八事变局部侵华①原因:日本为摆脱经济危机。时间:地点:九一八事变局部侵华②经过:(借口)有预谋制造事件,炮轰沈阳城。③结果:国民党反应:由于蒋介石政策,。共产党反应:东北军民组织,抵抗日军的侵略。中国共产党派等在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开展游击战争④影响:日本侵华开始,中国抗战的开始,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主要矛盾。①根本原因:中国民族危机加深西安事变②时间。(又名事变)地点:西安事变③目的:④发起人及其主张:主张:=5\*GB3⑤中共主张及代表:以民族利益为重,派等到西安调停。=6\*GB3⑥结果:西安事变得到。=7\*GB3⑦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七七事变全面侵华①时间。地点:(又名事变)七七事变全面侵华②经过:(借口)日军在卢沟桥进行军事演习,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拒绝,炮轰宛平城。国民党守军英勇抵抗③结果:卢沟桥失守,平津沦陷④影响:七七事变标志着开始和开始。1937年9月,国共两党第次合作,正式建立战线,开始领导全民族抗战。工农红军改编为和。=5\*GB3⑤日本继续南侵,发动,1937年12月攻占,制造,屠杀中国军民万人以上,国民党迁都战役名称时间地点军队意义平型关大捷1937年山西平型关八路军115师台儿庄战役1938年山东台儿庄国民党()全民族抗战全民族抗战背景:抗日战争胜利前夕。中共七大时间:地点:③中心问题:讨论重要问题。④内容:毛泽东作《》的政治报告。制定党的政治路线:=5\*GB3⑤意义:。①原因:内因=6\*GB3⑥抗战胜利外因:②标志:③意义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开门见山,直接入题。2、教师展示学生自学成果:(用投影仪或提问学生或教师用课件展示答案)(2')3、学生巩固基础:明确上述知识点后,让学生通过诵读、默想、互问等方式熟练记忆上述知识点(12’)4、教师针对本节重点、难点知识提出如下问题,并作适当拓展。(5')(1)、日本制造的侵华事变:名称时间地点结果东北三省沦陷平津沦陷日本占领上海(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怎么形成的?①西安事变后:标志着②七七事变后:两党再次合作,(3)、近代列强发动的大规模的侵华战争有哪些?日本发动和参与的战争有哪些?曾践踏北京的战争有哪些?5、师生共同探究(14')(1)请同学们把本小组内部解决不了的问题写在下面,请其他小组同学或老师帮助解决。(2')(2)师生共同探究下列问题:(12')①甲午中日战争和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比较:战争背景原因时间经过结果成或败原因影响启示甲午中日战争(1)黄海大战----()(2)辽东半岛之战()(3)威海卫战役日本全面侵华战争(1)七七事变(平津沦陷)(2)八一三事变(南京陷落)(日本制造)五、〔课堂小结〕:〔当堂检测〕:(一)选择:请快速完成下列问题。1、“晚上十点半板垣征四郎下令按动了爆炸柳条湖铁轨的按钮,中日延续了十四年的第二次战争爆发。”材料所指的是()A.鸦片战争B.七·七事变C.甲午中日战争D.九·一八事变2、“大义当前,不容反顾,只求于救亡主张贯彻,有济于国家,为功为罪,一听国人处置。”这表明张学良、扬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是为了()A.阴谋夺权B.炫耀武力C.投靠日本D.逼蒋抗日3、有一同学遇到这样一个问题:有人主张释放蒋介石,有人主张杀掉蒋介石。这一同学研究的是()A.南京大屠杀B.西安事变C.七七事变D.九一八事变4、全国性的抗日战争开始于()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5、电视机《中国兄弟连》讲述道:国民党军队一个连去营救被日军围困的情报人员,与新四军的一支游击队在途中恰好相遇……两支“友军”在抗击日军的过程中联合杀敌成为生死兄弟。这种情况应该出现在下列哪一历史事件后?()A.柳条湖事件B.九一八事变C.八一三事变D.七七事变6、“宛平城外狼狗叫,卢沟桥上枪声激”。这首诗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中国产生的影响是()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C.揭开了中华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序幕D.全国性内战的开始7、西安事变结束时,美国记者史沫特莱说:“西安事变……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国……终于在渐渐诞生。”她所说的“统一”是指()A.西安事变最终获得和平解决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C.国共两党停止内战走向合作D.抗战胜利台湾回到祖国怀抱(二)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材料一1874年日军侵袭中国台湾,这是明治政府成立以来第一次海外用兵,就针对中国。1890年第一届帝国议会上,日本政府公开提出以侵略中国为核心的“大陆政策”……日本是19世纪末以来侵略中国最凶残、最狠毒和最阴险的国家,而其对亚洲人民所犯下的滔天罪行至今仍不思悔改,对侵略事实轻描淡写甚至加以否认。——摘编自臧运祜《近代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及其战争罪行》材料二2014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两个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悼念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摘编自新华网(1)完成下列“日本侵华历史年代尺示意图”的制作。(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立法确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重大意义。八年级历史学情分析在这学期,学生有了很大的变化,学生进入青春期了,长大了,有自己的主见了。我对八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质量做如下分析:学情分析:学生经过一年历史学科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和综合分析能力,为教师在教学上提供了较大的空间,教师教学中要注重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如果一开始就能抓住学生的求知心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给学生更多的历史背景资料,通过图片、配音、录像制造意境,制造浓厚的历史氛围,使学生产生亲临其境之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印象更加深刻。二、重视研究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避免走弯路。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突出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和显示学习方式的转变,这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性措施。三、注重自己教学能力的提高,注重对课标正确的把握,在课堂中充分体现课标思想,突出重点与难点,要经常虚心向老教师请教问题并经常旁听老教师的历史课。四、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养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快乐的学习。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教学效果分析

教学工作的思考及改进措施与教学建议:1、进一步抓好双基,培养学生细心读题、认真做题的习惯。只有双基打好了,做题才会应对自如。平时在课堂上、在作业等方面引导学生运用历史思维、历史语言回答问题,培养学生对历史材料解读、分析的能力。2、要面向全体学生,尤其是要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对部分学生进行转差与培优,使他们在历史课程得到应有的发展。3、注重细节工作的实行,注重在课堂解决练习,达到学与练的统一,争取做到课堂出成绩。4、在教学方式上,与学生共同进行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参与进来,避免灌输,让学生对历史资料进行分析得出自己想要的结论,形成自己的观点。《抗日战争》教材分析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包括难忘九一八、“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血肉筑长城三课内容,全面介绍了抗日战争发展过程以及日军的罪行,从知识角度来说课文基本上都涉及到了学生应该的掌握的内容,本课未交待抗日战争爆发的原因,直接列出了日本侵华的事件。这就导致学生不知道日本为什么要侵华,所以教师在此处的发展空间就很大了。又比如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一节教材省去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发展历程,直接就给出了日本侵华后国共两党组成了统一战线的结论就显得仓促之感。所以在此处教师还是应当适当补充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大体历程。在讲授该课的时候教师应该做适当的顺序调整,理清事件来龙去脉和内在的逻辑关系,以便学生更好的理解课程内容。从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来说,讲授本课内容是进行学生爱国主义的最好机会。在民族生死攸关的情景之下,国共两党不计前嫌携手并肩共同抗战,虽然在这个过程中有摩擦和曲折,但是不影响抗战的大局。在抗日的几次大会战中中国人民体现出了不畏牺牲、不怕困难的精神。有很多的中国人为了国家为了民族的生存付出了生命,他们的精神正是激励我们同学前进的动力,所以在讲授本课的时候应当引导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在讲到日本的滔天罪行时,突出日本侵华所犯下的战争罪行,让同学们认识到日本人的反和平罪行、反人道罪行、以及发动的战争罪行。要引导同学在记住这些罪行的时候,更重要的是要以史为鉴,热爱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同时呼唤起同学们对生命的敬重和热爱。突出中国人民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所付出的代价以及抗日战争的胜利意义,这是正义对非正义的胜利。二、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1)掌握日本制造的三次侵华事变时间、经过、结果和日本制造的滔天罪行;中国人民抗日斗争的事例;(2)掌握西安事变的目的、和平解决的意义;(3)掌握中共七大召开的背景、内容、意义;(4)通过对日本在近代发动的两次侵华战争比较,培养整合比较历史知识能力;2、过程与方法:(1)通过表格等形式整合历史知识(2)通过讨论日本罪行和当今日本极力掩盖南京大屠杀的事实的做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浴血奋战,获得抗日战争的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侵略、反压迫的巨大力量,以及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所做出的贡献。(2)、通过日本制造的旅顺、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三、〔重点难点〕重点: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七七事变,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难点:正确认识南京大屠杀和当今日本极力掩盖南京大屠杀的事实的做法,中共七大召开。四、教学方法:1、线索勾勒法:教学生把所学每课的大体内容用线索表示出来。2、归纳分析法:教学生归纳本单元内容,并深入分析历史事件发生的深层原因。3、比较分析法:教学生对所学的相似知识点进行比较。4、习题巩固法:利用典型习题巩固本单元重点知识。评测练习(一)选择:请快速完成下列问题。1、“晚上十点半板垣征四郎下令按动了爆炸柳条湖铁轨的按钮,中日延续了十四年的第二次战争爆发。”材料所指的是()A.鸦片战争B.七·七事变C.甲午中日战争D.九·一八事变2、“大义当前,不容反顾,只求于救亡主张贯彻,有济于国家,为功为罪,一听国人处置。”这表明张学良、扬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是为了()A.阴谋夺权B.炫耀武力C.投靠日本D.逼蒋抗日3、有一同学遇到这样一个问题:有人主张释放蒋介石,有人主张杀掉蒋介石。这一同学研究的是()A.南京大屠杀B.西安事变C.七七事变D.九一八事变4、全国性的抗日战争开始于()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5、电视机《中国兄弟连》讲述道:国民党军队一个连去营救被日军围困的情报人员,与新四军的一支游击队在途中恰好相遇……两支“友军”在抗击日军的过程中联合杀敌成为生死兄弟。这种情况应该出现在下列哪一历史事件后?()A.柳条湖事件B.九一八事变C.八一三事变D.七七事变6、“宛平城外狼狗叫,卢沟桥上枪声激”。这首诗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中国产生的影响是()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C.揭开了中华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序幕D.全国性内战的开始7、西安事变结束时,美国记者史沫特莱说:“西安事变……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国……终于在渐渐诞生。”她所说的“统一”是指()A.西安事变最终获得和平解决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C.国共两党停止内战走向合作D.抗战胜利台湾回到祖国怀抱(二)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材料一1874年日军侵袭中国台湾,这是明治政府成立以来第一次海外用兵,就针对中国。1890年第一届帝国议会上,日本政府公开提出以侵略中国为核心的“大陆政策”……日本是19世纪末以来侵略中国最凶残、最狠毒和最阴险的国家,而其对亚洲人民所犯下的滔天罪行至今仍不思悔改,对侵略事实轻描淡写甚至加以否认。——摘编自臧运祜《近代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及其战争罪行》材料二2014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两个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悼念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摘编自新华网(1)完成下列“日本侵华历史年代尺示意图”的制作。(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立法确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重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