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会计学王君彩主编第一章总论
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第一节会计概述会计的概念会计的特点一、会计的概念从现代经济管理的意义上看,会计是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一系列专门方法,对企事业单位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和综合的核算和监督并在此基础上对经济活动进行分析、预测和控制,以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管理活动。二、会计的特点会计的特点主要是集中于会计核算的特点,通常表现在以下几点:1.以货币作为主要的计量尺度2.以凭证为其直接依据3.具有连续性、系统性、全面性和综合性第二节会计信息
决策与会计信息会计信息的需求与供给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一、决策与会计信息(一)会计信息的作用(二)并非万能的会计信息(三)正确运用会计信息二、会计信息的需求与供给会计信息需求会计信息供给会计信息供给与需求之间的辩证关系(一)会计信息需求会计信息的需求者主要有:1.投资者2.政府及机构3.各金融机构4.业务往来的债权人5.企业的职工以及代表职工利益的组织6.企业内部管理当局(二)会计信息供给1.会计信息披露的形式2.会计信息披露的方式3.会计信息披露的时间(三)会计信息供给与需求之间的辩证关系根据经济学原理分析,信息供给与需求二者间的关系,是共同作用相互影响。1.信息供给是信息需求的前提2.信息需求制约信息供给3.信息供给对信息需求的反作用三、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与会计准则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是完成会计目标的要求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具体表现(一)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与会计准则根据1980年5月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下的定义,所谓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指的是“通过审察会计信息使之成为有用资料的各项特征。”会计准则是处理会计工作包括会计计量和会计编报工作的规范,同时反映了人们对会计工作和会计信息的要求。会计准则通常可分为两个层次:基本会计准则和具体业务准则。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是会计准则的一个组成部分。(二)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是完成会计目标的要求由于我国当前制定的统一会计准则是一个有限定性概念,特指企业财务会计而言,不包括管理会计。因此,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是指外部使用者,相应的对于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也是指企业对外报告提供的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三)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具体表现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规定,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包括:1、可靠性2、相关性3、可理解性4、可比性5、实质重于形式6、重要性7、谨慎性8、及时性等。(三)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具体表现(续)其中,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和可比性是会计信息的首要质量要求,是企业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应具备的基本质量特征;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是会计信息的次级质量要求,是对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和可比性等首要质量要求的补充和完善,另外,及时性还是会计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制约因素,企业需要在相关性和可靠性之间寻求一种平衡,以确定信息及时披露的时间。第三节会计的确认与计量
会计基本假设会计要素的定义会计要素的确认会计要素的计量会计基础一、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基本假设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作的合理设定。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一)会计主体会计主体,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会计主体不同于法律主体。一般来说,法律主体必然是一个会计主体;但是,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二)持续经营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三)会计分期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在会计分期假设下,企业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报告。会计期间通常分为年度和中期。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四)货币计量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财务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计量,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二、会计要素的定义会计要素是根据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特征所确定的财务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基本准则规定,会计要素按照其性质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其中,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要素侧重于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收入、费用和利润要素侧重于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一)资产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根据资产的定义,资产具有以下特征:1.资产应为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2.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3.资产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二)负债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根据负债的定义,负债具有以下特征:1.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2.负债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3.负债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三)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人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通常由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含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其他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构成。(四)收入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根据收人的定义,收入具有以下特征:1.收人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2.收入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3.收入是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五)费用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根据费用的定义,费用具有以下特征:1.费用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2.费用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3.费用是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六)利润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人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其中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反映的是企业日常活动的经营业绩,直接计人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反映的是企业非日常活动的业绩。三、会计要素的确认资产要素的确认负债要素的确认所有者权益要素的确认收入要素的确认费用要素的确认利润的确认(一)资产要素的确认将一项资源确认为资产,需要符合资产的定义,还应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2.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二)负债要素的确认将一项现时义务确认为负债,需要符合负债的定义,还应当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2.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三)所有者权益要素的确认所有者权益体现的是所有者在企业中的剩余权益,因此,所有者权益的确认主要依赖于其他会计要素,尤其是资产和负债的确认;所有者权益金额的确定也主要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计量。(四)收入要素的确认一般而言,收入只有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从而导致企业资产增加或者负债减少、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计量时才能予以确认。即收人的确认至少应当符合以下条件:一是与收入相关的经济利益应当很可能流入企业;二是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增加或者负债的减少;三是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计量。(五)费用要素的确认费用的确认除了应当符合定义外,费用的确认至少还应当符合以下条件:一是与费用相关的经济利益应当很可能流出企业;二是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减少或者负债的增加;三是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六)利润的确认利润反映的是收入减去费用、利得减去损失后的净额的概念,因此,利润的确认主要依赖于收入和费用以及利得和损失的确认,其金额的确定也主要取决于收入、费用、利得、损失金额的计量。四、会计要素的计量会计要素的计量属性各种计量属性之间的关系计量属性的应用原则(一)会计要素的计量属性会计计量是为了将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登记入账并列报于财务报表而确定其金额的过程。从会计角度,计量属性反映的是会计要素金额的确定基础,主要包括:1、历史成本2、重置成本3、可变现净值4、现值5、公允价值(二)各种计量属性之间的关系(三)计量属性的应用原则
五、会计基础(一)权责发生制权责发生制也称应计制或应收应付制,它是以收入、费用是否发生而不是以款项是否收到或付出为标准来确定收入和费用。(二)收付实现制收付实现制是与权责发生制相对应的一种会计基础。收付实现制也称现金制或现收现付制,它是以款项的实际收付为标准来确认本期收入和费用的一种方法。第五节财务报告概述财务报告体系构架财务报告特性述评财务报告要求简述一、财务报告体系构架财务报告包括财务报表和其他应当在财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其中,财务报表由报表本身及其附注两部分构成,附注是财务报表的有机组成部分,而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和现金流量表等报表。一、财务报告体系构架(续)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是反映构成所有者权益的各组成部分当期的增减变动情况的报表。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会计报表。二、财务报告特性述评三、财务报告要求简述第二章会计核算基础
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第一节会计等式与经济业务一、会计等式(一)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二)收入-费用=利润(三)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收入-费用)二、经济业务的发生对会计等式的影响例2-1第二节会计科目和账户
一、会计科目二、账户三、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关系一、会计科目会计科目是指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会计科目在会计核算中的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1.会计科目是复式记账的基础2.会计科目是编制记账凭证的基础3.会计科目为成本计算与财产清查提供了前提条件4.会计科目为编制会计报表提供了方便一、会计科目(续)会计科目的分类会计科目按其所归属的会计要素不同,分为:资产类负债类共同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类二、账户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载体。二、账户(续)(一)账户的分类1、按照其所反映会计要素具体内容的详细程度及统驭关系分类分为: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2、按其所反映的经济内容分类分为:资产类账户、负债类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损益类账户、成本类账户五类。二、账户(续)(二)账户的结构账户的结构是指账户的格式账户划分为左方、右方两个方向,一方登记增加,另一方登记减少在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左方称为“借方”,账户右方称为“贷方”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三、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关系两者的联系:会计科目与账户都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的科学分类,两者口径一致,性质相同,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也是设置账户的依据,账户是会计科目的具体运用。两者的区别是:会计科目仅仅是账户的名称,不存在结构;而账户则具有一定的格式和结构。第三节复式记账法一、单式记账法二、复式记账法一、单式记账法单式记账法是指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只在一个账户中进行登记的记账方法。在单式记账法下,通常只登记现金、银行存款的收付金额以及债权债务的结算金额,一般不登记实物的收付金额。二、复式记账法
复式记账法是以资产与权益平衡关系作为记账基础,对于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系统地反映资金运动变化结果的一种记账方法。复式记账法与单式记账法相比,具有以下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对于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同时登记。二是由于每项经济业务发生后,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在有关账户中进行登记,因此可以对账户记录的结果进行试算平衡,以便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第四节借贷记账法一、借贷记账法的概念二、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三、借贷记账法下的账户结构四、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五、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一、借贷记账法的概念借贷记账法是指以“借”和“贷”为记账符号,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会计等式为理论依据,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作为记账规则,反映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情况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二、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记账符号,是会计上用来表示经济业务的发生涉及的金额应该记入有关账户的左方金额栏还是右方金额栏的符号。借贷记账法以“借”和“贷”为记账符号,分别作为账户的左方和右方。三、借贷记账法下的账户结构在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基本结构是: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但哪一方登记增加,哪一方登记减少,则要根据账户反映的经济内容的性质决定。借方账户名称贷方三、借贷记账法下的账户结构(续)(一)资产类账户结构借方资产类账户贷方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
本期减少发生额
本期发生额合计
本期发生额合计
期末余额资产类账户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增加额)本期贷方发生额(减少额)=+-三、借贷记账法下的账户结构(续)(二)权益类账户结构借方权益类账户贷方本期减少发生额
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
本期发生额合计
本期发生额合计
期末余额权益类账户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增加额)本期借方发生额(减少额)=+-三、借贷记账法下的账户结构(续)(三)收入类账户结构借方收入类账户贷方本期减少或转销发生额
本期增加发生额
本期发生额合计
本期发生额合计
(收入类账户结转后一般无期末余额)三、借贷记账法下的账户结构(续)(四)费用(成本)类账户结构借方费用(成本)类账户贷方本期增加发生额
本期减少发生额
本期发生额合计
本期发生额合计
期末余额(费用(成本)类账户,平时余额在借方,期末余额转销后一般无余额,如果有余额,则期末余额在借方)三、借贷记账法下的账户结构(续)(五)利润类账户结构借方“本年利润”账户贷方由费用类账户转入数
由收入类账户转入数
本期发生额合计
本期发生额合计
期末余额(亏损)期末余额(利润)三、借贷记账法下的账户结构(续)(六)账户结构总结四、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一)记账规则的内容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为: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即对于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以借方和贷方相等的金额进行登记。(二)记账规则的具体应用例2-2五、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一)发生额试算平衡(二)余额试算平衡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借方期初余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期初余额合计=全部账户借方期末余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期末余额合计=六、会计循环(一)编制会计分录(二)过账(三)结账(四)试算平衡(五)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第五节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
一、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关系二、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一、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关系(一)总分类账户对明细分类账户具有统驭控制作用(二)明细分类账户对总分类账户具有补充说明作用(三)分类账户与其所属明细分类账户在总金额上应当相等二、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所谓平行登记,是指对所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以会计凭证为依据,一方面要记入有关总分类账户,另一方面也要记入有关总分类账户所属明细分类账户的方法。
二、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续)平行登记的要点如下:(一)依据相同(二)借贷方向相同(三)会计期间相同(四)金额相等第六节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一、会计凭证二、会计账簿一、会计凭证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事项发生或完成情况的书面证明,也是登记账簿的依据。(一)原始凭证原始凭证又称单据,是指在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取得或填制的,用以记录或证明经济业务的发生或完成情况,明确经济责任的原始凭据。一、会计凭证(续)(二)记账凭证记账凭证又称记账凭单,是会计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按照经济业务事项的内容加以归类,并据以确定会计分录后所填制的会计凭证,它是登记账簿的直接依据。记账凭证按其反映经济业务的内容不同,可以分为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记账凭证按其填制方法,可分为复式凭证和单式凭证两种。二、会计账簿会计账簿是指由一定格式账页组成的,以经过审核的会计凭证为依据,全面、系统、连续地记录各项经济业务的簿籍。账簿按其用途不同,可分为序时账簿、分类账簿和备查账簿三种。按账页格式的不同,账簿可以分为两栏式、三栏式、多栏式和数量金额式四种。账簿按其外形特征不同可分为订本账、活页账和卡片账三种
第三章货币资金与应收款项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君彩
第一节货币资金货币资金按其存放的地点和用途,可分为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
一、现金(一)现金的特点与范围基本特点:货币性、通用性、无限制可流通性。现金有狭义的现金和广义的现金。(二)现金的管理与内部控制(1)现金管理的主要内容
①规定了现金使用范围
②规定了库存现金限额
③规定了不许“坐支”(2)现金的内部控制
①现金的内部控制制度
②现金收入的内部控制现金收入内部控制图
业务部门会计部门开户银行(1)收入现金时的出纳(4)接受现收款凭证金(3)根据收据凭证点收现金,每天将应存银行现金送存银行(5)给出收款回单(2)将收款凭证(6)将银行收款回(7)将银行副联递交会计单递交会计对帐单寄给企业会计部门会计
1、登记现金日记帐
2、核对收据凭证、银行回单和会计记录
3、核对银行对账单和会计记录(现金)(现金)(回单)③现金支出的内部控制现金支出内部控制图
业务部门会计部门开户银行
(1)填制付款凭证出纳(5)凭支票付递交会计审核现金(3)依据经审核的付款凭证付款(6)将银行对(4)付款后将凭证账单交给企送还会计业会计部门
(2)付款凭证经审核后交出纳会计
1、审核付款凭证交出纳
2、依据已付款的凭证登记现金日记帐
3、核对银行对账单和会计记录
收款人付款支票现金支票(三)现金的核算现金日记账“库存现金”
二、银行存款银行存款是企业存入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货币资金。企业根据业务需要,在其所在地银行开设账户,运用所开设的账户,进行存款、取款以及各种收支转账业务的结算。正确开立和使用银行账户是做好资金结算工作的基础,企业只有在银行开立了存款账户,才能通过银行同其他单位进行结算,办理资金的收付。企业应按规定在银行开设和使用存款账户。(一)银行存款账户的开设管理银行存款账户基本存款账户一般存款账户临时存款账户专用存款账户办理日常现金收付和转帐结算办理转账结算和现金缴存,但不办理现金支取办理转账结算和国家规定的现金收付因特定用途需要开立的账户(二)银行存款的核算
(三)银行存款的核对企业每月至少应将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核对一次,以检查银行存款的收支及结存情况。企业进行账单核对时,往往出现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与银行对账单同日余额不符的情况。究其原因主要有三:计算错误、记账错漏和未达账项。
例:红光公司某月末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为507000元,开户银行对账单的余额为508000元。经逐笔核对,发现有以下几笔未达账项:
(1)29日,委托银行收款50000元,银行已收入公司银行存款户,收款通知尚未到达。
(2)29日,公司开出支票一张16000元,公司已减少银行存款,银行尚未记账。
(3)30日,银行代公司支付水电费1000元,银行已入账,公司尚未入账。
(4)30日,公司收到一张转账支票64000元,公司已记账银行尚未入账。编制的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如下页表所示: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项目余额项目余额银行对账单余额508000公司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507000加:公司已收银行未收64000加:银行已收公司未收50000减:公司已付银行未付16000减:银行已付公司未付1000调节后余额556000调节后余额556000户名:结算账户账号:××年×月×日单位:元三、银行结算方式银行结算方式银行汇票银行本票商业汇票支票汇兑委托收款托收承付银行承兑汇票商业承兑汇票现金支票转帐支票1、银行汇票什么是银行汇票是汇款单位和个人将款项交存当地银行,出票银行签发的,由其在见票时按照实际结算金额无条件支付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适用范围
单位和个人各种款项的结算。账务处理付款单位:1、收到银行签发的银行汇票,根据“银行汇票申请书(存根)”联:借: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100
贷:银行存款1002、发生业务,根据发票等报销时:借:物资采购80
应交税费—应交增殖税(进项税额)13.6
贷: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93.63、银行退回剩余资金:借:银行存款6.4
贷: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6.42、银行本票什么是银行本票是由申请人(或单位)将款项交存入银行,由银行签发的,承诺自己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银行本票分为定额本票和不定额本票。适用范围单位和个人在同一票据交换区域需要支付的各种款项不定额本票的账务处理
付款单位:1、收到银行签发的银行本票时,根据银行本票申请书存根联:借: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本票100
贷:银行存款1002、用银行本票支付货款等后,根据发票帐单等有关凭证:借:物资采购8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3。6
贷: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本票93。6
(多余6。4元双方自行结算)收款单位:1、受理后,根据进账单回联和有关凭证:借:银行存款93。6
贷:主营业务收入8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3。63、支票什么是支票是出票人(付款单位)签发的,委托银行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支票分为现金支票、转账支票和普通支票。4、商业汇票
什么是商业汇票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商业汇票根据承兑人的不同分为: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适用范围适用于先发货后付款,或双方约定延期付款的商品交易。商业承兑汇票的账务处理付款单位:1、开出汇票交收款单位借:物资采购1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7
贷:应付票据1172、到期付款借:应付票据117
贷:银行存款1173、如无款支付借:应付票据117
贷:应付账款117收款单位:1、收到票据借:应收票据117
贷:主营业务收入1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2、到期收款借:银行存款117
贷:应收票据1173、到期日,对方无力支付借:应收账款117
贷:应收票据117银行承兑汇票的账务处理与商业承兑汇票基本相同,不同点:付款单位:1、企业向银行申请承兑,订立契约,向银行交纳承兑手续费时:借:财务费用10
贷:银行存款102、开出汇票交收款单位借:物资采购1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7
贷:应付票据1173、到期付款借:应付票据117
贷:银行存款1174、到期无力付款借:应付票据117
贷:短期借款117收款单位:1、收到银行承兑汇票借:应收票据117
贷:主营业务收入1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2、到期收款借:银行存款117
贷:应收票据1173、到期日,对方无力支付借:银行存款117
贷:应收票据1174、如背书转让购买材料借:物资采购1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7
贷:应收票据1175、汇兑什么是汇兑是指付款单位委托银行将款项汇给收款单位或个人的一种结算方式。汇兑分为信汇和电汇适用范围适用于企业与异地单位和个人的各种款项的结算。账务处理付款单位:根据第一联凭证,分别不同用途进行反映:借:应付账款(清理尾款)备用金其他货币资金—外阜存款贷:银行存款
6、委托收款什么是委托收款是收款单位委托银行向付款单位收取款项的一种结算方式。适用范围
企业和个人凭已承兑的商业汇票、债券、存单等付款人债务凭证,可使用委托收款方式。账务处理收款单位根据不同情况进行账务处理:1、办妥手续作账:借:应收账款贷: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收到款后;借:银行存款贷;应收账款7、托收承付什么是托收承付是根据购销合同由收款单位发货后委托银行向异地付款单位收取款项,由付款单位向银行承认付款的结算方式。账务处理销货单位:发货后,办妥托收手续,根据回单联借:应收账款贷: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根据收款通知联借:银行存款贷:应收账款8、信用卡有关规定:单位卡账户资金一律从基本存款帐户转入,不得交存现金。结算限额10万元。透支最高不得超过:金卡1万元,普通卡5千元。透支期限最长不得超过60天。账务处理付款单位:将款项存入银行,办理信用卡:借:其他货币资金—信用卡存款贷:银行存款使用信用卡,根据银行付款通知和有关凭证:借:管理费用等贷:其他货币资金—信用卡存款收款单位:收到银行收款通知时:借:银行存款贷: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9、信用证什么是信用证是指开证行依照申请人的申请开出的,凭符合信用证条款的单据支付的付款承诺,并明确规定该信用证为不可撤消、不可转让的跟单信用证。适用范围国际结算有条件的国内企业也可用账务处理付款单位:根据办理信用证的回单联:借:其他货币资金—信用证存款贷:银行存款根据付款通知及有关凭证:借:物资采购等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其他货币资金—信用证存款收款单位:收到银行收款通知时:借:银行存款贷: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四、其他货币资金外阜存款银行汇票银行本票信用卡信用证保证金存出投资款外阜存款的账务处理(1)企业汇款开立采购专户,根据汇款凭证:借:其他货币资金—外阜存款100
贷:银行存款100(2)使用后根据发票账单等凭证:借:物资采购9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其他货币资金—外阜存款90
9(3)余款转回,根据银行收款通知:借:银行存款10
贷:其他货币资金—外阜存款10
拨出投资款的账务处理向证券公司划出资金时: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10000
贷:银行存款10000购买股票、债券时:借:交易性金融资产8000
贷: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8000支付相关交易费用时:
借:投资收益10
贷: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10
第二节应收票据一、应收票据的概念和种类票据是由出票人签发的一种载明一定金额,约定在一指定日期由持票人向出票人或指定付款人收取款项的书面凭证。主要包括支票、银行本票、银行汇票和商业汇票等。商业汇票按其承兑人不同,分为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两种。商业汇票按其是否计息可分为附息商业汇票和不附息商业汇票两种。二、应收票据的初始计量应收票据的计价,一般有两种确认方法:
1、按面值确认(面值法),对于期限较短的票据,为了简化核算手续,一般采用这种确认方法。
2、按票据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确认(现值法),考虑到货币的时间价值因素,这种确认方法在理论上更为合理,在会计实务中,凡期限较长的票据,一般应采用这种确认方法。
三、应收票据利息的计算票据的利息,对持票人(收款人)来说是一种收入,对付款人来说,利息则是使用他人货币(资金)应支付的费用。利息是货币(资金)的时间价值表现。应收票据利息一般均按年利计算,其公式为:应收票据的利息=票面金额×利率×期限四、应收票据贴现(一)什么是贴现是指企业以未到期票据向银行融通资金,银行按票据的应收金额扣除自贴现日至到期日止按一定利率折算的利息后的余额付给企业的融资行为。(二)应收票据贴现的计算计算步骤:1、到期值不附息的票据到期值=面值附息的票据到期值=面值+利息
=面值×(1+利率×期限)2、贴现期从贴现日到期日止(算头不算尾,算尾不算头)贴现期限=票据有效期天数-企业持票时间(天数)3、贴现息贴现息=票据到期值×银行贴现利率×贴现期限4、贴现所得额贴现所得额=票据到期值-贴现息
五、应收票据的账务处理1、带息应收票据的账务处理举例:企业于2007年2月10日销售产品一批,收到购货单位A厂签发并承兑的附息商业汇票1张,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为6120元,货款36000元,期限6个月,所附票面年利率为12%。2007年2月10日,作如下会计分录:借:应收票据42120
贷:主营业务收入36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61202007年8月10日到期时,应作如下会计分录借:银行存款44647.2
贷:应收票据42120
财务费用(42120×12%×6/12)2527.22、不带息应收票据的账务处理同前商业汇票结算方式的应收票据的一般账务处理举例:企业于2007年2月10日销售产品一批,收到购货单位A厂签发并承兑的商业汇票1张,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为6120元,货款36000元,期限6个月。2007年2月10日,作如下会计分录:借:应收票据42120
贷:主营业务收入36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61202007年8月10日到期时,应作如下会计分录借:银行存款42120
贷:应收票据42120
3、应收票据贴现的账务处理举例:设某企业由于急需资金,将持有的A、单位的商业汇票于2007年2月21日向银行申请办理贴现。假设该票据为2007年2月1日签发并承兑,面值为2000元,有效期为80天,银行规定的贴现率为7%;A单位的票据为不附息票据。
A票据的贴现所得额计算如下:A票据贴现的计算面值2000票面利息:无到期值2000贴现天数80-20=60贴现息2000*7%*60÷360=23.33贴现净额2000-23.33=1976.67A票据贴现的账务处理
A无息票据的贴现分录:借:银行存款(或现金)1976.67
财务费用23.33
贷:应收票据——A单位2000已贴现的应收票据被退回的账务处理1、商业承兑汇票贴现收款单位:由于承兑人不足支付,退回票据和支款通知(1)如果有款付借:应收账款—C单位贷:银行存款(2)如果不足支付,转作贷款,并加收罚息借:应收账款—C单位贷:短期借款2、银行承兑汇票贴现如到期不足支付:(1)收款单位:无分录(2)付款单位:作逾期短期借款,并加收罚息借:应付票据贷:短期借款第三节应收账款.一、应收账款的确认
(一)什么是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二)应收账款的确认标准应收账款的确认时间与收入的确认标准密切相关,应收账款应于收入实现时确认。收入的确认标准,同时符合以下四个条件:
1、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买方;
2、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控制;
3、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计量;
4、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
5、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二、应收账款的初始计量与账务处理
应收账款初始计量按公允价值计量,通常为合同或协议价款。如果采用递延方式(分期收款),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应当按照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的公允价值(通常为合同或协议价款的现值)确定收入。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与其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在合同或协议期间内采用实际利率法或(相差不大时)直线法进行摊销,冲减财务费用。
商业折扣现金折扣销售退回与折让(一)商业折扣
商业折扣,是指在商品交易时从价目单所列售价中扣减的一定数额。商业折扣一般在交易发生时即已确定。它仅仅是确定实际销售价格的一种手段。因此,在存在商业折扣的情况下,企业应收账款的入账金额应按扣除商业折扣之后的实际售价确认,不需要做特殊的账务处理。(二)现金折扣现金折扣是指债权人为鼓励债务人在规定期限内付款,而向债务人提供的债务扣除,是企业为了鼓励客户在一定时期内早日付款而给予的价格优惠,折扣之多少由客户付款的早晚决定。它通常以“2/10、1/20、N/30”表示,读作如果在10天内付款,可享受2%的折扣,20内付款可享1%的折扣,超过20天付款,则不给折扣。(三)入账金额的确定1、总价法总价法也称总额法,应收账款与营业收入均按总额入账。实际发生的现金折扣作为财务费用计入当期损益。2、净价法净价法亦称净额法,应收账款与营业收入均按净额入帐。因客户推迟付款丧失的现金折扣可冲减财务费用。3、总额法的账务处理举例:某企业赊销给A公司一批商品,货款为50000元,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增值税为8500元;以银行存款为购货单位代垫运杂费2000元;规定的付款条件为2/10、N/30。作会计分录如下:(1)销售业务发生时,根据销货发票:借:应收账款——A公司 605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5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8500
银行存款2000
(2)若客户于10天内付款时,有现金折扣1000(50000*2%)借:银行存款 59500
财务费用 1000
贷:应收账款——A公司 60500(3)若客户超过折扣期付款借:银行存款60500
贷:应收账款--A公司 60500(四)销货折让折让是指企业售出的商品,由于质量不合格等原因而在售价上给予的减让。销货折让的账务处理举例:甲企业销售一批商品,增值税发票上的售价为20000元,增值税额3400元,货到后买方发现商品质量不合格,要求甲企业在价格上给予5%的折让。甲企业会计分录如下:
(1)销售时:借:应收账款23400
贷:主营业务收入2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400(2)发生折让时:借:主营业务收入1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0*
贷:应收账款1170(3)实际收到款项时:借:银行存款22230
贷:应收账款22230
四、应收款项资产减值(一)什么是应收款项减值是指企业无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极小的应收款项。由此而造成的损失,称为应收款项减值损失,亦称坏账损失(坏账)。
(二)应收款项减值损失的测试和计量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以外的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检查,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应当计提减值准备。
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客观证据,是指金融资产初始确认后实际发生的、对该金融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有影响,且企业能够对该影响进行可靠计量的事项。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客观证据,包括:见P64
对单项金额重大的金融资产应当单独进行减值测试,如有客观证据表明其已发生减值,应当确认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对单项金额不重大的金融资产,可以单独进行减值测试,或包括在具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的金融资产组合中进行减值测试。二、减值损失的核算方法直接转销法备抵法(一)直接转销法直接转销法是指在实际发生坏账时,确认坏账损失,直接计入当期费用,并注销相应应收账款的核算方法。(二)备抵法备抵法是考虑到应收账款发生坏账的可能性,按期估计坏账损失并计入当期损益,同时形成坏账准备,等某一应收账款全部或部分被确认为坏账时,按确认的金额冲销坏账准备并转销相应的应收账款金额的一种核算方法。备抵法下,坏账数额的估计方法赊销金额百分比法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应收账款账龄分析法已确认为坏账应予注销的应收账款数额估计的坏账准备数额已提取尚未注销的坏账准备数额采用备抵法,应设置的科目
坏账准备坏账准备可按以下方法计算当期应提取的坏账准备=当期按应收款项计算应提坏账准备的金额—“坏账准备”科目的贷方余额当期按应收账款计算应提坏账准备金额大于本科目的贷方余额,应按其差额提取坏账准备;如果当期按应收款项计算的应提的坏账准备金额小于“坏账准备”的贷方余额,应按其差额冲减已计提的坏账准备;如果当期按应收款项计算应提坏账准备余额为0,应将坏账准备科目的余额全部冲回。以应收账款账龄分析法为例是根据应收款项拖欠时间的长短,分析坏账损失在各种拖欠应收款项中所占的百分比来估计坏账的方法。举例见P71表3-2账务处理见P72-73第四节其他应收及预付款
一、其他应收款其他应收款属于应收款项,其与应收账款的区别在于其他应收款主要是非经营性事项形成的。商品、产品以及劳务的销售和购买交易形成了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和预付账款,而其他应收款是指除此之外的其他各种应收、暂付款项,主要有:应收的各种赔款、罚款;应收出租包装物租金;应向职工收取的各种垫付款项;存出保证金;其他各种应收、暂付款项。二、预付账款
预付账款是企业按照购货合同规定预先支付给供应商的款项。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预付款虽已付出,但交易对方尚未提供相应的商品或劳务,要求对方履行义务仍是企业的权益,因此,预付账款和应收账款一样,都是企业的债权。第四章存货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教授、博士余应敏
一、存货的含义与分类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库存商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存货具体包括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半成品、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的规定,存货在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时,才能加以确认:⑴与该存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⑵该存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二、存货的初始计量取得方式入账价值外购存货发票买价+附加成本(相关税费)自制存货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委托外单位加工的存货加工过程中耗用的原材料或半成品成本
+加工费+往返运杂费+相关税费投资者投入的存货合同或协议价(不公允者除外)盘盈的存货同类存货市价或者实际平均成本接受捐赠的存货发票单据价格+企业承担的相关税费(能取得相关单据的);协议价或同类存货的市价、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商品流通企业存货的入账价值企业(商品流通)在采购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等进货费用,应当计入存货采购成本,也可以先进行归集,期末根据所购商品的存销情况进行分摊。对于已售商品的进货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对于未售商品的进货费用,计入期末存货成本。企业采购商品的进货费用金额较小的,可以在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外购存货的一般入账价值=采购成本+其他成本;其中“采购成本=采购价格+进口关税和其他税金+采购费用”。存货的其他成本,是指除采购成本、加工成本以外的,使存货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所发生的其他支出。应计入存货成本的借款费用,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处理。企业提供劳务的,所发生的从事劳务提供人员的直接人工和其他直接费用以及可归属的间接费用,计入存货成本。
存货的初始计量自制存货的入账价值=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直接材料存货的加工成本,包括直接人工以及按照一定方法分配的制造费用。制造费用,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包括按规定可以资本化为存货成本的借款费用)。企业应当根据制造费用的性质,合理地选择制造费用分配方法。在同一生产过程中,同时生产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产品,并且每种产品的加工成本不能直接区分的,其加工成本应当按照合理的方法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存货的初始计量:自制存货的入账价值存货的初始计量: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通过非货币性交易换入的存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在发生补价的情况下,支付补价方,应当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加上支付的补价(或换入存货的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存货的成本;收到补价方,应当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补价(或换入存货的公允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存货的成本。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或者虽具有商业实质但换入存货的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应当按照换入各项资产的原账面价值占换入资产原账面价值总额的比例,对换入资产的成本总额进行分配,确定各项换入存货的成本。存货的初始计量:商业实质的判断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第四条规定,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1)换入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在风险、时间和金额方面与换出资产显著不同。(2)换入资产与换出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不同,且其差额与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相比是重大的。存货的初始计量:投资者投入◎投资者投入存货的成本,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企业接受的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方式取得的存货,或以应收款项换入存货的,按照换入存货的公允价值,作为实际成本三、存货的发出计价
个别计价法/分批实际法/具体辨认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零售价格法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2006)未再建议使用后进先出法。存货发出计价的应用举例例:某公司对A商品采用账面盘存制进行核算,12月份A商品的购入、销售(销售单价均为10元/件)和结存情况如下表所示。要求:分别按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移动平均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计算本期销货成本、期末结存存货成本及毛利。本期A商品的销售成本=期末结存的A商品成本=2005年摘要收入发出结存月日数量单价金额数量单价金额数量单价金额121期初结存10066004销售208购进100770015销售4018购进100880025销售1206120806480
8064801007700
40624010077006240406240100770010088004080
20714010088006240756020×6+40×6+(40×6+80×7)=1160(元)2100-1160=940(元)计量单位:件总账科目:库存商品明细科目:A商品明细分类账(FIFO)毛利=1800-1160=640(元)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单位成本=100×6+100×7+100×8100+100+100=7(元)本期A商品销售成本=180×7=1260(元)期末结存的A商品成本=120×7=840(元)毛利=1800-1260=540(元)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是在每次购入存货以后,根据库存数量以及库存金额计算出新的平均单价,再将随后发出存货数量按这一平均单价算出发出存货的金额。即每收入一次存货就计算一次平均单价。其计算公式如下:移动平均单价=发出存货金额=本次发出存货的数量×当前移动的平均单价期末结存存货金额=期末结存存货的数量×当前移动平均单价不同存货计价方法应用结果比较
(物价上涨环境条件)先进先出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后进先出法(已取消)结果本期销售商品成本116012601340小→大期末结存商品成本940840760大→小毛利640540460大→小
毛利率法(主要适用于商业批发企业)根据本期销售净额乘以上期实际(或本月计划)毛利率匡算本期销售毛利,并计算发出存货成本和期末结存成销售净额=销售收入-销售退回与折扣毛利率=销售毛利÷销售净额×100%销售毛利=销售净额×毛利率销售成本=销售净额-销售毛利期末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入成本-本期销售成本注意:该法在每季度的最后一个月,应按照其它计价方法,先计算月末存货成本,然后倒挤该季度的销售成本,再计算第三个月结转的销售成本。毛利率法例:某企业存货的日常核算采用毛利率计算发出存货成本。该企业2002年1月份实际毛利率为30%,本年度2月1日的存货成本为1200万元,2月份购入存货成本为2800万元,销售收入为3000万元,销售退回为300万元。该企业2月末存货成本为()万元。
该企业2月末存货成本
=(1200+2800)-(3000-300)×(1-30%)
=2110万元。
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
销售成本=销售收入×(1-毛利率)计划成本法下的发出存货成本的确定
=本月发出存货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发出存货计划成本+存货成本差异率本月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发出存货的计划成本±发出存货应负担的成本差异月末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结存存货的计划成本±结存存货应负担的成本差异计划成本法例:某企业2007年5月初结存原材料的计划成本为50000元,本月收入原材料的计划成本为100000元,本月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为80000元,原材料成本差异的月初数为1000元(超支),本月收入材料成本差异为2000元(超支)。材料成本差异率=(1000+2000)÷150000×100%=2%本月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80000×2%=1600本月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80000+1600=81600月末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70000+1400=71400(元)零售价格法:售价金额记账,实物负责制进销差价率=本期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本期商品销售收入×进销差价率本期销售商品的实际成本=本期商品销售收入-本期已售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例】某企业2007年3月份期初某商品进价成本为400000元,售价总额为520000元,本期购进该商品的进价成本为200000元,售价总额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金融审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管理职业学院《中国文化概况》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西北民族大学《框架技术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沈阳北软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郑州商学院《理论力学A》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主持艺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云计算与虚拟化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石家庄科技职业学院《教育学专题研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 3.3.1耕海牧渔 教学设计
- 南昌职业大学《创业基础创新教育》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幼儿园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第2版(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全套教学课件
- 动力电池包pack控制计划
- 养老机构员工考核表
- 脏腑辨证与护理
- 外科洗手、消毒、铺巾讲座课件
- 《小型局域网构建》一体化课程标准
- 甲基丙烯酸甲酯生产工艺毕业设计设备选型与布置模板
- 单肺通气策略
- dd5e人物卡可填充格式角色卡夜版
- RT Thread设备驱动开发指南
- 高一第二学期英语教学计划进度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