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世界各主要区域文化,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认识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对人类文化发展所作出的贡献。第5课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美洲古印度古朝鲜古日本阿兹特克文化玛雅文化印加文化公元前3千世纪,古印度文明诞生于印度河流域。哈拉帕文化时期列国时代公元前6世纪至前4世纪,列国分立、并逐渐走向统一的时代,佛教诞生。笈多王朝公元4世纪统一北印度,印度教逐渐成为主要宗教。吠陀时代公元前1500-前600年,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婆罗门教和种姓制度形成。孔雀王朝约公元前4世纪后期--前2世纪初期,古印度第一个基本统一的政权。(一)地域:古代印度包括今天南亚次大陆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
等广大地区。一、宗教影响下的印度文化(二)成就:1、宗教文化(1)种姓制度和婆罗门教: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进入南亚次大陆,逐渐建立起一系列国家。在这些国家的形成过程中,印度出现了种姓制度和婆罗门教。等级名称职业一婆罗门主掌宗教祭祀二刹帝利主要由以国王为首的武士集团构成,负责统治和保卫国家三吠舍大多数是普通劳动者,少部分是富有的商人四首陀罗地位最低,需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
种姓之外,贱民处在社会的最底层,被认为是“不可接触者”特征:①贵贱分明;②职业世袭;③内部通婚;④法律地位不平等;评价:是奴隶主贵族统治的工具,是一种为保护奴隶主贵族特权的森严的社会等级制度。一、宗教影响下的印度文化①时间:公元前6世纪②背景:公元前6世纪时,列国分立、社会动荡;印度社会矛盾尖锐,人们对种姓制度和婆罗门教不满。③内容:提出“众生平等”;消除欲望,忍耐顺从。1、宗教文化(2)佛教的产生:(二)成就
佛教的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原为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国王净饭王的太子,后来人们尊称他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据说生下来就会走路,双脚各踩一朵莲花。据佛经记载,释迦牟尼在29岁时,有感于人世生、老、病、死等诸多苦恼,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行。35岁时,他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遂开启佛教,随即在印度北部、中部恒河流域一带传教。年80岁时涅磐。乔达摩·悉达多(约公元前563一公元前483)材料:早期佛教作为反婆罗门教、反旧传统而出现的新宗教,首先它否定婆罗门教关于神能主宰人的命运的说教,……其次,他还针对婆罗门教宣扬的神创四个瓦尔那的学说,提出瓦尔那起源于社会职业分工的学说。……再次,早期佛教还主张消除宗教领域的不平等,提出了“众生平等”的口号,认为各等级的人都可以削发为僧,都可以通过自己的修行而解脱苦难。——朱寰主编《世界上古中古史》1、宗教文化(2)佛教的产生:④评价:A.积极:一定程度冲击了种姓制度,具有进步意义;B.消极:有利于社会稳定,但会消磨、淡化人民的反抗意识。4世纪时,在古代婆罗门教的基础上,印度教开始兴起,后来逐渐发展为印度的主要宗教。
笈多帝国统治者信奉婆罗门教,婆罗门教这时也在发生着变化,吸收了佛教等其他宗教的思想,形成了新的婆罗门教即印度教。印度教的基本教义与婆罗门教类同,印度教减少了婆罗门教的许多烦琐仪式,主要经典有《吠陀》《奥义书》《往世书》《摩诃婆罗多》《摩罗衍那》等。印度教恪守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同时吸收佛教的“轮回”“业报”的教义,鼓吹人生有轮回,善恶有因果。印度教的主神是相互关联而各具一相的“三相神”,即婆罗摩、毗湿奴和湿婆三大主神。1、宗教文化(3)印度教:(二)成就梵天:创造之神
毗湿奴:保护之神
湿婆:毁灭之神
婆罗门教、佛教、印度教是印度土生土长的宗教,它们是印度历史上特定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也是印度文化的主要成就,其他的文化成就或多或少地被打上了宗教的烙印。据教材梳理古印度在文学、艺术、数学、文字领域的代表性成就宗教婆罗门教、佛教、印度教文学艺术数学文字《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四部《吠陀》佛教艺术代表:佛塔、石柱和石窟包括“0”在内的十个数字符号印章文字、梵文、巴利文一、宗教影响下的印度文化2、文学(1)诗歌总集(歌颂神明,祭祀经书):“四吠陀”《梨俱吠陀》《娑摩吠陀》《耶柔吠陀》《阿达婆吠陀》——“吠陀时代”以最早形成的《梨俱吠陀》最为重要,是古代印度祭祀活动中使用的经书,是印度现存最重要、最古老的诗集。
《罗摩衍那》史诗以罗摩和妻子悉多的悲欢离合为故事主线,表现了印度古代宫廷内部和列国之间的斗争。作品中神猴哈奴曼拥有四脸和八手,帮助罗摩战胜了强敌,救出妻子。成为印度教神话中家喻户晓的角色。
《摩诃婆罗多》书名的意思是“伟大的婆罗多族的故事”。以印度列国纷争为背景,叙述了婆罗多族两支后裔居楼族和般度族争夺王位继承权的斗争。古印度的一部百科全书。一、宗教影响下的印度文化(二)成就2、文学(2)史诗《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大约定型于2-4世纪,集中反映了古代印度人民的生活和文化成就。古印度的艺术很多都与宗教有关,佛塔、石柱和石窟是佛教艺术的典型代表。3、艺术弘扬佛法的阿育王石柱桑奇大塔早期佛教建筑代表阿旃陀石窟:佛教艺术遗址古代印度人发明了包括“0”在内的十个数字符号。“0”的起源深受佛教大乘空宗的影响。其梵文名称为Sunya,汉语音译为“舜若”,意译为“空”。“0”的这一特殊符号就反映了“一切皆空”这一命题所留下的痕迹。4、数学
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帕文化存在于4000多年前,考古学家在遗址中发现了2500多枚刻有文字的印章,上面的文字被称为“印章文字”。人们从这些印章上发现了500多个文字符号,虽然文字符号还不能被释读,但它们是古代印度早期文化的代表。——教材26页▲印章文字5、文字:印章文字、梵文、巴利文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进入南亚次大陆,逐渐建立起一系列国家。后来,人们在雅利安人古老的语言梵语的基础上创制了梵文,用来书写这些典籍。◎梵文巴利文佛陀时代摩揭陀国一带的大众语1、对东南亚的影响:5世纪时,印度的语言、文字、艺术、思想、宗教及风俗习惯已经在东南亚产生了广泛影响。①(南传)佛教文化更是渗入东南亚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②巴利文对东南亚国家的文字发展也产生重要影响。2、对中国的影响:佛教传入中国,对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文学艺术等产生深刻影响。3、印度的十个数字符号经阿拉伯人传到了西方。柬埔寨“吴哥窟”(三)古印度文化的世界意义一、宗教影响下的印度文化14世纪末,高丽大将李成桂自立为王,迁都汉城,改国号朝鲜。10世纪初,新罗人王建建立高丽王朝,效仿唐制。7世纪末,新罗统一朝鲜半岛,效仿中国建立中央集权国家。政治中央设三省六部,将地方划分为十道;引入科举考试选拔官员。经济推行土地国有,实行授田制。文化中国的儒家经典和辞章之学广为传播。纲要下——朝鲜历史二、中华影响下的东亚文化角度表现技术
天文
史学
文字
艺术
公元5世纪前后,朝鲜出现了青铜器,稍后有了铁器7世纪,修建观测天象的瞻星台12世纪,完成《三国史记》是朝鲜半岛最早史书15世纪中期,《高丽史》仿照中国史书的编写体例在汉字基础上,创立本国文字:“谚文”音乐、舞蹈源远流长,特色鲜明和顺大谷里青铜器瞻星台朝鲜谚文(一)古代朝鲜文化【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28,梳理古代朝鲜文化的代表性成就二、中华影响下的东亚文化(朝鲜)衣冠制度,悉同乎中国,故曰诗书礼乐之邦、仁义之国也,而箕子始之,岂不信哉?——《东国通鉴》(一)古代朝鲜文化2、中朝文化交流二、中华影响下的东亚文化古代朝鲜文化打上了中国文化影响深刻的烙印,如提倡儒学,实行科举制,派贵族子弟到唐朝留学,培养国王所需要的各种人才;另外,中国的汉字、汉文和儒家思想早就传入朝鲜,新罗统一朝鲜后与唐朝密切交往,注重借鉴中国文化来发展本国文化,如朝鲜的文字、史学等,同时朝鲜人民又推陈出新,在借鉴中国胶泥活字印刷的基础上,发明铜活字印刷,这是世界上最早的金属活字。——孟广林《世界中世纪史》南韩学习中国的端午节(1)佛教、道教和儒学从中国传入朝鲜。(2)朝鲜的典章制度、文字、学术文化和风俗习惯都受到中国的影响。(3)汉字长期在朝鲜半岛使用,在学习汉字的基础上,创制了本民族文字。(4)南北朝时期的中国宫廷中就已经有了朝鲜半岛的乐舞。秦汉之际中国冶铁和水稻种植技术传到日本,推动了日本社会的发展。6-7世纪日本出现严重社会危机646年孝德天皇孝开始“大化改新”,模仿中国隋唐制度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国家。10世纪中央集权制开始瓦解,形成庄园;贵族、庄园主豢养武士,武士集团日益重要12世纪末镰仓幕府建立,并从朝廷获得了镇压叛乱、征收赋税等权力,日本进入幕府政治时期。17世纪德川幕府面对世界变局,意图以锁国加强统治,抵制外来影响。(二)日本文化二、中华影响下的东亚文化1868年推翻幕府统治,进行明治维新角度表现宗教神道武士道文艺文字文学建筑
绘画
借助汉字楷体和草体,创制了片假名和平假名诗歌集《万叶集》和小说《源氏物语》享誉世界文坛古代日本文化小结12世纪以后,随着武士阶层的崛起,神道融合了佛教等外来文化,逐渐形成了武士道,在日本历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古代日本人认为,太阳、海、河等都有神灵,应加以崇拜,神道逐渐发展起来。(多神崇拜)7世纪,天皇制度形成。天皇为巩固权力,自称是太阳神的后裔(二)古代日本文化【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29,梳理古代日本文化的代表性成就二、中华影响下的东亚文化2、文艺
②文学:诗歌集《万叶集》和小说《源氏物语》享誉世界文坛。◎《源氏物语》◎《万叶集》日本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自4世纪至8世纪中叶的长短和歌共计四千五百余首。(二)古代日本文化它以中国诗歌的题材,形式和分类方法为借鉴,采用汉宇作注音符号,收编了部分汉诗,同时直接反映“遣唐使”来唐情况的诗歌,是中日友好交往和中国文学对日本古代文学发生影响的证明。二、中华影响下的东亚文化《源氏物语》是由日本平安时代女作家紫式部创作的长篇小说。描写了贵族光源氏的及其子薰君在官场上的升降浮沉、生活中的悲欢离合。作品语言优美含蓄,是一部日本古典文学杰作。角度表现宗教神道武士道文艺文字文学建筑
绘画
借助汉字楷体和草体,创制了片假名和平假名诗歌集《万叶集》和小说《源氏物语》享誉世界文坛法隆寺是日本古代建筑的代表大和绘,浮世绘古代日本文化小结12世纪以后,随着武士阶层的崛起,神道融合了佛教等外来文化,逐渐形成了武士道,在日本历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古代日本人认为,太阳、海、河等都有神灵,应加以崇拜,神道逐渐发展起来。(多神崇拜)7世纪,天皇制度形成。天皇为巩固权力,自称是太阳神的后裔(二)古代日本文化【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29,梳理古代日本文化的代表性成就二、中华影响下的东亚文化◎法隆寺,据传始建于607年④绘画:大和绘和浮世绘都是极具特色的日本绘画艺术。◎大和绘《源氏物语绘卷》◎浮世绘《神奈川冲浪里》◎浮世绘《东海道五十三次》大和绘是日本10世纪前后产生的民族绘画。它以贵族的日常生活为题材,追求及时行乐的唯美主义情趣,采用浓艳的色彩,具有华丽的特征。浮世绘,即日本传统的风俗绘画(版画),为顺应市民经济文化发展而产生,表现了当时社会各阶层的生活百态和流行时尚,被称为江户时代的“百科全书”。(二)古代日本文化二、中华影响下的东亚文化2、中日文化交流①日本古代文化也深受中华文化的影响。②来自中国的汉字、制度、儒学、佛教等深刻影响了日本文化的发展。◎鉴真东渡
日本有著名的“三道”,即茶道、花道和书道。茶道最早是由中国唐朝贞观年间传到日本的,日本人称:“中国是日本茶道的故乡。”花道最早来源于中国隋朝的佛堂供花,并融合了本土文化,成为日本人修养身心的重要环节。日本人称书法为书道,源于唐代佛教传入日本之后。(二)古代日本文化日本遣唐使来华示意图二、中华影响下的东亚文化特点:在吸收中华文化的基础上发展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三、独立发展下的美洲文化1、时空定位:新航路开辟前,与其他大陆处于隔绝状态的美洲印第安人创造出自己独特的文化。14世纪至16世纪阿兹特克文明结构松散王国前2500年至16世纪玛雅文明城邦13世纪至16世纪印加文明统一大帝国
热带雨林、沙漠、戈壁、平原、山脉、高原等自然屏障,让整个美洲隔绝于其他大陆,很难受到外来文明的影响,只能独自默默发展。在缺少高级文明刺激的情况下,时间久了与其他文明之间的差距就越来越大了。风暴、寒潮、龙卷风、火山等极端天气导致其始终处于对自然的恐惧之中,从而造成非常极端的宗教信仰,动辄以人命察天祭神,愚昧的文化更导致整个文明长期落后。玛雅文化
阿兹特克文化和印加文化角度玛雅文化阿兹特克文化印加文化宗教(多神崇拜)
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建造了规模宏大的
,在塔顶建起祭祀神灵的神庙,祭司也在塔上观察天象文字
历法
其他
大多是自然神、创造之神伊查姆·纳为主神太阳神玛雅文化和阿兹特克文化中的羽蛇形象阿兹特克与印加的太阳神金字塔印加阿卡帕纳金字塔阿兹特克太阳神金字塔玛雅羽蛇神金字塔2.文化成就三、独立发展下的美洲文化库库尔坎金字塔(羽蛇神庙)金字塔高约30米,四周环绕91级台阶,加起来一共364级台阶,再加上塔顶的羽蛇神庙的1级台阶,共有365阶,象征了一年中的365天。每年春分和秋分两天的日落时分,北面一组台阶的边墙会在阳光照射下形成弯弯曲曲的七段等腰三角形,连同底部雕刻的蛇头,宛若一条巨蛇从塔顶向大地游动,象征着羽蛇神在春分时苏醒,爬出庙宇,雨水也就来了,人们开始耕种。角度玛雅文化阿兹特克文化印加文化宗教(多神崇拜)大多是自然神、创造之神伊查姆·纳为主神
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建造了规模宏大的
,在塔顶建起祭祀神灵的神庙,祭司也在塔上观察天象文字创造了独特的图画文字
历法
其他
太阳神金字塔图画文字无文字,结绳记事玛雅历知道零的概念创造出20进制太阳历与太阴历修筑驿道,使用麻醉剂,进行人体解剖锻造铜器,制作陶器、石雕、木雕和金银首饰阿兹特克历法2.文化成就◎印加的穿颅手术三、独立发展下的美洲文化印加驿道宗教(共性)玛雅文化
印加文化阿兹特克文化文字:独特文字
历法:玛雅历
数学:知道“零”的概念,创造出20进制建筑:驿道、太阳庙医学:使用麻醉剂、人体解剖历法:制定太阳历和太阴历文字:无文字,结绳记事宗教上多神崇拜:玛雅人崇拜自然神,创造之神伊查姆·纳为主神
阿兹特克人和印加人崇拜太阳神。建造金字塔:作为神庙的塔基或举行宗教祭祀的场所来祭祀神灵采用天然铜锻造铜器图画文字:记录重要事件精美艺术:制作的陶器、石雕、木刻和金银首饰都非常精美美洲印第安文化小结2.文化成就三、独立发展下的美洲文化1521年,西班牙殖民者埃尔南·科尔特斯用600多名西班牙人征服阿兹特克,其中战士508名,马16匹,火炮14门。1524年,西班牙殖民者佩德罗·阿尔瓦拉多用骑兵120名、战马173匹和步兵300名,征服了玛雅人。1532年,西班牙殖民者弗朗西斯科·皮萨罗率领180人征服印加帝国。其中战士共168人,马62匹。3、古代美洲印第安文化的毁灭1532年,西班牙殖民者皮萨罗活捉印加国王阿塔瓦尔帕欧洲殖民者的入侵对印第安文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分析美洲印第安文化衰亡的原因。(1)印第安文化被毁灭,发展进程中断;(2)原因:孤立发展,文明之间缺乏交往;西方殖民者的侵略;疾病、瘟疫等灾害等;三、独立发展下的美洲文化材料1:16世纪西班牙人征服时,许多珍贵的玛雅文字写本被当作“魔鬼的作品”焚毁,祭司遭受携杀,仅有部分作品传之后世。——《世界通史》(王斯德)材料2:流感不像钢刀那样寒光闪闪,但印第安人都躲不开它。天花比所有的枪炮消灭更多的印第安人。四下流行的鼠疫正在使这些地区荒芜。受鼠疫感染的人都倒地身亡:鼠疫吞食人的身躯,啮噬人的眼睛,封住人的喉管。一切都散发出腐臭的气味。——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3:关于秘鲁和中美洲之间的相互关系,完全可以说,人们己经承认,在从形成时期(约公元前1000年)到西班牙人入侵这段漫长的时期内,所有证明这些地区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或接触的实物或记录,都是不可靠的。…人类学家博厄斯认为:“人类的历史证明一个社会群体,其文化的进步往往取决于它是否有机会吸取邻近社会群体的经验。…彼此之问的交流愈多样化,相互学习的机会也就愈多。——《全球通史》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多样性是人类文明的魅力所在,更是世界发展的活力和动力之源。“非尽百家之美,不能成一人之奇。”文明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别,只有在交流中才能融合,在融合中才能进步。——2021年10月25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纪念会议上的讲话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本课小结1.古代印度文化丰富多彩,对东南亚产生了重要影响。2.古代朝鲜和日本在吸收了中华文化的基础上发展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3.印第安人独立发展出了特色鲜明的古代文化。【典例研析】
唐朝时期,新罗频繁更换年号。根据考古学的发现,在庆州雁鸭池出土了刻有“调露二年”字样的砖铭,在月城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互联网平台运营合作协议
- 沥青路面摊铺施工合同
- 检修承包合同
- 冀教版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二画大熊猫》教学设计
- 房屋NFT数字产权绑定协议
- 福建加强型贝雷片施工方案
- 地下石油库工程施工方案
- 14《小蜗牛》(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 第12课《桥》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五四学制)六年级上册
- 商品房预制楼板施工方案
- DB43-T 2939-2024 酱腌菜咸胚中亚硝酸盐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法
-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制度及流程
- 护士延续注册体检表
- MOOC 中外铁路文化之旅-华东交通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电力系统自动化运维综合实》课件-通信设备接地线接头制作
- 2023年4月自考00808商法试题及答案含解析
- 高中物理 选修1 第四章 光(折射反射干涉衍射偏振)(2024人教版)
- 中医外科疮疡病
- (高清版)DZT 0004-2015 重力调查技术规范(150 000)
- 子痫前期危险因素筛查策略
- 计算机安全弱口令风险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