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倍的双目望远镜-光学设计-_第1页
10倍的双目望远镜-光学设计-_第2页
10倍的双目望远镜-光学设计-_第3页
10倍的双目望远镜-光学设计-_第4页
10倍的双目望远镜-光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设计一个8倍的双目望远镜设计题目要求:设计一个8倍的双目望远镜,其设计要求如下:全视场:2ω=5º;出瞳直径:D´=5mm;出瞳距离:lz´=20mm;分辨率:α=6";(R=5")渐晕系数:K=0.64;棱镜的出射面与分划板之间的距离:a=10mm;棱镜:屋脊棱镜;L=2.646D材料:K10;目镜:2-35一、目镜的计算目镜是显微系统和望远系统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局部,但目镜本身一般并不需要设计,当系统需要使用目镜时,只要根据技术要求进展相应类型的选取即可。1、首先根据的视觉放大倍数Γ及视场2,求出22、因为目镜有负畸变〔3%~5%〕,所以实际应取:3、根据实际所需要的2数值。出瞳直径值及镜目距值等,来选择适宜的目镜类型。在本次设计中所需的目镜的构造形式应该作为条件给出,如:目镜2-35。图2-1目镜2-35〔构造图见2-1〕此外设计手册中还提供有相关的构造数据参数表2-1及主要的系统数据;表2-1108.65061.516364.127.4-33.310.228.3108.65021.619936.329.421.81011.51.516364.129.7-41.720.230.224.91013.51.516364.129.3-24.9102.51.619936.326.733.31023.3等。从图2-2中我们不难发现该目镜的出瞳位于整个系统的左侧,而在目镜的实际运用中,出瞳应位于系统右侧。此种情况相当于将目镜倒置,故而它所给出的我们不能直接加以运用,这里是指与目镜最后一面之间的距离。4、将手册中给的目镜倒置:由于将目镜倒置,则目镜的数据将发生一定的变化,以目镜2-35为例,原来的第一个折射面〔〕变为第八个面〔〕,原来的第二个折射面〔〕变为第七个折射面〔〕……,以此类推。值得注意的是:不但折射面的次序发生变化,与此同时其半径的符号也将发生相应的改变,原来为正,则现在为负。倒置后的新的数据如下表2-2所示:-33.3102.51.619936.323.324.91013.51.516364.126.7-24.9100.229.341.7211.51.516364.130.2-21.81021.619936.329.7-108.6500.229.433.3161.516364.128.3-108.65027.45、进展追迹光线,求出倒置后的:追迹过程:用MATLAB编写程序如下u=0;y=5;r=[-33.31024.910-24.91041.72-21.810-108.65033.310-108.650];d=[2.513.50.211.520.26];n=[11.61991.516311.51631.619911.51631];len=length(r);forj=1:lenfprintf('%dsurface:\n',j);u=0;ifr(j)==0continue;elsei=y/r(j);i2=i*n(j)/n(j+1);u2=i+u-i2;l2=i2*r(j)/u2+r(j);endelseifr(j)==0i=-u;i2=i*n(j)/n(j+1);u2=-i2;l2=l*u/u2;elsei=u*(l-r(j))/r(j);i2=i*n(j)/n(j+1);u2=i+u-i2;l2=i2*r(j)/u2+r(j);endendfprintf('l=%f,u=%f,i=%f,i2=%f,u2=%f,l2=%f\n',l,u,i,i2,u2,l2);iflength(d)>=jl=l2-d(j);elsel=l2;fprintf('finished:Sf=%f',l);endu=u2;end追迹结果:1surface:2surface:l=-89.544473,u=-0.114884,i=0.527859,i2=0.563924,u2=-0.150949,l2=-68.1500783surface:l=-81.650078,u=-0.150949,i=-0.343833,i2=-0.521354,u2=0.026572,l2=463.8423764surface:l=463.642376,u=0.026572,i=0.268724,i2=0.177223,u2=0.118072,l2=104.3407465surface:l=92.840746,u=0.118072,i=-0.620680,i2=-0.580985,u2=0.078377,l2=139.8617236surface:l=137.861723,u=0.078377,i=-0.177826,i2=-0.288060,u2=0.188611,l2=57.2880227surface:l=57.088022,u=0.188611,i=0.134638,i2=0.088794,u2=0.234455,l2=45.9253018surface:l=39.925301,u=0.234455,i=-0.320609,i2=-0.486140,u2=0.399985,l2=23.402553finished:Lf=23.402553得到目镜倒置后的值为QUOTE〔指焦点F与目镜最后一面的距离,也即指当平行光入射目镜系统是追迹光路中的最后一个面的像距值〕。6、计算出瞳距:望远系统的简单构造图如下所示:图2-2由于一般情况下望远系统的孔径光阑是物镜的边框,则根据出瞳的定义:孔径光阑经后面的光学系统在像空间所成的像是出瞳,如上图所示。则有:公式中的分别是指计算出瞳位置时的物距和像距。则根据牛顿公式有:根据所求得的出瞳距=25.902553,与题目要求的出瞳距值进展比拟。发现二者比拟接近,则认为所选择的目镜根本满足要求,从而最后确定了目镜的构造类型。二、选择物镜的构造形式以及一些主要数据1、根据目镜焦距求取物镜焦距:==25.00*10=2502、求物镜的视场2:从题意中得出。2ω=5º3、求物镜的通光孔径:求得D=50mm公式中的〔是题中所给出的出瞳直径值〕4、求取物镜的相对孔径:D/=50/200=0.25mm5、根据题目所给出的视场大小及相对孔径的大小选择物镜所需的构造形式。在本次系统设计中由于所设计的系统的视场不大,相对孔径也不大,故可选用双胶合物镜。双胶合物镜的构造形式如下列图2-3所示:图2-36、物镜设计选择K9〔,〕和F5〔,〕作为材料求得:使正透镜厚度d=6mm负透镜厚度d=3mm.使r1=-r2得=66.19mm得mm.三、计算分划板1、计算分划板直径:=17.46mm查表求取分划板厚度及其公差值。所求的厚度及公差值为20.33、求鉴别率:求的="四、计算棱镜由于开普勒望远镜系统成倒像,故尚需在整个系统中参加一转像系统,在本次设计中,我们参加的是棱镜转像系统。棱镜转像系统应置于物镜的像平面附近,为了不使棱镜上的疵病反映到物镜中,还要使棱镜离开像平面一定距离,即题中所给出的a值〔棱镜出射面与分划板的距离〕。如果无特殊要求,棱镜的位置应位于横向尺寸最小的地方。1、棱镜的选择本课程设计中棱镜的类型及所用光材已作为条件给出。而各种常见的棱镜构造示意图位于"光学仪器设计手册"上册P83页的图表中,此外在图标中还标明了棱镜各参数的数值大小。本设计中棱镜的类型采用的是屋脊棱镜;L=2.646D图2-42、棱镜的展开:图2-5屋脊棱镜,展开长度:L=2.646,是棱镜的等效空气平板厚度,屋脊棱镜K=0.64是渐晕系数;a=10mm棱镜的出射面与分划板之间的距离棱镜材料选择K9,n=1.5163.由上述可求得:五、10倍双目望远镜光学系统构造通过以上分析,初步确定系统构造形式如下列图所示:最终计算结果:目镜:f’=25mm=QUOTE镜目距:P’=25.902553mm物镜:f’=250mm2ω=5ºD=50mm分划板:D=16.35mm棱镜:D1=mmD2=mmL=mm物镜到棱镜第一面距离:t=204.960555mm通过以上分析,初步确定系统构造形式如下列图所示:5mm5mm40mm普罗Ⅰ型棱镜20.2419.48mm出瞳L=53.13mm50mm物镜t=204.96055mm屋脊棱镜10mmP’=25.902553mm目镜16.35mm分划板出瞳L=53.13mm50mm物镜t=204.96055mm屋脊棱镜10mmP’=25.902553mm目镜16.35mm分划板图710倍双目望远镜光学系统构造简图六、设计总结此次光学设计我感受颇多,真正感受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