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蒹葭》教学设计与反思2000字
《蒹葭》教学设计与反思设计理念1、《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所以,教师注重营造特定的氛围,通过富有感情的诵读来体会课文的意境,培养学生感受、创造美的情趣。2、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尝试自主、合作、探究、体验的学习方法,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把握全诗感情基调的基础上,准确、流利、富有感情地朗诵全诗。2、品味与赏析诗歌美的语言、美的意境。3、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创造美的动力。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投影仪、录音带和VCD碟片。2、诗词曲赋是我国古代文化艺术的瑰宝,多读多背必有好处。课前让学生搜集一些与之相关的诗词,以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增加积累。教学流程导语设计黑板边书:“聆听三千年华夏先民吟唱感受公元前东方文明辉煌”,同步播放邓丽君《在水一方》,创设情境,为学习《诗经》选篇《蒹葭》作铺垫。提问:同学们,大家刚才听到的的歌曲优美吗?谁能说出这首歌曲的名字?明确:电视剧《在水一方》的主题曲《在水一方》。进一步提问:谁知道歌词的出处?明确:根据《诗经》中的《蒹葭》改编而成。解题《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作品。《诗经》通称为《诗》或《诗三百》,宋代儒家把它奉为经典,才称《诗经》。《诗经》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这节课,我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诗经》中的一首极其优美的抒情诗《蒹葭》。这首诗。主要是通过美读来感受先人的情感美,来领略华夏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下面我们就进入第一个环节:学生结合注释,译读全诗。教师提示:诗歌重在吟诵、品味。在译诗时,要运用联想、想象,在头脑中浮现此情此景。初读,感受诗的音乐美。1.第一个环节通过初读诗文,初步感受诗的音乐美。要朗读好诗文,要注意读好它的节奏。要读出诗歌的音乐美,除了诗歌朗读的一般要求外,尤其要读出她的生气,读出她的音乐美。2.下面,请同学们认真看书,听老师朗读课文。大家拿好笔,在你不认识的字下面作标记,第二个要求就是请同学们注意这首诗的韵脚,也就是诗中押韵的字。明确:第一章应该是苍、霜、方长、央;第二章是萋、晞、跻、坻;第三章是采、已、汜、右、坻。3.学生试读。师问:在我们朗读时,同学们是否注意到了诗中“叠词”的运用?明确:苍苍,萋萋,采采……形式把握(1)采用了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但三章不是机械地重复,而是层层递进。“白露为霜”为霜花遍地,“白露未晞”是霜露未干,“白露未已”是指露珠尚未完全消散的情形,这表示时间的层层推进,也表现主人公焦急的心情。“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写地点位置的变换。整诗通篇重叠重唱,情景相生,深入地抒写了可见而不可求的企慕深情。(2)诗的表现手法是兴。它对全诗起到联想、象征和烘托气氛的作用。诗每章开头都以秋景起兴,引起正文,恰到好处地把一片水乡的秋景与人物痴迷、惆怅的相思之情交融在一起,既点明了季节和环境,又渲染了气氛和人物的心情。(3)情景交融,诗中有画。全诗熔写景、抒情于一炉,“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萧瑟冷落的秋景和主人公寻求“伊人”时恍惚迷离的情景,构成了一幅动静结合、描摹传神的生动画面。语言揣摩(1)用词准确、生动、形象。首章的“苍苍”,次章的“萋萋”,末章的“采采”,写出芦苇的颜色由苍青至凄青到泛白,把深秋凄凉的气氛渲染得越来越浓。(2)采用双声叠韵连绵字。如“苍苍”、“萋萋”、“采采”等,既是双声,又是叠韵。这些词的运用,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美。(3)采用偶句入韵的方式,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美。小结:《诗经》是人类文明的春天,是初生天地的源头清水,开阔、丰盈、简单、洁净。这源泉处的草木,也跟淳朴的先民及其歌声一样简朴优美。从诗经中走出的女子袅袅娜娜、款款盈盈游历在平原秀野风和日丽中。痴情的少年千回百转,却找不到她的岸。让我们干干净净与素心相通.吟诵这优美的文字,传唱这古老的歌谣!教学反思这堂课中,我努力营造了一个情感的氛围,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对学生进行了正面的激励,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了良好的情感体验。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得到了提高,合作精神,创新意识也得到了增强。这堂课中,我还渗透了音乐的教学,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我觉得既注新课标、关注考试大纲之外,平时更多的还是要关注学生。只有了解了学生,与学生有融洽的交流,才能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因为课堂是需要学生配合的。在教育教学中要注意多关注学生,多与学生交流,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以提高教学工作开展的有效性。
第二篇:《蒹葭》教学反思800字《蒹葭》教学反思讲完了《诗经》中的《蒹葭》,看着孩子们被吸引了,我感到非常高兴。弘扬中国古典文化,传唱中国古典歌谣,希望都在他们身上。这节课既有亮点,也有预设中的不足,现在大致回忆一下上课的过程,以便为日后的教学提供借鉴:一、这节课教学亮点如下:(一)、教师活动亮点:1、朗读过程贯穿整个课堂,边读边译边想(个别读,齐读)。2、充分发挥多媒体让学生感悟到各种美(音韵美、画面美、人性美、主题美、诗意美)。3、我把一些重点字词梳理出来,让学生理解记忆:苍苍萋萋采采未晞未已水之湄水之涘溯洄从之溯游从之跻右水中坻水中沚4、分析人物、扩充主题时,启发学生大胆思考,各抒己见。(二)、学生活动亮点:1、边读边想边讨论,小组交流热烈,讨论后发言积极。2、找景物时,我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找到了“晓雾”这一景物。3、通过读,我们想到了一副美丽的画面。通过想象同学们描绘出了这幅画面,并写出来大家分享。二、预设中的不足如下:(一)、发现的问题:1、《诗经》这样的文字较为古奥,由于准备不够充分,所以对诗歌意境挖掘不深,很多东西都是深入浅出。2、本来觉得一节课处理一首诗时间会很宽松,结果时间很紧张。看得出孩子们正在逐步进入文章,由于时间关系,我不得不打断他们,没有充分让他们发挥,实在是有些遗憾。(二)、问题分析《蒹葭》代表了《诗经》的极高水平,课前准备要充分,不要打无把握之仗,教师的畏首畏尾必定引起学生的拘谨。(三)、再教的设想广泛借鉴别人的长处,阅读相关文章,学习《诗经》的系统介绍,了解创造背景,听取同组各位老师的意见,对授课内容做恰当调整,强调朗读,进行对比阅读,还要适当向外拓展延伸。所有的故事都是一个故事,所有的故事都是我的故事。也许多年之后,他们经历一些事后,再想起这首诗会会意的微笑吧。+《蒹葭》教学设计与反思发表于:2022.3.31来自:字数:2019手机看范文《蒹葭》教学设计与反思设计理念1、《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所以,教师注重营造特定的氛围,通过富有感情的诵读来体会课文的意境,培养学生感受、创造美的情趣。2、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尝试自主、合作、探究、体验的学习方法,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把握全诗感情基调的基础上,准确、流利、富有感情地朗诵全诗。2、品味与赏析诗歌美的语言、美的意境。3、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创造美的动力。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投影仪、录音带和VCD碟片。2、诗词曲赋是我国古代文化艺术的瑰宝,多读多背必有好处。课前让学生搜集一些与之相关的诗词,以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增加积累。教学流程导语设计黑板边书:“聆听三千年华夏先民吟唱感受公元前东方文明辉煌”,同步播放邓丽君《在水一方》,创设情境,为学习《诗经》选篇《蒹葭》作铺垫。提问:同学们,大家刚才听到的的歌曲优美吗?谁能说出这首歌曲的名字?明确:电视剧《在水一方》的主题曲《在水一方》。进一步提问:谁知道歌词的出处?明确:根据《诗经》中的《蒹葭》改编而成。解题《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作品。《诗经》通称为《诗》或《诗三百》,宋代儒家把它奉为经典,才称《诗经》。《诗经》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这节课,我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诗经》中的一首极其优美的抒情诗《蒹葭》。这首诗。主要是通过美读来感受先人的情感美,来领略华夏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下面我们就进入第一个环节:学生结合注释,译读全诗。教师提示:诗歌重在吟诵、品味。在译诗时,要运用联想、想象,在头脑中浮现此情此景。初读,感受诗的音乐美。1.第一个环节通过初读诗文,初步感受诗的音乐美。要朗读好诗文,要注意读好它的节奏。要读出诗歌的音乐美,除了诗歌朗读的一般要求外,尤其要读出她的生气,读出她的音乐美。2.下面,请同学们认真看书,听老师朗读课文。大家拿好笔,在你不认识的字下面作标记,第二个要求就是请同学们注意这首诗的韵脚,也就是诗中押韵的字。明确:第一章应该是苍、霜、方长、央;第二章是萋、晞、跻、坻;第三章是采、已、汜、右、坻。3.学生试读。师问:在我们朗读时,同学们是否注意到了诗中“叠词”的运用?明确:苍苍,萋萋,采采……形式把握(1)采用了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但三章不是机械地重复,而是层层递进。“白露为霜”为霜花遍地,“白露未晞”是霜露未干,“白露未已”是指露珠尚未完全消散的情形,这表示时间的层层推进,也表现主人公焦急的心情。“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写地点位置的变换。整诗通篇重叠重唱,情景相生,深入地抒写了可见而不可求的企慕深情。(2)诗的表现手法是兴。它对全诗起到联想、象征和烘托气氛的作用。诗每章开头都以秋景起兴,引起正文,恰到好处地把一片水乡的秋景与人物痴迷、惆怅的相思之情交融在一起,既点明了季节和环境,又渲染了气氛和人物的心情。(3)情景交融,诗中有画。全诗熔写景、抒情于一炉,“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萧瑟冷落的秋景和主人公寻求“伊人”时恍惚迷离的情景,构成了一幅动静结合、描摹传神的生动画面。语言揣摩(1)用词准确、生动、形象。首章的“苍苍”,次章的“萋萋”,末章的“采采”,写出芦苇的颜色由苍青至凄青到泛白,把深秋凄凉的气氛渲染得越来越浓。(2)采用双声叠韵连绵字。如“苍苍”、“萋萋”、“采采”等,既是双声,又是叠韵。这些词的运用,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美。(3)采用偶句入韵的方式,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美。小结:《诗经》是人类文明的春天,是初生天地的源头清水,开阔、丰盈、简单、洁净。这源泉处的草木,也跟淳朴的先民及其歌声一样简朴优美。从诗经中走出的女子袅袅娜娜、款款盈盈游历在平原秀野风和日丽中。痴情的少年千回百转,却找不到她的岸。让我们干干净净与素心相通.吟诵这优美的文字,传唱这古老的歌谣!教学反思这堂课中,我努力营造了一个情感的氛围,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对学生进行了正面的激励,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了良好的情感体验。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得到了提高,合作精神,创新意识也得到了增强。这堂课中,我还渗透了音乐的教学,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我觉得既注新课标、关注考试大纲之外,平时更多的还是要关注学生。只有了解了学生,与学生有融洽的交流,才能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因为课堂是需要学生配合的。在教育教学中要注意多关注学生,多与学生交流,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以提高教学工作开展的有效性。
第二篇:《蒹葭》教学反思800字《蒹葭》教学反思讲完了《诗经》中的《蒹葭》,看着孩子们被吸引了,我感到非常高兴。弘扬中国古典文化,传唱中国古典歌谣,希望都在他们身上。这节课既有亮点,也有预设中的不足,现在大致回忆一下上课的过程,以便为日后的教学提供借鉴:一、这节课教学亮点如下:(一)、教师活动亮点:1、朗读过程贯穿整个课堂,边读边译边想(个别读,齐读)。2、充分发挥多媒体让学生感悟到各种美(音韵美、画面美、人性美、主题美、诗意美)。3、我把一些重点字词梳理出来,让学生理解记忆:苍苍萋萋采采未晞未已水之湄水之涘溯洄从之溯游从之跻右水中坻水中沚4、分析人物、扩充主题时,启发学生大胆思考,各抒己见。(二)、学生活动亮点:1、边读边想边讨论,小组交流热烈,讨论后发言积极。2、找景物时,我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找到了“晓雾”这一景物。3、通过读,我们想到了一副美丽的画面。通过想象同学们描绘出了这幅画面,并写出来大家分享。二、预设中的不足如下:(一)、发现的问题:1、《诗经》这样的文字较为古奥,由于准备不够充分,所以对诗歌意境挖掘不深,很多东西都是深入浅出。2、本来觉得一节课处理一首诗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商铺运营管理及物业能耗审计服务协议书3篇
- 2024版房地产经纪合同标的及服务内容3篇
- 2024搬家服务合同模板含搬家服务增值套餐3篇
- 2024年度三方创业贷款合同范本参考3篇
- 2024年度私人产权数据中心买卖合同范本2篇
- 2024年中国重型汽车减震器总成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4年新型环保通风排烟系统安装与绿色建筑认证合同3篇
- 2024年中国迷你车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第3课欢欢喜喜庆国庆第二课时教学实录-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统编版
- 2024年度社区养老项目风险管理与应急预案合同3篇
-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建筑制图基础》机考三套标准题库及答案3
- 降低故障工单回复不合格率
- 可涂色简笔画打印(共20页)
- 灯光架介绍及使用说明
- 十一学校行动纲要
- GB 1886.6-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硫酸钙(高清版)
- 关于房屋征收及土地收储过程中的税收政策(仅供参考)
- 唯一住房补贴申请书(共2页)
- 单面多轴钻孔组合机床动力滑台液压系统课程设计
- 中医养生脾胃为先PPT文档
- 门窗工程成品保护方案(附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