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王安石》原文与赏析_第1页
《梅花·王安石》原文与赏析_第2页
《梅花·王安石》原文与赏析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下载后可编辑《梅花·王安石》原文与赏析《梅花·王安石》原文与赏析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梅花格高韵胜,古代诗人分外欣赏,吟咏它的诗篇极多。王安石这首《梅花》诗列入优秀之林,也绝不过分。咏物诗贵在体物工细,能摹其形,写其神,又不即不离,有所寄托。这首《梅花》诗便是如此。

梅花,从外在的主要特征来看,是其色之洁白,其味之芳香。“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两句,正是抓住其洁白与芳香这两点特征来写的。这两句,后一句是主,前一句是宾,是衬托后一句的。梅花洁白颇似白雪,唐诗人戎昱对梅花有过“应缘近水花先发,疑是经春雪未消”的描写。而此诗却说梅花“不是雪”,因为它有暗香飘来,所以远远地就知道它是梅花而不是白雪了。“暗香”,幽香,有用以形容荷花、菊花和桐花之香气的,这里用以指梅花,很可能出自林逋咏梅名句:“暗香浮动月黄昏”。

此两句只是从外在的主要特征着眼来摹其形,而“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两句,便是把握了梅花的内在品格而写其神了。“墙角数枝”,意在表明其所处之地,既不是在画堂前,也不是在名园中,而是极不显眼之“墙角”,数量又不是满树,而是“数枝””。看似平凡,却正反衬下句“凌寒独自开”的不平凡,即梅花甘于孤独,敢于直犯严寒的高尚品格。这里充满了诗人对梅花这一品格的赞赏之情。梅花本是按照自身的生长规律而开放和凋谢的。“凌寒独自开”,实是诗人赋予它的性格,也可以说是诗人自己精神的表现。就这一点说,便是不即不离,有所寄托。僧惠洪《冷斋夜话》记载:“荆公尝访一高士不遇,题其壁云云。”如果可信的话,那么这首诗便是借梅以赞美那些乡居野处、德才过人、不附权贵,自甘寂寞之高士的了。

李璧《王荆文公诗笺注》说:“《古乐府》‘庭前一树梅,寒多未觉开。只言花似雪,不悟有香来。’荆公略转换耳,或偶同也。”笺注举出前人诗以见这首诗的承袭关系是很有必要的,但说是“偶同也”,“略转换耳”,却不当,贬低了这首诗的独创性。无庸讳言,这首诗同前人诗的意象、章法和用韵等固有许多相同之处,但又是迥然有别的胜过前人的新诗。这首诗之新在于所写之梅不是受人青睐的“庭前”梅,而是被冷落的“墙角”梅;不是淹没在雪中,使人“未觉开”的无个性的梅,而是“凌寒独自开”的有傲骨、有个性的梅;不是使人觉不出“有香来”的梅,而是“暗香”飘散、使人远远就能嗅到的梅;不是纯客观存在、无所寄托的自然状态的梅,而是打入了主观精神、寄托着诗人“我之色彩”的梅;不是诗人重在写色所再现的梅,而是诗人重在写香所表现的梅。总之,这首诗虽然有前人诗的材料作基础,但翻新出奇,意境独创,这是这首诗之所以堪称优秀的缘故。

句有偶似古人者,亦有述之者……南朝苏子卿《梅》诗云:“只言花是雪,不悟有香来。”介甫云:“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述者不及。(杨万里《诚斋诗话》)

胡苕隐云:“南朝苏子卿有《梅花》诗云:‘只言花是雪,不悟有香来。’后韩子苍《咏梅》云:‘那知是花处,但觉暗香来。’介甫、子苍虽袭子卿之诗意,然思益精而语益工也。”(蔡正孙《诗林广记》后集卷二引)

《古乐府》:“庭前一树梅,寒多未觉开。只言花似雪,不悟有香来。”介甫又改为“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虽用其语,却全反其意,亦自可嘉。然细味之,则古人之意婉,介甫之气直。大抵介甫一生,不徒事事立异,性亦不耐含蓄。(贺裳《载酒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