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土地改革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初中历史-土地改革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初中历史-土地改革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初中历史-土地改革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初中历史-土地改革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土地改革部编《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3课土地改革课型:新授教具:多媒体教学目标:1、了解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土地改革的开展及基本完成;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2、思想上认识到中国农民在两千多年来所憧憬的“耕者有其田”的理想,终于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祖国是值得我们热爱的。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难点: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老师:这里有一则简讯,找同学播报一下。新闻简讯导入: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为适应农业现代化的需求,2018年国家进行农村土地制度第四次改革。老师:我国是个农业国,土地问题是农民的核心问题,新中国初期新中国成立后初期通过土地改革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实现耕者有其田的伟大梦想。下面让我们一起回到上世纪五十年代那个暴风骤雨的年代。一、背景篇——纵观历史风云,解读土地梦想通过图片强调古今领导者重视土地问题的解决。老师:民心者民心者得天下。在战争年代,土地问题总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李自成提出均田免粮,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中提出平均地权,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打土豪分田地。新中国成立之后,土地问题依然是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老师:请看新中国成立前封建土地制度状况,红色代表土地,蓝色代表农民,观察图片说说封建土地状况如何?学生:解放前的旧中国,占农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占有90%土地。而占农村人口百分之70-80%的农民仅拥有20-30%的土地。老师:土地是衣食父母,当时的农民阶级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学生:广大的农民迫切要求获得土地。老师:这种土地制度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什么影响?展示一则材料。中国原来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这就是我们民族被侵略、被压迫、穷困及落后的根源……这种情况如果不改变,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就不能巩固,农村生产力就不能解放,新中国的工业化就没有实现的可能,人民就不能得到革命胜利的基本果实,而要改变这种情况。──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这段材料说明了什么?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获得土地。(概括土地革命的原因)过渡:毛泽东主席也很感慨的说:“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量都将压抑不住。”展示:“很短的时间内,将有几万万农民从中国中部、南部和北部各省起来,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量都将压抑不住。”——毛泽东二、第二篇章瞩目土地改革图说暴风骤雨教师:1950年1月,中共中央发出指示,开始在新解放区实行土改运动的准备工作。1950年6月,中共七届三中全会讨论了新解放区的地制度改革。播放:土地改革视频。宣传《土地改革法》老师:与以往土地改革不同的是,也不给地主应得土地,没收地主多余的房屋和粮食,保护富农和中农财产,目的是什么?学生:减小土地改革的阻力。土地改革是消灭封建剥削制度的深刻的社会变革地主不会坐家里等着别人来分他的财产,有在土改前期准备中,一些地主预先将土地和财产“分赠”亲友,或者分散给老佃户、老长工,以待土改过后再胁迫追回。破坏性性手段对抗土地改革,有的屠宰耕牛、毁坏农具、拆毁房屋、砍伐山林,破坏农业生产;农民也不可能靠自上而下的“恩赐”获得土地。政府发动农民自己打倒地主以取得土地、保卫土地。说明土地革命任务的困难性。所以说土地革命是一场暴风骤雨。依据土地改革法农民分到了土地。土地改革是农民盛大的节日,根据图片解读这段史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农民获得的土地和农具,如果你是当时的农民你的心情如何?学生:农民给自己干活劳动积极性非常高。教师:在这场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中,“耕者有其田”的千年梦想,在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终于得到了实现。三、第三篇章解析深远影响巩固新生政权展示:材料1我们全村152户,2511亩地,11户地主、富农就占了1000多亩。现在经过土改,这个梦想实现了。过去在别人地里出力,现在在自己土地里出力劳动;过去是一个肩给地主扛着饭碗,现在劳动成果完全自己所得,这样我们生产的劲头怎能不大呢?——辽宁农民土改后感慨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材料2农民得到了土地,我们的党就得到了农民的拥护。全国农民拥护的事情,那个时候,没有办不成的。所以说,这是一次了彻底的最全面的最成功的一次土地改革。——时任中共山西省委第一书记的陶鲁笳jia说巩固了人民政权;彻底摧毁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材料3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耕耘和收获。这就是劳动农民翻身做主人的感觉。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951年,中国粮食产量达到1.4363亿吨,比1949年增长了26.9%。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材料4毛泽东也曾兴奋地说:我为新中国数万万农民获得翻身的机会和国家获得工业化的基本条件而表示高兴,表示庆贺。老师:强调土地改革的为工业化准备条件。(设计意图:指导学生依据史实得出结论,“让史实说话”,论从史出。)老师:你都知道国家有哪些惠农政策?学生:从2004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直补。2006取消农业税,“皇粮国税”告别历史舞台。国家或集体占用农民土地,发放补偿。老师:配乐诵读现在的土地制度无法适应农业现代化的需求,第四次土地改革,呼之欲出。习主席强调,农村土地改革要确保公有制性质不改变,农民利益不受损的前提下稳妥进行。十三届一次会议吹响了改革的号角,三农发展迎来了又一次机遇,农村改革成为亮点。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强调做题方法和技巧。学生做题。1.新中国实行土地改革的根本原因是()A.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B.要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C.地主、富农剥削和压迫农民D.广大农民迫切要求师:根本原因类题目从经济方面寻找。2.获得土地1950年~1952年的土地改革主要是在()A.老解放区B.新解放区C.边疆地区D.少数民族地区师:老解放区土地改革指的是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改革。3.下图是1951年1月6日山东某农民领取的土地房产所有证,他取得此证是依据()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4.195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A.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为集体所有制B.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为土地国有制C.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土地农民所有制D.保留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但限制封建剥削师:强调改革的性质。5.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的标志是()A.土地改革的完成,B.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建立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师: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1950年土地改革性质是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仍是私有制改革,三大改造实行农业合作社是公有制性质。为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改革开放以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师:我们班就有许多国家惠农政策的受益者。举手说说都有谁家领到了土地补偿。讨论还有哪些惠农政策。从2004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直补。2006取消农业税,“皇粮国税”告别历史舞台。国家或集体占用农民土地,发放补偿款。师:(配音诵读)现在的土地制度无法适应农业现代化的需求,第四次土地改革,呼之欲出。习主席强调,农村土地改革要确保公有制性质不改变,农民利益不受损的前提下稳妥进行。十三届一次会议吹响了改革的号角,三农发展迎来了又一次机遇,农村改革成为亮点。老师: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强调做题方法和技巧。学生做题。1.新中国实行土地改革的根本原因是()A.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B.要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C.地主、富农剥削和压迫农民D.广大农民迫切要求师:根本原因类题目从经济方面寻找。2.获得土地1950年~1952年的土地改革主要是在()A.老解放区B.新解放区C.边疆地区D.少数民族地区师:老解放区土地改革指的是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改革。3.下图是1951年1月6日山东某农民领取的土地房产所有证,他取得此证是依据()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4.195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A.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为集体所有制B.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为土地国有制C.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土地农民所有制D.保留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但限制封建剥削师:强调改革的性质。5.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的标志是()A.土地改革的完成,B.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建立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师: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1950年土地改革性质是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仍是私有制改革,三大改造实行农业合作社是公有制性质。为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改革开放以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师:我们班就有许多国家惠农政策的受益者。举手说说都有谁家领到了土地补偿。讨论还有哪些惠农政策。从2004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直补。2006取消农业税,“皇粮国税”告别历史舞台。国家或集体占用农民土地,发放补偿款。师:(配音诵读)现在的土地制度无法适应农业现代化的需求,第四次土地改革,呼之欲出。习主席强调,农村土地改革要确保公有制性质不改变,农民利益不受损的前提下稳妥进行。十三届一次会议吹响了改革的号角,三农发展迎来了又一次机遇,农村改革成为亮点。二、材料题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就旧中国一般的土地情况来说,大体是这样的:占乡村人口不到百分之十的地主和富农,占有约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的土地,他们借此残酷地剥削农民。而占乡村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贫农、雇农、中农及其他人民,却总共只占有约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土地,他们终年劳动,不得温饱。材料二敬爱的毛主席……我们祖祖辈辈做梦都在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亩、五亩的地,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那有多高兴啊!现在……这个梦想实现了……在自己土地里出力劳动……劳动成果完全自己所得,这样我们生产的劲头怎能不大呢……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土地制度?(2)阅读材料二,说出中央人民政府为实现广大农民的梦想所采取的措施。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1950年,辽宁金县三十里堡梅家村的翻身农民,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硬是把一千多亩盐碱地改变为良田。第二年种上花生和棉花,当年喜获丰收。梅家村的粮食产量不断增加……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14000万吨,比1949年增长26.9%。农业生产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了道路。(1)说出材料一中图一文件的主要内容。图二的运动是在什么时间结束的?(2)说出材料一中图一与图二的关系。(3)依据材料二,总结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8.阅读下列材料:毛泽东说“中国的革命。实质就是农民革命。”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们党一贯的战略思想。请回答:(1)建国初期,与中国农民切身利益关联最大,迫切要求继续进行的“革命”是什么?什么时间完成?(2)它的基本完成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3)建国以来我们党的第一代和第二代领导集体,在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上先后采用了哪些政策?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土地改革的背景,过程,意义。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八年级下学期学生。他们在上册已经在解放战争中学到过一些相关内容,许多学生在《暴风骤雨》和《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了解到了土地革命的情况,有一定的基础。我们地区农村学生学生较多,很多家庭领过拆迁补偿款,政治学科中也通过实时热点了解到土地国家的政策,具备了一定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八年级学生个性突出。因此,在课堂上要注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学习,对学生的积极思维给予肯定,并巧妙引用。教学效果本节课我注意的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理解土地革命的原因,通过视频学生学生体会到土地革命问什么是一场暴风骤雨,理解土地革命的意义。全体学生的潜力得到很大限度的挖掘,智力好的学生吃得饱,中等水平的学生吸收得好,差的学生消化得了,学生人人学有所得。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师生平等、教学民主的思想,师生信息交流畅通,情感交流融洽,合作和谐,配合默契,教与学的气氛达到最优化,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大化。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教材内容分析本课围绕着一个主题──土地改革展开叙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经过长年战乱的中国百废待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改变了中国历时一个多世纪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命运,但却面临着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占全国三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广大农民迫切需要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在新解放区开始分期分批地进行土地改革,到1952年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新中国成立以后所进行的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解放了生产力,农业生产迅速发展;进一步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并为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土地改革一课,前承新中国政权的建立,后启经济的恢复、发展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在本章教材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检测题一、选择题1.新中国实行土地改革的根本原因是()A.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B.要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C.地主、富农剥削和压迫农民D.广大农民迫切要求2.获得土地1950年~1952年的土地改革主要是在()A.老解放区B.新解放区C.边疆地区D.少数民族地区3.下图是1951年1月6日山东某农民领取的土地房产所有证,他取得此证是依据()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4.195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A.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为集体所有制B.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为土地国有制C.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土地农民所有制D.保留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但限制封建剥削5.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的标志是()A.土地改革的完成,B.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建立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二、材料题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就旧中国一般的土地情况来说,大体是这样的:占乡村人口不到百分之十的地主和富农,占有约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的土地,他们借此残酷地剥削农民。而占乡村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贫农、雇农、中农及其他人民,却总共只占有约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土地,他们终年劳动,不得温饱。材料二敬爱的毛主席……我们祖祖辈辈做梦都在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亩、五亩的地,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那有多高兴啊!现在……这个梦想实现了……在自己土地里出力劳动……劳动成果完全自己所得,这样我们生产的劲头怎能不大呢……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土地制度?(2)阅读材料二,说出中央人民政府为实现广大农民的梦想所采取的措施。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1950年,辽宁金县三十里堡梅家村的翻身农民,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硬是把一千多亩盐碱地改变为良田。第二年种上花生和棉花,当年喜获丰收。梅家村的粮食产量不断增加……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14000万吨,比1949年增长26.9%。农业生产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了道路。(1)说出材料一中图一文件的主要内容。图二的运动是在什么时间结束的?(2)说出材料一中图一与图二的关系。(3)依据材料二,总结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8.阅读下列材料:毛泽东说“中国的革命。实质就是农民革命。”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们党一贯的战略思想。请回答:(1)建国初期,与中国农民切身利益关联最大,迫切要求继续进行的“革命”是什么?什么时间完成?(2)它的基本完成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3)建国以来我们党的第一代和第二代领导集体,在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上先后采用了哪些政策?教学反思:土地改革一直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联系和发动农民参加革命和建设的重要动力。土地改革在当时的重要性和意义。学习“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