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材基础练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主题探究3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民族交融教学课件_第1页
2024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材基础练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主题探究3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民族交融教学课件_第2页
2024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材基础练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主题探究3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民族交融教学课件_第3页
2024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材基础练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主题探究3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民族交融教学课件_第4页
2024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材基础练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主题探究3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民族交融教学课件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题探究3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民族交融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民族交融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政权分裂、社会动荡,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开发。东汉以来少数民族内迁,以及十六国的混战,都促进了民族交融。隋唐统一后,统治者采取和亲、战争、结盟、册封等多种方式促进民族间的交融,我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不断发展。主题解读材料北魏孝文帝改革,总结和肯定了以前民族交融的成果①,又促进了这一交融进程的迅速发展。这一时期的民族交融,从方式上看,既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又有统治者的主动政策,还有在血与火的民族斗争中的附带同化②。在内容上,汉族影响少数民族是主流,但少数民族在与汉族交融的同时,也带来了它们的优秀思想文化③,如胡乐、胡舞、胡饼、尊重妇女的意识、胡汉之别观念的淡化等,给汉族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摘编自朱绍侯、齐涛等主编《中国古代史》情境设计根据材料,指出北魏孝文帝改革在推动民族交融方面的特点。探究问题:分析信息:肯定以往民族交融成果;民族交融的方式具有多样性;民族交融具有双向性。组织答案:1.结合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的史实考查民族关系发展的方式和特点。2.通过情境设置考查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全面认识。3.结合北魏孝文帝改革、唐朝的民族政策考查民族交融对国家发展的重要作用。考向预测:信息①说明孝文帝改革肯定以前民族交融的成果信息②说明民族交融的方式多种多样信息③说明汉族和少数民族在民族交融的过程中相互影响阅读材料,完成要求。材料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的流动,既有居住在边地的少数民族向中原地区流徙,也有中原地区的汉族人口纷纷外迁。据《晋书·文帝纪》记载,当时“归附”的少数民族人口达“八百七十余万口”之多。西晋时,在全国设21个州,有20个州遍布着流动人口的足迹。见于记载的两晋流动人口约150万,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8,占人口输出区总数的1/2左右。其中,秦、雍地区流出人口占原地人口总额的1/3;从并州迁到冀、豫等州的人口占原地人口总额的2/3。……史书中关于“百官流亡者十八九”和“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的记载很多。十六国以来,许多少数民族在中原与汉族杂居,一遇变乱,同样成为流动人口。波澜壮阔的人口大流动,从短时态来看是加剧了社会动乱,但它也为社会的久远进步开辟了道路。——据曹文柱等《乾坤众生》整理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对隋唐繁荣的影响。创新应用答案【参考答案】特点:以由北向南迁徙为主;迁徙规模大,涉及人口多,迁徙活动范围广;(北魏)政府组织和被动迁徙并存(裹挟人数比例高);迁徙涉及阶层广,民族成分繁杂。影响:开创了民族文化交融的良好时代氛围,营造了隋唐时期开明的民族观和兼收并蓄的文化观;人口的大量南迁,加速了南方的开发和发展,为隋唐的繁荣奠定了经济基础;民族文化交融催生了制度创新,如均田制等,为隋唐的繁荣奠定了制度基础。【解题思路】第一小问特点,据“既有居住在边地的少数民族向中原地区流徙”“当时‘归附’的少数民族人口达‘八百七十余万口’之多”得出以由北向南迁徙为主;据“全国设21个州,有20个州遍布着流动人口的足迹。见于记载的两晋流动人口约150万,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8”得出迁徙规模大,涉及人口多,迁徙活动范围广;据“史书中关于‘百官流亡者十八九’和‘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的记载很多。十六国以来,许多少数民族在中原与汉族杂居,一遇变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