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第十二职业中学高三化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bbfca28df1791fb3ad04da712429782/3bbfca28df1791fb3ad04da7124297821.gif)
![山东省济南市第十二职业中学高三化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bbfca28df1791fb3ad04da712429782/3bbfca28df1791fb3ad04da7124297822.gif)
![山东省济南市第十二职业中学高三化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bbfca28df1791fb3ad04da712429782/3bbfca28df1791fb3ad04da7124297823.gif)
![山东省济南市第十二职业中学高三化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bbfca28df1791fb3ad04da712429782/3bbfca28df1791fb3ad04da7124297824.gif)
![山东省济南市第十二职业中学高三化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bbfca28df1791fb3ad04da712429782/3bbfca28df1791fb3ad04da712429782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济南市第十二职业中学高三化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用一张已除去表面氧化膜的铝箔紧紧包裹在试管外壁(如右图),将试管浸入硝酸汞溶液中,片刻取出,然后置于空气中,不久铝箔表面生出“白毛”,红墨水柱右端上升。根据实验现象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实验中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B.
铝是一种较活泼的金属C.
铝与氧气反应放出大量的热量D.铝片上生成的白毛是氧化铝和氧化汞的混合物参考答案:答案:D考点:本题考查的是铝的性质以及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解析:红墨水柱右端上升说明反应放热,C正确;铝是一种较活泼的金属,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所氧化变成氧化铝。通常的铝制品之所以能免遭氧化,是由于铝制品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铝外衣保护着。在铝箔的表面涂上硝酸汞溶液以后,硝酸汞穿过保护层,与铝发生置换反应,生成了液态金属—汞。汞能与铝结合成合金,俗称“铝汞齐”在铝汞齐表面的铝没有氧化铝保护膜的保护,很快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变成了白色固体氧化铝。当铝汞齐表面的铝因氧化而减少时,铝箔上的铝会不断溶解进入铝汞齐,并继续在表面被氧化,生成白色的氧化铝。最后使铝箔捏成的鸭子长满白毛。故D错。2.全钒液流储能电池(VRB)广泛应用于风能、太阳能发电系统的储能系统。电池反应为
VO2++V2++2H+
VO2++V3++H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电池属于一次电池
B.电池工作时,H+由正极流向负极
C.电池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为VO2++H2O=VO2++2H++e-
D.电池充电时,阴极的电极反应为V3++e-=V2+参考答案:D略3.下列各组物质含有的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的是A.HBr、CO2、NH3
B.Na2O、Na2O2、Na2SC.NaCl、HCl、H2O
D.NaOH、CaCl2参考答案:A含有共价键,D错误,答案选A。【名师点晴】明确离子键、共价键与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关系是解答的关键,阴阳离子之间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的化学键是离子键,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是共价键,全部由共价键形成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这说明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但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能含有离子键。另外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不一定形成离子键,例如AlCl3中Al—Cl键为共价键;另外非金属元素的两个原子之间一定形成共价键,但多个原子间也可形成离子键,如NH4Cl等。4.不用其他试剂无法鉴别的一组溶液是A.氯化铁溶液和氯化铜溶液
B.硫酸钠溶液和氯化钠溶液C.氯化铝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
D.硫酸氢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参考答案:B略5.工业以CaO和硝酸反应制Ca(NO3)2·4H2O晶体,为确保制备过程既不补充水分,又无水剩余,则应选用的硝酸质量分数为
A.30%
B.70%
C.63%
D.84%参考答案:B略6.已知下列两个热化学方程式2H2(g)+O2(g)=2H2O(l);ΔH=-571.6kJ/molC3H8(g)+5O2(g)=3CO2(g)+4H2O(l);ΔH=-2220kJ/mol实验测得氢气和丙烷的混合气体共0.5mol,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723.2kJ,则混合气体中氢气和丙烷的体积比约为A. 1:3
B.2:3 C.3:2 D.3:1参考答案:B略7.(09盐城第三次调研)某高校化学工作者创建了“元素立体周期律”,在原来二维周期表横列(X轴)和纵列(Y轴)基础上,增加了一个竖列(Z轴)。Z轴按“中质差”(中子数和质子数之差△Z=N-P)自上而下,递增顺序排列。原“二维元素表”中的相对原子质量由同位素“中质和”(中子数和质子数之和A=N+P)替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中质和”相同的核素一定是同一元素B.“中质差”相同的核素一定是同一元素C.N2-P2=A×△ZD.至2008年,人们发现108种元素有m种同位素,说明中质差一定有m种
参考答案:C8.短周期元素X、Y、Z、W、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rX>rY>rZ>rW>rQB.离子Y2-和Z3+的核外电子数和电子层数都不相同C.元素W与Q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比W的强D.元素X与元素Z的最高正化合价之和的数值等于8参考答案:D略9.下列关于各实验装置与对应现象或结论的叙述均正确的是
A.装置①:可用于分离石油,分别得到汽油、煤油和柴油等各种纯净物B.装置②:可用于吸收气体,并防止倒吸C.装置③:如果“a进b出”可用于收集,如果“b进a出”可用于收集D.装置④:持续通入气体,现象是先出现白色沉淀,后变澄清参考答案:C10.(2011海南化学,改编)”碳捕捉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分离出来并利用。如可利用NaOH溶液来”捕捉”其基本过程如下图所示(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
下列有关该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方法能耗小B.整个过程中,只有一种物质可以循环利用C.”反应分离”环节中,分离物质的基本操作是蒸发结晶、过滤D.该方法可减少碳排放,捕捉到的还可用来制备甲醇等产品参考答案:D略11.参考答案:C略12.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pH=1的溶液中:K+、NO、SO32-、Na+B.使石蕊呈蓝色的溶液中:Na+、HCO、NO、[Al(OH)4]—C.pH=12的溶液中:S2-、CO32-、Na+、CH3COO-D.常温下,c(H+)/c(OH-)=1012的溶液中:I-、Al3+、NO、Cl-参考答案:C略13.下列关于金属元素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金属元素的原子只有还原性,离子只有氧化性B.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一定显正价C.金属元素在不同化合物中的化合价均不同D.金属元素的单质在常温下均是固体参考答案:B略1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铝制容器可盛装热的H2SO4
B.Agl胶体在电场中自由运动
C.K与水反应比Li与水反应剧烈
D.红磷在过量Cl2中燃烧生成PCl3参考答案:C略15.以下非金属氧化物与其引起的环境问题及主要来源对应正确的是(
)
氧化物环境问题主要来源ACO2酸雨化石燃料的燃烧BSO2光化学烟雾汽车尾气的排放CNO2温室效应工厂废气的排放DCOCO中毒燃料的不完全燃烧参考答案:D考点: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专题:化学应用.分析:A、二氧化碳与温室效应有关;B、二氧化硫与酸雨有关;C、二氧化氮与光化学烟雾有关;D、燃料不完全燃烧生成CO,CO有毒.解答:解:A、化石燃料燃烧主要排放二氧化碳气体,与温室效应有关,故A错误;B、工厂废气的排放产生大量二氧化硫气体,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故B错误;C、汽车尾气排放大量的氮氧化物,氮氧化物是形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污染物,故C错误;D、燃料不完全燃烧生成CO,CO有毒,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治理,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污染物的形成条件及防治方法.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某研究性实验小组欲验证浓硝酸在与Cu、Ag合金的反应过程中除生成NO2气体外,还会有少量NO生成、并测定Cu、Ag合金中Cu的质量分数。查阅相关资料表明:“常温下,NO2与N2O4混合存在,在低于0℃时几乎只有无色的N2O4液体或晶体存在”。为此,他们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A中Cu与HNO3反应可能的离子方程式
。
(2)实验前先打开A部分的活塞K1,持续通一段时间的氮气再关闭K1,其目的是
;装置中B瓶的作用是
。(3)停止反应后,打开D中的活塞K2并通入O2,若有NO生成,则D中出现的现象是
;实验发现,通入的O2温度高低对实验现象有较大影响,为便于观察应通入(填“热”或“冷”)
的O2。(4)实验测得如下数据:实验前,Cu、Ag合金的质量:15.0g,浓HNO3:40mL13.5mol·L-1;实验后A溶液:V=40mL
c(H+)=1.0mol·L-1。假设反应中HNO3既无挥发也无分解,则:①参加反应的HNO3的物质的量为
mol
②若已测出反应后E装置的生成物中含氮元素的质量m克,则为确定合金中Cu的质量分数还需测定的数据是
,若测得该数据为n,写出合金中铜的质量(设为x克)的求算式子(只需列式子,不需解方程)
。(5)为减小上述实验误差,在D中观察到实验现象后还须进行的操作是
。(6)若已知Cu、Ag合金的质量为mg,且溶解完全。只利用A装置中反应后的溶液进行简单的操作,也可以确定合金中Cu的质量分数,其实验操作过程为
。参考答案:(1)Cu+4H++2NO3-==Cu2++2NO2↑+2H2O3Cu+8H++2NO3-==3Cu2++2NO↑+4H2O
(2)把装置中的空气赶走,防止NO被氧化为NO2干燥反应中生成的气体
(3)无色气体变为红棕色
热(4)①0.5②C中烧瓶在实验前后增加的质量2x/64+(15-x)/108=3m/14+n/46或2x/64+(15-x)/108=0.5-m/14-n/46(5)打开K1、K2持续通入一段时间的N2和O2(6)在A中加入过量含Cl溶液,过滤后将沉淀洗涤、干燥,最后称取沉淀的质量略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读下页图回答以下问题:(1)绿色植物可以通过________作用吸收CO2,可以通过_______作用将CO2释放到大气中。(2)人类活动可经由多种途径增加大气中的CO2,请写出下列会产生C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①石灰窑生产石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煤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汽油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化石燃料的消耗激增,导致大气中的CO2显著增多。这一变化始于历史上的______________时期。(4)如果以CO2为主的一些气体在大气中的积聚造成所谓温室效应,那么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将会导致海平面上升。(5)如果海平面上升,我国30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__________市、___________市、
市将会受到影响。(6)简述上图所蕴含的哲学道理。参考答案:(1)光合、呼吸(2)①CaCO3CaO+CO2②C+O2CO2③2C8H18+25O216CO2+18H2O(3)工业革命(4)海水受热膨胀冰川融化(5)上海天津广州(6)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应坚持以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反对孤立、片面、静止地看问题。略18.pH=2的某酸HnA(A为酸根)与pH=12的某碱B(OH)m等体积混合生成正盐,混合液pH=8。(1)反应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