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_第1页
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_第2页
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_第3页
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_第4页
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章

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1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

学习目标掌握外科感染特点、身体状况及治疗原则熟悉常见软化组织化脓性感染、手部急性化脓性感染、全身性感染、破伤风的身体状况和治疗原则,了解它们的病因、机制学会对外科感染病人实施整体护理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2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

第一节概

述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3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概述[定义]感染:是由病原菌侵入人体内生长繁殖所导致的局部或全身性炎症反应。外科感染:指需要外科治疗的感染,包括创伤、烧伤、手术、器械检查或有创性检查、治疗后等并发的感染。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4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

概述发生率占所有外科疾病的1/3~1/2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5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1、多为混合感染2、多数有明显局部症状体征3、常集中在局部→化脓、坏死→形成瘢痕组织,影响局部功能。外科感染的特点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6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1、按致病菌种类和病变性质:

非特异性感染(疖、痈、丹毒等化脓性感染)特异性感染(破伤风、气性坏疽)2、按病变进程:

急性、慢性、亚急性3、按病原体入侵时间:原发性、继发性4、按病原体来源:外源性、内源性5.按发生感染的条件:机会性、医院内感染[分类]

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7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病因及发病机制病菌的致病作用机体的易感性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8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病因病菌的致病作用粘附因子,荚膜胞外酶外毒素内毒素病菌数量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9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病因葡萄球菌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绿脓杆菌)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10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病因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常见血浆凝固酶,青霉素酶局限性、无臭、稠黄转移性脓肿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11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金黄色葡萄球菌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12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

病因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透明质酸酶、链激酶脓液多、稀薄、淡红色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13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溶血性链球菌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14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

病因绿脓杆菌耐药性极强传染性强淡绿色、有特殊腥臭味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15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绿脓杆菌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16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机体的易感性局部原因皮肤粘膜破损血管或体腔内的留置导管处理不当管腔阻塞异物或坏死组织存在局部组织缺血或水中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17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机体的易感性全身抵抗力下降严重创伤或休克糖尿病、肝硬变严重营养不良肾上腺药物、化疗、放疗艾滋病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18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条件性感染(机会性感染)当人体局部或(和)全身抗感染能力降低时,人体内常驻的条件致病菌成为致病菌而引起的感染。二重感染(菌群交替症)在用广谱或联合抗生素治疗某种感染的过程中,原先的致病菌被抑制,但耐药性金葡、绿脓或白念等大量繁殖,使病情加重。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19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病理生理通过感染途径突破感染屏障引起局部症状导致全身反应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20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感染的转归炎症局限,吸收:人体抵抗力强、有效治疗炎症扩散:致病菌毒性大、量多;抵抗力↓转为慢性感染:致病菌毒性与人体抵抗力处相持状态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21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1、局部表现:典型征象(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2、全身症状:重者:发热、心跳↑、呼吸↑、头痛乏力、全身不适、食欲↓

严重者:代谢紊乱、营养不良、贫血、甚至感染性休克临床表现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22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临床表现3、器官与系统功能障碍器官功能异常或障碍4、特异性表现特异性感染各自有特殊的症状和体征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23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辅助检查:

白细胞检查:计数↑,免疫功能低下时,白细胞计数稍↑甚至↓

B超、X线、CT检查:诊断深部脓肿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正确选用抗生素,明确诊断。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24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局部与全身治疗并重。消除感染因素和毒性物质,积极控制感染,促进和提高人体抗感染和组织修复能力。局部处理:

患部制动抬高保护感染部位、局部用药、理疗、手术等全身治疗:主要包括支持疗法、抗生素治疗和中西药治疗。处理原则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25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一)局部

1.保护感染部位

制动、休息避免感染扩散

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26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2.局部用药早期鱼石脂软膏、金黄散外敷硫酸镁溶液湿敷感染伤口换药。

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27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3.物理治疗:

局部热敷红外线频谱仪超短波理疗

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28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浅表脓肿:局部有波动感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29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深部脓肿:深压痛,穿刺可抽出脓液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30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4.手术治疗脓肿形成切开引流

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31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二)全身治疗支持疗法:保证休息,加强营养抗炎治疗清热解毒类中药体温过高:物理/药物降温疼痛剧烈者:止痛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32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小结外科感染的概念、特点常见的致病菌主要临床表现

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33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第二节

浅部软组织化脓性感染浅部软组织:包括皮肤、皮下组织、淋巴管、淋巴结及其周围疏松结缔组织间隙。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34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常见化脓菌及脓液特点:1、球菌:脓汁稠厚黄色2、链球菌:脓汁稀薄淡红色3、大肠杆菌:混合感染,脓汁稠厚恶臭4、绿脓杆菌:脓汁淡绿色甜腥臭5、变形杆菌:脓汁恶臭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35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疖和痈疖:单个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常扩散至周围组织。俗称疔疮。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36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疖致病菌:金葡好发部位:毛囊及皮脂丰富的部位-颈、头面部、腋部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37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疖临床表现锥形隆起红、肿、痛结节中央组织坏死,脓栓脓栓脱落,排脓愈合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38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疖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39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痈

邻近多个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也可由多个疖融合成。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40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

痈致病菌:金葡好发部位:皮肤厚而韧的部位,颈部、背部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41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疖疖向深筋膜蔓延疖疖痈疖疖疖疖疖疖疖疖疖疖疖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42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痈临床表现局部:紫色炎症肿胀区,较硬,边界不清,多个脓头,中央积脓全身:畏寒、发热、头痛、白细胞增高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43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痈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44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45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严禁挤压“危险三角区”内的疖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46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面部静脉有三个特点:一、是与头颅内的海绵窦相沟通;二、是行走在面部的肌肉之中;三、它的管腔内无半月瓣或者半月瓣较小。因此,当肌肉收缩或外力压迫(挤压)时,就可能使静脉内的血液向头颅内逆流,特别是“危险三角区”的面部静脉更容易发生血液逆流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47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颅内感染

眼及周围软组织进行性红肿、硬结和疼痛寒战、高热、头痛、呕吐、昏迷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48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49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50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保持疖痈周围皮肤清洁避免挤压未成熟疖痈及感染灶伴全身反应者注意休息和营养脓肿切开引流者及时换药,严格无菌操作护理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51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急性蜂窝织炎定义:指皮下、筋膜下、肌间隙或深部疏松结缔组织的急性弥漫性化脓性感染。特点——不易局限,与周围正常组织无明显界限。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52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致病菌:溶血性链球菌,金葡好发部位:疏松结缔组织丰富-肛周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53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致病菌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厌氧菌溶血素透明质酸链激酶毒素疏松结缔组织病因与病理

炎症扩散迅速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54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临床表现

*局部:红肿、剧痛、炎症边界不清*全身:寒战、高热、乏力、WBC升高

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55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处理原则*局部:休息、制动、抬高患肢、热敷、理疗*全身:支持疗法和抗生素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56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

厌氧菌感染:*充分切开引流*用3%过氧化氢冲洗伤口

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57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护理:监测体温观察呼吸饮食与休息患处制动抬高合理应用抗生素厌氧菌感染者:双氧水冲洗创面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58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急性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

定义:致病菌经破损的皮肤、黏膜,或其他感染灶侵入淋巴管,引起淋巴管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炎症。急性淋巴管炎波及所属淋巴结时,即为急性淋巴结炎。

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59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致病菌: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好发部位:颈、腋、腹股沟淋巴结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60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管状淋巴管炎:常见于四肢,以下肢最多见,常因足癣所致。2.网状淋巴管炎(丹毒):好发于下肢和面部。3.急性淋巴结炎:好发于颈部、腋窝和腹股沟。

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61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丹毒临床表现:起病急,进展快,高热可达39~40℃,局部出现片状红疹,颜色鲜红,中央浅,周围深,界线清楚,并略隆起。手指轻压褪色,压力去除后,红色很快恢复。局部灼热、疼痛。局部淋巴结肿大。反复发作可使淋巴管受阻而发生橡皮肿。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62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网状淋巴管炎(丹毒)*鲜红色片状红疹*边界清*烧灼样痛*全身感染中毒症状少见化脓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63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处理:局部50%硫酸镁液湿热敷。局部外敷黄金散、玉露散。全身应用抗菌药物。护理要点:卧床休息,抬高患肢控制感染,维持正常体温。保持个人卫生,积极防治口咽炎、足癣等及时、准确应用抗生素,加强营养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64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

致病菌(经破损处/局部感染)淋巴管(急性淋巴管炎)淋巴结(急性淋巴结炎)管状淋巴管炎:四肢多见浅层急性淋巴管炎深层淋巴管炎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65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

浅表淋巴管炎:患处有红线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66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深部淋巴管炎:肿胀、压痛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67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急性淋巴结炎轻:区域淋巴结肿大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68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急性淋巴结炎重:疼痛、触痛剧烈、明显的全身症状。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69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临床表现:两种淋巴管炎均有畏寒、发热、头痛、乏力等全身症状。急性淋巴结炎轻者仅有局部淋巴结肿大、压痛,重者局部出现红、肿、热、痛,并伴有全身症状。

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70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处理:积极处理原发病灶,全身应用抗生素,局部照射紫外线或超短波,急性淋巴结炎如已形成脓肿,应及时切开引流。护理要点:卧床休息,抬高患肢,预防血栓性静脉炎。保持个人卫生,积极防治扁桃体炎、龋齿、手足癣等。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71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课堂练习疖和痈最主要的区别(

)A.局部脓栓的数量B.有无全身症状C.疼痛的程度D.致病菌的类型E.病程的长短A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72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脓肿形成后,主要的治疗护理措施()A.应用止痛药B.应用足量抗生素C.局部热敷D.穿刺抽出脓液E.切开引流E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73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挤压面部危险三角区的疖易引起()A.感染扩散B.败血症C.呼吸困难D.心率加快E.颅内感染E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74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对丹毒的评估不正确的是()A.好发于下肢B.常引起化脓C.易复发D.有接触传染性E.皮损边界清楚B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75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第三节

手部急性化脓性感染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76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77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

类甲沟炎脓性指头炎急性化脓性腱鞘炎滑囊炎掌深间隙感染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78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特点表皮厚不易自行破溃蔓延成哑铃状脓肿真皮层分隔多深部扩散淋巴管由掌面向手背回流掌面感染表现为手背红肿深筋膜与前臂沟通向心扩散感觉末梢丰富疼痛敏感、剧烈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79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

甲沟炎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80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

甲沟炎甲沟:甲的近侧(甲根)与皮肤紧密相连、皮肤沿指甲两侧向远端延伸而形成。甲沟炎:甲沟及其周围组织的感染病因:手指外伤,局部感染扩散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81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

甲沟炎临床表现指甲一侧皮肤组织红、肿、痛形成脓肿感染蔓延形成慢性甲沟炎、慢性骨髓炎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82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83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

甲沟炎处理原则局部热敷、理疗,抗生素外敷(鱼石脂软膏、金黄膏)脓肿切开,拔除指甲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84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85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

指头炎手指末节掌面皮下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多因刺伤所致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86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

指头炎临床表现肿胀,针刺样疼痛搏动性疼痛-指动脉受压组织缺血,麻痹末节指骨坏死、骨髓炎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87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

指头炎处理原则患肢制动避免下垂外敷(金黄膏)出现搏动性疼痛时,切开引流,抗生素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88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切开线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89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90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急性化脓性腱鞘炎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91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

急性化脓性腱鞘炎和滑囊炎由于手指深部刺伤或临近化脓性感染蔓延导致手指和手掌的腱鞘或滑囊化脓性感染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92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急性化脓性腱鞘炎和滑囊炎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表现:

疼痛剧烈,均匀性肿胀,明显

患指关节轻度弯曲,被动伸指疼痛加剧整个腱鞘均有压痛波动感不明显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93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

急性化脓性滑囊炎临床表现1、桡侧滑囊腔:拇指微屈、肿胀,不能外展和伸直,拇指和鱼际区压痛明显2、尺侧滑囊腔:小指和环指呈半屈曲位,小鱼际与掌横纹交界处疼痛最明显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94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急性化脓性腱鞘炎和滑囊炎处理原则及时切开引流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95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手掌深部间隙化脓性感染手掌部刺伤或临近感染蔓延导致屈指肌腱和滑囊之间及其深层的疏松结缔组织的化脓性感染包括中间隙感染和鱼际间隙感染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96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手掌深部间隙化脓性感染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表现明显肿胀、伸指剧痛鱼际间隙感染掌心凹陷存在掌中间隙感染掌心凹陷消失、手背肿胀明显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97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手掌深部间隙化脓性感染处理原则波动最明显处切开引流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98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

护理评估了解病人病史了解病人症状体征了解病人心理状况了解病人康复情况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99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

护理诊断/问题疼痛:与炎症刺激、局部肿胀致神经纤维受压有关体温过高:与感染有关潜在并发症:指骨坏死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100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护理目标缓解病人焦虑、疼痛病人的体温恢复到正常病人无并发症发生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101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

护理措施1、一般护理(1)体位与休息:患肢制动并抬高,保证休息和睡眠(2)饮食与营养:多饮水,摄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102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

护理措施2、病情观察观察患手的局部肿胀、疼痛和肤色。监测生命体征

警惕腱鞘组织坏死或感染扩散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103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

护理措施3、治疗配合理疗、热敷、应用抗生素等保持有效引流,切口护理高热患者降温

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104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105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

护理措施4、心理护理5、健康指导

宣传教育:剪指甲不宜过短康复指导:炎症开始消退时,指导病人活动患处附近的关节,以尽快恢复手部功能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106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

护理评价病人疼痛是否缓解是否减轻病人体温是否恢复正常病人是否发生并发症,已发生的并发症是否得到处理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107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第四节

全身性感染病人的护理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108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

全身性感染指致病菌侵入人体血液循环,并在体内生长繁殖或产生毒素而引起的严重的全身性感染或中毒症状

通常指脓毒症和菌血症。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109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脓毒症:指因感染引起的全身性炎症反应如体温、循环、呼吸等明显改变的外科感染的统称。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110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菌血症:是脓毒症的一种,即血培养检出致病菌者。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111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

因继发于严重创伤后、各种化脓性感染。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112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

因2.体内长期置管中心静脉置管

(输液、给药、术中监护、中心静脉压测定和静脉营养)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113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

人体抵抗力低下:年老、体弱、幼儿、营养不良等。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广谱抗生素和抗癌药。

主要诱发因素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114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常见的致病菌:

革兰染色阴性杆菌革兰染色阳性球菌无芽孢厌氧菌真菌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115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1.革兰染色阳性细菌脓毒症

稽留热面色潮红、四肢温暖多呈谵妄、昏迷常有皮疹休克发生晚可出现转移性脓肿

2.革兰染色阴性杆菌脓毒症

寒战高热(间歇热)四肢厥冷谵妄、昏迷少见三低-低温、低血压、低白细胞休克发生早少见转移性脓肿

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116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

3.真菌性脓毒症:

寒战高热神志淡漠、嗜睡血压下降、休克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117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起病急、病情重、发展快全身性化脓性感染征象全身——突发寒战高热、头痛头晕、神志淡漠、脉搏细速、体液酸碱失衡消化系统——恶心呕吐、腹胀严重者——感染性休克,可有肝肾损害

临床表现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118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

辅助检查1.血液常规:WBC2.尿液常规:尿蛋白、血细胞、管型3.血培养:寒战高热时抽血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119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

处理原则1、处理原发感染灶及时、彻底处理感染灶静脉导管感染——拔除导管为首要措施。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120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

处理原则2.早期大剂量、联合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3.全身支持疗法:休息、加强营养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121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对症处理:高热者予降温抗休克纠正电解质紊乱维持酸碱平衡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122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护理诊断/问题体温过高与全身感染有关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机体代谢分解升高有关焦虑与突发寒战、高热生命体征改变等有关潜在并发症:感染性休克,水、电解质紊乱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123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护理措施一、一般护理保证休息睡眠营养支持,多喝水二、病情观察监测生命体征变化提供氧治疗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124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护理措施3、治疗配合处理原发病、准确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高热患者的护理4、心理护理5、健康指导:坚持锻炼,加强营养避免损伤,发现异常及时就医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125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特异性感染病人的护理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126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一、破伤风

破伤风梭菌经皮肤或黏膜伤口侵入人体,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引起一种急性特异性感染。

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127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

*开放性伤口:开放性骨折、烧伤、木刺、锈钉等(发病率1%-2%)*伤口内厌氧环境:伤口窄小而深、缺血、坏死组织多*新生儿脐带处理不当/不洁的人流/分娩

病因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128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

痉挛毒素:随意肌紧张痉挛溶血毒素:局部组织坏死心肌损害病理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129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

临床表现潜伏期:通常是7天左右,个别1-2天

新生儿破伤风常在断脐后7天左右发病,俗称“七日风”前驱期:头痛、打呵欠、咬肌酸胀等,12-24h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130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临床表现发作期:典型症状:肌肉强直性痉挛、阵发性抽搐

最早征象:咀嚼肌

典型征象:

“苦笑”面容

体位:

“角/侧弓反张”

神志:始终清醒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131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咀嚼肌收缩、痉挛:张口困难(牙关紧闭)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132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面肌痉挛:苦笑面容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133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

颈项肌痉挛:颈项强直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134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

腰前凸、头后仰、足后屈、形如背弓背、腹肌收缩:角弓反张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135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136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四肢痉挛:握拳、曲肘、曲膝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137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膈肌、呼吸肌痉挛:

呼吸困难、窒息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138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

任何声、光、接触、疼痛等刺激均可诱发阵发性痉挛发作时神志清醒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139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临床表现并发症骨折—肌痉挛尿潴留—膀胱括约肌痉挛窒息—呼吸肌和膈肌痉挛肺部并发症心力衰竭死亡主因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140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

防(一)主动免疫法:破伤风类毒素(二)被动免疫法(常用)破伤风抗毒素(TAT)1500-3000U皮下或肌肉注射

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141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1.消除毒素来源

彻底清创,用3%过氧化氢溶液冲洗伤口,清除坏死组织,敞开伤口,充分引流。治疗原则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142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2.尽快中和游离毒素

(1)2-5万UTAT+5%GS

500-1000ml静脉缓慢滴注

(2)破伤风人体免疫球蛋白(TIG):3000~6000U肌注一次治疗原则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143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3.控制和解除痉挛(1)病情轻者:地西泮(2mg)肌注或静脉滴

注,q8h(2)病情重者:冬眠I号合剂全量或半量

(哌替定100mg、氯丙嗪50mg、异丙嗪

50mg)(3)痉挛发作频繁、药物不易控制者者:

早期气管切开

治疗原则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144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4.防治并发症

(1)必要时紧急气管切开(2)预防肺部感染(3)纠正水电解质酸碱紊乱

治疗原则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145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护理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146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1、有窒息的危险:与持续性喉头痉挛及气道堵塞有关2、有受伤的危险:与强烈的肌肉痉挛有关3、有体液不足的危险:与痉挛性消耗和大量出汗有关4、潜在并发症:肺不张、尿潴留、心衰等护理诊断/问题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147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1、病人呼吸道通畅,呼吸平稳2、病人未发生坠床、舌咬伤及骨折等伤害3、病人体液平衡得以维持,生命体征及尿量正常4、病人潜在并发症得到有效预防或被及时发现或处理护理目标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148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一)一般护理

1、环境要求:

单人病房,遮光,灯光柔和、安静,室内温、湿度要适宜。

护理措施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149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

2、减少外界刺激

*

病房:环境安静,护理人员说话、走路、动作要轻*治疗、护理工作要尽量集中(在使用镇静剂30分钟内进行)

护理措施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150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3、严格消毒隔离*穿隔离衣、洗手*器械、器具处理:专用,用后严格灭菌。

护理措施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151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一次性物品的消毒处理:焚烧*病室每天消毒

4、保持静脉输液通畅

护理措施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152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二)病情观察

专人护理。生命体征、常规吸氧,血氧在95%左右,痉挛抽搐发作次数,做好记录,报告医生。

护理措施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153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1.松开病人衣领、裤带。头侧向一边2.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协助排痰(定时翻身、拍背雾化吸入)吸痰(使用镇静药后,每次吸痰<15s,禁忌上下提插吸痰,病人剧烈咳嗽时应立即退出)(三)保持呼吸道通畅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154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155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4.抽搐频繁者,协助紧急气管切开,并做好气管切开病人的护理。5、进食要在痉挛发作后,避免误吸。

护理措施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156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

(四)重视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正酸中毒

三高饮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

轻症病人发作间歇期进食;重症不能进食者应行肠内外营养。

护理措施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157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五)保护病人,防止受伤*防止坠床(加床拦)*防舌咬伤(用牙垫)*抽搐发作时不能用力按压病人肢体

护理措施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158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六)人工冬眠的护理

观察患者的睡眠深度、时间、节律、深浅度及脉搏等,有无用药过量引起呼吸抑制保持浅睡状态

护理措施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159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七)用药护理:遵医嘱及时准确使用TAT、破伤风人体免疫球蛋白、镇静解痉药物、抗菌药物、降温药等,并观察疗效(八)基础护理(九)心理护理

护理措施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160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十)健康教育1.伤后及时正确处理以下伤口应及时到医院处理(1)锈钉或木刺;(2)伤口虽浅但污染人畜粪便;(3)医院外的急产或流产。

护理措施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161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十)健康教育2.儿童定期进行免疫注射:皮下注射破伤风类毒素3次,每次均0.5ml首次注射后,4~6周后注射第二次,再间隔6~12个月后注射第三针以后每5年强化注射一次

护理措施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162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十)健康教育3.被动免疫(1)注射破伤风抗毒素:皮下注射破伤风抗毒素1500~3000U,有效期10天,可一周后追加1次量(2)注射人体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IG):可持续3~4周

护理措施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163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二、气性坏疽

由梭状芽胞杆菌所致的以肌组织坏死或肌炎为特征的急性特异性感染。

好发于战伤和农业劳动时的外伤,是一种迅速发展的严重急性感染。

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164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二、气性坏疽

主要致病菌是产气夹膜梭菌、水肿杆菌、腐败杆菌和溶组织杆菌,往往是两种以上的致病菌的混合感染。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165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

病因开放性损伤:伤口缺氧环境革兰染色阳性的厌氧梭状芽胞杆菌机体的免疫力低下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166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临床表现1、潜伏期:

一般在伤后1-4日,最短6-8h。2、发作期:

(1)伤肢“胀裂样”剧痛,止痛剂不能奏效(2)伤口周围皮肤肿胀、苍白、发亮,迅速转为紫红色,继而呈紫黑色,并出现大、小不等的小水泡

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167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临床表现2、发作期:(3)轻压常有气泡从伤口溢出,并有稀薄、恶臭的浆液性或血性液体流出。(4)皮下若有积气,手触可有捻发感(5)全身症状:

12-24h恶化。黄疸、高热、脉速、呼吸急促、出冷汗等中毒症状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168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本文档共181页;当前第169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50分关键:确诊后立即行彻底清创术,切除坏死组织和受累肌肉,扩大伤口,切口敞开、不予缝合,以3%过氧化氢或1/1000高锰酸钾溶液冲洗伤口、湿敷。广泛感染,果断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