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代诗歌阅读刷题练习题汇编
14.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作答。
寄微之三首(其三)®
白居易
去国日已远,喜逢物似人。
如何含此意,江上坐思君。
有如河岳气②,相合方氛氯。
狂风吹中绝,两处成孤云。
风回终有时,云合岂无因?
努力各自爱,穷通我尔身。
【注】①此诗是白居易赴任江州司马途中所作,微之即元稹,此时被贬通州司马。②河
岳气:犹言江山之气。氛氯:阴阳二气会合之状。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氐触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诗人遥寄朋友微之之作,两人此时处境相似,都不得志,且天各一方。
B.诗人在被贬谪的困境中还为友人的命运深感忧虑,约定将来与友人在他乡重逢。
C.诗人用“河岳气”两句形容二人如山水气象般情意投合,相聚时格外和乐融洽。
D.诗中很多词句具有象征意味,象征手法增添了语言的形象性,使诗歌意蕴深刻。
(2)简析“狂风吹中绝,两处成孤云”一句中“狂风”和“孤云”的象征含义。
(3)本诗与《琵琶行》都是白居易被贬江州司马时期抒发人生感慨的作品,但是本诗末两
句与“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有所不同,请结合诗人具体处
境简要分析。
第1页共21页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唐]岑参
君不见走马川②,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注释】①岑参在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官时,封常清出兵去征播仙,诗人写此诗为封送行。
②走马川:又名左末河,今之车尔成河,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③车师:唐安西都
护府所在地,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具。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一
A.“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围绕“风”字落笔,走马川、雪海边,
黄沙飞扬,遮天蔽日,不着“风”字,而风之猛烈,如在目前。
B.“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三句写夜间行军所见之景,
化静为动,狂风咆哮,石大如斗,战士们在风中无畏前行。
C.“金山西见烟尘飞”句中,“烟尘飞”三字形容报警的烽烟同匈奴铁骑卷起的尘土一
起飞扬,既表现了匈奴军旅的气势,也说明唐军早有戒备。
D.这首诗极力夸张,给人雄浑壮美之感,由于诗人有边疆生活的经验,故而此诗能“奇
而实确”,真实动人。
15.鉴赏“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16.结合诗句分析,此诗塑造了西征将士怎样的形象?
第2页共21页
14.阅读下面的宋词,按要求作答。(8分)
念奴娇・海云四敛
【南宋】张孝祥①
海云四敛,太清楼,极目一天秋色。明月飞来云雾尽,城郭山川历历。良夜悠悠,西风
袅袅,银汉冰轮侧。云霓三弄,广寒宫殿长笛。
偏照紫府瑶台,香笼玉座,翠霭迷南北。天上人间凝望处,应有乘风归客。露滴金盘,
凉生玉宇,满地新霜白•壶中清赏,画檐高挂虚碧。
【注释】①张孝祥(1132年—1170年),字安国,别号于湖居士,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乌
江镇)人。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他善诗文,尤工于词,其风格宏伟豪放,为“豪放派”
代表作家之一。
⑴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足颈的一项是(3分)
A.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用“酣眠”和“小睡”来拟写月光流照的情态,本词上片所写的月
照之态正与“小睡”相符。
B.本词中的“城郭山川历历”与崔颍《黄鹤楼》中的“晴川历历汉阳树”都是写景物清晰可辨,
但所借助的光照条件各不相同。
C.词人的想象驰骋天地,上片结尾虚写广寒宫内三弄笛音,良夜添意趣;下片结尾实写楼
檐斜逸浮于天际,句中有画意。
D.本词所描绘的情境与词人《念奴娇・过洞庭》中所写的“表里俱澄澈“相类,且不单写景,
也是词人理想人格的外显。
⑵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良夜悠悠,西风袅袅,银汉冰轮侧(2分)
⑶请指出词人借笔下之景表现了怎样的胸怀和情致?(3分)
第3页共21页
14.阅读下面这首诗歌,按要求作答。
水龙吟①•过南剑双溪楼
辛弃疾
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人言此地,夜深长见,斗牛光焰。我觉山高,潭空水
冷,月明星淡。待燃犀下看,凭栏却怕,风雷怒,鱼龙惨。
峡束苍江对起,过危楼,欲飞还敛。元龙②老矣!不妨高卧,冰壶凉簟久千古兴亡,百
年悲笑,一时登此。问何人又却,片帆沙岸,系斜阳缆?
【注释】:①此词写于南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辛弃疾53岁,闲居11年后被起用,
又受到主和派诬陷而落职。②元龙:陈元龙,三国时人,为人忠亮高爽,有扶世济民大志。
③冰壶凉簟:喝冷水,睡凉席,形容隐居自适的生活。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词的上片作者一登上楼头,便举头望西北,由翻卷的“浮云”,联想到国土的沦陷。
B.“斗牛光焰”与《赤壁赋》中“徘徊于斗牛之间”的“斗牛”相同,都指斗宿和牛宿。
C.下片“峡束苍江对起”三句,写双溪冲击峡谷激起巨大的浪花,仿佛要将水边之楼冲倒
湮没。
D.本词即景抒情,以小见大,借''一时登览”抒“千古兴亡,百年悲笑”。
(2)“我觉山高"七句是如何描写双溪夜景的。
(3)本词中有“元龙老矣!不妨高卧,冰壶凉簟”的慨叹,《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
有“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反问,两句表达的情感是否相同?请结合诗句分析。
第4页共21页
14.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作答。(9分)
西江月
苏轼
顷在黄州,春夜行新水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
及觉己晓,乱山攒拥,流水锵然,疑非尘世也。书此语桥柱上。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照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序叙事简洁,写出地点、时间、景物以及作者的感受,充满了诗情画意。
B.作品开篇就以“照野”呈现了无限的空间,与诗人旷达的襟怀融合在一起。
C.“杜鹃春晓”抓住杜鹃在黎明的一声啼叫,写出空山春晨的喧闹和生机。
D.词人借酒消愁,斜卧在绿杨桥上,流露出了他因乌台诗案被贬的郁结的内心。
(2)简要赏析词人如何来表现出黄州春景清新明丽的自然之美。(6分)
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8分)
即事①
杜甫
暮春三月巫峡长,晶晶②行云浮日光。
雷声忽送千峰雨,花气浑如百和香。
黄莺过水翻回去,燕子衔泥湿不妨。
飞阁卷帘图画里,虚无只少对潇湘。
[注]①这首诗是杜甫客居夔州(今重庆奉节)时所作。②晶晶(xiAo):又作“皎皎”,洁白明
亮貌。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无獭的一项是()(2分)
A.首句“长”字,统领全诗,把夔州暮春三月和峥嵯险长的“巫峡”联系在一起,突出峡中的
暮春较其他地方似更长。
B.第五、六句写过水翻回的黄莺与冒雨衔泥的燕子,以黄莺的狼狈、娇弱,衬托燕子不惧
第5页共21页
风雨的豪壮。
C.诗人充分调动感官写景,既有“黄莺过水”“燕子衔泥”的视觉形象,又有“雷声忽送'’的听
觉形象和“花气百合香”的嗅觉形象。
D.尾联上句实写“飞阁卷帘”,总结即景风光,指出美景尽在图画中;下句忽然荡开作结,
写出了峡中美景的不足。
(2)“雷声忽送千峰雨,花气浑如百和香”这一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2分)
(3)本诗与杜甫同一年所作的《登高》相比,请说出在思想情感上有什么不同?(4分)
第6页共21页
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代诗歌阅读刷题练习题汇编•教师版
14.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作答。
寄微之三首(其三)®
白居易
去国日已远,喜逢物似人。
如何含此意,江上坐思君。
有如河岳气②,相合方氛氯。
狂风吹中绝,两处成孤云。
风回终有时,云合岂无因?
努力各自爱,穷通我尔身。
【注】①此诗是白居易赴任江州司马途中所作,微之即元稹,此时被贬通州司马。②河
岳气:犹言江山之气。氛氯:阴阳二气会合之状。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氐触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诗人遥寄朋友微之之作,两人此时处境相似,都不得志,且天各一方。
B.诗人在被贬谪的困境中还为友人的命运深感忧虑,约定将来与友人在他乡重逢。
C.诗人用“河岳气”两句形容二人如山水气象般情意投合,相聚时格外和乐融洽。
D.诗中很多词句具有象征意味,象征手法增添了语言的形象性,使诗歌意蕴深刻。
(2)简析“狂风吹中绝,两处成孤云”一句中“狂风”和“孤云”的象征含义。
(3)本诗与《琵琶行》都是白居易被贬江州司马时期抒发人生感慨的作品,但是本诗末两
句与“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有所不同,请结合诗人具体处
境简要分析。
【答案】(1)B(2)“狂风”暗指朝廷中落井下石的小人,“孤云”代指各处一方的朋友。
“狂风”与“孤云”有象征意味,委婉地表现出两人被贬分离的艰难处境。
(3)①本诗为诗人赴任江州司马路上所作,末两句勉励自己和朋友无论困窘或通达都当努
力自爱,虽不得志但仍积极旷达。②《琵琶行》是诗人谪居卧病江州所作,“同是天涯沦落
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流露出同病相怜之感,对琵琶女身世遭遇的深切同情,对自己遭贬被
埋没的愤懑之情。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赏析诗歌内容的能力。
B.“约定将来与友人在他乡重逢”说法错误。诗中有“风回终有时,云合岂无因”句,意思
是相会终有时,有劝勉之意,并没有约定。
故选Bo
第7页共21页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意象的能力。
“狂风吹中绝,两处成孤云”意思是,然而狂风将氛氯的江山之气吹散,合在一起的云雾也
变成两片孤云。用狂风吹散云气来象征着两人被贬相隔千里的命运。因此,狂风暗指朝廷中
落井下石的小人。孤云代指各处一方的朋友。“狂风”与“孤云”有象征意味。委婉地表现
出两人被贬分离的艰难处境。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把握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
本诗为白居易赴任江州司马路上所作,末两句“努力各自爱,穷通我尔身”,意思是你我相
隔千里,各自珍重吧!“穷通”指仕途的困厄与显达。意思是虽然现在我俩不得志,被贬两
地做司马小官,但是谁能知道你我不会重振仕途,走向显达呢?尾联表达了虽然不得志但是
对未来仍然抱有期望,也表达了对友人的劝诫与鼓励。
《琵琶行》是诗人谪居卧病江州所作,“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意思是说,同
样都是天涯沦落的可怜人,今日相逢何必问是否曾经相识!表达了作者对琵琶女不幸遭遇的
同情。作者和琵琶女命运相似,同病相怜。琵琶女当年色艺双全,但年老色衰,最后落得独
守空船的结果;而作者年轻时才华横溢,但也被贬官京外,沦落到蛮荒地带,抒发了作者谪
居江州后不得志的愤懑之情。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①
[唐]岑参
君不见走马川②,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您西门伫献捷。
【注释】①岑参在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官时,封常清出兵去征播仙,诗人写此诗为封送行。
②走马川:又名左末河,今之车尔成河,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③车师:唐安西都
护府所在地,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具。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一
A.“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围绕“风”字落笔,走马川、雪海边,
第8页共21页
黄沙飞扬,遮天蔽日,不着“风”字,而风之猛烈,如在目前。
B.“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三句写夜间行军所见之景,
化静为动,狂风咆哮,石大如斗,战士们在风中无畏前行。
C.“金山西见烟尘飞”句中,“烟尘飞”三字形容报警的烽烟同匈奴铁骑卷起的尘土一
起飞扬,既表现了匈奴军旅的气势,也说明唐军早有戒备。
D.这首诗极力夸张,给人雄浑壮美之感,由于诗人有边疆生活的经验,故而此诗能“奇
而实确”,真实动人。
15.鉴赏“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16.结合诗句分析,此诗塑造了西征将士怎样的形象?
14~16.【答案】B、、
【解析】(1)B.“化静为动”有误,这些描写本身就是动态的;“战士们在风中无畏前行”
理解有误,还有在乱石滚动的环境中前行。
故选:B.
(2)最后三句“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是说“敌军听到
大军出征应胆惊,料他不敢与我们短兵相接,我就在车师西门等待报捷”。从“应胆慑”“料
知”可知,此处是虚写,作者料想敌军闻风丧胆,不敢与唐军短兵相接,并预祝唐军凯旋,
表达了作者对官军将士的信心与美好祝愿。
(3)诗人一开始就写到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
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中间写到''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
幕中草檄砚水凝”。通过写边塞之地的极寒以及黄沙漫天,斗大之石被风吹起等表现自然环
境的恶劣,以此来衬托唐军将士们不畏艰险,保家卫国的豪情。“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
行戈相拨”写的是“将军身著铠甲夜里也不脱,半夜行军戈矛彼此碰撞”。以夜不脱甲,写
将军重任在肩,以身作则。写半夜行军,从“戈相拨”的细节可以想见夜晚一片漆黑,和大
军衔枚疾走、军容整肃严明的情景。通过写典型环境和军旅生活的细节表现将军重任在肩,
以身作则,也表现出士兵们军容整肃严明,骁勇善战。
答案:
(1)B
(2)虚写。想象敌军闻风丧胆,唐军凯旋的画面,表现出唐军将士勇武无敌。
(3)通过边地恶劣的自然环境衬托唐军充满不畏苦寒与艰险,斗志昂扬及高昂的爱国的精
神;通过典型环境和军旅生活的细节表现将军重任在肩,以身作则,士兵军容整肃严明,骁
勇善战。
译文:
第9页共21页
您难道不曾看见吗?那辽阔的走马川紧靠着雪海边缘,茫茫无边的黄沙连接
云天。轮台九月整夜里狂风怒号,到处的碎石块块大如斗,狂风吹得斗大乱石满地走。这时
匈奴牧草繁茂军马肥,侵入金山西面烟尘滚滚飞,汉家的大将率兵开始征西。将军身著铠甲
夜里也不脱,半夜行军戈矛彼此碰撞,凛冽寒风吹到脸上如刀割。马毛挂着雪花还汗气蒸腾,
五花马的身上转眼结成冰,营幕中写檄文砚墨也冻凝。敌军听到大军出征应胆惊,料他不敢
与我们短兵相接,我就在车师西门等待报捷。
赏析:
岑参诗的特点是意奇语奇,尤其是边塞之作,奇气益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
京》是奇而婉,侧重在表现边塞绮丽瑰异的风光,给人以清新俊逸之感;这首诗则是奇而壮,
风沙的猛烈、人物的豪迈,都给人以雄浑壮美之感。诗人在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官时,封常清
出兵去征播仙,他便写了这首诗为封送行.
为了表现边防将士高昂的爱国精神,诗人用了反衬手法,抓住有边地特征的景物来状写
环境的艰险,极力渲染、夸张环境的恶劣,来突出人物不畏艰险的精神。诗中运用了比喻、
夸张等艺术手法,写得惊心动魄,绘声绘色,热情奔放,气势昂扬。
首先围绕“风”字落笔,描写出征的自然环境。这次出征将经过走马川、雪海边,穿进
戈壁沙漠。”平沙莽莽黄入天”,这是典型的绝域风沙景色,狂风怒卷,黄沙飞扬,遮天蔽
日,迷迷蒙蒙,一派混沌的景象。开头三句无一“风”字,但捕捉住了风“色”,把风的猛
烈写得历历在目。这是白天的景象。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对风由暗写转入明写,行军由白
日而入黑夜,风“色”是看不见了,便转到写风声。狂风像发疯的野兽,在怒吼,在咆哮,
“吼”字形象地显示了风猛风大。接着又通过写石头来写风。斗大的石头,居然被风吹得满
地滚动,再著一“乱”字,就更表现出风的狂暴。“平沙莽莽”句写天,“石乱走”句写地,
三言两语就把环境的险恶生动地勾勒出来了。
下面写匈奴利用草黄马肥的时机发动了进攻,“金山西见烟尘飞”中“烟尘飞”三字,
形容报警的烽烟同匈奴铁骑卷起的尘土一起飞扬,既表现了匈奴军旅的气势,也说明了唐军
早有戒备。下面,诗由造境转而写人,诗歌的主人公一一顶风冒寒前进着的唐军将士出现了。
诗人很善于抓住典型的环境和细节来描写唐军将士勇武无敌的飒爽英姿。如环境是夜间,“将
军金甲夜不脱”,以夜不脱甲,写将军重任在肩,以身作则。“半夜军行戈相拨”写半夜行
军,从“戈相拨”的细节可以想见夜晚一片漆黑,和大军衔枚疾走、军容整肃严明的情景。
写边地的严寒,不写千丈之坚冰,而是通过几个细节来描写来表现的。“风头如刀面如割”,
呼应前面风的描写;同时也是大漠行军最真切的感受。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战马在寒风中奔驰,那蒸腾的汗水,立刻在马毛上
凝结成冰。诗人抓住了马身上那凝而又化、化而又凝的汗水进行细致的刻画,以少胜多,充
第10页共21页
分渲染了天气的严寒,环境的艰苦和临战的紧张气氛。“幕中草檄砚水凝”,军幕中起草檄
文时,发现连砚水也冻结了。诗人巧妙地抓住了这个细节,笔墨酣畅地表现出将士们斗风傲
雪的战斗豪情。这样的军队必然无人能敌。这就引出了最后三句,料想敌军闻风丧胆,预祝
凯旋而归,行文就象水到渠成一样自然。
全篇奇句豪气,风发泉涌,由于诗人有边疆生活的亲身体验,因而此诗能“奇而入理”,
“奇而实确”,真实动人。
全诗句句用韵,除开头两句外,三句一转韵,这在七言古诗中是不多见的。全诗韵位密
集,换韵频数,节奏急促有力,情韵灵活流宕,声调激越豪壮,有如音乐中的进行曲。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
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
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
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句的能力。首先弄懂所给句子的基本意思,进而把握住其内
容、情感内涵;注意从语言特点出发;注意从表达技巧出发:注意从句子位置出发。
(3)本题考查赏析诗中人物形象的能力。要在理解全诗内容的基础上重点把握能够展现人
物形象的诗句并做分析,最后总结将士们的形象。
如何鉴赏诗歌:
(-)关注标题,明确内容和情感
标题是解读诗歌内容和形式的关键。因为诗歌的标题一般交代时间、地点、人物、情感倾向
等,可以揭示思想内容,可以让人明了是哪一类诗歌,进而明了全诗的结构及表现手法等,
便于快速理解诗歌。
(二)关注作者,知人论世多关联
读诗讲究“知人论世”,所以,一定要重视诗歌的作者。要尽量了解作者的身世、所处的时
代特点,及创作倾向、主要内容、作品风格特点等。
(三)关注注释隐含义
高考所选诗歌大多附有注释。注释或解释疑难词语、地名,帮助考生读懂诗句;或介绍写作
背景,暗示诗歌的思想主题;或介绍相关诗句,帮助考生理解诗歌用典或意境;或介绍作者,
暗示诗歌的思想情感或写作风格。
(四)关注意象寄托意
意象是诗人思想感情的寄托,古人写诗喜欢用一些意象传达大致相同的思想感情。
(五)关注关键词句情感意
关键词主要是名词、动词、形容词,它们通常体现诗人思想情感或暗示主旨。情感往往体现
在只言片语上,要善于把握这样的词句,借此领悟情感。
第11页共21页
14.阅读下面的宋词,按要求作答。(8分)
念奴娇•海云四敛
【南宋】张孝祥①
海云四敛,太清楼,极目一天秋色。明月飞来云雾尽,城郭山川历历。良夜悠悠,西风
袅袅,银汉冰轮侧。云霓三弄,广寒宫殿长笛。
偏照紫府瑶台,香笼玉座,翠霭迷南北。天上人间凝望处,应有乘风归客。露滴金盘,
凉生玉宇,满地新霜白。壶中清赏,画檐高挂虚碧。
【注释】①张孝祥(1132年—1170年),字安国,别号于湖居士,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乌
江镇)人。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他善诗文,尤工于词,其风格宏伟豪放,为“豪放派”
代表作家之一。
⑵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1E项的一项是(3分)
A.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用“酣眠”和"小睡”来拟写月光流照的情态,本词上片所写的月
照之态正与“小睡”相符。
B.本词中的“城郭山川历历”与崔颍《黄鹤楼》中的“晴川历历汉阳树”都是写景物清晰可辨,
但所借助的光照条件各不相同。
C.词人的想象驰骋天地,上片结尾虚写广寒宫内三弄笛音,良夜添意趣;下片结尾实写楼
檐斜逸浮于天际,句中有画意。
D.本词所描绘的情境与词人《念奴娇・过洞庭》中所写的“表里俱澄澈“相类,且不单写景,
也是词人理想人格的外显。
⑵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良夜悠悠,西风袅袅,银汉冰轮侧(2分)
⑶请指出词人借笔下之景表现了怎样的胸怀和情致?(3分)
【分析】(1)此题考查理解和赏析词句的能力。需要掌握课本知识,细读题干,
进行判断。
(2)此题考查鉴赏诗词意境的能力。需要掌握鉴赏诗歌形象意境的基本知识,
抓住一点进行赏析。
(3)此题考查理解作者情感的能力。需要找到词眼,找到表达词人思想感情的
关键词,进行分析总结。
【解答】(1)A.朱自清的“小睡”指月光朦胧,本词的月光是朗照,两者不同。
故选Ao
(2“良夜悠悠,西风袅袅,银汉冰轮侧”,此句很有画面感,初秋时节,绵绵长
夜,金风徐吹,星空似水。银河遥卧九天,明月似澄澈的冰轮,轻轻辗过天河岸
第12页共21页
边,把凉爽的秋气带到人间。句中从时空两个角度,描绘了星月交辉的秋夜图,
其中叠字使画面境界开阔,意趣横生。同时寓情于景,表达作者内心澄彻、愉悦
悠闲的心情0
(3)“清赏”是本词的词眼,即欣赏这幽雅的景致。“极目一天秋色”写出天空高
远,碧天与秋色交融的秀美景色;“良夜悠悠,西风袅袅,银汉冰轮侧''写出晚上
凉风习习,天空月光明照、星辉闪烁。这些美景寄寓了词人光明磊落、襟怀坦荡
的心胸和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美好情致。
答案:
(1)A
(2)此句寓情于景,从时空两个角度描绘了星月交辉图,表达词人内心澄彻、
闲适愉悦的心情。
(3)词人借笔下之月色星辉相映的美景表达词人光明磊落、襟怀坦荡的心胸和
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美好情致。
译文:
登上太青楼,只见海上云开雾散,放眼望去,天地秋色满目。明月升空云雾散
尽,城市和高山大河历历在目。夜色美好而漫长,凉爽的秋风袅袅吹来,天上的
星星在明亮的月亮旁闪烁。此时长笛《梅花三弄》声声,响彻云霄,直达广寒宫。
想象着月光照耀紫府瑶台,香雾在玉座旁缭绕,绿色的香雾迷漫在四周。凝望
天上的人中,应该有希望乘风归去的苏东坡。清露滴在金色的盘中,清凉之气布
满洁白的殿宇,满地洁白明亮像新凝的白霜。边饮酒边欣赏这幽雅的景致,挑角
的画檐挂在高高的碧空中。
赏析:
上片,叙述登楼的时间、地点,云开雾散,秋天一碧,天空高远。首先描绘一
幅秋水长天一色的壮美景色,此为仰视。不久天色暗沉,明月飞驰而来,俯视月
下的城镇山川,清晰可见,历历可数。紧接着“良夜悠悠,西风袅袅,银汉冰轮
侧''从视觉、触觉方面写出美好的夜色、清爽的秋风、月亮划过银河的秋夜图景,
表达词人闲适、愉悦的心情。“云霓三弄,广寒宫殿长笛”从声音的角度描写月色
下笛声悠扬清亮,响彻夜空,直达广寒宫,此为过片,承上启下,描写由实入虚,
引出下片对天上紫府瑶台的神往。
下片运用想象,描绘仙人居所在月光照耀下香雾缭绕迷蒙景象,不但自己向往
天上神仙,还有想乘风归去的苏东坡,此处用典,源自《水调歌头•明月几时》
第13页共21页
中“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露滴金盘”也是一典故,相传
汉武帝好神仙,造通天台,以金盘承露、和玉屑服之以求长生不老。在此词人,
想象汉武帝的承露盘会在此时接下能让人长生的露水,借以表达词人赏月之时间
长久,不觉露湿霜重。最后一句,夜深寒意四起,词人再次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继续欣赏无边的月色,只见挑起的屋檐高高地悬挂在澄碧的天空中。以景结语,
寓情于景,对天宇澄碧的月色的喜爱,也寄寓了词人胸怀胆荡、为人光明磊落的
情怀。
【点评】如何鉴赏诗歌:
(-)关注标题,明确内容和情感
标题是解读诗歌内容和形式的关键。因为诗歌的标题一般交代时间、地点、人物、
情感倾向等,可以揭示思想内容,可以让人明了是哪一类诗歌,进而明了全诗的
结构及表现手法等,便于快速理解诗歌。
(二)关注作者,知人论世多关联
读诗讲究“知人论世”,所以,一定要重视诗歌的作者。要尽量了解作者的身世、
所处的时代特点,及创作倾向、主要内容、作品风格特点等。
(三)关注注释隐含义
高考所选诗歌大多附有注释。注释或解释疑难词语、地名,帮助考生读懂诗句;
或介绍写作背景,暗示诗歌的思想主题;或介绍相关诗句,帮助考生理解诗歌用
典或意境;或介绍作者,暗示诗歌的思想情感或写作风格0
(四)关注意象寄托意
意象是诗人思想感情的寄托,古人写诗喜欢用一些意象传达大致相同的思想感
情。
(五)关注关键词句情感意
关键词主要是名词、动词、形容词,它们通常体现诗人思想情感或暗示主旨。情
感往往体现在只言片语上,要善于把握这样的词句,借此领悟情感。
14.阅读下面这首诗歌,按要求作答。
水龙吟①•过南剑双溪楼
辛弃疾
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人言此地,夜深长见,斗牛光焰。我觉山高,潭空水
冷,月明星淡。待燃犀下看,凭栏却怕,风雷怒,鱼龙惨。
峡束苍江对起,过危楼,欲飞还敛。元龙®老矣!不妨高卧,冰壶凉簟咒千古兴亡,百
年悲笑,一时登此。问何人又却,片帆沙岸,系斜阳缆?
第14页共21页
【注释】:①此词写于南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辛弃疾53岁,闲居11年后被起用,
又受到主和派诬陷而落职。②元龙:陈元龙,三国时人,为人忠亮高爽,有扶世济民大志。
③冰壶凉簟:喝冷水,睡凉席,形容隐居自适的生活。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词的上片作者一登上楼头,便举头望西北,由翻卷的“浮云”,联想到国土的沦陷。
B.“斗牛光焰”与《赤壁赋》中“徘徊于斗牛之间”的“斗牛”相同,都指斗宿和牛宿。
C.下片“峡束苍江对起”三句,写双溪冲击峡谷激起巨大的浪花,仿佛要将水边之楼冲倒
湮没。
D.本词即景抒情,以小见大,借“一时登览”抒“千古兴亡,百年悲笑”。
(2)“我觉山高"七句是如何描写双溪夜景的。
(3)本词中有“元龙老矣!不妨高卧,冰壶凉簟”的慨叹,《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
有“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反问,两句表达的情感是否相同?请结合诗句分析。
【答案】(1)C(2)从远到近,由高及低,动静结合,视听结合。
(3)相同,都表达了报国无门的悲叹。“元龙老矣”,借陈元龙的典故说自己老了,还不如
归隐,用反语表达自己报国无门的抑郁愤懑;“廉颇老矣”,借廉颇老了还有人要起用他,而
自己却无人过问,慨叹报国无门。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C.“仿佛要将水边之楼冲倒湮没”理解错误。下片“峡束苍江对起”三句的意思是:两边的
高山夹峙着苍江之水,致使东溪与西溪奔涌的浪花相互碰撞,激起的浪花越过高楼,想飞过
山去,但最终还是回漩激荡过后平缓收敛而作罢。
故选C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写作手法的分析能力。
“我觉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写作者觉得这里的山高而阻隔了一切,剑潭空旷无剑而
潭水冰冷,月亮明亮却星光惨淡,这是描写的远景。而下文中“待燃犀下看,凭栏却怕,风
雷怒,鱼龙惨”,则是作者想要点燃犀牛角,下到水中看看,可是刚靠近栏杆却又害怕起来,
害怕空中风雷忽然震怒,水中的鱼龙飞跃而变得更加狠毒凶残,这是对近景的描写。所以作
者采用了从远到近的写作顺序。
而“我觉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是作者仰视的结果,“待燃犀下看,凭栏却怕,风雷
怒,鱼龙惨”中“下看”表明是俯视,所以作者的观察顺序为由高及低。
“山”“潭水”“星月”都是相对静止的事物,而“燃犀”“风雷”以及潭中的鱼类都是运动
的。所以作者此处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
第15页共21页
最后,“我觉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以及“待燃犀下看"“鱼龙惨”等是作者通过眼睛
看到情景,“风雷怒”是作者听到风声和雷声,是听到的声音。所以词中运用了视听结合
的手法。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元龙老矣”中“元龙”指三国时的陈登,作者此处是借用陈元龙的典故来表达自己报国无
门的悲叹。陈登作为三国时的著名人物,凭借自己的才智,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对安定当
时的社会贡献颇多。作者以陈元龙自比,是感叹自己虽然身负奇才,却无处施展,只能在闲
居中慢慢老去。所以此处作者借陈元龙的典故说自己老了,还不如归隐,用反语表达自己报
国无门的抑郁愤懑。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也是借用战国时赵国
名将廉颇的典故,廉颇虽然年老,但仍可以一战,却因受到小人的陷害而无法为国效力,作
者当时的处境与廉颇相似,所以此处借廉颇老了还有人要起用他,而自己却无人过问,慨叹
报国无门。
所以两词所表达的情感相同,都表达了报国无门的悲叹。
14.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作答。(9分)
西江月
苏轼
顷在黄州,春夜行新水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
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锵然,疑非尘世也。书此语桥柱上。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疆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序叙事简洁,写出地点、时间、景物以及作者的感受,充满了诗情画意。
B.作品开篇就以“照野”呈现了无限的空间,与诗人旷达的襟怀融合在一起。
C.“杜鹃春晓”抓住杜鹃在黎明的一声啼叫,写出空山春晨的喧闹和生机。
D.词人借酒消愁,斜卧在绿杨桥上,流露出了他因乌台诗案被贬的郁结的内心。
(2)简要赏析词人如何来表现出黄州春景清新明丽的自然之美。(6分)
14.(共9分)
(1)C(3分)
第16页共21页
(2)(共6分)①使用叠词,用“弥弥”形容“浅浪”,把春水涨满、溪流汩汩的景象表现
出来了。“隐隐”形容云层,写出云层隐隐约约地在若有若无之间,映衬了月色的皎洁。
②侧面烘托,“我欲醉眠芳草”通过词人不胜酒力,等不及卸下马鞍赣,即欲眠于芳草,侧
面烘托此处芳草之幽美、清新。
③借喻,将月色喻为美玉,突出皎洁月色之下周遭环境的清丽、静谧、纯洁。
④以动衬静,通过杜宇在黎明的一声啼叫,衬托出了野外春晨的静谧、清幽。
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8分)
即事少
杜甫
暮春三月巫峡长,晶晶②行云浮日光。
雷声忽送千峰雨,花气浑如百和香。
黄莺过水翻回去,燕子衔泥湿不妨。
飞阁卷帘图画里,虚无只少对潇湘。
[注]①这首诗是杜甫客居夔州(今重庆奉节)时所作。②晶晶(xiao):又作“皎皎”,洁白明
亮貌。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氐硬的一项是()(2分)
A.首句“长”字,统领全诗,把夔州暮春三月和峥昧险长的“巫峡”联系在一起,突出峡中的
暮春较其他地方似更长。
B.第五、六句写过水翻回的黄莺与冒雨衔泥的燕子,以黄莺的狼狈、娇弱,衬托燕子不惧
风雨的豪壮。
C.诗人充分调动感官写景,既有“黄莺过水”“燕子衔泥”的视觉形象,又有“雷声忽送''的听
觉形象和“花气百合香”的嗅觉形象。
D.尾联上句实写“飞阁卷帘'',总结即景风光,指出美景尽在图画中;下句忽然荡开作结,
写出了峡中美景的不足。
(2)“雷声忽送千峰雨,花气浑如百和香”这一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2分)
(3)本诗与杜甫同一年所作的《登高》相比,请说出在思想情感上有什么不同?(4分)
【分析】(1)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
握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
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
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内容的基本能力。首先,根据描述景物和场面以及
第17页共21页
人物活动等特点进行分层;接着,提取几个概括性词语分点概括几幅画面;最后,
结合诗句分析各个画面内容。
(3)本题的考点是比较分析诗歌的意境和思想情感。首先要把这两句诗发在原
诗中理解,再读懂这两句诗的意思,以及运用的艺术手法和诗人的情感抒发。分
析时不能笼统的答表达了作者或感伤或愉悦的感情,要说具体,再结合所涉及到
表达思想感情的诗句作具体的分析。
【解答】(1)A.“首句,长,字,统领全诗”错误,“长”字没有统领全诗。只是把暮
春和“巫峡长”联系起来,似乎峡中的暮春三月也较其他地方的暮春三月为长,这
就一反惜春的老调,有了新意。
故选:Ao
(2)“雷声忽送千峰雨,花气浑如百和香'’的意思是:突然传来雷声,马上就下
起大雨,天地之间,高山群峰都笼罩在苍茫雨中,大雨骤聚骤散,清新的空气中
马上充满了各种花香。上句“雷声忽送千峰雨”是兀起之笔,也反映了彼时彼地忽
晴忽雨的实际风光。而且,正是这一句,写出了壮丽场面。凡写暮春风光,即使
能够避免哀愁,却也不易写得壮丽。雷雨千峰,却正是一种壮丽的场面。下句“花
气浑如百和香”是由雨写花。如按老套,就会有雨打花落,或者湿花垂枝之类。
杜甫摒却这些,却采用前人写雨后花更艳的意境,这里杜甫稍作变化,写雨后花
气更浓,描绘一幅壮丽明快的暮春山居图。
(3)《登高》中杜甫以登高见闻,紧扣秋天的季节特色,描绘了江边空旷寂寥
的景致。前两联极力描写秋景,直到颈联,才点出一个“秋”字。"独登台”,则表
明诗人是在高处远眺,这就把眼前景和心中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常作客”,
指出了诗人飘泊无定的生涯。“百年”,本喻有限的人生,此处专指暮年。“悲秋”
两字写得沉痛。秋天不一定可悲,只是诗人目睹苍凉恢廓的秋景,不由想到自己
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故生出无限悲愁之绪。尾联对结,并分承五六两句。
诗人备尝艰难潦倒之苦,国难家愁,使自己白发日多,再加上因病断酒,悲愁就
更难排遣。抒发了诗人在重阳佳节登高望远下,穷困潦倒、年老多病、漂泊无依、
国事多艰的愁苦沉郁之情。
《即事》一诗,诗人借“虚无只少对潇湘”一句抒写漂泊之感,不能去潇湘的惆怅,
尾联前一句是对眼前之景的总结,而后一句则表达了他对潇湘的向往。杜甫离开
成都原本是打算出峡,东下潇湘,却在夔州滞留了将近两年,夔州风景秀丽,清
新的空气中充满了各种花香,可见更多是乐观不改、喜爱春色的生活态度的流露。
译文:
巫峡的暮春三月似乎要比其他地方长一些,上空的白云随风疾行,映着日
第18页共21页
光,很是明亮。
突然传来雷声,马上就下起大雨,天地之间,高山群峰都笼罩在苍茫雨中,
大雨骤聚骤散,清新的空气中马上充满了各种花香。
娇弱的黄莺遇到雷雨,惊恐翻回,栖止不定;而燕子就不同了,它冒雨劳
作,迎风飞翔。
打开我窗前的卷帘,眼前就是一幅美丽的画卷,峡中的风景图画是壮丽的,
山高水险,雷雨千峰,但还缺少潇湘洞庭的广阔浩茫。
赏析:
旧时注释家都称赞此诗“写景之妙”,清代的黄生说这首诗“可作暮春山居图
第一句,“暮春三月巫峡长自重庆奉节到湖北宜昌之间的长江两岸,层峦
叠嶂,无处不峡,其中最险者称“三峡晋代左思的《蜀都赋》中就写道:“经
三峡之峥崂。”但历代关于三峡的名称的说法不一,如明月峡、黄牛峡也曾被列
入三峡中,在杜诗中也有.“三峡传何处'’的发问句。通常习惯上把瞿唐峡、巫峡和
西陵峡称为三峡。在三峡中,巫峡数长,所谓“巴东三峡巫峡长暮春,春将过
去。在唐代以前,南北朝人写诗,不时表达惜春的感情,如“无令春色晚”,“处
处春心动,常惜光阴移”,"不愁花不飞,倒畏花飞尽”,等等。杜甫写“暮春三月
巫峡长”,把暮春和“巫峡长”联系起来,似乎峡中的暮春三月也较其他地方的暮
春三月为长,这就一反惜春的老调,有了新意。
第二句,“皎皎行云浮日光”。清代著名杜诗注家仇兆鳌解释道:“云浮日光
而过,其色皎皎然,雷雨将作矣。”仇氏的意思是说诗人写这第二句是为了引出
写雷雨的第三句。清代另一位注家杨伦也作同样的理解。按照一般的诗法观念,
说七言律的第二句引出第三句,或者说第三句承应第二句,大致无错。但对于大
诗人的作品,却也不能一概地用诗法模式去套,从而作出刻板的解释。杜甫的这
首《即事》诗是拗体七律,对拗体诗,前人常从它的平仄、黏连等形式不合常规
律诗的格律这点上作解释。杜甫的拗体诗不仅在平仄形式上表现为“拗”,就是在
诗意的起承转合上也会表现出“拗这首《即事》诗的第二句未必就是起到引出
第三句的作用,而且,“皎皎”是形容皎明之貌,陶渊明诗句“皎皎川上平“,即为
例证。杜甫写皎白的行云轻疾而过,并不是写阴云密布,所以仇氏“雷雨将作矣”
的见解未必正确.
第二联的上句“雷声忽送千峰雨”是兀起之笔,也反映了彼时彼地忽晴忽雨的
实际风光。而且,正是这一句,写出了壮丽场面。凡写暮春风光,即使能够避免
哀愁,却也不易写得壮丽。雷雨千峰,却正是一种壮丽的场面。
第二联的下句“花气浑如百和香”是由雨写花。如按老套,就会有雨打花落,
第19页共21页
或者湿花垂枝之类。杜甫摒却这些,却采用前人写雨后花更艳的意境,李世民《咏
雨》诗就写“花沾色更鲜”,虞世南也有“山花湿更燃”的诗句。这里杜甫稍作变化,
写雨后花气更浓。关于“百和香”,宋代著名杜诗研究者赵次公引古诗“博山炉中
百和香,郁金苏合及都梁”,说明“百和香”是各种香物的混称。沈约《和刘雍州
绘博山香炉》也云:“百和清夜吐,兰烟四面充。”或谓在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枸杞采摘采摘技术与设备租赁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网络安全人才培养与输送合同2篇
- 二零二五版果园果树种植与农业技术培训服务合同样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采砂厂承包综合效益评估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版智能化住宅项目施工及造价管理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环保污水处理设备采购补充合同范本2篇
- 2025年新型城镇化项目场地租赁与开发建设合同范本2篇
- 二零二五版环保设施投资合作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交通事故车辆损失赔偿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特种车辆租赁及操作培训合同3篇
- 寒潮雨雪应急预案范文(2篇)
- DB33T 2570-2023 营商环境无感监测规范 指标体系
- 上海市2024年中考英语试题及答案
- 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24版)宣传海报
- 垃圾车驾驶员聘用合同
- 2025年道路运输企业客运驾驶员安全教育培训计划
-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线性代数(理工)》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版机床维护保养服务合同3篇
- 《论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执行能力”之认定》
- 工程融资分红合同范例
- 2024国家安全员资格考试题库加解析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