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广东省茂名市信宜金垌中学高一生物月考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线粒体和叶绿体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相同点是()①具有双层膜
②内部含有酶
③产生氧气④含有DNA和RNA⑤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A.①②④
B.①④⑤
C.①②③
D.②③④参考答案:B2.为了调查某一地区鼠群的数量,常采用“标志重捕法”。第一次捕获100只,并进行标志,然后放回原地区;过一段时间后,第二次捕获30只,其中有标志鼠2只。则可以推断该地区鼠群约为
A.200只
B.400只
C.1000只
D.1500只参考答案:D3.下列细胞器中,都具有双层膜结构的一组是
A.叶绿体和中心体
B.叶绿体和线粒体
C.高尔基体
D.线粒体和内质网参考答案:B4.图是某生物(2n=4)的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细胞含有中心体,该生物属于动物B.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的DNA都含有2条链C.①与④或②与③之间可能发生了交叉互換D.该细胞中有4对同源染色体、8条染色体参考答案:C【分析】根据题意,图示一个2n=4的生物的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由于细胞内染色体上没有染色单体,但每一极上的四条染色体有形态、大小相同的两对同源染色体,由此说明该细胞是一个正在进行有丝分裂到后期的细胞。由于细胞没有细胞壁但有中心体,说明该细胞是动物细胞。【详解】由图可知该细胞内含有两个中心体,且由图可知该细胞无细胞壁,属于动物细胞,A正确;DNA是双链结构,图中的每条染色体上均有一个DNA分子,2条DNA单链,B正确;由图可知该细胞为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图像,而交叉互换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C错误;着丝点分裂后细胞的每一极各有2对同源染色体,所以细胞中共有4对同源染色体,8条染色体,D正确。【点睛】关键:根据有丝分裂各分裂时期的特征确认该细胞的动物细胞正在发生有丝分裂且处于后期的图像。5.从细胞膜上提取了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入双缩脲试剂处理后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试剂并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参考答案:C6.动物细胞融合和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比较中,正确的是()A.诱导融合的方法完全相同
B.所用的技术手段完全相同C.都能形成杂种细胞
D.所采用的原理完全相同参考答案:C略7.鸭的羽色受两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C和c、T和t控制,其中基因C能控制黑色素的合成,c不能控制黑色素的合成。基因T能促进黑色素的合成,且TT和Tt促进效果不同,t能抑制黑色素的合成。现有甲、乙、丙三只纯合的鸭,其交配结果(子代的数量足够多)如表所示。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组合亲本(P)F1F2一白羽雌性(甲)×白羽雄性(乙)全为灰羽黑羽:灰羽:白羽=3:6:7二白羽雌性(甲)×黑羽雄性(丙)全为灰羽黑羽:灰羽:白羽=1:2:1A.控制羽色的两对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甲和乙的基因型分别为CCtt、ccTTC.若让组合一F2中的黑羽个体随机交配,则其子代出现白羽个体的概率是D.组合一F2的白羽个体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参考答案:C考点: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A、组合一的F2中黑羽:灰羽:白羽=3:6:7,为9:3:3:1的变形,据此可判断控制羽色的两对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项正确;B、组合一的F1基因型应为CcTt,甲和乙的基因型分别为CCtt、ccTT,B项正确;C、组合一F2中的黑羽个体基因型为CCTT、CcTT,它们随机交配,子代出现白羽个体的概率是,C项错误;D、组合一F2的白羽个体基因型为1ccTT、2ccTt、1cctt、1CCtt、2Cctt、,杂合子所占比例为,D项正确。故选:C。8.下列对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A.“H2O2在不同条件下分解”的实验中,自变量是O2的生成量B.“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因变量是pH的不同C.实验过程中对实验结果不会造成影响的因素称为无关变量D.观察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中,虽没有单独设置对照组但不违反对照原则参考答案:D【考点】细胞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及其原因;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分析】变量:实验过程中可以变化的因素称为变量.自变量:想研究且可人为改变的变量称为自变量.因变量: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变量称为因变量.无关变量:在实验中,除了自变量外,实验过程中存在一些可变因素,能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这些变量称为无关变量.【解答】解:A、“H2O2在不同条件下分解”的实验中,自变量是不同的条件,O2的生成量是因变量,A错误;B、“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不同的pH是自变量,B错误;C、无关变量在实验过程中对实验结果也会造成影响,故通常通过设置对照来排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如“H2O2在不同条件下分解”的实验中设置常温处理的试管作为对照组来排除环境温度对实验的干扰,C错误;D、观察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中,虽没有单独设置对照组,但有前后的自身对照,所以该实验遵循对照原则,D正确.故选:D.9.微生物的种类繁多,下列微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①青霉菌
②酵母菌
③蓝细菌
④大肠杆菌
⑤乳酸菌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参考答案:C10.下面是关于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A.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B.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般相同C.在相同环境中,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D.在相同环境中,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一定相同参考答案:D11.医生给病人输液时,常把药剂溶解于生理盐水(0.9%的NaCl溶液)中,而不是溶解于蒸馏水中。这是因为A.无机盐在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中是不可缺少的B.蒸馏水不含营养物质C.蒸馏水可增大细胞中自由水比例,使细胞代谢加快,加剧病情D.生理盐水能维持细胞的形态和功能,防止细胞过度吸水参考答案:D无机盐有维持细胞及生物体的渗透压,从而对维持细胞正常形态与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医生给病人输液时,常将药剂溶解于生理盐水中而不是溶于蒸馏水中,就是因为生理盐水可维持人体内环境渗透压的稳定,防止细胞过度吸水而涨破,所以D选项正确。12.对某一生物小分子进行样品分析,发现其含有
C、H、O、N、P等元素,这种生物小分子可能是(
)A.氨基酸
B.核酸
C.结晶牛胰岛素
D.脱氧核苷酸参考答案:D13.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水中微生物,若发现视野中微生物向图1所示方向游走,请问应该把载玻片向图2所示的哪个方向移动(
)Ks5uA.甲
B.乙
C.丙
D.丁参考答案:C14.某种牧草体内形成氰的途径为:前体物质→产氰糖苷→氰,基因A控制前体物质生成产氰糖苷,基因B控制产氰糖苷生成氰。表现型与基因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表:
表现型
有氰有产氰糖苷、无氰无产氰糖苷、无氰
基因型A__B__(A__和B__同时存在)A__bb(A存在,B不存在)aaB__或aabb(A不存在)
与氰形成有关的两对基因自由组合,若两个无氰的亲本杂交,F1均表现为有氰,则F1与基因型为aabb个体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A.有氰∶无氰=2∶1
B.有氰∶无氰=1∶2C.有氰∶无氰=3∶1
D.有氰∶无氰=1∶3参考答案:D略15.胰岛B细胞内某个DNA分子,已知在该DNA分子的一条链上G+C占60%,A占24%,则另一条链上A占整个DNA分子的碱基比例为A.60%
B.24%
C.8%
D.16%参考答案:C16.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病毒属于无成形细胞核的原核生物B.病毒是无细胞结构的生物C.病毒寄生于活细胞的表面D.只有在高倍显微镜下才可以看到病毒参考答案:B解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其结构甚至比原核细胞要简单得多,多数病毒由蛋白质外壳组成衣壳,其遗传物质核酸(DNA或RNA)被包围在其内;所有的病毒营寄生生活,离开宿主细胞,就难以长久生活和繁殖;由于病毒大小以纳米(nm,10-9m)计,因而光学显微镜下难以观察到,只有借助于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17.细胞中无机盐的主要存在形式是()A.原子
B.离子
C.分子
D.化合物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无机盐的主要存在形式是离子形式,少部分以化合物形式存在,B正确。考点:本题考查无机盐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18.如下图所示,是某研究小组利用过氧化氢酶探究H2O2分解条件而获得的实验结果。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一可以得出酶具有高效性B.图一bc段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底物数量(浓度)有限C.图二bc段产生的原因可能是过氧化氢酶数量(浓度)有限D.图三可以得出pH越小或越大酶活性越高参考答案:D图一中,加过氧化氢酶与加Fe3+相比加过氧化氢酶的一组反应速率快,说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故A正确;图一中bc段,随着时间的推移,产物的量不再增加,原因可能是底物数量(浓度)有限,故B正确;图二中bc段,随着过氧化氢浓度的升高,化学反应速率不再加快,原因可能是过氧化氢酶数量有限,故C正确;图三中,在一定范围内,随着pH的升高,酶活性逐渐增强,而超过最适PH后,随着PH的升高,酶活性逐渐降低,故D错误.【考点定位】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酶的特性19.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B.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C.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的每条染色体上都含有一个DNA分子D.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半来自父亲,一半来自母亲参考答案:C略20.用一般光学显微镜观察生物的细胞与组织,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用10倍物镜观察水绵玻片时,玻片与物镜的距离为0.5cm,若改用30倍物镜观察时,则玻片与物镜的距离应调整在1.5cm左右B.若载玻片上有d字母,则视野下呈现p字母C.观察向日葵叶片的保卫细胞时,若将玻片标本向右方移动,则视野下保卫细胞向左方移动D.视野下观察到眼虫游向右上方,则应将玻片向右上方移动以便追踪参考答案:A21.图为植物某叶肉细胞中两种膜结构以及发生的生化反应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1、2中的两种生物膜依次存在于线粒体和叶绿体中B.图1中的A是NADPH,图2中的B只来自丙酮酸C.两种生物膜除了产生上述物质外,还均可产生ATPD.影响图1、2中的两种膜上生化反应的主要外界因素分别是温度和光参考答案:C22.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可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含量很少,因此其作用不大B.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根据其作用不同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C.组成生物体的最基本元素是C,但其占细胞鲜重的比例不是最大的D.组成生物体有机物的元素均包括C、H、O、N,因此,它们构成基本元素参考答案:C【分析】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根据其含量不同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1)大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包括C、H、O、N、P、S、K、Ca、Mg;(2)微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包括Fe、Mn、Zn、Cu、B、Mo等。(3)无论鲜重还是干重,组成细胞的元素中C、O、H、N这四种元素含量最多;在干重中C元素含量最多,说明C是最基本的因素;在鲜重中O因素含量最多。【详解】A、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含量很少,但是其作用非常重要,如缺铁会导致贫血症发生,A错误;B、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根据其含量不同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B错误;C、组成生物体的最基本元素是C,但其占细胞鲜重的比例不是最大的,氧是占鲜重比例最大的元素,C正确;D、组成生物体有机物的元素均包括C、H、O,在糖类和脂肪中不含有N,D错误。故选C。23.鸡蛋煮熟后,蛋白质变性失活,这是由于高温破坏了蛋白质的()A.肽键 B.肽链 C.空间结构 D.氨基酸参考答案:C【考点】蛋白质变性的主要因素.【分析】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是蛋白质分子多样性的原因之一,鸡蛋煮熟的过程中由于高温破坏了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使蛋白质发生变性.【解答】解:A、高温不会破坏肽键,肽键断裂离不开酶的催化作用,A错误;B、温度不影响肽链的结构,肽链水解离不开酶的作用,B错误;C、高温破能够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使蛋白质发生变性,C正确;D、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鸡蛋煮熟后,蛋白质变性失活的过程氨基酸没有被破坏,D错误.故选:C.24.在唾液腺细胞中参与合成与分泌唾液淀粉酶的细胞器有()A.线粒体、中心体、高尔基体、内质网B.内质网、核糖体、叶绿体、高尔基体C.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线粒体D.内质网、核糖体、中心体、线粒体参考答案:C【考点】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分析】线粒体: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核糖体:蛋白质的“装配机器”,能将氨基酸缩合成蛋白质;内质网:是有机物的合成“车间”,蛋白质运输的通道;高尔基体:动物细胞中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植物中与有丝分裂中细胞壁形成有关.【解答】解:唾液淀粉酶体属于分泌蛋白,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为: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因此参与合成并分泌抗体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故选:C.25.若“淀粉→麦芽糖→葡萄糖→糖原”表示某生物体内糖类的某些转化过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此生物是动物,因为能将淀粉转化为糖原;②上述关于糖的转化不可能发生在同一生物体内,因为淀粉和麦芽糖是植物特有的糖,而糖原是动物特有的糖;③此生物一定是植物,因为它能含有淀粉和麦芽糖;④淀粉和糖原都是储存能量的多糖,麦芽糖是二糖.A.②③ B.①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参考答案:B【考点】糖类的种类和作用的综合.【分析】根据题意“淀粉﹣麦芽糖﹣葡萄糖﹣糖原”,在生物体中将淀粉分解最终合成糖原,可以看出是在动物体内完成的.【解答】解:①、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在动物的消化道内能将淀粉水解成麦芽糖,然后吸收,并在肝脏和肌肉中合成糖原,故①正确;②、此过程是将淀粉分解,最终合成糖原可以在动物体内完成,故②错误;③、植物体内虽然含有淀粉和麦芽糖,但是不能还有糖原,故③错误;④、在植物细胞中储能物质是淀粉,在动物细胞中储能物质是糖原,麦芽糖是二糖,故④正确.题干中①④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细胞的化学成分,熟记细胞化学成分的相关知识,理解糖类种类及相互转化内容.26.下列有关四分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每个四分体包含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四条染色单体(
)B.经过复制的同源染色体都能形成四分体C.基因重组现象可以发生在四分体时期D.四分体出现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参考答案:B略27.已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递质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递质立刻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递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
A.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B.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C.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抑制
D.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抑制参考答案:B28.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染色时先用甲基绿染液,再用吡罗红染液B.用8%的盐酸目的之一是使DNA与蛋白质分离,使DNA水解C.酒精灯烘干载玻片,可迅速杀死并固定细胞,防止细胞死亡时溶酶体对核酸的破坏D.用高倍显微镜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到呈绿色的染色体和呈红色的RNA分子
参考答案:C29.形成蛋白质分子结构的层次从小到大依次是 ①氨基酸
②C、H、O、N等元素
③氨基酸脱水缩合
④一条或几条多肽链连接在一起
⑤多肽
⑥蛋白质 A.②→①→③→⑤→④→⑥ B.①→③→②→④→⑥→⑤ C.②→①→⑥→③→④→⑤ D.②→①→③→④→⑥→⑤参考答案:A30.动物细胞与高等植物细胞的不同结构基础是高等植物细胞总是A.有叶绿体和细胞壁
B.有细胞壁和液泡C.有叶绿体和液泡
D.有细胞壁和无中心体参考答案:D31.下列有关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R基为-CH3和-C3H5O2的二肽分子中,H数目为6B.纤维素、血红蛋白的单体分别是葡萄糖和氨基酸C.DNA由两条核糖核苷酸链构成,RNA由一条脱氧核苷酸链构成D.脂肪既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又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参考答案:B32.研究人员测定了甲、乙、丙三种大分子化合物和动物X、植物Y体细胞干重中某些化学元素含量百分比(如下表),分析数据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元素CHONPCaSX55.997.7614.629.333.114.670.78Y43.576.2444.431.460.200.230.17甲73~7711~12.59~12
乙52~587~840~45
丙50~556.5~7.319~2415~24极少
极少A.同质量的物质甲彻底氧化分解时产生的能量多于乙和丙,因此甲是生物体内的主要能源物质B.生物个体X、Y的遗传物质不会是甲、乙、丙中的任何一种C.由于X体内钙的含量明显高于Y,说明X很可能有肌肉抽搐的症状D.X的细胞中C元素的含量很高,说明其体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甲参考答案:B33.人体细胞因某种原因改变了磷脂双分子层的排列,下列受到影响的细胞结构是(
)
①细胞膜②线粒体③核糖体④中心体⑤高尔基体⑥内质网⑦液泡⑧叶绿体⑨溶酶体
A.①②⑤⑥⑦⑧⑨
B.①②⑤⑥⑨
C.①②③④⑤⑥
D.③④⑤⑥⑨参考答案:B34.2016年7月23日,北京八达岭野生动物园东北虎园内,发生一起老虎伤人事件,可谓震惊异常.东北虎是陆地上最强大的食肉动物之一,当其捕食动物后,从动物体中获得化合物和元素,那么,东北虎和其所捕食动物体内的各种化学元素()A.种类差异很大,含量大体相同B.种类和含量差异都很大C.种类和含量都是大体相同的D.种类大体相同,含量差异很大参考答案:D【考点】1R:碳原子的结构特点.【分析】生物与非生物的化学元素的含量不同,体现了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体现了统一性;各种不同的生物所含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差异不大,但是含量差异明显;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各种不同的生物所含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基本相同,但是含量差异较大.故选:D.35.下列各项中,阐述生态系统的是A.一定区域内各种生物种群的总和
B.地球上全部生物的总和C.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D.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相互作用的自然系统参考答案:D36.关于效应T细胞作用的描述,最完整的一组是(
)①分泌淋巴因子
②呈递抗原
③识别抗原
④激活溶酶体酶
⑤与靶细胞结合A、①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参考答案:A略37.2011年5月15日,在国际田联钻石联赛上海站,中国飞人刘翔以13秒07夺冠,创造世界最好成绩。下列四项中,哪项能正确表示,刘翔在进行110米栏比赛时,肌细胞中ATP的变化(纵轴表示细胞中的ATP含量,横轴表示时间)。(
)参考答案:B38.鉴别一个细胞是动物细胞还是植物细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