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海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四)_第1页
2023年上海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四)_第2页
2023年上海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四)_第3页
2023年上海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四)_第4页
2023年上海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上海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四)年上海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四)全文共7页,当前为第1页。中考仿真试卷(四)2023年上海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四)全文共7页,当前为第1页。总分150分时间100分钟本卷共25题题号一二三四总分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综合运用作文得分一、文言文阅读(33分)(一)默写与运用。(13分)1.欲渡黄河冰塞川,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2.怀旧空吟闻笛赋,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3.__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4.《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达词人报国情怀和人生追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以下诗文,完成5-10题。(20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5.颈联中“闻笛赋”指______朝(代)的_______的《___________》,作者借“烂柯人”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4分)6.“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富含哲理你从中领悟到了什么?(2分)【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乙】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①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②,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③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④可乐也。(节选自王羲之《兰亭集序》)【注释】①修禊(xì)事:为了做禊事。禊事,一种祭礼,到水边洗濯,嬉游,并举行祈福消灾的仪式。②流觞:把盛酒的杯子浮在水面上,从上游放出,循曲水而下,流到谁的面前,谁就取来饮酒。曲水:引水环曲状成为水渠。③品类:指万物。④信:实在。7.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分)(1)泉香而酒洌()(2)苍颜白发()8.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宴酣之乐,非丝非竹。9.古人喜欢在赏景之余表达内心的喜悦,正如【甲】文中与【乙】文画线句子,由此你还能联想到《岳阳楼记》中类似的句子吗?(2分)2023年上海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四)全文共7页,当前为第2页。10.【甲】【乙】两文均体现了作者之“乐”,两文之“乐”有什么不同?(5分)2023年上海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四)全文共7页,当前为第2页。【甲】文中作者陶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与民同乐。【乙】文中作者通过抒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以及与朋友_____________________,体现其内心悠闲之乐。二、现代文阅读(34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6分)这样的成功最动人杨新军①朋友圈热传过一句话:真正的成功,不是挤垮了多少人,打败了多少人,摆平了多少人,而是看你帮助了多少人,服务了多少人,成就了多少人,凝聚了多少人。诚哉斯言。②成功绽放在共育共享的枝头,这样的成功总能赢得大众尊崇。今年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为国防军工“一生做好一件事”的火炸药专家王泽山、为突发传染病防控构建堡垒的候云德荣获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还有多项科研成果和多个科研团队受奖。广大网民一致点赞,有留言说:“这是当今中国真正的成功!”这些成功之所以得到大众推崇和盛赞,源于研发团队一心只为祖国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而共同奋斗,源于研究成果惠及人民、张扬共享的主题,源于共建、共创的精神。然而,生活中一些人“火了”“红了”,却得不到祝福,越“成功”越烦恼。究其原因,偏离立己达人的成功,只能带来一时满足,无法享受精神的愉悦;沉迷追名逐利的成功,只会纵容“只要你有钱和谁都有缘”“只要你有权和谁都能欢”的观念横行,进而造成价值观扭曲变形,最终反受其殃。③有人说,古人眼里的最大成功,是“三不朽”的集大成:创制垂法、博施济众的立德,拯厄除难、功济于时的立功,言得其要、理足可传的立言。放在现代语境中,这就是功业与美德交响的天籁,是同行奔小康、同心创大业的乐章,是美好心灵开拓人生之路、旷达胸襟开创崇高事业。集大成者,往往把个人追求融入国家需求和人民渴求,靠实干起家,用爱心开路,关爱关照社会,成全成就他人。官员大成不是加官晋爵,而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焦裕禄、黄大发勤政为民,深得人民拥戴;学者大成不是声名显赫,而是培养多少人才,助推多少事业,黄大年、钟扬、黄旭华默默奉献,却勇攀高峰、造福世人;商人大成不是腰缠万贯,而是繁荣百姓生活,推动社会进步,那些让百姓享受便捷高效的互联网服务的企业家,那些鼎力公益的慈善家,都值得我们喝彩和敬佩。④众人划桨开大船,成功不是孤独前行。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头,是价值追求的碧波清流、正气浩然的中流砥柱。在社会分工日益精细的今天,一个人无论有多大本领,若没有良好的品行操守,缺乏默契的团队精神,很难抵达人生的成功彼岸。忧伤着你的忧伤,牵挂着你的牵挂,快乐着你的快乐,幸福着你的幸福,这样的成功方能赢得大众的喝彩、人民的掌声。11.第①段的作用。(4分)12.第②段采用总分的论证结构,运用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论证方法来证明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13.与第④段划线句子表达的思想境界最接近的一项是()(3分)A.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礼记》B.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D.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14.同学小文聪明好学,积极进取,他崇尚“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信条,因此他对成功的定义是:战胜一切对手,事业上叱咤风云,财富上傲视众生。你是否赞成他的看法,请你结合本文对“成功”内涵的阐释,说明理由。(5分)2023年上海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四)全文共7页,当前为第3页。(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20分)2023年上海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四)全文共7页,当前为第3页。快递里的深情艾科①自从故乡小镇上有了快递网点后,我隔三岔五就会给在老家的父亲邮寄一些物品。起初,父亲听说需要凭借手机取件码才能取快递,就吓得不知如何是好——思想保守的他,最怕接触新鲜事物。他生怕一不小心就把银行卡里的养老钱“捣鼓”没了,所以给他买的智能手机,也成了可有可无的摆设。②父亲的忧惧丝毫阻挡不了我往家里邮寄东西的热情,每次收到取件短信后,他都不得不硬着头皮开着电动三轮车,去距家4公里的集镇上取件。一段时间过后,取的快递多了,父亲便不再惧怕其中的“深奥”与“烦琐”,以致再收到取件短信时,都会喜不自胜地直奔集镇。而快递,也成了我们父子之间紧密的()纽带。③一个平淡无奇的周末,我打电话告诉父亲,我准备再给家里邮寄一点东西。父亲忙不迭地一口回绝:“家里什么都有,千万别乱花钱!”我说东西都已打包,明早就能发出。父亲一听木已成舟,也就不再做无谓的争辨了。④后来的日子里,我经常出其不意地给家里寄东西,父亲每次收到快递后,都会打电话将我“训斥”一番,且每次“训斥”的时长都在一刻钟以上。父亲的“训斥”蕴含着一个规律——先是将我“骂”得狗血喷头,后又对我关怀备至。不管父亲多么怒火中烧,我都会心花怒放,因为从他那声情并茂的“训斥”里,我能够感受到父亲很是()在乡亲们的见证下,频频收到儿子寄来的“孝心包裹”的自豪感。而对我来说,能够时常在电话里听到父亲“声嘶力竭”的“训斥”,亦是件十分开心的事,这至少可以说明,声如洪钟的父亲身体依然康健,精气神依旧十足。⑤一个春日的下午,我突然收到一件发自老家的快递,拆开一看,顿时泪崩——里面是双父亲做的布鞋,这也是他老人家给我寄的第一件快递。我记得曾在无意间和他说过,我特别喜欢穿他做的布鞋。没想到随口说的一句话,父亲竟然记在了心里,并重拾搁置多年的手艺,给我做了这双布鞋。父亲的视力虽大不如前,体力也每况愈下,但针线功夫依旧不减当年。那一针一线犹如他那鬓角的白发,洗尽了平凡岁月的铅华,凝结着血浓于水的真爱。捧着那双布鞋,我再度潸然泪下。⑥在渐渐地感受到了快递带给生活的便利后,父亲也开始频繁地给我邮寄东西,只是他寄的物品大都非常经济实惠。比如,春天,他会给我寄香椿和野菜;夏天,寄瓜果和蔬菜;秋天,寄玉米和黄豆;冬天,寄土豆和红薯。自家地里一年四季产的粮油果蔬,他都会第一时间给我寄来,让我尝鲜,以致后来他每次给我打电话的结束语,都变成了“缺啥少啥和我说,我给你用快递寄过去”⑦快递,让相隔两地的父子,忘却了时空的距离。我们频繁给对方邮寄的东西,并非都是真正所需之物,我们邮寄的,其实是一份份沉甸甸的期盼、祝福和牵念。在多少个无眠的夜晚,我看着父亲寄来的包裹泣不成声,但我希望父亲不要像我这样伤感。我期盼自己寄出去的每一份快递,都是一剂纾解思念之苦的灵丹妙药,更()这一份份蕴含在快递里的绵绵真情,会馨香恒远、历久弥坚。(选自《中国青年》2020年第19期,有删改)15.在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温情喜欢希望 B.温情享受祈愿C.温暖喜欢祈愿 D.温暖享受希望16.体味原文中画线句子蕴含的情感,在表格空缺处填入恰当的内容。(4分)原文拆开一看,顿时泪崩我再度潸然泪下②____________情感意外、激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请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下面的文字。(3分)我期盼自己寄出去的每一份快递,都是一剂纾解思念之苦的灵丹妙药。2023年上海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四)全文共7页,当前为第4页。2023年上海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四)全文共7页,当前为第4页。18.“我”为什么把受到父亲的“训斥”当作开心的事?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3分)19.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父亲的形象特点。(4分)20.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结尾“我期盼自己寄出去的每一份快递,都是一剂纾解思念之苦的灵丹妙药,更()这一份份蕴含在快递里的绵绵真情,会馨香恒远、历久弥坚”的含义。(4分)三、综合运用(19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第21—24题。(19分)知县喝过一边,带那另一个上来问道:“你叫做甚么名字?”那人是个五六十岁老者,禀道:“小人叫做黄梦统,在乡下住。因去年九月上县来交钱粮,一时短少,央中人向严乡绅借二十两银子,每月三分钱,写借约,送在严府。小的却不曾拿他的银子。走上街来,遇著个乡里的亲眷,他说有几两银子借与小的交个几分数,再下乡去设法,劝小的不要借严家的银子。小的交完钱粮,就同亲戚回家去了。至今已是大半年,想起这事来,问严府取回借约,严乡绅向小的要这几个月的利息钱。小的说:‘并不曾借本,何得有利?’严乡绅说,小的若当时拿回借约,他可把银子借与别人生利;因不曾取约,他将二十两银子也不能动,误了大半年的利钱,该是小的出。小的自知不是,向中人说,情愿买个蹄酒上门去取约;严乡绅执意不肯,把小的驴儿和米同梢袋,都叫人拿了回家,还不发出借据来。这样含冤负屈的事,求大老爷做主!”知县听了,说道:“一个读书人,忝列衣冠;不在乡里间做些好事,只管如此骗人,实在可恶!”便将两张状子都批准。原告在外伺候。早有人把这话报知A,慌了,自心里想:“这两件事都是实的,倘若审断起来,体面上不好看。三十六计走为上策。”卷卷行李,一溜烟急走到省城去了。21.上文语段出自_______(作者)的《儒林外史》。选文中的A是。(2分)22.有人说“好的作品是一面镜子,能映射人间的丑陋或纯洁”。请结合《儒林外史》中的具体情节,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不少于80字)23.下面是某位同学此次活动后写的心得,请根据提示进行修改。(5分)【A】众所周知,读书有利于修身养性、扩展视野、获取知识。读什么书,因人而异。行当不同,喜好不同,读的书也就不同。【B】任何一本经过精心编辑出版的图书,一定抒发了作者的思想智慧、生活经历、人生情感。阅读那些有正确人生价值取向的书,对个人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大有裨益。总而言之,【C】通过阅读可以使我们丰满羽翼,为梦想插上翅膀。①【A】句语序不当,请加以修改。(2分)2023年上海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四)全文共7页,当前为第5页。正确的语序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23年上海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四)全文共7页,当前为第5页。【B】句搭配不当,应将“________”一词改为“________”。(2分)③【C】句有语病,应当删除“________”一词。1分24.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数字化阅读逐渐走进了人们的生活。请仔细观察下面的统计图,提取三条结论。(6分)(1)(2)(3)四、写作(60分)25.题目:守望花开要求:“花若盛开,蝴蝶自来,你若精彩,天自安排;如有来生,我愿为树,一叶之灵,窥尽全秋。”(1)除诗歌外,文体自选,字数不少于600字。(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3)不得抄袭。参考答案:模卷(四)1.将登太行雪满山2.到乡翻似烂柯人3.会挽雕弓如满月4.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5.表达了作者面对物是人非现状的心酸、怅惘。6.示例一:困难、挫折、失意都是暂时的,光明就在前头;人在逆境面前,要积极进取,振作精神;示例二:新事物必将带起旧事物,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意思对即可)7.①.水(酒)清②.苍老8.(1)宴会中欢饮的乐趣,不在于音乐。9.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10.【甲】的“乐”是陶醉于滁人丰衣足食的太平生活,是与民同乐。【乙】的“乐"是对自然美的热爱之情,以及与友赏景饮酒赋诗之乐(或与友同游之乐)。11.通过引用朋友圈热传的话,论述了人生真正的成功在于帮助、服务、成就、2023年上海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四)全文共7页,当前为第6页。凝聚了多少人,引出本文论题:成功,引出下文对“动人的成功”的具体论证,吸引读者阅读兴趣。2023年上海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四)全文共7页,当前为第6页。12.①举例论证②对比论证③成功绽放在共育共享的枝头,这样的成功总能赢得大众尊崇13.C14.不赞同,因为真正的成功不在于战胜多少对手,获得多少财富。受人敬仰的成功应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