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山东省重点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bdf448aa8162b51e040d20be6b5bbff/cbdf448aa8162b51e040d20be6b5bbff1.gif)
![2023年山东省重点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bdf448aa8162b51e040d20be6b5bbff/cbdf448aa8162b51e040d20be6b5bbff2.gif)
![2023年山东省重点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bdf448aa8162b51e040d20be6b5bbff/cbdf448aa8162b51e040d20be6b5bbff3.gif)
![2023年山东省重点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bdf448aa8162b51e040d20be6b5bbff/cbdf448aa8162b51e040d20be6b5bbff4.gif)
![2023年山东省重点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bdf448aa8162b51e040d20be6b5bbff/cbdf448aa8162b51e040d20be6b5bbff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山东省重点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2022-2023中考语文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随着苏宁集团成为有着108年历史的国际米兰足球俱乐部的大股东,使我国球迷对中国足球未来的发展产生了无限的联想。B.表面上看,创新是科技人员的事情;但从本质上讲,创新是一个从基础科研到应用科研,再到产品市场化、技术产品化的复杂过程。C.制作上的硬伤并没有影响《欢乐颂》收视率的原因,更多的是因为它贴近女性视角、贴近现实和年轻人的生活。D.真正的幸福不是做惊天动地的事,而是懂得发现生命中的“小美好”,过自己想要的生活。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酝酿(niàng)嫉妒(jì)莅临(lì)迥乎不同(jiǒng)B.炽痛(chì)殷红(yān)祈祷(qǐ)恪尽职守(gè)C.哺育(bǔ)默契(qì)污秽(huì)吹毛求疵(cī)D.愧赧(nǎn)锃亮(zèng)诘责(jié)拾级而上(shí)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你在人生中遭遇拒绝和障碍时,想想以下这种可能,不逃跑,并多问一句为什么B.我们是十四、五岁金色少年具有远大的志向和目标C.农谚曰:“寒露一到百草枯,”表明此时气温已经降到限制农作物生长的极限D.一代美学宗师朱光潜曾翻译近代第一部社会科学著作﹣﹣维科的《新科学》4.下列对下图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冬梦”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借用书法元素,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底蕴。2023年山东省重点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全文共15页,当前为第1页。B.用汉字笔画的变形展现冰雪运动员的英姿,体现了冬奥会运动项目的特征。2023年山东省重点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全文共15页,当前为第1页。C.赋予汉字“冬”以动感和力度,代表了奥林匹克运动的激情、青春与活力。D.其中充满韵律感的线条,寓意要顽强拼搏、历经坎坷才能获得圆满成功。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调查显示:消费投诉呈现两大特点:一是服务类消费关注度高,二是互联网广告投诉增长。B.是大半夜里起来看球赛?还是美美地睡上一觉呢?作为球迷,很多人心里会有些纠结。C.来到孔子的故乡﹣﹣曲阜,游客都要游览“三孔”(孔庙、孔府、孔林),体验传统文化。D.在“做一天上海人”的特色活动中,全体师生一起了解了上海的历史、体验了上海的生活。6.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语言表达。为了弘扬民族文化,某中学决定组织一次以“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以下任务:戏台对联各式各样,有的专写戏台剧场,有的描绘观众神情姿态,而更多的则是表现演员演技或艺德的,当然也不乏写演员辛酸苦辣的。如仔细玩味,都颇有意境,或给人以诗意的享受。⑴请结合“能文能武能鬼神,数十人千变万化;可国可家可天下,二三步四海九州。”一联,谈一谈你所领悟到的戏剧情趣。我们祖国地域广阔,各民族各地区的文化异彩纷呈,为了更好的传承文化,适应人们的文化需求,不同的戏曲种类便应运而生。⑵同学们知道哪些戏曲种类,请写出两种。脸谱是将戏曲由人物类型化的一种手段,在演员的脸上涂上某种颜色以象征这个人物的性格和品质,这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和文化,那么不同色彩的脸谱分别代表什么?⑶请写出其中的一种颜色及其所代表的性格和品质。7.读下列古诗文句子,将空缺处的原文语句书写在横线上。_______________?心远地自偏。(陶渊明《饮酒(其五)》)子曰:“饭疏食饮水,__________,乐亦在其中矣。”(《论语)》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______________。(辛弃疾《南乡子》)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居天下之广居,_____________________,行天下之大道。(孟子《富贵不能淫》)____________________,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四面歌残终破楚,__________________。(秋瑾《满江红》)西湖美景,四时不同。白居易爱骑马游春,“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张岱喜拏舟赏雪,“雾凇沆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小题“胖乎乎的,满脸横肉,眉粗眼大,胖面肥腰。插一头异样钗环,露两臂时兴钏镯。红裙六幅,浑如五月榴花。翠领数层,染就三春杨柳。”描写的是梁山女将____________,她的绰号叫______。_____国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作品《简·爱》中的简爱在____________爱上男主人罗切斯特。二、阅读9.诗词赏析2023年山东省重点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全文共15页,当前为第2页。观沧海(曹操)2023年山东省重点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全文共15页,当前为第2页。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1.“_______”字统领全篇,“澹澹”写出大海________________的态势。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几句诗历来深受人们称赞,请做赏析。10.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七国虎争天下,莫不招致四方游士。然六国所用相,皆其宗族及国人,如齐之田忌、田婴、田文,韩之公仲、公叔,赵之奉阳、平原君,魏王至以太子为相。独秦不然。其始与之谋国以开霸业者,卫人公孙鞅也。其他若楼缓赵人,张仪、魏冉、范雎皆魏人,蔡泽燕人,吕不韦韩人,李斯楚人。皆委国而听之不疑,卒之所以兼天下者,诸人之力也。燕昭王任郭隗、剧辛、乐毅,几灭强齐,辛、毅皆赵人也。楚悼王任吴起为相,诸侯患楚之强,盖卫人也。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管夷吾举于士举大计亦死(《陈涉世家》)B.然后知生于忧患然六国所用相C.独秦不然独往湖心亭看雪(《湖心亭看雪》)D.诸侯患楚之强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送东阳马生序》)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七国虎争天下,莫不招致四方游士。其始与之谋国以开霸业者,卫人公孙鞅也。3.乙文作者认为秦国能统一天下的原因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4.甲、乙两篇短文,都列举了多位历史人物,其作用是否相同?请简要分析。11.记叙文阅读一袋盐张丽钧①1998年,一个做小生意的亲戚送来一袋盐——25公斤的一蛇皮袋子盐呀!他将那一袋子盐扛上楼,“嘭”地卸在他脚边。听到我对着那巨大的一袋盐惊叫,他歉疚地搔着头,眼睛望着别处,闷闷地说:“嫂子慢慢吃吧。”②亲戚走后,我跟我家老徐说:“我的天!他这是想让咱们吃一个世纪吗?”2023年山东省重点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全文共15页,当前为第3页。③每次我用盐罐去㧟盐,都要对着那巨大的一袋盐惊叹半天。我跟自己说:“到哪辈子才能将这海量的盐吃完呀?”㧟了一次又一次,可那一大袋盐,似乎半点都不见少。我跟办公室的同事们说:“谁要盐?有人送了我家老大老大一蛇皮袋子盐呢!”大家笑起来,说:“要是别的就帮你吃点,盐嘛,你自己慢慢吃去吧!”2023年山东省重点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全文共15页,当前为第3页。④慢慢地,那一大袋子惹得我惊叹不已的盐,竟淡出了我的视线。早就习惯了逛超市不买盐,拿藐视的目光瞥着货架上那可怜的一小袋一小袋盐,对它们说:哼!我家的那袋盐,堪做尔等祖宗;早就习惯了大手大脚地用盐腌咸菜、腌鸡蛋、腌一切能腌的东西,大把抓盐的时候,心里说:守着偌大一座盐山,不肆意挥霍,何其羞愧!⑤时间挺进了21世纪,我们家的盐还有多半袋。我跟老徐说:“我为这一袋盐骄傲!因为它是我们家跨世纪的盐!”⑥大约到了2003年,有一天,我照例举着空盐罐去㧟盐,突然发现那一座盐山竟快被我们吃空了!我急煎煎地把老徐喊过来,拎着那仅剩了一点点盐的空袋子跟他说:“我简直不敢相信,这才五六年的工夫呀,咱们居然吃进去了4斤盐!”老徐幽幽地说:“咱们没吃,时间吃了。”⑦扔掉那个空蛇皮袋子的时候,感慨淹没了我。我问自己:还有什么东西,是时间嚼不动、咽不下的呢?⑧来自那一袋盐的感悟,足以投射我的后半生——我在初见那饱满的一袋盐时,惊叹了又惊叹;我在舍离那个注满空气的盐袋时,感慨了又感慨。但是,我很难回忆起漫长地享用着那袋盐的日子里的点滴心绪。与初始的拥有与懊丧的挥别相比,那中间的漫漫时日仿佛是专门供人忽略的。这事体,具有多么强烈的象征意义!当一个链条(譬如婚姻的链条、事业的链条、生命的链条……)足够长,长到令我们难以看到它的起点与终点,我们茫然面对着那中间环节,除了麻木、淡漠,几乎无事可做。一种稳切安全的占有,偷走了我们所有的忧患与惊奇,我们大把大把地挥霍着那超量的拥有,根本看不到时间对它的蚕食。⑨想起了巴尔扎克的《驴皮记》。主人公瓦朗坦得到了一张神奇的驴皮,它可以帮助主人实现任何愿望,然而,每实现一个愿望,驴皮就会缩小一些,主人的寿命也会随之减缩一些……其实,驴皮的损耗与生命的损耗都属于不可违逆的事件。时间,最是贪吃,万事万物,悉数填入了它无厌的腹中。⑩——你挥霍的手,何时方能被理性的目光蛰痛?——你麻木的心,何时方能被那初始的惊叹与舍离的感慨赐予智慧,因而变得柔软、温煦、顾惜?1.文章的标题有何作用?2.文中写“我很难回忆起漫长地享用着那袋盐的日子里的点滴心绪”,试帮作者找寻点滴心绪。惊叹→_______→_______→_______3.赏析下列语句。我在初见那饱满的一袋盐时,惊叹了又惊叹;我在舍离那个注满空气的盐袋时,感慨了又感慨。4.“我们大把大把地挥霍着那超量的拥有,根本看不到时间对它的蚕食”,请结合自身经历,谈谈对“蚕食”的理解。5.文章最后两段有何作用?请对最后一段中的“智慧”做详细解读。12.傲气与傲骨刘学柱①徐悲鸿有句响亮而饱含哲理的话:“人不可无傲气,但不可无傲骨。”2023年山东省重点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全文共15页,当前为第4页。②所谓傲气,一则骄傲自大,二则盛气凌人。骄傲自大是自我估价问题。或自己确实高人一等,优人一筹,先人一步;或自己并无过人之处,只是虚妄之见,抑或一时错觉。不管哪类情形,都是对自己作了较高的衡量和认评。盛气凌人是态度问题。之所以这般态度,是自我感觉有了资本,自满自足,盈气于内,形于外表,大有叉腰于道,不可一世,舍我其谁的味道。2023年山东省重点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全文共15页,当前为第4页。③傲气也许只是闹闹脾气,或习惯不好,但其负面效应却不可小视:其一,损害了自身形象。那模样、那姿态,乖张恣肆,惹人生厌,令人生气。其二,导致裹足不前,不思进取。一股傲气,功夫都用在表现自我,哪还有心思再接再厉?如此这般,当初到底如何姑且不说,单说此后,那些默默无闻、埋头苦干、不懈努力者,自会创佳绩,写辉煌。到了那时,自己的傲气恐怕要变为泄气了。④人不可无傲气,但不能无傲骨。⑤傲骨,一则注重内涵的积蓄,二则坚守节操,维护正义。注重内涵的积蓄是内在修养问题。它决不仰附于人,也不蔑视他人。它的内涵十分深沉,总是从各方面补充自己、完善自己。它踏踏实实、朴朴素素。不管它现在状况如何,终必出类拔萃,卓然超群。坚守节操是人格问题。优于他人也好,还是低人几分,它却自有主心骨。在别人乞怜于己时,并不轻做姿态,做救蛇农夫,忘却了原则和尊严;在别人利诱威逼时,铮铮铁骨,宁折不屈。傲骨与软骨、媚骨、酥骨、懒骨截然不同,它认定了总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它一身正气,令人钦佩。⑥傲骨不是清高、冷漠、孤傲。它守的是信念,为的是真理。它不哗众取宠,而是甘守寂寞。就像黄山松,枝枝劲骨,傲然挺胸,只守人格,并不为任何别的什么。⑦傲骨是一种深沉。它能冷静地剖析自己,就像鲁迅不断用解剖刀解剖自己。它会保持自我,奋发图强,就像中华民族面对列强诸国,自有一副傲骨。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者的共同点是都有一个“傲”字,傲者,自诩而不仰慕于人也。二者也有本质的区别:“傲气”教人孤芳自赏,唯我独尊;“傲骨”教人自尊自强,正气凛然。傲气与傲骨,一字之差,大相径庭,高下优劣,令人唏嘘。⑨人不可无傲气,但不能无傲骨。⑩有了傲骨,就有了原则立场,就会正确处理任何复杂的事,就会赢得普遍的尊重。傲骨会给人增添动人的个性色彩,同时也显示出做人的应有风范。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选文②③段,作者是怎样论述傲气的?3.作者在论述“傲骨”时,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选取其中的一种,举例说说其作用。4.请在文章第⑧段段首加上一句话,使整个段落语言连贯,语意完整。5.请从下列材料中任选一则,写在下面语段横线上,并结合文章内容对其中人物的“傲骨”表现进行评析,字数在80字以内。材料一:京剧家梅兰芳:蓄须明志,不为日本人演戏。材料二:作家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吃美国救济粮。2023年山东省重点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全文共15页,当前为第5页。材料三:“载人航天奠基人”钱学森:不满美国“突然吊销他参与机密研究的证书”,拒绝高薪聘请,毅然回到祖国效力。2023年山东省重点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全文共15页,当前为第5页。人不可无傲气,但不可无傲骨。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找肉刚上小学的那段时间,特别痴迷收集火柴盒。一次,三碗叔不知从哪里买了一打罕见的火柴。因为难得,大家都虎视眈眈地守着,等火柴用光,盒子空了,立即抢走盒子。那天,我扔下放学回来的书包,拔脚就朝三碗叔家跑。进他家门的时候,一头撞在三碗婶的怀里。三碗婶斥责我:“莽张飞。”边说边走出门去。我顾不得理她,一头钻进厨房,在她家的灶台上下摸了半天,只有一只半盒的火柴,不好拿,满心失望,空手而归。晚上,我盛了一碗大麦稀饭,因为嫌烫,正低着头吹气,忽然三碗婶哭哭啼啼地闯了进来。“大鱼儿,可曾望见我放在釜冠(锅盖)上的肉?”我茫然无措地摇摇头。三碗婶哭起来:“讨债鬼今年一年还不曾尝过肉星子,今朝生日,称了点儿肉。哪晓得,肉放在釜冠上就没得了。我出门的时候,撞到大鱼儿往锅上跑,就来问问。”“我没看到。我找火柴盒的,没找到……”话没说完,父亲劈头就是一巴掌,我的头撞在碗上,一碗稀饭泼翻在桌上。“我没看到肉。”我哭喊着,眼泪掉下来。父亲扬手又要打我,被奶奶拦住了。父亲从抽屉里拿了手电筒,对三碗婶说:“不要急,你不要在这里哭,我跟你找去。找不到,我称肉还你。”奶奶听父亲要称肉还她家,急得匆忙牵上我,跟在后面,一起去三碗叔家。三碗叔蹲在门槛外面的屋檐下,抱着手臂,一声不吭,看我们过来,也不站起身来。他显然已经找了一阵子,找不到,在生闷气。三碗叔六岁的孩子,抽抽泣泣,还在床前桌脚找着。父亲先在锅台上找,连放灶王爷像的木牌后面都找了。接着又打开碗橱找,在地上找。奶奶用一根木棍,反复地捅着他家的炉灶。厨房里找完,父亲又到堂屋找,堂屋找了,又在卧房找。他是知道的,我不会偷肉。可是,如果找不到肉,那就是我偷的。三碗叔还在门口蹲着。他是个老实人,平时看到我,从来都是笑眯眯的。他在家也一直是被三碗婶呼来喝去,整天只知道干活,很少说话。该找的地方都找了,父亲、奶奶、三碗婶,都呆呆地站在堂屋的中央。我的心里惊恐万状。看我们不找了,三碗叔的儿子去拉他,说:“爸爸,我要吃肉,我要吃肉。”三碗叔反手一巴掌,打在他的屁股上。他大哭起来。三碗婶冲过去,一把把三碗叔推坐到地上,哭着说:“你还有脸打孩子。”2023年山东省重点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全文共15页,当前为第6页。三碗叔站起身来,重重地给了三碗婶一巴掌。这是我们第一次看到三碗叔打三碗婶,三碗婶呆住了,不哭了,也不闹,就呆呆地站着。三碗叔走到我父亲身边,对父亲说:“哥,你回去,没你们的事。大鱼儿是不会拿我们家的肉的,这个孩子我知道。不要难为孩子,只怕是被猫狗拖走了。”2023年山东省重点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全文共15页,当前为第6页。父亲无言以对,什么也没说,扯着我的手就往家走,我不肯跟他走。我知道,他拖我回家,是要打我。我死命地拉着奶奶的衣服,奶奶用双臂护着我,骂着父亲,让他走,让他不要回家。父亲走了,奶奶牵着我,慢慢往家走。回家要从三碗叔家左前面的养猪棚门口经过。里面的猪发出一阵阵哄闹声——一家人忙着找肉,连猪都忘了喂。已经走过棚子门口了,奶奶突然回过头,朝里面走去。三碗婶立即跟了过来。奶奶端了挂在猪栏上的煤油灯,低下身子,朝猪食槽望去。两头猪正用嘴拱着什么,凑近灯一看,是肉。三碗婶一把抢过去,脸上还满是泪呢,立即就笑了。她顾不得粘在肉上的糠和猪食,拎了就往厨房里跑。奶奶说:“恐怕是被猫叼到猪圈里的。还好,肉好好的,一点儿没被吃掉。”回家之后,我没有吃饭睡了。睡梦中,忽然被奶奶摇醒。奶奶端了一碗米饭,米饭的最上面,摆放着两块大大的肉。三碗叔家特意多给了一块肉。我知道,那是给我的。我跟奶奶说:“奶奶,我不吃,我要睡。”我翻过身,用被子蒙着头。奶奶走了,我在被子里,默默地流着眼泪。1.文中“父亲”“三碗叔”这两位人物有很多相似之处。请结合他们各自的语言或动作描写,分析他们身上共同的性格特点。(不少于两点)2.“奶奶”这一形象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3.联系全文,请简要分析文章结尾的妙处。三、语言表述14.一天,放学后你刚收拾好要回家,这时你的同学小A急匆匆跑过来对你说;“嗨,小B,今天你再帮我打扫卫生吧,否则我看比赛要晚了!”面对同学一次次不合理的要求,你应该怎样说?写出你的答案。四、写作15.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本来我可以放弃,却咬牙坚持了下来;本来我可以沉默,却勇敢地发出了自己的声音……”“本来我可以争取,却因犹豫而错过;本来我可以面对,却因胆怯而逃避……”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类似的经历,也许,这就是成长过程中的喜悦与烦恼。请以“本来我可以”为题,写一篇600字到800字的文章。①将题目补充完整,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得抄袭、套作。④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2023年山东省重点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全文共15页,当前为第7页。
参考答案2023年山东省重点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全文共15页,当前为第7页。一、积累与运用1、D【解析】
试题分析: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A句,缺少主语,去掉“随着”或“使”其中一个。B句,语序不当,把“产品市场化”和“技术产品化”位置互换。C句,句式杂糅,去掉“的原因”。D句,没有语病。据此,答案为D。2、C【解析】
试题分析:A.嫉妒(jì)-(jí);B.恪尽职守(gè)-(kè),祈祷(qǐ)—(qí);C.正确;D.拾级而上(shí)-(shè)。故答案为C。3、D【解析】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书面语言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它帮助人们确切地表达思想感情和理解书面语言。要做到结合语境,准确规范的使用标点。A.“想想以下这种可能”后改为冒号;B.“十四、五岁”是约数,删除顿号;C.顿号在引号外面;D.正确。4、D【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对图标的解读。D:舞动的线条流畅且充满韵律,代表举办地起伏的山峦、赛场、冰雪滑道和节日飘舞的丝带,为会徽增添了节日喜庆的视觉感受,也象征着北京冬奥会将在中国春节期间举行。故选D。5、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标点符号的能力。解答此题时,首先要牢固掌握常用的标点符号及使用方法,其次要善于仔细分析题中语段的语境,最后运用平时积累的标点符号的作用去解答题目。A.在一个句子里不能同时使用两个冒号,第二个冒号改为逗号;B.选择问句只在最后用问号,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C.正确;D.较长的并列成分用逗号,顿号改为逗号。故选C。6、(1)围绕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这一特点即可。(2)符合题意即可。(3)红脸含有褒义,代表忠勇;黑脸为中性,代表猛智;蓝脸和绿脸也为中性,代表草莽英雄;黄脸和白脸含贬义,代表凶诈;金脸和银脸是神秘,代表神妖。2023年山东省重点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全文共15页,当前为第8页。【解析】
(1)要求谈一谈你所领悟到的戏剧情趣。“能文能武能鬼神,数十人千变万化;可国可家可天下,二三步四海九州”这句话写出了戏剧的情趣。所谓情趣,是指景之可喜,情之有趣,貌之悦目,言之赏心,行之逗人。具体而言,戏中能令人喝彩、引入发笑之处,皆为情趣。情趣是很有魅力的。你看,《七品芝麻官》、《卷席筒》、《徐九经升官记》、《屠夫状元》、《倒霉大叔的婚事》等戏演出时,剧场中掌声不断,笑声不绝,不正是情趣挑逗观众的结果吗?戏曲情趣固然以有趣为其特性,但,有趣还须有益。有趣同有益相辅相成,方为高妙。当然,题干所讲的“戏剧情趣”可以扩大为戏剧的特点及作用,如“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一句,说明戏剧是生活的镜子,是浓缩的人生。欣赏戏剧和影视剧,可以使我们见识人生百态,品尝生活百味。2023年山东省重点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全文共15页,当前为第8页。(2)考查文化知识,具体考查对剧种的了解。这需要学生平时深入生活并留心记忆。剧种:京剧、昆剧、河南梆子、山东吕剧、黄梅戏、茂腔等。剧种介绍:京剧的前身是徽剧,它的形成源于“四大徽班”进京,因形成于北京而得名。京剧表演成熟、唱腔雍容华美,被誉为“国粹”“国剧”。黄梅戏发源于湖北黄梅县,发展于安徽安庆一带。唱腔悠扬委婉,优美动人,表演上载歌载舞,生活气息浓厚,深受广大观众的欢迎。昆剧是四大声腔系统之一,又是影响面最大、历史最古老的戏曲剧种之一。以唱词典雅,表现细腻,音乐缠绵婉转为特色,它的表现程式和技巧,声腔和曲调,乃至部分剧目,都被大量地吸收入京剧和许多地方剧种,被尊为“祖剧”。(3)考查中国传统戏曲脸谱的各种颜色分别代表的意义。这需要学生平时观察生活,深入生活。红色:代表忠贞、英勇的人物性格。如:黄飞虎、关羽。蓝色:代表刚强、骁勇、有心计的人物性格。如:窦尔敦。黑色:代表正直、无私、刚直不阿的人物形象。如:包公。白色:代表阴险、疑诈、飞扬、肃煞的人物形象。如:曹操。7、(1)问君何能尔(2)曲肱而枕之(3)生子当如孙仲谋(4)似曾相识燕归来(5)立天下之正位(6)出淤泥而不染(7)八年风味徒思浙(8)浅草才能没马蹄(9)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解析】这是考查学生默写古诗文的能力。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熟练背诵古诗文名篇、名段和名句;其次是要字字落实,默写中不能出现错别字、更不能丢字添字;第三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大意和基本内容。默写时,要注意肱、淤、染、燕、徒、蹄几个易错的字形。写完之后,要重新读一下诗句,看有没有张冠李戴的现象发生。8、(1)顾大嫂母大虫(2)英桑菲尔德庄园【解析】
(1)要调动平时对名著的积累,由外貌描写知人物和绰号。顾大嫂:胖乎乎的,满脸横肉“眉粗眼大,胖面肥腰。插一头异样钗环,露两臂时兴钏镯.红裙六幅,浑如五月榴花。翠领数层,染就三春杨柳。有时怒起,提井栏便打老公头,忽地心焦,拿石碓敲翻庄客腿。生来不会拈针线,正是山中母大虫。”(2)第一空要求填写“国别”,属于小说的出处;第二空要求填地点,学生要熟悉小说主要情节。《简·爱》是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创作的长篇小说,是一部具有自传色彩的作品。简·爱厌倦了孤儿院里的生活,登广告谋求家庭教师的职业。桑菲尔德庄园的女管家聘用了她。她是在桑菲尔德庄园爱上男主人罗切斯特。二、阅读2023年山东省重点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全文共15页,当前为第9页。9、1.观;水波荡漾2023年山东省重点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全文共15页,当前为第9页。2.诗人用奇特的想象和夸张,展现出一派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宏伟的政治抱负(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解析】1.试题分析: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一空。诗中统领全篇的字是:观。根据诗歌中的诗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等可以看出作者是站在山巅观察大海的奇景。以下几句均是“观”的内容。二空,考查文字的表现力。“澹澹”水波动荡状,描绘出了无垠的大海波摇浪涌的情景。写的是实景,表明了沧海的美。2.试题分析:欣赏诗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四句联系廓落无垠的宇宙,纵意宕开大笔,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呈现在读者面前:茫茫大海与天相接,空蒙浑融;在这雄奇壮丽的大海面前,日、月、星、汉(银河)都显得渺小了,它们的运行,似乎都由大海自由吐纳。诗人在这里描写的大海,既是眼前实景,又融进了自己的想象和夸张,展现出一派吞吐宇宙的宏伟气象,大有“五岳起方寸”的势态。这种“笼盖吞吐气象”是诗人“眼中”景和“胸中”情交融而成的艺术境界。言为心声,如果诗人没有宏伟的政治抱负,没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没有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那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出这样壮丽的诗境。答此题,要抓两点:手法;手法的作用(对刻画的意境、对所抒发的思想感情的意义)。10、1.D2.(1)七国争霸天下,没有一个不招揽四方人才的。(2)秦国最初同他谋划国政以求开创霸业的,是卫国人公孙鞍。3.泰国不分国别,广纳贤才,并做到用人不疑,委以重任。4.不同。甲文用大量的历史人物的事例,引出“生于忧患”的观点。乙文用事实证明秦国在用人方面不分国别。广纳贤才的特点。论证了广纳贤才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解析】1.A选拔/发起,兴起。B这样/然而。C唯独/独自。D担心。2.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重点词语:莫:没有。四方游士:四方人才。②句要补出省略的成分,秦国。3.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想捕捉文章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抓住相关句子,“然六国所用相,皆其宗族及国人”,但是秦国不同,重用“卫人公孙鞅,楼缓赵人,张仪、魏冉、范雎皆魏人,蔡泽燕人,吕不韦韩人,李斯楚人。”且“皆委国而听之不疑”,即广纳贤才,并做到用人不疑,委以重任。2023年山东省重点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全文共15页,当前为第10页。4.考查分析比较能力。甲文,作者先列举六位经过贫困、挫折的磨炼而终于担当大任的人的事例,证明忧患可以激励人奋发有为,磨难可以促使人有新成就——生于忧患。乙文,列举秦国重用的人才之多,说明了秦国广纳贤才,更好地论证了广纳贤才对于一个国家强盛所起的重要作用。2023年山东省重点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全文共15页,当前为第10页。【点睛】译文甲文,孟子说:“舜从田间劳动中成长起来,傅说从筑墙的工作中被选拔出来,胶鬲被选拔于鱼盐的买卖之中,管仲被提拔于囚犯的位置上,孙叔敖从隐居的海滨里被发现,百里奚从奴隶市场上被选拔。所以,上天将要把重大使命降落到某人身上,一定要先使他的意志受到磨练,使他的筋骨受到劳累,使他的身体忍饥挨饿,使他备受穷困之苦,做事总是不能顺利。这样来震动他的心志,坚韧他的性情,增长他的才能去做他所不能做到的。乙文,七国争霸天下,没一个不招揽四方人才的。但其他六国所用的相国,依然还是自己的宗族子弟或者本国人,像齐国用田忌、田婴、田文为相,韩国用公仲、公叔为相,赵国用奉阳、平原君为相,魏王就是极至了,用了自己的太子为相。但是只有秦国不一样,秦国最初参与国政以求争霸天下的,是卫国人公孙鞅。而秦国任命的其他相国,像楼缓是赵国人,张仪、魏冉、范雎都是魏国人,蔡泽是燕国人,吕不韦是韩国人,李斯是楚国人。但是秦国都举国听命于这些人,从不怀疑他们的忠心,因此最终得以统一天下,就是这些人的力量。燕昭王任用过郭隗、剧辛、乐毅,几乎把强大的齐国灭亡了,而剧辛、乐毅都是赵国人。楚悼王用吴起为相,诸侯各国都觉得楚国强大起来了而感到害怕,而吴起呢?是卫国人。11、1.①作为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②以小见大,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引出深刻的道理。2.习惯骄傲焦急3.这句话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惊叹”强调了这袋盐的重量之大,“感慨”强调了对注满空气的盐袋的不舍、懊丧之情以及由此引发的种种思考。4.蚕食是“逐步侵占”的意思,结合自身经历谈。5.总结全文,深化主题,升华情感。“智慧”是面对生活永远充满忧患和惊奇;“智慧”是面对自己所拥有的亦要小心和细致;“智慧”是认知时间于生命的意义;“智慧”是理性的目光和柔软的心灵的结合。【解析】1.本题考查对文章标题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要把文章标题和文章内容联系起来,二要注意作者所运用的某种手法以及所表达的某种感情。“一袋盐”交代了文章的写作对象,同时作为本文的叙事线索,表达了作者真挚的情感。点睛:记叙文题目的作用常见的有以下几类:1、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作为文章线索(文章情节围绕这一线索展开)。3、作者感情的出发点。4、具有象征意义。5、语带双关。6、是全文的“文眼”(提示文章中心)。7、吸引读者兴趣。一个标题往往同时具备多种作用,答题时要作全面的分析。题目中运用修辞的,要还原它的本义后再分析作用。2023年山东省重点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全文共15页,当前为第11页。2.考查对文章情节和人物情感的梳理。解答此类题,要通读短文,然后根据提示,根据故事情节来分析人物的情感,一般在文中都有原词可以用,“每次我用盐罐去㧟盐,都要对着那巨大的一袋盐惊叹半天”“早就习惯了逛超市不买盐……早就习惯了大手大脚地用盐腌咸菜、腌鸡蛋、腌一切能腌的东西”“我为这一袋盐骄傲”“2023年山东省重点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全文共15页,当前为第11页。3.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鉴赏文章中富有表现力的语句,一般遵循“方法+效果+情感”这六个字的原则,但是,无论运用什么写作方法,在分析效果时,都必须与人物的形象与情感联系起来,同时还要有全局意识,即联系全文来鉴赏要分析的句子。这句话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惊叹”强调了这袋盐的重量之大,“感慨”强调了对注满空气的盐袋的不舍、懊丧之情以及由此引发的种种思考。4.考查对词语的理解。理解词语要结合语境,“蚕食”比喻侵吞他国土地如蚕之食叶,这里是指对盐的逐步侵占,结合自己的实际,谈出对某一事物的逐步侵占即可。5.考查文段的作用。结尾段的作用:结构上:与文章的标题相呼应;内容上:点明主旨,深化主题。此题总结全文,深化主题,升华情感。理解“智慧”含义,结合作者的议论“偷走了我们所有的忧患与惊奇,我们大把大把地挥霍着那超量的拥有,根本看不到时间对它的蚕食”来解答。12、1.人不可无傲气,但不可无傲骨。2.作者在第②段先对傲气的表现进行了总体概括:一则骄傲自大,二则盛气凌人;接下来分别对这两种表现进行了解释说明。,最后在第③段对傲气的负面效应进行了阐述。3.①主要运用了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②对比论证作用分析示例:在论证“傲骨实际是一种人格操守”时,作者把“傲骨”与“媚骨”、“软骨”进行对比,突出了“傲骨的一身正气,令人钦佩”这一观点。比喻论证作用分析示例:作者把“傲骨”比作黄山松,枝枝劲骨,傲然挺胸,只守人格,并不为任何别的什么,生动形象地论证了傲骨“守的是信念,为的是真理”这一观点4.傲气与傲骨既有相似之处也有本质区别。5.示例:人不可无傲气,但不可无傲骨。例如京剧家梅兰芳,他蓄须明志,不为日本人演戏。梅兰芳先生,面对敌人的利诱威逼,他铮铮铁骨,宁折不屈,坚守节操;他的一身正气,令人钦佩。【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心论点的把握能力,其实是对作品的整体感悟能力的考查。中心论点需要自己概括论点时要注意论点的完整性,应该用一个能表示简明判断的完整的句子来表达。文章开头用徐悲鸿的话提出论点“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文章最后又再次强调论点。2.本题考查学生对议论文论证思路的分析能力。要了解一般议论文的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理清段落层次的基础上加上“首先、然后、接着、最后”一类的表示承接关系的词语,进行表述即可。仔细阅读第②段,可以看出,这段话先对傲气的表现进行了总体概括;然后分别对这两种表现进行了解释说明;最后在第③段对傲气的负面效应进行了阐述。据此分析概括作答即可。2023年山东省重点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全文共15页,当前为第12页。3.本题考查学生对议论文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结合文章内容和论点套用格式即可。把“傲骨”与“媚骨”、“软骨”进行对比,是对比论证,突出论证了“傲骨的一身正气,令人钦佩”这一观点;把“傲骨”比作“黄山松”,是比喻论证,生动形象地论证了傲骨“守的是信念,为的是真理”这一观点。2023年山东省重点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全文共15页,当前为第12页。点睛:对议论文论证方法及作用的分析,首先要对论证方法判断准确,然后用议论文论证方法作用分析的格式进行作答。答题格式:(1)举例论证:以……(事实)作论据,具体有力地论证了……论点(或分论点),增强了说服力。(2)比喻论证:作者将……比作……,生动形象地证明了本文(段)……的论点,便于读者理解。(3)对比论证:作者把……与……对比,突出地论证了……的观点,给人以深刻的印象。(4)道理论证:引用……的名言、谚语,充分有力的论证……观点。使说理更具权威性、科学性,更具说服力。4.本题考查学生句子衔接的能力。首先要仔细读句子,然后分析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判断要衔接的句子应该是什么句式,最后做出选择。仔细阅读第⑧段,从“两者的共同点是都有一个“傲”字……二者也有本质的区别……”可以看出,这一段阐述傲气与傲骨之间的异同点,据此分析拟写句子即可。5.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事实论据的阐述能力。仔细阅读给出的三则材料,材料只是对人物事例简单概括,作答时要深入了解人物的故事,紧扣“人不可有傲气,但不能无傲骨”进行阐述。注意语言要条理,句子要通顺,字数要符合要求。13、1.示例:①“父亲”和“三碗叔”两个人物,对待孩子的教育都很粗暴。“话没说完,父亲劈头就是巴掌……”从句中的动作描写可以看出,“父亲”听说“我”被人怀疑,立即教训孩子,既说明他对孩子的期望高,又证明他对待孩子太粗暴,以打骂为主。“三碗叔反手一巴掌,打在他屁股上。”“三碗叔”对自家孩子也是如此。②两位人物都深明大义,是正直的人。“哥,你回去,没你们的事……”一句语言描写,可以看出“三碗叔”对我们一家人的品行都很相信,他自己也非常正直,被迫无奈宁可打了“三碗婶”,也不肯错怪“我”。“我”父亲对三碗婶说:“不要急,不要在这里哭,我跟你找去。找不到,我称肉还你。”父亲明知我不会拿人家的肉,但听说被人怀疑后,立即表示找不到就还,这处世的态度足以证明他为人的正派耿直。2.示例:①“奶奶”从“我”被怀疑,到亲自找到肉,贯穿情节的全过程,对情节起到推动作用。②“奶奶”这一人物形象,与粗暴的“父亲”形成对比,从不同角度都证明“我”有不拿别人东西的优秀品质。③从文章的内容和主题来看,文章反映困难时期,人们生活条件的艰苦但人与人之间信任、关爱,“奶奶”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主题。(意思对即可)3.示例:①“我”经历了这次被冤枉的委屈,得到奶奶的关怀、温暖,体验成长的滋味。结尾中“我”“在被子里,默默流着眼泪”,与前文“‘我没看到肉’我哭喊着”形成对比,突显人物变化。②结尾简略,意犹未尽,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和回味的余地。【解析】2023年山东省重点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全文共15页,当前为第13页。1.分析人物的形象时,一定要根据文章内容、故事情节、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肖像和其它侧面的描写来整体感知的。概括时要做到既全面,又要突出重点。根据文中情节可知人物形象。结合“话没说完,父亲劈头就是巴掌……”可以看出,“父亲”听说“我”被人怀疑,立即教训孩子,既说明他对孩子的期望高,又证明他对待孩子太粗暴,以打骂为主;“三碗叔反手一巴掌,打在他屁股上。”“三碗叔”对自家孩子也是如此。“父亲”和“三碗叔”两个人物,对待孩子的教育都很粗暴;结合“哥,你回去,没你们的事……”一句语言描写,可以看出“三碗叔”对我们一家人的品行都很相信,他自己也非常正直,被迫无奈宁可打了“三碗婶”,也不肯错怪“我”。“我”父亲对三碗婶说:“不要急,不要在这里哭,我跟你找去。找不到,我称肉还你。”父亲明知我不会拿人家的肉,但听说被人怀疑后,立即表示找不到就还,这处世的态度足以证明他为人的正派耿直。2023年山东省重点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全文共15页,当前为第13页。2.要求学生掌握文章中次要人物的作用。一般是:侧面衬托,个性鲜明:牵线搭桥,推动情节;升华主题,画龙点睛。结合“‘奶奶’从‘我’被怀疑,到亲自找到肉”得出作用:牵线搭桥,推动情节;结合“‘奶奶’这一人物形象,与粗暴的‘父亲’”形成对比”得出作用:侧面衬托,个性鲜明,从不同角度都证明“我”有不拿别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上海科创板上市公司股票买卖合同范本
- 产品分销合同范本
- 中级工程师劳动合同范本
- 2025年门脸房产交易协议书样本
- 个人借款合同简化版范本
- 个人设备抵押贷款合同范文
- 专业工业原料代购代销服务合同
- 前台聘用合同2
- 试论我国行政合同救济制度的完善
- 总公司与分公司承包经营合同书
- (高清版)WST 408-2024 定量检验程序分析性能验证指南
- (正式版)JBT 11270-2024 立体仓库组合式钢结构货架技术规范
- DB11∕T 2035-2022 供暖民用建筑室温无线采集系统技术要求
- 《复旦大学》课件
- 针灸与按摩综合疗法
- 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规范
- Photoshop 2022从入门到精通
- T-GDWJ 013-2022 广东省健康医疗数据安全分类分级管理技术规范
- 校本课程生活中的化学
- DB43-T 2775-2023 花榈木播种育苗技术规程
- 《我的家族史》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