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传热综合实验_第1页
化工传热综合实验_第2页
化工传热综合实验_第3页
化工传热综合实验_第4页
化工传热综合实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 .. .化工传热综合试验装置说明书2023.11. .资料. ..-.-.-.word.zl.-.word.zl.一、试验目的:的i测定方法,加深对其概念和影响因素的理解。通过对管程部插有螺旋线圈的空气—水蒸气强化套管换热器的试验争论,把握对流传热系数的测定方法,加深对其概念和影响因素的理解。i学会并应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确定关联式Nu=ARemPr0.4A、m值。Nu=ARemPr0.4Nu、Nu,求出强化比Nu/Nu0 0二、试验容:测定5-6组不同流速下简洁套管换热器的对流传热系数。i测定5-6组不同流速下强化套管换热器的对流传热系数。i对Nu=ARemPr0.4Ami数值。Nu=ARemPr0.4计算出Nu、Nu,并确定传热强化比Nu/Nu。0 0三、试验原理:1.一般套管换热器传热系数测定及准数关联式确实定:〔1〕对流传热系数的测定:i对流传热系数可以依据牛顿冷却定律,通过试验来测定。由于<< ,i i o所以传热管的对流传热系数 i且 KQi

/tm

si

所以:i

t iQmiQ

〔1〕Si式中:i—管流体对流传热系数,W/(m2·℃);Q—管传热速率,W;iS—管换热面积,m2;it —管平均温度差,℃。mi平均温度差由下式确定: tmi

t tw

〔2〕t

—壁面平均温度,℃;m w由于换热器管为紫铜管,其导热系数很大,且管壁很薄,故认为壁温度、外tw

来表示,由于管外使用蒸汽,所以t近w似等于热流体的平均温度。管换热面积: Si式中:d—管管径,m;i

dLi i

〔3〕L—传热管测量段的实际长度,m。i由热量衡算式: Qi

Wc (ti pi i2

t〔4〕其中质量流量由下式求得:i

V i i 〔5〕V3600式中:V—冷流体在套管的平均体积流量,m3/h;ic—冷流体的定压比热,kJ/(kg·℃);piρ—冷流体的密度,kg/m3。icρt

t

t tt i1 i2为冷流体进出口平均温度。t

,t,pi i

m m 2

i1 i2t,V可实行肯定的测量手段得到。w i〔2〕对流传热系数准数关联式的试验确定:流体在管作强制湍流,被加热状态,准数关联式的形式为:Nu ARemi i

Prn.〔6〕iNui

-d i i,Reii

.ud i i i , Pr ii

c pi iiλ、c、ρ、μt

查得。经过计算可知,对于管被i pi i i mPr变化不大,可以认为是常数,那么关联式的形式简i化为:

Nu ARemi i

Pr0.4〔7〕i这样通过试验确定不同流量下Rei与NuiA和m的值。2.强化套管换热器传热系数、准数关联式及强化比的测定:源。强化传热的方法有多种,本试验装置承受了多种强化方式,具体见下表。3mm

图一螺旋线圈强化管内部构造节距H与管径d的比值以及管壁粗糙度〔2d/h〕为主要技术参数,且长径比是影响传热效果和阻力系数的重要因素。NuARem的经受公式,其中A和m的- .word.zl.-.ReNui

,用线性iB和m的值。单纯争论强化手段的强化效果〔不考虑阻力的影响〕,可以用强化比的概念作为评判准那么,它的形式是:NuNu ,其中Nu是强化管的努塞尔准数,0Nu是一般管的努塞尔准数,明显,强化比NuNu0

>1,而且它的值越大,强化化方法。四、试验装置的根本状况:试验装置流程示意图〔如图二所示〕:图二 传热综合试验装置流程图.word.zl.-.1-光滑管空气进口阀;2-光滑管空气进口温度;3-光滑管蒸汽出口;4-光滑套管17-液位计;18-蒸汽发生器;19-排水阀;20-散热器;其中2,5,7,11,12为测试点试验管径d〔mm〕i试验管径d〔mm〕i试验管外径d〔mm〕o试验外管径D〔mm〕io测量段〔紫铜管〕长度L〔m〕试验外管外径D〔mm〕20.0022.05057.01.20强化管插物丝径h〔mm〕1〔螺旋线圈〕尺寸节距H〔mm〕40孔板流量计孔流系数及孔径旋涡气泵操作电压加热釜操作电流c=0.65、d=0.017m00XGB─12型≤200伏≤10安试验装置面板图〔如图三所示〕:.word.zl.-.图三传热过程综合试验面板图五、试验操作步骤:试验前的检查预备①向水箱16中加水至液位计上端。②检查空气流量旁路调整阀1410、131、6保证有一路是开启状态〕,保证蒸汽和空气管线畅通。处于完好状态。开场试验①合上电源总开关。翻开加热开关,设定加热电压(不得大于200V),直至有水.word.zl.-.3820将水蒸气冷凝下来,并流回到水箱17中循环使用。SV显示窗中右下方消灭一闪耀的小点,每按一次键,小点便向左移动一位,小点在哪个位子上就可以利用、键调整相应位子的数值,调好后在不按动仪表上任何按键30秒后仪表自动确认,并按所设定的数值应用。143—5仪测量〔1-光滑管空气入口温度;2-光滑管空气出口温度;3-粗糙管空气入口温度;4-粗糙管空气出口温度〕,换热器管壁面的温度由温度巡检仪〔上-光滑管壁面温度;下-粗糙管壁面温度〕测得。然后,在转变流量稳定后分别测量空气的流量,空气进,出口的温度,壁面温度后连续试验。③试验完毕后,依次关闭加热、风机和总电源。一切复原。六、试验本卷须知:次试验完毕后,进展下次试验之前,肯定检查水位,准时补充。机.采集数据和掌握过程中要留意观看试验现象。开场加热时,加热电压掌握在(160V)左右为宜。加热约格外钟后,可提前启动鼓风机,保证明验开场时空气入口温度t1(℃)比较稳定,可节约试验时间。必需保证蒸汽上升管线的畅通。即在给蒸汽加热釜电压之前,两蒸汽支路.word.zl.-.-.-.word.zl.-.word.zl.突然喷出。保证空气管线畅通,即在接通风机电源之前,两个空气支路掌握阀之一和留意电源线的相线、零线、地线不能接错。七、试验数据记录及数据处理过程举例:数据的计算过程简介(以光滑管第一组数据为例)。孔板流量计压差P=0.9Kpa 壁面温度Tw=99.4℃。t1

=14.4℃ 出口温度t=63.5℃2①传热管径d(mm)及流通断面积F(m2):idi=20.0(mm),=0.0200(m);m2).i传热管有效长度L(m)及传热面积s(m2): L=1.200〔m)is=πLd=3.142×1.200×0.0200=0.075394(m2).i i②传热管测量段上空气平均物性常数确实定.先算出测量段上空气的定性温度t(℃)为简化计算,取t值为空气进口温度t(℃)1t(℃)的平均值:2即t

tt1

14.463.5

=38.95〔℃〕m 2 2据此查得:测量段上空气的平均密度ρ=1.23(Kg/m3);测量段上空气的平均比热Cp=1005(J/Kg·K);λ=0.0274〔W/m·K);测量段上空气的平均粘度μ=1.91Pas);③传热管测量段上空气的平均普兰特准数的0.4次方为:Pr0.4=0.86④空气流过测量段上平均体积V〔m3/h〕的计算:孔板流量计体积流量:Vt1

cA22Pt1220.910001.23传热管平均体积流量V:m273t 27338.95

=13.97〔m3/h〕V V m t1

13.97273t

〔m3/h〕⑤平均流速u: u V /F360015.16/(0.00031423600)=13.4〔m/s〕m m m(℃)的计算:测得tw=99.4(℃)⑦其他项计算:

t t m w

1 2

99.438.9560.45〔℃〕

V

Cpt t

t360015.161.141005(63.5-14.4)2373600i m Q/t s237/(60.450.07539)52〔W/m2·℃〕Nud/520.0200/0.0274i m i i测量段上空气的平均流速:

u12.98〔m/s〕雷诺准数Redi

u/0.020012.981.14/0.0000191=15571⑧作图、回归得到准数关联式Nu ARemPr0.4中的系数。0.0185Re0.8022Pr0.41〕-〔8〕,处理强化管的试验数据。作图回归得到准数关联式表二、试验装置1数据记录及整理表〔一般管换热器〕No.No.1234567流量〔Kpa)t(℃〕1ρ(Kg/m3)t1t(℃〕2Tw(℃〕tmρtm(kg/m3)λtm×100Cptmμtm×100000Δt(℃〕Δtm(℃〕V(m3/h)t1V(m3/h)u(m/s)qc(W)аа〔W/m2·℃〕iReNuNu/(Pr0.4)表三、试验装置1数据记录及整理表〔强化管换热器〕No.No.1234567流量〔Kpa)t(℃〕1ρ(Kg/m3)t1t(℃〕2Tw(℃〕tmρtm(kg/m3)λtm×100Cptmμtm×100000Δt(℃〕Δtm(℃〕V(m3/h)t1V(m3/h)u(m/s)qc(W)-.а〔W/m2·℃〕iReNuNu/(Pr0.4)图四 传热试验装置试验准数关联图表四、试验装置2数据记录及整理表〔一般管换热器〕No.1234567流量〔Kpa)t(℃〕1ρ(Kg/m3)t1t(℃〕2Tw(℃〕tmλtm×100-.word.zl.-.CptmCptmμtm×100000Δt(℃〕Δtm(℃〕V(m3/h)t1V(m3/h)u(m/s)qc(W)а〔W/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