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牛顿第二定律》教案新人教版必修_第1页
物理《牛顿第二定律》教案新人教版必修_第2页
物理《牛顿第二定律》教案新人教版必修_第3页
物理《牛顿第二定律》教案新人教版必修_第4页
物理《牛顿第二定律》教案新人教版必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3 牛顿第二定律 教案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在实验的基础上得出牛顿第二定律掌握公式、物理量的意义学习、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应注意的问题(二)能力训练点进行实验研究、总结规律,不断创新的能力.掌握实验研究中的控制变量法.(三)德育渗透点通过对实验误差处理、控制变量的学习,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美德.二、学法引导以分组实验的方法,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研究.归纳总结,形成规律性认识.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重点成功地完成演示实验,总结出牛顿第二定律.并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初步应用.难点物理公式在确定物理量的数量关系的同时也确定了物理量的单位关系.疑点一个停在地面上的较大的物体时,却推不动,这是什么原因呢?这与牛顿第二定律的外延有无矛盾呢?解决办法学生分组实验,对实验分析、剖析、讲解例题及用学生讨论等方式加以解决.四、课时安排第1课时基本知识点的讲解第2课时基本习题讲解(学会基本思路)做基本练习题第3课时中档习题讲解(作业有所加深)如连接体的问题五、教具学具准备带滑轮的长木板若干、小车若干、细线、砝码盘、砝码、直尺等,用于演示实验(说明力质量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教师由复习影响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因素,导入如何定量分析.演示实验,在控制变量的前提下找关系.师生共同讨论实验结果,总结归纳形成规律性认识.七、教学过程(一)明确目标通过演示实验,总结牛顿第二定律,讲解学习牛顿第二定律应用时的注意事项,并掌握注意事项,会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二)整体感知通过实验,得出牛顿第二定律中

1讲解后得出牛顿第二定律 =m,m在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时应注意力与加速度同时性,三个物理量单位的统一性,加速度与力的矢量性及公式适应于惯性参照系.(三)重点、难点的学习及目标完成过程物体的运动状态用什么物理量来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的改变与什么因素有关?与外力和质量有关,怎样的关系呢?那 ?这节课,我们来研究力,加速度,质之间有的关系.(教师)加速度与力和质量有关,如果力和质量同时变化, 我们无发判断是谁响加速度,它与加速度是怎样的具体关系,怎么样研究一个量和两个量之间的关系?(学生)控制变量法(教师)我们可以先固定一个量,如固定质量,研究物体加速度和所受力的关系加速度和力的关系[实验],在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时,要先排除质量对加速度的影响,为控制变量,同学们桌上的小车,两辆车的质量是相同的,请同学们按我在黑板上画的图(3将实验器材装配好,准备做实验.6[实验1]打开夹子,让两辆小车同时从静止开始运动, 小车走过一段距离后关上夹子,让两车停下,用直尺量出两小车走过的位移

s2,读出砝码盘中两小车所受的力,从数据中精确感受力与位移的数量关系,启发学生得出 s=1at2公式,从而推导出2在时间t相同情况下,力与加速度成正比(强调力只产生加速度,而 a与s成正比故借助比较小车位移来比较小车的加速度. )同学们研究表明,对质量相同的物体来说物体的加速度跟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成正比,由同学写出

a1∶a2

F1∶F2

或a∝F加速度和质量的关系[实验]还用前面装置,在砝码盘上放上相同砝码(提问:为什么这样做 ?控变量使力相等)在一小车上加上砝码,使两小车质量不同,重做上面的实验,测出位移和质量,得出小车通过位移与它们的质量成反比,再根据公式 s=

1at2,得出2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即∶=m2∶牛顿第二定律总结上面的结果,得出牛顿第二定律,即物体的加速度跟作用力成正比, 跟物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方向与力的方向相同.A∝Fm上述比例式要改写成等式,必须加上比例常数,得 =km,选择国际单位制,力的单位用牛顿,质量的单位用千克,加速度单位用米/ 秒2,则k=1,上式则简=m,可见,物理公式在确定物理量数量关系的同时,也确定了物理量间的单位关系.牛顿这个单位就是通过牛顿第二定律来定义的:是质量为 1千克的物产生1米/秒2加速度的力,叫做1牛顿。小车将受到拉力及摩擦力的作用,于是牛顿第二定律的另一种表述为:物体的加速度跟物体所受的合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方向跟合力的方向相同,写成数学表达式为 F合=ma下面对牛顿第二定律进一步讨论,即力用N为单位,质量用kg为单位,加速度用s2为单位注意矢量性:加速度方向始终和引起这个加速度的外力一致.外力,才有加速度,外力不变,加速度不变,外力随时间改变,加速度也随时间改变,外力停止作用,加速度随即消失.注意参照系:牛顿第二定律适用于惯性参照系.分组讨论疑点并引导得出结论.(四)总结、扩展牛顿第一定律确定了力的涵义,指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牛顿第二律则描述出力是怎样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即力与物体加速度成正比,物体加速度方向与力的方向相同.八、布置作业成才之路同步九、板书设计三、牛顿第二定律一、质量一定时,物体受到的力越大,物体运动的加速度越大;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外力成正比, ∶a2=∶F2二、外力一定时,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运动的加速度越小;物体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a1a2=m2三、牛顿第二定律速度方向跟引起这个加速度的力的方向相同.数学表达式为a=

F(决定式)m量成反比,加速度方向跟合力的方向相同.数学表达式为a=F合m学习牛顿第二定律应注意的问题:统一性、矢量性、同时性、独立性及适用于惯性参照系.十、背景知识与课外阅读牛顿第二定律的拓展公式及运用拓展公式的推导设有两个质量为

m2

F1、

F2的作用,相互间的作用力F21,加速度为a1a2则:∴ +F2++=+m2a2F2

F21

F12.故有:∑F=m2a2结论:∑F=m2a2+⋯这就是牛顿第二定律的拓展公式.拓展公式的运用不涉及内力的连接体运动问题.求解物体的受力情况】如图7,AB是质量为C是胶木秤盘,AC(包括支架)的总质量为 整个装置用轻绳悬于 O点,当给电磁铁通电,铁片吸引上升的过程中,轻绳的拉力大小为 ( )Mg B .g D .F>(7解析、C组成的系统,所受的外力是轻绳的拉力和它们的重力,当铁片被引上升的过程中存在向上的加速度,故 ma∴求解物体运动情况【例2】如图38径为比细管的半径大得多)在管中有两个直径与细管内径相同的小球(可视为质点)A球的质量为

B球的质量为

m2,它们沿环形管顺时针运动,经过最低点时的速度都是v0,设A球运动到最低点时B球恰好运动到最高点,若要此时两球作用于圆管的合力为零,则 ,m2v0之间应满足什么关系?解析设B球运动到最高点时的速度为 v,则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vm1 2 1mvm22 0 222 2

v2+m8以两球为研究对象,当两球作用于圆管的合力为零时, 它们所受的合外力等于们的重力,故:v22v2m v m 0

(mm)g得

m-m)v2

m5m2 1 1 2R R

2 1 0 1 2关系式.十一、随堂练习由牛顿第二定律的变形公式

F可知物体的质量 ( )a跟合外力成正比 B .跟物体加速度成反比C.跟物体所受合外力与加速度无关D.可通过测量它的合外力和它的加速度求得对于牛顿第二定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物体的加速度与其所受合外力成正比物体的加速度与其质量成反比物体的加速度与其所受合外力成正比与其质量成反比以上说法均正确如图3-9所示,弹簧左端固定,右端自由伸长到 点并系住物体现将簧压缩至A点,然后释放,物体一直可以运动到 B点,如果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恒定则 ( )物体从AO点先加速后减速物体从AO加速,从B减速物体在、O间某点所受合力为零物体运动至O点时所受合力为零9在光滑水平面上,某物体在恒力F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速度达到v0后将作用力逐渐减小至零,则物体的运动速度将 ( )v0逐渐减小到零v0逐渐增加至最大值v0先逐渐减小再逐渐增大至最大值v0先增至最大值再逐渐减小至零11

F单独作用在物体上时产生的加速度为 s2,

F2单独作用在此物体上时产生的加速度为4m/s2,两力同时作用在此物体上产生的加速度可能为( )

B

C s

D s2思考题答案:1.CD 2.C 3.AC4.B5.ABC环形细圆管,位于竖直平面内环的半径为 比细管的半径大得多)在管中有两个直径与细管内径相同的小球(可视为质点) A球的质量为

m1,B球的质量为

m2,它们沿环形管顺时针运动,经过最低点时的速度都是 v0,设A球运动到最低点时 B球恰好运动到最高点,若要此时两球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