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陈孚·远浦归帆(潇湘八景之一)》原文赏析_第1页
古诗《陈孚·远浦归帆(潇湘八景之一)》原文赏析_第2页
古诗《陈孚·远浦归帆(潇湘八景之一)》原文赏析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下载后可编辑古诗《陈孚·远浦归帆(潇湘八景之一)》原文赏析古诗《陈孚·远浦归帆(潇湘八景之一)》原文赏析

古诗《陈孚·远浦归帆(潇湘八景之一)》原文赏析

日落牛羊归,渡头动津鼓。烟昏不见人,隐隐数声橹。水波忽惊摇,大鱼乱跳舞。北风一何劲,帆飞过南浦。

描写潇湘八景的诗歌,始于宋洪觉范(惠洪)。这组诗歌共八首:《潇湘夜雨》、《山市晴岚》、《渔村夕照》、《烟寺晚钟》、《远浦归帆》、《平沙落雁》、《洞庭秋月》、《江天暮雪》。后代诗人世有赓和,如马致远《落梅风》、鲜于必仁《普天乐》小令,郑板桥《浪淘沙》词,均有八景之作。这组诗的题旨,由于历代诗人的创作动机不同,有的羡慕渔樵,有的警告世俗,有的伤怀往事,有的乐赏烟霞。陈孚这首《远浦归帆》,是他所写《潇湘八景》五律之一,也是《八景》合唱中的佼佼者,其题旨偏于赏景。

诗前六句写近景,后两句写远景并点题,远近动静,浑然一体,仿佛丹青妙手,寥寥数笔,点染成一幅有声有色的绝妙的秋江晚景图。

开首二句,先从渡头附近写起:日落之时,牛羊成群结队地归来;渡口催渡的鼓已经敲响,提醒人们不要耽搁搭渡。这里诗人视角的基点,应该是渡头附近的岸边。开头“日落”二字点明晚暮之时,给整个画面涂上一层暗色,不过近处田蹊野径牛羊归圈的大轮廓还依稀可辨,或者虽看不十分清楚,而凭诗人的听觉经验也能感知出来。

下两句,由陆地转到水面:“烟昏不见人,隐隐数声橹。”这就完全诉诸听觉了。河面由于凝结一层茫茫的水汽,在日落之时变成雾霭烟障,遮挡住人们的视线。所以,向对岸驶去的渡船轮廓已辨认不清,只听得橹桨拨水发出的声响,向人们告知它的存在。隐隐,形容橹声已不甚分明,船离渡口已经很远了。

第五、六两句,还是写水面:“水波忽惊摇,大鱼乱跳舞。”在诗人注意搜寻渡船的当儿,近岸的水中突然发出噼里啪啦的音响。于是目光急速转移,只见水波摇晃,大鱼此起彼落,纷纷跃出水面。两句诗,使黄昏本属幽静的江面一下子呈现出喧闹的气氛,也把前四句比较平淡的描写提携起来,使景物刻画颇感神采飞动。

“北风一何劲,帆飞过南浦”,尾联点出“远浦归帆”题意。诗人想象,早时从眼前经过的风帆,借着强劲的北风,该已经驶过遥远的南面水湾了。

这首诗的写法十分别致,好像一幕有声电影,画面影影绰绰,借助音响效果诉诸听觉,使观众感知其间各种事物的存在和活动。《艺林伐山》云:“元陈孚《远浦归帆》绝句(按,《伐山》只引首四句)云云,识者以为不减王维。”前人评王维田园诗的风格清新秀丽,对自然美有敏锐的感受和细致的观察,所谓诗中有画。陈孚这首《远浦归帆》明显受王维“渡头余落日”(《辋川闲居赠裴迪秀才》)一句启示,由此生发开去,把渡头落日之景写得绘声绘色。而“水波忽惊摇,大鱼乱跳舞”一联,尤为叫绝。郭熙《林泉高致》云:“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陈孚这首《远浦归帆》诗,确是显示了“无形画”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