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623-2024 化学试剂 高氯酸》与《GB/T 623-2011 化学试剂 高氯酸》相比,在内容上进行了多方面的更新和修订。具体而言,新版标准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变化:

首先,在规范性引用文件部分,2024版根据最新的技术发展和市场需求,更新了引用的标准版本号,并增加了新的参考文献以适应当前的技术背景。

其次,对于产品的质量要求,新标准提高了纯度指标的要求,对高氯酸中的杂质含量设定了更严格的限制条件。同时,针对不同等级的产品,明确了更加详细的分类标准,使得产品规格更为细化,有助于用户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化学试剂。

再者,检测方法方面也做了相应调整。2024版引入了一些先进的分析测试手段和技术,如高效液相色谱法等,用于提高检测精度和效率;此外,还优化了原有的实验步骤,简化操作流程,增强了方法的可操作性和准确性。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24-09-29 颁布
  • 2025-04-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T 623-2024化学试剂高氯酸_第1页
GB/T 623-2024化学试剂高氯酸_第2页
GB/T 623-2024化学试剂高氯酸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T 623-2024化学试剂高氯酸-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ICS

71.040.30

CCS

G6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623—2024

代替GB/T623—2011

化学试剂高氯酸

Chemicalreagent—Perchloricacid

2024-09-29发布2025-04-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623—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623—2011《化学试剂高氯酸》,与GB/T623—2011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

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更改了锰、铁、铜、银、铅的测定方法(见6.14,2011年版的5.14、5.15、5.16、5.17、

5.18);

—更改了包装及标志(见第8章,2011年版的第7章)。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化学试剂分技术委员会(SAC/TC63/SC3)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东广试试剂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化学试剂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广东光华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沧州鑫源泉化工有限公司、上海阿拉丁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均祥、曹娟、吴荣辉、李炳华、赵季飞、王玉华、韩宝英、许彬、王增云、

徐久振。

本文件于1965年首次发布,1977年第一次修订,1992年第二次修订,2011年第三次修订,本次为

第四次修订。

GB/T623—2024

化学试剂高氯酸

警告:本文件规定的一些试验过程可能导致危险情况,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化学试剂高氯酸的性状、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包装及标志。

本文件适用于化学试剂高氯酸的检验。

注:化学试剂高氯酸分子式为HClO4,相对分子质量为100.45(根据2022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CAS号为

7601﹘90﹘3。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

于本文件。

GB/T601化学试剂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

GB/T602化学试剂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GB/T603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GB/T605化学试剂色度测定通用方法

GB/T610—2008化学试剂砷测定通用方法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9723—2007化学试剂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通则

GB/T9727化学试剂磷酸盐测定通用方法

GB/T9728化学试剂硫酸盐测定通用方法

GB/T9729化学试剂氯化物测定通用方法

GB/T9741—2008化学试剂灼烧残渣测定通用方法

GB/T9742化学试剂硅酸盐测定通用方法

GB15258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

GB15346化学试剂包装及标志

GB/T23942—2009化学试剂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通则

HG/T3921化学试剂采样及验收规则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性状

高氯酸为无色透明液体,具有强腐蚀性和氧化性。与有机物、金属粉末接触,遇热极易引起爆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