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贵州省贵阳市永胜学校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提取叶绿素时,加入少量碳酸钙的目的是(
)A.增加叶绿素的溶解度
B.破坏膜系统,使叶绿素被充分提取C.防止色素在提取时受到破坏
D.防止色素与其它物质结合参考答案:C2.摩尔根将一只白眼雄果蝇(甲)与红眼雌果蝇(乙)杂交,得到F1都为红眼(雌、雄);再将F1雌、雄杂交,得到F2,其中红眼(雌、雄):白眼果蝇(雄)=3:1。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控制果蝇眼色基因(W、w)的化学组成相同B.根据该实验结果推测果蝇眼色的遗传符合基因分离定律C.该实验的假说是白眼基因在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无它的等位基因D.用F1中红眼雌果蝇与甲杂交,所得结果可验证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参考答案:D控制果蝇眼色基因(W、w)的基本单位均为脱氧核苷酸,A项正确;F1雌、雄杂交,F2中红眼(雌、雄):白眼果蝇(雄)=3:1,据此可判断果蝇眼色的遗传符合基因分离定律,B项正确;F2中眼色与性别有关,与X染色体的遗传相似,推测白眼基因在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无它的等位基因,C项正确;用F1中红眼雌果蝇与甲杂交,后代雌雄果蝇均有1/2红眼,1/2白眼,不能证明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D项错误。【点睛】“实验法”验证遗传定律验证方法结论自交法F1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3∶1,则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由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F1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9∶3∶3∶1,则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测交法F1测交后代的性状比例为1∶1,则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由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F1测交后代的性状比例为1∶1∶1∶1,则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3.下列关于遗传病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囊性纤维病的根本病因是其蛋白质中少一个氨基酸B.多指、并指、猫叫综合征均属于单基因遗传病C.人类遗传病通常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D.进行遗传咨询就可以避免遗传病的发生参考答案:C4.“春捂秋冻”的意思是()A.秋冻身体健康
B.捂是要适应冷的环境C.帮助机体适应环境温度的变化
D.增加机体的产热抗冻能力参考答案:C“春捂秋冻”的意思是春天要多穿点,秋天要少穿点,防止环境温度变化导致机体不适应,即帮助机体适应环境温度的变化,故选C。5.下列有关种群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性比率的改变不影响种群密度B.酵母菌种群密度可以用采用标志重捕法来调查C.种群的很多特征是个体特征的统计值D.只要保持替补出生率,人口就会保持零增长参考答案:C【考点】种群的特征.【分析】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数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年龄组成可以预测一个种群数量发展的变化趋势.稳定型预示着只要保持替补出生率(一个家庭生两个孩子)人口就会保持零增长”,但保持替补出生率的种群不一定是稳定型,如需考虑到一代人所生孩子成长为做父母之前将有部分死亡的可能,而这种可能又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解答】解:A、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影响种群密度的变化,A错误;B、培养酵母菌用的是液体培养方式,所以要采用抽样检测法对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B错误;C、种群的很多特征是个体特征的统计值,如出生率、死亡率等,C正确;D、教材中指出“稳定型预示着只要保持替补出生率(一个家庭生两个孩子)人口就会保持零增长”,但保持替补出生率不一定人口就会零增长,如需考虑到一代人所生孩子成长为做父母之前将有部分死亡的可能,而这种可能又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D错误.故选:C.6.下图①表示甲、乙两种酶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酶活性与处理时间的关系,图②表示外界环境温度与某一哺乳动物体内酶活性的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①图中乙酶活性的改变可能是因为其分子结构的改变B.①图中甲酶可能是核酸C.②图表示的酶可以是人体细胞内的呼吸酶D.②图表示酶的活性不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说明酶已经失活参考答案:【知识点】C1
酶、ATP及代谢类型【答案解析】D解析:①图中乙酶活性的降低甚至失活应该是因为其分子结构的改变,A正确;因为加入的是蛋白酶酶而甲不受影响最可能是RNA,B正确;外界环境温度改变但人体内是稳态酶的温度不变故人体细胞内的呼吸酶活性不变,C正确,D错。7.下列有关多肽和蛋白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由8个氨基酸组成的链状八肽和环状八肽中肽键数相同B.血红蛋白的四条多肽链间通过磷酸二酯键进行连接C.10种数量相同的氨基酸可合成不同种类的多肽链D.蛋白质在NaCl溶液中盐析后空间结构发生了改变参考答案:C【分析】1、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其结构通式是,即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和一个R基,氨基酸的不同在于R基的不同,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种。2、氨基酸在核糖体中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而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的过程;连接两个氨基酸的化学键是肽键,其结构式是-CO-NH-。3、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肽链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详解】A、链状八肽中有7个肽键,环状八肽中有8个肽键,A错误;B、血红蛋白的四条多肽链间通过二硫键进行连接,B错误;C、10种数量相同的氨基酸因为其种类和排列顺序的不同可合成不同种类的多肽链,C正确;D、蛋白质在NaCl溶液中盐析后空间结构并不发生改变,D错误。故选C。8.下列对细菌的描述,正确的是()A.细菌有细胞壁,可以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将其分解B.有的细菌在生长不利时外面形成一层荚膜,变成一个休眠体C.细菌拟核转录形成的mRNA通过核孔,到核糖体上完成翻译D.细菌的鞭毛具有使菌体附着于物体表面的功能参考答案:B【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分析】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核膜,可以边转录边翻译,细菌具有细胞壁、细胞膜和拟核,但是细胞壁的成分和植物不同,据此答题.【解答】解:A、细菌有细胞壁,其细胞壁的成分是肽聚糖,不能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将其分解,A错误;B、有的细菌在生长不利时外面形成一层荚膜,变成一个休眠体,叫做芽孢,B正确;C、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核膜,更没有核孔,C错误;D、细菌的鞭毛具有运动的功能,D错误.故选:B.9.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判断中,合理的是A.假如捕食者体型比被捕食者小,则生物数量关系肯定会构成倒金字塔形B.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向分解者之后,一定不可能从分解者再流向消费者C.一个没有人为干扰的天然森林,其营养结构越复杂,恢复力稳定性就越高D.与适当放牧的草原生态系统相比,没有放牧的草原中的植物的竞争程度更激烈参考答案:答案:D10.如图不能够表达的生理过程是(
)A.肾小管细胞分泌K+
B.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C.突触小体释放神经递质
D.肠腺细胞分泌肠液参考答案:A11.下列关于真核生物细胞呼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有氧呼吸主要消耗糖类,无氧呼吸主要消耗脂肪;②在完全无氧的环境中,细胞呼吸的产物一定没有CO2;③由于酶的专一性,参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酶完全不同;④呼吸作用的中间产物丙酮酸可以通过线粒体双层膜;⑤丙酮酸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在线粒体内彻底氧化分解A.①②③
B.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⑤参考答案:A12.对下列几种微生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酵母菌②乳酸菌③硝化细菌④蓝藻⑤烟草花叶病毒⑥噬菌体A.从组成成分上看,所有生物都含有蛋白质和DNAB.从结构上看,①为真核生物,②③④⑥为原核生物C.从同化作用类型上看,①②为异养型,③④为自养型D.从生态系统的成分上看,①②③是分解者,④是生产者参考答案:C13.瓢虫是二倍体生物,决定某种瓢虫翅色的复等位基因达19种,但效应最为显著的是TA、TB、TC、t四种复等位基因,且TA、TB、TC相对t为显性,TA、TB、TC之间互为不完全显性关系。若以此四种复等位基因为计算依据,则该瓢虫种群中的表现型种类是(
)A.4种
B.5种
C.7种
D.12种参考答案:C14.下列对植物组织培养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A.植物种子是植物组织培养的理想材料B.愈伤组织是一团未分化的细胞C.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D.通过调整激素配比可以诱导脱分化过程参考答案:A【分析】植物组织培养技术:1、过程:离体的植物组织,器官或细胞(外植体)愈伤组织胚状体→植株(新植体);2、原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3、条件:①细胞离体和适宜的外界条件(如适宜温度、适时的光照、pH和无菌环境等);②一定的营养(无机、有机成分)和植物激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4、植物细胞工程技术的应用:植物繁殖的新途径(包括微型繁殖,作物脱毒、人工种子等)、作物新品种的培育(单倍体育种、突变体的利用)、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解答】解:A、植物的茎尖、根尖的分生组织,分裂能力强,是植物组织培养的理想材料,植物种子培养成植株的过程为自然生长,不属于植物组织培养,A错误;B、愈伤组织是一团未分化的细胞,B正确;C、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C正确;D、通过调整激素配比可以诱导脱分化过程,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植物组织培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15.右图表示两种不同抗原刺激机体所引起的免疫强度的变化,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A抗原再次侵入机体免疫强度增强主要是由于记忆细胞的增殖分化引起的B.参与图中免疫反应的细胞都起源于胸腺,具有识别、呈递抗原及增殖分化的功能C.记忆细胞对抗原的识别作用具有特异性,所以首次注射B抗原免疫强度弱于二次注射A抗原D.不同记忆细胞记忆的时间不同,所以有些疫苗要多次注射才能产生较长时间的免疫能力参考答案:B16.下列关于脂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脂肪彻底氧化比相同质量的多糖产能多B.维生素D和性激素属于固醇类物质C.脂质中的磷脂是细胞膜的组成成分D.脂质在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上合成参考答案:D17.图①表示甲、乙两种酶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酶活性与处理时间的关系,图②表示外界环境温度与某一哺乳动物体内酶活性的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①图中乙酶活性的改变可能是因为其分子结构的改变B.①图中甲酶可能是具有催化功能的RNAC.②图表示的酶可以是人体细胞内的呼吸酶D.②图表示酶的活性不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说明酶已经失活参考答案:D18.下面是四位同学的实验操作方法或结果,其中正确的是
A.用新鲜鸡的红细胞稀释液替代猪的红细胞稀释液做制备细胞膜的实验B.在比较过氧化氢酶和二氧化锰催化效率时,需在一支试管中滴入提前一天准备好的肝脏研磨液C.用双缩脲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不能用煮沸过的豆浆做实验材料,因为蛋白质已经变性D.在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检测试剂宜用碘液参考答案:D19.某同学对4种实验材料的研究及观察记录见下表。其中选择的实验材料与观察记录结果完全对应的是A.A
B.B
C.C
D.D参考答案:C骨髓造血干细胞进行有丝分裂,不会出现减数分裂才有的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A项错误;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高度分化,不再进行细胞分裂,不会观察到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的现象,B项错误;黑藻叶片较薄,可直接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叶绿体形态及移动,C项正确;大肠杆菌为原核生物,没有核膜、核仁。20.一只羊的卵细胞核被另一只羊的体细胞核置换后,这个卵细胞经过多次分裂,再植入第三只羊的子宫内发育,结果产下一只羊羔。这种克隆技术具有多种用途,但是不能(
)
A、有选择地繁殖某性别的家畜
B、繁殖家畜中的优秀个体
C、改变动物的基因型
D、用于保存物种参考答案:C21.既可用于基因重组技术又可用于细胞融合技术的是
(
)
A.病毒
B.纤维素酶
C.聚乙二醇
D.质粒参考答案:A22.对绿色植物细胞某细胞器组成成分进行分析,发现A、T、C、G、U五种碱基的相对含量分别约为35%、0、30%、20%、15%,则该细胞器能完成的生理(
)A.结合mRNA,合成蛋白质
B.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C.吸收氧气,进行需氧呼吸
D.吸收并转换光能,完成光合作用参考答案:A23.分析多肽E和多肽F(均由一条肽链组成)得到以下结果:(单位:个)元素或基团CHON—NH2—COOH多肽E201348625332多肽F182294555461那么请你推算这两种多肽中氨基酸的数目最可能是:选项ABCD多肽E1993405851多肽F1812815349
参考答案:D24.豌豆灰种皮(G)对白种皮(g)为显性,黄子叶(Y)对绿叶(y)为显性。每对性状的杂合体(F1)自交后代(F2)均表现为3︰1的性状分离比。以上种皮颜色的分离比和子叶颜色的分离比分别来自对以下哪代植株所结种子的统计
(
)A.F1植株和F1植株 B.F2植株和F1植株
C.F1植株和F2植株
D.F2植株和F2植株参考答案:B25.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A.真核细胞的核膜上有大量的多种酶,有利于多种化学反应的顺利进行B.在电镜下观察分裂间期的真核细胞,可以看到细胞核的主要结构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C.真核细胞的核膜上有核孔,脱氧核糖核酸等大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D.原核细胞的拟核除没有核膜外,其他方面与真核细胞的细胞核没有差别参考答案:A26.用15N标记细菌中的DNA分子,然后又将普通的14N来供给这种细菌,于是该细菌便用14N来合成DNA。假设细菌在14N的培养基上连续分裂两次产生4个新个体,它们DNA分子中的含15N的DNA与含14N的DNA的比值是(
)A.1:3
B.1:2
C.1:1
D.1:7参考答案:B27.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①一个家庭仅一代人中出现过的疾病不是遗传病②一个家庭几代人中都出现过的疾病是遗传病③遗传咨询的第三步就是分析确定遗传病的传递方式④不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不会患遗传病⑤多基因遗传病在人群中发病率较高⑥近亲结婚将会导致各类遗传病的发病率大大提高A.①②③
B.②③⑤⑥C.①②③④⑥
D.①②③④⑤⑥参考答案:C28.下列关于膜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A.膜蛋白能参与物质跨膜运输的被动运输过程B.细胞膜上的膜蛋白都能接受激素分子的信号C.膜蛋白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且都需要mRNA参与D.被HIV侵染的T细胞的膜蛋白的组成会部分改变参考答案:B【考点】21:细胞膜的成分.【分析】1、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和体现者,蛋白质功能多样性的体现:蛋白质是细胞和生物体的结构物质;有的蛋白质具有催化功能,如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有的蛋白质具有运输功能,如载体蛋白;有的蛋白质具有进行信息传递,调节机体生命活动的功能;有的蛋白质具有免疫功能.2、生物膜的主要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和磷脂,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骨架,蛋白质分子有的覆盖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生物膜的功能复杂程度与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功能越复杂,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解答】解:A、需要膜蛋白协助的跨运输,可能是协助扩散,也可能是主动运输,协助扩散是被动运输,A正确;B、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功能具有多样性,受体蛋白能接受激素分子的信号,B错误;C、膜蛋白与其他蛋白质一样,合成场所是核糖体,需要mRNA为模板,C正确;D、被HIV侵染的T细胞是靶细胞,能被效应T细胞特异性识别,因此膜蛋白质的组成会发生部分改变,D正确.故选:B.29.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错误叙述是(
)
A.用于培养的细胞大都取自胚胎或幼龄动物的器官或组织
B.将所取的组织先用胰蛋白酶等进行处理使其分散成单个细胞
C.在培养瓶中要定期用胰蛋白酶使细胞从瓶壁上脱离,制成悬浮液D.动物细胞培养只能传50代左右,所培育的细胞会衰老死亡参考答案:D30.物质鉴定在生物学研究中常常会遇到。下列有关物质鉴定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还原糖鉴定时,加入斐林试剂混合均匀后可观察到砖红色沉淀的出现B.利用DNA分子杂交原理可鉴定人的红细胞中是否存在原癌基因C.利用CuSO4在碱性条件下可以鉴定蛋白质的存在D.脂肪鉴定中可使用50%酒精溶液固定脂肪滴参考答案:答案:C31.人体活细胞内不会发生的物质变化是:
(
)
A.葡萄糖氧化分解为CO2和水
B.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水解为麦芽糖
C.氨基酸合成为多肽
D.自由水转变为结合水参考答案:B32.下列属于种间竞争实例的是A.蚂蚁取食蚜虫分泌的蜜露B.以叶为食的菜粉蝶幼虫与蜜蜂在同一株油菜上采食
C.细菌与其体内的噬菌体均利用培养基中的氨基酸
D.某培养瓶中生活的两种绿藻,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数量减少参考答案:D解析:蚂蚁取食蚜虫分泌的蜜露属于捕食,菜粉蝶幼虫与蜜蜂采食的是油菜的不同部位,不构成竞争关系;细菌与噬菌体是寄生。培养瓶中的两种绿藻构成竞争关系。所以选D。33.图4为细胞内染色体状态示意图。这种染色体状态表示已发生A.染色体易位
B.基因重组
C.染色体倒位D.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换参考答案:B据图可看出,此现象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即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34.用花药离体培养出马铃薯单倍体植株,当它进行减数分裂时,观察到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12对,据此现象可推知产生花药的马铃薯是(
)A.二倍体
B.三倍体
C.四倍体
D.六倍体参考答案:C35.下图是胰岛素的分泌过程,有关胰岛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胰岛素是蛋白质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然后直接有高尔基体释放到细胞外。B.
胰岛素合成、加工过程中参与的膜性细胞器有核糖体、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C.
胰岛素分泌到细胞外后,作用于靶细胞时,主要与6的功能有关。D.
胰岛素的主要功能是升高血糖,缺乏时容易患糖尿病。参考答案:C36.关于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吸能反应过程涉及高能磷酸键的形成B.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伴随磷酸的形成C.由氨基酸合成多肽链的反应属于吸能反应D.葡萄糖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放能反应参考答案:A【考点】ATP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和意义.【分析】ATP既是贮能物质,又是供能物质,因其中的高能磷酸键中储存有大量能量,水解时又释放出大量能量;ATP在活细胞中的含量很少,因ATP与ADP可迅速相互转化;细胞内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普遍存在于生物界中,是生物界的共性;吸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分解相联系,放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相联系.【解答】解:A、吸能反应过程涉及高能磷酸键的断裂,A错误;B、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为主动运输过程,需消耗ATP,故伴随磷酸的形成,B正确;C、由氨基酸合成多肽链的反应需消耗ATP,属于吸能反应,C正确;D、葡萄糖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形成ATP,属于放能反应,D正确.故选:A.3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黑藻、念珠藻、蓝球藻、颤藻都含有拟核B.木纤维、高等植物成熟的筛管细胞、蛙的红细胞线粒体、核孔数目都很多C.大力水手不含有,而发菜含有的结构是叶绿体D.在灰太狼和狼尾草细胞中都可找到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和高尔基体参考答案:【知识点】B3
细胞的结构及功能综合【答案解析】D解析:黑藻是真核生物,拟核是原核细胞具有的;木纤维中的线粒体不多;发菜是原核生物,细胞中没有叶绿体。【思路点拨】注意原核生物的类型及结构特点。38.脂质体是以磷脂等物质制备的中空膜泡状结构的人工膜。转基因技术中的做法是将磷脂、胆固醇或其他脂质的乙醚溶液加入到DNA溶液中,经特殊处理而得到单层或双层的带DNA的脂质体小泡,其可被受体细胞内吞而实现基因转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脂质体介导基因转移的原理是膜的流动性B.脂质体介导基因转移的过程起到了运载体的作用C.转移前对植物受体细胞去壁可提高转移效率D.动物对导入的脂质体小泡会产生免疫反应参考答案:D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结构、成分及功能,要求考生能利用所学知识解读题给信息,进行推理和分析,进而得出正确的判断。根据题意,经特殊处理而得到单层或双层的带DNA的脂质体小泡,可被受体细胞内吞而实现基因转移,细胞内吞作用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A正确;脂质体介导基因转移的过程起到了运载体的作用,可将目的基因(DNA)携带进入受体细胞内,B正确;植物细胞工程中,利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可去除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有利于原生质体的融合,因此利用经特殊处理而得到单层或双层的带DNA的脂质体小泡,将DNA携带入受体植物细胞内,转移前对植物受体细胞去壁有利于脂质体小泡与植物细胞膜的融合,可提高转移效率,C正确;根据题意,该脂质体小泡的膜表面不含糖蛋白,因此动物对导入的脂质体小泡不会产生免疫反应,D错误。39.胰岛素是由“胰岛素原”在高尔基体内转变而成。“胰岛素原”有86个氨基酸,1条肽链;胰岛素含51个氨基酸,2条肽链。由此推知高尔基体A.加快了氨基酸的脱水缩合
B.促进了限制酶的合成C.参与了肽链的剪切加工
D.能独立合成蛋白质参考答案:C40.大豆子叶的颜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为AA的个体呈深绿色、基因型为Aa的个体呈浅绿色、基因型为aa的个体呈黄色在幼苗阶段死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浅绿色植株自花传粉,其成熟后代的基因型为AA和Aa,且比例为1:2
B.浅绿色植株与深绿色植株杂交,成熟后代的表现型为深绿色和浅绿色,比例为1:1
C.浅绿色植株连续自交n次,成熟后代中杂合子的概率为1/2n
D.经过长时间的自然选择,A基因频率越来越大,a基因频率越来越小参考答案:C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41.(12分)盐胁迫是指在高盐度环境中,植物生长受到影响。当今,世界上约20%的耕地和50%的灌溉地正在受盐分的影响,低浓度的盐胁迫能刺激植物产生应激反应,通过提高一些生理生化的代谢过程抵抗盐胁迫。亚精胺(Spd)是一类含有氨基的化合物,能增强植物的抗逆性。某课题组研究了外源亚精胺对不同浓度NaCI胁迫下黄瓜的缓解效应。实验步骤:将生长状况一致的黄瓜幼苗随机均分为10组,l~5组分别用质量分数为0.20mmol/L、60mmol/L、100mmol/L、140mmol/L的NaCl处理,另外5组在不同浓度的NaCl处理的基础上再喷施等量的0.1mmol/LSpd。五天后用氧电极法测定植物组织的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用氧气的释放量和吸收量表示)。实验结果记录如下表:
实验处理02060100140光合速率(μmol/m2·s)NaCl11.2111.829.825.350NaCl+Spd11.2211.9610.635.851.29呼吸速率(μmol/m2·s)NaCl4.524.613.361.080.91NaCl+Spd4.524.633.981.390.98叶绿素(mg/g)NaCl5.115.134.233.672.01NaCl+Spd5.135.174.513.712.05
请回答下列问题:(l)在NaCl浓度为0时,实验组氧气的产生速率是____μmol/m2·s。(2)随着NaCI浓度的增加,黄瓜幼苗的呼吸作用速率变化趋势是____。在其他条件都适宜时,用100mmol/LNaCl处理的黄瓜幼苗在每天光照12小时情况下。能否正常生长?____
。(3)从表中数据分析,在高盐胁迫下,导致植物细胞液浓度低于外界溶液浓度,植物因缺水而引起部分气孔关闭,导致____
,从而使黄瓜幼苗暗反应明显减弱。同时由于____的分解加快,影响植物光反应阶段中光能的吸收和转换。(4)实验结论:________
。参考答案:(1)15.75(2)先增加后降低(其它答案不给分)
能(正常生长)(3)C02吸收(固定)量减少(答C02浓度减少不给分)
叶绿素(4)亚精胺能缓解盐胁迫解析:【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1)NaCl浓度为0时,实验组氧气的释放量和吸收量分别为11.22、4.53,氧气的产生速率,11.22+4.53=1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社交电商平台的用户体验设计与互动性提升
- 2025至2030年中国桌面办公用品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年广东深圳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医院招聘笔试真题
- 多用途清洁剂采购协议
- 承包喷漆合同范本
- 婴儿健康数据分析软件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免疫调节药物原料药制备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社区健康管理与医养服务的融合实践
- 在线接单中介协议
- 雾化硅油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智慧升级战略研究报告
- 半导体行业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
- 2024年山东省春季高考技能考试汽车专业试题库-下(判断题汇总)
-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绿色小卫士 单元作业设计
- 第08章-无人机数据链路系统
- 戏曲鉴赏完整版剖析课件
- 《幼儿园经营与管理》课件
- 热化学储热耦合高温相变储热多物理场协同调控机理
- 赵匡胤:中国北宋时期的开国皇帝2
- 中国纺织服装制造业年度授信政策指引研究报告
- 零基础学机器学习
- 西方绘画艺术流派(最全)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