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花田乡乡村振兴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工程(山羊峡至中心村公路扩建工程)S8-1PAGE3第1页共4页环境保护与景观工程设计说明一、环境保护与景观设计的依据(1)《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GB04-2010);(2)《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JTGB03-2006);二、项目区域社会环境及自然环境现状(一)生态环境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位于重庆市东南部,地处武陵山区腹地,是出渝达鄂、湘、黔的重要门户,素有“渝东南门户、湘黔咽喉”之称。酉阳县东邻湖南省龙山县,南与秀山县、贵州省松桃、印江县接壤,西与贵州沿河县隔江相望,西北与彭水县,正北与黔江区、湖北省咸丰、来凤县相连。(二)社会环境(1)建设区域社区发展及居民生活质量水平情况本项目所在的酉阳县地处重庆市东南部,地理位置优越,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民安居乐业。人民群众以各种形式向县委、政府要求进一步改善该区域交通条件,并且广大人民希望致富,因此他们热切盼望通过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带动沿线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加强与外界的交往,改变目前的现状,提高生活质量水平,早日实现共同致富的宏伟目标。(2)沿线村镇、居民点布局及基础设施情况本项目沿线居民点多,长期出行不便。(3)沿线建筑结构物布局情况本项目起点段建筑物不多,主要为山地,道路沿线其余地段构造物较少,对路线方案无影响。(4)沿线农村布局及征地拆迁情况路线经过区以山林为主,沿线几乎无拆迁,没有文物保护单位、军事管理区等建筑物拆迁;沿线管线拆迁有少量电杆,拆迁难度不大。沿线地方政府对本项目建设非常支持,经过酉阳县有关方面的协调,沿线各级政府都承诺为本工程的实施创造一个良好的建设环境,有沿线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土地征用、青苗赔偿等工作的难度已不大。三、环境敏感区域分析(一)生态敏感区本项目路线沿线范围内无重要的生态敏感区。公路施工和运营基本不会对生态环境敏感区造成直接影响。沿线无濒危野生植物,植物多以人工栽种为主,无原始植被及生态公益林分布。陆生野生脊椎动物种类中未发现有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脊椎动物。野生水生动物种类未发现国家级重点保护鱼类。本项目所经区域人类活动频繁,沿线野生国家及省级保护性物种少,且沿线野生生物对频繁的人类活动以产生较强的适应能力,可认为项目的建设和运营期间对沿线野生生物的不利影响甚微。(二)声环境敏感区本项目沿线声环境敏感点有少量的居住点。施工时各种施工机械运转工作时产生的噪声,对人、动物有一定的影响;路基、路面压实使用振动压路机时,对靠近路基附近的建筑物有一定的影响;由机动车排气、引擎运转、车轮与路面的摩擦等原因产生的噪声,会给沿线居民和单位的生产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施工质量,特别加强对以上敏感点的保护,必要时采取减噪措施,使项目在施工及使用过程中,不存在严重的超标现象,整体情况保持良好。(三)水环境敏感区本项目沿线无水环境敏感区。公路运行期间路面径流对水环境的影响甚微,一般情况下不会改变水环境,对河流水质不会造成大的污染。(四)大气环境敏感区本项目的建设期间通过采取必要的环保措施,产生的废气及扬尘减少。路面采用沥青路面结构,运行期间产生的废气及扬尘甚少,一般不会对大气造成实质性的污染。(五)取、弃土场布设根据本项目全线填挖状况,须由业主根据用地情况指定集中弃土场,弃土场通过合理选址及科学的水土保持设计可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四、指导思想与设计原则(一)总体设计指导思想环境保护与景观设计总体遵循以下指导思想:(1)体现“安全、舒适、环保、和谐”的公路景观设计新理念;(2)体现“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实现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建立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同步的新理念;(3)体现“不破坏就是最大的保护”的设计原则;(4)体现“适地适树、乡土优先、避免物种入侵”的绿化树种选择原则;(5)体现“以人为本”的观念,实现公路建设与旅客运输安全性、舒适性、愉悦性和谐统一。(二)恢复性设计原则恢复性设计是指在公路景观绿化设计中运用多种科技手段来恢复已遭破坏的生态环境。针对于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大量边坡,一种新的边坡植物防护的理论逐渐成为工程设计中的主导,这种理论的核心便是“恢复设计”,设计人员在确定一处边坡的施工工艺时,首先要对该边坡的地质条件、当地气候、水文条件及周围原有植被的情况等诸多因素进行全面的调查,在此基础上,提出模拟原有植被类型的边坡绿化植物选择方案,方案中不仅要考虑草本地被植物的使用,更为重要的是要合理配如当地原有的乔木及灌木植物种子,目的就是恢复原有的植被类型,依照这种设计方案而施工形成的边坡植被类型能较快地与原有植被融合而不会因原有植被系统对产生“免疫”而失败。同时,公路建设所形成的取弃土场的绿化恢复也属于此范畴。(三)保护性设计原则保护设计是指对公路路域内的生态因子和生态关系进行科学的研究分析,通过合理设计减少公路建设对自然的破坏,以保护现状良好的生态系统。当公路在植被良好的地区通过时,设计人员应当树立“不破坏就是最大的保护”的理念,除非迫不得已,任何通过后天人为的绿化方式也无法与经过长时间的自然演替而形成的结构功能稳定、物种景观多样的自然植被景观相媲美,所以在设计时强调对原有植被的保护与利用,因征地需要,非移走不可的树木、植被,可考虑先集中假植然后回栽到与其原生境条件相似的地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对于有历史及景观价值的古树名木、文物古迹等更应该妥善保护,合理利用。(四)自然式设计原则自然设计与传统的规则式设计相对应,通过植物群落设计和地形起伏处理,从形式上表现自然,立足于将公路景观充分融入自然环境中,创造和谐、自然的新景观。自然式设计的核心是运用生态的原理和技术,借鉴地域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结构特点和演替规律,以植物群落为绿化基本单元,科学而艺术地再现地带性群落特征的公路路域生态景观。它是顺应自然规律,利用修复技术,建层次多、结构复杂和功能多样的植物群落,提高自我维持、更新和发展能力,增强系统的稳定性和抗逆性,实现人工的低度管理和景观的可持续维持和发展。(五)乡土化设计原则乡土化设计是通过对拟建公路及其周围环境中植被状况和自然史的调查研究,使设计切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并反映当地的景观特色。反映在公路景观绿化设计中主要是在植物选择上遵循“乡土树种为主”、“适地适树”的原则。绿化树种的选择不仅是绿化施工成败的关键,如果选择、引种不当可能会对原有自然生态系统严生“灾难性”的影响。公路景观绿化设计应充分考虑路线的区位、环境特点,使设计作品充分体现出对历史的尊重,同时科学合理地通过景观绿化设计的手段可以达到公路与历史人文环境的和谐统一,二者相得益彰,增加公路观赏性的同时又做到了发掘、利用历史人文景观资源的目的。五、主体各专业设计的环境保护措施(一)路基生态护坡本项目边坡植攀爬植物护是以工程建设和环境保护相结合为目的,利用植被,特别是地下根系对土壤的生物锚固作用,进行斜坡表层和浅表层稳定,防止坡面灾害、水土流失,从而达到延长建设工程使用寿命,迅速进行工程创伤的恢复,改善生态、美化环境的作用。(二)取、弃土堆弃土堆主要采取回填种植土绿化的措施,采取先挖去场地表层耕作土并保留,待弃土完毕后迅速平整弃土场地,然后将耕作土覆盖于弃土上,而后植草以防治水土流失。(三)环境敏感区保护措施(1)水环境保护措施施工期生产废水主要来自拌和站和车辆检修。对处理后的废水要求达到GB8978-2017《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一级标准。废水处理后尽量再利用,可用于施工区绿化用水,交通道路洒水。对拌和料生产量较大且集中的工程施工区布置1个平流型沉淀池。其它小型拌和站可根据具体规模修建废水调节池,以达到相应的处理要求。公路施工养护过程中废水流出量很少,该碱性废水pH值并不十分高,同时施工区下游附近并无特别敏感目标,可以直接外排。维修废水收集后经沉淀池沉淀,用油水分离器除油,废水达标后回用。(2)声环境保护措施施工期间,施工机械及车辆产生的噪声对周边的居民生产生活带来了一定干扰,同时道路运行期间对沿线居民的生产生活也会或多或少带来干扰。因而施工场地必要时应采取适当的隔音减噪措施。六、与环保、文物及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的协商情况本项目环评报告已取得主管部门的批复,项目建设方案可行,实施阶段须严格按相关批复文件精神严格执行。项目沿线暂时没有发现文物保护资源,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一定要注重环保,精心文明施工,如发现文物古迹一定及时汇报政府有关部门并保护现场,以免文物遭破坏。七、施工中的环境保护措施及注意事项(1)土石方施工时,应按设计要求取土,采石和弃渣;对施工人员应加强环保教育,严禁不按规定随意抛弃施工废弃物。沿河路段路基施工时,应注意先建拦渣设施,以避免土石方落入水体中。(2)施工工程中,应注意做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多学科联合会诊机制与案例分析计划
- 图书馆网络推广计划
- 2025-2030中国会议桌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SM型光纤偏振器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EPDM(乙烯丙烯二烯单体)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丽水市遂昌县大柘镇社区工作者考试真题
- 2025广东广州市花都区恒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招聘项目用工人员16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至2031年中国报警阀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兰州货运从业资格证500道题目和答案
- 2025年淮北货运从业资格证模拟考试保过版
- GB/T 25742.4-2022机器状态监测与诊断数据处理、通信与表示第4部分:表示
- 特殊感染手术的配合与术后处理
- 萧红《呼兰河传》课件
- 脑血管病介入诊疗并发症及其处理课件
- 机动车驾驶人考试场地及其设施设置规范
- 大学生三生教育主题班会
- 2023年宜昌市中医医院医护人员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内部控制建设课件
- 水塘排水、清淤质量检验记录表
- 上海龙之梦丽晶大酒店客房预订单
-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