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二模考试地理模拟试题试卷分析分析_第1页
2023年高考二模考试地理模拟试题试卷分析分析_第2页
2023年高考二模考试地理模拟试题试卷分析分析_第3页
2023年高考二模考试地理模拟试题试卷分析分析_第4页
2023年高考二模考试地理模拟试题试卷分析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高考二模考试地理试题试卷分析分析

16(1)

一、试题分析

本题设问是:补充完成长春市建设用地年均增长率折线图,并描述长春市建设用地变化

特点。画图部分要先根据表格计算出准确数值,注意问的是年均增长率(%),而表格年份是

8年一段,应该除以8,然后看图中缺啥(纵坐标刻度值)补啥,再根据计算结果描点,最

后用折线连接各点。并描述长春市建设用地变化特点,应该根据表格给的两个要素:“建设

用地面积”和“年均增长率”不难得出这两条答案。

二、评分细则

(1)(画图2分)

特点:建设用地面积不断增长,2023年后年均增长速度明显快于2023年前。(4分)

说明:画图,必须是折线,三个转折点的数据标注正确且与纵、横坐标的刻度值对应准确,

才能得满分2分;画成平滑曲线等不得分。画图标注可以没有(省模考阅卷就是这样),但

是转折点必须大致位置正确,且折线的趋势要正确。

特点描述:每个要点各2分。下列情况也可得满分:建设用地逐渐增加,年均增长速度

(或增速)先慢后快(或由慢变快)。如果答“增长速度不断提高”或“增长率不断提高”

也给分,但是如果答“增长速度或增长率逐年提高”就不正确了,不给分。

三、存在问题

1.有的同学作图划线很轻,很不清晰。

2.有的同学用中性笔作图出错后勾画非常严重,难以判断辨识,导致失分。

3.有的同学作图误差太大,与实际数值差距较大,导致失分。

4.有的同学标上数值,但数值误差太大。

5.大部分同学属于算数错误。

6.有的同学用平滑曲线画导致失分。

7.增长速度变化出现错误的较多。

四、教学建议

1.进行规范画图指导,如根据表格数据补充完成折线图。错误答法:纵坐标漏写名称和单位;

纵坐标名称只写面积;刻度值漏标或者标不全、标错;画蛇添足,折线上标值标错;折线上

的值正确,但是折线点与刻度值对应不正确;不用折线,画了曲线。

正确答法:先根据表格计算出准确数值,看图中缺啥(横、纵坐标、单位、刻度数值、图例)

补啥,再根据计算结果描点,最后用折线连接各点。

2.强调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培养,比如本题特点描述就是从本题所给表格信息的两个

要素进行描述。

3.重视地理语言规范性的训练,如本题的年均和逐年的不同。

16(2)

一、阅卷标准

城市用地规模增长更快,城市热岛效应范围扩大(2分);高温斑块出现破碎化趋势,热岛

效应强度在减弱(2分)。

说明:热岛范围变化特点及其依据、热岛强度变化特点及其依据,两个要点各2分。

(1)城市热岛(效应)范围扩大,依据是城市用地规模增长更快(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城市用地面积增加);热岛(效应)强度减弱,依据是高温斑块出现破碎化趋势(或者高

温区域明显缩小)。(4个点,每个点1分)

(2)城市热岛(效应)范围扩大,热岛(效应)强度减弱;依据是城市用地规模增长更

快(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用地面积增加),且城市温斑块出现破碎化趋势(或者高温区

域明显缩小)。((4个点,每个点1分))

二、主要问题

1.大部分学生能把特点和依据分开进行描述,但仍有部分学生作答时未分,以致答案混乱。

2.特点和依据不少学生答反,如把城市用地规模增长快、高温区域明显缩小等归结为特点。

同时还存在特点和依据不对应的问题,可见学生对热岛效应的形成过程没有真正的掌握。

3.对图文信息缺乏有效提取和归纳总结,要么照抄材料现象严重,要么就是完全不利用材

料,如把热岛强度减弱的依据回答为绿地面积的增加等。

4.表述不准确,只是笼统的回答热岛增大、减弱,没有准确的答出热岛效应范围扩大、热

岛强度减弱。

16(3)

一、试题分析

试题设问“请你为长春等平原城市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提出合理化建议”,共4分。本题应从

城市热岛效应的形成原因入手,对应提出合理化建议。主要从城市绿化、下垫面特性、城市

规划、减少人为热排放和建设通风走廊等方面思考。

二、评分细则

1、合理规划城市用地

2、增加城市绿地和水体(绿地或水体或湿地,都可得1分)

3、分散布局工业区(将工厂迁出郊区,也可以)

4、建设通风廊道

5、推进海绵城市建设(选择合适的下垫面材料或渗水砖,也可)

6、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以减少人为热量排放等。

每点1分,最多4分。

三、出现的问题

1、要点不全,不少同学只答2-3个要点。

2、要点重复,几个要点一直在强调绿地、湿地或公园,导致要点不少,得分却很低。

3、混淆“城市热岛效应”和“环境污染”两个概念产生的原因,答成了“达标排放”、“法

律监管"''尾气排放"等,不得分。

4、对材料信息的分析和运用不到位。材料中提到了“高温斑块更加破碎”,没有得出“工

业区分散”这一结论。

四、教学建议

I、对地理事象的形成原理理解透彻

2、规范答题模板,开阔答题思路

3、做好答题技巧的指导,看分值答题,规范答题术语。

17(1)

一、试题答案

多海湾,风浪较小,利于海漂种实登陆(2分);海湾形状有利于拦截随洋流而来的海

漂种实(2分);洋流流经热带岛屿地区,物种复杂多样(2分)。

二、评分细则

本题共三个要点,第一个要点的因与果正确可各得1分,因果齐全可得2分,第二、三个

要点只答因或果不得分,必须因与果都正确得2分。

要点1:因:多海湾,风浪较小,果:利于海漂种实登陆(2分);

要点2:因:海湾形状(或:向海洋突出的陆地;凹型海岸;海岸线曲折;喇叭型海湾),

果:有利于拦截随洋流而来的海漂种实(2分);

要点3:因:洋流(或日本暖流,洋流名称错误不得分)流经热带(或低纬度,或菲律宾

群岛)岛屿地区,果:(携带来的)物种(或:海漂种实)复杂多样(2分)。

三、学生答题存在问题

L审题不细,答题方向错误。本题问的是海漂种实丰富复杂的原因,很多学生回答为陆地

上物种丰富多样的原因;还有些同学答物种古老的原因,如远离大陆,人类活动影响小等;

有些同学回答为西南季风、东南季风、东北信风带来种子。

2.过于依赖答题模板,套用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原因模板,如纬度低,海拔高,垂直地域分

异明显;水热条件好,利于多种物种生长。还有学生套用农业区位因素,如地势平坦,土壤

肥沃,灌溉水源充足等。

3.细节问题不注意,如本题是分析原因,应该体现答案的因果关系,但个别学生只答原因,

没有分析结果。

4.基础知识不扎实,流经该地的是日本暖流,可以不答名称,如果答名称则必须正确,很

多学生答北太平洋暖流,赤道逆流,北大西洋暖流等。再就是洋流方向错误,个别同学认为

是洋流从高纬度带来物种。

17(2)

一、阅卷标准

第一个要点,对答案进行了一定的修改。只要答出“纬度较高,热量条件较差或冬季气

温较低”即可,未再强调比较。仅答“纬度较高”不得分,仅答“热量条件较差或冬季气温

较低”得1分。第二个要点,只要能体现“种实自身存在问题”即可,如外力损坏、自身腐

坏、蚁虫啃食、发育不良等,只要原因合情合理即可得分。

二、存在的问题

(1)题干解读不准确,分析思路有偏差,题干问“某些热带海漂种实”,分析重点应该是

热量差异,多数考生将却重点放在生长条件差异上,导致作答内容很多却不得分。种实自身

存在问题,此方面考虑到的学生很少。

(2)材料信息获取和解读有问题,不能将纬度和热量关联起来。答案五花八门,如热带

边缘、海拔较高、寒流影响等。

(3)基础知识有漏洞,如判定垦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受寒流影响等。

三、教学建议:

(1)加强题干解读训练,确保分析思路不要出现大的偏差

(2)加强基础知识巩固,尽量避免出现知识漏洞

17(3)

一、阅卷标准

纬度较低,受暖流影响大,不受寒潮影响,降水较多,水热量条件更优越(2分);洋

流从热带岛屿带来的海漂种实更丰富,部分海漂种实能够在此生根发芽繁育(2分)。

说明:第一个要点分为两个方面,即“(日本)暖流影响大”1分,必须写对洋流的性质,

可以不写出暖流名称,但暖流名称判断错了不给分:“水(分)热(量)条件更优越(更好、

更丰富、更充足)/气温更高,降水更多”1分,必须从水、热2者评价,只从水、热1个

角度不给分;“水热组合好/水热充足/水热丰富”不给分,因为根据设问“与福建沿海相比”,

应该是“更好、更充足、更优越”,要从比较的角度作答。(强大的日本)暖流(洋流)从热

带岛屿(菲律宾群岛/更低纬度岛屿)沿岸带来的海漂种实(海漂种子/海漂果实/植物种子/

植物果实)更丰富(种类多样的植物种实)2分。

二、主要问题

L绝大多数学生能考虑到气候条件这一点,但描述不准确。多数答不出“更”或“较”等

显示比较的词,回答不规范不得分;有答成“水热组合”的,不得分;有答“光热条件”的,

更不得分;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只答出“热量”,答不出“水分”,不得分。

2.第一个得分点里洋流的描述不准确,答不出“暖”的性质,有不少学生甚至己经答出“增

温增湿”,但仍没写出“暖”,不得分。

3.最后2分的得分点,没有学生能完整答出“洋流”和“热带岛屿”,极少数学生答出洋

流,但答不出“热带岛屿”,答题不完整,不得分。

18.(1)

一、试题分析

指出磐安江南药镇选址的合理性(3分)

从文字材料中可以看出,江南药镇位于县城新区,可以判断这里基础设施完善;距中心

城区10公里,可以判断距离县城较近,可以获得生产生活的方便,便于联系两地;图中有

高速公路和省道通过,可以判断这里交通便捷;附近有河流,可以获得生产生活用水。

二、阅卷标准

第一个要点只答“距县城近”或“新区基础设施好”均可得1分。第二个要点答出“临

近省道和高速公路”或者“交通便利”,均可得1分。第三个要点“沿河分布,用水方便”,

必须全答方可得1分。

三、存在问题

L受图例“县政府所在地”影响,很多学生放不开,写成“靠近县政府”不得分。

2.很多学生写出“位于新区地价高/低”或“距城区远/近,地价高/低”均不得分。

3.“沿河分布,交通便捷”不得分,河流的作用应该倾向供水功能。

4.逻辑混乱现象较多,如“靠近高速公路,劳动力丰富”、“靠近河流,方便排污”等。

四、教学建议

1.河流的功能需要再讲清楚。

2.因果关系中存在的逻辑要强化。

3.如何挖掘图文信息还是需要再强化。

18(2)

一、试题分析

此问指令词是“分析”,侧重考察规划建设江南药镇的目的,主要从经济效益角度回答

(社会效益分析合理也可),但每个要点都自成因果关系,有因有果才能得2分。只有“因”

或者“果。可得1分。问题难度较大。

二、评分细则

因果

第一个要点依托本地药材资源优势(或(能够)打造成为药材集散地

本地药材资源丰富)

第二个要点吸引中药加工企业集聚延长产业链,取得规模效益

第三个要点发挥(具有)品牌优势建设康养、旅游产业,实现一、二、三产业融

合,提高产业附加值

答出“带动医药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也可得2分;因果逻辑不对应,只看果

得分;明显套用模板的套话不得分,总分不超过6分。

三、存在问题

①审题能力差,不知道从经济和社会效益回答,落脚点不对。

②语言组织能力差,片面的抄材料而不进行提炼。因果不对应,逻辑不条理,不会分要点。

部分同学罗列套话。

③卷面差,字迹不清,书写潦草。

四、教学建议

①继续夯实基础知识,以微专题的形式强化知识联系,课堂上少讲、精讲,多让学生动脑、

动手,领悟总结、迁移应用。

②坚持周测,训练学生审题规范和语言规范,兼顾卷面。

③注重讲解知识点的因果关系、逻辑关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要培养学生多角度答题能

力,区分不同设问和情景下的细节差异。

18(3)

一、试题设问

说明磐安将“互联网+”服务延伸至中药材产业销售环节的好处。(4分)

二、试题分析

本题答案组织的落脚点必须放在“销售环节”。从销售范围、销售量、销售价格等方面

作答。

三、阅卷标准

第一个要点答出“减少产品和客户之间销售和流通的中间环节”与“降低成本,提高产

品(市场)竞争力”各1分;第二个要点只答出“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可得1分,只答出

“扩大销售范围和销售量”得1分,二者都答出得2分。

四、出现问题

1.审题不清。题目设问是对“销售环节”的好处,很多考生作答宽泛,不精准,出现“带

动相关产业,促进旅游业,提高就业率……”等错误答案。

2.出现错别字。

3.用词不规范,缺少地理学科特征。

五、教学建议

1.慢审题,抓准设问中的关键词,不可盲目套用模板。

2.用地理学科语言作答,专业、规范。

3.每条答案的切入点以及落脚点需要精准,原因和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要完整。

19.(1)

一、标准答案

冬春季节,河湖水位低,滩地裸露,沙源丰富(2分);沙山以北湖泊谷地走向与盛行

风向一致,狭管效应显著,风力增强(2分);强盛的东北风将滩地沙尘搬运至沙山,受沙

山及植物阻挡,风速降低,沙尘沉降,年复一年,沙山逐年“长高”(2分)。

二、评分细则

第一个要点要答出使沙山长高的沙源。“冬春季节,河湖水位低,(河、湖)滩地裸露”

是“沙源丰富”的原因,二者都答出可得2分,仅答出“冬春季节,沙源丰富”,得1分。

第二个要点要答出沙尘由沙源地被搬运到沙山的动力。“沙山以北湖泊谷地走向与盛行

风向一致,狭管效应显著”是“风力增强”的原因,二者都答出可得2分,仅答出“冬春季

节,多大风”,或者“湖泊谷地走向与盛行风向一致,风力大”,或者“受狭管效应影响,风

力大”,得1分。

第三个要点要答出沙尘在沙山沉降导致沙山长高的原因。“受沙山或植物阻挡,风速降

低”是“沙尘沉降,沙山增高”的原因,二者都答出可得2分,若答出“受沙山或植物阻挡,

风速降低,沙尘沉降,沙山增高”也可得2分,但只答出“受植物或沙山阻挡,风速降低,

沙尘沉降,沙山增高”给1分。年复一年,沙山逐年“长高”是概括之语,不是得分点。

三、存在的问题

1.该小题得分率不高,整体得分比较低,主要原因在于审题中对于题干设问方向的理解

偏差,没有深入的考虑“沙山长高的自然原因”的答题角度。大部分同学都没有注意到堆积

地貌的形成原因分析应该从物质基础、动力基础、堆积作用等几个方面作答,盲目乱答。

2.答案组织不规范,空话、套话多,要点之间无因果关系。

3.分析材料能力差。有的学生错误地将材料中的芳草萋萋、牛羊徜徉认为该地为草原气

候,荒漠化严重。也有同学认为材料中有沙山认为该地为沙漠气候,导致答题方向出现错误。

4.语言组织能力差,片面的抄材料而不进行提炼,而没有归纳总结。

5.有的考生写错别字,导致不应有的失分。如:狭管效应写成“峡”管效应。

6.有部分同学写人为原因,如围湖造田、过度垦殖导致水土裸露面积增大。

7.有的同学答小树、小草被沙掩埋,随着树草生长沙山随着“长高”。

8.有的同学答位于沙山的迎风坡,风沙多,利于沉积,导致失分。

四、教学建议

1.三轮复习继续夯实基础知识,可以以微专题的形式开始知识点的强化,课堂上少讲、精讲,

多让学生动脑、动手,领悟总结、迁移应用。

2.强化学生审题训练,审清题目要求,找准答题方向,带着地理思维分析材料。

3.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规范答题术语。注重知识点的因果关系、逻辑关系的训练讲解。

答题不能能只答空话套话,更不能答出大白话或者前后自相矛盾。

4.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要培养学生多角度答题能力,避免漏掉答案的角度。

19(2)

一、设问

(2)分析长江上游干支流水库建设对鄱阳湖沙山的影响。(4分)

二、标准答案

上游水库汛后蓄水造成中下游径流减少、清水下泄冲刷河道,长江中下游低水位时间提

前且水位较低,导致鄱阳湖出湖流量增加,枯水出现时间提前、枯水期延长、水位降低,湖

滩裸露时间长、面积大,沙源增加,致使沙山面积扩大。(4分)

三、评分细则

上游水库汛后蓄水,长江中下游径流减少或水位降低;(2分)鄱阳湖出湖流量增加,

水位降低,湖滩裸露面积大(或沙源增加),使沙山面积扩大(或增高)(2分)。

该题答案逻辑性强,前后互为因果,逻辑混乱、因果乱搭不给分。

四、学生答题存在的问题

(1)有果无因,只答“下游径流减少或水位降低”,没有说出“水库蓄水”,不得分。

(2)有因无果,鄱阳湖水位降低,湖滩裸露面积大(或沙源增加),没有答出“使沙山

面积扩大(或增高”',不得分。

(3)主要沙源确定错误,部分同学这样答“长江水位下降,河床裸露,沙山面积增大”,

不得分。

(4)部分同学审题出错,没有看清是“汛后蓄水”,导致结果判断错误,答“沙山面积

变小”,不得分。

(5)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