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单元整体阅读教学策略_第1页
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单元整体阅读教学策略_第2页
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单元整体阅读教学策略_第3页
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单元整体阅读教学策略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单元整体阅读教学策略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古诗文所占比重也在加大。2019年秋季学期,全国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统一使用部编版语文教材。与传统教材相比,部编版语文教材最引人关注的变化之一便是选文突出了经典性,大幅度增加古诗文篇目。据统计,全套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一共选编了112首古诗词,14篇文言文。从数量上看,古诗词方面,“日积月累”编排了40首,课文中则一共编排了72首(其中1首是课后题材料)。文言文方面,14篇都编排在课文中。平均每个年级达到18篇左右,约占课文总数的30%。古诗文数量的增加,既是机遇,同时又意味着挑战。在“双减”背景下,如何提高阅读教学效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从而落实减负提质呢?在古诗文教学中采用群文阅读教学方式,不失为一种管用实用好用的有效途径。一、激发兴趣,有效减轻语文学习心理负担古诗文教学历来被教师视为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在笔者所带的历届师范生毕业设计中鲜有古诗文篇目的教学设计。通过问卷调查发现,这些准教师中85%不敢涉足古诗文教学,认为篇幅短小,内涵丰富,不知道怎么进行设计和教学,无从下手。通过对一线课堂的观察和调研发现,当前古诗文教学现状主要表现为: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创新性不够。大多仍然遵循长期使用的古诗文教学“老三步”,即读诗歌、讲内容、析情感。其次,在一线教学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不够,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群文阅读教学则要求老师能够按照合适的议题,合理选择相关古诗文文本,对知识进行重构,同时教师作为引导者参与教学中,让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大大提高,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可以切实减少学业带给学生的心理负担。在实施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首要的环节就是确定议题。议题是老师根据教学目标设定的,用于组织多文本,进行群文阅读教学的话题。议题必须具备激趣性。所谓激趣性是指教师所确定的古诗文阅读教学的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学是教与学相结合的一种活动,应该以学生的学为主,教师的教为辅。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该根据小学生各年龄段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特点为出发点,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例如,在教授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时,可以设计“古人是如何读书的”这一议题,选择《敏而好学》《读书有三到》以及朱熹的《观书有感》进行文本组合。高段学生已经对学习和阅读有了一定的认知和理解,以“古人是如何读书的”为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能够在教师引入主题的时候就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议题的选择还必须具备思辨性和开放性。同样以该议题为例,学生可以通过古人是如何读书的这一议题,展开思考和讨论。例如,古人是怎样读书的?有哪些方法我们可以借鉴?我们又是怎么读书的?我们应该怎么读书?通过交流和讨论,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懂得学习和读书的重要性,真正激发学生读书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二、重组文本,高效落实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议题确定后就是组合文本。语文教育专家王荣生教授根据语文课程的特征,提出了语文课程与教学研究的重心应当转移到教学内容的建设上来,即知识的重构。此处所谓知识重构,并非简单意义上的文本叠加,而是教师基于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学情分析,从多文本中确定合宜的语文教学内容,对语文课堂的教学内容进行选择、重构。因此,合宜的重组文本对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在该环节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要注重文本的内在关联性。法国批评家茱莉亚·克里斯蒂娃提出了文本互织理论,她认为“任何文本在一定程度上都和别的文本具有相互交织的特点”。具体到小学古诗文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文本组合的内在关联性。一是作者关联。孟子早就提出了“知人论世”的文艺观,为了使学生对相同作者的作品有更深的理解和感悟,我们可以把相同作者的诸多作品进行关联,比如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材收录有陆游《示儿》,我们就可以考虑将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书愤》进行文本组合,通过阅读学习这几首诗,学生就能够更好地把握陆游诗歌的写作特点。二是题材关联。小学语文教材中所编选的古诗文题材大致有山水田园、边塞征戍、咏物抒怀、思乡怀人、咏史怀古、惜别送别、农村生活积累。教师在进行文本组合时,可以从题材这一角度进行关联。如根据“惜别送别”题材进行文本组合时,就可以把与该题材有关的古诗文进行组合,将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王维《送元二使安西》、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这几篇作品组合在一起,使学生通过对这三篇作品的阅读学习,加深其对“惜别送别”题材古诗文的理解。三是意象关联。意象是在古诗教学中经常谈到的一个概念,常见的意象有柳、松柏、竹、兰花、菊花、梅花、桃花、杨花等植物类;杜鹃、鹧鸪、猿猴、乌鸦、鸿雁等动物类;白云、明月、水等自然类;灞陵、长亭等送别场所类;中秋、重阳、元宵等佳节类。如教师可以将《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林杰《乞巧》、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进行文本组合,帮助学生加深对“七夕”这一意象的理解。我们在进行文本组合的时候还需要注重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堂上的教学时间有限,学生的阅读量积累主要是放在课后来完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视野。如在学习五年级下册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昼出耘田夜绩麻》时,为了使学生对农村生活了解更加全面,教师可以选择相关古诗进行文本组合,安排学生课后阅读。如宋代翁卷《乡村四月》、白居易《观刈麦》,以及之前学习过的《悯农》二首。通过对这些文本的学习,学生对农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辛勤劳作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懂得珍惜劳动果实,从而实现德育的有机融入,达到课程思政的目的。图片三、集体建构,切实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与质量群文阅读教学的实施过程就是集体建构的过程。顾名思义,集体建构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实现学生的自我建构以及师生之间共同的建构。学生获取知识不能是被动接受,以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是行不通的,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教师要安排学生课前预习、课内阅读理解,只有充分给予学生自主阅读文本的时间和空间,完成自我建构,才能与其他同学进行有效交流,完成集体建构,才能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当然,教师也必须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和策略,如通过勾画、圈点、批注等方法,概括出文本主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在课堂中要摆正位置,放低姿态,要与学生组成学习共同体,不要把自己的思想强加在学生身上,导致课堂教学氛围凝重。同时,教师需要关注自己的语言艺术,恰当得体的语言能让学生敢于在课堂上发声,积极参与课堂学习与建构,从而碰撞出思想的火花,领略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的魅力。以五年级下册《四时田园杂兴·昼出耘田夜绩麻》为例,可以设计以下学习活动:首先安排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读古诗时,采用圈点、批注的方法,说一说古诗中哪个(些)字词让你印象最为深刻。接着是小组内交流和班级内展示、交流。然后引导学生体会乡村儿童淳朴、善良、可爱、勤劳的美好品质,感受作者对他们的赞扬与喜爱之情。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可以设置情景,引导学生充分想象农村生活场景,加深对作品的理解。越来越多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