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山东省临沂市高三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d94f78df75d267f1917733f05d0dd53/0d94f78df75d267f1917733f05d0dd531.gif)
![2023届山东省临沂市高三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d94f78df75d267f1917733f05d0dd53/0d94f78df75d267f1917733f05d0dd532.gif)
![2023届山东省临沂市高三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d94f78df75d267f1917733f05d0dd53/0d94f78df75d267f1917733f05d0dd533.gif)
![2023届山东省临沂市高三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d94f78df75d267f1917733f05d0dd53/0d94f78df75d267f1917733f05d0dd534.gif)
![2023届山东省临沂市高三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d94f78df75d267f1917733f05d0dd53/0d94f78df75d267f1917733f05d0dd53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届山东省临沂市高三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
考试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1.《早期中国一一中国文化圈的形成和发展》指出,新石器时代的花瓣纹彩陶的流行范
围,已经涵盖了今天中国的大部分地区;同时,各地区的花瓣纹彩陶又呈现出较强的
地域特色,整个文化区就像一朵由花心和多重花瓣组成的史前中国之花。这说明早期
中国()
A.文化多元发展并相互交流B.中原文化一直保持领先优势地位
C.“花心”文化向“花瓣”扩展D.文明时代始于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
【答案】A
【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中国新石器时代花瓣纹全国流行,但各地的花瓣纹又有各地
的地方特色,说明中华文化呈现出多元一体的特点,即文化多元发展并相互交流,故
选A项;文化无优劣之分,“领先优势”有误,排除B项;材料反映中华文化具有多
元一体的特征,与花心、花瓣无关,排除C项;“始于”一词有误,排除D项。
2.图1、图2为汉初郡国变迁图。据此可知()
图1文帝后期十七诸侯二十四郡图2景帝中元六年(前144年)二十五王国
A.朝廷与诸侯矛盾渐趋激化B.王国威胁中央的形势发生逆转
C.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D.国家行政体制进行了重大调整
【答案】B
【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与文帝时期相比,景帝时期地方王国范围缩小,实力有所下
降,说明王国威胁中央的形势发生逆转,故选B项;从图示信息可知,王国力量减
弱,不能得出朝廷与诸侯矛盾渐趋激化的结论,排除A项;王国控制区域日益缩小,
排除C项;汉武帝时期国家行政体制进行了重大调整,实行推恩令,排除D项。
3.魏晋之前,山东地区儒学的发达冠于全国,其他地区无出其右者;但从十六国至北朝
结束的几百年间,山东地区的儒学再也未能恢复到以前的盛况。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
因素是()
A.门阀政治的发展B.人口迁徙的影响
C.儒释道三教并行D.江南地区的开发
【答案】B
【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与魏晋之前相比,山东地区在十六国至北朝结束时期儒学影
响力下降,结合所学北民南迁的史实可知,这与北民南迁有关,故选B项;魏晋南北
朝时期实行门阀政治,与山东儒学影响力下降无关,排除A项;唐朝儒释道三教并
行,排除C项;山东儒学的影响力下降的原因是北民南迁,不是江南地区开发,排除
D项。
4.元朝官修史书《辽史》载:“天地之间,风气异宜;人生其间,各适其便。……长城以
南,多雨多暑,其人耕稼以食,桑麻以衣,宫室以居,城郭以治;大漠之间,多寒多
风,畜牧畋渔以食,皮毛以衣,转徙随时,车马为家。此天时地利所以限南北也。”这
可以用来说明()
A.农耕文明优于游牧文明B.各族群经济交往的必然性
C.地理环境决定文明高低D.长城南北地理区域的封闭性
【答案】B
【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辽国时期,不同地地域经济发展模式不同,有各自的特点,
这种互补性说明各族群经济交往是必然的,故选B项;文明之间没有优劣之分,排除
A项;“决定”一词有误,排除C项;长城南北之间并不封闭,彼此之间有交流,排除
D项。
5.卫所制是明代的军事制度,卫是卫所制下最高的军事战术单位。表1是明初在部分沿
海地区设卫的状况。这反映出当时()
表1
卫的数量驻地
11卫山东沿海
14卫浙江沿海
9卫福建沿海
8卫广东沿海
A.政府重视海防B.农民起义不断C.西方侵略开始D.地方制度异变
【答案】A
【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明初在沿海地区广泛设置卫所,加强对沿海她区的军事管
理,即政府重视海防,故选A项;明初无农民起义,排除B项;西方侵略从明朝晚期
开始,排除C项;卫所是加强中央对地方管理的一种方式,并未发生异变,排除D
项。
6.1853年,为了镇压太平军,江苏最早出现了“就地筹饷”的厘金制度,后来很快遍行
全国。“厘金”由地方掌握,上交中央的只占20%。厘金中以百货厘最早、范围最
大,一切日用所需之物,无一不在被征之列。这一制度直到20世纪30年代初才被取
消。厘金制度()
A.瓦解了政府统治基础B.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C.破坏了经济社会秩序D.规范了地方税收制度
【答案】C
【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清政府为了镇压太平军,实行厘金制度,''一切日用所需之
无,无一不在被征之列”加重百姓的负担,破坏了经济社会秩序,故选C项;厘金制
度加重人民的负担,并未瓦解清政府统治基础,排除A项;厘金制度并不能提高军队
战斗力,排除B项;厘金制度造成地方税收制度混乱,排除D项。
7.图3表达的鲜明主题是()
中外关系:
1915年“中日民四条约”列强支持下的军阀混战
北洋派:1913年“宋教仁案”1914年《中华民国约法》1916年1917年府院之争
袁世凯解散国民党总统制洪宪元年张勋复辟
革命党: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
图3
A.现代性国家的构建B.宪政体制的实践
C.民主与专制的斗争D.社会共识的崩解
【答案】C
【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辛亥革命后,北洋派和革命党人进行了一系列斗争,这些斗
争的焦点是封建专制和民主共和之争,故选C项;辛亥革命后建立的中华民国已经标
志现代性国家构建了,排除A项;中华民国的建立就意味着宪政体制的实践,排除B
项;革命党与北洋派之争说明中国内部民主和专制的斗争,社会共识是民主共和深入
人心,并未崩解,排除D项。
8.毛泽东在同中央农村工作部负责人谈话时指出,“个体所有制的生产关系与大量供应是
完全冲突的”“从解决这种供求矛盾出发,就要解决所有制与生产力的矛盾问题”。他
意在强调新中国()
A.进行土地改革迫在眉睫B.建立计划经济需提上日程
C.建立人民公社符合国情D.实行农业集体化势在必行
【答案】D
【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毛泽东认为个体所有制的生产关系不能大量供应产品,即会
出现供不应求的问题,解决的最好方式是将私有制改为公有制,即实行三大改造推行
农业集体化,故选D项:土地改革是将地主土地所有制改为农民土地所有制,没有改
变是私有制的属性,排除A项;材料反映毛泽东要将私有制改为公有制,并未建立计
划经济体制,排除B项:此时处于社会主义改造阶段,尚未改变私有制,不到人民公
社的程度,排除C项。
9.图4是20世纪90年代某乡镇街道上有人经营收费公用电话的照片,当时用公用电话
打本地电话一分钟收5角钱。对此合理的解读是()
图4
A.城市和乡村经济发展不平衡B.市场经济体制在农村得以确立
C.电话已成为人民生活的必需品D.个体经营与市场经济逐步发展
【答案】D
【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20世纪90年代乡镇街道经营费公用电话,说明已进行改革
开放,允许个体经营,即个体经营与市场经济逐步发展,故选D项;材料反映乡镇出
现个体经济,无法得出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结论,排除A项;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于
2001年,排除B项;“必需品”一词过于绝对,排除C项。
10.《伊索寓言》有一则故事:一只关在鸽笼中的母鸽,正在自夸说它孵出的小鸽真多的时
候,一只乌鸦听见了,说道:“我的朋友啊,停止你的夸口吧!你的子女愈多,关在鸽
笼的也愈多,那么你的忧愁不是也更多了吗?”这反映了古希腊人的文化特性是
()
A.追求智慧与自由B.注重论辩和演说术
C.崇尚现实与利益D.强调逻辑思维训练
【答案】A
【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子女越多关在鸽笼的越多,忧愁也越多,体现出古希腊人对
于自由的追求,故选A项;材料反映不愿意关进鸽笼中,即对于自由的追求,不是论
辩,排除B项;不愿关在笼子里说明追求自由,不是崇尚利益,排除C项;材料反映
对于自由的追求,与逻辑思维无关,排除D项。
11.14世纪初,法国国王腓力四世创建了三级会议。第三等级是“一切不属于贵族的人,
统称为‘平民'”,其中包括金融家、港口的船主、城里的富商、律师、医生、教授、
雇工作坊主,甚至包括手工工匠、帮工等。这表明()
A.城市利益得到重视B.城市自治兴起
C.王权开始高于教权D.议会制度确立
【答案】A
【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法国第三等级包括非教士和贵族的所有人,其中包括金融
家、城市富商、律师、手工工匠等,这体现城市利益得到重视,故选A项;城市自治
兴起于中古后期,即11世纪前后,排除B项;“开始”一词有误,王权早在中古后期
已高于教权,排除C项;法国议会制度早已确立,排除D项。
12.表2是近代科学的部分主要成就。它们()
表2
代表人物生卒年国籍主要成就
惠更斯1629—1695荷兰提出“光的波动理论”
牛顿1643—1727英国经典力学体系创立者
法拉第1791—1867英国经典电磁理论奠基人
焦耳1818—1889英国热当量的测定者
A.表明科技中心多元B.直接转化成为生产技术
C.引领工业时代发展D.促进欧洲第一次思想解放
【答案】C
【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17—19世纪,英国产生很多近代科学成就,结合所学工业
革命的史实可知,这为英国引领工业革命奠基,故选C项;材料能看出以英国为核
心,并不是中心多元,排除A项;材料反映近代科学成就主要集中在英国,并未直接
转化为生产技术,排除B项;欧洲第一次思想解放发生于14—17世纪,即文艺复
兴,排除D项。
13.富兰克林•罗斯福在1932年竞选演说中谈到:“有些经济学家仍在试图找出到底是什
么东西使我们在1929年遭受挫折。我虽然不是经济学家,但我认为我是了解的,使我
们遭受打击的是十年的放荡不羁,十年的集团的利己主义一一所追求的唯一目标表现
在这种思想一一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其结果是,98%的美国人口都遭受到天诛地
灭。”这一演说()
A.强调实现社会平等的意义B.体现实行国家干预政策的意图
C.主张改变奢侈浪费的风气D.旨在抨击某些经济学家的迟钝
【答案】B
【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面对1929—1933的经济危机,罗斯福强调要改变利己主
义,即用国家干预的方式解决问题,故选B项;资本主义国家并未实现社会平等,排
除A项;材料反映罗斯福主张改变利己主义,并不是改变奢侈浪费风气,排除C项;
罗斯福的演说为国家干预思想做准备,旨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并不是抨击经济学家
的迟钝,排除D项。
14.1964年,戴高乐领导下的法国冲破美国设置的反华阵线,与中国建交;1966年,法国
正式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1969年,联邦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勃兰特上台后主
张改善与苏联和东欧各国的关系。这能够反映()
A.美苏两极对峙格局被冲破B.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劣势
C.国际社会主义影响力扩大D.西欧面临苏联的强大压力
【答案】C
【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二战后,法国冲破美国阻碍,与中国建交并退出北约,德国
则主动改善同苏联和东欧的关系,说明国际社会主义影响力扩大,改变了资本主义阵
营和社会主义阵营坚决对立的局面,故选C项;两极对峙格局并未被冲破,排除A
项;60年代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优势,排除B项;材料反映西欧改善与社会主义国
家的关系,这是想要摆脱美国控制,独立制定外交政策的体现,并不是受到苏联压力
的结果,排除D项。
15.二战结束后,国际资本输出的流向发生了很大变化,发达国家之间的相互直接投资占
主导地位。1980年的国际资本流动总量中,四分之三以上是在发达国家间进行的。这
一现象出现的背景是()
A.经济区域集团化受阻B.发展中国家经济竞争力增强
C.国际经济新秩序建立D.第三次科技革命深入发展
【答案】D
【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二战后国际资本输出以发达国家间的互相投资为主,这与第
三次科技革命,西方发达国家生产力显著发展有关,故选D项;经济区域集团化在二
战后显著发展,排除A项;材料反映发达国家相互投资为主,说明发展中国家经济竞
争力减弱,排除B项;目前国际经济新秩序尚未建立,排除C项。
二'非选择题
16.(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唐宋海上丝绸之路
材料一
图5唐宋海上丝绸之路示意图
材料二
南海神庙又称波罗庙,位于广州市黄崎区珠江出海口,建于隋朝开皇年间,是古代祭祀
海神的场所,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南海神庙是中国四大海神庙中唯一保存下来的规
模最大、最完整的海神庙。中外海船出入广州按例都要到庙中拜祭南海神,祈求出入平安,
一帆风顺。自隋唐以来,历代皇帝都派官员到南海神庙举行祭典。
——据《广州南海神庙——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之一》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代和宋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异同,并说明其不同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指出南海神庙对研究中国古代航海的价值。(6分)
【答案】(12分)
(1)同:范围广阔,最远可达阿拉伯(东非)。
异:唐代贴近海岸,宋代远离海岸;原因是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发展,指南针的应
用。(6分)
(2)南海神庙是文物史料,属于一手史料,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神庙距今有1400多年,
说明中国古代远洋航海历史悠久;神庙所在地广州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之一,
说明广州在对外交通贸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官员要到庙中拜祭南海神,说明政府重
视海外贸易;多年形成的南海神庙文化对于研究中国航海文化和风俗民情有重要价
值。(6分,答出三点即可)
【解析】
(1)第一小问同,据图示可知范围广阔,最远可达阿拉伯(东非)。第二小问异,据图示
唐代贴近海岸,宋代远离海岸。第三小问原因,结合宋代造船航海技术的史实可知造
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发展,指南针的应用。
(2)据材料二“南海神庙是中国四大海神庙中唯一保存下来的规模最大、最完整的海神
庙”可知南海神庙是文物史料,属于一手史料,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据材料二“至
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可知神庙距今有1400多年,说明中国古代远洋航海历史悠
久;据材料二''位于广州市黄埔区珠江出海口,建于隋朝开皇年间,是古代祭祀海神
的场所”可知神庙所在地广州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之一,说明广州在对外交通
贸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据材料二“历代皇帝都派官员到南海神庙举行祭典”可知官
员要到庙中拜祭南海神,说明政府重视海外贸易;据材料二“中外海船出入广州按例
都要到庙中拜祭南海神,祈求出入平安,一帆风顺”可知多年形成的南海神庙文化对
于研究中国航海文化和风俗民情有重要价值。
17.(1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睡狮”与“醒狮”
1898年7月,谢绩泰绘制了《时局图》,后来多次改动刊印。上有题词“沉沉酣睡我中
华,那知爱国即爱家!国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而由这样的“睡”中华与“醒”
国民的意象,中国又有了“睡狮”与“醒狮”一类的名称。
陈天华在《猛回头》结尾唱道:“猛睡狮,梦中醒,向天一吼!百兽惊,龙蛇走,期魅
逃臧。改条约,复政权,完全独立;雪仇耻,驱外族,复我冠裳。到那时,齐叫道,中华万
岁;才是我,大国民,气吐眉扬。”
制㈱招
图6《新生命活跃起来》
号称“革命军中马前卒”的宣传家邹容,在他1903年写成的《革命军》中,直接将清
末的中国比作睡狮,呼唤它的醒来:“嗟夫!天清地白,霹雳一声,惊数千年之睡狮而起舞,
是在革命,是在独立。”
清末、民国时期涌现了许多《醒狮歌》,创办了许多以“醒狮”命名的期刊,成立了许
多以“醒狮”为名的社团。在中华民族已到危亡时刻的1934年,满怀悲愤的徐悲鸿挥毫泼
墨,创作了《雄狮图》,题词“新生命活跃起来”。
——胡阿祥《吾国与吾民——中国历代国号与古今名称研究》
提取材料信息,对材料中的“醒狮”形象加以阐释.(13分)
【答案】(13分)
(-)信息提取
信息举例:
1898年、1903年(20世纪初)、清末、民国、1934年;《时局图》《猛回头》《革命军》
《醒狮歌》、醒狮期刊和社团;“酣睡”“醒”“睡狮”“醒狮”等。
(若从图中提取其他有效信息并加以阐释,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层次要求:
层次1:提取信息不够完整,只能从材料中获取部分有效信息;
层次2:全面提取材料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恰当的归纳整理。
(二)历史阐释
阐释内容:(阐释应主要包括三个角度)
(1)“醒狮”形象产生的时代背景;
(2)“醒狮”形象的内涵;
(3)“醒狮”形象的评价。
层次要求:
层次1:能在历史信息和相关历史现象之间建立起简单联系;
层次2:能在历史信息和相关历史现象之间建立起恰当联系,并分别加以阐释说明;
层次3:能结合时代背景,在历史信息和相关历史现象之间建立起逻辑关系,并在概括
归纳的基础上,进行多角度的阐释说明。
(三)示例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华民族面临严重危机,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代理人;20世纪上
半期,帝国主义列强加紧侵华,北洋政府和国民党政府不能挽救沉沦;西方民主革命思想
在中国进一步传播。
先进爱国人士积极探索救亡图存道路。谢绩泰呼吁唤醒酣睡中的国民和国家;陈天
华、邹容把清末的旧中国比作睡狮,把未来的新中国比作醒狮与雄狮,要求反帝爱国、实
行民主共和;徐悲鸿以雄狮比喻活跃的新生命,唤醒民众抗日救亡;以“醒狮”命名的歌
曲、期刊和社团纷纷出现。这些都是在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时代里,中华志士仁人对自己
国家独立、强大的殷殷期盼与拳拳之心。
“睡狮”与“醒狮”的隐喻,表达了先进知识分子拒绝麻木、激励民众的责任担当,
也体现了中华民族从沉睡到觉醒的转变过程,具有激发民族民主意识的巨大作用。
(“醒狮”形象产生的时代背景,4分;“醒狮”形象的内涵,6分;“醒狮”形象的评
价,3分。)
【解析】
本题可从背景、内容和评价三个角度进行分析。从背景看,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华民族
面临严重危机,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代理人:20世纪上半期,帝国主义列强加紧侵华,北
洋政府和国民党政府不能挽救沉沦;西方民主革命思想在中国进一步传播。从内容看,先
进爱国人士积极探索救亡图存道路。谢绩泰呼吁唤醒酣睡中的国民和国家;陈天华、邹容
把清末的旧中国比作睡狮,把未来的新中国比作醒狮与雄狮,要求反帝爱国、实行民主共
和;徐悲鸿以雄狮比喻活跃的新生命,唤醒民众抗日救亡;以“醒狮”命名的歌曲、期刊
和社团纷纷出现。这些都是在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时代里,中华志士仁人对自己国家独
立、强大的殷殷期盼与拳拳之心。从影响看,“睡狮”与“醒狮”的隐喻,表达了先进知
识分子拒绝麻木、激励民众的责任担当,也体现了中华民族从沉睡到觉醒的转变过程,具
有激发民族民主意识的巨大作用。
18.(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小年画.大历史
杨家埠位于山东省潍坊市东北,其木版年画的历史已有600多年。杨家埠版画是我国著
名的三大民间年画之一。下面三幅图画是20世纪50年代杨家埠的木版年画。
农业合作实在强,
集体经营多打粮,
按劳取酬办法好,
大家常裕喜洋洋.
图7听志愿军讲故事图8合作社分红
图9自由婚姻好
结合所学知识,以“小年画•大历史”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14分)
(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答案】(14分)
(一)信息提取
信息举例:
20世纪50年代;年画主题或名称;抗美援朝,男女平等、婚姻自由、农业生产合作
社、共同劳动、团结和睦等。
(若从图中提取其他有效信息并加以阐释,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层次要求:
层次1:提取信息不够完整,只能从材料中获取部分有效信息;
层次2:全面提取材料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恰当的归纳整理。
(二)历史阐释
阐释角度:(阐释应主要包括三个角度)
(1)三幅年画的时代背景;
(2)三幅年画的内涵;
(3)三幅年画的价值。
层次要求:
层次1:能在历史信息和相关历史现象之间建立起简单联系;
层次2:能在历史信息和相关历史现象之间建立起恰当联系,并分别加以阐释说明;
层次3:能结合时代背景,在历史信息和相关历史现象之间建立起逻辑关系,并在概括
归纳的基础上,进行多角度的阐释说明。
(三)示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人民政权得到巩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国民经济(农村
生产力)得到恢复发展,20世纪50年代的杨家埠年画反映了当时这一社会状况。
三幅年画通过抗美援朝、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自由婚姻等史实,体现出当时人民当
家做主、社会生产关系变化、按劳取酬新分配制度确立、男女平等新婚姻制度确立,反映
了崇尚英雄、崇尚劳动、集体主义、团结和睦的社会风气,表达了广大民众对中国共产党
和国家政策的拥护与认同,对现实政治和社会新生活的歌颂与追求。
杨家埠年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三幅年画对研究新中国的政治经
济制度、社会风尚和人民的精神风貌有重要价值。
(三幅年画的时代背景,3分;三幅年画的内涵,6分;三幅年画的价值,3分;行文表
述,2分。)
【解析】
本题可从背景、内容和评价三个角度来分析。从背景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人民
政权得到巩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国民经济(农村生产力)得到恢复发展,20世纪50年
代的杨家埠年画反映了当时这一社会状况。从内容看,三幅年画通过抗美援朝、成立农业
生产合作社、自由婚姻等史实,体现出当时人民当家做主、社会生产关系变化、按劳取酬
新分配制度确立、男女平等新婚姻制度确立,反映了崇尚英雄、崇尚劳动、集体主义、团
结和睦的社会风气,表达了广大民众对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政策的拥护与认同,对现实政治
和社会新生活的歌颂与追求。从影响价值看,杨家埠年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
部分。这三幅年画对研究新中国的政治经济制度、社会风尚和人民的精神风貌有重要价
值。
19.(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大繁荣”
在公众看来,对那些不得不在工厂、矿山和家政行业中谋职的底层工人来说,19世纪
兴起的新经济制度简直是人间地狱。有人认为,这种社会状况在长达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几乎
没有改善,直到社会主义思潮席卷欧洲、美国兴起新政之后才发生变化。有的文学作品可能
会给人这样的印象,但描写的年代并不吻合。例如维克多•雨果的《悲惨世界》主要描述了
1815-1832年的路易•菲利普王朝的社会紧张状况,而不是反映几十年之后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国庆节团建主题活动方案
- ktv国庆节的朋友圈活动方案
-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7.1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1)说课稿 部编版必修下册
-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七 仁义礼智我固有之说课稿5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 2025变更劳动合同范文
- 2025智能化施工合同
- Unit 12 Weather(说课稿)-2024-2025学年沪教牛津版(深圳用)英语四年级上册
- 门诊手术策划方案
- 出资比例 英语合同范例
- 云杉买卖合同范例
-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家乡的方言
- 护理质量管理课件
- 护理学基础教案导尿术
- 颅脑外伤(新版)课件
-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精校WORD版)
- 分包商座谈会领导致辞
- GB/T 16679-1996信号与连接的代号
- 高三考前押题卷文科综合地理试卷(解析版)
- 北邮工程数学期末试卷B卷
- 超长结构及大体积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
- 初中 初一 数学 绝对值 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