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热是怎样传递的》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教育科学出版社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热》的教学单元第六课《热是怎样传递的》包括两部分内容:热在金属条中的传递和热在金属片中的传递。生活中的热现象随处可见,学生并不陌生,但没有从科学的角度探究热是怎样传递的。本课主要通过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观察热的传递过程与方向,掌握热是怎样传递的科学知识点,为今后学习其他热打下基础。二、教学目标:1、通过一些教学活动让学生直接接触知道什么是热的传递。2、通过实验观察热的传递过程和方向,进而让学生尝试自主实验,教师引导学生综合实验结果,从探究中获得热传导过程中的共同特点。3、培养学生的动脑、动手、观察实验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其中,设计并操作实验,观察记录热传导的过程与方向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三、实验的改进: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是根据课本中的教学思路进行探究活动的,但活动的进行并不顺利:在探究热在金属条中的传递时,教材中的实验设计是用蜡将火柴粘到铁丝上,操作困难,耗时长,铁丝导热性不好,实验成功率较低。在探究热在金属片的传递中,观察蜡融化的实验现象不明显。因此,通过思考和反复尝试,我对实验材料做了如下改进:实验一,热在金属中的传递。选用导热性较好的铝条替代铁丝,选择可以随温度的变化而发生颜色变化的热敏油墨作为观察热传递过程的指示材料。实验二,热在金属片中的传递。用涂有热敏油墨的金属圆片取代涂蜡的金属圆片。通过改进,降低了操作难度,实验现象明显,热敏油墨的颜色变化可逆,可以重复利用。分组实验用品的准备:酒精灯火柴涂有红色热敏油墨的铝条和金属圆片铁架台四、教学过程:—、情景导入:
1.初步感知热的传递教师出示一个烧杯和1把金属勺子。让学生来摸一摸烧杯是热的还是冷的。倒上热水之后再让学生摸一摸烧杯的冷热。把冷的勺子放进进杯子,过一会让学生感受未浸入热水的勺柄的冷热。2、大家交流并猜测:热是怎样传递的通过把勺子放入热水的活动,使学生感受到热水如何把热传给勺部及勺柄,从而引发热到底是怎样传递的问题,并激发学生想用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想的欲望。
2.学生交流讨论师:从刚才的小经历中我们发现了热会传递,那热是怎样传递的呢?如何才能“看”到热的传递过程呢?(板;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二、师生共同研究新课,进行实验活动:师:科学研究注重事实证据,很多问题是通过实验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是否正确,那么我们要亲自动手来做实验,这是一种获得知识的方法。
【实验活动—】
师生共同研究热在金属条中的传递。我们用金属条来代替勺子,探究热在金属条中的传递,如何才能看得到?
生:学生分组讨论交流(1)各小组汇报交流情况(2)介绍温变油墨的特性,根据老师提供的实验用品设计实验方案,制定实验步骤,并讨论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哪些事项?(3)具体实验操作。多媒体直观显示实验步骤和安全事项
。师:引导小组学生选择感兴趣的方案动手操作实验,提醒学生记录观察结果。(意图:通过实验观察让学生进一步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学生亲手实验,亲身体验自己的实验方案,这样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从实践中获得知识。)【实验活动二】师生共同探究热在金属片中是怎样传递的。学生讨论交流(1)推测热在金属片中是怎样传递的,小组交流讨论后小组长把预测结果图示在黑板上。(2)自行设计实验方案。(3)由于和实验活动一类似,由老师来进行演示,学生通过多媒体观察实验现象。通过观察对比预测的结果。(意图:通过两次实验活动,从感性到理性,由线到面,充分体验到热传递的过程)通过对比我们发现:热总会从较热的一端传递到较冷的一端。
像这种通过直接接触知道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给另一部分的传热方式叫做热的传导。
三、课堂小结通过本节实验课你有哪些收获?板书设计:热是怎样传递的热冷杯热杯传冷勺热勺热冷导冷热冷实验一:热在金属条中的传递第小组实验方案预测结果实验现象一端加热()中间加热()结论:热从温度的一端传向温度的一端。(备注:选择一种方案进行探究实验,结果用图示表示,用圆点代表加热点的位置,用箭头表示热传递的方向。)实验二:热在金属片中的传递实验方案预测结果实际结果边缘加热()中间加热()第小组结论:热从温度的一端传向温度的一端。学情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随处可见,学生并不陌生,但没有从科学的角度探究热是怎样传递的。本课主要通过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观察热的传递过程与方向,掌握热是怎样传递的科学知识点,为今后学习其他热打下基础。实验的改进: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是根据课本中的教学思路进行探究活动的,但活动的进行并不顺利:在探究热在金属条中的传递时,教材中的实验设计是用蜡将火柴粘到铁丝上,操作困难,耗时长,铁丝导热性不好,实验成功率较低。在探究热在金属片的传递中,观察蜡融化的实验现象不明显。因此,通过思考和反复尝试,我对实验材料做了如下改进:实验一,热在金属中的传递。选用导热性较好的铝条替代铁丝,选择可以随温度的变化而发生颜色变化的热敏油墨作为观察热传递过程的指示材料。实验二,热在金属片中的传递。用涂有热敏油墨的金属圆片取代涂蜡的金属圆片。通过改进,降低了操作难度,实验现象明显,热敏油墨的颜色变化可逆,可以重复利用。分组实验用品的准备:酒精灯火柴涂有红色热敏油墨的铝条和金属圆片铁架台效果分析:本课实验材料的改进降低了实验难度,提高了实验效率,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验,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即满足了学生的探索需求,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取得了良好效果,尽管在实际的课堂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但我相信,通过努力,一定能够上好科学实验课。教材分析:本节课教育科学出版社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热》的教学单元第六课《热是怎样传递的》包括两部分内容:热在金属条中的传递和热在金属片中的传递。实验方案预测结果实验现象一端加热()中间加热()实验一:热在金属条中的传递第小组结论:热从温度的一端传向温度的一端。(备注:选择一种方案进行探究实验,结果用图示表示,用圆点代表加热点的位置,用箭头表示热传递的方向。)实验二:热在金属片中的传递实验方案预测结果实际结果边缘加热()中间加热()第小组结论:热从温度的一端传向温度的一端。教学反思:这节实验课共涉及到了两个实验,我考虑到这两个实验的目的都是让学生明白热传递的方向是从较热的一端传向较冷的一端,第一个实验为探究部分,让学生通过亲自实验,知道热在铝棒上的传递方向是从温度较高的一端逐步传递到温度较低的一端。第二个实验是进一步研究,通过观察金属片上温变油墨的颜色变化情况,进一步总结出热传递的这个重要性质:热总是从较热的一端传向较冷的一端,并且认识到热传递是一个从热源中心向四周各个方向逐渐扩散的过程。有了这样的思路我就开始思考该如何设计、引导实验,既不能让老师牵着学生走,禁锢了他们的探究欲望,又要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孩子们观察到有价值的实验现象,这必须精心设计、合理安排好这两个实验: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是根据课本中的教学思路进行探究活动的,但活动的进行并不顺利:在探究热在金属条中的传递时,教材中的实验设计是用蜡将火柴粘到铁丝上,操作困难,耗时长,铁丝导热性不好,实验成功率较低。在探究热在金属片的传递中,观察蜡融化的实验现象不明显。因此,通过思考和反复尝试,我对实验材料做了如下改进:实验一,热在金属中的传递。选用导热性较好的铝条替代铁丝,选择可以随温度的变化而发生颜色变化的热敏油墨作为观察热传递过程的指示材料。实验二,热在金属片中的传递。用涂有热敏油墨的金属圆片取代涂蜡的金属圆片。通过改进,降低了操作难度,实验现象明显,热敏油墨的颜色变化可逆,可以重复利用。
在轻松、愉快的交流中,学生很轻松、自然地就总结出了热传递的这个重要性质:从较热的一端传向较冷的一端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得出了热传递的概念。不足之处:课堂中的最后一个实验活动应该让学生在课堂中完成,巩固科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