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校本课程-中国古代礼仪文化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高中校本课程-中国古代礼仪文化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高中校本课程-中国古代礼仪文化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高中校本课程-中国古代礼仪文化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高中校本课程-中国古代礼仪文化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古代礼仪文化》教学设计一、猜字激趣1.设疑导入。大家猜猜这是哪两个篆书文字,正是礼仪。中国古代礼仪也是我们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2.揭示课题。教师顺势引导:我们先来看一下礼的古字,左边是一个示,右边上面是曲,下面是豆,示代表的是古代祭神的行为,右边的曲就像两串玉一样,放入下面豆这个礼器中,所以,礼这个字,代表的就是用挂了两串玉的礼器,来祭祀祖先、祭祀神灵的行为。《说文解字》写道:仪,度也,也就是说仪是法度的意思。礼是祭祀,仪是法度,礼仪合在一起,应是祭祀的法度。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国古代礼仪文化”。评析:以学生的疑问为重要切入口,大胆向外延伸和拓展,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推动学生的探究向纵深发展。此时的境界可以说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二、选择合作1.研读课文,思考:你了解中国礼仪文化吗?你准备从哪些方面了解它?2.请你选择你的合作伙伴进行研究,以下同学们讨论出的选题供大家参考:(1)中国礼仪的起源;(2)中国礼仪的分类(相见礼、婚礼、丧礼、祭礼等);(3)中国礼仪的演变;(4)中国古代至“礼”名言;(5)中国古代礼仪故事......3.制定研究计划。评析:中国的礼仪文化范围广泛,教师应该从实际出发,让学生自由组成若干研究小组,教师可以协助学生调整研究的角度,将相关问题或分类或合并,按一定的顺序确定几个研究课题。接着,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制定简单的研究计划,教会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研究,使“心动”付之于行动。如安排研究时间表,分析、利用、创造研究的条件,预测研究成果等。此时学生参与实践欲望强烈得如:“问长缨、何时入手,缚将戎主?”三、探究体验1.学生分小组进行研究(教师关注某些“弱势群体”,可以是其中某小组一员。)2.交流研究进展,共享研究资料,吐纳研究经验,排解研究困惑.资料交流包括:历史的:从中国礼仪的起源到礼学专著“三礼”--《周礼》《仪礼》《礼记》;民俗的:礼仪的演变,跪礼、揖礼、拜礼和官礼、宾主礼、卑幼见尊长礼等;教育的(蒙学):“亲师友,学礼仪,香九龄,能温席”(三字经);文学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戏剧表演的:文中的三个故事,选择你最喜欢的试着改编成课本剧进行表演;(也可以课外搜集的)音乐的:《礼貌歌》等等。评析:在探究向纵深推进的过程中,学生会遇到一个个挫折,生成一个个新的问题,从而产生一个个新的需要。教师此时处在辅导地位,而贯穿综合性学习活动始终的是问题解决过程,是教师促使学生持续付出努力的激励和刺激,这样让学生不断感到自我能力的实现,并不断迸发自主、创造的火花,这也是综合性学习最有魅力之处。可以肯定,在这种情境下,许多学生此时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四、共享交流1.交流研究成果。(1)举办主题演讲(2)进行礼仪知识竞赛(3)表演自编的课本剧(4)汇编“中国礼仪小知识手册”展示自编的手抄报……2.畅谈研究体会。3.设计新的“师生问好”方案。评析:在共享和交流的过程中也要体现探究性学习的特点,不作绝对评价,提供学习成果展示的舞台,尊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丰富的个性的体验。把关注的重点放在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体验上,了解他们感悟了什么,程度怎样;体会到了什么,程度怎样。也可以让学生写研究日记,敞开心扉,真实地记载研究的甜酸苦辣,从反思中,从共享中,从交流中,使学生品德与人格进一步完善,学习方法和探究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学生会通过这一系列的实践活动真切地体会到“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学情分析高二年级是衔接高一和高三之间过渡的一年,高二学生是高中阶段的“断层”时期。因为高一新生刚进入高中,对学校、老师、同学以及学习都有新鲜的感觉,同时,其兴奋心情也使其具有积极的学习和生活态度。而他们所面临的是如何适应新的生活和新的学习,在这个时期,无论是学校还是老师都对他们给予高度的关注。高三的学生因为就要参加的高考,家长和老师对他们给予更高度的关注。相反,老师和家长对高二的学生的关注就相对较少,使学生在这个阶段的孤独感和失落感较强。高二阶段由于很多学生目标不明确,既没有高一时的雄心壮志,也没有面临高考的紧迫感,是一个容易出现动荡和茫然的时期。一旦遇到挫折,特别是考试中受到打击,就会自我怀疑,产生焦虑。有调查显示:一半以上的学生感到整个高中阶段有成绩明显退步的阶段,其中大部分学生感到这个阶段在高二退步比较严重。众所周知,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已成为高考语文的必考内容,在高二年级开设中国古代文化的校本课程,十分恰当。我国是举世闻名的礼仪之邦,有完整的理论形态,礼乐文明是东方文化最具特色的部分。著名史学家钱穆先生指出,礼“是整个中国人世界里一切习俗行为的准则,标志着中国的特殊性”,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就是“礼”。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传统礼仪文化正可以成为我们建设精神文明的重要借鉴。中国古代礼学不仅有精深的理论和博大的体系,而且有鲜明的践履性,即实践的特点,《吕氏春秋?孝行览》说:“礼者,履此者也。”在传统的礼学中,道德、道理不是空洞抽象的,而是随处可以体现的,而礼正是道德在行为上的体现。学习礼仪规范,长期坚持实践,身体力行,可以使道德意识内化,反过来促进内心德性的培养。学习和了解古代礼仪文明,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取得传统文化知识方面的制高点,深刻认识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克服读书与做人“两张皮”的问题,将知识与品行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深入学习礼仪文化的过程中,去体验和践行礼学的真谛,不断规范自己的行为,让“行”与“知”并进。教材分析课程目标:1.通过《中国古代文化史》课程的实施,以姓氏文化、茶文化、建筑文化、中医药文化、经典文化和地方文化等专题为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和了解中华民族的先进文化和优良传统,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2.认识中国古代文化的丰厚博大,关心文化生活,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3.通过“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在开拓视野、增长知识的同时,提高社会实践能力。4.整合跨学科的知识,引导学生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温故知新、学以致用,进一步树立崇尚科学精神,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学习态度。课程内容:本课程由7个章节和1个探究活动组成,根据《福建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与教学管理指导意见》的有关规定的精神,设置为18课时:第一章中国古代文化简介(1课时)第二章姓氏溯源(2课时)第三章茶和茶文化(2课时)第四章古代建筑文化(2课时)第五章中国古代科举制度(2课时)第六章中国古代礼仪文化(4课时)第七章中国古代服饰的演变(4课时)活动课探究活动课(1课时)校本课程以教师的讲义和专题学习网站为载体,在实施过程中编订和完善《中国古代文化》校本教材。1.实施原则(1)自主性原则:选修Ⅱ课程是学校“根据当地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兴趣,开发若干模块,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模块,要引导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和人生规划,学会作出有利于自己发展的选择,学会为自己的选择负责。(2)发展性原则:本课程应该在培养学生对历史和文化的兴趣、爱好,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感知和领悟传统文化,挖掘历史思维等方面的潜能,提升人文科学素养和科学态度等方面,为学生创设发展性平台,以提升高中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教学反思一、教师的自我反思: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应该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不仅要知识丰富,还要师德高尚。无论何时何地,坚持礼仪教育的正确原则,同一切不正确的思想和行为作不疲倦的斗争,用以发扬光大中华民族的礼仪文化,提高广大青少年学生的礼仪修养,让素质教育全面健康发展。关心学生的礼仪教育比关心学生其他教育为重。有利于学生在学会知识之前学会做人。关心学生比关心自己为重。本节校本课,以中华礼仪文化教育为契机,教导学生礼貌待人,将外在的礼仪规范转化为内在的思想品质,成为谦谦君子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在学校、家庭、社会倡导和营造文明礼仪的氛围,对学生进行长期不懈的行为道德规范,人际关系准则的传统美德教育。这是德育教育的基础工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二、加强学生礼仪教育的思考:学习礼仪,青少年学生要学会以尊重教师为起点。这方面古今中外,值得称颂者举不胜举。宋朝“程门立雪”的故事说明只有尊重教师,通情达理的学生,才能受到教师倾心扶植培育,学生才能进步快,最终有所成就。学习礼仪,青少年学生要学会礼让。“孔融让梨”的故事说明只有礼让,爱护弱小,才能受到同龄人的喜爱拥护,才能得到长辈更多的指点帮助,才会更好更快的步。学习礼仪,青少年学生要学会宽容。明代尚书杨翥与邻居间的“六尺巷”的故事说明宽以待人,互相谅解,便可避免很多不必要的争执,人与人更能和谐相处。学习礼仪,青少年学生要学会与人相处时,谈吐要文雅、得体。北宋“苏黄论字友情浓”的故事说明了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半句六月寒的道理。恰当、适宜、诚挚的言谈才能让人入耳入心,才能在交流中共同学习进步,友爱相处,人与人间的关系也才能更加亲密无间。老师晒课必须知道与做到的几件事《中国古代礼仪文化》关于课程标准的分析《中国古代礼仪文化》是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二年级开设的校本课程,开设本门课程的目的在于践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学生将在中国古代文化校本课上学得了古代文化的基本要义,这节课的教学对于学生巩固已得经验,了解中国古代礼仪及传统文化,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人文精神和艺术素养,激发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主动探究的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挥着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那么,通过这节课实现学生哪些方面的发展提高是设计这节课的核心问题。遵循《纲要》提出的“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