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地理湘教版:第三部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_第1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地理湘教版:第三部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_第2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地理湘教版:第三部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_第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地理湘教版:第三部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_第4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地理湘教版:第三部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一析其因、究其理、想其法「

\---[学法:由课内到课外、由个性到共性掌握区域分析方法]

第一讲/区域的基本含义、区域发展阶段及区域发展差异

研透案例——这是区域之“典范”

[教材内案例——抓牢靠]

一、区域的基本含义

i.区域的含义:区域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间。

2.区域的主要特征

(1)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分明确的界线和模糊的界线两种。

(2)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具有显著的差异性。

(3)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

(4)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的地区。

3.区域空间结构

概念一个地区各种区域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

主要有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活动、人口状况、城市化水平、区域开放程

影响因素

度和对外联系等

乡村地域城镇地域

类型及特征范围大,以农业生产活动为主,是城镇地范围小,以非农业生产活动为主,

域发展的基础和依托对乡村地域产生带动作用

空间分布特从空间分布形式来看,农业表现为面状,交通运输线路表现为线状和网络状,

点城市和工业表现为点状,城市群和工业区表现为岛状

4.区域产业结构

(1)概念: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的比例关系。

(2)影响因素: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资源配置状况、劳动力素质等。

(3)差异表现:三次产业占国内(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三次产业的就业比重,三次产业

的内部构成等。

传统农业(发展水平较低)区域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较大

地区

工业(加速推进工业化)区域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较小,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较大

差异

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较大

发展前期农业经济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工业经济比重迅速上升,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

时间工业化时期

二、三产业转移

变化

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呈现出“三、二、一”的格

城市化水平较高时期

二、区域发展阶段

1.区域发展水平衡量指标

(1)常用指标:人均国内(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三次产业比重等。

(2)综合指标:如人文发展指数,包括预期寿命、教育程度和国内(地区)生产总值。

2.区域各发展阶段的特征

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

工业化阶段

阶段段

水平低,人均国内(地区)工业化、城市化加速推水平高,人均国内(地

经济发展

生产总值少进区)生产总值高

第三产业发展超过第

传统农业占有较大比重,

第二产业比重迅速上二产业,以资金密集型

产业结构以资源型工业和劳动密集

升,第三产业加速发展和技术密集型工业为

型加工制造业为主体

对外开放程度低逐步提高大幅度增强

现代化交通运输、信息

交通运输少而稀疏建设显著加快

商务网络逐步形成

水平较低,缺乏大型中心中心城市发展速度高水平高,区域内部差异

城市化特点

城市于区域平均发展速度小

不平衡的加速发展状

发展状态低水平的均衡状态高水平的均衡状态

三'区域发展差异

1.四大地区的差异

(1)划分依据: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

(2)表现:

①产业结构差异:东部地区先进制造业、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相对发达,东北地区

以重化工业为主导,但在中、西部地区,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还占有较大比重。

②工业化与城市化差异:东部地区、东北地区工业化进程快,而中、西部地区则相对

滞后。在东部地区,外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民营企业已占到相当大的比重,高新技术

产业蓬勃发展,但在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仍然是以传统型工业为主体。从城市化水

平和城市分布密度来看,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远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

③对外开放的区域差异:东部地区开放程度高,吸纳外资的能力强,而中、西部地区

对外开放的程度则比较低。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广大西部地区积极加强对外联

系,尤其是成功地与周边国家进行了广泛的经贸合作。

2.南方与北方

(1)划分界线:秦岭一淮河一线。

(2)南方与北方的差异:

北方南方

跨亚热带及少部分热带地区,热量丰

自然环跨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平原面积

富,水分充足,有色金属矿产、生物资

境广,森林、煤炭、石油、铁矿丰富

源、水力资源等丰富

对工农重工业地区和能源基地,面临调整产业积极对外开放,外向型经济建设取得重

业生产结构、扩大对外开放、改善生态环境等大成就,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快,人地

的影响任务关系日趋紧张

限制因洪涝灾害、环境污染、山地丘陵区地形

水资源不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素破碎等

3.西部大开发

(1)范围:西部大开发的范围包括西部地区的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2)优势:矿产资源、油气资源、水能资源、土地资源等丰富。

(3)不足:基础设施落后,人才、技术、资金匮乏。

(4)意义:

①维如我国东部与西部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实现全国各

族人民的共同富裕。

②对于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与边疆安全,扩大内需,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③可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将潜在优势变为现实优势。

[教材外案例——领悟好]

综合区域的差异比较

图2

(一)据图1归纳我国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的区域差异

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

共性①都是平原地区,②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

位于北纬30。附近,我国东部沿海地北纬43。〜48。,地处我国东北

地理位置

区中部,长江入海口地区的中部

温带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但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大陆性稍强;东面有长白山的阻

地气候条件

夏季高温多雨挡,降水较少;温暖季节及生长

期都较短

①以水稻土为主;①黑土分布广泛;

②耕地多为水田;②多为旱地;

差土地条件

③土地较为分散;③集中连片;

④人均耕地少④人均耕地面积多

矿产资源条件贫乏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

人耕作方式水田耕作业旱地耕作业

类农主要粮食主要种植水稻,此外还有油菜、棉主要种植玉米、春小麦、大豆等

活业作物花等作物作物

动作物熟制一年两熟至三熟一年一熟

差松嫩平原的西部适宜发展畜牧

特色水产业较为发达

异业

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①轻

其利用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

工业:依托当地发达农业基础发展;

他工业围地区的煤、铁等资源发展重化

②重工业:从国内外运入矿产资源

生工业,成为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

发展

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长江入海门

商业户,对内对外联系方便,商业贸易

发达

(二)据图2归纳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差异

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

海拔较低,第二、三级阶梯海拔较高,差别显著,

海拔高,第一级阶梯,有世

地貌上,有三大平原、两大高原、第二级阶梯,有高原、

界高大山地

低地、丘陵、盆地山地、盆地

干旱半干旱气候,降水

季风影响显著,夏季高温多高寒,空气稀薄,太阳辐射

气候少,气温年较差、日较

雨强,风力大

差大,大风天气多

大部分为荒漠,小部分

植被森林为主,部分为森林草原荒漠、草原与高山草甸灌丛

为草原

土壤多为林下发育,淋溶作用强有机质含量低土层薄,发育差

多内流河,短小,以雨

多外流河、多大河,以雨水内外流河兼有,东南部是许

水文水、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补给为主;湖泊多为淡水湖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湖泊多为咸水湖

人类影响小,农业以绿洲农微弱,原始自然状态保存较

广泛、深刻,主要的农耕区

影响业和牧业为主完整,以高寒畜牧业为主

[循流程解题——有一套]

在解答有关“区域特征和区域差异”类试题时,可遵循以下思维流程:

研细高考——这是解题之“样板”

以考纲为纲L区域的含义;2.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

3.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考点(一)区域特征与区域发展

[高考怎么考]

[典例](2017•江苏高考)如图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同时期人均GDP年均增长率变化

图。读图回答(1)〜(2)题。(双选)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三大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速的特征有()

A.东部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速一直领先全国

B.中部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速呈加快的态势

C.1978〜199()年,东中西三大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速相同

D.1978〜1990年,西部地区与全国的人均GDP年均增速最接近

(2)1978〜2015年我国人均GDP年均增速变化反映了()

A.改革开放对东中西部的影响呈现区域差异性

B.基础设施的改善促进西部地区的发展不断加快

C.全国人均GDP年均增速主要取决于中西部增速

D.21世纪以来,三大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格局发生了变化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直观看出,1978〜1990年,三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长率

不相同,东部地区高,中部地区低,西部地区居中,C错;2000〜2015年,东部地区人均

GDP年均增长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A错。读图可知,B、D正确。第⑵题,从图上可以

明显看出,1978〜2000年,全国人均GDP年均增速主要取决于东部地区增速;目前我国东

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依然较高,三大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格局没有发生变化。

[答案](1)BD(2)AB

[考题精妙]

命题出发点不同时期我国和东中西三大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长变化

命题落脚点考查区域特征和区域发展

(1)图表虽简,内容丰富:本图展示不同时期人均GDP年均增长率的变化,包

含三个方面:一是东部(中部或西部)某一具体区域的变化分析;二是三大地区

之间变化的对比分析;三是三大地区与全国平均增长率的对比分析。由此可

以看出,图表信息丰富,对考生读图、析图能力的要求较高。

试题评价(2)材料虽短,内涵丰富:材料仅仅提到“改革开放以来(1978〜2015年)”却

暗含国家两次大的战略调整:一是1978年的改革开放,东部最先实施,前期

东部增长率高于中西部也就不足为奇;二是2000年后的西部大开发,使西部

地区人均GDP增速加快,这也体现了地理学科的命题特色:将理论与实际相

结合,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与运用能力。

[类题怎么答]

区域特征类试题答题模板

1.自然地理特征

思考方向满分术语

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于X半球;位于XX纬度(或xx带);距海较

地理位置

位置远(近);位于XX大陆XX部,义X大洋X岸

气候类型、气温、降水、光夏季XX,冬季XX;气温年较差XX,降水季

气候

照、灾害节变化XX;光照XX;易受XX灾害影响

以XX地形为主;地势XX高XX低;多XX地

地形地形类型、地势特征

为内(外)流河;径流量XX,季节变化XX,汛

内流河、外流河、水文特征、期XX,含沙量XX,结冰期XX,有(无)凌汛;

河流

水系特征流域面积大(小),流程长(短),支流多(少),东西

(南北)对称分布,河网密度大(小)

植被覆盖率、植被类型以XX林为主;植被覆盖率高(低)

肥沃的黑土(紫色土、水稻土);土壤贫瘠、荒漠

土壤类型及肥力状况

化严重

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旅游资源、水能资源等丰

资源种类、数量

富;水资源丰富(短缺)

2.人文地理特征

思考方向满分术语

人口数量、人口素劳动力丰富(不足);人口素质XX;老龄化问题XX;人口就业

人口

质、人口结构压力XX

数量、规模、布局、城市数量XX;规模XX,辐射带动作用XX;多沿XX分布;

城市

城市化城市化水平XX

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种植园农业、乳畜业、大牧场

农业地域类型

放牧业、混合农业等

自然条件: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社会经济条件:市场、

农业

区位条件交通、政策、土地价格、科技。有利条件是XX,不利条件是

XX

其他耕作制度或熟制、作物种类、耕地类型(水田、旱地)

工业类型以轻工业(或重工业)为主

工业自然条件(主要为水源”社会经济条件:原料、市场、交通、政

区位条件

策、劳动力(数量、价格、素质)、土地价格、科技;环境条件

运输方式、便利程以XX(交通运输方式)为主;交通便利(不便);有利因素是XX,

交通

度、区位因素不利因素是XX

环境污染,如大气污染、水污染;生态破坏,包括资源(土地、

环境环境问题类型生物、水、矿产)破坏与浪费和环境恶化(荒漠化、水土流失)两

大方面

考点(二)区域差异分析

[高考怎么考]

[典例](2017•江苏高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粮食供需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图1为2012年中国粮食供需空间分布示

意图。

材料二区域粮食供需状况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化。图2为2005〜2013年江苏

省人口变化与粮食增产关系图。

50-

毕族州叫

**连云港*/r市

40-淮安中'扬州:伊

30•宿迁市

20泰州市.:江苏省南京市

-------------------.......

■\•常州市

南啊无锡市

1()

苏州市

*

0-

-10610203040

人口变化/%

图2

(1)与全国高余粮区相比,简述高缺粮省市的主要分布区域是»其形成

原因是。

保障高缺粮地区粮食供给的主要措施有。

(2)据图2,简述江苏省人口变化一粮食增产关系的主要区域差异

(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粮食的品质。江苏不少农业示范区推广种植

有机大米,试分析种植有机大米的有利条件。

[解析]第(1)题,从图1中可以直接看出高缺粮省市主要分布在京津地区及长江以南沿

海地区,其缺粮原因可以从人均耕地少、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等方面分析,解决措施主要

有粮食跨区域调配、发展农业科技等。第⑵题,从图2中可以看出苏南和苏北人口变化及

粮食增产变化。苏南人口增长快,粮食增产慢;苏北人口负增长,而粮食增产快。第(3)题,

江苏农业示范区推广有机大米的有利条件主要从市场、技术、生态环境、政策等方面分析。

[答案](1)长江以南沿海地区;京津地区人均耕地少;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粮食的

跨区域调配;发展农业科技,提高单产

(2)苏南人口增长快,粮食增产慢;苏北人口负增长,粮食增产快

(3)市场需求大;技术水平高;生态环境好;政策支持(任答三点)

[考题精妙]

命题出发点我国粮食供需问题及解决措施、人口与粮食问题、农业生产的区位条件分析

命题落脚点考查区域差异分析、区域环境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1)背景之真实:我国是农业大国,也是人口大国,粮食问题是我们不可忽视

的重要问题。本题以粮食问题为命题背景,源于生活,给考生以真实的感觉,

能够有效缓解考场紧张情绪。

(2)设问之精巧:本题以“粮食问题一解决措施一可持续发展”为主线进行问

题设置,层层推进,设问之精巧不言而喻。

(3)探究之深邃:由图2可读出江苏省人口变化一粮食增产大体规律:人口增

长快的地区粮食增产慢,而人口增长慢的地区粮食增产快,再结合图中和现

试题评价

实中各市的空间分布大致分为苏南和苏北地区,由此可得出一个决定性因素:

经济发展状况。

(4)定位之精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消费观念也由温饱到品质追求的

转变。如何生产高品质粮食,确保食品安全,是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大事,

也是党和国家需要重点解决的大事。第(3)问立足粮食安全问题进行考查,折

射出我国当前粮食问题及相关国家举措,也体现了高考对“生活中的地理、

有用的地理”这一学科素养的考查。

[类题怎么答]

一'区域差异类试题的3大解题流程

1.比较区域条件或特征的异同点,其解题流程为:

根据两区域图每个区域两区域条件或特

的类型、内容分,各自的发归,征的相同点

根据两区域的析展条件或纳两区域条件或特

文字材料特征征的不同点

2.比较区域的优势条件和限制条件,其解题流程为:

根据两区域的相每个区域发展

每个区域特

关地图的优势条件

X有的有利和

根据两区域相关析较每个区域发展

不利条件

要素的比较图表的限制条件

3.比较区域的自然特征和社会经济特征,其解题流程为:

根据两区域的每个区域自然两区域自然特

相关图表地理要素和人比征方面差异

X较‘

根据两区域的析文地理要素特两区域人文特

文字材料征征方面差异

二、区域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分析方法

分析区域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需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进行。

1.横向即是区域间不同的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的影响,主要是从静态

的角度进行分析,如松嫩平原和长江三角洲两地区,不同的地理环境使它们具有不同的发

展水平和发展方向。思维模式如图所示:

2.纵向即在一个区域内,沿着历史发展的过程,看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的关系,主要

是从动态的角度进行分析。思维模式如图所示:

「课时跟踪检测1

一、选择题

(2018•战州二桃)读十八大后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导向及主要影响因素的变化图,完成

1〜2题。

1.图中现在和将来西部开发的战略导向M代表的是()

A.市场导向型B.技术导向型

C.运输导向型D.劳动力导向型

2.能够保障我国实现西部大开发战略导向变化的条件是()

①加强交通、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

②充分发挥矿产资源优势,发展高耗能产值的工业部门

③大力发展退耕还林、水土保持为重点的生态保护工程建设

④充分发挥“沿边”优势,大力发展“出口导向型”工业部门

A.①@B.③④

C.(2)@D.(D@

解析:LA2.D第1题,从M的主要影响因素:信息、品牌,可看出体现的是市场;

同时科技、人才也需要通过市场来配置,故战略导向M代表的是市场导向型。注意西部地

区与东部地区相比,不具有人才、技术优势,故不能选择技术导向型为战略导向。第2题,

西部发展最急需的是生态建设和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速设。图示由资源依托型向M转变,

需要由生态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来保障。

(2018•成都二海)2()世纪7()年代石油危机之前,以芝加哥为中心分布有大片温室,之后

温室生产中心转移到南方的加利福尼亚州、佛罗里达州等地。1994年以后,亚利桑那州建

立了大片特殊温室:屋顶覆盖降低红外线透射率的薄膜,必要时在膜上喷洒白灰;屋顶每

隔3m设一个喷头,每分钟自动喷水30秒;抬高屋脊到7m,一半屋顶为自由开启天窗。

据此回答3〜4题。

3.20世纪70年代之后,美国温室生产中心迁移出北方的原因是()

A.纬度高,降水丰富

B.市场需求量下降

C.石油危机,生产成本上升

D.交通通达性差

4.亚利桑那州特殊温室适用的季节及作用分别是()

A.春季,提高室内温度

B.夏季,降低室内温度

C.秋季,避免阳光灼伤农作物

D.冬季,让阳光更多进入室内

解析:3.C4.B第3题,石油危机导致温室生产成本上升,而南方冬季温度高,光照

充分,耗能少,因而温室生产中心南迁。第4题,亚利桑那州主要为热带沙漠气候,夏季

太阳辐射强烈。屋顶覆盖降低红外线透射率的薄膜,必要时喷洒白灰,并在屋顶设置喷头,

主要是为了减少进入温室的太阳辐射,降低温室内的温度,并避免沙漠环境的强辐射灼伤

农作物;利用天窗通风可减少温室内的热量,降低温室内的温度。

(2018•石家庄联考)读我国建筑气候区划图,完成5~6题。

寒冷地区

严寒地区

夏热冬冷地区

5.上图中()

A.各区域是按照单一指标划分的

B.各区域内部特征完全一致

C.各区域的分布范围相当

D.各区域之间的边界清晰明确

6.从a到d()

A.现代楼房间距越来越大B.传统房屋窗户越来越小

C.现代楼房高度越来越大D.传统房屋墙壁厚度越来越薄

解析:5.A6.D第5题,图中各区域是按建筑气候单一指标划分的;各区域内部特

征并不完全一致;各区域的分布范围也不相同;气候类型本身具有过渡性,因此,图中各

区域之间的边界具有过渡性,并不清晰明确。第6题,从a到d反映出我国从北到南地理

环境的差异。从a到d,冬季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大,现代楼房间距越来越小;从a到d

热量条件越来越好,为了更好地散热,传统房屋的窗户越来越大,墙壁越来越薄;现代楼

房高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受自然环境影响不大。

(2018•合腮质量检测)复种指数为全年播种作物的总面积与耕地总面积之比。如图示意

我国三个省级行政区1998年和2012年耕地复种指数。据此完成7〜9题。

7.图中M省级行政区最可能是()

A.湖北B.吉林

C.山东D.江苏

8.浙江省耕地复种指数降低的主要原因是()

A.非农产业发达B.耕地面积减少

C.作物单产减少D.山地面积广阔

9.提高河南省耕地复种指数的有效措施有()

①加大惠农力度②扩大垦荒规模③实施休耕轮作

④增加科技投入

A.①@B.②③

C.®®D.@@

解析:7.B8.A9.C第7题,由材料可知,复种指数为全年播种作物的总面积与耕

地总面积之比。从图中可以看出,M省级行政区的复种指数不超过100%,说明该地农业

生产熟制最多只能一年一熟。选项所列四个省级行政区中,湖北位于亚热带地区,农作物

可以一年两熟甚至三熟,复种指数会高于10()%,故A项错误;吉林位于我国东北地区,

纬度高,热量条件差,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复种指数最多100%,故B项正确;山东位

于暖温带地区,农作物可以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复种指数会高于100%,故C项错误;

江苏复种指数也会高于100%,故D项错误。第8题,由材料可知,复种指数为全年播种

作物的总面积与耕地总面积之比。浙江省位于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城市化水平

高,第二、三产业发达,从业人数多,从事农业生产人数减少,农作物播种面积减小,故A

项正确;根据复种指数的概念可知耕地面积减少不会降低复种指数,故B项错误;复种指

数与作物单产没有直接关系,故C项错误;山地面积广阔并不会降低复种指数,故D项错

误。第9题,加大惠农力度可以增加农民种植农作物的积极性,提高复种指数,①正确;

扩大垦荒规模会增加耕地面积,不会提高复种指数,②错误;实行休耕轮作会减少播种作

物的总面积,降低复种指数,③错误;增加科技投入,可以提高作物的熟制,从而提高复

种指数,④正确。故C项正确。

(2018•海南五校模拟)厄瓜多尔位于南美洲西部,气候类型多样。读厄瓜多尔地形图,

完成10~11题。

10.造成厄瓜多尔气候类型多样的因素是()

A.国土面积广大B.纬度与地形

C.海陆位置D.大气环流

11.厄瓜多尔香蕉出口量巨大。与我国海南岛香蕉生产相比,厄瓜多尔比较明显的优

势是()

A.气候适宜B.土壤肥沃

C.技术先进D.受台风干扰较小

解析:10.B11.D第1()题,厄瓜多尔纬度低,中部海拔高,气候垂直变化明显,因

而气候类型多样。第11题,厄瓜多尔位于赤道附近,地转偏向力小,台风无法形成;而我

国海南岛在夏秋季节,台风侵袭次数多。

二'非选择题

12.(2018•福建质检)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廊桥又称风雨桥,是在桥上加盖廊屋的特殊桥梁。闵浙山区迄今留存不少古廊桥。当

地采伐后的木材,需经一段时间的自然晾干才能用作建桥木料。清乾隆年间建于图中甲处

的古廊桥,建成不久即毁于山洪。数年后,在图中乙处重建并保留至今。如图示意闽浙山

区某地地形及廊桥景观。

(1)依据当地自然条件,说明廊桥设有廊屋的作用。

(2)分析甲处古廊桥当年被山洪冲毁的自然原因。

(3)乙处重建古廊桥采用“夏伐秋晾”的安排。从自然条件角度分析其合理性。

(4)当地建筑古廊桥多采用木制构件,而少采用较为坚硬且防腐性能更好的石料,分析

其原因。

解析:第⑴题,廊屋对桥梁及其上的行人具有遮蔽风雨、太阳光照的作用,可从此角

度分析。第(2)题,图中甲附近丙处是一个峡谷地形,易发山洪使河水快速上涨;同时从河

流形态看,甲处河道弯曲且由宽变窄,上游来水不易下泄,此处水位上涨较高,河水流速

加快,从而对古廊桥造成毁坏。第⑶题,注意理解“夏伐”是指夏季砍伐树木,“秋晾”

是指在秋季使被砍伐的树木自然晾晒变干燥;还要注意图示伐木区位于山区,至乙地之间

没有陆路运输;再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分析即可。第(4)题,可从速筑材料、建筑难易度角度

分析。

答案:(1)当地太阳辐射强,冬暖夏热,降水丰富,空气湿度大,建桥木料易变形、腐

烂;加廊屋可以防水、防潮和防晒,保护桥梁;为行人遮阳、挡风、避雨。

(2)该地当年受连续强降水影响,引发特大洪水,甲处河道弯曲且由宽变窄,导致河流

流速加快,水位暴涨,对桥造成强大冲击;丙冲沟的地势陡峻,遇强降水引发大量挟带泥

沙、石块、树木等杂物的洪流摧毁桥梁。

(3)夏伐:夏季降水丰富,河水水位高,流速快,便于采伐区的木料顺河流至桥址。

秋晾:秋季降水较少,天气干燥,利于木料晾干。

(4)当地森林资源丰富,建桥的原料丰富;相对于石材,木料更轻便,不仅便于运输,

且易于加工,建造成本低。

13.(2018•西安,、校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江西省东北部地区利用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发展了有色冶金工业。

材料二如图为江西省北部地区示意图。

一啊矿

。金矿

一钙矿

0铀锌矿

▲铁矿

■煤矿

C河流

①水电站

®城市

材料三南昌地区由于夏季较长时间高温高湿、风力微弱、闷热难熬,是我国夏季十

大“火炉”之一。

(1)简述图示区域的地形特点。

(2)说明江西省东北部发展有色冶金工业的优势条件。

(3)分析南昌地区成为我国夏季十大“火炉”之一的原因。

(4)江西省拟在鄱阳湖入长江口处建一座长2.8km的大坝(水闸),以控制鄱阳湖水量,

请说明其可行性的理由。

解析:第(1)题,应从总体地势特征和主要地形类型等方面分析。第(2)题,应主要从原

料、能源、市场、交通等方面分析。第⑶题,应主要从地理纬度、大气环流、空气湿度、

地形地势等角度进行分析。第(4)题,注意问题要求回答可行性的理由,从缓解鄱阳湖季节

性缺水问题、防洪及对周边地区带来综合效益方面回答。

答案:(1)外围以(低山)丘陵为主,(中部)鄱阳湖平原地势低平(从东南西三面向北部倾

斜)。

(2)江西省东北部铜、金、鸽等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煤炭资源丰富,水能资源(水源)

丰富;市场广阔;交通便利。

(3)纬度较低,太阳高度大;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时间长,天气晴朗,太阳辐射强;

河、湖众多,蒸发量大,空气湿度大(高温高湿);盛行下沉气流,大气稳定,风力微弱;地

势较低,热量不易扩散。因此夏季天气闷热,成为“火炉”。

(4)缓解鄱阳湖枯水季节缺水的问题;减轻鄱阳湖丰水季节长江上游地区带来的洪水威

胁;对湖泊周边地区具有供水、航运、旅游、水产养殖等综合效益。

研透案例——这是区域之“典范”

一、区域经济联系及资源跨区域调配

[教材内案例——抓牢靠]

一'区域经济联系

1.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

2.区域经济联系的重要形式:区域经济合作。

3.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

(1)对口帮扶成效明显。

(2)西部地区超直引资发展较快。

(3)在东、西部地区合作中,科技、信息和人才的联系日益密切。

(4)在合作中实现了相互发展。

二'资源跨区域调配

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背景

(1)能源和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我国西部地区自然资源尤其是能遮资源优势突出;南

方水多,北方水少。

(2)意义: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是缩小东西差距和南北差距、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

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2.南水北调

线路A东线B中线C西线

起点江苏扬州丹江口水库通天河、雅碧江和大渡河

终点天津、烟台、威海北京、天津黄河上游

线路可利用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可需开凿穿过巴颜喀拉山的输水隧

基本自流

特点自流洞

3.西气东输

"一线工程:西起新疆a轮南,经甘肃、

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和江苏,

(1)工程起止点V最后到达b上海

二线工程:西起新疆,经甘肃、宁夏、陕西、

、河南、湖北和江西,最后到达广东

(2)西气东输工程的意义:

环境效益改善东部地区的能源结构,有效治理大气污染

提高了沿线地区及长江三角洲地区人民的生活品质;促进西部大开发,拉动西

经济效益

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了我国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社会效益促进了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4.西电东送

(1)地理背景:水电资源分布与用电负荷分布不平衡。90%的可开发装机容量集中在酉

南、中南及西北地区;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能源资源短缺,能源消耗量大。

(2)三条线路(如图):

线路北线工程中线工程南线工程

E桂、滇、黔三省交界处

A山西、内蒙古的坑口火D三峡和C金沙江干支流

起点的水电以及黔、滇两省的

电站,B黄河上游的水电的水电

坑口火电站

终点华北地区华东地区广东

(3)经济意义:给我国沿海较发达的地区提供大量电力,促进其经济社会发展。

[教材外案例——领悟好]

一'世界重要的跨流域调水工程

1.美国的北水南调工程

其中加利福尼亚北水南调工程最为著名。加利福尼亚北部湿润,南部地势平坦,光热

条件好,是著名的阳光地带,但南部干旱少雨。通过调水,加利福尼亚洛杉矶等城市的生

活和工农业用水得到了保证。

2.埃及的西水东调工程

从尼罗河三角洲地区,引用爱河水向东穿过苏伊士运河,到达干旱的西奈半岛。通过

调水,苏伊士运河两岸新增耕地38()万亩,促进了当地的发展和繁荣。

3.澳大利亚的东水西调工程

澳大利亚政府在大维检东侧河流上游修建水利工程,通过自流或抽水,将东侧河水

一部分调入西侧墨累一达令盆地。这些水利工程不仅可以供水,还可利用落差发电供应给

东部城市。

4.以色列的北水南调工程

把北方较为丰富的水资源输送到干旱缺水的南方。利用南方充足的光热条件,发展水

果、蔬菜、花卉等产业,使之成为国家赚取外汇最多的产业之一。

二'我国的晋煤外运概况

我国能源空间布局存在较大的南北差异和东西差异,而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又进一步

从需求上拉大了这种差异,出现了北煤南运和西煤东运现象。铁路运输是我国煤炭运输的

主要方式,目前主要运煤通道如下表所示:

类型路线

通往东北三大干线:集通线、京包一京沈线、滨洲线

东西运

四大干线:京包一京沈线、大秦线(在秦皇岛港出口)、石太一京石一

煤通道通往华北

京沪线(在天津港出口)、陇海线(在连云港出口)

南北运

宝成一成昆线、同蒲一太焦一焦柳线、京广线、京九线、京沪线

煤通道

沿海运

以海港为枢纽

煤通道

[循流程解题——有一套]

在解答有关“资源跨区域调配”类题目时,可遵循以下思维流程:

区域图资源生产、消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