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青琐倩女离魂》诗词原文、赏析_第1页
《迷青琐倩女离魂》诗词原文、赏析_第2页
《迷青琐倩女离魂》诗词原文、赏析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下载后可编辑《迷青琐倩女离魂》诗词原文、赏析《迷青琐倩女离魂》诗词原文、赏析

迷青琐倩女离魂

郑光祖[1]

【元和令】杯中酒和泪酌,心间事对伊道,似长亭折柳赠柔条。哥哥,你休有上梢没下梢。从今虚度可怜宵,奈离愁不了!

【后庭花】我这里翠帘车先控着,他那里黄金镫懒去挑。我泪湿香罗袖,他鞭垂碧玉梢。望迢迢恨堆满西风古道,想急煎煎人多情人去了[2],和青湛湛天有情天亦老。俺气氲氲喟然声不安交[3],助疏剌剌动羁怀风乱扫[4],滴扑簌簌界残妆粉泪抛,洒细蒙蒙邑香尘暮雨飘。

【柳叶儿】见淅零零满江干楼阁,我各剌剌坐车儿懒过溪桥,他圪蹬蹬马蹄儿倦上皇州道。我一望望伤怀抱,他一步步待回镳,早一程程水远山遥。

【解释】

[1]郑光祖:字德辉,平阳(今山西)人,元代著名杂剧家、散曲家,与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齐名,被后人合称为"元曲四大家'。[2]急煎煎:形容异常焦急。[3]喟然:叹息的样子。[4]疏剌剌:也写作"疎辣辣'、"疎喇喇',象声词。

【赏析】

最早的"倩女离魂'来源于唐陈玄佑的《离魂记》。后来,元杂剧大家郑光祖辞官归隐,全身心投入戏剧创作,精心编排了这段故事,一部《迷青琐倩女离魂》的悲情戏就这样问世。

郑光祖的"倩女'是因情而差点离魂死去的富家小姐张倩。张倩与秀才王文举从小指腹为婚。王文举父母早亡,家庭落魄,适婚年龄时到张家提亲,不料张母嫌弃王家无权无势,打算悔婚。为了让王文举知难而退,张母便借口说只有他中了进士,才将张倩许配给他。张倩对情感格外忠贞,知道母亲有意为难,便在王文举赴京应试时来到柳亭与他告别,一面勉励,一面诉衷情。

这三段唱曲,便是张倩和王文举在亭中送别的情景。"元和令'一段单讲二人饮酒告别。和着泪饮一杯苦酒,张倩知道就算对王文举说尽千言万语,也不可能将他拉回身边,对方去赶考毕竟是为了自己,她所能做的只有折柳赠他,让他别把自己忘了。张倩怕王文举也做负心人,再三叮咛他不要三心二意,不然她对母亲表示坚持不改嫁就没了意义。

看着王文举的马渐行渐远,她也踏上了马车,但仍在掀帘眺望。"后庭花'、"柳叶儿'两段里便满含张倩告别之后不舍的情绪。望着古道迢迢,她在西风中垂泪,风过泪干,下一缕泪水又沾巾。"峨眉能自惜,别离泪似倾',张倩克制住了临别时的泪水,却无法遏止别后的相思。所以王文举离去不久,她便思念成疾。

《迷青琐倩女离魂》此后的三折戏,即是张倩因为相思而离魂、由离魂再到回魂的经过。一开始,张倩只是终日做着王生归来的梦,听到些许动静便趴到阳台上去看。错认了人之后独自伤悲,恨自己不应该在柳亭赶王文举走。就这样在"远浦孤鹜落霞、枯藤老树昏鸦'中,听着长笛一曲,思念情郎,最后她病卧榻上,昏迷不醒。原来是魂魄不听人指挥,跟着王文举的脚步赴京赶考去了。

王文举还以为张倩真的追着自己来了,便高高兴兴地和她的魂魄在京城生活了三年,直到状元及第衣锦还乡,打算正式拜访岳母大人,于是便修书一封给张母。哪知道两人一回到家中,张母便狂奔出来说张倩是妖魅,自己的女儿则快要病死了。王文举闻言,大惊失色,拔剑就要杀了跟在自己身边三年的"人'。张倩一时凄苦,魂魄一下子竟回到了自己的卧房,看到自己的原身形销骨立,不成样子,不禁悲从中来。一时激动,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