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动能和动能定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高中物理-动能和动能定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高中物理-动能和动能定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高中物理-动能和动能定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高中物理-动能和动能定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科目物理上课时间课题动能和动能定理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理解动能的概念和表达式。

(2)理解动能定理及其推导过程、适用范围、物理意义,并能进行过程与方法(1)运用恒力作用下利用牛顿运动定律和功的公式演绎推导动能定理;

(2)体会恒力作用下牛顿运动定律理与动能定理处理问题的异同点;

(3)培养学生探究过程中获取知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设置问题启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会物理学中定性分析与定量表述的关系,体会用数学语言推理的简洁美;

(2)体会感受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教学重难点1、动能概念的理解;2、动能定理及其简单应用。教学程序教师指导与学生活动导入新课新课讲授课堂练习与方法归纳练习与方法归纳课堂小结及布置作业导入:通过“武林高手”和“物理学霸”对比得出动能定理是物理的“绝招”,为本节打下伏笔。通过幻灯片展示生活中的众多实例引出动能的概念——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学生猜想动能与什么因素有关?物体的动能应该与物体的质量、速度有关。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设计简易实验,通过控制变量法体会动能大小与质量和速度的关系。学生活动:学生用自己的笔(笔尖向下)自一定的高度竖直地掉到手心上,感受一下。同一支笔分高和低两次感受;一重一轻的笔从同一高度两次感受。学生总结:物体的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它的动能就越大,即质量、速度是动能的两个影响因素,速度大,则动能大;质量大,则动能大。通过母子两人滑冰实例,提出问题:在质量和速度都不相同时,如何比较动能大小呢?动能的表达式是怎样的?[问题1]: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在一水平恒力F的作用下,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位移l时,速度由v1变为v2,推导出力F对物体做功的表达式。(用m、v1、v2表示)。教师引导,学生推导过程。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而得:所以:功的表达式:从上面式子可以看出,很可能是一个具有特定意义的物理量。因为这个量在过程终了时和过程开始时的差,刚好等于力对物体做的功,所以应该是我们寻找的动能的表达式。一、动能1.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2.动能的定义式:3.单位:焦(J)4.理解:(1)动能是标量,没有负值。(2)状态量,v是该时刻瞬时速度。(3)动能具有相对性,对不同的参考系,物体速度有不同的瞬时值,也就具有不同的动能,一般都以地面为参考系研究物体的运动。学生总结:如果物体受到几个力共同作用时,动能的变化等于合力对物体做的总功。[问题2]:若在[问题1]中水平面是粗糙的,且摩擦因数为μ,则外力做功与动能变化的关系又如何?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Ff=ma而得:得:Fl-μmgl=因:W1=Fl;W2=-μmgl故:W1+W2=FfFfFfFf即:W总=EK2-EK1二、动能定理1、动能定理的内容:力在一个过程中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动能的变化。2、动能定理的表达式:W=EK2-EK1注意:“=”是数值上相等,而不是就是学生讨论:当合力对物体做正功时,物体动能如何变化?当合力对物体做负功时,物体动能如何变化?[问题3]某同学从高为h处以速度v0水平投出一个质量为m的铅球,求铅球落地时速度大小。学生解答并总结动能定理的使用步骤及使用范围,体会动能定理的优点。3、应用动能定理解题的步骤:(1)确定研究对象及运动过程;(2)分析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受力情况,明确每个力是否做功,是做正功还是负功;(3)明确初状态和末状态的动能,写出始末状态动能的表达式;(4)根据动能定理列原始方程求解。4、适用范围①直线运动或曲线运动②恒力做功或变力做功课堂练习:一质量为2t的汽车以160kw的恒定功率从静止启动,已知汽车在5s内行驶了40m,设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恒为汽车重力的0.2倍。求汽车在5s末的速度。(g取10m/s2)解析:在这一过程中牵引力做功为:W1=Pt阻力做功为:W2=-kmgL由动能定理得:Pt–kmgL=代入数据解得:v=25.3m/sL=5mxL=5mx而变力问题往往用牛顿定律解决不了,就只能用动能定理。课堂小结:一、动能:二、动能定理:1、内容1、表达式:W总=EK2-EK12、动能定理解题的步骤:3、动能定理的适用条件:在经典力学的范畴内,动能定理都适应。布置作业:P74—75T3、4、5学生在初中阶段已学习过动能的概念,并知道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而且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知道能量的转化可以通过力做功来实现,这为“动能”“动能定理”的推导埋下了伏笔。高一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但系统性、逻辑性较差,分析和发现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要真正理解动能定理,必须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思维过程,因此教学的起点不能太高,要循序渐进,从生活中的众多实例出发,引导和启发,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推导和总结动能定理,体会数学表达的美,增强学生思维的系统性和逻辑性,为下一步深入学习打下基础。本节课基本达到了课前预期,学生多数进行了预习,动能的引入比较顺利,探究动能大小的实验比较快速,但设计上不是很规范,应该给学生更大的空间去思考和探究。在动能定理的推倒上,由于担心学生不能很好的自主推导,加入了老师的引导和启发,后来想想应该相信学生,哪怕错了也是有收获的。学生对于课堂练习的反应还是不错的,基本掌握了动能定理的解题步骤。总之今后对于新课程的课堂的教学,应该是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的思考和研究问题,这样对于知识的有效学习有大的帮助,但是如何的引导学生学习是一个突出问题,在教学中问题的创设上还是要多用心,多研究。要不会出现研究问题的盲目性,和无法正确的研究问题。《动能和动能定理》是人教版物理必修2第七章第七节内容,本节内容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既深化了对功德概念的理解,使学生对“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也为机械能守恒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并为功能关系的学习打开了思维通道。动能定理是高中物理最重要的定理之一,本节课是动能和动能定理教学的第一课时,是整个动能定理教学中的基础环节,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这节课主要是帮助学生了解动能的表达式,掌握动能定理的内容,学会简单应用动能定理解决物理问题,体会到应用动能定理研究问题的优越性。本节课的学习和研究,不仅是为后面动能定理应用打基础,也是为以后研究机械能守恒做铺垫。因此,本节课的学习要引导学生学会用科学的学习方法获得知识,并体验到学科学的乐趣。

1、关于动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公式中的速度v通常是物体相对于地面的速度B.动能的大小由物体的质量和速率决定,与物体运动的方向无关C.物体以相同的速率向东和向西运动,动能的大小相等但方向不同D.物体以相同的速率做匀速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其动能不同2、一质量为2t的汽车以160kw的恒定功率从静止启动,已知汽车在5s内行驶了40m,设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恒为汽车重力的0.2倍。求汽车在5s末的速度。(g取10m/s2)解析:在这一过程中牵引力做功为:W1=Pt阻力做功为:W2=-kmgL由动能定理得:Pt–kmgL=代入数据解得:v=25.3m/sLL=5mx《动能和动能定理》教学反思应该来说动能定理是高中物理最重要的定理之一,本节课是动能和动能定理教学的第一课时,是整个动能定理教学中基础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这节课主要是帮助学生了解动能的表达式,掌握动能定理的内容,学会简单应用动能定理解决物理问题,体会到应用动能定理研究问题的优越性。动能定理主要从功和动能的变化的两个方面来入手。里面包含了:功、能、质量、速度、力、位移等物理量,综合性很高。并且动能定理几乎贯穿了高中物理的所有章节、是物理课程的重头戏。反思我在这次公开课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现将此次课的得失总结如下:1、个别学生课前预习不足在上这节课之前已经让学生预习这节课,但是还有个别学生课前没有让认真的预习《动能和动能定理》和之前几节课学过的内容,所以部分学生知识遗忘比较严重,在课堂上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还只是被动的接受老师和其他发言同学的观点和知识点。2、对学生情绪的调动,积极参与问题的研究不足推导演绎动能表达式时,由于电脑临时出现问题,使得处理这个环节还是有些粗,并且学生自己推导动能表达式是参与度还是不够理想,探究动能变化与什么力做功有关时,参与程度不够,所以,在今后教学中应注重让学生在课堂上多参与,多交流,多提问,不能满足于自己一言到底。3、在教师问题引导上斟酌和研究不足对于新课程的课堂的教学,应该是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的思考和研究问题,这样对于知识的有效学习有大的帮助,但是如何的引导学生学习是一个突出问题,在教学中问题的创设上还是要多用心,多研究。要不会出现研究问题的盲目性,和无法正确的研究问题。在这次课中我感受到,探究是全方面的,不一定仅仅体现在实验探究,学生的积极性要在合适的环境中、用合适的方式、合适的语言调动,以后我如果再上这节课,我会多从生活入手,将理论渗透到实际的事例中,这样会更通俗易懂。以上几点是此次教学中的反思和体会。将这些不足的地方加以总结和改进,能够对我以后的教学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把这些经验融入到我的教学过程当中,才会让我不断的进步,知不足而奋进,才是最大的收获。《动能的定理的应用》课标分析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动能的概念和表达式。

(2)理解动能定理及其推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