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忻州市第四中学高一化学上学期摸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山西省忻州市第四中学高一化学上学期摸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山西省忻州市第四中学高一化学上学期摸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山西省忻州市第四中学高一化学上学期摸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山西省忻州市第四中学高一化学上学期摸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西省忻州市第四中学高一化学上学期摸底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每摩尔物质含有

A.6.02×1023个分子

B.6.02×1023个原子

C.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原子

D.阿伏加德罗常数个该物质的粒子参考答案:D略2.下列粒子不具有氧化性的是(

)A.Cl-

B.Cl2

C.H+

D.O2参考答案:A略3.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①NH3易液化,液氨常用作制冷剂②与金属反应时,稀HNO3可能被还原为更低价态,则稀HNO3氧化性强于浓HNO3③铵盐受热易分解,因此贮存氨态氮肥时要密封保存,并放在阴凉通风处④稀HNO3和活泼金属反应时主要得到氢气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④

D.都不正确参考答案:B略4.下列与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无关的是(

)A.建筑中使用的铝合金门窗比钢门窗更耐腐蚀B.窗帘上直接受阳光照射的一面布料容易褪色C.肉放在冷冻箱中要比放在保鲜箱中存放的时间更长久D.实验室用硫酸溶液与锌粒反应制取氢气,反应一段时间后,气泡变得稀少了(锌粒还有剩余),如果添加一些适当浓度的硫酸溶液到反应容器中,气泡又重新增多起来参考答案:AA、铝是活泼的金属,表面容易被氧气氧化成一层致密氧化薄膜,阻碍反应的进行,而铁被氧气氧化成疏松的氧化薄膜,不能阻碍反应的进行,与反应速率无关,故A正确;B、阳光照射能加速窗帘上染料的褪色,与化学反应速率有关,故B错误;C、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肉腐败的速度加快,因此肉放在冷冻箱中要比放在保鲜箱中存放的时间更长久,与反应速率有关,故C错误;D、随着反应进行硫酸的浓度降低,反应速率减缓,再添加一些适当浓度的硫酸溶液,溶液中c(H+)增大,反应速率加快,气泡重新增多,与反应速率有关,故D错误。36.5gHCl溶解在1L水中(水的密度近似为1g/mL),所得溶液的密度为ρg/mL,质量分数为ω,物质的量浓度为cmol/L,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c=1mol/L

B.所得溶液中含有NA个HCl分子

C.常温下,36.5gHCl气体占有的体积一定为22.4L

D.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ω=36.5c/(1000ρ)参考答案:D略6.下列关于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实验室常用酒精除去附着在试管壁上的硫黄B.单质硫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C.SO2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使之褪色说明SO2具有还原性D.SO2通入饱和H2S溶液中析出浅黄色沉淀说明SO2具有氧化性参考答案:A【分析】A.硫黄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二硫化碳;B.硫元素的常见价态有-2价、0价、+4价和+6价;C.酸性高锰酸钾与二氧化硫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SO2与H2S发生归中反应。【详解】A.因硫黄易溶于二硫化碳(CS2),实验室常用二硫化碳(CS2)除去附着在试管壁上的硫黄,故A项错误;B.单质硫的化合价位0价,可以被还原为-2价,也可被氧化为+4、+6等价态,则单质硫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故B项正确;C.SO2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酸性高锰酸钾会因与二氧化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褪色,SO2会被氧化为SO42-,具有还原性,故C项正确;D.SO2与H2S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SO2+2H2S=3S↓+2H2O7.在强酸性溶液中,下列离子组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是A.Na+、K+、OH-、Cl-B.Na+、Cu2+、SO42-、NO3-C.Mg2+、Na+、SO42-、Cl-D.Ba2+、HCO3-、NO3-、K+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A.在酸性溶液中OH-不能大量共存,A错误;B.Cu2+在溶液中是显蓝色的,不能大量共存,B错误;C.Mg2+、Na+、SO42-、Cl-在酸性无色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C正确;D.在酸性溶液中HCO3-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答案选C。【名师点晴】掌握离子的性质是解答的关键,另外解决离子共存问题时还应该注意题目所隐含的条件,题目所隐含的条件一般有:(1)溶液的酸碱性,据此来判断溶液中是否有大量的H+或OH-;(2)溶液的颜色,如无色时可排除Cu2+、Fe2+、Fe3+、MnO4-等有色离子的存在;(3)溶液的具体反应条件,如“氧化还原反应”、“加入铝粉产生氢气”;(4)是“可能”共存,还是“一定”共存等。8.已知:①能量越低的物质就越稳定;②白磷转化成红磷是放热反应.据此,下列判断或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相同条件下,红磷比白磷稳定B.在相同的条件下,白磷比红磷稳定C.红磷和白磷的结构相同D.红磷容易发生自燃而白磷则不会自燃参考答案:A考点: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根据能量越低的物质就越稳定,白磷转化成红磷是放热反应,故红磷的能量低,红磷稳定.解答:解:A.白磷转化成红磷是放热反应,故红磷的能量低,红磷稳定,故A正确;B.红磷的能量低,红磷稳定,故B错误;C.红磷和白磷的结构不同,故C错误;D.红磷不容易发生自燃而白磷容易自燃,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能量越低越稳定,能量转化的原因,难度不大.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温同压下甲烷和氯气的密度之比为2:1B.lg甲烷和1g氧气的原子数之比为5:1C.等物质的量的甲烷和氧气的质量之比为2:1D.在标准状况下等质量的甲烷和氧气的体积之比为1:2参考答案:B试题解析: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甲烷和氧气的密度之比为16:32=1:2;错误;B.1g甲烷和1g氧气的原子数之比为1/16×5:1/32×2=5:1,正确;C.等物质的量的甲烷和氧气的质量之比为16:32=1:2,错误;D.在标准状况下等质量的甲烷和氧气的体积之比为等于物质的量之比1/16:1/32=2:1,错误;10.下列实验操作均要用玻璃棒,其中玻璃棒作用相同的是(

)①过滤

②蒸发

③溶解

④向容量瓶转移液体A.①和②

B.①和③

C.③和④

D.①和④参考答案:D略11.最近我国科学家发明“叫充电钠-二氧化碳电池”

(如图),放电时电池总反应为:4Na+3CO2=

2Na2CO3+C。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电池工作温度可能在200℃以上B.该装置可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C.放电时,Na+向正极移动D.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为:4Na++3CO2+4e-=2Na2CO3+C参考答案:AA、二甲醚易挥发,所以温度不能过高,故A错误;B、放电时发生原电池反应,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故B正确;C、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所以阳离子钠离子向正极移动,故C正确;D、放电时正极发生还原反应,二氧化碳中碳得电子生成单质碳,电极反应式为:4Na++3CO2+4e-=2Na2CO3+C,故D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化学电源新型电池,明确各个电极上发生的反应是解本题关键。解答本题需要知道熟悉原电池的基本原理,难点是电极反应式的书写。12.下列物质肯定为纯净物的是

A.汽油

B.C2H6O

C.聚乙烯

D.甘油参考答案:D略13.“铱星”计划中的铱的一种同位素是,其核内中子数与电子数之差是(

A、77

B、114

C、191

D、37参考答案:D略14.S、D、W、Q分别代表四种元素,如果aSm+、bDn+、cWn﹣、dQm﹣四种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a﹣b=n﹣m

B.a﹣c=m+nC.c+d=m+n

D.b﹣d=n﹣m参考答案:B解:由aSm+、bDn+、cWn﹣、dQm﹣四种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知,这四种离子的核外电子数相等,得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阳离子的电荷数=核内质子数+阴离子的电荷数,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所以得:a﹣m=b﹣n=c+n=d+m.A、a﹣b=m﹣n,故A错误;B、a﹣c=m+n,故B正确;C、c﹣d=m﹣n,故C错误;D、b﹣d=m+n,故D错误.故选B.15.把6molCu投入含8mol硝酸和2mol硫酸的稀溶液中,则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A.44.8L

B.67.2L

C.89.6L

D.112L参考答案:B略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12分)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进行铜跟浓硫酸反应等一系列实验。(1)根据什么现象可判断铜跟浓硫酸反应有SO2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什么现象可判断铜跟浓硫酸反应有硫酸铜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甲装置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2)装置乙的试管口部放有一团浸有碱液的棉花,棉花中通常是浸有饱和碳酸钠溶液,其作用是

_________。(3)实验完毕后,取少量乙试管中溶液于试管中加热,现象是

;原因是

。参考答案:(12分)(1)乙中品红褪成无色;甲中溶液显蓝色;Cu+2H2SO4(浓)==

CuSO4+SO2↑+2H2O。(2)吸收多余的SO2防止污染环境(3)由无色变红色;SO2漂白时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略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把在空气中久置的铝片5.0g投入盛有500mL0.5mol?L﹣1硫酸溶液的烧杯中,该铝片与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可用如图曲线来表示,回答下列问题:(1)曲线由O→a段不产生氢气的原因是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曲线a→c段,产生氢气的速率增加较快的主要原因是

(3)曲线由c以后,产生氢气的速率逐渐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4)该反应若使用催化剂,可使H2产量增多吗?(填“会”或“不会”).参考答案:(1)硫酸首先与铝片表面的Al2O3反应,不产生H2;Al2O3+3H2SO4=Al2(SO4)3+3H2O;(2)反应放热,温度升高是影响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使反应速率增大;(3)硫酸的浓度逐渐减小,该因素变为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化学反应速率开始下降;(4)不会.

【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分析】(1)铝是活泼性较强的金属,能迅速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根据氧化铝的性质分析;(2)金属和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是影响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根据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分析;(3)溶液的浓度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4)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不影响氢气的产量.【解答】解:(1)铝是活泼性较强的金属,能迅速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氧化铝首先稀硫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不产生H2,方程式为Al2O3+3H2SO4=Al2(SO4)3+3H2O;故答案为:硫酸首先与铝片表面的Al2O3反应,不产生H2;Al2O3+3H2SO4=Al2(SO4)3+3H2O;(2)金属和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使溶液的温度升高,温度升高是影响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化学反应速率加快,故答案为:反应放热,温度升高是影响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使反应速率增大;(3)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逐渐降低,氢离子浓度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所以反应速率逐渐减小;故答案为:硫酸的浓度逐渐减小,该因素变为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化学反应速率开始下降;(4)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不影响氢气的产量,故答案为:不会.18.(6分)印刷电路板是由塑料和铜箔复合而成,刻制印刷电路时要用FeCl3溶液作为“腐蚀液”生成CuCl2和FeCl2,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Cu

+

2FeCl3

CuCl2

+

2FeCl2(1)请在上式中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2)上述反应中的氧化剂是:

(3)写出FeCl3的电离方程式:

。(4)使用过的腐蚀液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