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西北地区为例_第1页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西北地区为例_第2页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西北地区为例_第3页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西北地区为例_第4页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西北地区为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一节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荒漠化的含义概念——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所造成的土地退化。荒漠化的含义概念——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所造成的土地退化。

由于使用土地不当或其他因素,所导致的耕地、草原和森林等资源的生产能力下降。荒漠化的含义概念——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所造成的土地退化。荒漠化=沙漠化?思考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石质荒漠化盐碱荒漠化冻融荒漠化荒漠化的含义——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所造成的土地退化。狭义——风蚀荒漠化(沙漠化)广义——包括风蚀、水蚀、盐碱化、

冻融风化等造成的土地退化。概念——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西北(狭义)——西南喀斯特地区——华北——高寒地区

风蚀荒漠化

水蚀荒漠化

石质荒漠化

盐渍荒漠化

冻融荒漠化类型荒漠化的含义资料目前,全世界2/3的国家和地区、1/4的陆地面积、近12亿的人口受荒漠化的危害,荒漠化已被公认为当今世界的头号环境问题。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荒漠化面积267万平方千米,约占国土总面积的28%,近4亿人生活在受荒漠化影响的地区。世界荒漠和草原的分布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世界荒漠和草原的分布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找出世界荒漠的两种类型及分布规律、成因。世界荒漠和草原的分布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找出世界荒漠的两种类型及分布规律、成因。热带荒漠——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和内部(终年受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温带荒漠——温带大陆内部(深居内陆,距海遥远)中国土地资源构成西北地区

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与植被等方面,分析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活动活动

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与植被等方面,分析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活动活动地理位置:深居内陆,距海遥远

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与植被等方面,分析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活动活动地形:位于第二级阶梯,海拔高,以高原、盆地为主,周围高山环绕

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与植被等方面,分析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活动活动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降水稀少,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大

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与植被等方面,分析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活动活动河流:稀疏短小,且多为内流河和季节性河流

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与植被等方面,分析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活动活动植被:稀疏,自东向西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与植被等方面,分析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活动活动植被:稀疏,自东向西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与植被等方面,分析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活动活动植被:稀疏,自东向西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与植被等方面,分析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活动活动植被:稀疏,自东向西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阅读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因素

联系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试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方面分析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成因。基本条件——气候干旱动力条件——大风频繁物质基础——土质疏松,缺乏植被保护风蚀荒漠化成因自然原因基本条件——深居内陆,气候干旱动力条件——大风频繁物质基础——沙质土疏松,缺乏植被保护主要的自然因素——气候异常、生态环境失衡风蚀荒漠化成因自然原因西北地区土地沙漠化的人为因素风蚀荒漠化人为原因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利用不当工矿交通建设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人口过快增长根源

成因活动活动

塔里木盆地荒漠化土地面积为什么会扩大?试根据图2-4滥牧、垦荒造成的环境恶化进行解释。

阅读材料:新疆荒漠化面积扩大,回答问题:胡杨林干枯的胡杨林滥牧垦荒植被破坏耕地扩大水源减少河流水量减少用水量加大地下水位下降胡杨林枯死荒漠化土地扩大滥牧、垦荒造成的环境恶化“消失的楼兰古国”阅读“消失的楼兰古国”阅读思考:楼兰古城兴衰的原因是什么?楼兰古城罗布泊(1)自然原因——气候干旱、大风频繁土质疏松,缺

乏植被保护(2)人为原因——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利用不当、工矿交通建设风蚀荒漠化成因1.风蚀荒漠化有哪些危害?活动讨论2.如何防治风蚀荒漠化?(1)土地退化,粮食和牧草减产,引发饥荒;

(2)破坏基础设施;

(3)生态环境恶化,沙尘暴频发。风蚀荒漠化危害沙尘暴沙尘暴——快行冷锋条件季节——大风、干旱——冬、春世界四大尘源区——亚欧大陆中部、北美大陆中部

澳大利亚中、西部、撒哈拉沙漠南部(1)全球合作

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6月17日 1994年,联合国正式通过了《国际防治荒漠化公约》2006年世界环境日主题:沙漠和荒漠化风蚀荒漠化防治风蚀荒漠化防治(2)基本方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1)全球合作

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6月17日 1994年,联合国正式通过了《国际防治荒漠化公约》2006年世界环境日主题:沙漠和荒漠化风蚀荒漠化防治A.生物措施:

封沙禁牧、禁樵禁采;植树种草,保护好现有的林草植被。(3)措施沙拐枣胡杨锦鸡柽柳狼尾草木麻黄主要治沙植物A.生物措施:

封沙禁牧、禁樵禁采;植树种草,保护好现有的林草植被。B.工程措施:

营造防护林——“三北”防护林;草方格沙障固沙。(3)措施风蚀荒漠化防治“三北”防护林“三北”防护林

“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是一项正在我国北方实施的宏伟生态建设工程,它是我国林业发展史上的一大壮举,开创了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先河。地跨东北西部、华北北部和西北大部分地区,包括我国北方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51个县(旗、市、区),总面积406.9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42.4%,接近我国的半壁河山。按照工程建设总体规划,从1978年开始到2050年结束,分三个阶段,八期工程,建设期限73年,共需造林5.34亿亩。草方格沙障

用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在沙漠中扎成方格形状用来防风固沙,涵养水分的治沙方法。新疆沙漠公路

全长436公里、路宽近80米、投资2.2亿元人民币的新疆沙漠公路绿化工程完成建设。新疆沙漠公路横贯被称为“死亡之海”的世界上最大的流动性沙漠—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该公路绿化工程自2003开工建设,利用地下水实施滴水灌溉技术在公路两侧种植柽柳、沙拐枣、梭梭等适应沙漠环境的荒漠植物。该工程的完成,将对保护沙漠公路,改善生态环境、拉动新疆南部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3)措施C.调整农业结构,退耕还林、还草;F.控制人口,生态移民。D.合理用水,发展节水农业;E.优化能源结构,解决农村能源问题;风蚀荒漠化防治活动活动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科尔沁草原的荒漠化,对周边地区会造成哪些影响?

(2)科尔沁草原土地利用方式的变更,对治沙有哪些启示?科尔沁草原活动活动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科尔沁草原的荒漠化,对周边地区会造成哪些影响?

(2)科尔沁草原土地利用方式的变更,对治沙有哪些启示?科尔沁草原

生态环境恶化,沙尘天气增多,影响周边地区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活动活动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科尔沁草原的荒漠化,对周边地区会造成哪些影响?

(2)科尔沁草原土地利用方式的变更,对治沙有哪些启示?科尔沁草原

因地制宜安排农业生产,宜农则农,宜牧则牧。活动活动2.在我国西北荒漠化地区,应当怎样处理保护环境与脱贫致富的关系?

应把环境保护放在首位,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求得脱贫致富,要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发展经济。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秦岭乌鞘岭古长城黄土高原黄土高原黄土高原的形成

——内力作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流水侵蚀黄土的成因

——风力沉积黄土高原塬梁峁

黄土高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根据历史资料考证,黄土高原曾是森林茂密、草原肥美的富庶之地。但由于黄土地貌和半干旱的气候等自然特点,以及长期的农耕历史中不合理的生产方式,使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十分严重。黄土高原如今到处是千沟万壑,成为地球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活动活动

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在此过程中,人类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成因土壤降水植被地形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水蚀荒漠化自然原因——覆盖率低,对地面保护性差;土壤降水植被地形——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位于山地和平原过渡带,坡度较大;(1)成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水蚀荒漠化——集中夏季,且多暴雨;人为原因植被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

开矿——滥垦、滥牧、滥伐——轮荒

(2)危害A.土壤肥力下降,农业减产;

B.河湖泥沙淤积,航运能力下降,旱涝灾害加剧;

C.生态环境恶化。黄土高原水土流失(3)防治工程措施:植树种草农业技术措施:平整土地、修筑梯田、打坝建库生物措施:深耕改土、科学施肥、选育良种、地膜覆盖、轮作套种B、有效方法——小流域综合治理农——压缩农业用地;林——扩大林草栽种面积,退耕还林还草;牧——改善保护天然草场;矿——土地复垦,存放表土。A、水土保持的基本措施水蚀荒漠化——土地退化后红壤等红色土层裸露的现象。南方低山丘陵红色荒漠化南方低山丘陵区大致范围南方低山丘陵区大致范围陵

江南丘丘浙闽陵广两丘陵南方低山丘陵区大致范围陵

江南丘丘浙闽陵广两丘陵大别山

武夷山南岭雪峰山衡山井冈山庐山黄山

水蚀荒漠化南方低山丘陵红色荒漠化(1)分布

——湖南、江西、福建、广东等水蚀荒漠化南方低山丘陵红色荒漠化(2)成因自然

原因

土壤

气候

地形——红壤“酸、黏、瘦”,较贫瘠;——降水丰沛,集中且多暴雨;——低山丘陵为主,地表起伏大。人为

原因农村生活能源短缺,伐木取薪。人多地少矛盾尖锐,毁林开荒;活动活动

我国南方地区“红色荒漠”的形成原因与新疆荒漠化面积扩大的原因有何异同?活动活动

我国南方地区“红色荒漠”的形成原因与新疆荒漠化面积扩大的原因有何异同?

同——植被破坏后导致的土地退化;

“红色荒漠”

新疆荒漠化自然原因

湿润环境流水侵蚀干旱环境风力侵蚀人为原因

人多地少,农村生活能源短缺;过度樵采、放牧、农垦,水资源利用不当、工矿交通建设不注意环保。

异——水蚀荒漠化南方低山丘陵红色荒漠化(4)开发与治理农业资源综合开发发展立体农业

优势资源的系列开发加强生态建设封山育林,保持水土解决农民的生活能源问题推广生活用煤;推广节能灶;大办沼气;营造速生薪炭林。用材林经济林和毛竹果园和人工草地农田鱼塘立体农业从丘上到丘下:用材林——经济林或毛竹

——果园或人工草地——农田——鱼塘“丘上林草丘间塘、缓坡沟谷果鱼粮”

优势资源的系列开发

水蚀荒漠化植被破坏后,石灰岩大面积裸露或砾石堆积的现象云贵高原石漠化水蚀荒漠化云贵高原石漠化(1)分布

——云南、贵州、广西水蚀荒漠化云贵高原石漠化自然

原因

土壤

气候

地形人为

原因——人多地少矛盾尖锐,毁林开荒。——石灰岩广布,土层薄,土壤贫瘠;——降水丰沛,集中且多暴雨;——高原地形,喀斯特地貌,地表起伏大。(2)成因盐碱荒漠化土壤盐碱化——又称为土壤盐渍化,是指盐分不断向土壤表层聚积形成盐渍土的自然地质过程.

由于灌溉管理不当等人为原因而产生的土壤盐碱化,称为次生盐碱化。盐碱地——土壤含盐量太高(超过0.3%),而使农作物低产或不能生长。我国盐碱地的分布华北平原东北平原西北内陆滨海地区分布形成条件(1)气候干旱和地下水位高;(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