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节呼吸运动的调节第一页,共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一、呼吸中枢
呼吸中枢是指(分布在大脑皮层、间脑、脑桥、延髓、脊髓等部位)产生和调节呼吸运动的神经细胞群。正常呼吸运动是在各呼吸中枢的相互配合下进行的。早先分段横切脑干等研究发现:延髓是呼吸基本中枢,脑桥是呼吸调整中枢。
第二页,共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三)呼吸节律形成的机制
呼吸节律形成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1.基本呼吸节律形成的起源部位:
早已肯定是在延髓,但其确切部位尚不完全清楚;近代研究发现延髓头端前包钦格复合体是其关键部位。
2.基本呼吸节律形成的学说:
(1)起步细胞学说:节律性呼吸是由延髓内具有起步样活动的N元的节律性兴奋引起的。在新生动物离体脑片的研究表明,前包钦格复合体中存在着类似的电压依赖性起步N元,被认为是呼吸节律发源部位。但由于方法学的限制,尚难以证实在成年整体动物也存在这样的N元。第三页,共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三)呼吸的反射性调节
呼吸肌本体感受性反射:是指呼吸肌本体感受器传入冲动所引起的反射性呼吸变化。肌梭和腱器官是呼吸肌的本体感受器。肌梭对机械牵拉敏感,属长度感受器,由脊髓前角γN元支配;腱器官检测呼吸肌的收缩强度,属张力感受器,由脊髓前角αN元支配。当吸气阻力升高时→呼吸肌本体感受器兴奋→传入冲动频率↑→α和γN元同步兴奋→反射性增强吸气肌收缩力,以克服阻力保证肺通气量。
特征:平静呼吸时作用不明显,当运动或气道阻力升高(如支气管痉挛)时作用明显。第四页,共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肺牵张反射:由肺扩张或缩小引起吸气抑制或兴奋的反射,称为肺牵张反射。
肺牵张反射的感受器主要分布在支气管及细支气管的平滑肌内。吸气时:肺扩张牵拉感受器引起兴奋,冲动经迷走神经纤维传入延髓吸气中枢,从而使吸气中枢产生抑制作用,终止吸气转为呼气。呼气时:肺缩小,牵拉感受器的刺激减弱,传入冲动减少,解除了对吸气中枢的抑制,吸气中枢再次兴奋,产生吸气,从而又开始一个新的呼吸周期。第五页,共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四)其他反射防御性呼吸反射在整个呼吸道都存在着感受器,它们是分布在呼吸粘膜上皮的迷走传入神经末梢,受到机械或化学刺激时,引起防御性呼吸反射,以清除激惹物,避免其进入肺泡。如咳嗽反射、喷嚏反射等。
1.咳嗽反射咳嗽时可将呼吸道内异物或分泌物排出,但剧烈咳嗽时,因胸膜腔内压↑,阻碍静脉血(V)血回流,使V压和脑脊液压↑。
2.喷嚏反射喷嚏时清除鼻腔内的刺激物。
第六页,共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1.外周化学感受器
存在于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前者主要参入呼吸调节,后者则在循环调节方面较为重要。
分别感受血液中PO2、H+和PCO2变化刺激,其冲动分别有窦神经和主动脉神经传入延髓的呼吸中枢。(二)化学感受性反射调节第七页,共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2.中枢化学感受器
位于延髓腹侧表面下0.2mm的区域,可分为头、中、尾三部分。头区、尾区具有化学感受性,中区不具有化学感受性。
适宜刺激:对H+高度敏感,不感受缺O2的刺激。因血液中H+不易透过血-脑屏障,乃通过CO2易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脊液:CO2+H2O→H2CO3→H++HCO3-
发挥刺激作用的。第八页,共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第九页,共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
3.
CO2、H+和低O2对呼吸运动的调节
(1)CO2:最重要的体液因素,是维持正常呼吸最重要的生理刺激。
PCO2↑↑3%时→呼吸加深加快,肺通气量↑1倍以上;↑10%时→肺通气量不再增加;呼吸困难等等。↑20%以上→呼吸中枢麻醉,导致呼吸抑制。PCO2↓→呼吸减慢(过度通气后可发生呼吸暂停)。
机制:呼吸加深加快延髓呼吸中枢+外周化学感受器+中枢化学感受器+CO2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脊液:
CO2+H2O→H2CO3→H++HCO3-PCO2↑主要第十页,共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
特点:
①CO2兴奋呼吸的作用,以中枢途径为主;但因脑脊液中碳酸酐酶含量很少,故潜伏期较长;②CO2兴奋呼吸的中枢途径是通过H+的间接作用(∵血液中的H+不易透过血-脑屏障);③CO2兴奋呼吸的外周途径虽然为次,但当动脉血PCO2突然增高或中枢化学感受器对CO2的敏感性降低(CO2
麻醉)时,起着重要作用。第十一页,共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2)[H+]:
[H+]↑→呼吸加强
[H+]↓→呼吸抑制
[H+]↑→呼吸抑制
机制:类似CO2。
特点:
①主要通过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而引起的②[H+]↑对呼吸的调节作用<PCO2↑;③∵[H+]↑→呼吸↑→CO2排出过多→PCO2↓→限制了对呼吸的加强作用→呼吸抑制甚至停止。;第十二页,共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
(3)低氧:缺氧对呼吸中枢的直接作用是抑制,并与缺氧程度呈正相关:
轻度缺氧时:通过外周化学感受器的传入冲动兴奋呼吸中枢的作用,能对抗缺氧对中枢的直接抑制作用,表现为呼吸增强。
严重缺氧时:来自外周化学感受器的传入冲动,对抗不了缺氧对呼吸中枢的抑制作用,因而可使呼吸减弱,甚至停止。
特点:①缺氧对呼吸的刺激作用远不及PCO2和[H+]↑作用明显,仅在动脉血PO2<80mmHg以下时起作用;②当长期高CO2和低O2状态(严重肺水肿、肺心病),中枢化学感受器对高CO2发生适应,此时低O2对外周化学感受器的刺激成为驱动呼吸的主要刺激。第十三页,共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4)CO2、H+和低O2在呼吸调节中的相互作用
由图中可见,当只改变一个因素时(其他因素不变),三者引起的肺通气反应的程度基本接近。然而,往往是一种因素的改变会引起其他一、两种因素相继改变或几种因素的同时改变。第十四页,共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
由图可见,当一种因素改变而另两种因素不加控制时,作用强度PCO2>[H+]>PO2。其原因为:当PCO2↑时,[H+]也会↑,二者的作用发生总和,使肺通气反应较单因素的PCO2↑时明显;[H+]↑时,因肺通气↑,呼出CO2↑,导致PCO2↓和[H+]↓,两者部分抵消了单因素[H+]↑的作用强度;PO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汽车租赁公司驾驶员合同5篇
- 消化道出血护理措施
- 怒江钻井施工方案
- 糖尿病性心脏病护理
- 广西公务员考试真题2024
- 2024年郑州市事业单位联考招聘考试真题
- 2024年上海公务员真题
- 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热力环流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
- 神经外科病人的术后护理
- 班组管理工作总结
- 《民法典》-第二编 物权编-案例分析,解读-3
- 膜片钳常见问题汇总(人人都会膜片钳)
- 讲故事技能培训
- 海岸动力学全册配套完整课件
- 工作面防飞矸封闭式管理规定
-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岗位培训的讲义课件
- 财务人员廉政谈话记录 财务个人谈话记录3篇
- 沪教牛津版小学三至六年级英语单词表
- 西门子仿真数据与流程管理平台介绍
- JJG(交通)064-2016 沥青混合料拌和机检定规程-(高清现行)
- 钻孔灌注桩钢筋笼加工两种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