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某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1页
四川省成都某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2页
四川省成都某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3页
四川省成都某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4页
四川省成都某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四川省成都实验中学高二(上)月考生物试卷(10

月份)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人体内环境必须保持相对稳定状态,才能保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下列各项生理

活动中,与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无直接关系的是()

A.尿液和汗液的排出

B.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使呼吸加快

C.血液运输养料和废物

D.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

2.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稳态遭到破坏,必将引起()

A.酶促反应速率的加快B.儿童患佝偻病

C.细胞代谢紊乱D.成年人患肌无力病

3.下列各项中,可以看作物质进入内环境的是()

A.喝牛奶,进入胃中

B.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结合

C.口服抗菌药物

D.肌肉注射青霉素

4.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通过人体自身调节实现

B.包括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C.包括pH的调节,血糖的调节

D.体温的调节不属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范畴

5.下列有关稳态生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事()

A.当血液的成分稳定时,人一定不会发生疾病

B.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C.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导致疾病发生

D.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6.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a中发生电信号一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

B.①中内容物释放至②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主动运输

C.①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处膜外为正电位

D.②处的液体为血浆,传递兴奋时含有能被③特异性识别的物质

7.体液是动物及人体内含有的液体,它包括()

①细胞内液②血浆③淋巴④组织液⑤消化液.

A.①③⑤B.①②③C.②③④D.①0③④

8.血细胞、肌细胞和淋巴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分别是()

A.血浆、体液、体液B.血液、体液、淋巴

C.血浆、组织液、淋巴D.血液、细胞外液、体液

9.长时间行走使脚掌磨出了水泡,几天后水泡消失.此时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渗入()

A.组织细胞B.毛细血管和各级动脉、静脉

C.各级动脉和静脉D.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10.给一氧化碳中毒的病人进行输氧时,要在纯氧中混入法的二氧化碳气体,以维持呼吸

中枢的兴奋,这种调节是()

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激素调节D.内分泌调节

11.下列选项中,与其他三个选项的含义都有很大差别的一项是()

A.细胞外液B.细胞内液

C.血浆、组织液、淋巴D.内环境

12.对人体内环境稳态起调节作用的系统是()

A.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

B.循环系统和运动系统

C.排泄系统和生殖系统

D.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

13.代谢废物排出体外是由循环系统运到()

A.泌尿系统B.泌尿、消化系统

C.泌尿、消化、呼吸系统D.泌尿、呼吸系统和皮肤

14.可以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生物是()

A.家兔B.鱼类C.鸟类D.草履虫

15.下列有关激素调节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微量高效

B.通过体液运输

C.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D.只运输给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

16.组织水肿是由于组织液增多、大量积累在组织细胞间隙造成的.下列各项中不会引起组

织水肿的是()

A.营养不良导致血浆蛋白含量减少

B.花粉过敏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

C.饮食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过高

D.淋巴回流受阻组织液中滞留大分子物质

17.关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是只含RNA的病毒

B.常用AIDS表示

C.主要侵犯人体效应T细胞

D.先使体液免疫功能严重缺损,继而影响细胞免疫

18.下列有关人体水分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大量饮水,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B.渴觉中枢兴奋,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C.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则尿量减少

D.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则尿量减少

19.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中,正确的一组是()

①内环境是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

②内环境是细胞内的环境,即细胞内液

③高等动物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

④内环境主要山血浆、组织液、淋巴构成.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2X3)@

20.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一组是(

A.C02s血红蛋白、【「、尿素B.呼吸氧化酶、抗体、激素、[W)

C.Na\O2、葡萄糖、血浆蛋白I).Ca"、载体、氨基酸

21.分别刺激如图I、II、III、IV四处,不能引起肌肉收缩的是()

A.IB.IIC.IllD.IV

22.人剧烈活动后,隔一段时间血浆的pH会()

A.大于7.35〜7.45B.远小于7.35〜7.45

C.维持在7.35〜7.45D.稳定在3〜4

23.在进行人工淡水鱼养殖过程中,为了促进雌鱼排卵,多产鱼苗提高产量,可以将同种性

成熟鱼的垂体提取液注射到雌鱼体内.这主要是因为提取液中含有垂体细胞合成的()

A.甲状腺激素B.蜕皮激素C.胰岛素D.促性腺激素

24.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

B.神经纤维上已兴奋的部位将恢复为静息状态的零电位

C.突触小体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25.当一个人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时,会导致()

A.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B.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

C.下丘脑释放抗利尿激素D.垂体渗透压感受器兴奋

26.某人腰椎部位因受外伤造成右侧下肢运动障碍,但有感觉.该病人受损伤的部分可能是

在反射弧的()

①传入神经②传出神经③感受器④神经中枢⑤效应器.

A.②④B.①④C.①②D.②⑤

27.已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递质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

种递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递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

A.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兴奋B.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C.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抑制D.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抑制

28.能够识别抗原的细胞是()

①吞噬细胞②T细胞③B细胞④记忆细胞⑤效应B细胞⑥效应T细胞.

A.①②③©⑤⑥B.②③④(⑤⑥C.①②③④⑥D.①②®④

2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学习是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

B.记忆是将获得的经验进行储存和再现

C.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

D.短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30.下列图示中,正确表示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关系的是()

〉组织港—A干巴卜噌组织淋——A,

A.——

C.血兴*组织液D,血弟组织液巴

B.该图为膝跳反射示意图

C.图中②的结构决定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只能是单向的

D.若从①处剪断神经纤维,刺激③处,效应器仍能产生反应

32.促胰液素的发现者是()

A.沃泰默B.巴甫洛夫

C.沃森和克里克D.斯他林和贝利斯

33.如图是细胞免疫中x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后的杀伤作用过程示意图,其中x细胞是指

A.B细胞B.T细胞C.效应B细胞D.效应T细胞

34.决定一次反射完成时间长短的主要因素是()

A.刺激强度的大小B.感受器的兴奋性

C.突触的数目D.效应器的兴奋性

35.如图所示,神经纤维MB段距离长于MC段,在M处给以电刺激,在B,C处用电流计测

其电位变化,电流计指针()

~(D----

BMC

A.不动B.向左摆

C.向右摆1).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摆动

36.下列两种激素属于拮抗作用的是()

A.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B.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

C.雌激素和孕激素D.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

37.在人体内,都是因为缺乏激素而引起的一组疾病是()

①呆小症②糖尿病③侏儒症④白化病⑤镰刀型贫血症.

A.①③④B.③④⑤C.①②③D.©©⑤

38.下列有关艾滋病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与艾滋病患者拥抱会传染艾滋病

B.HIV在离开人体后能存活很长时间,危害极大

C.HIV主要攻击人体内的T细胞,最终使人丧失一切免疫功能

D.HIV主要由DNA、RNA和蛋白质构成,但没有核糖体

39.当人吃了过咸的食物时,机体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调节过程有如下简要几步,其中正确

的是()

①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②大脑皮层兴奋产生渴觉③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抗利尿

激素增加④摄水量增加⑤减少尿的排出⑥增加饮水.

A.①f②③-④一⑤B.②一①-④f③-⑤

C.①一②f⑥或①一③一⑤D.②f①f④或②f①f③f⑤

40.下列属于人在寒冷环境中的身体变化是()

①皮肤血管收缩②增加皮肤的血流量③汗腺分泌增多④汗液几乎不分泌⑤代

谢活动增强.

A.①④⑤B.①②⑤C.④⑤D.②③

41.与激素调节相比,高等动物神经调节的特点是()

①调节速度快②调节速度慢③作用的范围广泛

④作用的部位准确⑤作用的时间短⑥作用的时间比较长.

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③⑥D.©©⑤

42.某人接种了“甲型H1N1流感”疫苗,一段时间后体内出现了相应的抗体,产生抗体的

细胞是()

A.吞(巨)噬细胞B.效应T细胞C.浆细胞D.记忆细胞

43.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刺激部位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变化是()

①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②膜内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③膜外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④膜内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44.某人因患流感而出现持续高热,在一昼夜中持续维持在39.5℃,则该病人在一昼夜中

产热总量与散热总量之间的关系是()

A.基本相等B.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C.产热量小于散热量D.不确定

45.在人体中,山某些细胞合成与释放,并影响其他细胞生理功能的一组物质是()

A.信使RNA、必需氨基酸B.激素、神经递质

C.淀粉酶、解旋酶D.肝糖原、丙酮酸

46.下列人体生理活动不属于生命活动调节的是()

A.血浆中的水分子进入红细胞

B.躯体运动时骨骼肌的活动

C.皮肤伤口处,吞噬细胞对病菌的吞噬反应

D.青春期出现第二性征

47.运动性失语症和听觉性失语症所表现的部分症状分别为()

A.不能运动;没有感觉

B.不会讲话;看不懂文字

C.听不懂别人的谈话;看不懂文字

D.不能用词语表达自己的意思;听不懂别人谈话

48.如图表示生物体内的三个生理过程(a,b,c),在此三个过程中,y代表的物质分别

为()

x进入细胞(a)

x---►X与y结合被消除(b)

'X变成其他物质(C)

A.激素、抗体、载体B.抗体、载体、酶

C.载体、抗体、酶D.载体、能、抗体

49.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血浆的主要成分包括水、葡萄糖、血红蛋白和激素等

B.免疫对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

C.HC(V、HPO]等参与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

D.淋巴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血浆等

50.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主要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下完成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效应器由运动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腺体组成

B.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

C.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是单方向的

D.条件反射的建立与脊髓等低级中枢无关

二、基础知识填空:

51.基因突变可以发生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可以发生在细胞内不同的DNA上;同一

DNA分子的不同部位.这说明基因突变具有的特点.

52.男性的红绿色盲基因只能从母亲来,也只能传给他的女儿,这说明该遗传病的遗传有一

特点.

53.基因重组包括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因非同源染色体的自山组合而自由组合

和因同源染色体上两种情况.

54.杂交育种依据的主要遗传学原理是

55.基因是指.

56.在生物进化学说中,拉马克的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其学说的基本观点是.

57.孟德尔设计测交实验的推理方法叫.我们知道,在我国人群中红绿色盲中

男性发病率为7%.这个数据的获得是通过得到的.

58.对有性生殖的生物来说,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最重要的意义是.

59.人类白化病从显隐性类型分属于遗传病.

三、综合题:

60.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与小白鼠生命活动调节相关的问题:

(1)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是,维持该必要条件的主要调节机制

是调节网络.

(2)下丘脑与垂体之间有神经联系和体液联系,切断其神经联系后,血液中的促甲状腺激

素含量没有减少,说明下丘脑调节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的方式是调节.

(3)性激素与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方式相似,由此推测下丘脑通过分泌激

素间接调节性腺的活动.

61.如图为人在饮水过多情况下的水盐平衡调节简图,请回答:

(1)饮水过多和调节后引起的内环境直接变化A、D分别是、.

(2)感受A、D变化的感受器名称叫.

(3)腺体B为;激素C为,其作用是.

(4)F的作用是,G的作用是.

62.图为人体反射弧模式图.根据图分析回答

(1)图中1是.

(2)神经纤维在未受刺激时,细胞膜的内外电位表现为;当神经纤维的某处

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表现为,因而与邻近未兴奋部位形成了局部电流使兴奋依

次向前传导.

(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是通过来传递的,神经元间兴奋传递的方向只能

63.如图是人体内某些免疫细胞的分化和体液免疫过程,数字表示过程,字母表示细胞或物

请分析回答:

(1)图中e细胞的名称叫.机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则e细胞

会.

(2)图中Y的名称叫.其在免疫中的作用是.

(3)若X是感染人体的病毒,X必须寄生于人体细胞才能增殖,此时需经过免

疫,Y才能将其彻底消灭.

(4)在胸腺中成熟的免疫细胞叫,在骨髓中成熟的免疫细胞叫.

64.当人体感染H1N1病毒后,需要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共同清除病毒.请回答与此

有关的问题:

(1)当人感染H1N1病毒时;免疫系统的功能加强,往往会发烧.发烧的原因是病毒产生的

毒素可以改变下丘脑中的功能,最终使有关腺体分泌的激素和肾

上腺素的量增加,从而使产热增加,导致体温升高.

(2)感冒发烧时要出汗,调节出汗的反射弧由、传入神经、、

和汗腺组成.

65.如图表示人体内两种调节系统的部分结构或关系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若“+”表示促进作用,“一”表示抑制作用,则图甲中a细胞为,①处

的激素名称为,作用为(用"+”和“一”表示).

(2)若乙图代表缩手反射的反射弧.(X、Y、Z为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点,其中z为突触

间隙)

①A代表反射弧的,用适宜电流刺激图中的位点,均可产生缩手

反应,该反射过程中,Z处传递的信号的形式为.

②如果在Y处膜外安放如图所示的灵敏电流表,给予X点和Y点各一个适宜强刺激,电流表

指针发生偏转的次数分别为次和次.

③己知某种药物可以阻断反射活动,但不知是阻断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还是在突触间的传递,

为探究其作用机理,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将药物放在Z点,刺激丫电,发现电流表发生偏

转,而效应器无反应.由此得出的结论是:这种药物是通过阻断突触处的信号传递起作用

的.另一同学对此实验作了相应的补充,使之更严密.你认为他的补充意见应该

2015-2016学年四川省成都实验中学高二(上)月考生物试卷(10月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人体内环境必须保持相对稳定状态,才能保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下列各项生理

活动中,与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无直接关系的是()

A.尿液和汗液的排出

B.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使呼吸加快

C.血液运输养料和废物

D.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

【分析】1、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淋巴组成,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

介.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等都是直接与外界相通的,不属于内环镜.

2、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

的相对稳定状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解答】解:A、通过汗液和尿排泄代谢废物能够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A正确;

B、血液中的CO2增加,会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排出C0”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B

正确;

C、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血液运输养料和废物与内环境稳态直接

相关,C正确;

D、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是在消化道中的大肠内形成的,山于消化道与外界环境直接相通,因

此不属于内环境,所以将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与内环境稳态没有直接关系,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明确消化道不属于

内环境;识记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及生理意义,能准确判断各选项与内环境稳态是否有直接关

系.

2.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稳态遭到破坏,必将引起()

A.酶促反应速率的加快B.儿童患佝偻病

C.细胞代谢紊乱D.成年人患肌无力病

【分析】本题是稳态的生理意义和稳态失调造成的影响,内环境稳态包括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和化学成分的相对稳定,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内环境稳态遭到

破坏会引起细胞代谢活动的紊乱.

【解答】解:A、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也可能出现酶促反应速率的加快,但是不一定,A

错误;

B、儿童患佝偻病是由于缺钙引起的,但稳态遭到破坏遭到破坏不一定就是缺钙,B错误;

C、稳态遭到破坏,细胞代谢会出现紊乱,C正确;

D、成年人患肌无力病的血钙过高引起的,但稳态遭到破坏不一定就是血钙过高,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稳态的生理意义,解题时要准确理解稳态的含义是包含内环境的温

度、酸碱度、渗透压等理化性质和各种化学成分,内环境稳态的破坏可以是其中的任何」

项或几项,A、B、D只是稳态遭到破坏后有可能出现的问题.

3.下列各项中,可以看作物质进入内环境的是()

A.喝牛奶,进入胃中

B.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结合

C.口服抗菌药物

D.肌肉注射青霉素

【分析】本题是对内环境组成的考查,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组成,凡是进入

血浆、组织液或淋巴液的物质都是能进入内环境的物质.

【解答】解:A、牛奶经食道进入胃中,没有进入血浆、组织液或淋巴液,不能看作进入内

环境,A错误;

B、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受精,没有进入血浆、组织液或淋巴液,不能看作进入内环境,B

错误;

C、口服抗菌药物进入消化道,不属于内环境,C错误;

D、肌肉注射青霉素,是把青霉素注射到组织液中,组织液是内环境的组成,可以看作进入

内环境,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内环境的组成,物质是否进入内环境的判断,对内环境概念的理解

与掌握是解题的关键.

4.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通过人体自身调节实现

B.包括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C.包括pH的调节,血糖的调节

D.体温的调节不属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范畴

【分析】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

(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

(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

境相对稳定的状态;

(3)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

【解答】解:A、内环境稳态调节要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实现,A正确;

B、内环境稳态调节包括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B正确;

C、内环境稳态调节包括pH的调节和血糖的调节,C正确;

D、内环境稳态调节包括血糖调节、体温调节、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等,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内环境的理化性质,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及调节

机制,明确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包括血糖调节、体温调节、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等;掌握内

环境的理化性质,明确内环境稳态的实质就是内环境理化特性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

5.下列有关稳态生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事()

A.当血液的成分稳定时,人一定不会发生疾病

B.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C.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导致疾病发生

D.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分析】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内环境稳态是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个项理

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解答】解:A、内环境稳态是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个项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血液成分稳定时,内环境不一定处于稳态,因此可能会发生疾病,A错误;

B、温度、PH影响酶的活性,内环境的温度、PH相对稳定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B正

确;

C、稳态遭到破坏时,细胞代谢紊乱,有可能导致疾病发生,C正确;

D、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D正确.

故选:A.

【点评】对内环境稳态的概念理解和内环境稳态的意义的理解并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是

解题的关键.

6.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a中发生电信号一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

B.①中内容物释放至②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主动运输

C.①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处膜外为正电位

D.②处的液体为血浆,传递兴奋时含有能被③特异性识别的物质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突触结构模式图,其中①是突触小泡,内含神经递质;②是突触

间隙;③是突触后膜.a是突触小体,b是下•个神经元的胞吐或树突.

【解答】解:A、a是突触小体,在突触小体中发生电信号一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

要能量,A正确;

B、①中内容物释放至②中的方式是胞吐,这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流动性,B错误;

C、①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处膜外为负电位,C错误;

D、②处的液体为组织液,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结合突触结构模式图,考查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要求考生识记突触

的结构,掌握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7.体液是动物及人体内含有的液体,它包括()

①细胞内液②血浆③淋巴④组织液⑤消化液.

A.①③⑤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分析】人体内的液体都叫体液,可以分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其中细胞外液是人体细胞

直接生存的环境,又叫内环境.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淋巴组成.内环境是细胞与外

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等都是直接与外界相通的,不属于内

环镜.

【解答】解:①体液包括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①正确;

②血浆属于细胞外液,属于体液,②正确;

③淋巴属于细胞外液,属于体液,③正确;

④组织液属于细胞外液,属于体液,④正确;

⑤消化液不是细胞内液,也不是细胞外液,不属于体液,⑤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人体体液的组成,意在强化学生对体液的识记、理解与运用.

8.血细胞、肌细胞和淋巴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分别是()

A.血浆、体液、体液B.血液、体液、淋巴

C.血浆、组织液、淋巴D.血液、细胞外液、体液

【分析】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细胞外液组成,其中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

内环境,组织液是组织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淋巴是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

境.据此答题.

【解答】解:(1)血细胞生活在血浆中,即其所处的内环境是血浆;

(2)肌细胞属于组织细胞,其所处的内环境是组织液;

(3)淋巴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淋巴.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组成,要求考生识记人体内环境的组成,能准确判断各种细胞所

处的内环境,进而作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9.长时间行走使脚掌磨出了水泡,几天后水泡消失.此时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渗入()

A.组织细胞B.毛细血管和各级动脉、静脉

C.各级动脉和静脉D.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分析】人体内的液体都叫体液,可以分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其中细胞外液是人体细胞

直接生存的环境,又叫内环境,主要山组织液、血浆、淋巴组成,三者之间的关系如图:

组织液辞‘血浆

毛细淋巴管心/淋巴循不

淋&

【解答】解:水泡中液体的主要成分是组织液,组织液可单向渗透到淋巴管形成淋巴,也可

和血浆双向渗透.因此,此时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渗入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组成,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掌握内环境各组成成分之间

的关系,能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水泡中液体的成分及其去向,再选出正

确的答案即可.

10.给一氧化碳中毒的病人进行输氧时,要在纯氧中混入5%的二氧化碳气体,以维持呼吸

中枢的兴奋,这种调节是()

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激素调节D.内分泌调节

【分析】体液调节指激素等化学物质(除激素以外,还有其他调节因子,如CO?等),通过

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

【解答】解:二氧化碳是化学物质,属于调节因子,二氧化碳需要先进入血液,然后形成对

呼吸中枢的有效刺激,以维持呼吸中枢兴奋,所以二氧化碳的调节属于体液调节.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二氧化碳的调节,解题关键是把握体液调节中调节物质是激素等化学物质.

11.下列选项中,与其他三个选项的含义都有很大差别的一项是()

A.细胞外液B.细胞内液

C.血浆、组织液、淋巴D.内环境

【分析】人体内所有液体统称为体液,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又叫内环境,

主要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组成.

【解答】解:细胞外液又叫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组成.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内环境组成,考查学生识记基础知识的能力.

12.对人体内环境稳态起调节作用的系统是()

A.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

B.循环系统和运动系统

C.排泄系统和生殖系统

D.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

【分析】本题是对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的考查,回忆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然后结合题

干信息进行解答.

【解答】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故选:D.

【点评】本题的知识点的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和与内环境稳态有直接关系的器官和系统,

对于相关知识点的理解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

13.代谢废物排出体外是由循环系统运到()

A.泌尿系统B.泌尿、消化系统

C.泌尿、消化、呼吸系统D.泌尿、呼吸系统和皮肤

【分析】排泄是细胞代谢终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细胞代谢终产物有水、无机盐和尿素、二

氧化碳等.这些新陈代谢的废物必须排出体外,否则会影响人体的健康,排泄的途径有三条:

一、全部的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由肺排出;二、一部分水分、无

机盐和少量的尿素通过汗腺分泌汗液通过皮肤排出;三、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尿素通过肾

脏形成尿液通过泌尿系统排出.

【解答】解:把体内代谢终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泄.排泄的三条途径:①通过皮肤以汗

液的形式把水和无机盐排出体外;②通过呼吸系统以气体的形式把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

③通过泌尿系统以尿的形式把水、无机盐和尿素等物质排出体外.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排泄的途径,关键知道人体内的人体内的代谢终产物有:水、无机盐、

二氧化碳、尿素等,把体内代谢终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泄以及排泄的途径.

14.可以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生物是()

A.家兔B.鱼类C.鸟类D.草履虫

【分析】1、多细胞生物:细胞不能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

进行物质交换.

2、单细胞生物:细胞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解答】解:ABC、家兔、鱼类和鸟类都是多细胞生物,不能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ABC错误;

D、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可与外界环境直接进行物质交换,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及其作用,明确内环境是

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再根据题干要求做出准确的判断.

15.下列有关激素调节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微量高效

B.通过体液运输

C.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D.只运输给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

【分析】激素调节的三个特点:

(1)微量和高效:激素在血液中含量很低,但能产生显著的生理效应,这是由于激素的作

用被逐级放大的结果.

(2)通过体液运输内:分泌腺产生的激素扩散到体液中,由血液来运输,临床上常通过抽

取血样来检测内分泌系统的疾病.

(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解答】解:A、激素在血液中含量很低,但能产生显著的生理效应,A正确;

B、激素扩散到体液中,由体液来运输,B正确;

C、由于在靶器官和靶细胞的细胞膜表面存在特异性受体,因此激素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C正确;

D、激素产生后随血液运往全身,但只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激素调节的作用特点以及与神经调节的区别,难度不大,属于考纲中识

记层次的考查,考生必须明确激素可以运输到全身各处,但是只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

16.组织水肿是由于组织液增多、大量积累在组织细胞间隙造成的.下列各项中不会引起组

织水肿的是()

A.营养不良导致血浆蛋白含量减少

B.花粉过敏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

C.饮食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过高

D.淋巴回流受阻组织液中滞留大分子物质

【分析】组织水肿是由于组织液增多造成的,其水分可以从血浆、细胞内液渗透而来.主要

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过敏反应中组织胺的释放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浓

度升高,吸水造成组织水肿;

(2)毛细淋巴管受阻,组织液中大分子蛋白质不能回流至毛细淋巴管而导致组织液浓度升

高,吸水造成水肿;

(3)组织细胞代谢旺盛,代谢产物增加;

(4)营养不良引起血浆蛋白减少,渗透压下降,组织液回流减弱,组织间隙液体增加,导

致组织水肿现象;

(5)肾脏病变引起细胞内外液体交换失衡.肾炎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引起水滞留,导

致组织水肿.

【解答】解:A、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减少,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组织液的渗透压相

对升高,引起组织水肿,A正确;

B、花粉过敏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浓度升高,吸水造成组织

水肿,B正确;

C、食物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增高,在短期内会使组织液减少,不引起组织水肿,C错误;

D、毛细淋巴管受阻,组织液中大分子蛋白质不能回流至毛细淋巴管而导致组织液浓度升高,

吸水造成组织水肿,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以组织水肿为题材,考查内环境的组成,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掌握内

环境各成分之间的关系,此外还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特别是渗透压,能

合理解释各种现象引起的组织水肿问题.

17.关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是只含RNA的病毒

B.常用AIDS表示

C.主要侵犯人体效应T细胞

D.先使体液免疫功能严重缺损,继而影响细胞免疫

【分析】关于“艾滋病”,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1)艾滋病的中文名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其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

(2)艾滋病的致病原理:HIV病毒进入人体后,与人体的T淋巴细胞结合,破坏T淋巴细

胞,使免疫调节受到抑制,使人的免疫系统瘫痪,最后使人无法抵抗其他细菌、病毒的入侵,

让人死亡.

(3)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包括: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

【解答】解:A、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是只含RNA的病毒,A正确;

B、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常用HIV表示,B错误;

C、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主要侵犯人体T细胞,C错误;

D、HIV主要侵犯人体T细胞,这会使细胞免疫能力丧失,体液免疫功能严重缺损,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

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18.下列有关人体水分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大量饮水,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B.渴觉中枢兴奋,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C.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则尿量减少

D.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则尿量减少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水平衡的调节:

1、体内失水过多或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f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f垂体释放

抗利尿激素多一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增加一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饮水).

2、体内水分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一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

少一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减少一尿量增加.

【解答】解:A、大量饮水,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A错误;

B、渴觉中枢兴奋,说明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B正确;

C、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弱,尿量增加,C错误;

D、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从而

导致尿量增加,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属于考纲中识记层次的要求,考查了水分平衡调节及其机理,要求

考生能识记水分调节的相关知识,以及抗利尿激素的生理作用.

19.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中,正确的一组是()

①内环境是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

②内环境是细胞内的环境,即细胞内液

③高等动物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

④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淋巴构成.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分析[体液可以分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叫做内环境,包括:组织液、血浆、

淋巴等.

【解答】解:①内环境是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①正确.

②内环境是体内细胞外的环境,即细胞外液,②错误.

③高等动物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③正确.

④内环境主要山血浆、组织液、淋巴构成,④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组成和意义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

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一组是()

A.CO?、血红蛋白、H\尿素B.呼吸氧化酶、抗体、激素、H20

C.Na\0八葡萄糖、血浆蛋白D.Ca2\载体、氨基酸

【分析】本题是内环境成分的判断,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淋巴液组成,凡是可以存在于

血浆、组织液或者淋巴液中的物质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只能存在于细胞内的物质不是内环

境的成分.

【解答】解:A、血红蛋白只存在于红细胞内,不是内环境的成分,A错误;

B、呼吸氧化酶只存在于细胞内,不是内环境的成分,B错误;

C、Na\O2、葡萄糖可以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淋巴液中,血浆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浆中,因

此Na:O2、葡萄糖、血浆蛋白都是内环境的成分,C正确;

D、载体只存在于细胞膜上,不是内环境的成分,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对内环境成分的判断.规律:凡是可以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或者

淋巴液中的物质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只能存在于细胞内的物质不是内环境的成分.

21.分别刺激如图I、II、HI、IV四处,不能引起肌肉收缩的是()

A.IB.IIC.Ill1).IV

【分析】兴奋在一个神经元上的传导途径是:树突一细胞体一轴突;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

双向的,在相邻两神经元之间的传导是单向的,只能由突触前膜传向后膜而不能反过来.

【解答】解:从图示可知,刺激I、II,兴奋都能传递到III所在的神经元,所以刺激I、II、

III,产生的效果是相同的,都能引起肌肉收缩.但刺激IV,由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

单向的,所以兴奋不能传递到ni所在的神经元,因此,不能引起肌肉收缩.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神经传导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和理解所学

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22.人剧烈活动后,隔一段时间血浆的pH会()

A.大于7.35〜7.45B.远小于7.35〜7.45

C.维持在7.35〜7.45D.稳定在3〜4

【分析】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包括:渗透压、PH以及温度.人体的稳态的实质就是内环境中

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维持相对稳定.

【解答】解:人剧烈活动后,部分细胞会进行无氧呼呼产生乳酸,但因为血液中有缓冲物质,

如碳酸氢钠,该物质会和乳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乳酸钠和碳酸,乳酸钠可以随着尿液排出

体外,而碳酸可以分解.所以经调节后血浆的pH仍然维持在7.35~7.45.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人体内环境理化性质稳态的维持,属于简单题,考生要能够识记并理解

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HCO:「、HPO'等缓冲物质有关.

23.在进行人工淡水鱼养殖过程中,为了促进雌鱼排卵,多产鱼苗提高产量,可以将同种性

成熟鱼的垂体提取液注射到雌鱼体内.这主要是因为提取液中含有垂体细胞合成的()

A.甲状腺激素B.蜕皮激素C.胰岛素D.促性腺激素

【分析】促性腺激素的重要作用是促进卵巢中卵泡的生长和发育,是由垂体释放的.

【解答】解:垂体分泌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等;生长激素有调节人体生长

发育的作用,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的生长发育,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促性

腺激素能促进性腺的生长发育,调节性激素的分泌等:所以促进雌鱼排卵,使用的应该是促

性腺激素.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垂体的功能,知道垂体是人体最重要的内分泌腺

24.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致

B.神经纤维上已兴奋的部位将恢复为静息状态的零电位

C.突触小体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分析】静息忖,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

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因此形成内正

外负的动作电位.兴奋部位和非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兴奋就以电信号的形

式传递下去,但在神经元之间以神经递质的形式传递.

【解答】解:A、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是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这与兴

奋传导的方向一致,A正确;

B、神经纤维上已兴奋的部位将恢复为静息电位(内负外正),而不是零电位,B错误;

C、突触小体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C错误;

D、神经递质有兴奋型和抑制型两种类型,所以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产生

兴奋或抑制,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重点考查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兴奋在神经

元之间的传递过程,要求考生识记突触的结构和神经递质的相关知识,掌握兴奋在神经纤维

上的传导和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对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

25.当一个人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时,会导致()

A.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B.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

C.下丘脑释放抗利尿激素D.垂体渗透压感受器兴奋

【分析】水平衡调节的方式:

饮水不足,体内失水

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

细胞外液渗卜透)压升高

细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

液大脑皮层垂体

释放渗

透II

压产生渴感抗利尿激素

降(+)

集合管,

春羌兼芬日曾嬴收7。・

|(一)

【解答】解:A、当一个人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就会升高,A错误;

B、细胞外液渗透压就会升高时,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减少尿量,降低渗透压,B正

确;

C、下丘脑合成并分泌抗利尿激素,由垂体后叶释放,C错误;

D、渗透压感受器在下丘脑,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水平衡调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构建一定的知识网络并加以识记,

难度不大.考生要注意识记并区分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合成并分泌,但是由垂体后叶释放;

识记渗透压感受器存在于下丘脑.

26.某人腰椎部位因受外伤造成右侧下肢运动障碍,但有感觉.该病人受损伤的部分可能是

在反射弧的()

①传入神经②传出神经③感受器④神经中枢⑤效应器.

A.②④B.①④C.①②D.②⑤

【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

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构成.

【解答】解:某人腰椎部位因受外伤造成右侧下肢运动障碍,但有感觉,说明感受器正常,

传入神经也正常,受伤部位是腰椎部,下肢没有受伤,说明效应器正常,但由于不能运动,

所以可能是脊髓的低级神经中枢或传出神经受伤.所以②④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反射弧的结构及功能,意在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识记、理解与运用.

27.已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递质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

种递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递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

A.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兴奋B.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C.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抑制1).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抑制

【分析】本题是兴奋在突触间传递的过程,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传递兴奋,当兴奋传

至突触小体后,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炮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进入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

上的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所在的神经元的膜电位发生变化,从而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当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后,神经递

质立即被分解,使突触后膜恢复静息状态,如果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递质的分解,该神经

递质会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所在的神经元持续兴奋.

A、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对突触前膜不起作用,不会引起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兴奋,A

错误;

B、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若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递质的分解,神经递质会持续作用

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B正确;

C、由题意可知,本神经递质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的递质,与突触前膜神经元持续性抑制

没有关系,C错误;

D、由题意可知,本神经递质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的递质,不是使神经元持抑制的递质,

不会引起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抑制,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方向只能由突触前膜向突触后膜传递,兴奋在

突触间传递的机理,不同神经递质的作用不同,分析题干信息明确该神经递质的作用和该种

药物可以阻止该种递质的分解的作用是解题的突破口,对于兴奋在突触间传递过程的理解是

解题的关键.

28.能够识别抗原的细胞是()

①吞噬细胞②T细胞③B细胞④记忆细胞⑤效应B细胞⑥效应T细胞.

A.①②®©⑤⑥B.②③©©⑥C.①②③④⑥I).①@©④

【分析】能识别抗原的细胞有: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

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

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物质:抗体.

【解答】解:①吞噬细胞能识别抗原,但不具有特异性,①正确;

②T细胞能识别抗原,②正确;

③B细胞能识别抗原,③正确;

④记忆细胞能识别抗原,④正确;

⑤效应B细胞能合成和分泌抗体,但不能识别抗原,⑤错误;

⑥效应T细胞能识别抗原,⑥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

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能扣住题干中“特异性”和“识别”答题,属于考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