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孙权劝学》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初中语文-《孙权劝学》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初中语文-《孙权劝学》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初中语文-《孙权劝学》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初中语文-《孙权劝学》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运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正确、熟练地朗读课文,并能有感情的背诵。2.指导学生积累文言词汇,能分类整理古今异义(博士、见、往事、以为)、一词多义(为、乃、大、以)的词语。3.引导学生揣摩体会人物的语言,分析对话,学习课文以对话表现人物的写法。学习侧面烘托和对比手法的运用。4.引领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能领会读书有益于人的完善和发展的道理。【教学过程】一、导入“劝学”1.故事导入三国鼎立之时,吴王孙权手下的虎将吕蒙,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曾随周瑜大破曹操于赤壁,后又袭破关羽,占领荆州,深受吴王孙权的信赖。可他曾不爱读书,孙权多次劝他读书的往事,写进了《资治通鉴》,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孙权劝学》的故事。希望同学们能熟练朗读课文,根据书下注释通顺的翻译课文,积累文言词汇,理解故事传达出的关于学习的思考,最好背过这篇小短文。2.作品介绍本文选自《资治通鉴》,题目是编者加的。《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zuǎn)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学生齐读注释1。)出示投影:了解编年体史书特点编年体——中国传统史书的一种体裁,以年代为线索编排历史事件,比较容易反映出同一时期各个历史事件的联系,有《春秋》、《左传》、《资治通鉴》等。二、通读“劝学”1.初读通词句朗读三部曲:第一轮——读准字音;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卿言多务,孰若孤?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第二轮——读出停顿、节奏;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第三轮——关注人物对话的语气。人物对话的语气略显不足,可以根据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进一步体会。2.再读解文意疏通文意五字法:留、替、调、补、删(看23页)留:国号、年号、地名、书名、人名、官名替:用双音节词替换单音词调:调整语序补:补充省略部分删:删去无实在意义的词翻译小窍门:国号年号和书名人地官名皆不译双音替换单音节调整语序补省略重复无意可删去要求:根据课下注释,按照投影的要求,先自己逐词逐句理清课文大意;有不理解的,再和同桌相互讨论。然后全班交流质疑不理解的词句。重点词语: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全班交流时着重强调以下内容:(1)古今异义的词语——博士、见、往事、以为(2)一词多义(为、乃、大、以)(3)文言文中的称谓语(23页练习四)(4)重要文言句式——省略句蒙辞以军中多务。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3.对译知大意请同学们把课文的逐句翻译进行整理,看看谁的翻译文从字顺,流畅优美。4.反馈检测A组——挑战划线词: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B组——选出正确项:⑴.找出下列各项中划线词语用法同的一项:A.孰若孤若躇步跐蹈B.蒙乃始就学乃悟前狼假寐C.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可以为师矣D.肃遂拜蒙母遂成枯落⑵.找出下列各项中划线词语用法同的一项:A.投以骨可以为师矣B.静以修身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C.盖以诱敌以刀劈狼首D.蒙辞以军中多务俭以养德三、悟读“劝学”1.主要讲了孙权劝吕蒙学习的故事,孙权为什么“劝”,是怎么“劝”的,“劝”的结果怎样?请仔细揣摩文章中人物对话的语气来说一说,读一读。(1)卿今涂掌事,不可不学!”(语气坚决果断,神态郑重严肃,既有严要求,又充满关心期望,希望吕蒙能胜大任。语重心长,谆谆告诫。)(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前一句表反问语气,对吕蒙辞学有责备、恼怒之意;后一句则说得语重心长,言辞恳切,足见对吕蒙的关心、爱护。)(3)“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从自己的切身体会来谈,现身说法,神情激动,语气殷切。)(4)“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既感到十分惊讶,又由衷为吕蒙的进步感到高兴,惊异、赞许之态呼之欲见。)(5)“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表示感叹语气,并非对鲁肃不满,而是表现出吕蒙对自己才略长进后感到很自豪、自得。)《三国志吕蒙传》这样说:鲁肃代周瑜,当之陆口,过蒙屯下。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顾之。”遂往诣蒙。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肃造次应曰:“临时施宜。”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熊虎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画五策。肃于是越席就之,拊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遂拜蒙母,结友而别。2.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呢?A.要开拓视野,增长见识,必须读书。B.只要想读书,什么时候都不晚。C.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改正自身的不足。站在不同的角度,我们会对文章有不同的理解,这不同的理解,也是我们自己读书的收获与长进,祝贺大家!3.课堂小结这篇精炼的短文,通过孙权劝吕蒙读书,使他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读书有益于人的完善和发展的道理。符合人物身份的寥寥数语,使人物形象鲜活生动的跃然纸上。这样有益有趣的文章,实在值得我们诵之于口,记之于心。让我们来再读课文,读出感情,读出收获吧。四、课后作业1、分类积累文言词汇,对译课文中掌握不熟练的语句。2、背诵全文。板书设计孙权劝学《资治通鉴》不可不学正面描写劝现身说法人物对话学鲁肃言行侧面烘托结友而别3.学情分析:本文是课内自读课文。篇幅短小,含意深刻。要让学生借助注释阅读理解,有些生字生词,由学生自查工具书解决。要引导学生根据本文以对话为主的特点,通过反复朗读,体会课文中三位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并当堂背熟全文。鲁肃、吕蒙的对话是本文的重点和难点,可抓住关键词语“吴下阿蒙”“刮目相待”来理解二人对话的内容,并细心体会这段对话的情味。教学本课,可采用一些灵活的方式,如让学生讨论本文对自己有什么启发,进行快速背诵竞赛,用现代汉语复述课文,等等。6.效果分析:通过反复诵读课文,并且根据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学生基本能做到熟读成诵;能够比较熟练的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汇,并能进行分类梳理;对课文主题,也能多角度全面的加以理解。2.教材分析:新的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文言文的编排顺序更加合理,由易到难、各有特色,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便于学生进行多角度的学习与积累。《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这部书,是北宋时期在司马光的主持下编纂而成的,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因为成书时间接近现代,所以内容比较浅显,易于学生理解。七下的第一单元又是一个杰出人物星光闪烁的单元,编者希望学生可以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杰出人物的非凡气质,唤起学生对理想的憧憬与追求。因此《孙权劝学》作为七下的第一篇文言文,起着承接古今,积极励志的作用,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吕蒙从一介武夫变为一名儒将的巨大变化,从而体会学习对健全人格的重要性;同时让学生能掌握阅读浅易文言文的方法。类似的内容在《三国志吴书吕蒙传》中也有表述,但是叙述视角不同,所以人物的详略安排不尽一致,由于《三国志》成书于晋代,学生读来会感觉略有难度。可以考虑在课文学习之后,将相关内容引入课堂,由学生来自主阅读,一方面相互印证,增加了学生的文言阅读积累,另一方面也可以初步体会一下《资治通鉴》作为编年体史书与《三国志吴书吕蒙传》这样的纪传体史书在内容编排上的不同,为后续的文言学习奠定一点基础。文章可以具体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教学尝试:一、谋篇立意本文写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的故事。可分三层:先写孙权劝学,再写吕蒙就学,最后写鲁肃赞学,“结友而别”。全文抓住孙权劝学和鲁肃赞学来写,即先写出事情的起因,紧接着就写出结果,而不写吕蒙如何好学,他的才略是怎样长进的。写事情的结果,也不是直接写吕蒙怎样学而有成,而是通过对肃、吕蒙的对话从侧来表现。写孙权劝学,着重表现孙权的善劝,而完全略去吕蒙的对话,仅以“蒙辞以军中多务”一句写吕蒙的反应,并仅以“蒙乃始就学”一句写吕蒙接受了劝说。写鲁肃“与蒙论议”,着重以二人的一问一答,来表现吕蒙才略长进之快之大,至于鲁肃与吕蒙“结友”,这最后的一笔,是鲁肃“与蒙论议”并为其才略所折服的余韵。(这部分内容可以参考《三国志》的具体内容给学生以补充)二、以对话表现人物的写法课文着重以对话表现人物。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于情味。仅寥寥数语,就使人感受到三位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孙权劝学,先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即因其“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学”;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从孙权的话中,既可以看出他善于劝说,又可以感到他对吕蒙的亲近、关心、期望而不失人主的身份。“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是情不自禁的赞叹,可见鲁肃十分惊奇的神态,以他眼中吕蒙的变化之大竟然判若两人,表现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长进。需要指出的是,鲁肃不仅地位高于目蒙,而且很有学识,由他说出这番话,更可表明吕蒙的长进确实非同一般。“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是吕蒙对鲁肃赞叹的巧妙接应,可见吕蒙颇为自得的神态,他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现自己的才略长避之快之大。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鲁肃、吕蒙两人的话则有调侃意味,二者的情调不同。三、侧面烘托及对比手法的运用课文除正面记言外,对吕蒙这一形象还运用了侧面烘托及对比的手法。“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鲁肃正是一个跳出庐山的旁观者,吕蒙读书的功效是通过他的话从侧面展现出来的,他的惊叹衬托出了吕蒙今非昔比的事实。而话中的“吴下阿蒙"又将吕蒙的过去与现在进行了一个纵向的对比,得出了"变"的结论,而吕蒙之"变"的核心正是"才略"的猛增。四、精当的详略安排文章材料取舍精当,详略安排得当。课文以对话为主,其他内容均一带而过,或简说,或不说。如对吕蒙的学习情况,仅以"蒙乃始就学"一句加以概括,至于他读了哪些书,又如何用功的只字未提。后文中吕蒙二人的谈话,只用一句"与蒙论议"来交代,两人谈论的是什么话题,吕蒙的哪些见解让鲁肃起敬的都略去不写。五、精炼的语言与紧凑的情节人物的语言简洁而传神,极富表现力,毫无冗繁之处。其中的“吴下阿蒙”、“刮目相待”更是因其言简意丰而流传运用至今。除对话外的其他语言也非常简省而意赅。情节发展上,孙权的刻意劝学终使吕蒙就学,他就学后的渊博学识又使鲁肃惊叹,吕蒙又紧承其叹发出“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的自信之语,上下文衔接自然,前因后果,井然有序。5.评测练习:A组——挑战划线词: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B组——选出正确项:⑴.找出下列各项中划线词语用法同的一项:A.孰若孤若躇步跐蹈B.蒙乃始就学乃悟前狼假寐C.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可以为师矣D.肃遂拜蒙母遂成枯落⑵.找出下列各项中划线词语用法同的一项:A.投以骨可以为师矣B.静以修身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C.盖以诱敌以刀劈狼首D.蒙辞以军中多务俭以养德8.课后反思本课前面的内容安排紧凑,并且将大量时间安排到学生的集体的朗读活动之中;有扎实、落实的笔译训练活动。但是整体来看,字词教学的力度薄弱,缺少“整合”。整个课教学层次平实,缺少品读、赏析训练。新的创意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