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桥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82ea0446b8103cb2a86f62a42d260db/382ea0446b8103cb2a86f62a42d260db1.gif)
![小学语文-桥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82ea0446b8103cb2a86f62a42d260db/382ea0446b8103cb2a86f62a42d260db2.gif)
![小学语文-桥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82ea0446b8103cb2a86f62a42d260db/382ea0446b8103cb2a86f62a42d260db3.gif)
![小学语文-桥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82ea0446b8103cb2a86f62a42d260db/382ea0446b8103cb2a86f62a42d260db4.gif)
![小学语文-桥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82ea0446b8103cb2a86f62a42d260db/382ea0446b8103cb2a86f62a42d260db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多种方法品味语言,深刻感悟老支书在危难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3、积累课文特色语言,了解课文布局谋篇、人物刻画、环境描写等方面的表达特点。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地方,感悟老共产党员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2、帮助学生在读书思考中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难点理解题目所蕴含的深意。教学过程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来学习16课《桥》(板书题目,齐读课题),作者会写些什么呢?这又是一座什么样的桥呢?让我们来学习课文。学生读题,书空。检查预习1、检查词语掌握情况。(出示词语)2.这些词语是有规律的,你发现了吗?3、指导书写“咆哮”。4、在第二行每个词语的前面,添上“洪水”两个字再自由读读,你有什么感受?1、学生展示。2、学生汇报。3、学生练习写字。4、读词语,谈感受。整体感知1.快速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件什么事?2、交流反馈2-3人。(随机板书:老汉村民)1、读课文,思考文章主要内容。2、交流汇报。品读感悟品读感悟走近洪水,感受洪水的可怕1、快速浏览课文,请用“——”勾出文中描写洪水的句子,并旁批出你的理解。2、选择自己读得最好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听,并说说自己的理解。3、出示重点句子,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感受洪水的可怕。(预设:(1)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2)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3)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4)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5)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4、此时此刻,村民们会怎么办呢?(出示句子)1、学生读划句子,做批注。2、交流汇报。3、朗读体会洪水的可怕。4、学生读句子,谈体会。聚焦老汉,感受老汉的大山形象1、洪水来势汹汹、势不可当;村民惊慌无措、惊恐不安!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谁出现了?(老汉)(师提示板书)2.出示自读要求:(1)默读课文,用“﹏﹏”勾出老汉让你感动的句子,并旁批出自己的感悟。(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老汉是一个怎样的人?(3)同位交流。3、抓住重点句子,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受老汉大山般的形象。(预设:(1)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2)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面!)1、学生回答。2、自读课文,感情朗读,交流体会。3、交流汇报自己的体会。设置矛盾,体会老汉父亲的大山形象1、除了老汉,文中还有一个人作者也进行了具体描写,谁?(小伙子)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找出描写老汉与小伙子的句子,用你喜欢的符号做上标记。2.抓住重点句子,引导学生通过人物动作、语言体会老汉的父子情深,感受老汉的伟大形象。(出示(1)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2)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3)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4)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3、(出示:五天以后,洪水退了。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到这里祭奠。她来祭奠两个人。她丈夫和她儿子。)配乐朗读,点明老汉和小伙子的关系,提升老汉的形象。1、读课文,勾画句子。2、学生抓住人物动作、语言,透过矛盾,感受老汉的大山形象。3、配乐读,感受老汉的伟大。拓展升华1.你学完这课,觉得这是座什么桥?2、写一写:用一句话表达对老汉的赞美、敬佩与怀念。3、联系生活实际,展示生活中的感人画面。1、学生谈体会,认识到这是一座“生命桥”、“希望桥”、“救命桥”、“感人桥”。2、学生写话。总结、作业1.摘抄文中环境描写的词句。2、搜集阅读抗洪抢险救灾中的感人故事读一读。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已经基本适应了高年级段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朗读能力和语言感悟能力。对于本课扣人心弦的故事,学生的阅读主动性,积极性应该很高,但由于学生对自然灾害——山洪暴发的认识不够深刻,对共产党员面对危险时,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精神理解恐怕不够深入,也不容易联想到桥的深刻含义。效果分析
教学这篇课文时,紧紧抓住小小说语言简洁、环境渲染、结尾巧设悬念这样三个特点来组织教学。通过学习描写老汉的句子,让学生体会到语言简洁的特点;学习描写洪水的句子,让学生感受到环境衬托的作用;文章结尾才告诉我们老汉与小伙子的关系,让学生了解巧设悬念的好处。这样一来,就完全跳出了“内容分析式”的阅读教学的窠臼。
纵观整堂课,指向的是“教语文”,但又不失情趣,言意兼得,水乳交融。通过品味、朗读、等多种方式,既让学生感受到老汉的光辉形象,又领悟到语言表达上的特色。课堂上时而声情并茂地朗读,时而又静悄悄地圈画、书写,实现了内容学习和表达领悟的统一。教材分析《桥》选自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组的一篇课文。本组课文讲述了一些感人的故事,让学生在阅读中了解那可歌可泣的事,体会那令人震撼的情,学习本组课文重点是抓住那些感动人们的地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还要认真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从内容思想上看:《桥》这篇课文作者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高风亮节、果决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这座桥梁是我们党以老支书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桥”,这正是课文以“桥”作题目的深刻内含。从写法上看:这篇课文在表达方法上有三个突出的特点,那就是1、构思新颖别致,设置悬念,前后照应;2、多用简短的句、段,来渲染紧张的气氛;3、用环境的描写衬托老汉的形象。
从选编课文的目的看,一是引导学生在感人的故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感染,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二是帮助学生在读书思考中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一是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地方,感悟老共产党员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二是帮助学生在读书思考中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难点是理解题目所蕴含的深意。
评测练习1.读一读,写一写。
咆哮、狂奔、狞笑、拥戴、清瘦、沙哑、放肆、豹子、呻吟、搀扶、祭奠、乱哄哄、势不可挡、跌跌撞撞
2.同音字填空。
sì放(
)
(
)庙
(
)乎
()养jì
(
)奠
肆无(
)惮
(
)往开来()承事业
()录令人心()万籁俱()一()之长3.抄写文中的比喻句和拟人句。、4.仿写\o"句子"句子(1)死亡在洪水的狞笑中逼近。洪水狂奔而来。改写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挡。
人们慌乱地向南跑去。改写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想像\o"写话"写话。
(1)“老汉似乎要喊什么”,如果他还来得及喊,他会喊什么?
(2)祭奠时,老太太会在坟前说些什么呢?那些搀扶着老太太前来祭奠的乡亲们会怎么哭诉呢?课后反思
这篇文章的一个重要的情感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从老汉的语言、动作、神态中,感受到老汉在危险面前沉着冷静、舍己为人、大公无私的高尚品质。
在教学时,我紧紧抓住两条线来展开。一是以描写洪水和雨水的句子进行教学,让学生自划自悟。学生很好地抓住了“像泼。像倒。”“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等句子,充分感悟了当时危急的情况,对人们当时的恐惧之感就体会更深刻了。再来读,紧张之情也就水到渠成了。在这样危急的时刻,老汉的出现也就成了必然。二是以老汉的言行来展开教学,让学生自划自悟。学生很快地找到描写了老汉的句子。“老汉突然冲上前去,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通过“冲、揪、凶得像豹子、”等词的体会,学生也就体会到了老汉的不殉私情,舍己为人。对于小伙子的一瞪一推和老汉的一揪一推,更是含义深刻,令人回味。整堂课始终注重让学生通过朗读感受老支书的伟大形象,理解“桥”的深刻内涵,到最后,学生也说出了这其实是一座“生命桥”、“希望桥”、“救命桥”、“感人桥”。由此,又联系到了生活实际,将老汉的精神理解得更加深入。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在于前半部分内容用时较多,最后讲到老太太祭奠丈夫和儿子时收尾较快,对设置悬念的好处理解不够。课标分析一、《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第三学段的学生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因此,在教学中识字方面不必占用太多时间,教师可布置相关的预习作业,在课堂上集中呈现易读错、易写错的字词。此外,按照规范要求认真写好汉字是教学的基本要求,《桥》一课中,重点指导“咆哮”的书写。二、《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第三学段的学生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能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如在《桥》这篇课文中,“咆哮”“狞笑”“跳舞”这样描述洪水的词语,都可以让学生联系当时的故事背景来理解词语的含义,体会洪水的凶猛。抓住老汉的“揪”“推”,体会老汉的心理活动。三、《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有感情地朗读”,即要让学生在朗读中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如《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碱锰电池合作协议书
- 小学一年级2025年秋季学期语文教学计划
- 2025年企业公转私借款合同(2篇)
- 2025年九年级第二学期思想品德教学工作总结(三篇)
- 2025年个人房屋买卖协议例文(五篇)
- 2025年买卖合同要式合同(2篇)
- 2025年代理委托贷款协议(2篇)
- 2025年九年级初三班主任的工作总结模版(二篇)
- 2025年二手房买卖购房合同样本(三篇)
- 2025年个人私人借款合同标准版本(2篇)
- 2023年护理人员分层培训、考核计划表
- 《销售培训实例》课件
- 2025年四川省新高考八省适应性联考模拟演练(二)地理试卷(含答案详解)
- 【经典文献】《矛盾论》全文
- Vue3系统入门与项目实战
- 2024年宁夏回族自治区中考英语试题含解析
- 安全安全技术交底模板
- 房屋建筑工程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五《单元拓展-字族文》教学设计
- 静脉输液法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 牙外伤的远期并发症监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