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仁者爱人_第1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仁者爱人_第2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仁者爱人_第3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仁者爱人_第4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仁者爱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仁者爱人学校:浙江省台州市第一中学教师:林卫飞《说文》:仁,亲也,从人,从二。《礼记》郑玄注:人也,读如相人偶之人,以人意相存问之言。(1)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2)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3)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仁,人心也。”

【孟子】“忠者,厚也;厚人,仁矣。”【王充】“仁之美者在于天,天,仁也。”【董仲舒】“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

“上下相亲谓之仁。”【礼记·经解】

“仁就像现在说的亲爱团结。”【毛泽东】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论语·颜渊》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樊迟问什么是智,孔子说了解人。”樊迟还不明白。孔子说:“选拔正直的人,罢黜邪恶的人,这样就能使邪者归正。”探究一:在文中“仁”的内涵是什么?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1.6)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

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4.15)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5.12)(恕)唐太宗读《论语》此章而悟:“崇饰宫宇,游赏台榭,帝王之所欲,百姓之所不欲。帝王所欲者放逸,百姓所不欲者劳敝。劳敝之事,诚不可施于百姓。”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6.30)(忠)

小结:“忠”是从自己想有所作为,也尽心尽力地让别人有所作为的角度讲的;“恕”是从自己不想做的事,也不要强加给别人的角度讲的。它们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而非两个问题,所以孔子说是“一”以贯之,而非“二”以贯之。总的来说,忠恕之道就是人们常说的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自己想这样,也要想到人家也想这样;自己不想这样,也要想到人家也不想这样。忠恕之道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是仁的基本要求,是孔子待人的基本原则。探究二:在文中“爱人”有哪些具体表现?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5.26)颜渊的志道德高,涵养深。——重德重功而不夸耀:仁孔子的志以爱天下为己任,平治天下——教诚爱深:圣子路的志侠义豪放,胸襟开阔。——重伦轻利:义(5.26;10.17;7.9;15.42;9.10;7.27;14.17)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10.17)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7.9)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15.42)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9.10)子钓不而不纲,戈不射宿。(7.27)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14.17)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3.22)孔子说:“管仲这个人的器量真是狭小呀!”有人说:“管仲节俭吗?”孔子说:“他有三处豪华的藏金府库,他家里的管事也是一人一职而不兼任,怎么谈得上节俭呢?”那人又问:“那么管仲知礼吗?”孔子回答:“国君大门口设立照壁,管仲在大门口也设立照壁。国君同别国国君举行会见时在堂上有放空酒杯的设备,管仲也有这样的设备。如果说管仲知礼,那么还有谁不知礼呢?”探讨:孔子一方面否定管仲“知礼”,一方面又肯定管仲在维护天下一统方面的贡献,肯定其为“仁者”,由此可以窥见孔子怎样的仁爱观?

孔子否定管仲“知礼”,是指管仲超越了一个臣子的本分,也像国君一样建“三归”、“反坫”、“塞门”(国君享有的建筑),在孔子看来,是违背了“礼”的等级。但是孔子不否定管仲是个“仁者”,因为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九合诸侯,匡正天下,使华夏民族免于衰落。由此看来,孔子“仁”的标准是看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看他能否维护王权,安定百姓,而不是只讲求小谅小信。关心民生疾苦,始终是孔子的仁爱观。仁延伸到父母——仁延伸到兄弟——仁延伸到子女——仁延伸到夫妻——仁延伸到朋友——仁延伸到国家——仁延伸到人类——仁延伸到自然——孝悌慈义信忠仁民爱物仁——儒家价值体系孔子的仁爱观“仁者爱人”,即关心和爱护他人。这个“人”包括官员和百姓,富人和穷人,健全人和残疾人等所有人。子夏具体化为“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孔子的仁爱观是中国古代的人道理论。孔子的仁爱,不仅“爱人”,而且“爱物”,推广到天地万物。用孟子的话来说就是“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孔子的仁爱主要是一种道德义务,强调的是人内在的道德自觉性,重在培养人的德行,它以身体力行为基本。实践仁爱的途径、做法是“忠恕”,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中国古代哲学中,谈花谈得其实不是特别多。庄子喜欢花,他谈花也谈得比较多,感觉好像孔子谈花谈得比较少,但他谈的是种子,就是仁。仁爱的“仁”。他用得最多的一个字,就是“仁”。这个仁就是我们现在吃的瓜子里面的东西--我们叫瓜子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