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泰山记》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登泰山记》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
《登泰山记》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
《登泰山记》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4页
《登泰山记》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寻山水之性情探隐然相通处——从《登泰山记》说起登泰山记

古代的一种散文文体,可以通过叙事、描景、状物、写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和主张。《小石潭记》(唐朝柳宗元)《岳阳楼记》(宋朝范仲淹)《醉翁亭记》(宋朝欧阳修)《桃花源记》(东晋陶渊明)任务一:确定路线根据《登泰山记》的文字记载,判断下面这幅“2020手绘版登泰山路线图”与姚鼐当年行踪是否一致。京城泰山西北谷齐河长清古长城泰安南麓中谷天门(中岭)日观亭西谷济水汶水登泰山记

【路线】

南麓——循中谷——越中岭——循西谷——日观峰不走寻常路赏析第二段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叙事描景赏析第二段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1.起始连用5个动词(短句),表现作者兼程赶路,风尘仆仆,表达登泰山之迫切。2.强调登山具体时间,表达作者对泰山的神往。3.使用数词,“四十五里”突出山路之遥,“七千余级”显示山峰之高,都表明攀登不易。4.“崖限当道者”,比喻手法,突出山势险要;“迷雾冰滑”,白描手法,突出所见模糊,所行艰难。寓情于事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日落之美负:①拟人手法,以动写静,富有生机。②表现了雪之深厚。③远望山如人之脊梁,写出了山的坡度层次。

烛:以动写静。既写出了积雪的明亮,又表现了雪光、夕照相映争辉的壮丽景象。侧写泰山:高峻、壮阔、雄浑若带:比喻手法,以静写动。写出了泰山的安详宁静、明媚飘逸。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绘形绘色,远近结合,点面结合常见写景手法1.比喻、拟人、夸张、通感等

2.对比、衬托、渲染等

3.白描、名词列锦(意象叠加)、绘形绘色绘声等

4.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动写静、以静写动)、远近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虚实结合、多感官结合等

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赏析观日出的写景段落(至少写出三点)1.“扬”“击”分别从视觉和触觉角度写出山顶风雪之大;

“漫”写出了山顶日出前云雾之弥漫状。2.用比喻手法,写出了山峰的形状,衬托泰山的高峻、日出时的明亮。3.“白”“一线异色”“成五采”“正赤如丹”“红光”从色彩变化角度交代日出的动态过程。4.动静结合,云海中的山峰是静态描写,日出景致是动态观照。5.拟人,“动摇承之”写出东海汹涌摇动,充满无穷生命力。6.用红白色彩对比的群山景象侧面烘托日出之绚丽、壮阔,表现了朝阳的生机与力量。7.群山“若偻”,拟人手法,化静为动,衬托泰山高峻雄伟。8.多用短句,用语简明传神,富有很强的画面感。9.日出之壮美衬托作者愉悦振奋之情。日出之壮美寓情于景任务二:探究“时间”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

乾隆三十九年(1774),姚鼐四十二岁。他参加纂修的《四库全书》于三十七年告成,以御史记名。此年以养亲为名,告归田里,道经泰安与挚友泰安知府朱孝纯(字子颍)同上泰山,登日观之后,写下了这篇游记。

——《古文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年版)

少具壮志的姚鼐科举之途并不十分顺畅,乾隆二十八年(1763),六应礼部试方中进士,来之不易。然而此后姚鼐却浮沉部曹(各部司官),久不得升擢。乾隆三十六年(1771),姚鼐先是被推荐为记名御史,后又荣入四库馆。乾隆三十九年(1774)秋天,他毅然作别官场,借衰病养亲之名辞官回乡。关于姚鼐辞官的复杂原因,目前主流的说法是姚鼐信奉程朱理学即宋学,与以戴震为核心的四库馆汉学派不合。——整理自吴怀东《<登泰山记>与义理、考据、辞章“相济”论》

然吾闻天下山水,其形势皆以发天地之秘,其情性阖辟,常隐然与人心相通,必有放志形骸之外,冥合于万物者,乃能得其意焉。——姚鼐《左仲郛浮渡诗序》

阖辟:闭合与开启,这里指变化以景观人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仕途艰辛一日将尽一日初升辞官还乡迎接新生登泰山后的姚鼐时间事迹乾隆四十一年至乾隆四十三年主持扬州梅花书院。乾隆四十五年至乾隆五十二年主持安庆敬敷书院。乾隆五十三年至乾隆五十四年主持徽州紫阳书院。乾隆五十五年至嘉庆五年主持江宁钟山书院。嘉庆六年至嘉庆十年主持安庆敬敷书院。嘉庆十年至嘉庆二十年主持江宁钟山书院。嘉庆二十年卒于江宁钟山书院。著有《九经说》19卷、《三传补注》3卷、《老子章义》1卷、《庄子章义》10卷、《惜抱轩文集》16卷、《文后集》12卷、《诗集》10卷、《法帖题跋》1卷、《笔记》10卷、《书录》4卷、《尺牍》10卷、《古文辞类纂》75卷、《五七言今体诗钞》18卷。研究领域广阔,涉及文学、哲学、史学、诗学、文章学、书法史等多方面。主张“义理、考据、辞章”三者不可偏废,为桐城派散文之集大成者。任务三:姚鼐从京师回安徽桐城,一路上经过的名山有很多,论高峻,泰山不如华山和恒山;论日出之壮美,华山、黄山也毫不逊色。为何姚鼐独独钟情于泰山?

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回归本真肃穆清冷方正纯粹“泰山之尊一曰岱宗。岱,始也;宗,长也。万物之始,阴阳交代,故为五岳长。”——东汉·应劭《风俗通义》登泰山记

【路线】【时间】【赏景】南麓——循中谷——越中岭——循西谷——日观峰农历十二月二十八至二十九日(除夕)不走寻常路不选平常时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以景观人,景常隐然与人相通。不登平凡山欣赏别样景山水寄予着作者的情感,山水映射着作者的人格。如果说“以我观物”是文人写作山水游记时的编码方式,那么“以景窥人”则是我们阅读山水游记的解码方式。寻山水之性情探隐然相通处故都之秋景—郁达夫荷塘之月色—朱自清地坛之景物—史铁生赤壁之水月—苏轼泰山之红日—姚鼐推荐阅读:《始得西山宴游记》《游褒禅山记》……*登泰山记姚鼐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