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大气(课件)2024届高考地理解锁大单元一轮复习_第1页
地球上的大气(课件)2024届高考地理解锁大单元一轮复习_第2页
地球上的大气(课件)2024届高考地理解锁大单元一轮复习_第3页
地球上的大气(课件)2024届高考地理解锁大单元一轮复习_第4页
地球上的大气(课件)2024届高考地理解锁大单元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高考地理解锁大单元一轮复习【通用版】

单元三

地球上的大气一、考点汇总考点1大气受热过程考点2热力环流考点3大气的水平运动考点6高压、低压系统考点5锋面系统考点4大气环流考点7气候的形成考点8全球气候变化考点1大气的受热过程根本来源:太阳辐射(A)直接来源:地面辐射(B)1.大气的热源2.气温的水平分布规律等温线特征气温分布规律主要影响因素全球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无论冬季还是夏季,气温都从低纬向两极递减太阳辐射(纬度位置)北半球较曲折:1月份大陆上的等温线向南(低纬)凸出,海洋上则向北(高纬)凸出;7月份正好相反在同纬度上,冬季大陆比海洋气温低,夏季大陆比海洋气温高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南半球较平直同一纬度气温差别小海陆分布(海洋面积广阔,地表性质均一)等温线特征气温分布规律主要影响因素同纬度地带气温低,则等温线向低纬凸出;气温高,则等温线向高纬凸出高原、山地的气温较低,平原的气温较高;寒流流经处气温低暖流流经处气温高地形(地势髙低);洋流我国冬季,等温线密集;1月份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一淮河线延伸冬季,南北温差大,越往北温度越低太阳辐射(纬度位置即北方太阳高度小白昼时间短,南方正相反);冬季风(大气环流,北方冬季风影响大)夏季,等温线稀疏夏季普遍高温,南北温差不大太阳辐射(南方太阳高度大,北方白昼时间长)3.大气的热力作用大气逆辐射对近地面大气热量起补偿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臭氧主要吸收紫外线,二氧化碳和水汽主要吸收红外线。反射作用:没有选择性,云层反射作用突出,且与云层厚度有关。散射作用:波长越短的可见光越容易被散射。4.逆温逆温成因及其影响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的某一高度范围出现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的现象,称为逆温(2)逆温对地理环境的主要影响成雾早晨多雾的天气大多与逆温有密切关系,它使能见度降低,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不便,甚至出现交通事故大气污染由于逆温现象的存在,空气垂直对流受阻,会使近地面的污染物不能及时扩散,从而危害人体健康对航空造成影响逆温多出现在低空,多雾天气给飞机起降带来不便。如果出现在高空,对飞机飞行极为有利,因为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飞行中不会有较大颠簸【典型例题】在气候系统内部发生的相互作用中,存在着大量的反馈过程,它们起着从内部调节气候系统的作用,其中有些反馈过程对系统变化起加大的作用,称之为正反馈。另一类反馈过程则对系统变化起阻碍作用,称之为负反馈。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及洒水车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1~2题。1.大气中的水汽在白天对气温有正反馈过程,当地面温度升高,蒸发加大,大气中水汽含量增多,气温升高。这个过程中,图中各个环节变化正确的是(

)A.①增强②增强 B.③增强②增强C.④减弱⑥减弱 D.⑤增强②减弱解析:结合图文材料可知,白天,大气中的水汽对气温有正反馈过程时,即大气中的水汽含量增加,大气受热过程中,⑤被反射的太阳辆射会增强,④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会增强,从而会使得①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会减弱;大气的直接热源来自地面辆射,当大气中的水汽含量增加时,③大气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增强,从而②大气逆辐射增强,⑥射向宇宙空间的大气辐射减弱,B正确。故选B。B2.晴天,炎热的街道在洒水车洒水过后短时间内,气温迅速上升,结合受热过程示意图,分析其原因正确的是(

)A.大气中水汽含量大增,②增强

B.地面吸热大增,③增强C.地面蒸发大,暖湿气团上升

D.大气中水汽含量大增,④增强解析:晴天,炎热的街道地表温度高,在洒水车洒水过后,短时间内会加大地面蒸发,使得暖湿气团上升,洒水车过后,大气中水汽含量增加后,一段时间后会使得②③④增强,但短时间内很难实现,C正确。故选C。C在气候系统内部发生的相互作用中,存在着大量的反馈过程,它们起着从内部调节气候系统的作用,其中有些反馈过程对系统变化起加大的作用,称之为正反馈。另一类反馈过程则对系统变化起阻碍作用,称之为负反馈。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及洒水车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1~2题。雾凇俗称“树挂”,是低温时空气中水汽直接凝华,或过冷雾滴直接冻结在物体上的乳白色冰晶沉积物,是非常难得的自然奇观。2020年冬至前后,福建南平、龙岩、宁德、三明等地的高海拔地区出现了雾凇景观。银装素裹、玉树琼枝的美景煞是好看,让人宛如进入冰雪童话世界,吸引了不少游人和摄影爱好者专程前往“打卡”(左图)。右图为大气受热过程图。读图完成3~4题。3.从大气受热过程来看,雾凇的形成是因为(

)A.①较弱

B.②较强

C.③较弱

D.④较强解析:图示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大气的受热过程是: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读图可知,图中①被大气反射回去的太阳辐射,②是经过大气削弱作用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③是大气逆辐射,④是地面辐射。秋冬季节,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地面辐射的热量散失大,这样的夜晚地面气温很低,容易出现雾凇,即③大气逆辐射较弱与雾凇形成有关,C正确,A、B、D错误。故选C。C4.游人和摄影爱好者“打卡”的最佳时间是(

)A.晴朗微风的清晨 B.晴朗温暖的午后C.风雨交加的子夜 D.细雨蒙蒙的傍晚雾凇俗称“树挂”,是低温时空气中水汽直接凝华,或过冷雾滴直接冻结在物体上的乳白色冰晶沉积物,是非常难得的自然奇观。2020年冬至前后,福建南平、龙岩、宁德、三明等地的高海拔地区出现了雾凇景观。银装素裹、玉树琼枝的美景煞是好看,让人宛如进入冰雪童话世界,吸引了不少游人和摄影爱好者专程前往“打卡”(左图)。右图为大气受热过程图。读图完成3~4题。解析:雾松是水汽遇冷凝结在枝叶上形成的的冰晶,雾凇形成需要气温很低,而且水汽又很充分。晴朗微风的清晨,昼夜温差大,地面气温低,微风天气利于水汽凝结在枝叶上,A正确;晴朗温暖的午后不利于水汽的凝结,B错误;风雨交加的夜晚,不利于水汽凝结在枝叶上,C错误;细雨蒙蒙的傍晚,昼夜温差较小,气温条件不利于雾凇形成,D错误。故选A。A“尾迹云”是飞机飞过极冷、极湿的空气时,发动机尾气与周围空气混合后,水汽凝结而成的一种特殊云系。近年的科学研究表明,“尾迹云”增多会加剧全球变暖。完成5~6题。5.美国东海岸和中欧地区空中交通量相近,但前者“尾迹云”出现概率低,其原因是(

)A.前者气候较温暖 B.后者风力更强劲C.前者水汽含量高 D.后者大气不稳定6.“尾迹云”增多会加剧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

)A.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 B.下垫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加C.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降低 D.地面辐射过程中热量散失减少解析:美国东海岸冬季受海洋和暖流的影响,气温较高,使高空气温难以达到水汽凝结的温度,故出现的“尾迹云”较少,中欧受陆地影响明显,地面气温低,使高空气温容易达到水汽凝结的温度,A正确;中欧地区风力大不容易形成“尾迹云”,B错误;美国东海岸水汽含量高,容易形成“尾迹云”,C错误;中欧大气相对较稳定,容易形成“尾迹云”,D错误。故选A。A解析: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量较少,对全球增温影响小,A错误;“尾迹云”增多会减少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B错误;“尾迹云”增多会增加对太阳幅射的反射作用,C错误;“尾迹云”增多,使地面辐射的热量难以扩散,导致地面增温,D正确。故选D。D1.热力环流形成示意图考点2热力环流垂直方向与冷热差异有关,热上升,冷下沉水平方向与气压差异有关,从高压流向低压(1)温压关系:(如上图中甲、乙两地所示)2.三个关系(2)风压关系:水平方向上,风总从高压吹向低压。(如上图中M、N处风向所示)(3)等压面的凹凸关系①受热地(乙地):低空下凹、高空上凸。②冷却地(甲地):低空上凸、高空下凹。(1)山谷风3.常见的热力环流及其应用成因分析—山坡的热力变化是关键。(2)海陆风成因分析—海陆热力差异是前提和关键。(3)热岛效应成因分析—“城市热岛”的形成【典型例题】在干旱地区,夏季绿洲农田上的最高气温比其邻近的沙漠戈壁低得多,这种现象被称为“冷岛效应”。“冷岛效应”使得绿洲、湖泊上空上下层空气间的热量交换难以进行,下层冷气团得以保持稳定,形成一个湿润、凉爽的小气候。据此完成1~2题。1.“冷岛效应”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不同下垫面的热量差异

B.不同下垫面的光照差异C.不同下垫面的气压差异

D.不同下垫面的水分差异解析:“冷岛效应”的成因,绿洲、湖泊水分含量较附近的沙漠戈壁多,水的比热容较大,受其影响绿洲、湖泊地区气温上升缓慢,形成了“冷岛效应”,因而形成“冷岛效应”的根本原因是不同下垫面的水分差异,D正确。故选D。D在干旱地区,夏季绿洲农田上的最高气温比其邻近的沙漠戈壁低得多,这种现象被称为“冷岛效应”。“冷岛效应”使得绿洲、湖泊上空上下层空气间的热量交换难以进行,下层冷气团得以保持稳定,形成一个湿润、凉爽的小气候。据此完成1~2题。2.“冷岛效应”能(

)A.促进绿洲植物的蒸腾作用B.抑制绿洲地面的水分蒸发C.加快绿洲上空的热量交换D.抑制绿洲地区农作物的生长解析:“冷岛效应”的影响,“冷岛效应”使得绿洲地区近地面气温较低,从而减弱了绿洲植物的蒸腾作用,抑制绿洲地面的水分蒸发,A错误,B正确;上热下冷的逆温层使得绿洲上空上下层空气间的热量交换难以进行,C错误;逆温层的存在使得下层冷气团得以保持稳定,因而形成一个湿润、凉爽的小气候,湿润环境利于绿洲地区农作物的生长,D错误。故选B。B城市热岛效应也称“大气热污染现象”。受城市化的影响,城市人口密集,经济活动高度集中,下垫面气温变化幅度大,均会造成城市的热岛效应。下图为武汉市热岛强度与城市人口变化趋势图。读图,完成3~4题。3.1980~2004年,城市热岛强度变化对武汉市区的影响是(

)A.市区空气质量改善 B.市区降水强度增加C.市区人口增加 D.增加冬季取暖耗能解析:城市热岛效应增强,说明温室气体增多,城市空气质量变差;城市热岛效应增强,市中心上升气流会更显著,其降水强度应该会加强;市区人口增加是城市热岛强度增加的原因,而不是影响;武汉市位于亚热带地区,热岛强度增大会减少冬季耗能,B正确。故选B。B城市热岛效应也称“大气热污染现象”。受城市化的影响,城市人口密集,经济活动高度集中,下垫面气温变化幅度大,均会造成城市的热岛效应。下图为武汉市热岛强度与城市人口变化趋势图。读图,完成3~4题。4.2004年后,武汉市热岛强度变小的原因可能是(

)A.植被覆盖率增加 B.市区人口减少

C.硬化路面增加 D.全球气候变暖解析:2004年后武汉市热岛强度变小,其主要原因应该是市区气温降低所致。城市植被覆盖率增加会增加城市的储水能力,对城市气候的调控能力增强,导致市区气温下降,热岛强度相应变小;由图可知,2004年后市区人口增多;硬化路面增加,城市热岛强度易变大;全球气候变暖对城市热岛强度的变化影响不大,A正确。故选A。A我国华北某山坡坡顶与坡谷海拔分别约为2200m和900m,山谷风显著。下图为“某年冬季该山坡不同海拔气象站点山谷风日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5~7题。

5.冬季该地谷风出现的主要时段为(

)A.日出后至日落前 B.中午前至日落前C.日落后至日出前 D.日落后至中午前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山谷地区白天吹谷风,夜晚吹山风,C、D错误;结合不同海拔测点中风向的转变,白天10点左右风向发生转变,吹偏南风为谷风,18点左右风向又发生转变,吹偏北风为山风,由此可知,冬季该地谷风出现日出后至日落前,B正确,A错误。故选B。B6.该山坡的朝向最接近(

)A.南

B.西

C.东

D.北7.各站点谷风风向有一定的差异,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微地形分布 B.地转偏向力

C.谷岭间温差 D.植被覆盖率我国华北某山坡坡顶与坡谷海拔分别约为2200m和900m,山谷风显著。下图为“某年冬季该山坡不同海拔气象站点山谷风日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5~7题。解析:由图可知,该山坡总体上白天的谷风以偏南风为,夜晚的山风为偏北风为主,且海拔928m处谷风(偏南风)强烈,山风(偏北风)较弱,故该山坡朝向南面,因A正确,B、C、D错误。故选A。A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在不同海拔高度测点风力大小不同,风向也有一定的差异,主要原因在于不同海拔地区存在着局部地形差异,影响局部风向的转变,A正确;同一山地地转偏向力对风向影响差别较小,B错误;谷岭间温差大小影响风力大小,对风向影响不大,C错误;植被覆盖率影响温差以及摩擦力,对风向影响较小,D错误。故选A。A1.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即促使大气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的力。该力垂直于等压线并由高压指向低压。考点3大气的水平运动2.高空中的风和近地面的风比较类型受力风向图示(北半球)高空中的风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与等压线平行

近地面的风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与等压线之间成夹角3.风力大小的分析与描述风力大小影响因素常考分析语句水平气压梯度力大小等压线稠密,气压梯度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反之风力小摩擦力大小地势平坦开阔,风力大;海面上风力大【典型例题】下图为“2022年4月25日14时亚洲部分地区地面天气简图”。据此完成1~3题。1.甲、乙两地的气压差值最大可能为(

)A.10 B.13 C.18 D.20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图中等压距为2.5hpa,甲乙两地相隔五条等压线,借用两点相对高度计算公式,计算本地相对气压,(n-1)d<△H小于(n+l)d,其中n为相隔的等压线条数,d为等压距,带入可得,甲乙两地气压差在10-15之间,因此气压差最大最近的为13,B符合题意,B正确,A、C、D错误。故选B。B下图为“2022年4月25日14时亚洲部分地区地面天气简图”。据此完成1~3题。2.此时,风向为偏南风且风力较大的地区是(

)A.辽宁中部

B.新疆北部

C.内蒙古北部

D.广东南部3.该日,长江中下游地区天气状况有可能是(

)A.晴空万里 B.大雪纷飞 C.烟雨迷蒙 D.沙尘漫天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对各地进行风的受力分析,辽宁中部盛行偏南风,且等压线密集,风力较大,A符合题意,A正确;新疆北部盛行偏北风,B错误;内蒙古北部盛行西北风,等压线密集,风力较大,C错误;广东南部盛行偏南风,但等压线稀疏,风力较小,D错误。故选A。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此时恰逢四月份,东南季风携带水汽北上,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受东南季风和南下冷空气影响,形成阴雨天气,烟雨迷蒙,C正确,A错误;此时为4月份,长江中下游不会出现大雪纷飞的局面,B错误;本地区沙尘天气较少,D错误。故选C。C读某区域两个时刻等压线示意图,据此完成4~6题。4.20时时,黄海地区的风向为(

)A.偏东风 B.偏西风 C.偏南风 D.偏北风5.下列四地中,风力明显加大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解析:读右图,观察20时时黄海地区等压线,按照风向画法,做水平气压梯度力,高压指向低压并垂直等压线,结合近地面,北半球风向向右偏转30°-60°,故风向为偏南风。C正确,A、B、D错误。故选C。C解析:比较两图可知,丙地等压线变得更为密集,故丙地风力明显加大,C正确;甲、乙、丁处等压线变得稀疏,所以风速减小,A、B、D错误。故选C。C6.图中20时,M地与丙地相比,其风力大小及主要原因是(

)A.大,M地地面摩擦力小

B.大,M地水平气压梯度力大C.小,M地地面摩擦力大

D.小,M地水平气压梯度力小读某区域两个时刻等压线示意图,据此完成4~6题。解析:读图可知,20时,M地和丙地等压线疏密程度相同,说明水平气压梯度力接近;M地地处沿海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地面摩擦力小,风力大;丙地地处内陆地区,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地面摩擦力大,风力小,A正确,B、C、D错误。故选A。A地球由于高低纬之间的冷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形成了三圈环流,从而形成了全球性的气压带和风带。考点4大气环流1.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在气压带、风带分布图中,先依据高、低气压带的分布确定风带的原始风向,再根据所在半球确定偏转方向,从而判定风带的具体风向。(1)“偏转”——突破风带风向

三圈环流及气压带、风带的分布(2)“分布”—突破位置判断气压带、风带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发生季节变化就北半球而言,与二分日相比,各气压带、风带位置大致是夏季偏北,冬季偏南。(3)“移动”——突破季节影响2.季风环流的成因(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此时东亚、南亚的季风均是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澳大利亚西北季风则是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南移越过赤道左偏形成的。(1)1月份季风环流的成因(2)7月份季风环流的成因此时南亚的西南季风是因南半球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右偏形成的;东亚地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明显;澳大利亚西北部受东南信风影响。3.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比较项目东亚季风南亚季风季节冬季夏季冬季夏季风向西北风东南风东北风西南风源地蒙古、西伯利亚太平洋蒙古、西伯利亚(亚欧大陆内部)印度洋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及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性质寒冷干燥温暖湿润温暖干燥高温高湿比较冬季风强于夏季风夏季风强于冬季风分布我国东部朝鲜半岛、日本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我国西南地区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有利雨热同期不利旱涝、寒潮等灾害旱涝灾害【典型例题】下图为某位同学自绘的某半球高、中、低纬三圈环流模式图。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表述与该图相符的是(

)A.此图表示的是北半球三圈环流模式

B.Ⅰ气压带降水总体上多于Ⅲ气压带C.Ⅱ气压带附近锋面和气旋活动频繁

D.Ⅳ气压带台风活动频繁解析:读图可知,I、Ⅲ气压带为某半球极地高压和副热带高气压带,ⅡI、IV为某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和赤道低气压带,a为极地东风,b为中纬西风,c低纬信风,但无法判断南、北半球,A错误;I、Ⅲ气压带分别为某半球极地高压和副热带高气压带,高压控制下天气晴朗,无降水,I、Ⅲ都干燥,B错误;Ⅲ为某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冷暖空气在此汇合,锋面和气旋活动频繁,C正确;台风发源于低纬地区的洋面上,图中IV不一定在海洋上,D错误。故选C。C下图为某位同学自绘的某半球高、中、低纬三圈环流模式图。读图,完成1~2题。2.下列关于气压带与风带的表述,错误的是(

)A.Ⅰ气压带与a风带交替影响的地区,气候一年中分为干湿两季B.Ⅳ气压带与c风带交替影响的地区,气候一年中分为干湿两季C.Ⅲ气压带与b风带交替影响的地区,在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D.终年受Ⅲ气压带控制的地区一般为热带沙漠气候解析:Ⅰ气压带为极地高气压带,a风带为极地东风带,Ⅰ气压带与a风带交替影响的地区降水稀少,A错误,符合题意;IV气压带为赤道低压带,c风带为东南信风带,IV气压带与c风带交替影响的地区,气候一年中分为干湿两季,B正确,不符合题意;Ⅲ气压带为副热带高气压带,b风带为西风带,Ⅲ气压带与b风带交替影响的地区,在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C正确,不符合题意;Ⅲ气压带为副热带高气压带,终年受Ⅲ气压带控制的地区一般为热带沙漠气候,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A下图为亚洲某月季风示意图。据此回答3~4题。

3.关于图中A,B,C三种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三种风都是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导致的B.三种风都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导致的C.受三种风影响的地区,都易出现降水D.B风是C风越过赤道后偏转而形成的解析:图中显示南亚和东亚地区盛行偏南风,此时可能是北半球夏季;图中A、B、C三种风分别是东南季风、西南季风、东南信风,其中,东南信风常年存在,东南季风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导致的,西南季风是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后偏转而形成的,A、B错误;东南信风C从陆地吹向海洋,一般不易出现降水,C错误;图中西南季风B是东南信风C越过赤道后偏转而形成的,D正确。故选D。D下图为亚洲某月季风示意图。据此回答3~4题。4.图示季节(

)A.亚欧大陆上被印度低压控制 B.亚欧大陆上的温度低于同纬度海洋C.亚洲东部地区低温少雨 D.全球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南解析:由上题可知,图示季节为北半球夏季,此时亚欧大陆上被印度低压控制,A正确;北半球夏季,亚欧大陆上的温度高于同纬度海洋,B错误;亚洲东部地区夏季高温多雨,C错误;北半球夏季,全球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北,D错误。故选A。A1.认识锋面(1)结构特征:图中A为暖气团;B为冷气团。(2)天气特征:锋面附近常伴有系列的云、大风降水等天气。考点5锋面系统在锋面移动过程中,根据冷、暖气团所处的主次地位的不同,可以将锋分为冷锋、暖锋、准静止锋等类型。2.锋与天气比较项目锋面剖面示意图锋面符号降水区的位置(过境前后)气压气温变化我国典型的锋面天气冷锋北方夏季的暴雨;北方冬春季节的大风或沙尘暴天气;冬季的寒潮;“一场秋雨场寒”暖锋“一场春雨一场暖”准静止锋夏初,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冬半年,贵阳多阴雨冷湿天气【知识拓展】冷锋与暖锋的判断1.看箭头指向2.看锋面坡度3.看雨区范围及位置4.看符号5.看过境前后气压、气温变化过境前:气温高,气压低

过境前:气温低,气压高过境后: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过境后: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典型例题】在空气中水汽含量不变,保持气压一定的情况下,空气因冷却而达到饱和时的温度,称为露点温度。其数值越大,反映空气中水汽含量越大。一般情况下,温度相同时湿空气要比干空气密度小。两个温度相近的干、湿气团相遇所形成的锋,称为干线。下图为我国河套平原及其附近地区6月某日14时主要气象要素分布形势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1.与甲、丙气团相比,乙气团的物理性质是(

)A.暖湿

B.冷湿

C.暖干 D.冷干解析:依据图示信息,乙气团的的温度比甲、丙气团高,是暖的,B、D错误;依据题干信息在空气中水汽含量不变,保持气压一定的情况下,空气因冷却而达到饱和时的温度,称为露点温度。其数值越大,反映空气中水汽含量越大,乙比丙的露点低,说明空气干燥。所以是暖干,A错误,C正确。故选C。C在空气中水汽含量不变,保持气压一定的情况下,空气因冷却而达到饱和时的温度,称为露点温度。其数值越大,反映空气中水汽含量越大。一般情况下,温度相同时湿空气要比干空气密度小。两个温度相近的干、湿气团相遇所形成的锋,称为干线。下图为我国河套平原及其附近地区6月某日14时主要气象要素分布形势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2.最易出现扬沙天气的地点是(

)A.甲 B.乙 C.丙 D.丁3.未来几天,干线的移动方向及变化趋势是(

)A.东南

增强

B.东南

减弱

C.西北

减弱 D.西北

增强解析:我国的扬沙天气主要是来自西北内陆的冷空气带来的沙尘。距西北内陆越近,沙尘天气越多。所以甲发生沙尘天气的机会最大。乙、丁几率没有甲大。丙位于我国的江淮流域,发生扬沙天气几率小,A正确。故选A。A解析:依据图示信息,干线上是三角符号向东南,说明冷空气的强度大,冷空气来自西北,干线会向东南移动,C、D错误;依据题干信息两个温度相近的干、湿气团相遇所形成的锋,称为干线。越到东南,两个气团的温度差异会增大,湿度差异减小,所以会减弱,A错误,B正确。故选B。B温带气旋是活跃在中高纬度地区的天气系统,又称为锋面气旋。在锋面气旋中,当冷锋移动速度较快,冷锋赶上暖锋时,两锋间的暖气团被冷气团抬离地面锢囚到高空,近地面由原来的两个锋面合并后形成的新锋面,叫锢囚锋。下图示意锋面气旋中锢囚锋的形成过程。阅读图文资料,据此完成下4~6题。4.与单一的冷锋或暖锋过境相比,有关图中锢囚锋过境时的降水特判断正确的是(

)A.降水量小降水区域广

B.降水量大降水区域广C.降水量大降水区域小

D.降水量小降水区域小解析: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单一的冷锋或者暖锋,降水是锋后和锋前,范围有限,降水量较小;而图示锢囚锋主要是由冷锋移动速度较快,追上了暖锋,把暖气团抬升的更高,使暖气团在高空影响的区域范围更大,水汽分布也广,导致云层更厚且控制范围更广,因此使降水量更大、降水范围更广,A、C、D错误,B正确。故选B。B温带气旋是活跃在中高纬度地区的天气系统,又称为锋面气旋。在锋面气旋中,当冷锋移动速度较快,冷锋赶上暖锋时,两锋间的暖气团被冷气团抬离地面锢囚到高空,近地面由原来的两个锋面合并后形成的新锋面,叫锢囚锋。下图示意锋面气旋中锢囚锋的形成过程。阅读图文资料,据此完成下4~6题。温带气旋是活跃在中高纬度地区的天气系统,又称为锋面气旋。在锋面气旋中,当冷锋移动速度较快,冷锋赶上暖锋时,两锋间的暖气团被冷气团抬离地面锢囚到高空,近地面由原来的两个锋面合并后形成的新锋面,叫锢囚锋。下图示意锋面气旋中锢囚锋的形成过程。阅读图文资料,据此完成下4~6题。5.符合T3时刻A、B两地沿线剖面天气系统分布的是(

)A.B.C.D.解析: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T3时刻冷锋已经追上暖锋,将暖气团抬升至上空,近地面被冷气团控制,C、D错误;图中锋面气旋旋转的方向由A向B,而B答案乙所在方向回流,B错误,A正确。故选A。A温带气旋是活跃在中高纬度地区的天气系统,又称为锋面气旋。在锋面气旋中,当冷锋移动速度较快,冷锋赶上暖锋时,两锋间的暖气团被冷气团抬离地面锢囚到高空,近地面由原来的两个锋面合并后形成的新锋面,叫锢囚锋。下图示意锋面气旋中锢囚锋的形成过程。阅读图文资料,据此完成下4~6题。6.我国华北地区锢囚锋最为多发的季节为(

)A.春季

B.夏季C.秋季

D.冬季解析:根据题意我国华北地区位于中纬度地区,中纬地带在春季冷暖气团的势力相当,且春季冷暖气团在此交替频繁活动,很容易形成锋面气旋;材料显示锢囚锋是冷锋移动速度较快,暖锋移动速度较慢,当冷锋赶上前面的暖锋时,往往形成锢囚锋,因此冷暖锋交替活动频繁,主要是在春季,B、C、D错误,A正确。故选A。A温带气旋是活跃在中高纬度地区的天气系统,又称为锋面气旋。在锋面气旋中,当冷锋移动速度较快,冷锋赶上暖锋时,两锋间的暖气团被冷气团抬离地面锢囚到高空,近地面由原来的两个锋面合并后形成的新锋面,叫锢囚锋。下图示意锋面气旋中锢囚锋的形成过程。阅读图文资料,据此完成下4~6题。(1)高气压:中心气压高于四周气压。从高气压延伸出来的狹长区域B为高压脊。(2)低气压:中心气压低于四周气压。从低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A为低压槽。考点6高压、低压系统1.基本气压场2.低气压与高气压系统(以北半球为例)等压线状况示意图气流运动过境前后气压变化曲线天气现象我国典型天气现象水平气流垂直气流低气压(气旋)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值低逆时针方向旋转辐合上升常出现阴雨天气夏秋季节影响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高气压(反气旋)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值高顺时针方向旋转下沉辐散多为晴朗天气长江流域7、8月份的伏旱,北方“秋高气爽”的天气【典型例题】下表中摘录的是2020年12月宁南城区连续5天天气预报内容。据此完成下面下面小题。日期12月27日12月28日12月29日12月30日12月31日气温最高气温15℃13℃11℃10℃12℃最低气温6℃5℃3℃1℃1℃天气阴阴转阵雨小雨转多云多云多云转晴1.29日至30日,宁南城区(

)A.气压降低,阴转阵雨 B.气压降低,阴转多云C.气压升高,晴转阵雨 D.气压升高,雨转多云解析:根据表可知,29日至30日,宁南城区的天气由雨转多云;气温降低,气压升高,D正确,A、B、C错误。故选D。D2.图中所示代表的四类天气系统,能够影响宁南这次天气变化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3.若上题中④天气系统强烈,可能造成的自然灾害为(

)A.伏旱

B.强降温 C.台风 D.暴风雪解析:此次天气变化发生在12月,据表可知,在此期间,该地气温降低,并出现降水。根据所学可知,这次天气变化是冷锋天气系统过境造成的。选项中A是暖锋,B是冷锋,C是高压反气旋,D是低压气旋。故选B。解析:④图天气系统为低压气旋,若该天气系统强烈发展,可能形成台风,带来狂风、暴雨、风暴潮等,C正确,A、B、D错误。故选C。BC2022年10月17日,台风“纳沙”正在南海以偏西路径移动并不断增强,18日凌晨最强可达强台风级,但19日开始迅速减弱并消亡。与以往单一台风不同的是,此次“纳沙”携手冷锋,没能缓解长江流域自夏季以来的干旱,10月18日16时湖南、江西等多地还发布火灾红色预警。下图为2022年10月18日8时海平面气压(单位:hPa)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4.关于冷锋对台风“纳沙”的影响,解释合理的是(

)A.影响台风强度、移动路径和活动范围B.影响台风强度和移动路径,不影响范围C.不影响台风强度,但影响路径和范围D.相互独立的天气系统,对彼此影响不大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天气系统。台风“纳沙”18日凌晨最强可达强台风级,但19日开始迅速减弱并消亡,结合图中“纳沙”路径。说明受冷锋影响,台风强度减弱,路径在17日南海以偏西路径移动,在17日后转而向西南移动。移动路径和活动范围均发生改变,A正确,B、C、D错误。故选A。A2022年10月17日,台风“纳沙”正在南海以偏西路径移动并不断增强,18日凌晨最强可达强台风级,但19日开始迅速减弱并消亡。与以往单一台风不同的是,此次“纳沙”携手冷锋,没能缓解长江流域自夏季以来的干旱,10月18日16时湖南、江西等多地还发布火灾红色预警。下图为2022年10月18日8时海平面气压(单位:hPa)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5.关于图中台风“纳沙”在图示北部风力最强,解释合理的是(

)A.台风北部等压线密集,风力大,与冷锋和大陆高压无关B.大陆高压和冷锋对台风风力始终起增强作用C.冷锋和大陆高压始终对台风阻挡作用明显,风力增强D.大陆上高压和冷锋初期会增强台风北部风力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风力大小的因素。大陆上的高压和冷锋位于“纳沙”的北部地区,受高压南部和冷锋的影响区域吹偏北风,而台风北部也盛行偏北风,风向相同,风力叠加,风力增强,A错误,D正确;当台风与冷锋靠近时,台风受冷锋影响,气温降低,台风风力减弱,B错误;台风为低压中心,陆地上的高压对台风起吸引的作用,C错误。故选D。D2022年10月17日,台风“纳沙”正在南海以偏西路径移动并不断增强,18日凌晨最强可达强台风级,但19日开始迅速减弱并消亡。与以往单一台风不同的是,此次“纳沙”携手冷锋,没能缓解长江流域自夏季以来的干旱,10月18日16时湖南、江西等多地还发布火灾红色预警。下图为2022年10月18日8时海平面气压(单位:hPa)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6.长江流域自夏季以来到“纳沙”发生时,受长时间干旱影响最大的经济作物是(

)A.亚麻、柑橘

B.油菜、柑橘

C.茶叶、柑橘

D.茶叶、大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农作物的分布。长江流域主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茶叶和柑橘都为亚热带经济作物,自夏季以来到“纳沙”发生时受干旱影响最大,C正确;亚麻为亚寒带作物,油菜在长江流域的种植时间为冬春季,大豆主要为温带作物,A、B、D错误。故选C。C1.气候的形成因素(1)太阳辐射(纬度位置)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决定了气候的热量带和气温的高低分布。气候带最冷(最热)月均温热带最冷月平均气温在15℃以上亚热带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温带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温带海洋性气候除外)亚寒带最热月平均气温略高于10℃寒带最热月平均气温在10℃以下(2)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和季风环流)。考点7气候的形成2.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1)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的气候类型该种气候具有终年气温和降水特点相对单一、季节变化小的特点。气候类型气压带、风带气候特点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均受中纬西风带控制终年温和湿润热带沙漠气候全年均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终年炎热干燥热带雨林气候全年均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终年高温多雨(2)受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影响而形成的气候类型气候类型气压带、风带气候特点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西风带控制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热带草原气候干季时受信风带控制,湿季时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全年高温,一年可分为干湿两季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时受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的东北季风的控制,夏季时受气压带、风带北移而形成的西南季风的控制全年高温,一年可分为旱雨两季3.海陆位置(1)大陆东岸——风向和洋流一主要影响降水量的多少。主要有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2)大陆西岸——风向和洋流一主要影响降水量的多少。主要有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3)内陆和沿海——大陆性和海洋性一主要影响降水量的多少。4.地形地势(1)山地因地势中间高、四周低,形成了周围气温高、中心气温低的分布特点;盆地因地势中间低周围高,形成了周围气温低、中心气温高的分布特点;高大的山地受海拔的影响,引起水热的垂直分异,从而形成气候的垂直变化。(2)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形成雨影区。(3)山脉的分布影响气候的分布规律和范围。如南、北美洲西部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使得西海岸气候呈现南北狭长延伸、南北更替的变化特点。5.洋流(1)暖流:增温增湿,主要气候类型是温带海洋性气候,部分地区为热带雨林气候。(2)寒流:降温减湿,主要有热带沙漠气候。下图中四地位于同一大陆西岸沿海低地,读图完成1~2题。1.图中四地位置最南的是(

)A.①B.②

C.③

D.④2.图中四地气候特征大致相同的两个地区是(

)A.①③

B.③④

C.①④

D.②③解析:读图可知,①地受信风带和副热带高压带控制,且7月份受副高控制,说明位于北半球的10°N—20°N之间。②地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压带交替控制,7月份受副高控制,说明位于北半球30°—40°N之间的大陆西岸。③地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位于回归线附近。④地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压带交替控制,1月份受副高控制,说明位于南半球30°—40°S之间的大陆西岸,所以纬度最南的是④,D正确。A、B、C错误。故选A。A解析:结合上题分析可知,①、③都是热带沙漠气候,气候特征大致相同,A正确;②、④气候类型相同,都是地中海气候,但季节相反,气候特征正好相反,B、C、D错误。故选A。A下面左图为北半球亚热带地区大陆东、西两侧甲、乙两地降水量逐月累积折线图,右图为某季节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3.右图所示季节,甲地的气候特征是(

)A.高温多雨 B.寒冷干燥 C.炎热干燥 D.温和湿润4.右图中可为乙地带来降水的气压带或风带是(

)A.①气压带

B.②风带

C.③气压带

D.④风带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北半球亚热带地区大陆东、西两侧甲、乙两地”可知,该图表示北半球亚热带地区的东西两侧气候类型,分别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地中海气候。根据降水量逐月累积折线图可知,甲地降水集中在夏季,应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乙地降水集中在冬季,应为地中海气候。右图中气压带风带的位置整体北移,为北半球夏季,此时甲地的气候特征为高温多雨,A正确,B、C、D错误。故选A。A解析:根据上题可知,乙地为地中海气候,成因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本地区降水主要是由西风带携带大西洋丰富水汽形成。根据右图中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判断出①为赤道低气压带,②为东北信风带,③为副热带高气压带,④为西风带,D正确,A、B、C错误。故选D。D下图为四地气候统计图,完成5~6题。5.关于四地气候类型和自然带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是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常绿阔叶林带B.乙地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C.丙地是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D.丁地是温带海洋性性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解析:读图可知,甲地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为温带季风气候,对应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A错误;乙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B错误;丙为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的地中海气候,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C正确;丁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全年干燥少雨,温带大陆性气候,为荒漠草原带,D错误。故选C。6.甲、乙、丙、丁四地气候成因相同的是(

)A.甲、乙 B.甲、丁 C.乙、丙 D.乙、丁解析:综合上述分析可以,甲乙成因相同,都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A正确。故选A。CA气温升高是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显著特点,气温升高的主要原因是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具体分析如下:考点8全球气候变化1.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2.全球气候变暖产生的影响(1)对农业的主要影响全球气候变暖:积温增加,生长期延长→提高作物产量。干旱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