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生态与环境_第1页
高三生物生态与环境_第2页
高三生物生态与环境_第3页
高三生物生态与环境_第4页
高三生物生态与环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专题:生态与环境预习学案

主备人:邱红岩使用人:

【考纲要求】

要求要求层

知识内容知识内容

层次次

1、种群的特征1

7、生态系统中的信II

息传递

“2、种群的数量变11

化8、生态系统的稳定II

,3、群落的结构特1

征9、人口增长对环境II

的影响

4、群洛的演替1

10、全球性的环境问I

心5、生态系统的结1

构11、生物多样性保护I

的意义和措施

遍糠籍翻笛11

塞苯规律及应用

【锦嘴加飒僦理】

一、种群的特征

⑴种群的数量特征:

①②出生率和死亡率;③迁入率和迁出率;

④;⑤性别比例

(2)种群的几种特征间的相互关系

IKa汨四

注:(1)“+”、“一”分别表示增加、减少

(3)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①样方法:取样的关键是,样本数量足够大,没有主观因

素。草本植物样方一般1m2,灌木一般16m2,乔木一般lOOn?。

②标志重捕法

(4)种群的空间特征:均匀分布;随机分布;集群分布。

个体总数N再次捕获个体数,?

初次捕获标志数M一重捕的标志个体数m

二、种群的数量变化

(1)型曲线:在理想状态下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

(2):型曲线:在现实状况下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

(3)K值含义: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所维持的种群个体数量的

(4)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①自然因素:气候、食物、、传染病等。

②人为因素:人工控制种群不断增加和野生动物种群不断减少。

(5)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意义

合理、野生生物资源;防治害虫;拯救和恢复濒

危动物种群。

三、群落的结构特征和演替

(1)群落的物种组成

群落中包含、植物和等各种生物,它是区

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2)群落的种间关系

群落的种间关系中主要包括种间互助关系,如,种间斗

争关系,如、竞争、等。

⑶群落的空间结构

分类和.

(4)群落的演替

①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叫做

群落的演替。

②分类:分和0

四、生态系统的结构

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1):阳光、热能、水、空气、无机盐等。

(2)生产者:属于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

(3):属于异养生物,主要是动物。

(4)分解者:属于异养生物,主要是o

2、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1)包括;O

(2)营养结构的特点

①每条食物链的起点总是,最高点是不被其他动物所食

的动物。

②同一种消费者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可以占有不同的营养级。

③食物网的复杂程度主要取决于O

五、生态系统的功能:

1、能量流动

(1)能量流动的起点,是,但生态系统能量

的源头是。

⑵能量流动的渠道:。

⑶能量流动的转化:太阳光能一生物体内有机物中的

一热能。

(4;1个营养级的能量来源

生产者的能量来自太阳能,流入到各级消费者的总能量是指各级消费

者所同化的能量,分解者的能量来自生产者和消费者。

(5)各个营养级能量的去路:①自身呼吸消耗;②流入下一营养级③

被分解者分解利用。但这一定量的能量不管如何传递.最终都以热能

形式从生物群落中散失。

⑹传递特点和效率:特点:;效率:

2、物质循环

(1)参与循环的物质:组成生物体的等元

素。

(2)循环的特点:利用、流动。

(3)循环范围:与无机环境之间。

特别提醒

"循林"就系做犍量流劭那睇逐恐逐减,单向廉勒,而是可八在无机辞境与

金物樨嘘之同反复利用、循环流劭。

(4)碳循环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作用

无机环境(CO》iy.吸作用「微生物分帔馆甘「燃烧生物群落

(有机物)

①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是以C02的形式进行循环的。

②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中以的形式沿着

传赛

3、信息传递°

(1)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信息、信息、

信息。

(2)生态系统中信息的作用:

①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和生物种群的;

②信息还能够_______生物的中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

定。

六、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比较

生态系统具有的或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一

般地,生态系统的成分和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强,

越高,越低。

七、生态环境的保护

(1)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水资源短

缺、、、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和

(2)求物多样性的保护:

①生物多样性包括多样性、多样性、

多样性。

②生访多样性的价值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

③O

③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a、_____________(自然保护区)和______________:

b、利用生物技术对生物进行濒危物种的迸行保护。如建

立精子库、种子库等。

【自我检测】侬

1..草履虫是原生动物的典型代表,当其培养密度大夕长:>、

约在23000个/mL时,显微镜下观察效果较好。下:皿\、

面为不同培养温度和时间对草履虫密度的影响曲线F

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一一小二1一—

A.前3天中,在不同温度条件下,草履虫的种群数量均呈〃J〃型增

B.当培养时间相同时,不同温度条件下的草履虫密度差异显著

C.若想较长时间保护较好的观察效果,可以将其培养在20C或25

℃条件下

D.若想快速获得高密度°C,应该将其放在25℃条件下培养

2.(09济南25.)右图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

是()

A.此食物网中有六条食物链,丁占有四个不同的营戊

B.戊接受的太阳能是流经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L

C.丙可利用的总能量小于乙和丁可利用的总能量之和

D.向此生态系统大量引入外来物种,可增强该系统的稳定性

3.下图为某人工松林18年间的能量流动情况,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能量Q”指生产者固定的太阳

能总量

B.该松林中消费者占有的总能量

的比例很小

C.人工松林的营养结构简单,恢复力稳定性高

D.该松林的抵抗力稳定性比较低,容易导致单一虫害的爆发流行

4.若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共有五个种群,其能量调查如下:

种群甲乙丙丁戊

能量(10'kJ・m2.13.9.0.250.

*5030802800

下面①一④图是据该表数据作出的一些分析,其中最可能错误的是

戊f乙f丙f甲f丁

①该生态系统

的关系示意图后,乙与丙可能的关系示意图

的食物链

()

A.①③B.②C.②④

D.①⑤④

5.我国西部资源开采过度,草原植被遭到

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由此引起生态环境

恶化。现在,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西部开发中

面临的最紧迫、最艰巨的任务。下图示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请据图回答问题。

(1)请写出该食物网中与人的作用无关的最短的一条食物链:

(2)优良牧草与杂草、毒草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

由于人口压力,许多草原存在着超载放牧的现象,这种现象首先会导

致的减少,的增加,若长期如

此,草原将退化。

(3)在该食物网中若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则鹰每增加a(表

示能量),则至少需要摄食草的量为。

(4)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草原生态系统与森林生态

系统相比较,这种调节能力相对较小,原因

(5)我国现存的草原均不同程度地受到鼠害、虫害的威胁,近些年

这些灾害频频爆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松线小卷蛾种群的周期性数量变动与一种

病毒感染率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图解,回答问题:2:

7染

(1)松线小卷蛾与该病毒之间的关系是1//V。/160

1300率

(

8)

1950195

从生态系统成分分析,松线小卷峨属于

(2)说出松线小卷蛾种群的一个周期数量变动与病毒感染率之间

的关系:。

该研究的成果在家蚕、家禽养殖业的指导意义是

(3)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松线小卷蛾种群的悔遍抓取示*①能最储存

②能量散失

其中通过①途径储存的能量,一部分

另一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处于不同气候带的松线小卷蛾种群密度差异较大,为了探究其

不同气候带生态系统中种群密度差异的原因,请根据所学知识提出一

个值得研究的课题(要求写出课题的题目)

7.将一个水族箱用屏障在中间隔成A、B两群K

部分,然后在A、B两侧分别放入数量相同I

的少量水蚤(小型甲壳动物)和草履虫,给1值

予充足的食物,并满足其他生活条件,观察它们的生长。h小时后,

两个种群的个体数量都发展到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值(即K值)时,

继续供给草履虫食物,但不再给水蚤食物,并把屏障撤掉。请分析回

答:(1)在0-h小时内,两个种群的增长均呈型曲线。

(2)达到K值时,种群数量不再增加的主要原因

是0

(3)在h小时后,草履虫数量逐渐减少,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生物

因素是,水蚤数量变化的趋势

为。

太阳能

8.下图方框内为某人工池塘生态系统的主要食物链,括

浮游植物

号内前一数值表示一年内该营养级生物的总能量,后一(90008100)

浮游动物正蚊

(700600)(1000900)

数值表示一年内该营养级生物同化的总能量,单位为

双翅口幼虫——►太阳鱼

J/(cm2•a),据图回答问题:(150120)(300210)

券鱼

(4530)

(1)图中有一条食物链,其中各种组成成分通过

紧密联系,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2)能量从第一营养级传递到第二营养级的效率是

(3)由图可知,下一个营养级不能得到上一个营养级的全部能量,

原因包括O

(从供选答案中选择,填序号)

①各营养级生物体内的大部分能量被呼吸作用消耗;

②上一个营养级的部分能量未被下一个营养级利用;

③少数能量被分解者利用

(4)据资料显示,该生态系统每年7〜8月份突发“鱼病、鱼死”现

象,且有进一步严重化趋势。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角度分析,发生该

现象的原因是o

(5)若要进一步提高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从而获得更大的经济效

益,可采取的措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森堂鱼破提升】

点拨一:影响种群密度的因素分析

1、种群密度越高,一定范围内种群个体数量_____,即种群密度与

种群数量呈______相关,但种群密度可随时间和空间的改变而改变。

2、是决定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出

生率大于死亡率,迁入大于迁出时,种群密度就大;相反种群密度就

小。

3、预测种群密度(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依据:-----------------

例题1:(08江苏16.)下列选项中,对种群密度影响最严重的是

生态系现有生物年增长率

编号采收对象年采收量

统里/%

马尾松200

①马尾松21000m3

林000m3

淡水湖

②鲸鱼10000kg353600kg

③山地甘草1000kg20300kg

④滩涂沙蚕10000kg30500kg

A.①B.②C.③D.④

【变式训练1】下列有关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A.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最终呈“S”型B.达到

K值时种群增长率为零

C.种群增长受自身密度的影响D.种群

的增长速率逐步降低

点拨二: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

1、“J”型曲线与“S”型曲线的比较

(1)请画出“J”型曲线与“S”型曲线,并思考两曲线之间的

阴影部分的含义?

.A

(2)比较“J”型曲线和“S”型曲线产生的条件

(3)请分析比较曲线

值的含义

时增长率最高,K值时种群增长率是

2、影响种群数量

-----------------------自然因素-------------------------

(气候.食物.天敌.

传染病等)变化因素的归纳

巴器德种群数量变化冢常产

---------人类活动--------

(种植业.养殖业发展.砍伐

森林.猎捕动物.环境污染等)

例题2.(08济南47.)下列各选项与下图所给模型不相符的是

()

A.若X表示种群个体数量,则①可以代表出生或迁入

B.若X表示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则①可能代表物种丰富度

C.若X表示捕食链中第二营养级的总能量,则②代表第一营养

级的总能量

D.若X表示无机环境中的碳元素,则②表示光合作用

【变式训练2】5.图中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曲线增长(如甲);在

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曲线增长(如乙),下列有关种

群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环境阻力对种群增长的影响出现在e点之后

B.若此图表示细菌的生长曲线,则选育菌种扩大培养

常在b~d时期进行

C.若此图表示菜青虫的种群增长曲线,则虫害的防治应在c点

开始

D.若此图表示酵母菌的种群增长曲线,当种群数量达到d点时,

种群增长率最大

点拨三: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以及稳定性

1、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

(1)理解生态系统各成分的关系,并明确各部分的作用

在名多.饯成分的穆友提够

①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是生态系统存在的基础。

②生产者、分解者是联系非生物的物质和柜量与生物群落的桥梁,生产者

处于主导地位。

③生产者除绿色植物外,还包括能进行化熊合成作用的微生物,如硝化细菌。

④消费者除动物外,还包括营。生生活的细菌、荒丝子、病毒等生物。

⑤分解者除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外,还包括少数的动物,如蟋螂、蚯蚓

等0

⑥非生物的物质和能■•不包括温度,因为温度既非物质又非熊量,但动植

物的遗体、残枝败叶等腐殖属于该成分。

(2)请归纳回答生态系统的结构

2、生态系统的功能

(1)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与信息传递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

项来源途径特点范围联系

能——食物链中的共同把

量食物—各级生物生态系

流链和—统各成

动食物分联系

物生态系统网——成一个

质——统一整

循—体,并

环调节生

信生物与信息发生生理生物与生物态系统

息—多种或行为的变化之间或生物的稳定

传或生物与途径(单向或双向)与环境之间性

递—

捕别提磋:

①处・•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动力,物质糖坏是生态系统的基础,而信怠传递则决定,

能置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

②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二者之间的关系图例

③信凡传递存在于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之间,把生态系斑的各个组成部分联系成―

体,而且具有调节生态寐娩稳定性的作用。

个体.值息传递.个体

1科诲,信:传递.种群

、___■/

生物部分.信息传递.环境

生出'系统

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请画出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与生态系统营养结构复杂程度的

关系曲线,并总结出其相关关系

荐类任

例题3、(09济南53.)下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和硫循环及其相互关

系的简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图示是一个草原生态系统,则图中标号所

代表的醺___,贫翳

(2)如果生态系统中次级消费者增重5kg,至少需要生产者提供

kg。

(3)若要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一般可采用的措施

为O

(4)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

形式进行;碳在生物群

落中各营养级之间以形式流动。若大气中二氧化碳迅

速增加,会造成的全球

性环境问题是。

(5)大气中二氧化硫的来源除图中所示过程外,还应

有o短时间内大气中

二氧化硫迅速增加所造成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是。

点拨四:人口增长与生态环境的保护

1.认识人口增长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1)我国人口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发展的基本特征:①人口增长速度—;②

人口增长规模大;③人口老龄化速度快;④城镇人口比重增大。

(2)我国人口急剧增长的主要原因是:生育率—和逐渐下降的死亡

率;人口基数过大也是原因之一。

(3)协调人口增长与的关系,促进_________________

发展。

①控M人口增长。

②加大保护环境和资源的力度。如植树种草,、还草、还湖,

防止沙漠化;监控、治理江河湖泊及海域的污染;加强生物

的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以及推进生态农业等。

%

例题4、下图分别表示A、B两国人口的女£B

6

性年龄组3…咻鼻

成图(设性别比例=1.0)。横轴示年龄,

纵轴示各年龄

段女性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下列叙述能反映人口

数量变化规律的是()

A.图中涂成黑色的部分表示幼年个体,预计A国的人口增长率一定

更快

B.设A国人口平均年增长率为a,人口基数为x,则y年后的人口总

数为x+ay

C.若B国的平均寿命增加,出生率不变,则在和平年代,人口增

长率将会增加

D.若A国实施晚婚政策,但每个育龄妇女出生人口数不变,则出

生率也不变

【锦后延伸制稼】

1.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模型。a、b、c表示流入各营养级生物的育田

量,d、e、f表示用于各营养级生物星长富b@土c⑧

发育、繁殖的能量,g、h、j分别表示各营、

养级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j、k、1表示流J\I

入分解者的能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非生物的物

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B、狼同化的能量可表示为:c=f+i

C、若一段时间内草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1106KJ,那么图中最高

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为U06c/b。

D、食物链中处在最高营养级的生物是分解者

2.以生态学的观点,解释水稻种植过密反而减产的主要原因是

()

A、阳光很难照到全部水稻叶子上B、过度密植导致

作物之间种内斗争激烈

C、种植过密阻碍空气流通D、过度密植会使害虫大量繁殖

3.关于碳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A、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以CO?的形式进行循环

B、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都参与碳循环过程

C、大气中的CO2要变成含碳有机物只能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

D、如果碳循环过程不能进行,生态系统将会被破坏而消失

4.我国西部历史和气候的原因,生态环境较差。在西部大开发过程

中,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应考虑()

A、发展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以保持和改善西部的生态环境

B、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以减轻人类对环境的压力

C、治理严重的水污染,从而解决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

D、发展乡镇企业,增加收入,以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造成

的环境污染问题

5.很多同学都曾尝试设计制作生态瓶,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同学的设

计并不成功。下面罗列了设计生态瓶遵循的原理,其中不合理的是

()

A、瓶内各种生物之间应有营养上的联系B、瓶内各种生

物的数量搭配应合理

C、应定时向瓶内通气,保证生物的有氧呼吸D、瓶内生态系

统应获得充足的能量供应

6.一位生物学家正在某一地理区域内研究田鼠和猫头鹰种群的大小,

以便能找出是什么因素控制着这些种群大小。在研究期间,由于田鼠

患有一种由病毒引起的疾病而使种群数量下降。在正常情况下,成年

猫头鹰是以田鼠为食,但当田鼠数量下降的时候,成年猫头鹰的数量

(大约14只)仍能保持不变,但新孵出的猫头鹰数目却远远少于以

前。食物供应量的短缺导致了新生猫头鹰数目的减少,但却没有减少

成年猫头鹰的数目,有人做出下列解释,你认为正确的是()

①营养不良的小猫头鹰更容易感染疾病②营养不足的

雌猫头鹰产蛋减少③蛋的卵化率下降④成年猫头鹰

的捕食能力比小猫头鹰强

A、①②③④B、只有①③C、只有①④

D、只有④③

7.右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元素的循环过程,下列有关

叙述不正确的是()

A.B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B.③⑤⑧均属于细

胞呼吸

C.A和B属于捕食关系D.温室效应主要

是由⑦过程造成的

8.如图是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其中A、B、C、D是生态系统内

各生物成分。请分析回答:

(1)该生态系统的成分中,B属于一

C属于o

(2)在物质循环过程中,同时伴随着

(3)A所含能量少于D主要原因是:

a:

b:o

(4)在农业生态系统中,为了提高经济效益,

合理设计图中的是关键。(填字母)

(5)在生态系统中,生物因受到生活条件改变

的影响而发生适应性变异,这种由环境引起的

表现型的定向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请根据“中心法则”的观点做

出解释:

(6)目前,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有升高的趋势,根本原因

是:0

9.某地曾是著名的鱼米之乡,植物生长茂盛,土壤动物种类繁多。

后来,由于上游地区一农药厂的污染废水排入河流,造成该地农田土

壤环境持续恶化,原本常见的泥觞:、田螺等几近销声匿迹。为了调查

污染废水对农田土壤动物类群的影响,在受污染河流一侧不同距离进

行调查,调查结果见表

表距污染河流不同距离土壤动物类群和个体数

离污染河流的距0.10.51.02.04.0

离(km)

动物类群数(类)2023375058

动物个体总数36566575019832490

(个)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土壤动物调查一般不能采用标志重捕法,理由

是。

(2)遭受污染的农田土壤仍存在一定数量的土壤动物,是因为农田

生态系统具有,而不同类群的土壤动物具有o

过度污染的农田会丧失生产能力,原因是O

(3)从表37一1调查结果可得出以下结论:

①;②

(4)当污染停止后,在原来因污染而废弃的土地上开始的群落演替

属于演替。在华南热带亚热带地区,这种演替将最后达到

(群落)阶段。

10.生态系统的稳态与生物个体的稳态

调节有共同的特点,例如两者都有反馈评用乙乙户户

机制。乜=决'

(1)下图为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反馈调节:

请据图作答:

甲、乙、丙三者之间的食物联系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反馈调

节对该生态系统起了什么作

用?O

(2)下图为某湖泊的生态系统中发生的反馈调节:

这种调节机制与上述调节不同之处

是。

(3)用图解完成下列人体在甲状腺素分泌过多(+)或甲状腺素分

泌过少(一)时的机体调节机制。[在箭头上用(+)或(一)表示出

调节活动的加强或减弱]

11.右图是一坐标曲线图,据图回答:

(1)若纵坐标代表一个初级消费者种

群,横坐标代表时间,那么出现AB段的原

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2)若纵坐标代表酶的催化效率,横坐

标代表温度,那么B点所对应的横坐标表示一

(3)若纵坐标代表人体内的血糖浓度,横坐标代表正常人饭后的时

间,从体液调节

角度考虑,出现BC段的主要原因

是。

(4)若纵坐标代表植物某一器官的生长情况,横坐标代表生长素浓

度的变化,那么,该图反映出生长素的作用特点

是O

第七专题:生态与环境答案

自我检测

1——4CCAA

5.(1)牲畜喜食的优良牧草一鼠一鹰(2)竞争优良牧草杂

草、毒草(3)100a

(4)草原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比森林生态系统简单

(或草原生态系统各个营养级的生物种类比较少)(5)乱捕滥猎,

使这些动物的天敌减少

6.(1)寄生消费者(2)随着松线小卷蛾种群密度的增长,病毒数

量增加,感染率增加;

病毒的广泛扩散和传播导致流行病的发生,使宿主大量死亡;宿主大

量死亡,又导致病毒减

少合理控制种群的养殖密度

(3)流向下一个营养级流向分解者(4)温度(湿度等)对松线小

卷蛾种群密度的影响(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7.(1)“S”(2)空间的限制(3)水蚤的捕食先增

加后减少,最终趋向稳定

8.(1)3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2)18.5%

(3)①②③

(4)动植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小

(5)混合放养等

【点拨提升】

点拨一:影响种群密度的因素分析

1、越多呈正相关2、出生率和死亡率以及迁入率、迁出率是决

定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

3、预测种群密度(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依据是年龄组成

例题1.C【变式训练1】D

点拨二: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

1、“J”型曲线与“S”型曲线的比较

(1)请画出“J”型曲线与“S”型曲线,并思考两曲线之间的

阴影部分的含义?

是在

,它就

择学说

自然选

力(按

群环境阻

个体数

淘汰的

争中被

生存斗

数।

曲线

“广型

值)

最大

允许

(环境

人值

线

s”型曲

时间

及联

条件

生的

线产

型曲

“S”

线和

型曲

“J”

比较

(2)

曲线

“S”型

线

型曲

“J”

\\

比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