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教育_第1页
民族文化教育_第2页
民族文化教育_第3页
民族文化教育_第4页
民族文化教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民族文化教育第一页,共五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

中国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中国人、海外华人引以荣耀和自豪,它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另一方面,近代落伍了的中国正在现代化,虽然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思维、行为和生活方式都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中国文化也在全方位地转换和发展,但是这种转换和发展本身就是从传统开始的。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本身具备文化科学价值。

第二页,共五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第三页,共五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民族饮食文化一、回族1回族在我国少数民族人口较多、分布较广的民族。回族人一日三餐,饮食习惯与汉族差别较大。回族日常饮食因聚居各地区的主要农产品不同而略有变化,以面粉、大米为主,辅以玉米、豌豆等杂粮。回族人喜欢吃牛、羊、鸡、鸭肉和带鳞的鱼类,爱吃蔬菜。但不吃马、驴、骡、狗的肉,尤其忌食猪肉。不食动物的血液,不食自死的禽畜和非穆斯林宰杀的牲畜和牛羊肉罐头.也不吃非清真店制作的食品。回族人热情好客,总以好茶好饭款待客人,还以给客人加菜加饭为敬。回族一般不嗜烟和酒,喜欢喝茶。回族给客人倒茶、端茶等都使用右手,客人要双手相接,否则视为无礼。第四页,共五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手抓羊肉羊杂碎羊肉泡馍第五页,共五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壮族的饮食,以稻米为主,杂粮和鱼肉为辅。以稻米为食,早,午餐多吃粥,辅以其他杂粮。菜肴一般较简单。晚餐普遍吃米饭,菜肴也较丰富。糯米早已成了壮族的生活习俗,“五彩糯饭”是壮族特有的饮食佳品。在日常生活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无论喜庆节日,红白喜事都缺一不可。二壮族饮食第六页,共五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

五彩糯饭第七页,共五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壮族的交臂酒很有特色,在酒桌上绝不允许出现自斟自酌的情况发生,必须是你敬我请,我敬你喝,有时甚至把酒递到别人嘴边,非要一饮而尽才罢。交臂体现了壮族人民相互尊重,相互援助的和谐的人际关系。第八页,共五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三、维吾尔族1.饮食活动:维吾尔族信奉伊斯兰教。传统节日有:肉孜节、古尔邦节、初雪节2.饮食风俗:一日食三餐,早饭吃馕和各种瓜果酱、甜酱,喝奶茶、油茶等,午饭是各类主食,晚饭多是馕、茶或汤面等。以面食为主,喜食牛、羊肉。主食的种类有数十种。最常吃的有馕、羊肉抓饭、包子、面条等。维吾尔族喜欢饮茯茶、奶茶。夏季多伴食瓜果。新疆盛产绵羊,由此维吾尔族便有了烤羊肉串的习俗。讲究的羊肉串肉质鲜嫩,味咸辣,孜然的特殊味浓郁。与羊肉串相媲美的手抓饭,也是维吾尔族的传统风味食品。3.饮食禁忌:不吃未念经宰杀的牲畜,不吃自死的牲畜,不吃未放血的牲畜,不吃猪肉;禁食猪肉、驴肉、狗肉、骡肉和自死的畜肉及一切动物的血。第九页,共五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达克阔尔菜烩加沙新疆大盘鸡新疆手抓饭第十页,共五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四、藏族藏族血肠饮食禁忌:一般人绝不吃马、驴、骡、狗肉,有的人连鸡肉、猪肉和鸡蛋也不食用。鱼、虾、蛇、鳝以及海鲜类食品,除部分城镇居民(大多为青年)少量食用外,广大农区和特区的群众一般不食。兔子肉部分地方可食,但孕妇不得食用,据说违禁食用生下的孩子会成豁嘴。即使是吃牛羊肉,也不能吃当天宰杀的鲜肉,必须要过一天才食。在藏东地区,人们几乎不食鱼,也不能触摸蛇、蛙等动物,认为鱼、蛙这些动是龙神的宠物,若伤害或触摸会染上疾病。藏族人对吃大蒜有较多的禁忌。大蒜作为调味品平时人但如果要去转经拜佛朝拜神圣之地则绝对不可食蒜,忌讳食蒜后的臭气玷污和熏脏了圣洁之地。有人说吃蒜的当天不能去佛堂庙宇,有人说需3天后才能去,还有的认为“吃大蒜之后,七天内不宜参拜庙宇、寺院和其它圣洁的地方。因为为了清除大蒜的恶臭是需要时间的。”一些信仰虔诚的群众几乎不食蒜。饮食传说:藏族食鱼、蛙的习俗是因地而异、因时而异的。诸多藏文革籍记载了吐蕃王统史上的一段有趣的史实。据史载,第29代赞仲宁德如娶塔布之地(塔布系一古地名,今山南桑日以东加查和林芝朗县一带)女子秦萨鲁杰为王妃,生一肓子名麦龙衮巴扎。王妃初来时容貌妖好,后来日渐憔悴苍老。赞普问其故王妃说她吃不到家乡的一种病退食物故而变丑变老。赞普让其速云备办此食物。王妃乃命心腹婢回故乡,油炸了许多青蛙带回王宫,藏于内库,取而食之,不久又容光焕发,美貌如前。赞普心想这种食物竟有如此之殊胜功效,也想取食,趁王妃不在时入府库查看,发现这些食物原来是酥油炸青蛙,足足装了几袋。赞普犯了忌讳,患了麻风病。最后赞普和王妃夫妻二人活着进入坟墓,葬于象达地方。有诗云:“仲宁王陵在象达,名为圆形活葬墓。”王和妃入墓前,叮嘱王子要供奉好“宁布桑瓦”的神异宝贝,请名医开启肓眼以掌国政。王子遵其嘱,延请名医治愈眼疾,睁眼时正看见对面虎山上羱羊在奔走,遂取名“达日宁斯”,(意为“虎山见羱羊”)。达日宁斯(又译作“达日年塞”、“达日宁塞”等)便是大名鼎鼎的第30代赞普,即松赞干布的祖父。第十一页,共五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五、蒙古族1.特色菜:全鱼宴,烧罕鼻,酒锅牛三宝,龙凤呈样,烤猪方,蜜汁天鹅蛋,清汤牛尾,全羊汤,烧罗汉珠,烧牛蹄筋,涮羊肉。2.饮食活动:蒙古族的节日与汉族基本相同,别具民族特色的节日是“鲁班节”“那达慕”大会和“祭祖节”。鲁班节每年农历四月初二举行。那达慕大会,每年公历12月中旬举行。祭祖节,每年农历六月二十日举行。蒙古族民间传统节日有“白节”、祭敖包、那达慕等。3.饮食风俗:蒙古族日食三餐,每餐都离不开奶与肉。以奶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语称“查干伊得”,意为圣洁、纯净的食品,即“白食”;以肉类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语称“乌兰伊得”,意为“红食”。奶制品一向被视为上品。肉类主要是牛、绵羊肉,其次为山羊肉、骆驼肉和少量的马肉,在狩猎季节也捕猎黄羊。4.饮食禁忌:蒙古族厌恶黑色,认为黑色是不祥的颜色。在饮食上,蒙古族忌食虾、蟹、鱼、海味等。第十二页,共五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六.瑶族:崇拜盘王的瑶族过去普遍禁食狗肉;崇拜“密洛沱”的瑶族过去则禁食母猪肉和老鹰肉。湘西南辰溪县农历七月五日前禁食黄瓜。绝大部分瑶族禁食猫肉和蛇肉。有的地方产妇生产后头几天禁食猪油。瑶族祭神,一般用猪、鸡、鸭、蛋、鱼等食品,忌用狗、蛇、猫、蛙肉。七.满族禁忌:满族人忌害乌鸦、喜鹊、狗,有并于崇鸦、鹊、狗的习俗。不准打狗、杀狗,不吃狗肉,不穿用狗皮。八.彝族禁忌:忌拿灵长动物(熊、狗、猴、猫等)肉进屋,也忌食其肉;忌婚丧嫁娶日宰杀山羊;忌以苦蒿杆做筷子及打人;忌从客位方烧荞粑;火烧荞麦粑从炎塘里拿出时,忌马上翻动及用棍棒穿通;禁食马、骡、狗、猴、乌鸦、蛇、蛙肉;忌作客不留肉;九.苗族禁忌:宴会上以鸡、鸭待客为佳肴,尤以心、肝最贵重,要先给给客人或长者,客人则分给众人享用,次序是先长后幼。客人不要称主人“苗子”,他们喜自称“蒙”;苗族人不喜欢吃羊肉,忌讳吃狗肉,禁止杀狗、打狗。在苗族吃糍粑,不能拍了灰再吃。十.朝鲜族

朝鲜族不喜欢吃鸭子、羊肉、肥猪肉。第十三页,共五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民族的服饰文化第十四页,共五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回族:

男子在节日或遇有红白喜事时,喜戴白色小帽,妇女则戴披搭式巾帕,巾帕前端遮至下巴,后面披垂于肩头。回族阿訇的经文水平达到程度时,即举行穿衣仪式,穿上绿袍,戴上象征清真寺圆顶的帽子,并缠以白色头布,称为“穿衣阿訇”。第十五页,共五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第十六页,共五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蒙古族:

男子穿长袍和围腰,妇女衣袖上绣有花边图案,上衣高领。妇女喜欢穿三件长短不一的衣服,第一件为贴身衣,袖长至腕,第二件外衣,袖长至肘,第三件无领对襟坎肩,钉有直排闪光钮扣,格外醒目。第十七页,共五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第十八页,共五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

苗族:

服饰各地不完全相同,男子多用布包头,身穿短衣裤,但苗族妇女的穿戴普遍比较讲究,尤其是盛装,极为精美,花饰很多,有的裙子有四十多层,故名“百褶裙”。衣裙上面绣制的各种图案,古色古香,异彩纷呈。妇女擅长纺织、刺绣、蜡染,工艺十分精湛。第十九页,共五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第二十页,共五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维吾尔族:

维吾尔族传统的民族服装为男子穿绣花衬衣,外面套斜领、无纽扣的“袷袢”,“袷袢”身长没膝,外系腰带。在北疆因天气较寒冷外套常有纽扣,妇女则喜欢穿色彩艳丽的连衣裙,外面往往还套绣花背心。男女皆喜欢头戴绣花小帽,脚穿长筒皮靴。第二十一页,共五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藏族:

藏族的服装主要是传统藏服,特点是长袖、宽腰、大襟。妇女冬穿长袖长袍,夏着无袖长袍,内穿各种颜色与花纹的衬衣,腰前系一块彩色花纹的围裙。藏族同胞特别喜爱“哈达”,把它看作是最珍贵的礼物。第二十二页,共五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彝族:

彝族彝族居住分散,故各地在服装款式、图案、选色上各显特色。其共同点是:衣襟、领口、衣袖、裤脚、围腰、鞋帽、挎包和背布(汉称“裹背”)等均镶有各种精美的花边和图案,其基色以黑、红、绿三色调配而成。

第二十三页,共五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

妇女装饰品以银器为主,有项链、耳环、手镯、银链、银牌、银泡等。也有玉器,多做手镯和耳环。绣花有排花、穿花、堆花、贴布花等。镶边有镶嵌、流边、锁边。

第二十四页,共五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壮族:

妇女擅长纺织和刺绣,所织的壮布和壮锦,均以图案精美和色彩艳丽著称,还有风格别致的“蜡染”也为人们所称道。在服饰上男子与汉族无多大区别,,女子则多姿多彩,特别喜欢在鞋、帽、胸兜上用五色丝线绣上花纹,人物、鸟兽、花卉,五花八门,色彩斑斓。

第二十五页,共五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满族:

满族过去一年四季都穿袍服,袍服中最具特色的是旗袍。满族妇女的旗袍最初是长马甲形,后演变成宽腰直筒式,长至脚面。领、襟、袖的边缘镶上宽边作为装饰。坎肩是满族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制作精致,不仅镶上各色花边,而且还绣有花卉图案。第二十六页,共五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民族的礼仪文化第二十七页,共五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一蒙古族礼仪热情好客,待人诚恳(嗅鼻烟)以右手放在胸部微微鞠躬,左手指门,请客人先敬送的礼品每类都要成双成对,送接礼品、茶酒都要用双手,不应用单手,更不能用左手。对老人很尊敬,尤其是对85岁以上的老人,每逢他们过生日时,大家都会真诚地为他们庆寿,有时还会惊动方圆几百里的人带上礼品来向老人祝贺生日。

第二十八页,共五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二回族在礼俗方面,有尊敬长者;禁止用食物开玩笑;不用禁忌的东西做比喻;禁止背后议论别人的短处;外出必须开戴帽,不能露顶等。第二十九页,共五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回族人热情好客,家里来客人,总要用上等的茶饭招待。吃饭时讲究给客人加饭加菜,即使客人表示已经吃饱了,主人还要给客人加饭。客人若不接受,就有失敬之嫌。给客人端饭、盛饭、让菜、倒茶及端茶等均用右手,不要用左手,客人要用双手相接,否则就是不礼貌。第三十页,共五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三维吾尔族维吾尔族人很讲礼貌,对长者很尊敬,走路、说话、就座、就餐等,都先礼让长者。与亲朋好友见面时,必须握手问候,互道“撒拉木”。有一定身份者和知识分子多用右手扶胸,躬身后退一步说:“亚克西姆赛斯”。汉族人与维吾尔族人相见时,只要握手即可。请客人坐在靠大墙的一边,以表示尊敬。吃饭时,客人应跪坐,以表示对主人的尊敬。主人一般请客人动手先吃,出于礼貌,客人应回让主人。维吾尔族人热情好客,有时喜欢送一些吃食给服务员。如果服务员坚决拒绝,他们会不高兴,当婉言拒绝不行时,要用双手接受,忌用单手接东西。第三十一页,共五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四藏族藏族人民很重视礼仪。遇有亲朋好友,出门或从异地返乡,便要送行或接风。均携带黄酿酒一瓶,小杯一只,瓶口杯沿粘以酥油三滴,象征万事如意。见面后,说一套吉利话;饮酒时高举酒怀,用手指蘸酒朝天弹三下,然后将酒饮尽。迎亲、送亲,也流行这套礼节。藏族人互相见面时,习惯伸出双手,掌心向上,弯腰躬身施礼,有些藏民在与人见面时,还有点头等习惯,对方应点头微笑以答礼。初次见面或迎接尊贵的客人,还有献哈达的习惯,而且,献的哈达越宽越长,表示的礼节就越隆重。第三十二页,共五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五苗族苗族人好客,待客热情,讲究礼貌。如在路上遇见客人时,他们从不抢行,也不走在客人前边。在平时言谈话语中总是用不同敬语称呼长者和同辈。苗族人每逢接待远道而来的客人时,男主人穿上节日服装,到村寨外去迎接,甚至摆下酒席,待客光临。客人到家门口时,男主人以唱歌形式叫门,告知女主人贵客已经临门。这时,女主人穿着节日服装唱着歌开门迎客。第三十三页,共五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贵州的民族文化多彩贵州第三十四页,共五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

主要民族:汉族、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仡佬族、水族、白族、回族、壮族、蒙古族、畲族、瑶族、毛南族、仫佬族、满族、羌族18个民族是世居贵州的民族,后来陆续迁入藏、维吾尔等民族,约有49个民族成分。少数民族人口1333.60万,占全省总人口的37.8%。少数民族人口中,苗族429.99万,布依族279.82万,侗族162.86万。贵州的苗族、布依族、侗族、仡佬族、水族人口分别占全国同一民族总人口的50%~98%以上。

第三十五页,共五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二、贵州民族服饰文化第三十六页,共五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苗族保持着中国民间的织、绣、挑、染的传统工艺技法,“穿在身上的史诗”。爱穿百褶裙,一条裙子上的褶有500多个,而且层数很多,有的多达三四十层。头饰包括银角、银扇、银帽、银围帕、银发簪、银插针、银顶花、银网链、银花梳、银耳环、银童帽饰。第三十七页,共五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彝族三色扣边带,红黄黑底色,间色大摆裙.第三十八页,共五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白上衣,红坎肩,或浅色蓝上衣下着蓝色宽裤,足穿绣花“百节鞋”。腰系绣花短围腰,有佩带耳环、手镯的习俗。白族第三十九页,共五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分布在贵州的从江、榕江、天柱、锦屏等一带。喜欢挂金戴银,人人有首饰。首饰多种多样、五光十色。侗族第四十页,共五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男女多喜欢穿蓝、青、黑、白等色布衣服。青壮年男子多包头巾,穿对襟短衣(或大襟长衣)和长裤。妇女的服饰各地不一,有的穿蓝黑色百褶长裙,有的喜欢在衣服上绣花,带银质手镯、耳环、项圈等饰物。布依族第四十一页,共五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三、贵州民族习俗第四十二页,共五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婚姻自由少数民族婚姻自主程度较高。苗族有以择偶为主要目的的传统的自由社交活动形式。黔东南苗族则称为“游方”,黔西北称为“踩月亮”,黔中及一些西部苗族称为“跳花”、“跳场”等等。

以对歌的形式谈恋爱是苗族婚俗文化中最具代表性和富于民族色彩的风俗。

一些苗族社区还有专供青年们谈恋爱的场所,如黔东南的游方坪、滇东北的姑娘房等。1、婚俗第四十三页,共五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苗族婚俗的传说1、十三天忌讳主人公:比奥舍、金东山2、三天忌讳主人公:覃、石第四十四页,共五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布依族丢花包、浪哨

丢花包是布依族青年男女最喜爱的一种娱乐活动,也是一种独特的社交方式。通过丢花包,他们可以各自选择自己满意的对象来谈恋爱,称为“浪哨”。在浪哨中如果双方情意相投,便可结成终身伴侣。

第四十五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