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带格式完整教案_第1页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带格式完整教案_第2页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带格式完整教案_第3页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带格式完整教案_第4页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带格式完整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以专题组织单元,设计了八个专题,围绕专题以整合的方式安排了八组

教学内容(可参看目录)。它们依次是:多彩的生活;名人故事;心中的秋天;细心观察;

灿烂的中华文化;祖国壮丽的河山;科学的思想方法;献上我们的爱心。每个专题的内

涵都比较丰富,为学生知识和能力、方法和习惯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和提高提

供了广阔的平台。教材内容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每组教材都

包括导语、4篇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这几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本册共有32篇课文,精读课文24,略读课文8篇。每组教学内容包括3篇精读课文和

1篇略读课文,略读课文用“*”加以标明,位于精读课文之后。在每篇精读课文后面,

除了要求会认和会写的生字内容之外,教材还安排了与词句理解和课文内容有关的习题。

学生开始刚刚开始一般意义上的习作,为了增加训练机会,教材在部分课后练习中增设

了“小练笔”这个栏目,力图使学生通过经常性的练笔提高习作水平。

每个“语文园地”都有5个栏目,与以往教材一致的“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

现“''日积月累”等4个栏目属于固定内容,“宽带网”“展示台”“趣味语文”“成语故事”

作为第5个栏目,它们在本册教材中各出现了2次。“趣味语文”和“成语故事”,它们

在本套教材中都是第一次出现。

八组精读课文之后,安排了8篇选读课文(参看目录),供学生作为延伸、扩展阅读之用。

本册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300字。要求认识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

中,再课后生字条里列出;要求会写的字只在精读课文中安排,列在课后的方格里。教

材后面附有两个生字表和词语表,“生字表一”是要求认识的字,“生字表二”是要求会

写的字。

二、学情分析:

进入中年级一一孩子们已经打下了语文学习的基础。掌握了最基本的学习方法,有

基本的道德判断能力和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感情。在认识了1800个常用汉字基础上,

阅读能力发展明显,具有初步的口语交际。存在的问题,如有的学生基础知识不够扎实,

需要认识的字太多,导致后进生错别字多,总也改不了,这是新课改学生识字多,多带

来的弊端,到中年级以后,应该会有所改善。

三、教学目标: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了解祖国壮丽的

山河、富饶的物产,培养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厚博

大,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学习革命领袖、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受到关爱他人、助人为

乐的思想品德教育;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启迪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善

于思考的能力。

2.认识364个字,会写232个字。累计认识2000个字,会写1300个字。

3.会使用字典,学习使用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开始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

用毛笔描红。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继续学习默读,学习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6.学习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体会课文中关

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8.开始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9.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背诵优秀诗文10篇(段)。练习复述课文。

10.初步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

万字。

11.开始练习习作。不拘形式地写出见闻、感受和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

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12.讲述故事努力做到具体生动,用语言打动他人;讲述见闻努力做到清楚明白,能说

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13.结合语文学习,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四、教学策略与措施:

一、营造自主学习的情境。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放松身心,又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具体

的学习目标上,通过有目的学习,慢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本册教科书为学生的学习

活动创设了具体的学习情境,这种学习情境的创设主要是通过“对话”的方式来实现的。

1、学生与文本对话

学生阅读课文,通过想象文中的描写建立生活影像,通过对照文中人物的心灵来净

化自己的心灵,实现有意义的阅读。通过对文章结构形式的揣摩和推测,理解文章的内

容,达到和人物心灵沟通的境界。

2、学生与文本作者对话。

作者写文章是和读者交流,学生边读书边理解,就是在和作者交流。通过引导使学

生的思想和作者的写作意图达成一致,读明白作者的想法。

3、学生与学习伙伴对话。

人教版教科书,在“语文园地”中安排了两个学习伙伴:一个是小林,一个是小东。其

实,学生完全可以把其中一个想象成自己,另一个就是自己现实生活中的学习伙伴。学

生通过阅读这样的对话,能够进入学习情境,也能激发自己的想象,能通过学习伙伴的

对话,碰撞出思维火花,从而点燃学习语文的热情。

4、学生与自己的心灵对话。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别人有的感觉我有没有呢?别人看到的景象我能不能看到呢?

教科书的编者就是用这样的阅读提示语,给学生一个具体的环境,给学生一个心灵的启

示,让学生去问问自己。教科书通过具体的语言,为学生营造了学习环境。最终使学生

达到和周围人和自然万物的对话,启迪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进而掌握语文学习

的规律。

二、促进学习方式的改变。

语文学习有其内在的规律,语文学习也有一个基本的步骤。教科书的呈现方式就是

让学生从内心触摸到语文,在实际的语文学习中能习得方法,慢慢找到学习规律。

人教版教科书有着自己的教科书话语表述系统,这是不同于教师教学的话语系统,

同时又指导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而言,学生容易接受的是亲切的

和自己交流的语言。人教版教科书在这一点尤其突出,“我想……我要……”“我一

定……”,从学生的角度进行设计,给学生更多关注,给学生更多的学习指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表现在语文学科中,

应该是什么样的呢?人教版教科书给出了很好的答案。每个单元前都有“导语”,课与课

之间有“链接语”,精读课文中“泡泡语”,有的导入学习活动,有的指导学习活动,有

的提出学习目标,有的提示学习方式,能引导学生自己阅读。教科书努力把对学习的指

导隐含在文字背后,不是指手画脚的说教,而是和风细雨的点拨。“教科书通过自己的表

述方式,指引学生应该逐步建构起这样的语文学习过程。这个学习过程的主要方式就是

自主、合作、探究。以自读课文和相互交流为基础,欣赏语言对文章内容及表现形式进

行评价,同时获得审美体验。在感悟语言、积累语言的基础上领悟表达。理解内容是语

文学习的基础,学会表达是语文学习的目的,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会不断的产生问题、

解决问题。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通过各种各样的学习活动,即使没有教师的指导,也

会慢慢学会学习。

多彩的儿童生活.

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教材简析

第一单元有四篇课文,其中《我们的民族小学》《金色的草地》《爬天都峰》是精

读课文。课文从多个侧面反映了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体现了我国各族儿童之间的友爱

和团结。

有的讲述了儿童在大自然的怀抱里自由自在、快乐的成长以及它们是如何用儿童的

眼光和心灵去观察去感受大自然的;有的通过记述儿童攀登黄山天都峰,反映了儿童对

人生的思考和感悟;有的赞美了乡村儿童纯朴、勤俭、热爱劳动的好品质。课文内容丰

富多彩,充满了童真、童趣。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童年生活的多姿多彩,感受大自然的生活乐趣。

3.掌握36个生字和46个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我国各族儿童间的友爱团结以及它们幸福的学习生活。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

3.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

4.培养自读能力,使学生感受到劳动是快乐的。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刚刚由低年级升入中年级。开始学习第一组课文,首先考虑的是衔

接问题,这一组是低年级和中年级两个年级语文教学的接口处。除了识字还是教学的重

点外,还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

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要逐步完成由低年级向中年级教学的过渡。

设计理念

把学生放在一个大的学习情境中学习,把这个单元的语文学习变为学生语文实践的

过程。每一课的学习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单元,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活动。教学

中要加强整体意识,注意发挥整体优势,使本组教学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设计说明

单元学习活动名称:“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

学习活动贯穿整个学习单元,分四个模块:

1.《我们的民族小学》(2课时)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学校生活的美好与

幸福,并感受到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友爱。

2.《金色的草地》和《爬天都峰》(5课时)使孩子们感受到大自然带来的快乐,其中

《金色的草地》在体验大自然给人们带来快乐的同时,也增强了孩子们观察自然、了解

自然的意识。《爬天都峰》意在使学生从课文内容的理解中体会在困难面前要有克服困

难的勇气和信心,要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3.“体会劳动中的快乐”(1课时)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品质,懂得劳动会给人带来幸

福和快乐。

4.“汇报与展示”(3课时)这次活动围绕课余生活这一主题进行。活动要能体现学生

课余生活的丰富多彩,主要展示学生课余生活的内容和收获。可以设一个班级展示台,

把自己收集的课外书、邮票等,和大家一起交流、收获。

单元

第一单元课题1、我们的民族小学课时2

名称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坪坝”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诵

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

2.了解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

目标

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3.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

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的

重占八、、

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

难点

难点是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词句的表达效果。

教学教学课件。

准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个性修改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五十

六朵花。不同的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饰,更有不同的风俗。下

面我们举行一个“少数民族风情”展示会,请你展示自己找

到的有关图片,介绍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的情况。

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

特征、生活习俗。

2、视学生介绍情况,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

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

数民族的情况。

3、评选最佳学生,颁发小奖品。

二、揭示课题,范读课文。

1、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

同生活,和睦相处。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

习。就有这样的一所民族小学,大家愿意不愿意去参观一

下?

2、板书课题:我们的民族小学。

3、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三、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

1、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

转一圈。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

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3、教师相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

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该提示。

坪坝(ba)绒球花傣(dii)族景颇(po)族

阿昌(chdng)族德昂(dng)族绚丽多彩

蝴蝶孔雀舞摔跤(jido)山狸

凤尾竹摇晃(huang)

四、分组朗读,组间比赛

1、作者是怀着什么样的感情来写这篇文章的?(自豪、

赞美)你从哪里体会到的?讨论交流。

2、(出示句子):

(1)课题:我们的民族小学

(2)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所边疆的民族小学。

3、谁呢读好这几句话?各自练习读,赛读。

五、巩固字词,指导书写。

1、指名读生字卡片。做游戏巩固字词。

(1)“贴字”游戏:教师出示图片,请小朋友根据图

片找到和图片有关的生词。

(例:傣族姑娘的图片下就可以贴"傣族”"孔雀舞”)

(2)玩找字游戏:抽出生字,教师读生字,小朋友找

到相应的卡片贴在黑板上。

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1)学生自己识记,着重分析指导“戴、蝴、蝶、雀、

舞”。师范写。

“戴”,半包围结构,右上包左下,注意各部分位置,

相互要结合紧凑。

“蝴”左中右结构,相互要靠近些。

"蝶”字要注意右旁的构成。

“雀”字“小”字下边的撇(,)要长些。舞”字中间

四竖要写短小、靠拢些,第三横要长些,整个字第十三画是

撇折。

(2)学生练写,师随机指导。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开火车认读生字、新词。

2、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感受到了

民族小学的美。知道了作者是怀着自豪赞美之情来写这篇文

章的。这一节课,就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看看作者为什么

会产生这样自豪的情感呢?

二、分段读议,加深感悟

△读读说说,学习第一自然段。(感受学校的美和团

结)

1、自读感悟:请同学们轻声读第一自然段,想一想读

着这部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指名说。

2、根据下列提示展开想象,交流描述:

早晨,同学们来上学了,我好象看到了这样的情

景:。

学生读后交流描述。

3、指导朗读:早晨的校园多美啊,难怪作者会如此的喜

欢他们的学校。你喜欢这时的校园吗?那么就把你的喜欢的

情感用你的朗读来表达出来吧。

学生自读自练,指名读,交流评议。

△读读说说,学习第二、三自然段。(感受学生上课

的认真及下课玩耍时的快乐)

弓1:还有哪些地方让小作者感到自豪的?

1、分组讨论交流,引导学生说出自豪的理由,如:上

课时民族小学的学生读课文非常好听,下课时他们尽情嬉

戏,非常快乐等等。

2、这读书的声音究竟有多好听啊?找出课文中的句子

说一说,读一读。

(出示句子):

大家一起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

静,树枝步摇了,鸟儿步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

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几只猴子。这些山林

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同学们读课文。

指名读,评议

师:难怪窗外十分安静啊,正是因为同学们读书的声音

非常好听,所以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不飞了,猴

儿也来了。一起来读一读这段话吧。

1、小作者喜欢那儿的课间活动吗?你从哪儿看出来?

那就来读一读吧!

(出示句子):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

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指名读,评议,齐读。

2、孩子们,让我们带着感情,放飞我们的想象,一起

来读一读2、3自然段吧。

△第四段(进一步感受自豪之情)

1、(出示句子):

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所边疆的民族小学。指名读,

齐读。

2、齐读全段。

三、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读着读着,我们都已被这所边疆的民族小学深深地吸引

住了。让我们把自己喜欢的部分读一读,背一背,深深地记

到我们的心里去吧!自由背,指名背,同桌互背。

四、拓展活动

民族小学的许多学生都很想和大都市的小朋友交个笔

友,他们很想知道你们是否喜欢他们热爱的民族小学,也很

想了解你们的生活。请小朋友们给他们写封信,这样他们就

可以通过你们获得更多的信息了。

学生写信后在学习园地里展示。教师从媒体上寻找信

息,选择一所边疆小学的学生与本班同学开展“手拉手结对

子“活动。

美丽

我们的民族小学友爱(自豪赞美)

和谐

一、填写合适的词语

()的小鸟()的老师()的小学

古老的()粗壮的()洁白的()

单元

第一单元课题2、金色的草地课时2

名称

1.会认2个生字会写134-生字。理解“一本正一经、使:劲、假装、合拢”

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2.有感情地:朗课读文。

目标3.读懂课文内洛进一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

带来的乐趣。

4.初步体会.课中文一些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重点是通过对内容的理解,学生能够增强对大自然热爱的感情,体验大自然

重占

=t='../\\\

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快乐,增强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难点难点是要联系生活实际在更广阔的大自然和童年生活的背景下学习本篇课

文。

教学

教学课件

用具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个性修改

教学目标:

1、会认2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14个词

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受大自然带给我们的乐趣。

一、提出问题激发兴趣

1、同学们,草地是什么颜色的?你见过其他颜色的草

地吗?

2、出示课题:金色的草地

看到课题想到了什么?(生:草地为什么是金色的?)

3、好,带着你心中的疑问来读课文,并找出不认识的

生字朋友,跟它交朋友。

二、初读感知学习生字

1、各自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

2、同桌合作学习

(1)我来考考你:一人指生字,一人读出读音。

(2)运用各种方法交流识字。

(3)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3、检查字词掌握情况:(课件出示)

(1)指名抽读生字。

(2)请小老师领读词语,其余同学跟读。

(3)开火车读词语:

玩耍使劲绒毛假装这些朝向

钓鱼观察花瓣合拢手掌有趣

一本正经引人注目盛开

注意:“假、朝”是多音字,分别给多音字组词。

(4)分节读课文随机纠正字音

三、再读课文寻草地之趣

(1)解疑:草地为什么是金色的?(生用自己的话来

说)

(2)师:这片草地、这些蒲公英给你留下了怎样的感

受?(美丽、可爱、有趣、好玩、快乐、神奇……)

(3)课文中的“我”又是怎样称赞这片草地、这些蒲

公英的呢?请找出来读一读。(课件出示:“多么可爱的草

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

5、学生质疑

归纳:为什么说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会给我们

带来快乐呢?

从哪里可以看出草地的可爱、蒲公英的有趣?

为什么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草地,在我的眼睛里却是那

么可爱的、有趣的?

师:这些问题我们下节课再来解决,接下来,我们先来

写几个生字。

四、书写生字

1、师范写生字:重点指导“耍、绒、瓣、掌”

“耍”上半部分是“而”不要写成“西”;“绒”的

右半部分是“戎”不要写成“成”。“假”“察”关键笔画

提醒。

2、学生临写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一本正经、使劲、假装、合拢”等词语的意

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大自然给我的生活带来的

乐趣。

3、初步体会、学习自己读书,读出自己的体会。

一、读题引入揭示目标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二课,请有滋有味地读一读

课题。(生齐读课题)

2、今天,我们不但要读懂这篇课文,还要初步学会读

自己的书,读出自己的体会。要想学会读自己的书,首先得

掌握一种本领一一读文字,想画面。

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轻声再读几遍课题,看看在你

的头脑中会闪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

3、引导学生读出自己不同的体会。

师:只要你展开想象,就能读出自己的味道,读出你自

己的书!

二、熟读深思,品草地之趣

(一)学习课文二自然段。

1、自读感受:

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为什么说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

公英,会给我们带来快乐呢?(请你展开想象,有滋有味地

读读)

2、熟读精思:

那咱们把这有趣的情景演出来怎么样?

(1)分角色,自读自悟

谁来演哥哥,请读课文的这些句子,试一试怎样读才能

骗得过弟弟;没举手的同学起立,请你们自己读读描写弟弟

的句子看看怎样读才能骗得过哥哥。

(2)引导读,入情入境

①指导朗读:你是怎么“骗”住“哥哥(弟弟)的”请

你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来。

(课件出示:“弟弟跑在我前面,我装着一本正经的样

子,喊‘谢廖沙!'他回过头来,我就使劲一吹,把蒲公英

的绒毛吹到他脸上。”“弟弟也假装打哈欠,把蒲公英的绒

毛朝我脸上吹。”)

联系上下文理解“装着一本正经的样子、使劲一吹、假

装打哈欠”等词句。

将自己独特的体验通过朗读表达出来。(不同的表情、

语气读出自己不同的感受,或轻、或重、或急、或慢)。

②合作朗读:

全班起立,把这句话连起来读一读。注意读的时候请想

象当时的情景,加上自己的表情、动作。

③从同学们兴奋的笑脸中我理解了这句话,一起读读

吧!

(课件出示“就这样,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给

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

板书:带来快乐

(二)学习课文三自然段。

1、看,(出示课件:配音朗诵“有一天……这是为什

么呢?”同时出现画面草地颜色随课文内容变化)

2、探究合作:

(1)默读课文思考“草地为什么会变颜色?”(课件

出示:课文第三自然段)

(2)请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讨论时请注意三点:

①选择一种方式可以画图、做动作……把自己的想法讲

得更明白。

②仔细听别人说,看看能从中获得什么启发。

③还有什么不明白请和大伙再讨论、讨论。

(3)汇报:草地为什么会变颜色?谁来说一说,注意

听,没明白的地方再向他提出。

3、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三、多元解读悟作者之情

1、初读欣赏,整体感知

让我们自由轻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你能从这短短的

几句话中感受到小作者对这片草地怎样的感情呢?(喜爱、

喜欢、爱……)

2、潜心品评、多元解读

你认为那一句话最能表达这种爱,就请你好好地读一

读。

①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

A.老师将这两句话改了改。听我读读这两组句子你认

为哪一组更能表达“我们”对这片草地的爱?

(课件出示:a、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

b、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

B.再读读第一组。作者对这片草地的爱是深还是浅?

是浓还是淡你体会到了吗?

C.是呀,可别小看了这两个“!”它分明在向我们表

达“我和弟弟”对这片草地那浓浓的爱呀!谁再来读读。

②它和我们一起睡觉,一起起床。

A.请同学边读边体会,作者只是把这片草地这些蒲公

英当作没有感情的花草来对待吗?(当作人来爱)

B.自己再读读,你能体会到“我”把蒲公英当作什么

人来爱呢?读懂了吗?(把蒲公英当作人,当作自己朋友、

当作自己的亲人、当作自己的伙伴、当作自己的姐妹、当作

自己最亲密的人、当作自己最要好的伙伴……)

C.是呀!作者那里是把它当作没有感情的花草来爱呀!

他分明是把这金色的草地当作自己的朋友来爱!把这份爱好

好地读出来吧!(指名读)

3、动笔修改,创意阅读

A.读读这句话“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欢的

一种花。”如果让你改一改(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

们)你会怎样改?

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的朋友、我们的亲人、我

们的伙伴、我们的姐妹、我们最要好的伙伴……)

B.谁来读读自己修改的句子,比较比较你更喜欢那一

句,为什么?

五、总结全文升华感悟

学到这,我们再来想想“为什么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草

地,在我的眼睛里却是那么可爱的、有趣的?”仅仅是因为

草地给我和弟弟带来了快乐吗?(板书:爱)

是呀!正是因为我对草地这片爱,才能让我感受到草地

给我带来的快乐,正因为这些快乐使我更爱这片草地。就让

我们再读读自己修改的这一段,再次感受人与自然间和谐的

爱吧!

书「带来快乐.

设我们爱金色的草地

一、按课文内容填空:

蒲公英的花就像(),可以()、()。早晨,花朵(),(),

草地就();中午,花朵(),它是(),草地就();傍

晚,花朵又(),草地就()。

单元

第一单元课题3、爬天都峰课时2

名称

教学1.会认6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并正确读写本课生词。

目标2.分角色朗读课文。

3.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

重点是理解“我”爬天都峰的过程。

重占

=r../\\\

难点是读懂课文最后一段中爸爸的话:“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

难点

别人身上汲取力量!”朗读课文,抓关键句子,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

教学

教学课件

用具

教学过程

个性修改

第一课时

以旧引新,扣题导入

1、记得二年级时我们学过一篇课文《黄山奇石》,

了解了黄山的雄奇秀美,谁愿意挑一段自己最喜欢的课文来

背给大家听?

2、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黄山三大奇峰之一的天

都峰,谁愿意来介绍一下你收集的天都峰图片资料?板书:

天都峰

3、这篇课文写谁爬上了这陡峭的天都峰了?他们又是

怎样爬上去的呢?板书:爬

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带着问题听课文范读,了解课文大意。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如:自由朗读、

圈点生字,同桌互听互读等。要求把字音读正确,把课文读

通顺。

3、自学生字,读准字音,想办法记住字形。

4、检查生字词自学情况。

a.小组内拿出生字、词语卡片,互相认读、正音。

b.全班开火车赛读,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既响亮又

准确。

C.小组交流各自学习生字、巧记字形的方法。

通读课文,感知大意

1、指名逐段通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疏理字词含义。

石级:石头台阶。

仰望:抬头望。

攀着:(抓着铁链)向上爬。

心颤:心在颤抖,说明心里很害怕。

鲫鱼背:结合看图理解,天都峰最险处。它是一道

长十几米,宽不过1米的狭长光滑的石脊,石脊两旁是万丈

深渊。

2、按“爬山前-爬山时-爬山后”的顺序把文章分

为三部分,再用自己的话说说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疏通课

大意°

指导写字,掌握笔顺

1、教师范写“辫”字,提示书写时左中右三部分

要写得紧凑,学生描一遍、临一遍。

2、指导学生观察、书写其余生字。

第二课时

紧扣课题,承前启后

1、作者写爬天都峰,为什么要用“爬”而不用“登”

字?

讨论后使学生明白:因为天都峰高而陡,用“爬”

更能准确反映出登山的费力、艰难。

2、这么高的山,“我爬得上去吗?”

(1)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把文中的话变

成自己脑中的“画”。(引导学生说)

(2)学生练读后指名交流、教师评议,引导学生

感受天都峰的险峻挺拔、高不可攀、令人生畏。(指导朗读)

(3)望着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心里是怎么

想的?默读课文,圈点勾画,想想从哪些词语、句子中看出

“我”有害怕畏惧的心理。(指导朗读)

3、哟,这么高的山,要摆在你面前叫爬,你爬不?

(引导生的换位思考)

4、这么高的山,看得“我”直发抖,结果“我”爬上

峰顶了吗?

深入读议,体会“我”受鼓舞爬上峰顶

(1)出示“我”说的话,指名朗读。

(2)“我”看到了什么从而下定决心爬上峰顶

呢?自由读课文第3到7自然段,想想我的心理发生了怎样

的变化。

a.出示第4段重点句,引导学生深入讨论交流,

从中感受到“我”受老爷爷爬山鼓励而下定决心爬上峰顶

的内心活动。

b.体会“我”的心理,指导朗读3、4自然段。

(3)“我”是怎么爬的?自由读6、7自然段,画

出描写爬山动作的词语。

a.学生读书圈划。

b.学生交流。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奋力”是

拼尽全身力气的意思。

从“攀着铁链”、“手脚并用向上爬”可以

看出爬山的艰难。

c.引读第7段,从“终于”二字上体会爬得辛苦、

上山后的喜悦。

d.体会爬山的艰难、上山后的喜悦,指导朗读6、

7两段。

5、启发想象,明白“老爷爷”也是受鼓励爬上峰顶的

(1)老爷爷为什么也能爬上峰顶呢?带着这些问

题一边读,一边想。

多媒体出示思考题

a.老爷爷来到天都峰脚下,心里怎么想

b.他看见了小妹妹,心里又怎么想呢

C.后来,他是怎样爬上天都峰的?

(2)小组讨论、交流,让学生明白他俩始终相互鼓励,

老爷爷也是受到“我”的勇气鼓励爬上峰顶的。指导朗读。

总结课文,明白道理

1、读爸爸的话,讨论:“汲取”是什么意思,“我”

和老爷爷是怎样互相“汲取”力量的?

2、你从“爸爸”所说的话中懂得了什么道理?鼓励

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评点:在人与人相处中,要相互学习,相互鼓励,

共同进步,不管多大的困难也能克服。

课外延伸,交流课余生活

1、这几天,你是不是把自己课余生活记录下来了呢?

请你把一周学做的事情记录下来,别忘了写上自己的收获、

感受。

2、指名交流,师生评议。

板广一会儿...一会儿....'

书爬天都峰手脚并用向上爬勇气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

设(高、陡)爬呀爬

1终于爬上了峰顶>

课一、选字填空。

堂纪记年()()住日()()念

作作做工()留()()事()业

业相像()声()片好()照()

单元

第一单元课题4、槐乡的孩子课时1

名称

教学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目标2.使学生能够从文中体会劳动的乐趣,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

3.使学生在独立阅读中能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提高学生表达能力。

重点

使学生感受劳动是快乐的是本文的教学重点及难点。

难点

教学

教学课件

用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个性修改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叫槐乡,

那里每到八月份,满山遍野的槐树便开了花,散发出淡淡的

清香,那香味可以说是香飘十里。你们想去看看吗?(出示

课件:槐花)槐乡不仅景色美,而且还有一群和你们一样可

爱的孩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槐乡的孩子》。

2、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提出问题。

俗话说:文章十题目的眼睛。透过这双眼睛,你想知道

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要想解决同学们刚才提出的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办?

对,读书。书中自有我们要的答案。那你想怎么读?下面同

学们就采用你喜欢的方法读课文。老师也有一个要求,就是

不管你采用什么样的方法,都请你认真读,遇到不认识的字,

可以借助拼音或查字典读准字音,行吗?

2、指名朗读,同学评价。

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也要听仔细,等会可以当

小老师来评一评。

3、朗读评价后,交流感受。

谁愿意和大家交流交流,你读了课文之后,有什么收获、

疑问、感受或是想法?

4、老师总结。

同学们可真了不起,读了一遍课文就能有这么多的感

受。老师相信,在下面的学习中你肯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三、诵读课文,读中感悟。

1、提出学习要求:

A、这篇课文我读了很多遍,我觉得我们还可以把题目

改一下。但是我还没想好怎么改,同学们愿意帮帮我吗?我

想改成()的槐乡的孩子。(出示课件)你们能帮我

吗?

B、(这个问题现在提出来让学生回答,为时尚早,学

生因为读书不够充分,准备得不够充分,所以能回答的人应

该是少之又少,甚至没有。)这时,教师可以追问学生:看

来同学们都面露难色,那怎么办?

C、小结:同学们说的都是很好的办法,但老师建议同

学们可以(出示课件)先读一读书,然后再自己认真想一想,

在书上画出相应的语句,或者和同学们说一说,讨论一番,

你们看行吗?

2、学生自由读书,画出相应语句并和同学讨论。

3、交流。

提要求:交流之前,老师有个小小的要求:发言的同学

请你先把自己的题目补充完整,然后把依据读一读,最后谈

谈自己的看法。其他同学请仔细倾听,听听他的意见是否和

你的一样,如果有补充,可以举手示意。

A、(勤劳懂事)的槐乡孩子一一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学生读课文,交流感受。(使学生明白:槐乡的孩子

不向爸爸妈妈伸手要钱,而是用自己的劳动采摘槐米来换取

学费,可见他们非常勤劳懂事。)板书:勤劳懂事

指导朗读。

创设情境(出示课件)。同学们,看看这幅照片,

你想说什么?那你能不能通过朗读表现出槐乡的美?

(出示课件)

指名读,评价,再读。

B、(吃苦耐劳)的槐乡孩子一一第三自然段「3句。

(出示课件)

读句子,交流感受。(使学生感受到:天气这么热,

可孩子们却不怕热,上山采摘槐米。可见他们能够吃苦耐

劳。)板书:吃苦耐劳

指导朗读:(出示课件)“吃苦耐劳”,“吃”的

是什么苦?(天气热)课文是怎么描述的?谁能读出天气的

炎热?

指名读,评价,再读。

拓展:还能用不同的语言来表现天气非常热吗?

指导朗读:(出示课件)在这么热的天气里,槐乡的

孩子上山采摘槐米真是一一吃苦耐劳呀!谁能读出槐乡孩子

吃苦耐劳的精神呀?

指名读,评价,再读。

C、(快乐)的槐乡孩子一一第三自然段4飞句。(出

示课件)

读4〜6句,交流感受。(使学生感受到,孩子们在互相

合作的劳动中获得了无穷的乐趣。)板书:快乐。

你从哪里可以看出他们很快乐?

交流:(出示课件)

男孩子:爬到树上、一下又一下、削着。

女孩子:捡着,两条辫子像蜻蜓的翅膀,上下飞舞着;

塞着,头一点一点的,像觅食的小鸭子。(引导学生体会比

喻句的用法)

想一想,他们还会怎么采摘槐米呢?如果能用上比喻句

就更好了。

D、(快乐)的槐乡孩子一一第四自然段。

学生读课文,交流想法。(使学生感受到:劳有所获,

非常愉快。)

指导朗读。

四、拓展练习:

1、同学们,看到这么勤劳的槐乡孩子,看到他们热烈

的劳动场面,是不是也激起了你对自己劳动体验的回忆?那

谁能为大家说说你在家帮助妈妈打扫卫生或是和同学们一

起值日时的劳动体验?(出示课件)

2、学生发言,师生评议。

五、总结。

同学们,槐乡的孩子是勤劳懂事的,是吃苦耐劳的,是

在劳动中体验(板书:体验)着快乐的,他们能够体谅父母,

通过自己的劳动换取学费。老师也真诚地希望同学们都能做

一个懂事的孩子、勤劳的孩子、快乐的孩子。

勤劳懂事q

吃苦耐劳L槐乡的孩子

体验快乐一

一、积累词句。

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在摘抄本上。

单元

第一单元课题语文园地一课时4

名称

1、知识与技能:

进行口语交际;完成习作教学;学习多音字;积累古诗词;学习新生字;展

示作品

2、过程与方法:

教学

(1)在口语交际中锻炼流利语言,学会写作。

目标

(2)在发现、研究中学习多音字、新生字。

(3)在背诵中积累。

(4)在展示中扩大见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读、写、背中训练语言能力。

、进行口语交际。

重占1

2、完成习作。

难点

3、背诵古诗。

教学

教学课件

用具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个性修改

口语交际我们的课余生活

1.通过这一组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民族小学孩子

的课间活动,与苏联小朋友一起发现了蒲公英的秘密,目睹

了槐乡孩子爬上高高的槐树割槐花挣学费的情形;我们安排

了自己的课余活动,认真执行计划,这一阶段的课余生活充

实而又有乐趣,许多同学都想把这乐趣与大家分享。

2.前后四位同学组成四人小组,在组内展示各自的课

余生活记录本,交流自己前一阶段的课余生活:自己在课余

都做了什么事,有哪些收获和感受?

a.可以讲讲课间课后同学间开展的游戏、娱乐活动;

b.可以讲讲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小制作、小发明、调查

考察活动;

c.可以讲讲自己读了什么好书,完成了多少万字的读书

量,摘了多少卡片,增长的见识和受到的教益;

d.可以讲讲自己在兴趣爱好、个人特长项目上花了多少

功夫,有多少长进;

e.可以讲讲自己随同学伙伴或家人外出游览、休闲获得

的新发现、增长的新见识;

2.全班交流。

每组推选一位优秀代表进行全班交流。

3.共同评议。

a.就刚才几位同学们交流的来看,他们的课余生活安排

有何不同?我们评比谁的课余生活安排得好,是不是就看谁

的课余生活计划安排得满,谁的课余生活项目记录得多?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后达成共识:看谁的课余生活安排得

好,不是看谁的计划安排得满,谁的记录本上记录得多,而

是要看谁的计划安排得切实可行,课余生活计划中的各项安

排得到真正落实。

b.评选出活动新颖、有趣,开展得认真深入,收获丰富、

感受深刻、对大家启发大的同学,教师颁发“课余生活之

星”奖章。

c.谈谈了解了他人的课余生活之后自己的打算。

第二课时

习作•指导

1.在口语交际中,我们交流了各自的课余生活。好多

同学的课余生活很丰富,在前一阶段的课余生活中也有许多

值得回忆的事。这次习作我们就来写一写自己的课余生活。

3、在上一课大家回忆介绍的课余生活中,我们可以选

择哪些内容来写?

学生共同讨论,教师提示,以下活动可参考:

a.游戏娱乐活动,如:踢硬子、跳皮筋、跳绳、“老鹰

捉小鸡”、扔沙包……

b.课余辅导训练,如:网页制作、科技小发明、绘画写

生、足球比赛、球球训练……

c.个人爱好,如:小收集——收集邮票门券;小饲养——

饲养观赏鱼鸟;小种植——种植花木盆景、庭院瓜果;小演

奏家——天天练习钢琴、小提琴……

d.家务劳动家庭帮手,如:洗衣服、餐具,打扫卫生,

外出打猪草,放牛放羊赶鸭、采集草药、收割庄稼……

3.你准备怎么写?学过的课文会给你的写作带来什么

启发?

讨论明确在这篇文章里只须集中写一项课余活动或一

件课余发生的事,叙述时可以借鉴本学期刚学过的课文和以

前学过的课文作范例。

4.学生起草,教师巡视。

5.学生交流,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大家共同评议。

6.各自修改,可放声朗读,想想词语用和是否恰当,

句子是否通顺,意思是否交代清楚。

7.誉写作文。教师交代格式和字迹要求。

第三课时

作文•讲评

朗读展示优秀习作

1.教师在批改中挑选优秀习作,实物投影仪展示优秀

习作,小作者朗读自己的文章。

2.全班同学听后逐一评议,交流哪些方面值得学习。

教师可引导学生以下几方面评议:

a.是否扣住课余生活的某一活动、经历或某一方面写;

b.是否按一定的顺序把内容写清;

c.用词造句是否妥贴顺畅,能否反映出课余生活的情

趣;

小组交流互相评议。

前后四人小组互相朗读交流自己的习作,互评互议。

修改善写张贴展览

1.各人修改自己的习作。

2.将修改后的习作在学习园地里张贴展览。

第四课时

日积月累

我的发现

1.各自轻声朗读课本中的词语,注意每一行两个词语

中的加点字,想想自己有什么发现,读不准的字可同桌相互

请教。

2.指名朗读,要求横着逐行读。

师生共同正音,再指名几位后进生读读,然后齐读巩固。

3.比赛:谁的眼力准,发现独特正确。

交流各自的发现。每一行两个词语中带点字字形相同,

读音不同。思考深入的学生还会发现,这同一个字在读音不

同的情况下意思也不一样。如有这样的发现该大力加以鼓励

表扬,并且引导其说说不同的读音情况下的字义。

4.齐读巩固。

读读认认

1.各自轻声读本题中的各组字,读不准的借助注音拼

读。

2.比赛:谁读得正确、流利。

3.谈谈这一题中每一组字有什么共同之处。

这一题中除了后两组“穷——穴”外,其余的每组中两

个字读音都相同或相近。此外,这一题中每组右边的字都是

左边的字的一个偏旁。

4.齐读巩固。

5.单独指读横线条中的生字,提示书写注意点,如

“穴”字。

读读背背

1.古代的孩子玩些什么呢?今天我们就要读一首唐代

诗人胡令能写的《小儿垂钓》。

教师范读

2.短短四句话二十八个字把一位垂钓孩子的外貌、姿

势、环境、神情勾勒得生动传神,跃然纸上。请大家各自试

着读一读,不认识的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模仿老师的样子,

读准韵律。

3.朗读比赛。指名朗读,看谁读得正确,读得有韵味。

4.师生合作,表演古诗短剧。

教师准备荷叶、渔竿、竹篓等道具。学生演稚子垂钓,

教师演路人,诗句作台词,师生演练后可再请学生合作演练。

5.竞赛背诵。为先背出的学生发奖品。

展示台

1.课前观察展示台中的图片,阅读学习伙伴的话,小

组内交流各自展示什么内容,以什么形式展示;共同讨论,

互相协作,考虑本小组采取何种最好的展示形式,能否搞出

特色。协商统一后分头准备。

2.班长或学习委员了解各组的展示准备,协调展示情

况。

3.举行“多彩的课余生活”展示会。各组轮流介绍,

然后参观学习。

4.评选最佳展示组,视情况评选“惜时奖”、“毅力

奖”、“才艺奖”、“创造奖"、“能手奖”、“勤劳奖”

等个人奖,教师颁奖。

选择正确的读音,在字音下打“一一”(7分)

假(jibjid)装朝(zhdochdo)霞似(shisi)乎

白发(fdfa)照相(xidngxiang)摇晃(hudnghuang)

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教材分析:

列宁、高尔基、李四光、宋庆龄,这是四个闪光的名字,也是四位享誉中外的名人。

本组课文讲述的就是有关这些名人的故事。

本组教材以名人故事为专题,将导语、课文、语文园地、课后练习等内容系统、完

整地组织在一起。安排了《灰雀》《小摄影师》《奇怪的大石头》三篇精读课文,《我

不能失信》一篇略读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灰雀》《小摄影师》分别讲述了列宁、高

尔基和孩子之间发生的故事,《奇怪的大石头》《我不能失信》记叙了李四光和宋庆龄

小时候的故事。四篇课文所展示的不是他们作为革命家、文学家和地质学家的丰功伟绩,

而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的平凡小事,正是在这些平凡的小事中,体现出了他们崇高的、美

好的品质。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默读和朗读理解词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名人身上的优秀品质,并

使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

3.掌握本单元生字和个词语。培养学生学会边读书边思考,积累语言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名人身上的优秀品质,并使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

3.在阅读教学中,要使阅读教学和口语交际、习作等训练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

的整体。

教学时间:13—15课时。

单元

第二单元课题5、灰雀课时2

名称

1、认识“桦、胸”等5个生字。会写“郊、散”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

“郊外、散步、胸脯”等14个词语。

教学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目标3、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体会列宁爱鸟更

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

教学重点:小男孩每次回答时心中的想法。

重点

教学难点:体会人与动物之间的友好与真诚。

难点

教学

教学课件

用具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个性修改

一、看图导入,交流资料

1、出示列宁照片,说说他是谁?利用课前预习收集的

资料,谈谈你对列宁的了解。

2、学生交流后,教师小结简介列宁。今天要学习的这

个故事,就是一个发生在伟大领袖列宁身上的看似平凡而又

不平凡的故事。

3、板书课题,书空“雀”字笔顺,提示“雀”字是从

描摹鸟的体形而造出的象形字。

读通课文,初步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

好自然段序号。

2、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重点指导读准

“散(sdn)步”、“胸(xiOng)脯(pil)”、“白桦(hu

a)树”。注意“诚”“病”“蹦"读后鼻音。

3、赛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读书竞赛,互相提提

意见、帮助别人读得更好。

4、课文哪几自然段是具体写列宁寻找灰雀、灰雀回到

林中的事的?

2〜13是课文的具体写这件事的,那第1自然段告诉了

我们什么呢?

三、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1、指名读第1自然段,说说了解到了什么。

2、课文是怎么描写这三只灰雀的?找出来读一读。

说说哪几个词语用得好,借助多媒体动画,相机理解“婉

转”、“来回跳动”、“惹人喜爱”。

3、教师引读列宁喜爱灰雀的句子,体会列宁心中的感

受,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4、巧妙结尾、设置悬念:第二天,那只深红胸脯的灰

雀竟然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里去了?列宁和小男孩围绕着

这只灰雀发生了一段怎样的故事呢?下节课继续学习。

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学生自主观察本课生字有什么特点。

2、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字形的?

3、提醒:本课左右结构的字较多,注意左右比例。独

体字“步”、“者”书写时笔画要舒展。

4、学生描红、摹写。

5、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五、总结

这只可爱的灰雀会发生什么事呢?我们明天再学。

六、作业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新词各两行。

第二课时

一、贴图导入,激发兴趣

1、贴出三只灰雀在枝头欢歌、跳跃的图画。

听,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多么惹人喜爱。

列宁每天散步都来到这儿,和它们打打招呼,问候问候它们。

可有一天,列宁发现有一只灰雀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儿去

了呢?

二、精读课文,感悟真“爱”

1、自由轻声读一读课文3—10自然段,哪几段是列宁

说的话,哪几段是小男孩说的,找一找、读一读。

2、屏幕出示课文3.5.7.9自然段,请大家读列宁的

这几句话,仔细体会列宁这些话的意思。

A、学生交流。哪句话特别有体会,可以说一说,也可

以把体会到的用朗读来告诉大家。

B、列宁的着急、担心、惋惜、关心集中表达了列宁对

灰雀的一种情感。用一个词来概括,是什么?板书:爱。

3、聪明的孩子,有谁知道灰雀到底到哪里去了?你从

课文哪儿看出来的?出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