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轨道4号线与两江大道节点工程二期第1页共3页轨道4号线与两江大道节点工程二期(代建)电力土建施工图设计说明1工程概况1.1工程基本情况轨道4号线与两江大道节点工程(二期)位于两江新区龙兴工业园,为两江大道与机东北路相交节点,为主—主相交节点。现状为平面交叉,改造后为城市TOD节点,地面为平交层,人行转换大厅位于-1层,两江大道主线南北向下穿人行转换大厅,为双向六车道车行地通道,全长735m,位于-2层,与轨道4号线站厅平行布设;轨道4号线站台位于-3层,机东北路主线东西向下穿轨道4号线站台,为双向四车道连拱隧道,全长1030m,位于-4层,与轨道8号线平行布设。两江大道为南北走向城市主干路,设计速度60Km/h,为双向八车道,路幅宽度为66m,其中两江大道K9+200.000~K10+494.029为本次设计范围,全长约1.29km,两江大道主线南北向下穿人行转换大厅,为双向六车道车行地通道,全长735m;机东北为东西走向城市主干路,全长约1.48km,设计速度60Km/h,为双向六车道,路幅宽度为44m,机东北路主线东西向下穿轨道4号线站台,为双向四车道连拱隧道,全长1030m。1.2工程设计范围本次设计分轨道代建段和自建段,机东北隧道代建段桩号范围为K1+286~K1+398,两江大道代建段桩号范围为K9+485~K10+065。本次设计仅对代建段范围内受影响的电力管线进行改造。仅设计电力土建部分。1.3主要规范、标准(1)《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GB50217-2018(2)《城市电力电缆线路设计技术规定》DL/T5221-2016(3)《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4)《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2016(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6)《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20131.4管线设计原则1.4.1管线规模容量应根据规划及产权单位需求,结合现状考虑。1.4.2管线布置采用先人行道后车行道;检查检修频繁的管道优先布置于人行道上;重力管道优先布置。1.4.3结合城市道路设计,在不妨碍工程管线正常运行、检修和合理占有土地的情况下,使路线简捷。1.4.4尽量减少管线在道路交叉口处交叉。工程管线在竖向管位分配时,一般按下列原则规定处理:(1)有压管让无压管,可弯曲管让不可弯曲管。(2)支管线避让主管线。(3)小管径管线让大管径管线。2电力工程设计2.1现状概况两江大道:根据物探资料显示,两江大道右侧人行道下有现状规模B×H=1200×1800电缆沟。机东北:机东北道路左侧人行道下有现状24孔电力排管。2.2规划概况根据本项目综合管网方案成果,两江大道右侧人行道下有B×H=1200×1800电缆沟,机东北道路左侧人行道下有24孔电力排管。2.3改迁管线本次道路改造后对现状电力管线有部分影响,根据对物探资料的复核,需代建的有:道路里程规模改造原因改造方式两江大道K10+850-K10+9101.2m×1.8m电缆沟管理用房基坑开挖废除后原位还建2.4电缆沟(1)电缆沟规模为B×H=1200×1800,沟壁采用钢筋混凝土。(2)地基为回填土时应加3%石子,分层夯实至中密,沟底板采用钢筋混凝土配Φ8@200双向筋,沿沟长方向每隔4m设变形缝一道,接缝处填沥青麻丝。(3)电缆沟接地:沿电缆沟纵向全线敷设一根水平接地扁钢,要求接地电阻不大于10欧姆,每隔100m设置一根沟外接地极,并与接地扁钢相连。(4)电缆沟的排水:电缆沟考虑分段排水,沿电缆沟纵向间隔不大于30m设一个300×300×300mm集水坑,每个分支井处亦设一个300×300×700mm集水坑,集水坑内设置一根Φ75UPVC排水管与就近的雨水井相连,电缆沟底部以不小于0.5%的坡度坡向就近的集水坑。井的底部设置积水坑和排水管,管口用不锈钢丝网封堵。若排水管需穿越车行道接入雨水井,则需要在排水管外加套d200mm的II级钢筋混凝土管。(5)当电缆沟在平面位置上与其他井位置冲突时,其他井可向路缘石侧偏移,以避免与电缆沟平面布置冲突。2.5电缆沟盖板(1)盖板采用固定暗式安装,上覆彩色地砖,每15m左右设置活动盖板三块,电缆沟上方应设有电力警示标志。(2)盖板每块宽500mm,在容易积水积灰处,应用水泥砂浆或沥青将盖板缝隙抹实。(3)盖板顶面(含地砖厚度)标高应与人行道地面标高相平并与人行道具有相同的地面坡度。(4)盖板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盖板,详大样图。设计荷载按人群荷载5KN/㎡。(5)电缆支架采用预埋式角钢材料成品,均布工作载荷为90kg,水平间距为0.8m,安装平直牢固。(6)不详处可参考建筑配件标准图集02J331《地沟及盖板》。3电力管线施工(1)本工程电力排管放线均按检查井坐标表严格放线,检查井坐标点为主线管道轴线投影与检查井横轴线交点。(2)管线沟槽开挖边坡应有一定的坡度以保证施工安全。沟槽开挖边坡最陡值根据不同土质按1:0~1.5控制,如果现场条件不允许,必须采取加支撑等措施。(3)管线地基承载力不小于0.2Mpa。沟槽在填方地段或沟槽超挖的,管道基础以下必须分层夯实回填,密实度不小于90%。(4)对于地质条件较差地段,如淤泥、杂填土等,必须进行换填。换填材料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用原土、砂石、浆砌片石、素混凝土等,具体采用材料及换填深由不同的地质情况确定。(5)管线沟槽回填必须在混凝土及砂浆达到80%以上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回填要求分层压实、对称均匀回填,密实度不小于90%。(6)回填材料采用沟槽开挖的土石方就近回填,但回填料的粒径不得大于0.1m;在道路范围内,压实度应达到道路路基密实度要求。(7)管区(沟槽底至管顶以上1.0m范围内)禁止采用推土机等大型机械进行回填。管顶严禁使用重锤夯实。(8)电力排管覆土层中应设置警示带(成品),警示带宜为黄底红字,并需预留有服务电话等信息,如宽度大于2m应增加警示带数量。4质量要求1)电缆排管必须经电力试验单位测试(包括压路试验和通流试验等)合格后方可使用。2)图中未尽事宜,应参照国家有关施工验收规范执行。3)为保证电力管沟能够满足供电部门的使用要求,本图在实施前需先征求供电部门书面审批意见;在施工过程中请供电部门共同参与中间验收等重要环节。5环保节能文明施工(1)环保节能1)植物防治措施:根据水土保持要求,结合城市规划,在人行道两旁种植有观赏性和绿化作用的乔木、草坪,沿道栽植常绿树木,对环境进行美化。2)水土保持方案:挖方、填方应及时防护,土石方调运应防止沿线抛散,弃土场应及时做好防护、排水和植被绿化,禁止乱堆乱放,以避免影响环境卫生及环境形象。3)扬尘污染防治:加强运输道路的洒水防护,对易扬尘土的材料加蓬运输、堆放,以减少扬尘对空气环境的污染。4)噪声污染防治:在需用大型机械施工等场地,除必须连续作业的工程项目,一般不安排深夜加班施工,以免过分扰民。路基石方工程爆破应固定放炮时间,并先行安民告示。5)施工垃圾、废水处理:在项目施工承包合同中应有不得造成环境污染的内容,施工队伍的固体垃圾应作统一处理,生活废水必须处理后才能排放。6)其它安全措施:施工中需大力进行保护生态环境宣传,增强居民的保护意识、防火意识;认真清查道路沿线的不良地质地段,采取工程措施,治理并防止滑坡、塌方等地质灾害;密切注意道路沿线的水文状况,认真落实好防水、防洪措施。7)节约能源、保护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基本措施如下:a.项目必须配套建设节约用水设施,节约用水设施必须与主题工程同设计、同施工、同投入使用。b.采用节约用水的先进技术、工艺、设备,选用节约用水设施降低水的讯号,以高水的重复利用率。c.施工过程中按规定办理临时用水手续。严格按照管理部门下达的用水计划进行施工用水管理:如抓好施工用水器具管理,加快更换国家明令淘汰的用水器具,在日常管理中加大节水型用水器具的推广使用力度,提高节水型器具普及率等。(2)文明施工1)一般要求施工单位除应遵守相关施工规程外,还应遵守有关指导安全、健康与环境卫生方面的法规和规范,并应提供相应的安全装置、设备与保护器材及采取其他有效措施,以保护现场施工和监理人员的生命、健康及安全。2)安全员在本工程施工期间,施工单位应在现场常设一名专职安全员,该专职安全员应经过培训具有担任安全工作的资格,且熟悉所施工的工作类型。其工作任务,包括制定健康保护与事故预防措施,并检查所有安全规则与条例的实施情况。驻地管理人员一律佩证上岗,安全员的佩证为红色以示醒目。3)安全标志施工单位应在本工程现场周围配备、架立并维修必要的标志牌,以为其雇员和公众提供安全警示和通行方便。标志牌应包括:a.警告与危险标志;b.安全与控制标志;c.指路标志与标准的道路标志。所有标志的尺寸、颜色、文字与架设地点,均应经监理工程师认可。4)事故上报无论何时,一旦发生危害工程安全、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的事故时,施工单位除采取必要的抢救措施以外必须立即暂停此项目和与之有关的项目的施工。质量事故发生后,施工单位必须以最快的方式,将事故的简要情况报监理工程师。在监理工程师初步确定安全、质量事故的类别性质后,按下述要求进行报告:a.质量问题:施工单位应在2天内书面上报监理工程师和业主。b.一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