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榆林市横山区东方红煤矿榆林市横山区东方红煤矿前言 1一、任务的由来 1二、编制目的、任务 1三、编制依据 2四、方案适用年限 6五、编制工作概况 7第一章矿山基本情况 11一、矿山简介 11二、矿区范围及拐点坐标 11三、矿山开发利用方案概述 14四、矿山开采历史及现状 25第二章矿山基础信息 37一、矿区自然地理 37二、矿区地质环境背景 42三、矿区社会经济概况 52四、矿区土地利用现状 53五、矿山及周边其他人类重大工程活动 56六、矿山及周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案例分析 61第三章矿山地质环境影响和土地损毁评估 66一、矿山地质环境与土地资源调查概述 66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 67三、矿山土地损毁预测与评估 91四、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分区与土地复垦范围 102 一、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可行性分析 116二、矿区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 118 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预防 137二、矿山地质灾害治理 140三、矿区土地复垦 148四、含水层破坏修复 172五、水土环境污染修复 173六、矿山地质环境监测 174七、矿区土地复垦监测和管护 180 一、总体工作部署 186二、阶段实施计划 187三、近期年度工作安排 192 一、经费估算依据 213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工程量估算 213三、土地复垦工程经费估算 219四、总费用汇总与年度安排 228 一、组织保障 241二、技术保障 243三、资金保障 243四、监管保障 245五、效益分析 246六、公众参与 247 一、结论 251二、建议 254附录一、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现状图(比例尺1:10000);二、矿山土地利用现状图(比例尺1:10000);三、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预测图(比例尺1:10000);四、矿山土地损毁预测图(比例尺1:10000);五、矿山土地复垦规划图(比例尺1:10000);六、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部署图(比例尺1:10000)。一、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调查表;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投资估算表;三、矿区土地复垦工程投资估算表。一、委托书二、整合矿井立项的批复三、采矿许可证四、开发利用方案批复五、初步设计批复六、矿井工业场地用地办理的说明七、煤矸石综合利用协议八、公众参与调查表九、专家意见现场考察表十、市/县国土资源局现场意见考察表十一、编制单位内审意见十二、历史最高洪水位线十三、用土协议十四、搬迁协议十五、东方红煤矿名称变更说明及营业执照十六、留续使用协议十七、不压占挖损基本农田承诺榆林市横山区东方红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1前言一、任务的由来榆林市横山区东方红煤矿,(以下简称“东方红煤矿”)位于横山区城东直距约19km处,行政区划隶属榆林市横山区韩岔镇管辖,为私营合伙企业。矿井于2016年11月取得了由陕西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采矿许可证,生产规模为45万吨/年。2017年10月矿井编制完成了《横山县韩岔乡东方红煤矿(整合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变更)》,2018年2月陕矿产指利用发【2018】21号文对该方案进行了批复,其设计生产能力扩大为60万吨/年。2016年8月依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国发[2005]28号)、《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国土资源部第44号令,2019年第三次修正)及《陕西省地质环境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规定,东方红煤矿委托我公司编制完成了《横山县韩岔乡东方红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2016年11月该方案通过了专家组评审,后依据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国土资规[2016]21号)、陕西省国土资源厅(陕国土资环发[2017]11号)关于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的有关精神,“在办理采矿权变更时,涉及扩大开采规模、扩大矿区范围、变更开采方式的,应当重新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东方红煤矿未编制过土地复垦方案,且采矿许可证批准能力为45万吨/年,设计能力为60万吨/年,为提升生产能力,需重新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特此东方红煤矿委托我公司重新编制《榆林市横山区东方红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二、编制目的、任务1、为促进矿区生态文明建设,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推进损毁土地综合治理,加强地质灾害防治,避免资源浪费、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有效解决煤炭开发过程中的矿山地质环境破坏及土地损毁,保护和改善区域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积极贯彻《土地复垦条例》及《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2、指导企业开展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工作,落实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责任。榆林市横山区东方红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23、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谁投资谁受益”及“谁损毁、谁复垦”的原则,保证东方红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义务的落实,切实做到煤炭开采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实现矿区的可持续发展。4、通过预测煤矿开采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在“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范围内合理规划设计,制定针对性的治理措施,最大限度减缓对矿山地质环境的影响、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严格保护耕地,建立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5、落实生态文明思想,依据绿色技术规范,达到绿色矿山建设标准,争取尽快建成绿色矿山。6、为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监督管理矿山企业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工作落实情况提供依据。三、编制依据(一)委托书《榆林市横山区东方红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委托书》,2019年7(二)法律、法规第施);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9号,2010年126、《陕西省工程建设活动引发地质灾害防治办法》(陕西省人民政府第205号令,7、《陕西省实施〈土地复垦条例〉办法》(陕西省人民政府第173号令,2013年榆林市横山区东方红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3施);9、《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实施条例》,2014年7月29日第二次修订;;3、政策文件1、关于印发《陕西省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调查技术要求》(试行)的通知(陕自然资修复发【2020】24号)2、关于探索利用市场化方式推进矿山生态修复的意见(自然资规【2019】6号)3、关于加快推进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落实和基金提取使用的通知(陕自然资发【2020】57号)4、关于印发《陕西省矿山地质环境监测规划》的通知(陕自然资修复发【2020】23号)5、关于印发《陕西省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技术要求与验收办法》的通知(陕自然资规【2019】5号)6、《关于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报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土资规[2016]21号);7、《国土资源部关于贯彻实施<土地复垦条例>的通知》(国土资发[2011]50号);8、《关于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的指导意见》(国土资发[2016]63号);9、《关于加快建设绿色矿山的实施意见》(国土资规[2017]号4号);榆林市横山区东方红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410、《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8]176号);11、《关于取消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建立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基金的12、《陕西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报有关工作的通知》(陕国土资环发[2017]11号);13、《关于加快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工作的通知》(陕国土资环发[2017]39号);14、《陕西省国土资源厅陕西省财政厅陕西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陕西省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与土地复垦基金实施办法》的通知,陕国土资发[2018]92号;15、《陕西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印发<陕西省绿色矿山建设管理办法(试行)>的通16、《关于全面做好2019年度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工作的通知》(陕自然资发17、陕西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印发《陕西省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实施方4、规范与标准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指南》(国土资源部,2016年12月);2、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的通知(财;3、中国地质调查局印发《地质调查项目预算标准(2010年)》;4、《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DZ/T0223-2011);5、《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第1部分:通则》(TD/T1031.1-2011);6、《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第3部分:井工煤矿》TD/T1031.1-2011);7、《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17);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榆林市横山区东方红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59、《土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TD/T1036-2013);10、《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Y166-2004);11、《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技术规程》(DZ/T0287-2015);12、《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DZT0286-2015);13、《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14、《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15、《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标准》(HJ/T91-2002);16、《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17、《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18、《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TD/T0219-2006);19、《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DZ/T0221-2006);20、《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2014);21、《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2016);2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17);23、《生产项目土地复垦验收规程》(TD/T1044-2014);24、《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GB12719-1991);25、《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范》(安监总煤装26、《陕西省水利水电工程概(估)算编制办法及费用标准》及配套定额(陕西4省计委陕计项目[2017]1606号)27、《煤炭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规范》(DZ/T0315-2018)28、《保水采煤技术规范》(DB61/T1295-2019)(五)其它资料1、《陕西省横山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报告》,陕西省地质调查中心,2014年112、《陕西省横山县韩岔乡东方红煤矿(整合区)勘探报告》,陕西省地矿局西安地质榆林市横山区东方红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6矿产勘查开发院,2009年2月;3、《横山县韩岔乡东方红煤矿(整合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变更)》,横山县韩岔乡东方红煤矿,2017年10月;3、《横山县2017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横山县国土资源局,2017年;4、《陕西省横山县韩岔乡东方红煤矿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榆林市荣岩地质勘探有限公司,2017年3月;5、《横山县韩岔乡东方红煤矿煤炭资源整合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核工业二〇三研究所,2011.2;6、《横山县韩岔乡东方红煤矿煤炭资源整合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榆林市绿巨人水利设计有限责任公司,2010年5月;7、《横山县韩岔乡东方红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横山县韩岔乡东方红煤8、《榆林市横山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完善》横山区人民政府2019年发布。9、《第二次全国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图》10、《1:10000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11、煤矿建设及以往生产资料。四、方案适用年限根据《横山县韩岔乡东方红煤矿(整合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变更)》,矿井范围内保有资源储量总量为1232万吨,设计可采储量687.6万吨。目前剩余可采储量608.1万吨,矿井生产能力为60万吨/年,考虑1.3的储量备用系数,服务年限7.8年。考虑到煤矿沉稳期1年及植物管护期6年,综合确定本方案编制服务年限为15年,包括近期5年(2021年~2025年),中远期10年(2026年~2035年)本方案适用年限5年,即2021年~2025年。本方案的基准期自自然资源管理部门公告之日起算。5年后需对本方案进行修编或者重新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与土地复垦方案。榆林市横山区东方红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7五、编制工作概况(一)工作程序本次方案编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发布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指南》、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DZ/T0223—2011)和《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TD/T1031.1-2011)进行。工作程序是:我单位接受业主委托后,在充分收集和利用已有资料的基础上,首先现场调查东方红煤矿评估区的地质环境条件、社会环境条件,调查区内土壤、生物多样性、土地利用、土地损毁等情况,以及现状地质灾害的类型、分布规模、稳定程度、活动特点等因素;其次结合以上因素综合分析,确定矿山地质环境评估范围和复垦区;然后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评估、对土地复垦进行适宜性评价;最后进行综合分析,并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分区,根据矿山建设工程及开采活动对地质环境和土地资源的影响、破坏程度,分阶段部署必要的防治工程和监测措施,估算工程费用,为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恢复治理、政府监督管理提供依据。方案编制的工作程序框图见图0—1。图0—1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工作程序框图榆林市横山区东方红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8(二)工作方法在资料收集及现场踏勘的基础上,进行矿山地质环境与土地资源利用现状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及开采设计方案,进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现状评估、预测评估、场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及土地损毁情况预测;然后进行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确定评估范围及复垦目标、划分评估级别及复垦责任范围;在此基础上,进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分区,制定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工作措施和工作部署,提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工程,制定监测方案并进行工程设计、工程量测算,经费估算和效益分析。本次工作主要采用收集已有资料、现场踏勘相结合、室内分析计算综合进行的工作方法。1、开展工作前,项目组技术人员收集并详细阅读《陕西省横山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报告》等文件,了解矿区地质环境及土地利用情况;收集地形地质图、水文地质图、土地利用现状图等图件作为本次编制工作的底图及野外工作用图;分析已有资料情况,确定需要补充的资料内容;初步确定现场调查方法、调查线路和主要调查内容。2、在野外地质环境调查过程中,积极访问当地政府工作人员以及村民,调查主要地质环境问题的发育及分布状况、煤矿开采已损毁土地情况及拟开采区土地利用情况,调整室内初步设计的野外调查线路,进一步优化野外调查工作方法。为保证调查全面了解矿区地质环境与土地利用现状、掌握地质环境、土地利用与权属问题,确保调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野外调查采取线路穿越法和地质环境追索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采用1:10000井上下对照图做底图,参考地形地质图、水文地质图、土地利用现状图等图件,开展矿山地质环境和土地资源等调查,实地调查复垦区土壤、水文、水资源、生物多样性、土地利用、土地损毁、矿山地质环境破坏等情况;对地质环境问题点和主要地质现象点进行观测描述,调查其发生时间,基本特征,影响程度,并对主要地质环境问题点和地质现象点进行详细描述及数码照相和GPS定位;针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区,挖掘土壤剖面,采集土壤样品并进行分析,并采集相应的影像、图片资料,做好文字记录。的标准、措施,明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的目标,确定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经费的来源,研究评估区现状条件下及预测矿山建设中土地损毁与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类型、分布、成因及变化规律,针对各类土地损毁与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初步拟定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广泛征询各方意见,从各方面进行可行性论证;依据方案协调论证结果确定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榆林市横山区东方红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9土地复垦标准,进一步优化工程设计,完善了工程量测算及经费估算,细化了土地复垦与地质环境保护治理工程的实施计划安排以及费用、技术和组织管理保障措施。以图件形式直观反映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以及土地损毁的分布、危害程度和恢复治理工程部署,最后编制《榆林市横山区东方红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三)完成工作量我公司在接受任务后,即组织人员开展工作,2019年7月15日~7月18日搜集资料、编写工作计划、工作大纲,并在2019年7月30日~7月31日进行野外调查,初步查明区内地质环境现状与土地资源现状;2019年9月~10月,完成室内资料整理分析、图件和报告的初步编写,2019年10月15日~10月16日再次对矿山地质环境和土地损毁特征进行了补充调查。根据专家组意见编制组成员于2020年10月24日~10月30日对资料进行补充核实及矿山地质环境和土地损毁情况进行实地调查。主要完成工作量0—1完成工作量一览表序号工作内容分项名称单位工作量备注1收集资料1:10000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幅4J49G051024,J49G051025,J49G052024,J49G052025已有可利用资料份含地质、地形图等资料2野外调查矿井面积km2k8.5866评估面积km2k9.9045矿井范围外扩100m及炸药库场地调查面积km2k11.3723评估面积外扩100m调查线路kmk20地质环境调查点点包含水土污染调查6处地质灾害调查点点包括主井工业场地3处崩塌土壤剖面条2公众调查表份20拍摄照片张利用照片32张无人机野外录像分钟5工业广场航拍1分钟(四)方案可靠性承诺榆林市横山区东方红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本方案所需的文件资料及数据全部来源于东方红煤矿,矿山企业对所提供资料及数据负责,承诺对所提供资料及相关数据的真实性、科学性及结论的可靠性负责。野外调查数据及资料来自于项目组实地外业调查。我单位承诺对本方案中野外实地调查的相关数据的真实性、科学性及结论的可靠性负责。榆林市横山区东方红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第一章矿山基本情况一、矿山简介(一)矿山名称、建设规模、项目地点、矿区面积矿山名称:榆林市横山区东方红煤矿;矿山企业名称:榆林市横山区东方红煤矿;项目地点:榆林市横山区韩岔乡;开采标高:+1015m~+1060m;矿区面积:8.5866km2;开采方式:地下开采、用斜井开拓、综合机械化采煤法、顶板采用垮落法管理。生产规模:设计生产规模60万吨/年;剩余服务年限:7.8年。(二)地理位置与交通东方红煤矿位于横山区城东直距约19km处,行政区划隶属横山区韩岔乡管辖。区内交通以公路为主,横(山)-子(洲)三级油面公路从本矿西部通过,向北约20km与鱼(河堡)—定(边)的S204省道相接,经殿市镇向西约30km到横山区与榆(林)—靖(边)高速公路相接。G210国道及西(安)—包(头)铁路从评估区以东通过,交通运输条件较为便利,矿井交通位置示意图详见图1—1。二、矿区范围及拐点坐标(一)矿区范围东方红煤矿为整合矿井,由原东方红煤矿单井扩大整合而成。依据陕西省国土资源C),有效期从2018年5月4日至2021年5月4日,6个拐点圈定,面积约8.5866km2,生产规模为45万吨/年,开采划定范围内的3号煤层,开采标高为+1060m~+1015m。矿井拐点坐标详见表1—1。矿井于2017年10月编制完成了《横山县韩岔乡东方红煤矿(整合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变更)》,2018年2月陕矿产指利用发【2018】21号文对该方案进行了批榆林市横山区东方红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复,其设计生产能力为60万吨/年。东东方红煤矿示意图井拐点坐标表拐点编号1980西安坐标系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XYXY123456(二)周边矿权设置东方红煤矿地处国家规划的“陕北侏罗纪煤田榆横矿区”(南区)的东南部,其北与横山县众源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煤矿(Z5整合区)相邻,西北与横山县兴维煤炭有限责任公司煤矿(Z11整合区)相邻,西与横山县韩岔乡庙渠煤矿(Z7整合区)相邻,东、榆林市横山区东方红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31南以煤矿整合区为预留区边界。周边矿权情况详见图1—2。1图1—2矿区位置关系图榆林市横山区东方红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三、矿山开发利用方案概述2017年10月矿井编制了《横山县韩岔乡东方红煤矿(整合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变更)》,2018年1月10日陕西省矿产资源调查评审指导中心组织评审,并于2018年2月5日以陕矿产指利用发【2018】21号文进行了批复。(一)矿山建设基本情况性质:整合;生产规模:60万吨/年开采对象:3号煤层开采方式:斜井开拓方式,长壁综合机械化采煤法,垮落法管理顶板;设计可采储量:687.6万吨;目前剩余可采储量:608.1万吨;矿山剩余服务年限:7.8年。(二)地面建设工程布局矿井地面设置有主井工业场地、风井工业场地、炸药库三个场地。矿井总平面布置主井工业场地为利用原有东方红煤矿工业场地,该工业场地主要分为生产区、辅助设施区和行政福利设施区,占地面积为6.00hm2(实际建设占地面积4.11hm2);根据黄河水利委员会殿市镇水文站出具的东方红煤矿在黑木头川流段历史最高洪水位线为+1047.59m,主井井口标高+1053.91m,副井井口标高+1054.21m,主井工业场地平面布置详见图1—4。(1)生产区位于工业场地的中部,主要为地面原煤筛分破碎生产设施区,位于主导风向的下风向。该区主要布置有驱动机房、主井空气加热室、地面运煤栈桥、筛分车间、储煤场、空压机房及生活污水处理站等设施。(2)辅助设施区围绕副斜井井口布置井口房、浴室灯房任务交待室联合建筑、无轨胶轮车库、矿井榆林市横山区东方红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机修车间、材料库及消防材料库等建筑,部分场地硬化。(3)行政福利设施区位于工业场地的南部。布置有办公楼、多功能餐厅、单身宿舍及等建筑物。榆林市横山区东方红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图1—3矿井总平面布置图榆林市横山区东方红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图1—4主井工业场地平面布置图榆林市横山区东方红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2、风井工业场地风井工业位于主井工业场地东南方向,距离约800m,布置有通风机房、风机配电室等。炸药库场地炸药库位于主井工业场地西北方向,距离约500m,布置有炸药库房等,占地面积(三)保护煤柱留设1、井筒及工业广场煤柱按照《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规定,广场保护m45°、松散层厚度5m,岩层移动角取72°、岩层厚度25m,矿井工业场地留设有30m保安煤柱。东方红煤矿(整合区)内的白草圆、何家焉(南、北)、李渠、东山沟、白新庄、慕忠山、东庄-西庄-当铺院-拐渠(包括移民村)留设保护煤柱,保护等级为Ⅲ级,围护带宽度为10m,对于影响工作面推进的个别住户按照搬迁考虑。村庄保护煤柱留设计算结果见表1—3。表1—3地面村庄保护煤柱留设表村庄煤层埋深(m)维护带宽度(m)表土层厚度(m)基岩段厚度(m)煤柱宽度(m)留设保护煤柱宽度(m)压覆资源量(Mt)村407990何家墕90900.395359566760.263东山沟35926575幕忠山506069东庄60303040500.440西庄70304043600.023李渠村李渠村3222300.0423、主要大巷煤柱主要大巷均位于3号煤层中,在大巷两侧留设30m煤柱。4、井田边界煤柱榆林市横山区东方红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井田边界煤柱留设20m。图1—5煤柱留设分布图采空区边界煤柱留设20m。6、沟谷、淤地坝水体煤柱黑木头川按照最高洪水位线计算,按照50m~55m留设防水煤柱。(四)矿山资源储量、建设规模及服务年限根据横山区国土资源局2017年8月出具的《关于横山县韩岔乡东方红煤矿剩余资源储量证明》及矿井开发利用方案,截止2016年12月底,东方红煤矿(整合区)内3号煤层剩余保有资源储量为1217.7万吨,工业资源/储量为1183.3万吨,矿井设计资源/储量为947.6万吨,矿井设计可采储量为687.6万吨。生产规模60万吨/年。考虑1.3的储量备用系数,矿井设计服务年限为8.8年。依据东方红煤矿近几年矿产资源储量年报中资源采动量,截止2020年12月底,矿榆林市横山区东方红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20井剩余可采储量为608.1万吨,考虑1.3的储量备用系数,矿井剩余服务年限为7.8年。(五)井下工程矿井采用斜井开拓方式,利用现有的井筒、主井工业场地和风井工业场地。主斜井、副斜井和回风斜井落平后,布置有井底车场及硐室,布置有辅助运输大巷、带式输送机大巷和总回风大巷,分别与南、北翼带式输送机大巷,南、北翼辅助运输大巷和南、北翼回风大巷相连。形成矿井的开拓系统。榆林市横山区东方红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21图1—6矿井开拓方式平面图22图1—7矿井开拓方式剖面图榆林市横山区东方红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23矿井布置有3个井筒,分别为主斜井、副斜井和回风斜井。斜长230m。主要承担全矿井主提升、进风并兼做安全出口任务。斜长270m,采用砼支护。井筒内行驶无轨胶轮车,主要承担全矿井的辅助提升、进风并兼做安全出口任务。回风斜井:净宽为4000mm的半圆拱断面,净断面积12.2m3,倾角12°,方位角270°,斜长181m,井筒内铺设有黄泥灌浆管路,主要承担全矿井的回风并兼安全出口。矿井划分为一个水平,水平标高为+1026m。矿井在井下设置有南、北翼带式输送机大巷,南、北翼辅助运输大巷和南、北翼回风大巷,均沿3号煤层顶板布置。5、盘区划分及开采顺序根据开拓现状,本方案将井下开采区域划分为一个盘区,为31盘区。6、方案适用期(5年)开采范围表1—4工作面接续计划表盘区编号开采煤层工作面编号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第五年31盘区3号煤层3109工作面3110工作面3111工作面3118工作面3113工作面3114工作面3115工作面3116工作面3117工作面3201工作面3202工作面年产量60万吨60万吨60万吨60万吨60万吨榆林市横山区东方红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24图1—8采掘工程部署图7、采煤方法及工作面参数矿井采用倾斜长壁采煤法,综采工艺一次采全高,工作面长度为200m,采高为mm部垮落法管理顶板。(六)固体废弃物处理本矿井的固体废物主要是矸石及少量生活垃圾等。其中井下矸石原则上不出井,用于充填井下废弃巷道,地面矸石进行综合利用,矿井已经和横山东升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砖厂签署协议,对煤矸石进行综合利用。其他垃圾运至横山区市政垃圾场统一处置。井下矸石用于充填井下废弃巷道,地面矸全部运至横山东升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砖厂进行利用,矸石利用率达到100%。榆林市横山区东方红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252、生活垃圾处理矿井生活垃圾年产量为30.55t/a,在主井工业场地设置垃圾筒进行收集,定期用汽车运出,运至横山区市政垃圾场统一处置。矿井水处理站煤泥产生量93t/a,井下水处理站产生污泥主要成分为煤泥,掺入末煤出售。矿井生活污水处理站污泥产生量2.7t/a,运至横山区市政垃圾场统一处置。(七)矿井污废水处理矿井产生的污废水为井下涌水和生产生活污水。矿井正常涌水量为48m3/d,主井工业场地生产、生活污水产生总量约122.21m3/d。具体处理工艺如下:1、生产、生活污废水主井工业场地的生活污水经生活污水排水管道收集后,重力流至生活污水处理站进行二级生化处理。主井工业场地生活污水采用综合污水处理设备进行二级生化处理,使其出水BOD5达到20mg/L的污水综合排放一级标准,同时也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2002)中城市绿化的水质标准后用于厂区及周边山区的绿化。根据井下排水量,矿井在主井工业场地建井下水处理站,处理能力为5m3/h。处理设施主要包括调节池、絮凝池、沉淀池等。类似矿井采用相同方法处理结果表明,混凝沉淀的方法针对井下水中主要污染物SS的去除效率至少在93%左右,对COD的去除率也在80%以上。井下水中的SS可以满足小于30mg/L的井下洒水、注水的回用要求。四、矿山开采历史及现状(一)矿山开采历史原国营东方红煤矿(小窑)由横山县地方政府1994年开始建矿,1996年生产。原采矿许可证号6100000630190,登记面积1.5007km2,生产规模6万吨/年,采矿证登记标高为+1080~+1060m。榆林市横山区东方红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262007年东方红煤矿申请将原井田以东、南未设置采矿权资源划属为横山县东方红整合区开采范围,该整合方案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以陕政函[2007]167号文进行批资源厅以“陕国土资矿采划〔2008〕337号文《关于划定横山县韩岔乡东方红煤矿矿区范围的批复》”对东方红煤矿进行了矿区范围划定,划定横山县东方红煤矿整合区范围由6个拐点圈定,面积约8.5828km2,规划生产能力陕西省横山县韩岔乡东方红煤矿(Z8整合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设计生产能力45万吨/年。2010年5月24日,东方红煤矿采矿许可证进行了变更,变更后采矿许可矿井于2017年10月编制完成了《横山县韩岔乡东方红煤矿(整合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变更)》,2018年2月陕矿产指利用发【2018】21号文对该方案进行了批复,其设计生产能力为60万吨/年。榆林市横山区东方红煤矿由原东方红煤矿单井扩大整合而成。矿井整合前矿区范围内老窑为原东方红煤矿和原国营东方红煤矿。整合前地面工业场地有原东方红煤矿主井工业场地,风井工业场地,原国营东方红煤矿工业场地。矿井整合后利用原东方红煤矿主井工业场地和风井工业场地。原国营东方红煤矿(小窑)由横山县地方政府1994年开始建矿,1996年投产。原国营煤矿东方红煤矿现已关闭,井筒已封闭。白岔村对原国营东方红煤矿矿井工业场地已经进行了改造,白岔村已经在原国营东方红煤矿矿井工业场地及周边进行了新农村建设,修建了白岔新农村。现有村庄情况详见照片1—1、1—2。榆林市横山区东方红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27依据陕西省国土资源厅2018年5月4日颁发的横山县韩岔乡东方红煤矿采矿许可东方红煤矿井田平面范围由6个拐点圈定,面积约8.5866km2,生产规模为45万吨,获批开采3号煤层,开采标高为+1060m~+1015m。陕西省横山县韩岔乡东方红煤矿煤炭资源整合实施方案开采设计》,设计生产能力60万吨/年。陕西省煤炭工业局2010年4月21日以“陕煤局发[2010]84号”给予了批复,同意矿井设计生产能力提高至60万吨/年。矿井于2015年初开工建设,2016年7月12日联合试运转,2018年6月7投产。矿井采空区主要由东方红煤矿历年开采所形成的,采空区主要位于矿井北部及中部,其采空区总面积为2.4418km2,主要分为4个时期开采,老窑开采区,2008年9月底以前形成的采空区,2008年9月底至2016年底形成的采空区,2017年至今形成采空矿井历年开采形成采空区分布详见表1—5。矿井历年开采形成采空区分布详见图1—9。表1—5矿井历年开采形成采空区分布表采空区编号开采煤层开采间面积(km2)开采方式顶板管理形式备注老窑开采区TX13号2000年以前0.0414房柱式垮落法2008年9月底以前形成采空区TX23号2008年9月以前0.0159房柱式垮落法TX33号0.0519房柱式垮落法TX43号0.0249房柱式垮落法TX53号0.3522房柱式垮落法28榆林市横山区东方红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小计0.4863年底形成采空区TX63号年底0.4958倾斜长壁式开采垮落法TX73号0.6646倾斜长壁式开采垮落法TX83号0.3914倾斜长壁式开采垮落法2017年至今形成采空区TX93号2017年至今0.4037倾斜长壁式开采垮落法小计1.9555合计2.4418在现有采空区中,其中,主井工业场地有0.93hm2位于TX5采空区上部,废弃矸石场有1.25hm2位于TX7采空区上部。榆林市横山区东方红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29图1—9矿井历年开采形成采空区分布图榆林市横山区东方红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302、矿井地面建设情况(1)矿井主井工业场地本矿井利用原有东方红煤矿原有工业场地,该工业场地主要分为生产区、辅助设施区场地内设施均已建设完成。地面建设情况与开发利用方案相比较,占地面积由6.00hm2变为4.11hm2,增设了洗选厂,并对露天储煤棚进行了封闭处理,增设了储煤棚,部分建筑位置也进行了调整。主井工业场地详见照片1—3、图1—10。照片1—3主井工业场地(2)风井工业场地风井工业场地位于主井工业场地东南部800m处,风井工业场地布置有通风机房、地面建设情况与开发利用方案相比较,占地面积由1.6hm2变为0.25hm2。风井工业场地图片详见照片1—4。(3)炸药库场地炸药库场地布置在主井工业广场西北侧。占地面积为0.09hm2,与开发利用方案一致。炸药库场地图片详见照片1—5。照片1—4风井工业场地照片1—5炸药库场地榆林市横山区东方红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31主井工业场地平面图榆林市横山区东方红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32(4)进场道路进场道路分为主井工业场地进场道路和炸药库场地进场道路。风井工业场地紧靠乡村公路,与乡村公路直接相连,无需进场公路。炸药库场地进场道路:为自建道路长50m,路基宽4m,路面结构:30cm厚干压碎石或煤矸石的垫层。(5)废弃矸石场(属庙渠煤矿)在东方红煤矿井田范围内存在一处废弃矸石场,位于主井工业场地东南部小沟内,2.0hm2,容量25万m3,根据矿方提供资料该矸石场属于庙渠煤矿堆放的矸石,现在该排矸场已经停止使用,并进行了平整覆土掩埋。本方案已把废弃矸石场划入土地复垦责任范围。废弃矸石场图片详见照片1—6。废弃矸石场覆土前废弃矸石场覆土后照片1—6废弃矸石场(二)矿山开采现状矿井开拓开采方式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一致。目前在31采区布置有1个采煤工作面,为3107采煤工作面,采区倾斜长壁采煤法,综采工艺,工作面长度为200m,采高为1.52m,回采率为95%,年推进度为1426m,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详见矿井采矿井地面建设工程中主井、副井工业广场占地面积减小,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有较大出入,详见表1—6。(三)矿山地质环境现状榆林市横山区东方红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33井田内地形主要为黄土梁峁沟谷区,沟内多为水地、坝地,村庄多沿沟两边的梁峁分布。梁峁常由沙质、土质和岩质斜坡组成,沙质、土质斜坡结构疏松,土质斜坡垂直节理发育,岩质为延安组的砂岩、泥岩,因风化作用裂隙发育,岩体破碎,稳定性较差。随着煤矿开采,采空区的形成与扩大,地表将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形,对耕地、林地和草地等土地类型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采矿活动对土地资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煤矿开采对土地资源的塌陷破坏及地面设施建设对土地资源的用地与挖损,目前矿山建设相对完善,矿区已有工业场地为三处,分别为主井工业场地、风井工业场地、炸药库场地,对地形地貌景观破坏严重。矿井开发历史悠久,区内煤矿有原东方红煤矿、原国营东方红煤矿(小窑)两个小煤矿,经过历年开采,其形成采空区面积为2.4418km2,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主要为采空区塌陷隐患及崩塌隐患。榆林市横山区东方红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34面图榆林市横山区东方红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35序号类别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矿井实际建设情况是否相同及原因一规模矿井生产能力为60万吨/年矿井生产能力为60万吨/年一致二量及服务年限年截止2020年底,矿井剩余设计可采储年。矿井经过历年开采,目前剩余资源储量有变化三采空区分部情况矿井采空区面积为2.0381km2矿井采空区面积为2.4418km2矿井原老窑开采形成采空区面积为1.8523km2,东方红煤矿近几年开采形成的采空区面积为0.4037km2。四地面建设工程主井工业场地占地面积6.0hm2风井工业场地占地面积1.6hm2炸药库场地占地面积0.09hm2主井工业场地占地面积4.11hm2风井工业场地占地面积0.25hm2炸药库场地占地面积0.09hm2主井工业场地占地面积减少,增设了洗选厂和储煤棚,部分建筑位置也进行了调整。风井工业场地占地面积减少。炸药库场地设置与开发利用方案一致。五矿井开拓方式矿井采用斜井开拓方式,井下布置有主斜井、副斜井和回风斜井三个井筒,井筒落平后,布置有井底车场及硐室,布置有辅助运输大巷、带式输送机大巷和总回风大巷,分别与南、北翼带式输送机大巷,南、北翼辅助运输大巷和南、北翼回风大巷相连。形成矿井的开拓系统。矿井采用斜井开拓方式,井下布置有主斜井、副斜井和回风斜井三个井筒,井筒落平后,布置有井底车场及硐室,布置有辅助运输大巷、带式输送机大巷和总回风大巷,分别与南、北翼带式输送机大巷,南、北翼辅助运输大巷和南、北翼回风大巷相连。形成矿井的开拓系统。一致六水平及盘区划分矿井划分为一个水平,水平标高为+1026m。矿井划分为一个水平,水平标高为+1026m。一致36榆林市横山区东方红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序号类别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矿井实际建设情况是否相同及原因七采掘工作面情况矿井布置一个综采工作面和两个掘进工作面。矿井布置一个综采工作面和两个掘进工作面。一致八固体废弃物处理煤矸石回充填井下废弃巷道和运至矸石砖厂,锅炉灰渣及脱硫渣运至矸石砖厂生活垃圾进行收集,定期运至横山区市政垃圾场统一处置。煤泥掺入末煤出售。污泥定期运至横山区市政垃圾场统一处置。煤矸石回充填井下废弃巷道和运至矸石砖厂,生活垃圾进行收集,定期运至横山区市政垃圾场统一处置。煤泥掺入末煤出售。污泥定期运至横山区市政垃圾场统一处置。一致九矿井污废水处理矿井处理后的井下排水用于井下消防洒水用水、黄泥灌浆用水,矿井处理后的生活污水用于黄泥灌浆用水、场地绿化用水,处理后的井下排水及生活污水零外排。矿井处理后的井下排水用于井下消防洒水用水、黄泥灌浆用水,矿井处理后的生活污水用于黄泥灌浆用水、场地绿化用水,处理后的井下排水及生活污水零外排。一致。十电源情况开闭所两回10kv电源一趟引自殿市电源均引自横山县城关镇110kV变电站。矿井双回路供电电源采用两回LGJ-150架空线分别引自韩岔和殿市35KV变电所10KV母线段。韩岔线路长度2km,殿市线路长度8km。形成矿井双回路电源。矿井供电电源发生变化榆林市横山区东方红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37第二章矿山基础信息一、矿区自然地理(一)气象横山区地处温带半干旱草原性大陆性季风气候带,总的气候特点是春季风大沙多,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多霜,冬季干旱寒冷。多年平均气温8.6℃,极端最高气温38.4℃,年平均大于30℃的高温日42天,小于-20℃的低温日7天。极端最低气温-29℃,气温的一般特征是年际、月际变化大。该县域日照丰富、常年日照时数2815.8小时,年总辐射量为139.23千卡/cm2,是我省多日照强辐射区。风以春季居多,夏季次之,风向季节变化明显,冬春盛行西北风。年均区内降水多集中于6月~9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60%,且多以暴雨形式降落,暴雨主要集中在每年的6月~8月,其中8月是暴雨最集中的时段,占全年暴雨总次数的一半以上,而连阴雨多发于秋季,暴雨及连阴雨易引发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降水量的年内分配情况见图2—1,横山区历年降水量变化曲线详见图2—2。冬季严寒期达50天~70天,平均气温在-8℃以下,极端气温多在-30℃左右,形成季节性冻土,平均冻土深度100cm,1968年冻土深度达129cm。一般每年11月中旬初冻,来年3月上旬或中旬开始解冻,每年冬末春初的冻融作用也是诱发地质灾害不可忽视的因素。图2—1降水量年内分配柱状图(单位:mm)榆林市横山区东方红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38图2—2横山区历年降水量变化曲线图(二)水文区内水系较发育。最大水系为黑木头川,由南向北从整合区西缘流过汇入无定河。另有整合区南部的干寨沟、北部的东山沟和东北角的李渠沟等支流由东南-西北向流入黑木头川。其中黑木头川和李渠沟为长年流水外,干寨沟和东山沟属间竭性沟流,除降水期外,大部分时间沟中无水。横山区水系分布详见图2—3,矿井水系详见图2—4。图2—3横山区水系分布图榆林市横山区东方红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39++ ++++++++ +++++++++++++++++图2—4矿井水系图(三)地形地貌矿区地处毛乌素沙漠东南缘与陕北黄土高原接壤地带,地表绝大部分被第四系黄土所覆盖,基岩仅在黑木头川东侧及较大支沟中局部或零星出露。区内主要为黄土梁峁地貌,大部分为黄土梁峁区,西部为河谷阶地区。地势总体东高西低,地形起伏较大,支离破碎,沟壑纵横。海拔标高一般在+1100m~+1200m之间,其中西部的黑木头川,地形相对较低,海拔标高一般在+1050m~+1100m之间。区内最高点位于整合区东南部白草园-何家墕一带,高程+1253.2m;最低点位于西北角的黑木头川,高程约+1042.4m。最大相对高差210.8m。矿区黄土梁峁地貌详见照片2—1,沟谷地貌详见照片2—2。榆林市横山区东方红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40照片2—1矿区黄土梁峁地貌照片2—2矿区沟谷地貌(四)地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态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表C27,本区地震动峰值峰值加速度为0.05g,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五)植被项目区主要植被类型有耕地和草地植被,分布较为广泛,主要种类有丛生禾草和杂类草,还有猪毛菜、狗尾草为撂荒地常见植物,有少量乔木,主要为杨树;区内农田主要散布于项目区内的丘间低地、滩地覆沙处以及河沟等处,无水利设施。矿井范围及周边地区乔木树种主要有杨树、樟子松等;灌木主要有柠条、荆条等;草本主要为白羊草、披碱草、苜蓿、小冠花等。主要植物资源有:41①草类植物:以长芒草、蒿草为主,伴有百里香、达乌里胡枝子、冷蒿、猪毛菜、虫实、刺藜、地锦、画眉草、沙蒿、狗尾草、长芒草、茵陈蒿和地椒等。主要分布在梁地、田边及侵蚀沟坡、表土侵蚀明显、土层瘠薄的丘陵、梁地等处。②灌木类植物:主要以柠条、紫穗槐、酸枣为主。主要分布在缓坡地及滩地的边缘等。③乔木类植物:以樟子松、侧伯、旱柳、小叶杨、榆树等。主要分布于道路、河谷和居民点附近。油松、杜松、侧柏等针叶树种主要分布于高海拨地区。④农作物品种:本区主要有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及蔬菜瓜果。粮食作物有玉米、高粱、糜子、谷子、土豆、薯类及豆类;经济作物有人工栽培、种植的有胡麻、向日葵等;野生的有黄芪、甘草、蒲公英等;蔬菜主要有白菜、萝卜等。⑤水土保持植物:柠条、紫穗槐、沙棘、榆、苜蓿、牛枝子、百里香、羊草、芨芨草等。⑥优良牧草:柠条、苜蓿、羊柴、山野碗豆、沙打旺、披碱草、羊草、赖草等。评价区为半干旱性气候,地表水和地下水匮乏,长期以来,过度放牧与开垦等现象较为严重,评价区地面植被覆盖率为10%左右,水土流失严重,是我国生态环境治理的重点地区。随着三北防护林建设及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植被覆盖度提高。根据植被覆盖度的百分比,评价区的植被覆盖度划分为三级,即中覆盖度、低覆盖度、极低覆盖度,农业植被不分等级。评价区植被以中覆盖度植被与低覆盖度植被为主。矿区植被情况详见照片2—3、2—4。照片2—3农田植被照片2—4草地榆林市横山区东方红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42表土层表土层层层土心底土根据调查及资料收集,区内土壤以黄绵土为主,耕作层土壤肥力较低,其特征为疏松多孔,透水性能强,抗蚀抗冲能力差。黄绵土以黄土母质上发育的耕种土壤,黄土的性态对黄绵土的形成以及土壤的性质影响很大,黄土质地均一,颗粒组成主要为细沙粒、粉粒和粘粒为主,其中以粉粒最多,黄绵土因水热条件的限制,矿物风化较差,粘化作用很弱,与母质土壤中粘粒增加的不多,钙质在成壤中,有一定的林滤和沉淀,但因黄土层疏松深厚,没有形成明显的钙积层。黄绵土主要分布在梁、峁坡上,这类土壤疏松易耕,适耕期长,通气透水,土壤有土壤胶结性差,遇水易溶解,抗蚀性差土壤垂直分布规律随着地形、气候和植被条件的变化而呈现出有规律的变化,一般是随着坡向、植被条件、坡度陡缓的变化而呈曲线分布。人为的作用对其垂直分布也有一定的程度的影响。土壤类型典型剖面见照片2—5。表表土层心土层底土层照片2—5土壤类型典型剖面图二、矿区地质环境背景(一)地层岩性区域地层区划属华北地层区鄂尔多斯盆地分区东胜~环县小区。区域地层主要特征榆林市横山区东方红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43本整合区地表绝大部分被第四系松散沉积物覆盖,主要为中更新统离石组,少量现代河床冲、洪积层,沿黑木头川两边及较大沟谷谷底侏罗系中统直罗组基岩局部出露。现由老至新分述如下:(1)侏罗系中统延安组(J2y)全整合区分布,为本区含煤地层,据区域资料,厚度在230m左右。岩性主要表现为一套河流-湖泊三角洲-冲积平原环境沉积的灰色细-粗粒长石砂岩、深灰色泥岩、粉砂岩,夹黑色炭质泥岩、煤层(线)多个沉积旋回组成的建造。根据岩石组合、含煤特征、旋回结构等进一步划分为四个段。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关系。表2—1区域地层系统一览表地层系统代号岩性特征厚度界系统组新生界第四系全新统Q42eolQ42al+p1风成沙地Q42eol。0~30上更新统马兰组Q32m岩性为浅黄色粉砂质亚粘土,疏松。0~40萨拉乌苏组岩性为浅灰黄色、土黄色粉砂质亚砂土、亚粘土。0~107新统离石组Q2l岩性为浅褐—土黄色砂质粘土夹棕色薄层状亚粘土,含钙质结核。0-220下更新统午城组QQ岩性为浅桔红色石质粘土及粉砂质粘土。含灰结核,发育孔隙、放射状裂隙。0~36上新统静乐组N2j岩性为紫红色至棕红色砂质亚粘土,夹钙质结紫色砾岩层。0~100中生界洛河组K1l岩性为砖红色,棕红色粗粒砂岩,砂砾岩。0~218侏罗系中统安定组J2a岩性为紫红色泥岩与细砂岩的韵律层为主,夹杂色泥岩、砂质泥岩、灰色钙质泥岩,局部有粗砾岩及炭质泥岩。0~137直罗组J2z岩性以灰、灰绿色中粗粒砂岩为主,夹浅灰绿色细砂岩、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及细砾岩,底部有灰色粗粒砂岩。0~250延安组J2y细砂岩,深灰色、灰色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岩,夹有炭质泥岩、煤层。103.71~394.38富县组J1f岩性为灰色中厚层砂岩,杂色砂质泥岩,顶部为黑色薄层状炭质泥岩。0~130.1144榆林市横山区东方红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地层系统代号岩性特征厚度界系统组瓦窑堡组T3w岩性为灰白色浅灰色砂岩、粉砂岩、泥岩、黑色泥岩夹煤线。0~344(2)侏罗系中统直罗组(J2z)局部或零星出露于区内黑木头川东侧及较大沟谷中,可见厚度0.5m~28m。钻孔揭露厚度16.63m~60.79m,平均42.93m,岩性较单调,主要为一套半干旱条件下的河流相沉积,以灰白—浅灰白色中(细)粒砂岩和浅灰绿色色调的粉砂岩、泥岩为主,组成2~3个沉积旋回,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底部为灰白色厚层状中(粗)粒长石砂岩,含较多植物茎干化石及泥砾,分布较稳定,厚2.46m~10.71m,是本区划分延安组和直罗组界线的重要标志层(K4)。(3)第四系(Q)基本覆盖全整合区,不整合于侏罗系延安组之上。地表以离石组灰黄色亚粘土为主,现代河床冲、洪积层主要分布于区内较大沟谷中。①中更新统离石组(Q2l)钻孔中全部可见,厚度5.00m~62.27m,为本区第四系主要组成部分。岩性为灰黄色、浅棕黄色亚粘土、亚砂土,夹2~5层厚0.30m左右的古土壤层。柱状节理发育,含大量灰白色不规则状钙质结核,局部成层分布,底部偶见灰白、褐黄色砂、砂卵石层。②现代河床冲、洪积层(Q42al+pl)分布于黑木头川及较大支沟之中,岩性主要为灰黄、浅灰黄色粉细沙和亚沙土,底部含砂砾石,厚度0~10m。地质剖面图详见图2-5榆林市横山区东方红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45地质剖面图榆林市横山区东方红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46(二)地质构造区域构造位置处于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次级构造单元陕北斜坡中部。陕北斜坡为一单斜构造,岩层向北西、北西西微倾,局部发育有宽缓的短轴状向斜、背斜及鼻状隆起等次级构造,未发现规模较大的褶皱、断裂,亦无岩浆活动痕迹。2、矿区地质构造矿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之次级构造单元陕北斜坡中部,地质构造简单,区内无岩浆活动痕迹,局部发育宽缓的波状起伏。根据地质资料,矿区未发现断(层)点,总体构造形态为一南西西向缓倾的单斜层,倾向265°左右,倾角0.65°左右。(三)水文地质1、含(隔)水层水文地质特征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受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的控制,显示了与区域水文地质特征的统一性。但由于受地层分布、埋藏及其地貌的影响,又显示了小区域性的差异性。根据整合区地下水的赋存条件及水力特征,将整合区地下水划分为两种类型:即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及孔隙裂隙潜水、碎屑岩类裂隙水;四个含水岩层(组):全新统冲、洪积层孔隙潜水、第四系中更新统黄土孔隙裂隙潜水、侏罗系中统碎屑岩类风化壳裂隙水、碎屑岩类裂隙承压水。富水性等级的划分原则主要以钻孔和邻区的抽水资料,依据《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中含水层富水性分级标准,按钻孔统降涌水量,即钻孔单位涌水量(q)中等富水性,0.1L/s·m<q≤1.0L/s·m;当q<0.001L/s·m的岩层均可视为隔水层,整合区内的泥岩、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等均为隔水层。现将整合区的主要含(隔)水层特征叙述如下:(1)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孔隙潜水主要分布于黑木头川漫滩一级阶地及漫滩,呈近长条状覆盖于风化基岩之上。其岩性主要为灰黄、浅灰黄色粉细沙和亚沙土,底部含砂砾石,厚度一般小于10m。富水性除受赋存条件制约外,亦受周边补给量大小的控制。沟谷两侧均为贫水的黄土梁峁及基榆林市横山区东方红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47岩风化裂隙带,侧向补给条件较差;含水层下部含砂砾石及粉细砂等,透水性较好,但厚度较小。地下水多以泄流的形式向沟底或河床排泄,富水性中等。含水层厚度1.9m~7m,水位埋深1.5m~3m。泉水流量0.091L/s~3.10L/s,水化学类型为HCO3-Ca·Mg型水,矿化度0.207g/l。(2)第四系中更新统黄土孔隙裂隙潜水中更新统黄土除基岩出露区及冲洪积层外,基本全区覆盖,厚度从沟内向梁峁有逐渐增大的趋势,厚度变化悬殊,厚5.00m~62.27m。岩性为棕黄、灰黄色粉土,结构中~稍密,具孔隙,发育垂直节理。由于本区地形切割强烈,降水多沿地表流走,不利于降水入渗补给,且排泄条件较好,水位埋深较大,通过民井及矿井调查,水位埋深23.00m~60.00m,水化学类型为HCO3-Ca·Mg型水,矿化度很低。该区黄土含水微弱,富水性极差。(3)侏罗系中统碎屑岩类风化壳裂隙水分布于整合区内基岩的顶部,较大沟中均有出露,钻孔揭露厚度20m~30m。岩性为灰色砂岩夹薄层泥岩,裂隙发育,且多为泥质填充,储水空间较好。根据地质资料调查,涌水量7.0m3/d~10.0m3/d,说明风化裂隙带含水层水量较少,富水性弱。(4)碎屑岩类裂隙承压水分布于基岩风化裂隙带之下,岩性为深灰色泥岩,灰色粉砂岩、浅灰色细粒砂岩及灰白色中粒砂岩不等厚互层,厚27.50m~36.00m。含水层以中、粗砂岩为主。根据区内煤矿调查,煤层顶板呈淋、渗水现象,矿坑涌水量约8.50m3/d,富水性较弱。(5)隔水层隔水层主要为厚度较大且连续分布的泥岩、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及粉砂岩等,为层间裂隙承压水的隔水顶板。厚2.00m~20.50m。2、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整合区内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在河谷地区可得到谷溪侧向地下径流的补给。径流受地形地貌的控制流向由高至低与现代地形相符合。第四系黄土孔隙潜水含水层大面积分布于梁峁地带,大气降水是其主要的补给来源,次为灌溉回归水。地下水自东、东南方向西部黑木头川河谷方向径流,或下渗补给基岩风化裂隙带潜水,其排泄受地形地貌的控制,多在黑木头川河谷附近的沟谷地带以泉的形式或泄流的形式排泄补给地表水。基岩风化带潜水与第四系潜水为不同含水介质的同一潜水体,故补、径、排条件与榆林市横山区东方红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48第四系潜水相一致,除在露头处得到大气降水补给外,主要是通过第四系潜水的下渗补给。地下水自地势较高的地方向沟谷方向以泉或泄流的形式补给地表水。基岩层间裂隙承压水在露头处接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的补给,还得到基岩风化裂隙带潜水的下渗补给。因受上覆泥岩、粉砂岩隔水层及单斜构造的制约,使地下水形成承压水,总体由东向西缓慢运移,且径流速度变得愈来愈慢,向深部基本处于停滞状态,故地下水矿化度变得愈来愈高。矿井涌水量目前,本矿井为整合矿井,根据根据西安地勘院编制的《陕西省横山县韩岔乡东方红煤矿(整合区)勘探》,预测矿井正常涌水量为48m3/d,最大涌水量60m3/d。4、水文地质勘探类型整合区位于榆横矿区西西北方向缓斜的单斜构造的东部,未见断层,构造简单,煤层直接充水含水层为延安组第四段底部的“真武洞砂岩”含水层,裂隙不发育,地下水补给较好,富水性弱,根据《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GB12719-97)及《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DZ/T0215—2002)中有关规定,矿区水文地质勘探类型应划分为二类一型,即以裂隙含水层充水为主的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的矿床。矿井水文地质剖面图详见图2—6、2—7。榆林市横山区东方红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49图2—6水文地质平面图50QQ直罗组延安组第四段第三段直罗组延安组第四段第三段煤层及编号离系中界钻孔A'更新统1220331200地质界限ZK081179.30角度不整合界线ZK021角度不整合界线81°118081°1180界界系统组段ZK091153.51ZK091153.51全新统弱富水sm1160全水量贫乏水量贫乏单泉流量0.1-1L/S中更新统弱富水中更新统弱富水sm1140ZK071125.97新第基岩层间承压水Q1生四112011120隔水层石终孔深度终孔深度(m)组10801080QQ中中侏统罗统罗10401040J10401040133.27系系界3JyJy31020JJy3Jy3113.41142.29图2—7水文地质剖面图榆林市横山区东方红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51(四)工程地质根据区内地表分布和钻孔揭露的各种岩性,依据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及空间分布特征,可将区内岩土体分为三大岩类六大岩组,其内容和工程地质特征详见表2—2。表2—2岩土体工程地质分类表工程地质分类岩层组饱和单轴抗压强度 (MPa)空间分布岩体结构岩类RQD岩石质量极软弱岩(土质岩类)极劣的沙层组黑木头川河谷地段散体结构土层组广布全区,主要为离石组黄土软岩及较软岩23.8-36.830.44劣的风化岩组基岩顶部20-30m碎裂结构劣的煤岩组可采煤层和不可采煤层层状结构50.3劣的-中等的泥岩组45主要分布于煤系地层中及煤层顶、底板较坚硬岩73.7好的砂岩组12.9-34.924.2煤层直接顶板及底板块状结构整合区地形地貌和地质构造简单,地层岩性较单一,岩体结构多为厚层状,岩体各向异性,饱水抗压强度一般为17.60MPa~20.9MPa,属于较软岩的层状矿床。3号煤层顶板属中等冒落顶板,稳定性较好;底板多以细砂岩、粉砂岩为主,强度较大,不易产生底鼓现象。根据《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有关规定,勘查区工程地质勘探类型可划分为三类一型,即层状岩类简单型矿床。(五)矿体地质特征1、含煤地层及可采煤层中侏罗统延安组为本区的含煤地层,本矿井可采煤层为3号煤层,赋存于中侏罗统延安组第三段(J2y3)上旋回的顶部或上部产出,煤层厚度在1.20m~1.83m之间,平均厚度1.52m,倾角0.65°。煤层结构简单,含1~2层夹矸,底板标高变化在+1017.50m~+1059m之间,煤层埋深60m~150m。煤层顶板岩性已粉砂质泥岩为主,含少量细砂岩和泥质粉砂岩、中砂岩。底板岩性已细砂岩为主,含少量泥质粉砂岩、中砂岩、粉砂岩。中侏罗统延安组为本区的含煤地层,本矿井可采煤层为3号煤层,赋存于中侏罗统延安组第三段(J2y3),煤层厚度在1.20m~1.83m之间,平均厚度1.52m,倾角0.65°。榆林市横山区东方红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52煤层结构简单,含1~2层夹矸,底板标高变化在+1017.50m~+1059m之间,煤层埋深60m~150m。2、可采煤层顶、底板工程地质特征煤层顶板岩性已粉砂质泥岩为主,含少量细砂岩和泥质粉砂岩、中砂岩,一般属较硬岩,强度较大。底板岩性已细砂岩为主,含少量泥质粉砂岩、中砂岩、粉砂岩,属较硬岩,强度较大。三、矿区社会经济概况1、横山区社会经济概况横山区位于陕西省北部,榆林市南部,毛乌素沙漠南缘,明长城脚下,无定河中游,僻处内蒙陕西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个人增资入股合同样本
- 典雅新中式花园施工方案
- 企业和工人合同标准文本
- 中俄对照木材合同标准文本
- 2025品牌加盟店合同范本
- 2025股权投资的合同范本
- 上海医院合同标准文本
- 公路包工安全合同标准文本
- 农村建房子合同样本
- 2025标准金融机构个人信用贷款合同范本
- 中学生国家安全法
- 长距离供热管道工程设计方案
- 广东中考英语2020-2024年5年真题汇编-学生版-专题07 阅读理解之说明文
- 智能悬架系统集成开发关键技术与实践-2024-12-技术资料
- 形势与政策(沈阳职业技术学院)知到智慧树答案
- 企业工会会员代表大会与职工代表大会合并召开
- 新科瑞C500系列变频器使用说明书
- 2024年SEM入门培训教程-走向网络营销巅峰
-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电子教案 专题八 学习情境一 青海省课时教案
- GB/T 625-2024化学试剂硫酸
- 全媒体运营师试题库(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