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寓言教案教学设计_第1页
2023年寓言教案教学设计_第2页
2023年寓言教案教学设计_第3页
2023年寓言教案教学设计_第4页
2023年寓言教案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寓言教案教学设计寓言教案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了解三则寓言故事内容,引导学生赏析理解。领悟寓言中所蕴含的深刻

道理,结合例子,获得效益。

2.通过对寓言的理解,激发学生对《伊索寓言》的宠爱,培育阅读爱好。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谁能用简洁语言说说其中一两则故事的内容?

二.精读课文

《狐狸和葡萄》

1.指导看插图,抓住文中关键词语体会葡萄的迷人。

2.一只狐狸看到了,它变得怎样了,又是怎样做的?

“想尽了各种方法”,想象一下,它可能会用什么方法呢?

3.结果怎样?他是怎样想,怎样做的?

4.狐狸为什么说葡萄是酸的,不好吃?

5.齐读第三段,体会寓意。(可用生活中的事例,加深理解)

《牧童和狼》

1.默读第1、2段,边读边想:在“好几次”和“后来”发生的事情中,牧童和村民们各有什么不同表现?(读后沟通)

2.齐读第1、2段,体会牧童前后“大叫”时的不怜悯感,村民听后有什

么不怜悯感。

3.生活中你有经验类似的或见过、听过类似的事情吗?

4.读了这则寓言你想对说谎人说些什么?对自己说些什么?

5.齐读最终一段,说说自己对寓言的理解。

《蝉和狐狸》

1.学生探讨:“圈套”指什么?本则寓言中指什么?

2.细读第2段,思索:怎样骗的?(划出表现狐狸行骗的词语)

3.默读3、4段,思索:蝉为什么没有上当?这是一只什么样的蝉?

4.沟通:你想对寓言中的`蝉说些什么?对那些中了“圈套”的“蝉”说些

什么?

5.齐读第5段,说说自己对寓言的理解。(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例子?)

6.对比“狐狸和蝉”与“狐狸和乌鸦”的主子公形象。

三.总结、1.文章结构:先讲故事,再揭示寓意。

2.感受寓言形象,感悟寄予道理,吸取阅历教训。

四、作业:自学《我读书我欢乐》。

附:板书设计:

伊索寓言

《狐狸和葡萄》:葡萄:迷人。

狐狸:馋得直流口水——吃不到——酸

《牧童和狼》:

狼没来

牧童:大叫(说谎)村民:听见赶来(上当)

大笑(戏弄村民)惊惶失措(生气)

狼来了:

牧童:吓坏大叫(真话)村民:没人帮忙(不信任)

《蝉和狐狸》

狐狸:想吃蝉,设圈套

蝉:擅长视察、思索,存有戒心

(聪慧人总能从别人的灾难中吸取教训)

寓言教案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相识本课4个生字,会写7个字。

2.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寓言所蕴含的道理。

3.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了解文言文的语言特点,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寓言所蕴含的寓意。

教学打算

生字卡、硬纸折成的小船、宝剑和线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

1.同学们,我们过去学习了一些寓言故事,有的同学课外肯定还阅读了不少寓言故事。什么是“寓言”呢?(寓言就是用好玩的小故事来说明一个道理的文章。)

2.谁能给大家讲一个寓言故事?你从这个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今日,我们一起来学习两则寓言,看看它们将告知我们什么道理。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有哪些同学看过或听过《缘木求鱼》这个故事?谁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2.范读课文。

3.让学生将课文与以前学习的课文进行比较,看看有哪些不同?

师述:用文言写出的文章就叫文言文。它是古代的书面语体,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诵读文言文,能提高语言的感悟实力、表达实力、概括实力和逻辑思维实力。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诵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诵读。

今日我们学习的《缘木求鱼》这篇文言文仅53个字,是一个短小精悍的寓言故事,其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4.自由朗读课文。

5.指名读,正音。涉(shè)、坠(zhuì)、遽(jù)、契(qì)。

三、深化理解课文。

1.依据译文自己试着理解课文意思。

2.探讨沟通:你读懂了什么?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

点拨理解以下词语:

涉:跋涉,就是渡过江河的意思。

遽:匆忙;立即,表示时间很紧迫。

契:用刀雕刻。

惑:迷惑,这里是对事物感到迷惑不理解的意思。

3.老师用简笔画画出“江面”,然后指名上台利用“硬纸折成的小船”“宝剑”和“线”教具演示故事,边演示边讲故事。

四、总结全文,明白寓意。

1.解题。

(1)逐字分析。舟:小船。求:找的意思。

(2)用自己的话说出“缘木求鱼”的意思。(照船上刻的记号去找寻航行中丢失的宝剑。)

2.探讨:

(1)这个人准能把宝剑捞上来吗?为什么?(宝剑是从正在行驶的船上掉到江里的。船不断向前移动,船上的记号就随着船移动,这个记号就失去了作用。所以船靠岸后,从船上刻记号的地方跳下去,是不行能捞到剑的。)

(2)想一想这个人错在哪里?

(3)学习了课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必需依据状况的改变去处理事情。状况变了,处理的方法也跟着改变。依据状况的改变去处理事情才能胜利。)

(4)你能举出依据状况改变处理事情获得胜利的例子吗?

五、熟读课文。

1.指导朗读。

2.自由读。

3.背诵课文。

六、学习生字词。

1.自由识记字形。

2.探讨沟通。

3.给“糊涂”找反义词,并用“糊涂”说一句话。

七、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熟读并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其次课时

一、复习回忆。

1.检查背诵《缘木求鱼》。

2.从《缘木求鱼》这个寓言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

二、学习《狐假虎威》。

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通顺、流利。

2.再读课文,试着理解句子意思。

(1)自读自悟。借助译文,一句一句地读,想一想每句话的意思。

(2)练习把语句读正确、流利。

3.检查试读课文和理解句子意思的状况。

4.参照译文,练习讲课文故事。

(1)自己把句子的意思连起来,练习讲课文故事。

(2)启发想象:森林里有哪些动物看到了老虎跟在狐狸的后面,会出现怎样的情景?

(3)指名讲故事,相机帮助理解重点句和难句。

三、拓展延长,理解含义。

(1)理解“狐假虎威”的意思。

“狐假虎威”的“假”是?“假借”的意思。狐狸借用老虎的威严把百兽吓跑了。现在人们用它来比方倚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2)学了课文,我们知道了狐狸借着的老虎的威严把小动物们吓跑了,老虎也信任了狐狸的话,没敢吃他。那你们喜爱狐狸吗?

(3)延长:出示下面一段话:王二小被日本鬼子抓住了,一个日本军官问:“小孩,你什么的干活?”一个汉*狗腿子狐假虎威地说:“皇军问你是干什么的,快说!”王二小瞪了狗腿子一眼,不慌不忙地说:“放牛的!”

大家读一读这篇短文,想想文中的“狐假虎威”是什么意思?

四、学习生字词。

1.读准字音。“逆”的声母是鼻音“n”,不是边音“l”。

2.自由识记字形。

3.指导书写。“曰”要留意与“日”区分,“狐、狸”两个字的反犬旁不要写得太宽,整个字要写得左窄右宽。“逆”和“违”是半包围结构,书写时从内到外,“畏”字下面不要写成“”。

五、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熟读并背诵课文。

教学目标

1.通过自学,驾驭“掩耳盗钟”这则寓言中的生字、新词。

2.结合插图、动画理解本文意思,懂得这则寓言的寓意。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成语“掩耳盗铃”的意思并用这个词造一个句子。

4.诵读这则寓言。

教学重点

理解这则寓言的内容和寓意。

教学难点

能用“掩耳盗铃”造句。

教学打算

图片、小黑板、投影仪、动画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略)

二、揭示课题、解题

1.放动画,听故事

猜猜故事的结尾,来给这个故事取个名字:掩耳盗钟(板书),读题。说说“掩”“盗”的意思,做做“掩”的动作——捂。连起来说一下这个词的意思。

2.过渡:我们的课本把这个好玩的故事完整讲解并描述出来了,我们来走进这个故事。

三、明确学习目标

投影出示学习目标。

四、课堂自学,整体感知课文

1.投影出示自学要求:

(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

(2)把本课的生字、新词在课文中画出来读几遍。

(3)再读课文,画出不明白的词语、句子。

(4)娴熟地诵读课文。

2.学生自学。

3.检查自学状况。

(1)读带生字的'词语卡片,订正读音。

(2)指名试读课文。

4.思索: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五、理解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

2.分小组探讨:故事的起因是什么?经过和结果怎样?指名说一说,探讨结果。

3.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和寓意。

(1)理解字的含义:掩——捂,盗——偷、窃,亡——逃亡,欲——想、要,走——跑,椎——槌儿,闻——听。

(2)在书上画出“欲负而走。则钟大不行负,以椎毁之,钟怳然有音”,齐读。

(3)那个人明明知道用槌儿打钟的后果,没有就此打消念头,而是想出了一个方法。

①投影出示思索题:掩住自己的耳朵,用槌儿砸钟的人是怎么想的?他的想法对吗?为什么?

②那个人用手捂住自己的耳朵,他就听不见声音了。但是他能捂住别人的耳朵吗?

(4)他认为自己的想法很好,自己很聪慧,于是就按这个想法去做了,结果怎样?

(5)那个人一起先就“明明知道”砸钟的后果,为了达到目的,他想出了一个自认为很好的方法。可事实证明,他只是“自作聪慧”,他的做法在别人看来是“非常愚蠢”的。(板书:自作聪慧,非常愚蠢)(他捂住了自己的耳朵,而无法把别人的耳朵也捂住)

(6)谁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则小故事。

(7)指导朗读。

①指名读课文,留意读出自作聪慧的语气。

②齐读全文,留意诵读时要把盗钟人自作聪慧的愚蠢表现出来。

六、揭示寓意,总结扩展

1.投影出示思索题:

(1)掩耳盗钟的人愚蠢可笑在什么地方?

(2)你应当从他身上吸取什么教训?

(3)这则寓言告知人们一个什么道理?

学生分组探讨后,指名回答。

2.提示寓言《掩耳盗钟》与成语“掩耳盗铃”的关系。同桌总结,用自己的话说说成语“掩耳盗铃”的意思。

3.组织学生表演课本剧《掩耳盗钟》。

4.总结扩展。

同学们想象一下后来会怎样呢?我们把大家想的演出来好不好?

(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真正自主学习,充分体现阅读中阅读主体情感的投入。不干脆给盗钟人的想法下推断,而把所设计问题留给学生,给他们较大的思索、感悟空间。让学生以自己喜爱的方式去阅读,学生在回答“偷钟人的想法对不对”这一问题时,能从课文中的语言文字、插图、生活阅历多方参加课堂活动)

想一想,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没有类似“掩耳盗钟”的事?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谈感想,学生探讨后自由发言。

七、拓展延长

1.小黑板:选择成语填空

掩耳盗铃亡羊补牢拔苗助长

现在很多家长望子成龙,不顾孩子实际,让孩子学这学那,这真是()!

我发觉了自己的错误,抓紧改正,还算()吧!

有的同学做练习册上的题目,照抄后面的答案,这不是()、自欺欺人吗?

(学生的认知必需与实践结合,才会有体验与感悟,才能回来生活)

2.你喜爱读寓言吗?还知道哪些寓言故事?从哪儿知道的?

3.选择作业:①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②找几个小伙伴,把这个故事演给别人看;③把你课外看到的其他寓言故事讲给同学们听;④用“掩耳盗铃”说一句话并背诵这则寓言。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的生字,会写本课的生字。

2.懂得生字、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本文的寓意。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成语“画蛇添足”的意思。并用这个词说一句话。

4.诵读这则寓言。

教学重点

理解这则寓言的内容和寓意。

教学难点

能用“画蛇添足”说一句话。

教学打算

幻灯片、课本剧、小黑板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掩耳盗钟》,它告知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我国古代有不少流传很广的寓言故事,它们往往借助浅显易懂的故事来说明深刻的道理。这些寓言故事见于各类文献之中,如《战国策》《淮南子》《韩非子》等,后来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成语。今日我们来接着学习一则寓言。

二、学习目标

1.会认本课的2个生字,会写本课的3个生字。

2.懂得字、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本文的寓意。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成语“画蛇添足”的意思。并用这个词说一句话。

4.有感情地诵读这则寓言。

三、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

2.幻灯显示:

(1)读准

祠赐谓

(2)说明下列加点的词。

①引酒且饮之()②丁壮者引弦而战()

(3)说说句子大意:

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3.活动支配:复述故事竞赛,以小组为单位,任选一则寓言故事派代表参赛。

最终师生评议,评出优胜者,颁发小奖品。

四、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指名诵读“画蛇添足”。

2.串讲课文:同学串讲,老师适时指引。

3.学生分小组探讨问题: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然后沟通。

明确:“画蛇添足”比方做了多余的事情反而不恰当。

4.实力训练:这则寓言已成为常见的成语,请造一个句子。老师可先示范造句。学生造句后,组织大家评价是否恰当。

5.全班齐读“画蛇添足”一文。

6.请举诞生活中与之同类的事例,并谈谈你从文中所获得的启示。

五、总结

画蛇添足:事情已经完成了,再做多余的事,不仅无益,而且有害。

《画蛇添足》是讽刺寓言,有生动的喜剧情节,活泼风趣,让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忍俊不禁,并从中体会其蕴含的道理。

六、布置作业

1.复习字词,熟读课文。

2.说明下列加点词语,并写出句子的大意。

未成,一人之蛇先成,夺卮酒,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寓言教案教学设计3

1、学问和实力:

⑴了解寓言的特点,精确理解、概括寓意。

⑵揣摩《白兔和月亮》语言的精致,《落难的王子》构思的奇异。

⑶学习从寓言的关键情节切入,探究寓意,并简要概括,培育学生发散思维的实力。

2、过程和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看法和价值观:

体会寓意,培育应对财宝和不幸的审美心态和坚韧意志。

抓住关键情节,揣摩寓意,并联系生活体验,进一步加深对寓言得失相依的哲理美的理解。

理解《白兔和月亮》对人类的讽刺意味和《落难的王子》的奇异构思。

一、导入新课

二、资料助读

1、寓言文学体裁的一种。以散文或韵诗的形式,讲解并描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结构大多短小,主子公多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主题多是惩恶扬善,多充溢才智哲理。素材起源于民间传闻。西方文学中最闻名的寓言有古希腊的《伊索寓言》等。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已盛行寓言,有不少保留在《庄子》《韩非子》等著作中。

2、周国平,1945年7月生于上海。1968年毕业于北京高校哲学系;1978年入学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系,先后获哲学硕士、博士学位;1981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探讨所工作至今。其散文长于用文学的形式谈哲学,诸如生命的意义、死亡、性与爱、自我、灵魂与超越等,虔诚探究现代人精神生活中的普遍困惑,重视观照心灵的历程与磨难,寓哲理于常情中,深化浅出,平易之中多见理趣。

三、师生共同研读《白兔和月亮》

1、老师范读,学生标示生字词并疏解。

2、学生自由诵读,整体感知。思索:这则寓言主题词是:“得失之患”,在情节发展中有两处转折,请学生加以概括。白兔从她前后不同的情感体验中悟出一个什么道理?

3、学生深化研读课文,从中摘录认为美丽的语句,并加以体会。

4、小组合作探究。联系生活体验,探讨:

⑴“和人类不同的是,我们的主子公终归慧心未泯,她最终去拜见诸神之王,请示他撤销那个慷慨的确定。”寓言中这样提到人类,含有什么意味?

⑵有人认为,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与其拥有,不如没有。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请说出理由。

⑶比较“白兔和月亮”,“白兔和青草”,“天空和月亮”三种构想透露出的寓意是否相同。

⑷白兔得到了月亮后必定会产生得失之患吗?有无得失之患的关键在哪里?

5、学生再读课文,体会寓言含义的隽永。

四、指导学生自读《落难的王子》

1、学生自读课文,自己解决生字词。

2、学生再读课文,读出语气和感情。思索:

这篇寓言讲的是应当如何对待苦难的道理,作者假设了一个极端的例子。落难王子的人生感悟是什么?这则寓言的寓意是否可以概括为“只有遭受厄运才能坚毅起来”?

3、学生合作研讨寓言情节构思的奇妙。

⑴这则寓言要说的意思是,厄运能使脆弱的人变得坚毅起来。为此作者拟定了一个王子的形象,请问文中是怎样描写他的脆弱的?

⑵寓言为什么把落难王子的遭受编造得如此凶险?

⑶为什么写“我”亲眼见过王子,还跟他交谈过?

⑷文中“天哪,太可怕了”反复三遍的作用是什么?

4、学生诵读体会。沟通课前搜集到的有关厄运的名言警句,做成分类卡片,积累语言材料。

5、这两则寓言,一则写好事变成坏事,一则写坏事变成好事。人生道路上,大大小小的好事、坏事是常常会遇到的,怎样看待好事、坏事,这两则寓言很有启发。请结合自身经验,也选取同课文一样的两个角度的事例,谈谈你是如何应对的。

五、课堂小结

六、作业

阅读《摆渡自己》,回答1~7题:

①生命的日子里,有晴天,也会有阴天、雨天、雪天。

②人生的路上,有平川坦途,也会撞上没有舟的渡口、没有桥的河岸。

③苦恼、苦闷经常像夏日里的雷雨,突然飘过来,将心淋湿。挫折、苦难经常猝不及防地扑过来,你甚至来不及发出一声叹息就轰然被击倒。

④倒在挫折的岸边,苦难的岸边,四周是无边的黑暗,没有灯火,没有星星,甚至没有人的气息。恐怖和无望从黑暗里伸出手来紧紧地钳住可怜的生命。有的人倒在岸边再没爬起来,有的人在黑暗里给自己折了一只船,将自己摆渡到对岸。

⑤二十岁突然残了双腿的史铁生,为自己折了一只船。这是一只名为“写作号”的船。他是在看穿了“死是一件无须焦急的事,是一件无论怎样耽搁也不会错过的事”,才在轮椅里给自己折了这只船,将自己从死亡的诱惑里摆渡出来,“确定活下去试试”。

⑥正攻读博士学位,却患上了运动神经细胞病,不能说、不能动的史蒂芬·霍金,做了一场自己被处死的梦。梦醒后,万念俱灰的他突然意识到,假如被赦免的话,他还能做很多有价值的事情。于是他给自己折了一只思想的船,驶进了神奇的宇宙,去探讨星系、黑洞、夸克、“带味的粒子”、“自旋”的粒子、“时间”的箭头……

⑦在苦难的岸边匆忙折成的船,成了不幸命运的救赎之路。

⑧或许一生中我们不会遭受这样的`大灾难,然而我们何曾摆脱过阴天、雨天、雪天,何曾摆脱过无望的纠缠!熬煎人生的情景,经常突然间就横亘在面前。

⑨当我们知道苦难是生命的常态,苦恼、苦痛总相伴人生时,我们何必要自怨自艾早早地放弃,早早地无望?

⑩有的人将求生的本能折成一只船,将自己摆渡出无望的深渊。有的人将新的欲望折成一只船,渡过了挫折后的苦痛与懊丧。有的人将希望折成一只船,驶过了重重叠叠的黑暗。实在无船可渡的人,哪怕用幻想折只小船呢,也要奋力将自己摆渡到对岸。或许我们不曾经验感情的剧痛,不曾经验失败的打击,不曾经验无路可走的无望,可是晴朗的日子里也常会有阴风晦雨袭来。它像一只乌鸦扇着翅膀在你四周鼓噪着,足以将一个好心情蹂躏得一塌糊涂。这种时候,我们同样须要一只船来摆渡自己。这只船或许是去听一场音乐会,或许是捧起一本书,或许是去给互联网的网友发封电子邮件,或许是背上旅行袋静静出门。所以,无论命运多么晦暗,无论人生有多少次挫折,都会有摆渡的船,这只船经常就在我们自己手里。

1、给加粗的字注音:

猝不及防()自怨自艾()

阴风晦雨()蹂躏()

2、说明词语:

⑴万念俱灰。

⑵自怨自艾:。

3、文中“给自己折了一只船”是一种什么样的说法?含义是什么?

4、第⑤段引述故事,史铁生为自己“折了一只船”,实际是指什么?

5、第⑧段中的“阴天、雨天、雪天”,详细指什么?

6、本文的结尾说,“这只船经常就在我们自己手里”应如何理解?

7、综观全文,对标题“摆渡自己”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正确对待自己,扬长避短,使自己恒久立于不败之地。

B、遇到苦难、熬煎时,要擅长回避,使自己超脱出来。

C、要擅长面对各种苦难,找寻方法途径,战胜不幸命运。

D、要擅长用奇妙的方法排解内心的苦痛,转移熬煎。

人生寓言(节选)

周国平

落难的王子寓意:厄运能使脆弱的人坚毅起来

寓言教案教学设计4

一、导语设计

(选讲《伊索寓言》中的故事导入,如青蛙的肚皮、驴与愚蠢的狼、怯懦的蝙蝠、狼和小羊、贪欲的狗、愚蠢的乌鸦等)同学们,这个饶好玩味的寓言故事的出处大家知道吗?(学生回答,老师明确:《伊索寓言》)那么,谁还能讲出这部古希腊寓言汇编中的故事呢?(学生讲解并描述)今日,我们一起学习《伊索寓言》中的两则:《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和《蚊子和狮子》。请同学们从阅读提示中圈点出有关寓言和《伊索寓言》的学问要点。

二、资料助读

投影显示:

寓言是以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为内容的文学样式。篇幅大多简短,主子公可以是人,可以是拟人化的生物或非生物。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邃的道理从简洁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显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寓言在创作上经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

寓言最突出的特点是以比方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17世纪法国寓言诗人拉封丹说过:“一个寓言可分为身体和灵魂两部分:所述的故事好比是身体,所赐予人们的教训好比是灵魂。”

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诸子百家著作中就有不少寓言故事流传下来。外国寓言作品,闻名的有古代希腊的《伊索寓言》,法国的《拉封丹寓言》和俄国的《克雷洛夫寓言》。

相传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人,擅长讲动物故事。公元前5世纪末,希腊寓言起先归于他的名下。

《伊索寓言》是古希腊寓言的汇编。其中大多是动物故事,反映了平民或奴隶的思想感情。耶稣会传教士在明代把伊索寓言传入中国。

三、师生共同研读《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1.学生自由诵读,思索:恰如寓言诗人拉封丹对寓言的形象概括,读寓言,要从“身体”读出“灵魂”,也即从所述故事读出道理。那么这则寓言在结构支配上有何特色?

老师明确:第一段讲解并描述故事,其次段点明寓意。

2.研习寓言的故事部分,感知情节发展和人物形象。

学生集体诵读,思索:

(1)寓言中赫耳墨斯的形象生动、鲜活。刻画人物的方法是对话描写为主,试比较赫耳墨斯与雕像者三问三答中句式、语气的起伏改变。

(2)对雕像者的形象指惜墨如金,轻轻一句“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饶头,白送”答语,却见其情节波澜,就其表达效果试作分析。

(3)梳理、归结故事的情节脉络。用简练的话语填充:全篇故事分两层,其起因和开端是,发展和结局是。

学生探讨、回答,老师明确:

(1)故事主要是通过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三问三答的对话来叙述的。问句中同中有变,“值多少钱”四个字用反复,而主语在第一次发问时省略,其次次点写明,第三次则用代词。雕像者的回答略有区分,第一次用确数,其次次比较而言,只说概数,第三次不用数词,贬低得一分不值。

(2)雕像者的答语,如烘云托月,造成文意的陡转,给人以巨大反差,讽喻之意暗寓其中,是反衬手法的奇妙运用。

(3)赫耳墨斯到雕像店里去了解自身价值。叙述赫耳墨斯与雕像者的对话。

3.品尝关键词语,理解赫耳墨斯仰慕虚荣的性格。

(1)听读录音,圈点勾画出寓言的关键词语,一“笑”、两“想”、三“问”。

(2)组织探讨:

①赫耳墨斯来到人间的动机和目的是什么?

②赫耳墨斯笑着问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中“笑”说明白什么?

③“后来,赫耳墨斯望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敬重些”,这个想法表明白什么?

学生回答,老师点拨、明确:

①“虚荣的人,凝视着自己的名字”赫耳墨斯所关切的不是怎样造福人类,而是自己的身价和荣誉,“想知道”是掩饰之辞,事实上是“想得到”,示意他是一个仰慕虚荣、夜郎自大的神。

②一个“笑”字,描写赫耳墨斯的表情,使形象更显得真实。赫耳墨斯听到宙斯的雕像才值一个银元,他骄矜的“笑”,使他傲然的神情跃然纸上。

③这段着意赫耳墨斯的心理活动。他心想人们对他会更敬重些,他竟然认为自己的身价能超过父亲--作为最高神的宙斯,赫拉更不在话下,是多么傲慢。他自以为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而雕像者肯定是势利的,阿谀奉承的,他这样猜度别人,足见其心灵的卑劣。

(3)表情朗读,说说寓言中的赫耳墨斯是怎样的一个形象。在句中填入切合寓言内容的修饰语:寓言中刻画的赫耳墨斯是一个的形象。

学生填充,老师示例:如盲目自高自大、夜郎自大、目空一切、仰慕虚荣、自命不凡等。

(4)小组成员分角色朗读。然后推举代表在班上表演,学生评议。

(5)这则寓言通过天神赫耳墨斯自命不凡、主观臆断而在事实面前碰壁的故事,以神喻人,讽刺和指责了那些仰慕虚荣、夜郎自大的人。请学生结合实际生活,谈谈对寓意的理解。

(6)激励学生将故事情节作适当的变更,看看寓意会有什么不同。如将“还要贵一点”以下的情节改为:“赫耳墨斯听后,默不作声,静静离去。或者赫耳墨斯来到店里,假如首先问自己的雕像的价钱,结果会怎样呢?”

引导学生运用发散思维进行探讨,进一步领悟作者支配情节的意图。

(7)集体诵读。读出语气、语调。

四、指导学生自读《蚊子和狮子》

老师提示:这则寓言的结构支配和前一则相同,也是分叙讲解并描述故事,结叙点明寓意。

2.集体诵读,梳理寓言故事的主要情节。

老师明确:本文构思精致,短短篇幅中,情节大起大落,写出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的转化。故事由两部分内容组成,先写蚊子所获得的成功及其缘由,后写蚊子所遭受的悲剧及其缘由。

3.畅读课文,圈点品析文中的两“吹”一“叹息”。理解蚊子的性格特点及其故事的寓意。

问题探讨:(1)这则寓言以动物喻人,语言精练,具有剧烈的想像色调,清爽、形象,那么文中是怎样给予动物以人的感情和性格?

(2)寓言用动物之间的.关系来概括社会现象,讽喻了什么?下列成语中:骄兵必败,不自量力,大意失荆州,虚心使人进步、傲慢使人落后。哪一则能概括本文的寓意呢?

(3)蚊子临死前是否有所醒悟,是通过哪个词语表现出来的?它的哀思说明白什么?

(4)蚊子敢于向狮子挑战,而且能够取胜,这说明白什么?

(5)蚊子假如不先发表“挑战宣言”就去进攻狮子,结果仍旧是战胜了狮子,这对故事情节会有怎样的影响?

学生回答,老师明确:

(1)本文的拟人,能抓住蚊子和狮子的自然特征,拟得逼真神似,生动好玩。把蚊子的叫声说成“吹着喇叭”“唱着凯歌”,以状其战胜狮子得意忘形之态,非常簇新、妥当。

(2)描写蚊子和狮子“战斗”的过程,蚊子被蜘蛛网粘住的情景,完全符合自然物的特点,用来概括社会现象,真是两相妙合。讽刺了那些能够战胜强敌却因得意反被弱者战胜的人。

“骄兵必败”能概括故事的寓意。

(3)蚊子的醒悟是通过“叹息”表现出来的。

“自己同最强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被这小小的蜘蛛歼灭了”句中的“最强大”与“小小”、“较量过”与“歼灭了”形成剧烈反差,两相比照,尖锐地讽刺了成功后傲慢自满、得意忘形的思想意识。

(4)蚊子的“挑战宣言”貌似狂言。事实上包含了才智,它是以己之长攻敌之短,发挥了自己的优势,抑制了狮子的优势。它的胆识、信念,是建立在敌我双方力气进行冷静分析的基础上的。启示人们,世上万事万物,各有所长所短。强者有短处,弱者也有特长。弱者假如能扬长避短,就可能以小胜大,以弱胜强。

(5)激励学生谈出自己的理解,结合情节的跌宕起伏和寓意的托出。

4.跟录音仿读,体会拟人的妙用和情节的起落。

五、课堂练习

绽开想像、续编情节。

1.赫耳墨斯听说自己的雕像当饶头只作“白送”之用后,他的心情、神态会怎样?会说些什么掩饰这尴尬、尴尬呢?

2.想像一个蚊子不被吃掉的奇迹情节,给寓言支配一个与课文不同的结局。

老师供应示例(一):蚊子正等待着那可怕的时刻来临时,松树上滴下的一滴松脂,正好落在蜘蛛背上,蜘蛛被松脂包住,网也被拉破,蚊子因此而得救。

六、课堂小结

这两则寓言的主子公不同,有神,也有动物;赫耳墨斯有“权力”,蚊子有战胜狮子的骄人成功花环。它们的共同弱点是--不能够正确地对待自己,特殊是在权力、荣誉面前不能够正确对待自己。这两则寓言,以其深刻的寓意,在警示着我们。

七、布置作业

自编寓言。题目(1)嘴和眼的对话;(2)树和斧子。

要求:任选一题完成。运用夸张和拟人手法。想像合理;300字左右即可。

寓言教案教学设计5

这一则寓言的主题词就是得失之患。首先必需把握的是这种得,并非一般的得,不配拥有而拥有就会生出无穷的得失之患。这样的拥有,看起来是好事,又何尝不是坏事?物的主子,其实也是物的奴隶,为自己所拥有的东西所奴役。白兔和月亮处于两种不同的关系,确定了白兔呈现两种不同的心态,拥有月亮反而不是好事。

1、看导语默读课文。

2、借助注释、词典识字识词。

3、朗读。

4、内容研讨。

5、语言运用。

6、反复朗读,在朗读中增加理解。

7、作业。

1、正确理解寓言的含义。

2、正确把握对人生的看法,对待人生的际遇。

3、感受美丽的语言,仿照文章美的表达。

二课时。

多媒体。

第一课时

一、课文导入

人们的生命历程中,得与失始终伴随我们一生。有俗语说:有得必有失。其实,有失也比有得。明智的,随遇而安,得失不惊,心宽体胖,处世潇洒;痴妄的.,追名逐利,以乱心迷,生身受累。我们应当树立怎样的人生看法?寓言《白兔和月亮》就是一面透亮的镜子。

二、简介寓言

寓言:文学体裁的一种。以散文或韵诗的形式,讲解并描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结构大多短小,主子公多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主题多是惩恶扬善,多充溢才智哲理。

三、整体感知

1、这则寓言讲了怎样一个故事?

2、白兔赏月的心态前后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改变?

3、白兔在得到月亮以后,为什么会有得失之患?

4、这则寓言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四、体会感知

这则寓言的语言很精致,你认为哪个词语你最有感受,认为用的最好?请找出来,并谈出自己的感受。

五、探讨探讨

1、本文有两次转折,请你找出来,并分析这样的写法有何好处?

2、白兔最终要求诸神之王撤销这个确定,说明白什么?

3、这则寓言提到人类有怎样的讽刺意义?

六、拓展延长

1、拥有财产就肯定会有得失之患吗?

2、我们可以从白兔身上学到些什么?

3、在现实生活中,你是否会有得失之患?缘由是什么?

4、我们应当怎样把握自己的人生航标?

其次课时

一、课文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到现实生活中我们应当坦然面对人生的得与失,正确把握好人生的得与失。不仅如此,我国有句俗语天有不测风雨,人有旦夕祸福。人生在世,注定要与困难同行的,甚至要与挫折和灾难打交道。因此,我们要做好充分的打算。今日,就让我们来共同学习另一则寓言故事《落难的王子》,我信任同学们会有一种别样的收获。

二、整体感知

这则寓言故事写得很深厚,不仅在主题思想上令人发省,而且在情节支配上也值得我们学习,具有普遍的意义。通读寓言故事,告知我们这则寓言告知我们什么道理?

三、思索品尝

1、我在情节中起到的作用是什么?

2、天哪,太可怕了,这件事落到我的头上,我可受不了!这句话在课文中反复出现过三次,都是在什么状况下出现的?有什么意义?

四、问题探究

1、王子落难前后性格有怎样的改变?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改变?

2、王子是怎样落难的?作者这样便偏故事情节有何用意?王子落难你认为是偶然的还是必定的?

3、我是王子落难的见证人,然而,当厄运也落到了我的头上,这说明白什么?

4、文章结尾给人怎样的启示?

5、只有落难后才会变得坚毅,才能战胜脆弱,这是一条定律吗?

五、拓展延长

与《白兔和月亮》进行比较阅读:

1、在主题上,两片语言都是些人生看法的。但是角度是不同的,前则主要写人在获利之后的心境;后则写人受难后的状态。

2、在情节上,都采纳了寓言的形式。然而前则寓言味道比较浓些;后则更像是事实。

3、在表达方式上,两篇寓言都是叙事为主。而前则更多的是人物的心理描写;后则重在叙事。

六、体验反思

1、人生在世,或福或祸,可能不期而至,对我们应怎样对待?

2、从自己的经验中举出实例,说说你怎样面对困难,使自己坚毅起来?

3、事实上人的一生挺平淡,大悲大喜的事情也不是许多,我们应当怎样在日常生活中培育自己的坚毅的意志?

七、老师小结

同学们,学习了两则寓言,它们从不同的侧面告知我们许多人生启示。我们知道了不计较得失是最大的得;不计较得失的人是最理智的人。我还要告知你们,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愿同学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远离欲壑,健全人格;亵渎困难,直面人生。

八、巩固训练

1、完成研讨与练习。

2、作文训练:《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逆境中成长》。

文学体裁的一种,以散文或韵诗的形式,讲解并描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寓是寄予的意思。寓言通常是把深刻的道理寄于简洁的故事中,借此喻彼,借小喻大,借古喻今,惯于运用拟人的手法,语言简洁锐利,主题多是惩恶扬善,充溢才智哲理。素材多来源于民间传闻。

欧洲文学中闻名的寓言作品有古希腊的《伊索寓言》。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寓言盛行,《庄子》、《韩非子》等著作中有不少寓言,如《郑人买履》(《韩非子》)、《鹬蚌相争》(《战国策》)、《缘木求鱼》(《吕氏春秋》)。

寓言教案教学设计6

1、学问目标:

理解寓言的含义,感受美丽的语言,学习精致的表达。

2、实力目标:

解读寓意,驾驭阅读寓读的方法,培育语言表达实力。

3、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正确地把握人生看法,对待人生际遇。

了解寓言的寓意,理解运用文中的精致语言。

寓言的启示。

创设情境,合作探究,沟通实践。

一、导入

学习课前演讲寓言故事。

明确什么是寓言?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寓”是寄予的意思,把深刻的道理寄予在简洁的故事了,带有劝寓或讽刺意味,让人们从中领悟。寓言篇幅大多简短,文字好玩。主子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生物或非生物;主题都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它常用比方,拟人夸张手法,含义深刻,引人思索。

二、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寓言。

2、口头复述寓言故事。

3、问题设计:

⑴白兔赏月的心态前后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改变?

(设计目的:了解身份的'变更对于心态的影响,要求学生紧扣课文内容。)

⑵这寓言给了我们一个什么启示?

(设计目的:理解拥有巨大的利益会勾起无穷的得失之患。)

三、合作探究

白兔最终要求诸神之王撤消确定说明白什么?

(结合现实生活中人民在获得利益之后的想法和做法。)

(设计目的:让学生理解白兔慧心未泯。)

四、辩证思维

是否拥有财产和华蜜生活就肯定会患得患失?而一无全部才心安理得吗?

(设计目的:培育学生辩证思维。)

五、反思体验

小组合作探讨并沟通:

你在学习和日常生活怎样对待胜利与失败,荣誉和挫折?我们应怎样把握自己的人生看法?

六、实践巩固

1、仿写:(感悟语言的美丽,摘抄,划出美丽语句。)

例句:

⑴每天夜晚,她都来到林中草地,或是无忧无虑地喜戏,或是心旷神怡地赏月。

⑵乌云蔽月,她便惊慌担心,惟恐宝藏丢失:满月缺损,她便伤心如割,仿佛遭了抢劫。

2、续写:

有一天带面具的美和丑在海边邂逅,她们相互说:“咱们到海里去游泳吧。”于是她们脱下了面具,在海里游泳。

过了一会儿,丑会到了岸上,带上了原来属于美的面具,径直走她的路。

接着美也上岸了,找不到自己的面具,只好戴上了丑的面具,径直走她的路。

所以,直到今日,。

七、总结

学习寓言,我们要理解寓言的寓意,感悟人生道理。感悟寓言精致的语言。

寓言教案教学设计7

一、检查作业

先小组内沟通,然后推举想像新奇、合情合理的佳作在班上讲解并描述,大家观赏、评议。

二、指导自读《智子疑邻》

1.资料助读

投影:

韩非(约前280~前233),战国末期韩国人,闻名思想家。他出身贵族,屡次上书向韩王进谏,改革政治,实行富国强兵的政策,均未被接受。后来,得到秦始皇的赏识,在秦国任客卿。不久便被他的同学李斯等人谗言所陷,下狱后被逼自杀,死时47岁。他著有《韩非子》一书,共20卷,55篇。笔锋犀利,说理透辟,常用寓言故事阐明道理,富有劝服力。其中很多寓言故事始终流传于世,《智子疑邻》就是其中的一篇。

2.放多媒课件,学生观赏画面,感知寓言。

3.自由诵读,老师提示下列字词:

(1)智子疑邻:智,聪慧,这里意思是“以……为聪慧”。赞许儿子聪慧,怀疑隔壁老人(偷盗)。

(2)不筑:修补。

(3)暮而果大亡其财:暮,晚上。果,果真。亡,丢失。晚上果真丢失了大量财物。

4.请学生结合课文注释,口头把故事译成通畅的现代汉语。思索:因“天雨”而导致“墙坏”,因“墙坏”而致失盗,对此儿子和邻人之父都有相同预见,而宋国富人却“智子疑邻”,这说明白什么道理?

学生探讨、回答,老师明确:

寓言的本意是向别人进言,要留意自己跟听言者的关系,假如关系疏远,即便看法正确,效果也不见得好--这是从消极方面说的。假如从主动方面就可以引申为:听看法只应听正确的,而不要看这看法是什么人提出,对人不能持偏见。

5.请学生设想一下,邻人之父知道自己成了怀疑对象,会有怎样的反应?为寓言写一个合情合理的续编。

三、师生共同研读《塞翁失马》

1.资料助读

投影: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苏非、李尚、伍被等著。《淮南子》思想上接近道家,同时又吸取了儒家法家、阴阳家的思想,成为一部杂家著作。这部书在阐明哲理时,涉及许多奇物异类、鬼神灵怪,所以保存了一部神话材料,曲折地反映了远古人民的生活和思想。如女娲炼石补天、后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周山等,都通过这部书的保存而流传至今。

2.听读录音,留意下列字词。

老师提示:

(1)马无故亡而入胡:逃跑。

(2)何遽(jù):就,竟。怎么就,表示反问。

(3)其马将(jiānɡ)胡骏马而归:带领。

(4)堕(duò)而折其髀(bì):从立刻摔下来,摔断了大腿。

(5)人皆吊之:对其不幸表示劝慰。

(6)引弦而战:拿起弓箭去打仗。引弦,拉开弓弦。

(7)死者十九:非常之九,意思是绝大部分。

(8)此独以跛(bǒ)之故,父子相保:保全。

3.畅读寓言,结合提示译成现代汉语,感知文意。

4.成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出自于此篇,那么寓言中祸与福是怎样相互转化的?

老师明确:

寓言用一连串事实来说明祸与福之间的相互转化:“马无故亡而入胡”是祸,待到“其马将胡骏马而归”,就转化为福了;后来,其子骑此骏马,“堕而折其髀”,福又转化为祸;最终,塞上丁壮同入侵胡人作战中,“死者十九”。而其子以跛之故免征,得以“父子相保”,祸再次转化为福,如此循环往复,所以动人。

5.这则寓言故事说明祸福相依的道理,那么这对我们的思想方法和生活看法有什么主动的启示呢?请同学们联系生活、学习实际谈谈自己的理解。

老师点拨:

启示:(1)祸福可以转化,不要静止地看待;学会在祸中看到福,从祸中考虑到怎样求得转化,不要消极悲观,或者在福中看到祸,加以戒备。(2)祸福之来,的确有很多偶然性,生死、利害、得失,并不都是可以预料的。考虑力求周全,处事力求慎重,多一些应付不测之变的打算,少一些不着边际的幻想;一旦面临祸害,可以处变不惊,可以削减懊悔。这也是一种成熟生活看法的'养成。

6.集体诵读,深层体会。

四、课堂练习

投影:

阅读短文,完成习题。

孔子的弟子曾参,品德高尚,一贯讲信用,重诺言。

有一天,他的妻子要到市场上去。他幼小的儿子哭闹着,要跟妈妈一起走。妻子哄骗他说:“你不要闹,妈妈从市上回来,就把家里的那头猪杀了给你吃。”

妻子一回到家,曾参真的捉住那头猪要宰杀。妻子连忙阻拦:“这头猪正在长膘,杀了多惋惜啊!”

“你不是答应孩子,要杀掉它吗?”

“唉,你怎么这样死脑筋!我不过哄哄孩子罢了,哪里真的要杀猪呐!”

“不!”曾参坚决地说,“孩子年纪小,一切都学父母亲的样子。你假如欺瞒了他,这不是教他养成欺瞒的坏习惯吗?再说,母亲欺瞒了孩子,孩子以后就不会再信任母亲的话了。这可不是父母教化孩子的方法啊!”

曾参最终坚持杀了那头猪,实现了妻子许下的诺言。

1.曾参说:“这可不是父母教化孩子的方法啊!”你认为正确的方法是什么?请大致按曾参这段话的格式把它表述出来。

2.请用简洁的话概括这个故事的寓意。

3.请为这个故事拟个恰当的标题。

参考答案:

1.孩子年纪小,一切都学父母亲的样子。你要用诚恳来教化他,他不就养成了诚恳的好习惯吗?再说,母亲有好榜样,孩子就会学着这么去做人了。这才是父母教化孩子的方法啊!

2.说明成人的言行对孩子影响很大,做父母师长的要特殊留意言传身教。

3.曾子杀猪

五、课堂小结

寓言清爽、形象,是稚真孩童洞见世界的窗口。《伊索寓言》《拉封丹寓言》以及我国诸子百家著作虽然年纪很老,却是孩子们同等的同伴。它分明是一个个故事,生动、活泼,而当它转身走开时,却突然变成一个个哲理,肃穆仔细,催人深思,让人感悟现实,体会人生。这就是它的风采、它的魅力。

六、布置作业

(分发讲义资料)

1.大公鸡是那么的美丽神气,你看它:红色的大冠子,红光发亮带有金色的羽毛,走路挺胸昂头。啼鸣时,总爱站在高处,引颈高歌。

请发挥想像,编写一个小故事,中心是揭示公鸡傲慢的害处,使读者受到教化。

留意要符合寓言的特点,题目自拟。

2.阅读语段,完成1~5题。

大鱼和小鱼

小鱼问大鱼道:“妈妈,我的挚友告知我,钓饵上的东西是最美的,可就是有一点儿危急,要怎样才能尝到这种美味而又保证平安?”

“我的孩子,”大鱼说:“这两者是不能并存的,最平安的方法就是肯定不去吃它。”

“可它们说,那是最便宜的,因为它不取任何代价。”小鱼说。

“这可完全错了,”大鱼说,“最便宜的很可能恰好是最贵的,因为它希图别人付的代价是完全的生命。你知道吗,它里面裹着一只钓钩?”

“要推断里面有没有钓钩,必需驾驭什么样的原则呢?”小鱼又问。

“那原则其实你都说了。”大鱼说,“一种东西,味道最美,又最便宜,好像不用付任何代价,钓钩很可能就藏在里面。”

1.这是一篇寓言,它构思的突出特点是通过绽开情节内容。

2.文中加粗的“必需”用“必需”替代行吗?试分析两者的异同。

3.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正确理解文中“钓钩”的含义。

4.“大鱼”说话很留意限制性词语运用,请从画横线的句子中找出两个这样的词。

5.假如你是“小鱼”,你觉得“妈妈”讲的使你最受教益的一句话是。

参考答案:

1.对话(或语言描写)

2.都有“肯定要”的意思,“必需”有强调的意味。

3.致命的陷阱(或“骗局”)

4.最平安的、肯定

5.“一种东西,味道最美,又最便宜,好像不用付任何代价,钓钩很可能就藏在里面。”

或“最便宜的很可能恰好是最贵的,因为它希图别人付的代价是整个生命。”

寓言教案教学设计8

第一课时

1.能借助课文注释及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

2.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3.理解《郑人买履》所蕴含的寓意,能说出自己的理解。

学习并驾驭文中一词多义、通假字、特别句式等。

理解《郑人买履》所蕴含的寓意,能说出自己的理解。

1、自学、引领、探讨、点拨

2、查、划、写、记、练、思

《古代寓言二则》课堂学习活动单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喜爱猜谜语吗?今日老师先说个谜语给大家猜猜,请听好:稀奇怪异两只船,没有桨来没有帆。白天载人四处走,夜晚横卧在床前。(学生回答谜底)

“鞋”在古时候也叫“履”。这节课我就带着我们聪慧的同学们穿过时空隧道,回到两千多年前的战国,去看一看在那儿发生的一个与鞋有关的故事——《郑人买履》。二、目标展示

首先请同学们来熟识并解读下学习目标

1.能借助课文注释及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

2.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3.理解《郑人买履》所蕴含的寓意,能说出自己的理解。

三、活动方案

活动1:熟读翻译课文

1、今日我们学习的文章是寓言故事,信任同学们对于寓言的阅读不在少数,不过我们今日接触的是文言文。首先我们要学会古文是如何来朗读的。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同时请2位同学上黑板演示要留意的字音,3分钟之后请每小组代表来朗读,留意正确停顿、突出重音外,还应留意语气和节奏。

2、同学们读的都特别棒。读书读书,朗读当然重要的,但是古文我们还须要能够读懂文意,下面请同学们依据预习来向大家说说你学到了哪些文言字词?你能够翻译整篇课文吗?等下请同学们向大家展示下你完成的预习问题三。

活动2:文言现象积累

到此我们学习驾驭了一些文言字词,那同学们,你觉得那些文言字词是须要重点驾驭,哪些句子是别出心裁的呢?请小组探讨并向大家展示:

1、归纳文中的一词多义现象:

(1)自度其足:动词,(duó)量长短

(2)吾忘持度:名词,(dù)这里指量好的尺码

2、通假字:(1)而置之其坐:同“座”,座位

(2)反归取之:同“返”,返回

3、特别句式积累:

(1)定语后置句:郑人有欲买履者------有欲买履之郑人

(2)倒装句:何不试之以足?------何不以足试之?

活动3:读懂了文章的大意,现在就须要我们来思索文章的内涵了,首先告知大家这篇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从这个故事中你们发觉什么隐私了吗?而这个故事对我们的现实生活又有什么启示?

寓意:做事不从客观实际动身,只信任以往的阅历或书本上的教条是愚蠢的,不会胜利的。

启示:告知我们书本上的东西并不肯定牢靠,依据现实须要大胆地试,才是解决问题的最有效的方法.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见机行事,不行顽固守旧,不知变通,否则就会闹出笑话。

活动4:尝试背诵课文及重要字词→小组内一对一背诵,过关

四、归纳总结

这是我们学的第一篇古文,下面让我们来看看我们都有什么收获?

示范:1、这节课我驾驭了这些重点文言字词;

2、我能够翻译整篇文章大意了;

3、我从这节课中了解了《郑人买履》这则寓言的…寓意;

4、从这两则寓言中我能够联系我们的`现实生活并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去了。

五、老师小结

这则寓言中的郑国人犯了教条主义的错误,他只信任量脚得到的尺码,而不信任自己的脚,因而闹了大笑话,说明这个郑人的思想僵化、不知变通。而我们以后就要引以为戒,要做一个适应时代发展的现代人。

1.(1)《韩非子》战法2.duódù3.(1)郑人/有欲买履者4.(1)量长短代词,代量好的尺寸5.(1)先自己量好脚的尺码,却将量好的尺码放在座位上。(2)宁可信任尺码,也不信任自己。6.(1)坐,同“座”,座位。(2)反,同“返”,返回。7.郑人买履讽刺了那些固执己见,墨守成规,处理问题不从实际动身,不敢大胆尝试的人。

其次课时

1.能借助课文注释及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

2.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3.理解《缘木求鱼》所蕴含的寓意,能说出自己的理解。

学习并驾驭文中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特别句式等。

理解《缘木求鱼》所蕴含的寓意,能说出自己的理解。

1、自学、引领、探讨、点拨

2、查、划、写、记、练、思

寓言教案教学设计9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知道这三则寓言的故事,能从寓意中获得教益。

教学重点:能结合生活中的例子体会寓意。

教学打算:课前布置学生阅读《伊索寓言》,了解有关《伊索寓言》的资料。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了解寓言及《伊索寓言》的有关学问。

1、同学们都很喜爱看寓言故事,那你们知道寓言故事有什么特点吗?

寓言,是通过一个小故事,用比方、拟人等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往往带有讽刺和劝诫的性质。

2、简介《伊索寓言》及其作者。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家,曾经是一个奴隶。他机灵幽默,聪颖过人,在儿童心目中始终扮演一个故事大王的角色。《伊索寓言集》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它的内容非常在肯定历史条件下,题材相当广泛,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古希腊的社会现实和风土人情,尤其集中反映了下层社会里奴隶的思想感情。《伊索寓言集》里的.角色大都由动物担当。这些动物和人一样,会思索,能说话,从本质上说仍是人的化身,代表着当时社会上的各色人物。

二、引入课题,初读寓言。

1、今日我们接着学习伊索的寓言,课文共有三个故事。我们首先来学习《狐狸和葡萄》。(板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2、提出初读要求:想想这则寓言讲了什么故事,留意生字的读音,读通读顺句子。

3、汇报初读状况。学生说说自己对寓言内容的理解。提示学生留意“狐狸”在一起连读时,“狸”读轻声,“谗”读翘舌音,“酸”读平舌音。

三、细读课文,领悟寓意。

1、齐读第一、二自然段。

2、自读每自然段。思索: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狐狸特别想吃葡萄?(馋得直流口水

想尽各种方法自己先找出来读一读。师生沟通。

3、小组合作探讨:狐狸能想到哪些方法去够葡萄?

4、“白费劲”说明白什么?你能想象出此时狐狸的神情吗?

5、自读其次段。思索: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狐狸在“白费劲”、“无望”的状况下,仍旧对葡萄恋恋不舍?

6、同学们吃过成熟的葡萄吗?是什么味道?狐狸为什么说葡萄确定是酸的,不好吃?

默读第三自然段。从上面的故事你能知道“无能为力”是什么意思吗?你怎么理解这段话?

提示寓意比照前面的故事或生活中的事例把你所读懂的道理讲给同学听听。

四、积累迁移,指导写字。

狸、葡、萄、馋、酸

其次课时

一、故事引入,提示课题。

1、大家还记得我们熟识的那个《狼来了》的故事吗?谁来给同学们讲一讲。

2、这个故事也是选自《伊索寓言》,今日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故事。(板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寓言,了解内容。

1、自读寓言,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读顺句子。想想这则寓言讲了什么故事?

2、指名读,说说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寓言,领悟寓意。

1、默读第一和其次自然段,边读边想:在“好几次”和“后来”发生的事情中,牧童和村民们各有什么不同的表现?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进一步读懂课文。

狼没来

牧童:几次大叫

(说谎)

村民:听见赶来(上当)

不禁哈哈大笑

(戏弄村民)

惊惶失措(生气)

狼来了

牧童:吓坏大叫

(真话)

村民:没人帮忙(不信任)

2、体会:牧童两次“大叫”时的不怜悯感,村民两次听到“大叫”的不怜悯感。

3、生活中你有经验过或见过听过类似的例子吗?

4、齐读最终一个自然段,说说自己对寓意的理解。

四、迁移积累,指导写字。

慌、贯、谎、粪、戒

第三课时

一、故事引入,提示课题。

1、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过的《狐狸和乌鸦》的故事吗?谁来给大家讲一讲。

2、狐狸是特别狡猾的,今日我们学习的这个故事也与狐狸有关,它也使出了同样的手法又来欺瞒别人了,不过,这回它的计策可是失败了,是谁这么聪慧呢?(板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寓言。

1、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读顺句子。想一想这篇寓言说了一件什么事?

2、自读反馈。

三、细读寓言,体会寓意。

1、想想《狐狸和乌鸦》和《蝉和狐狸》这两个故事有什么相像之处,又有什么不同之处?

2、相像的是狐狸为了达到自己不行告人的目的,都在说奉承话。“有意”点出狐狸的假心假意,“赞美”是为吃蝉而设下的“圈套”。不同之处是乌鸦上当了,而蝉没有上当。

3、读第三、四自然段,思索:蝉为什么没有上当?

蝉:“察觉……有诈”“摘下……扔下来”

(头脑很醒悟,保持警觉,进行摸索。)

理解“有诈”。

狐狸:“以为是蝉”“猛扑过去”

(露出了真面目)

4、读第五自然段,说说自己对寓意的理解。

引导学生体会蝉不仅有才智,更重要的是它能从同伴的灾难中吸取教训。(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例子)

四、积累迁移。

选一两个你喜爱的寓言故事,讲给别人听。

五、书面作业:

完成《练习册》、《语文补充习题》作业。

寓言教案教学设计10

学习目标

1.驾驭本课的生字新词.

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故事始末,感悟寓意.

3.教化学生只要有恒心和毅力,就有可能攀登到光辉的顶点.

学习重点

了解课文内容,理解纪昌学射和扁鹊求治到不治的经过。

学习难点理解寓言所包含的寓意。

教具、学具打算生字卡片

活动1.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你知道我国古代有哪些神射手?让学生独立思索各抒己见初解课文。

活动2.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对字词有哪些质疑?学习生字,释词驾驭识字方法,理解重点词识字释词。

活动3.再读课文,了解故事的`梗概两则寓言各讲了件什么事?探讨沟通:课文讲了件什么事读文沟通,汇报成果了解寓意。

活动4.细读课文,理清故事内容飞卫让纪昌分哪两步练习视力呢?读文探讨探讨并回答深化理解寓意。

拓展升华你对两则寓言的体会是什么?分组探讨各小组选代表回答培育语言表达实力。

1.你认为蔡桓公怎么样才能保全自己的性命?

2.你觉得是什么害了蔡桓公的性命?

3.你想对蔡桓公说些什么?

板书设计

扁鹊治病蔡桓公(讳疾忌医)

皮肤小病不信

请治皮肉之间不兴奋比理睬

肠胃特别不兴奋

不治―深化骨髓浑身酸痛---病死

作业设计

1.将下面技能与其基本功搭配连线。

射箭练腕力

唱歌练基本招式

书法练视力

武术练丹田之气

教后反思

寓言教案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学问与实力:

1、从白兔的生活体验、落难王子的命运,感悟人生,辩证地对待财宝与不幸。

2、结合已有学问,探究寓言的寓意。

过程与方法:

1、品尝、积累精确、形象的语言,复述课文。

2、将课文改编成课本剧进行表演。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1、正确把握对人生的看法、对待人生的际遇。

教学重点:

1、驾驭寓言的特点。

2、理解《白兔和月亮》、《落难王子》这两则寓言的寓意。

教学难点:

1、使学生通过学习,树立良好的人生看法。

教学方法:朗读法、探讨法、表演法

课时支配:1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应当听说过“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个成语吧,这个成语从一则寓言故事中得来,大体是这样的:

战国时期,长城旁边住着一个老头,养了许多马,名叫赛翁。有一天,不知什么缘由,他家的一匹马逃走了。乡亲们纷纷跑来劝慰他。老头却非常安静地说:“没关系,丢失好马虽然是一大损失,但没准会变成一件好事呢?”过了一段时间,那匹马奇迹般地跑回来了,并且还带回来一匹北方匈奴的良马。乡亲们又纷纷前来道贺。这时,老头又意味深长地说:“白白得了一匹好马,不肯定是什么福气,或许惹出什么麻烦来。”他有个酷爱骑马的儿子,每天骑着良马出去玩,有一天不当心从立刻掉下来把腿摔断了。左邻右舍又来探望、劝慰他。这时老头又说:“没什么,腿摔断了却保住性命,或许是福气呢?”一年后,北方匈奴入侵塞内,青壮男丁都被抓去当兵,十有八九都死于战场,而这个年轻人却因为摔断了腿未上前线,保全了一条性命。这个故事告知我们,祸和福在肯定条件下能相互转化,有时候坏事能变成好事。当我们受到挫折或遭受不幸时,常会用“塞翁失马”来劝慰自己或别人。

刚才我们讲的是一则寓言故事,同学们知道什么叫寓言吗?寓言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一般结构短小,主子公多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主题多是惩恶扬善,充溢才智、哲理的。西方的寓言有古希腊的《伊索寓言》等,中国的寓言故事有不少保存在《庄子》、《韩非子》等作品中。

今日我们要来学习闻名作家周国平的两篇寓言。

二、整体感知

1.走近作者

周国平,中国社科院哲学探讨所博士、探讨员,其作品以其文采和哲思赢得了多数读者的青睐,能从他的文字中收获才智和超然,主要作品有《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宁静》等。

2.课文导语

生阅读导语

师:寓言由一个故事和寓意组成,故事仿佛是身体,寓意则是灵魂,学习寓言最重要的`是领悟蕴含于故事中的寓意。那么寓意如何去领悟呢?有一个最简洁的方法:找对比,找改变,看故事发生前后主子公有哪些改变?这些改变为何而产生?回答好这两个问题,专心体会两则寓言的寓意。

3.初读课文

师:现在我们就运用这个方法来学习这两则寓言,首先齐读《白兔和月亮》。

二、内容研讨一

师:读过一遍课文,我们来考虑这样几个问题:

1、第一、四段对白兔的心情用了对比的方法进行描写,请从这两段中,找出四个构成显明对比的四字词语。说说兔子的心情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改变?

2、为什么不编成“白兔和青草”的故事,或“天空和月亮”的故事?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寓意。

明确:

1、无忧无虑,心旷神怡;惊慌担心,伤心如割。

2、月亮是何等宝贵的物品,而青草是如此平凡。天空可以泰然拥有月亮,而白兔虽有赏月之才,但是她是如此渺小,实在不配拥有月亮,所以如此惊慌担心。虽是诸神之王的赏赐,也是非分之财。

3、拥有非分之财并过分看重财宝,会勾起无穷的得失之患。

三、内容探讨二

师:下面我们来学习下一则寓言《落难的王子》,请同学们先把课文齐读一遍。

师:我们一起来探讨这样几个问题:

1、文中“天哪,太可怕了!这事落到我头上,我可受不了!”两句和“天哪,太可怕了……”分别出自哪几个人之口,作者这样写的用意何在?

2、王子的性格发生了什么改变?他为什么能够坚韧地面对厄运?

3、请在文中划出本文的主旨句,概括寓意。

明确:

1、王子、我、其他人;对比写出人世间没有不能承受的苦难。

2、生性多愁善感的王子,遭受厄运后历尽苦难的磨炼,性格坚毅起来了,所以能够坚韧地面对厄运。

3、凡是人间的灾难,无论落到谁头上,谁都得受着,而且都受得了——只要他不死。

寓意:厄运能使脆弱的人变得坚毅起来。

四、活动体验

师:下面请同学们依据两则寓言来打算两个课本剧,《白兔和月亮》结尾处说“兔子去拜见诸神之王”请同学们前后相互合作,扮演拜见时的情景。《落难的王子》一则一人演王子,一人演路人,打算好之后上台表演。

寓言教案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使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古汉语的特点,初步了解古代文化。

2、驾驭重要词语,常用词语的含义,正确理解文章内容。

3、激发学生树立自信念,努力使自己成长为有美妙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