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灾害风险 护航高质量发展 课件2023-2024学年防灾减灾日主题班会_第1页
防范灾害风险 护航高质量发展 课件2023-2024学年防灾减灾日主题班会_第2页
防范灾害风险 护航高质量发展 课件2023-2024学年防灾减灾日主题班会_第3页
防范灾害风险 护航高质量发展 课件2023-2024学年防灾减灾日主题班会_第4页
防范灾害风险 护航高质量发展 课件2023-2024学年防灾减灾日主题班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防灾减灾主题班会防范灾害风险护航高质量发展2023年5月12日第15个全国防灾减灾日PPT模板LFPPT网-WWW.LFPPT.COMPPTLFPPT网-WWW.LFPPT.COMLFPPT网-WWW.LFPPT.COM免费PPT模板下载LFPPT网-WWW.LFPPT.COMPPT模板LFPPT网-WWW.LFPPT.COMPPTLFPPT网-WWW.LFPPT.COMPPT模板下载LFPPT网-WWW.LFPPT.COMPPT模板免费下载LFPPT网-WWW.LFPPT.COMPPT教程LFPPT网-WWW.LFPPT.COMPPT素材LFPPT网-WWW.LFPPT.COMPPT课件CONTENTS目录全国防灾减灾日介绍012023年全国防灾减灾日工作安排02防灾减灾安全知识03全国防灾减灾日介绍PART.01防范灾害风险护航高质量发展2009年3月2日,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发布消息,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全国防灾减灾日每年5月12日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也就是汶川大地震。这场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的大地震仅四川全省就有68712人遇难、17912人失踪。这场大地震给全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和难以愈合的心灵创伤,堪称国家和民族史上的重大灾难512防灾减灾日的由来为表达对灾害遇难者的追思,增强全民忧患意识,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有必要设立“防灾减灾日”或“中国赈灾日”,借此表达对地震遇难者的纪念,弘扬团结抗灾的精神。节日设定的目的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通过设立“防灾减灾日”,定期举办全国性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有利于进一步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普及推广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提高各级综合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节日设立的意义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防灾减灾日的图标以彩虹、伞、人为基本元素,雨后天晴的彩虹寓意着美好、未来和希望,伞的弧形形象代表着保护、呵护之意,两个人代表着一男一女、一老一少,两人相握之手与下面的两个人的腿共同构成一个“众”字,寓意大家携手,众志成城,共同防灾减灾。全国防灾减灾日图标介绍整个标识体现出积极向上的思想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之意。PART.02防范灾害风险护航高质量发展2023年全国防灾减灾日工作安排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5个全国防灾减灾日,5月6日至12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防范灾害风险护航高质量发展”今年全国防灾减灾日的主题是2023年全国防灾减灾日

突出“防范灾害风险,护航高质量发展”主题,组织做好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作一

广泛开展科普宣传宣传教育,提升全社会灾害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二

深化自然灾害风险普查应用,推动风险治理向事前预防转变三

加强防范应对准备,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处置保障能力和水平四强化统筹协调和多方参与,推动构建大安全大应急框架五具体工作安排突出“防范灾害风险,护航高质量发展”主题,组织做好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作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时,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要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健全国家安全体系,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2023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实现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充分认识到做好防范化解重大灾害风险、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意义,加强工作组织领导,加大宣传力度,教育和提醒社会各界牢固树立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紧紧围绕“防范灾害风险护航高质量发展”主题,精心组织开展全国防灾减灾日宣传教育各项活动,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统筹发展和安全能力,增强全民灾害风险防范意识和素养。广泛开展科普宣传教育,提升全社会灾害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坚持传统和新兴媒体相结合,开展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宣传活动。借助广播、电视、网络、微信、微博、公交传媒等载体,利用户外大屏、楼宇字幕、灯箱展板、道旗灯杆等街头平台,通过公益广告、专题节目、集中采访、专家讲座、在线访谈及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不断扩大宣传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以城乡社区、学校、医院、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施工工地、大型商业综合体等为重点,组织各类灾害风险防范基本知识和灾害应对技能培训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特别是要加强极端性灾害天气的风险识别和自救互救技能培训,提高公众应急避险意识和能力。面向儿童、老人、残障人士等不同社会群体开发和推送防灾减灾科普读本、动漫、游戏、影视剧、短视频等公众教育系列产品。做好城乡社区、学校、医院、敬老院、福利院等重点场所和城镇燃气、自建房等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工作,从源头上防范和化解安全风险,真正把风险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深化自然灾害风险普查应用,推动风险治理向事前预防转变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压实责任,做好普查收官阶段各项工作,要充分利用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科学划定本地区灾害设防标准,探索建立自然灾害红线约束机制,引导人口、设施、产业向更安全区域集中,实现高质量安全发展。及时总结自然灾害风险普查形成的有益经验,从机制框架、人员队伍、法规政策、系统平台、项目支持等方面,探索推动构建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评估长效机制。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重大工程建设、重要发展规划、重点领域和重大灾害应对,推动普查成果应用,推出一批具有地域特点和行业特色的应用成果。加大普查成果科普解读和有关经验做法、典型案例的宣传推广,让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公众及时知晓普查成果及其应用效益,着力营造人人知晓普查、人人支持普查、人人参与普查的社会氛围和工作格局。加强防范应对准备,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处置保障能力和水平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加快防灾减灾救灾、应急体系建设、物资保障、防灾减灾科技创新等规划实施,加强资源统筹,拓宽资金投入渠道,推动实施一批强基础、增功能、利长远的重大工程项目,提高本质安全水平。加强应急物资储备保障能力建设,推动建立中央和地方、政府和社会、实物和产能相结合的应急物资储备模式和联动机制,鼓励和引导不同社会主体和家庭个人储备基本应急物资和装备,继续推广使用家庭应急包。开展各级各类应急预案评估与修订,特别是强化灾害预警和应急响应联动,将高级别灾害预警纳入应急响应启动条件,广泛开展以实战为导向的应急预案演练,做到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充分利用物联网、工作互联网、遥感、视频识别、5G等技术,提高灾害监测感知能力,加强市县层面小尺度、短历时极端灾害的临灾预警,确保第一时间传达到一线岗位和受威胁人群,打通灾害风险预警“最后一公里”,有效组织避灾避险行动。强化统筹协调和多方参与,推动构建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各地区要进一步发挥防灾减灾救灾相关议事协调机构统筹协调职能,注重发挥各行业部门和单位作用,不断完善灾害组织指挥、风险普查评估、会商研判、监测预警、应急响应、调查评估、恢复重建等工作机制。强化专家支撑作用,健全完善专家参与防灾减灾政策规划制定、项目论证、风险普查、灾害调查、科普宣传等方面制度机制,不断提高防灾减灾救灾科学性和精准性。持续推进综合减灾示范创建,特别是加强农村和社区灾害应急能力建设,提高第一时间响应能力;组织开展避灾避险典型案例宣传和先进人物事迹表彰,营造防灾减灾良好社会氛围。要通过以奖代补、购买服务等方式,广泛动员和支持社会组织、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开展科普宣传教育活动,提高群众参与度,不断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强化统筹协调和多方参与,推动构建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禁铺张浪费、大讲排场和形式主义,确保宣传活动取得实效。要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加强对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活动现场和聚集性活动的安全管理,确保安全有序。要注意总结宣传周活动的成效和经验,认真总结提炼本地区本行业领域防灾减灾活动成果,总结报告请于6月10日前报送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防灾减灾安全知识PART.03防范灾害风险护航高质量发展就近躲避,震动停止后再撤到安全地方。躲在结实、不易倾倒、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或它的旁边,如:桌、床等,也可以赶快跑到开间较小、有支撑的房间去,如:厨房、卫生间等。如果来得及,要先打开门,以保证通道畅通;关闭煤气开关、电闸。可趴下,使身体重心降到最低,脸朝下,不要压住口鼻,抓住身边牢固的物体。也可以蹲下或坐下,尽量把身体卷曲起来,注意保护头部和颈部。1.在家中如何应对?地震Part01听从工作人员指挥,不要急于涌向出口,保持跟前而人的距离。遇到拥挤,解开领扣,双手交叉胸前,护住胸口。2.公共场所如何应对?尽力保证呼吸空间,如有可能,用毛巾等捂住口鼻,避免灰尘呛闷发生窒息。节省体力,用敲击方法呼救,注意外面动静,伺机呼救。尽量寻找水和食物,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待救援。3.被困废墟如何应对?火灾Part02安全用火用电,不乱拉乱接电线。不在楼梯间、阳台堆放杂物,堵塞疏散通道。谨慎看护监测燃气灶具管线。如何预防?1.公共场所如何应对?2.公共交通工具如何应对?拨打119报警,按疏散标志有序逃生,切忌乘坐电梯。穿过浓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和墙边,弯腰或匍匐前进。逃生时随手关闭身后房门,防止浓烟尾随进入。无法逃离时,退至阳台或者屋顶等安全区域,发出呼救信号等待救援。公共汽车失火,应马上让司机停车熄火,从车门或用救生锤等工具砸开车窗逃生,并迅速拨打119。有什么征兆?溪水突然浑浊。流速增大、水位上升。听到由远而近如火车轰鸣殷的水声。如时间充裕,应向由坡、高地等处转移。来不及转移时,应立即爬上屋顶、大树等高的地方暂时避险,等待援救。在洪水包围的情况下,要尽可能利用体积大的容器,如汕桶、塑料桶、篮球、树木等作为临时救生品,做水上转移。1.洪水来临时如何应对?洪水Part03不要慌张,尽量让身体漂浮在水面,头部浮出水面,抓住身边漂浮的任何物体。如不会游泳,而朝上头向后仰,双脚交替向下踩水,手掌拍击水面,让嘴露出水面,呼出气后立刻使劲吸气。如在水中时突然抽筋,可深吸一口气潜入水中,伸直抽筋的那条腿,用手将脚趾向上扳,以解除抽筋。车内进水,车门打不开时,不要砸前挡风玻璃,应该击打车窗玻璃四角。如车窗打不碎,就等待车子进水。当车内的水深度接近头部时,深吸一口气,推开车门。2.落水自救关紧门窗,|加固易被吹动的搭建物。处于危旧房屋和可能受淹的低洼地区的人要及时转移。检查电路、炉火、煤气等设施是否安全。1、台风到来前如何应对?尽量不要外出,如果在外面,则不要在临时建筑物、广告牌、铁塔、大树等附近避风避雨。开车的话,则应立即将车开到地下停车场或隐蔽处。小心关好窗户,在窗玻璃上用胶布贴成“米”字图形,以防窗玻璃破碎。如台风加上打雷,则要采取防雷措施。台风过后需要注意环境卫生,注意食物、水的安全。2、台风到来时如何应对?台风Part04当风雨骤然停止时,有可能是进入台风限的现象,短时间后狂风暴雨将会突然再来袭。此后,风雨渐次减小,并变成间歇性降雨,慢慢风变小,云升高,雨渐停,这才是台风离开了。如果台风眼并未经过当地,但风向逐渐从偏北风变成了偏南风,且风雨渐小,气压逐渐上升,云也逐渐消散,天气转好,这也表示台风正在远离中。3、如何判断台风是否远离?河(沟)床中正常流水突然断流。洪水突然增大并伴有较多的柴草树木。1.看深谷或沟内传来类似火车轰鸣声或闷雷声。沟谷深处变得昏暗并伴有轰鸣声或轻微的振动声。2.听泥石流Part0512迅速转移到安全的高地,不要在低洼的谷底或陡峻的山坡下躲避、停留。不要顺沟方向往上游或下游跑,应向与泥石流方向垂直的两边山坡上跑,且不要停留在凹坡处。不要在土质松软、土体不稳定的斜坡上停留。不要在泥石流中横渡。尽快与有关部门取得联系,报告自己的方位和险情,积极寻求救援。遇到泥石流的正确做法关好门窗,尽量远离门窗、阳台和外墙壁不要靠近、触摸任何金属管线,包括水管、暖气管、煤气管等尽可能关闭或不使用各类家用电器和通讯设备,并拔掉电源插头。雷雨天气不要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找地势低的地方蹲下,双脚并拢,手放在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